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模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模板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模板第【1】篇〗简单分数的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2、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分数相加、相减。
教学准备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请大家拿出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8份,想一想:每一份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只几?2、再把它的3份涂上红色,再想一想:涂红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3、再把它的2份涂上绿色,也请大家想一想:涂绿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二、学习新知1、根据刚才前后两次所涂的颜色,你能想到怎样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班级里组织交流。
2、学生可能会提到: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也有可能会提出: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两个数学问题。
师作巡视。
4、组织交流:要求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要求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又应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5、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应板书。
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第1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一,第二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二。
两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几分之几?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
小红用一张纸的八分之五做红花,小明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的八分之二做小旗。
(1)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小明比小红少用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组织全班交流。
3.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
一块地的五分之三种西红柿,五分之一种茄子,根据这两个条件,请同学提一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西红柿和茄子一共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西红柿比茄子多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或茄子比西红柿少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学生先自己解答提出的问题,再组织交流。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正确解答相应的分数应用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熟练地进行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备注一、基本训练1、师生共同回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点。
2、看谁算得既对又快,并说说运算顺序。
4/13+8/13-7/135/19-3/19+10/192又17/20-1又7/20+3/201又7/10-9/10+1/101-(1/2+1/3)1/9+(2-2/9)2又5/8+(5-4又5/8)3又1/20-(1/4-1/5)二、练习巩固,提高技能1、用递等式计算下列各题。
4又1/3-5/12+2又5/82又1/2+1又5/8-1又1/83又1/2+(4又1/3-7/12)7又8/15-(6又8/15+3/11)(1)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2)反馈比较,全班交流计算过程。
(3)重点讨论:为什么第2、4题的算法有不同(4)小结:在计算中能简便计算的尽量要简便计算。
2、先说说下列各题如何计算比较简便,再计算。
2又7/16+1又6/7+1又9/168-3又6/11-1又5/115又11/12-2又4/9-2又11/126-(3又3/8+1又5/24)(1)学生同桌交流以上各题如何计算比较简便,说出各自的看法,然后分别计算。
(2)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算法,指名板演。
(3)反馈比较各种算法,引导学生用比较简便的算法进行计算。
3、小结。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并提出要求: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
三、应用练习,巩固技能1、选择相应答案的序号填入各题后面的括号中。
教学过程备注(1)从6又8/9里减去3又1/4,所得差与2又1/6的和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2)从6又8/9里减去3又1/4与2又1/6的和,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精品教案

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七章《分数》的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及其应用。
详细内容涉及: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带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 能够熟练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带分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练习本、计算器、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与生活相关的实例,如小明做水果沙拉,需要计算各种水果的比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2. 知识讲解(10分钟)(2)引入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通过示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法则。
(3)讲解带分数的加减运算,让学生学会转化为假分数进行计算。
3. 例题讲解(15分钟)针对每种类型的分数加减运算,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 内容:(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带分数加减法(4)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8/12 + 3/12 = 11/12,6/10 5/10 = 1/10,17/20 +13/20 = 3。
(2)(2/3 + 1/4) × 6 = 11,3/4 ÷ (1/2 1/3) = 9。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六(上)P63/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9~12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并联系用整数或小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用不同方法列式解答。
2、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在计算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使他们能根据具体数据选择合适的约分程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转化的算理教学资源本课建立在学生对混合运算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来教学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能力。
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明确: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时候,通常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成乘法,再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PPT预习设计1.回忆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以及分数乘除的方法。
2.2.5÷05×3.69.8×0.7÷4.93.自己尝试出一道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并尝试解答。
4.在自己尝试练习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哪些?还有哪些疑问?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1.口算÷÷11×6×÷÷2.认定目标1.出示口算题2.导入揭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连乘、除法,学会了计算分数连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计算。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知识。
(预设10分钟)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学习菜单:1.(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添加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
(学生畅所欲言)一、回眸一看,引入新课。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0+20-40125×8÷50(同级运算)4+150÷581-12×4(两级运算)(32-5)÷9(有括号的算式)做一做:6×5÷315×(35÷7)二、质疑问难,板书课题。
想一想: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三、探索验证,获取新知。
1、课件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
出示数学书上第56页图。
师:这是我们班上这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①气象小组有12人②摄影小组是气象小组的1/3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2、解决问题。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师:我们要求是什么?生: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师:那航模小组的人数与谁有直接的关系,把它读出来。
生: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的人数,还必须知道到什么?(摄影小组的人数)师:那摄影小组有多少人呢?(不知道)师: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还必须想办法找摄影小组的人数?师:摄影小组的人数除了和航模小组的人数有直接的关系,还和谁有直接的关系?请您把它读出来。
生: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
