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未知数
【教育资料】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课题二:求未知数x以及除法的巩固练习学习专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课题二:求未知数x以及除法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求未知数,完成第6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五的第7一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应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未知数的方法,进一步熟悉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将下面复习中的(1)(3)题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做教科书练习十五的第7题。
2.教师出示复习题:(1)水果店运来20筐苹果,每筐25千克。
一共有多少千克?(2)水果店运来500千克苹果,每筐25千克。
运来苹果多少筐?(3)水果店运来500千克苹果,一共20筐。
平均每筐多少千克?教师先让学生回答第(1)题: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要用乘法?乘法是一种什么运算?乘法最基本的关系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积=因数因数。
再回答第(2)题和第(3)题。
第(2)题怎样计算?为什么?第(3)题呢?除法是一种什么运算?教师在上面乘法基本关系式的下面板书: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最基本的关系式是怎样的?根据乘、除法问的关系,如果已知商和被除数,怎样求除数? 如果已知商和除数,怎样求被除数?学生逐题回答上面的问题后,教师陆续板书如下: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二、新课教师:应用乘、除法间的关系,可以求未知的因数、除数和被除数。
1.教学教科书第69页求未知数的例题。
教师板书第(1)题,提问:这个算式里含有未知数,未知数与已知数有什么关系?怎样求未知数?根据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手指关系式: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接下来让学生把这道题做在教科书上(第75页下面),做完后核对。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在书上,核对时提问:题里的未知数与已知数有什么关系?怎样求未知数根据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手指关系式:被除数=商除数。
最后等于多少?2.做教科书第69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第1题,教师先说明这是一道文字题,可以先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答。
小学六年级数学求未知数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求未知数练习题问题一:小学六年级数学求未知数练习题在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中,求未知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解决求未知数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他们在数学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小学六年级数学求未知数练习题,希望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练习题1: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2岁,小明的年龄是X岁。
请写出小红的年龄。
解答: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得到下列等式:X = X + 2 - 2。
即可得到结论:小红的年龄是X + 2岁。
练习题2:一个数减去7的结果等于20,这个数是多少?解答:设未知数为X。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得到下列等式:X - 7 = 20。
通过移项变换,得到 X = 20 + 7。
即可得到结论:这个数是27。
练习题3:一根绳子长x米,其中的2/5长度被剪断。
请写出剩下的绳子长度。
解答:设剩下的绳子长度为L米。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得到下列等式:L = x - (2/5)x。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L = (3/5)x。
即可得到结论:剩下的绳子长度为(3/5)x米。
通过以上三个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在求解未知数的练习题中,我们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建立相应的等式,并通过计算得出未知数的值。
这需要我们在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求未知数的方法,学生们可以多做类似的练习题,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同时,老师和家长也可以通过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总结起来,小学六年级数学求未知数练习题是学生们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解决这些练习题,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提供的练习题能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第三章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人教版数学第三章知识点》①基本定义:由于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册书的第三章,我就先假设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简单说就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
比如3x +1 = 7,这里的x就是未知数,整个方程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②重要程度:它在数学学科中很重要,可以用来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数量关系问题,像计算购物的折扣问题,工程问题等。
算是数学从简单算术走向复杂代数关系的重要一步。
③前置知识:需要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对数字和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理解,像知道2 + 3 = 5,也知道a + b可以代表两个数相加这种。
④应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需要找未知数量的问题时就用得上。
比如说,你去买文具,一支笔3元,你给了10元,找零4元,问你买了几支笔。
设买了x支笔,方程就是3x + 4 = 10。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初中数学知识里,一元一次方程是代数部分的基础内容,为后续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奠定基础。
②关联知识:和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都有关系。
整式是方程的组成部分,有理数运算则在解方程的计算过程中要用到。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的难点在于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
关键就是要找到题目里的等量关系。
比如说某工程,甲队单独做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完成,两队合作x天完成工程的一半。
这里等量关系就是甲队x天的工作量加上乙队x天的工作量等于工程的一半。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非常重要。
考查方式有直接解方程、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求解、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一元一次方程,首先是等式,然后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这个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为0,必须是整式方程。
比如2/x + 3 = 7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它不是整式方程。
②特征分析:主要特征就是简洁明了地表示一个数量关系。
它的解是唯一的(个别特殊方程除外),而且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能求解。
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未知数作为减数的题型

