支气管哮喘第八版课件

合集下载

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
(概念)
定义: 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 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 胞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疾病。 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 子具有呼吸道高反应性,并可引 起呼吸道狭窄而发病。
临床上以发作性带有哮鸣 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 性胸闷,咳嗽为特征。
多数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 儿童发病率高于成年人,男女 患病率相似且40%有家族史。
再者非胆碱非肾上腺素能神 经,能释放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神经介质,如血管活性肠肽 (VIP)、一氧化氮(N0)。及收缩 支气管平滑肌的神经介质;如 神经激肽,两者平衡失调,则 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孪收缩 发病。
(病理)
早期因为病理的可逆性,肉眼观察解剖 学上很少有器质性改变,随病情发展,病 理改变逐渐明显。
临床表现
一、症状: 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
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咳嗽为 特征。严重者被迫呈端坐位呼吸, 干咳或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 现紫绀。有时咳嗽可为唯一的症 状(咳嗽变异性哮喘)。
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 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药或自行 缓解。但某些患者在数小时后可再次 发作。一般认为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 重是哮喘特征之一。而有些青少年,
而且气道高反应常有家族倾向, 受遗传因素影响。气道高反应是 哮喘患者的共同病生理特征。然 而出现气道高反应并非都是支气 管哮喘,如长期吸烟,接触嗅氧, 病毒感染等也可出现气道高反应。
四.神经机制:
也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因支气 管受复杂的自主神经支配,除胆碱能,肾 上腺素能神经外,还有非胆碱非肾上腺素 能神经系统。目前认为支气管哮喘发生与 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 力亢进有关,并可能存在有 a -肾上腺素 神经的反应性增加。

支气管哮喘课件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课件ppt课件

咳嗽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 有咳痰,痰多为白色泡沫状。
胸闷
感到胸部憋闷,呼吸不畅,严 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气短
活动后气短,严重时休息时也 会出现气短。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或气短, 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或化 学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
上述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机制
01
02
03
气道炎症
多种炎症细胞和介质相互 作用,导致气道炎症反应, 引起气道痉挛和气道重塑。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对各种刺激因素过于 敏感,容易引起气道痉挛 和呼吸困难。
气道重塑
长期的气道炎症反应可导 致气道结构改变,如支气 管平滑肌增生、气道黏膜 腺体增生等。
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
支气管哮喘的新型药物
新型药物是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重 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开发新型 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
用。
新型药物主要包括抗炎药、抗过 敏药、抗肿瘤药等,其中抗炎药 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药物之
一。
抗炎药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 减轻哮喘症状,常用的抗炎药包 括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
剂等。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
疗方案。
04
支气管哮喘的最新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哮喘 症状,减少发作频率。
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其中生物制剂是近年来 研究的热点。
生物制剂是一种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从而减轻哮 喘症状。目前已经有一些生物制剂被批准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2024年)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2024年)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2024/3/26
18
心理干预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对哮喘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自 我管理能力。
VS
放松训练
采用渐进性肌肉松弛、深呼吸等方法,降 低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水平,减轻哮喘发作 的诱因。
2024/3/26
19
饮食调整对哮喘的影响
避免过敏食物
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 鲜、牛奶、坚果等,减少过敏反应引 起的哮喘发作。
考虑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
儿童、孕妇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024/3/26
15
长期管理和随访策略
01
02
03
建立哮喘日记
记录每日症状、用药情况 等信息,有助于医生评估 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2024/3/26
定期随访
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 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 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哮喘的发病机制可能包括 免疫-炎症机制、神经机制和气道高反应性等。
2024/3/26
4
流行病学及危害程度
2024/3/26
流行病学
哮喘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各国哮喘的发病率并不一样 ,从1%-18%不等,我国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4%,全国至 少有2000万以上哮喘患者,但只有不足5%的哮喘患者接受 过规范化的治疗。
药物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01
02
03
04
糖皮质激素
通过作用于气道炎症的多个环 节,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气道 炎症细胞浸润和黏液分泌。
β2受体激动剂
通过激活气道平滑肌细胞上的 β2受体,舒张支气管,缓解

支气管哮喘 第8版 临床医学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 第8版 临床医学ppt课件
熟悉:并发症;鉴别诊断;
治疗(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了解: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
治疗(免疫疗法);教育;管理和预后
5 5
支气管哮喘(哮喘)定义
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
气道反应性的增加
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 或咳嗽
室内 室外 职业性 食物 药物
病 因
非变应原:
大气污染 吸烟 运动 肥胖
呼吸道感染
诱发因素 气候、地理、精神、内分泌、社会和家庭
9 9
三、发病机制
(一)免疫-炎症机制
速发性哮喘反应(IAR)
迟发性哮喘反应(LAR)
双相性哮喘反应(DAR)
(二)神经机制
10
四、病理
慢性炎症 气道重塑
11 11
五、临床表现
支气管哮喘 第 8版 临床医学
邓丽君
Teres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eng
died of an asthma attack
贝多芬 1770-1827
由于哮喘和医生的束 手无策而死于维也纳
Asthma:human killer!
目的与要求
掌握:定义;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呼吸功能检查)
诊断;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及其作用)
0、V2 5仍低于正常
16 16
(二)呼吸功能检查(4-2)
2、支气管激发试验 (气道反应性测定)
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 (BPT)
(1)吸入激发剂:乙酰甲胆碱、组胺、甘露糖醇 运动(运动激发试验)
(2)意义-----辅助诊断 AHR是哮喘的共同特征 99%~100% 注意:假阳性: △ 长期吸烟 △接触臭氧 △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 COPD