(2)引导提问师: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谁的1/3?把谁看着单位“1”?(气象小组的人数),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了这样的1份,就是1/3,表示摄影小组人数的分率。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2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教材第119 页的内容及第121 页练习二十三第5 ? 8 题。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3 .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四教具准备投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53 + 36 + 64 + 97 1 . 5 + 3 . 8 + 6 . 22 .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 .老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 + b = b 十a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十(b +c)(二)教学实施1 .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2.出示教材第119 页的例2 ,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
提问:① 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② 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3 .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4 .完成教材第119页“做一做”的第l 题及第121 页的第5 、7 题。
学生在教材上填写,集体订正。
5 .完成教材第119 页“做一做”的第2 题。
学生根据数的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进行简算。
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6 .完成教材第121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8 题。
学先计计算出3 个算式的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0)再应用规律计算 + + + 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四)思维训练1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 .请将和填在圆圈中,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3 . 计算。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如何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分数加法。
2023最新-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创新教案优秀10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创新教案优秀10篇“教师”就应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10篇《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创新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分数加减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计算法则,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图片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旧知(出示flash课件)一、5/6的分数单位是()3/8是()个1/86/7是6个()/()6个1/11是()二、口答1/4+3/4=5/18+7/18=9/20+11/20=4/5-4/5=13/15-4/15=28/45-13/45=师:说一说,刚才这些题你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任选两题说出计算方法)(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产生知识迁移,为后续学习本课新知作铺垫)生:5个十八分之一加7个十八分之一,是12个十八分之一,得数是12/18.13个十五分之一减去4个十五分之一,是9个十五分之一,得数是9/15.活动二:情境导入新知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剪纸小组的同学精美的剪纸作品,现在他们的功夫可是更加了得,不信你们看。
(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图,学生欣赏。
)师:让我们仔细观察两个小组的剪纸情况统计表,通过观察你想从中了解些什么吗?(给学生充分的了解信息的时间)活动三:同分母分数连加的学习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生:甲、第一小组的四位同学的作品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乙、刘虎同学和杨华同学的作品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丙、王同学李同学和刘同学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丁:第二小组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的板书,在后续教学中解决。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117 、118 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 1 一 4 题。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投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 16-4+21 24-(18+3)2 . 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教学实施1 .出示例1 的表格。
( l )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 2 )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3 )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4 )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方法一: + 一方法二: + 一 = + 一 = + 一 = 一 =( 5 )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
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 .出示例 1 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l )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是什么意思( 2 )请学生列出算式:1 - - 或1 -( + )( 3 )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1 - - 1 -( + )= - - =1 -( + ) = =1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3 .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
决问题》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例3
【教学目标】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和方法。
体会图示在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
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题意,熟悉并掌握分数的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教师:同学们都喝过牛奶吧,瞧,乐乐也喜欢喝牛奶。
教师呈现乐乐喝牛奶的多媒体图片,介绍牛奶的营养价值。
教师:乐乐在喝牛奶的时候遇到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出示问题: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
他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
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探究新知
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教师:同学们,请仔细读题,你能从题目中提炼出什么信息?
学生1:乐乐一共喝了两次牛奶,次喝了兑水后的杯。
杯,第二次喝了
学生2: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比次少。
学生3:第二次喝的纯牛奶可能是杯。
学生4:问题是: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可以用次加上第二次来解答。
教师:到底第二次喝了多少纯牛奶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探索交流,分析与解答。
演一演,画一画。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学生组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研讨。
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
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杯,水是一共喝
的纯牛奶是杯。
回顾与反思。
教师:我们利用画图法得出的结论到底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
学生:可以从剩下的半杯兑过水的奶考虑:剩下的杯中有一半的纯奶和一半的水,所以剩下的纯奶是杯纯牛奶是正确的。
教师: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杯,所以喝了学生:每次喝的半杯中都是剩下纯牛奶的一半,次喝的是整杯纯牛奶的一半,第二次喝的是剩下半杯纯牛奶的一半。
)教师:关键步骤利用了什么知识?学生:分数的意义、分数加减法、画图法等知识。
巩固练习
①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
又喝了半杯,觉得还是有些凉,就又兑满了热水。
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
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②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五分之一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
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
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MPA双证复试面试题
3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参加了mpa复试。
因为工作的缘故,之前也就一周左右的复习时间,晚上看看专业书。
完全没有复习方向,网上关于mpa复试的资料也很少,很是痛苦。
所以打算把这次复试的内容根据记忆写下来,有些实在是想不起来了,还请大家包涵。
不过其实具体某个问题也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要知道考试形式和方向。
上午:
一、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小时,时间紧,题量大。
总体不难,六级的水平。
题型1 选择题,20题
题型2 完形填空,1篇
题型3 阅读理解,3篇
题型4 翻译英文,1篇
二、专业笔试考试时间2小时。
一、名词解释
政府购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