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未知数作为减数的题型一、引言简易方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简单的方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未知数作为减数的题型是五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将对该题型进行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二、未知数作为减数的概念未知数作为减数的题型是指在简易方程中,未知数出现在被减数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题目中会给出一个等式,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求解未知数的值。
例如:a - b = c,其中a、b、c为已知数,需要求解未知数。
三、未知数作为减数的解题方法1. 加减法的逆运算在解决未知数作为减数的题型时,通常需要采用加减法的逆运算来求解未知数的值。
通过将已知数与未知数进行运算,可以得到等式的解。
2. 推理和逻辑思维未知数作为减数的题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找出未知数的值。
四、未知数作为减数的实例分析1. 题目1某地每天用水2500吨,其中一天用水量与其他天的用水量的差为800吨,问其他天的用水量是多少?解析:设其他天的用水量为x吨,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列出方程:2500 - x = 800,通过加减法的逆运算,得到x = 2500 - 800,因此其他天的用水量为1700吨。
2. 题目2某商店一共卖出200本书,其中一天卖出的书数比其他天卖出书数的两倍还多20本,问其他天卖出书的数量是多少?解析:设其他天卖出书的数量为x本,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列出方程:x + (2x + 20) = 200,通过加减法的逆运算,得到x = (200 - 20) / 3,因此其他天卖出书的数量为60本。
五、未知数作为减数的解题技巧1. 观察题目的特点在解决未知数作为减数的题型时,需要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数的关系,从而确定解题的方向。
2. 熟练掌握加减法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加减法的逆运算,能够灵活运用逆运算方法求解未知数的值。
为什么用X表示未知数?

为什么用X表示未知数?X代表未知数,这是一种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表示法,也是数学学习和思考的有力工具。
它源于希腊字母Χ,它在数学计算方面有很深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科学问题。
一、X的定义X又称未知数,又称未知量。
它是数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数学符号之一,形式上它可以是任何值。
即X可以是任意实数或复数,一般解决一元方程都用它来代表未知数。
二、X的实际应用(1)表示未知量X是最常用的数学符号之一,它可以用来表示任何不确定的数,其形式上可以是任何值。
它常用来解决一元方程,且它的值可以是求解时所赋予的任意实数,也可以是复数。
(2)解决数学模型X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及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任何未知量,通用范围比较广泛。
比如我们经常会用来解决一元不等式,解决各种图形的变化现象,甚至是推理性的比较大的数学模型等等,都可以借助以X代表未知数来解决。
(3)探究方程式的诱因X也可以用来探究一般的方程式的诱因。
它能帮助我们研究虚数、余弦三角函数、复平面函数等方面,除了可以用来计算、运算外,还可以用来解释这些数学模型中的现象,从而深入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
三、X的价值(1)提高数学学习成效X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成效,它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手段,能够既让问题突出,又给出解题的思路,提高数学思考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2)有力解决工具X是一种让抽象问题具体化的理想工具,它把抽象的问题变成一个具体的形式,易于理解,有利于解决。
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思维方式,让问题具体些,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结论:由此可见,X表示未知数非常有用,它不仅易于理解,而且还能够帮助提高数学学习的成效,为我们解决复杂数学问题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它在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和探究现象的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科学研究工具之一。
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简单的方程与不等式