《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腺体 成纤维细胞
腺体分泌
生长因子
61
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
抑制多种炎症细胞的趋化、聚集和活化,并 促进凋亡 抑制炎症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的释放 减轻微血管渗漏 降低气道高反应
2021/8/17
62
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
抑制支气管腺体的过度分泌, 增强粘液、纤 毛系统的清除功能 促使哮喘患者已发生“向下调节”的β2 受 体数目和功能的恢复,从而增强β2 激动剂的 支气管扩张作用
2021/8/17
55
治疗
2021/8/17
56
治疗目标
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 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
气道炎症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病理特 征,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
虽然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但以抑制气道 炎症为主的适当治疗通常可以使病情得到 控制
2021/8/17
2021/8/17
40
支气管哮喘分期
急性发作期 患者出现以喘息为主的各种症状 其发作持续时间及程度各异
2021/8/17
41
支气管哮喘分期
非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同频率、不同 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胸闷、咳嗽等), 肺通气功能下降。
2021/8/17
42
哮喘病情评估
2021/8/17
16
2021/8/17
17
诱因(三)
香烟烟雾、燃煤、烧柴、煤油炉烟、烹饪油烟 二氧化硫、氨气 涂料、汽油、油漆 灭虫药气雾(DDV)、蚊香、来苏水 化妆品(香水、发胶、爽身粉)
2021/8/17
18
诱因(四)

支 气 管 哮 喘 PPT课件

支 气 管 哮 喘 PPT课件
后可见大多数气管分支至终末支气管内有大量胶样栓
充填。组织学检查见支气管平滑肌肥厚、粘膜及粘膜
下血管增生、粘膜水肿、上皮脱落、基膜显著增厚, 支气管壁有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2018/9/23
17
临床表现

一、症状

发作时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 闷、咳嗽。 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严重者喉间哮鸣、端坐呼吸、大汗淋漓,脸色发绀, 甚至意识障碍。 咳嗽变异型哮喘。
肥大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肺泡巨噬细胞
在气道内 浸润和聚 集、相互 作用
分泌出50多种 炎症介质和25 种以上的细胞 因子
气道平滑肌收缩
2018/9/23 12

②各种细胞因子及环境刺激因素可作用于气道 上皮细胞,后者分泌ET-1、基质金属蛋白酶并 活化各种生长因子。 因子作用于上皮下成纤维细胞和 平滑肌细胞, 引起气道重塑。 ③血管内皮及气道上皮细胞产生黏附因子,介 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白细胞由由血管 内移至炎症部位,加重气道炎症。
2018/9/23
19
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一)血液常规检查 发作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
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
中粒细胞比例增高。
2018/9/23
20

(二)痰液检查
涂片在显微镜下可见较多嗜酸粒细胞、尖棱 结晶、粘液栓和透明的哮喘珠。如合并呼吸 道细菌感染,痰涂片革兰染色、细菌培养及 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病原菌诊断及指导治疗。
2018/9/23 5
都市人为何更易患哮喘
近年的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哮喘的发 病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那么都市化进程
的加快与哮喘患者的增多究竟有什么关系

《内科学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内科学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 氧治疗。
住院治疗
对于严重急性发作的患者 ,需住院治疗,使用糖皮 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进 行系统治疗。
04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与日常 护理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
避免诱发因素
识别和避免诱发哮喘发 作的常见因素,如过敏 原、烟雾、冷空气等。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 饮食,适当锻炼,以增
详细描述
根据病因,支气管哮喘可分为内源性哮喘和外源性哮喘。根据病情严重程度, 支气管哮喘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危重度。根据症状,支气管哮喘可分为 典型哮喘和非典型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总结词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 等。
详细描述
遗传因素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家族史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环 境因素包括变应性因素和非变应性因素,如花粉、尘螨、烟草等变应原以及空气污染、 呼吸道病毒感染等非变应原。免疫因素方面,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存在异常,涉
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吸入性糖 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症
状,减少急性发作。
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
用于快速缓解哮喘症状,如沙 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白三烯调节剂
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哮喘症状 ,如孟鲁司特钠。
抗组胺药物
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用 于缓解过敏症状和预防哮喘发
作。
支气管哮喘的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详细描述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 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 自行缓解或经过治疗缓解。

《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 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此外,还有咳嗽 变异型哮喘、胸闷变异型哮喘等特殊类 型。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是否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预防措施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如控制感染、改善营 养状况、纠正电解质紊乱等,降低多脏器功能衰竭风险。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支气管哮喘定义、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详细阐述了支气管哮喘的概念、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
病理生理机制
深入探讨了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 性和气道重塑等方面。
3
支气管肺癌
表现为咳嗽、喘息等症状,但症状逐渐加重,X 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肿块。
辅助检查方法
01
02
03
04
肺功能检查
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 激发试验等,用于评估气流受
限程度和可逆性。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等,可排除其他具 有相似症状的呼吸系统疾病。
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血气分析等,可了 解患者全身状况及病情严重程
控制液体入量
根据患者心功能状况,合理控制液体入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改善心脏功能,减轻症状。
多脏器功能衰竭风险评估
评估脏器功能
定期评估患者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风 险。
监测生命体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