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简单的方程与不等式一、方程的认识数学中,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并且要求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小学三年级主要学习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只包含一个未知数和一次幂的等式。
二、方程的表示方法1. 假设现在有一个方程:5 + x = 10,其中未知数是x。
为了解出x的值,我们需要进行运算。
由于等号两边的值相等,我们可以通过减去5,得到x = 5。
2. 方程也可以使用字母表示未知数,例如:a + 3 = 8。
同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减去3,得到a = 5。
三、方程的解解方程就是找到使得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对于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通过逆向运算找到解。
1. 例如方程3 + x = 7,我们可以通过减去3,得到x = 4。
所以解为x = 4。
2. 类似地,方程2y + 1 = 7,我们可以首先减去1,然后再除以2,得到y = 3。
所以解为y = 3。
四、不等式的认识不等式也是数学中的一种表示方式,用以表示不同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简单来说,不等式是一个等式中的等号被替换成了大于、小于、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的关系符号。
五、不等式的表示方法1. 假设现在有一个不等式:x + 3 < 10,其中未知数是x。
为了找出符合该不等式的x的值,我们可以通过减去3,得到x < 7。
2. 不等式也可以使用字母表示未知数,例如:2y - 1 > 5。
同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加上1,得到2y > 6,再除以2,得到y > 3。
六、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就是找到满足不等式中所表示的大小关系的值的范围。
1. 例如不等式2x - 5 > 3,我们可以先加上5,得到2x > 8,再除以2,得到x > 4。
因此,x的取值范围为大于4的所有实数。
2. 类似地,不等式y + 2 ≤ 8,我们可以先减去2,得到y ≤ 6。
所以y的取值范围为所有小于等于6的实数。
七、小学三年级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学习方程与不等式的基础概念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知识。
初中数学代数式学习技巧

初中数学代数式学习技巧学习初中数学代数式时,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学习技巧:1.理解代数式的基本概念:首先,确保你清楚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如项、系数、未知数等。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学习代数式的基础。
2.学习代数式的运算:掌握代数式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特别要注意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如先乘除后加减、括号内的运算优先等。
3.学习代数式的化简:化简代数式是代数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学会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利用公式化简等技巧,将复杂的代数式简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4.掌握代数式的代入法:代入法是求解代数式常用的一种方法。
学会将已知的数值代入代数式中,求出未知数的值或代数式的值。
5.大量练习: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对代数式概念和运算的理解。
从简单的题目开始,逐步挑战更复杂的题目,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6.关联和对比:将代数式与有理数、实数、方程等其他数学概念进行对比和关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代数式知识的理解。
7.利用图形辅助理解:对于一些复杂的代数式,可以尝试用图形来辅助理解。
例如,绘制函数图像来表示代数式的值随未知数的变化情况。
8.总结归纳:将学习到的代数式知识和技巧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
9.参加讨论和求助:与同学或老师讨论代数式相关的问题,通过交流和分享来加深对代数式知识的理解。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及时向老师或同学求助。
10.持续复习:定期复习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确保你能够长期记忆和应用它们。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回顾和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遵循这些学习技巧,你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初中数学中的代数式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学习——未知数_初中作文

学习——未知数
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学习——未知数,感谢您的阅读!
一个星期,过了5天的校日,又过了1天的补习生活,明天——放假。
也许这样的生活,很多人都觉得我会说,好累,真的快被累死了,好像脱离这种境界。
可是我是个特殊号。
我却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活让我觉得很饱满,觉得很有成就感,至少不会想假日那样,把自己的时间白白浪费掉;然后等到浪费后又在痛惜时间。
所以嘛,我对这样的生活抱以支持态度,虽然有时真的很累,当我还是觉得很有感悟,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点……
初三了,蒙蒙糊糊读了2年的初中的生活,却没有得出个所以然。
到这时,我才恍惚明白,原来自己有点太盲目了,只是一味的学习,而且漫无目的,总是为了应付那所谓的作业而学习而已,对于学过的所有知识,满不在乎,就是这样地过完所谓的饱满的生活,最终我还是领悟了。
学习——不懂就问,直至理解。
我为我发觉这点觉得很庆幸,至少自己知道了自己盲目学习了那么久从没进步的原因。
至少我又进了一步,还有一步,也许我就成功了,那就是——实行;实行我的计划,针对性学习。
只差一步了,为自己加油。
初三的同伴们,冲啊,我们都一起加油……胜利在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未知数
一个星期,过了5天的校日,又过了1天的补习生活,明天——放假。
也许这样的生活,很多人都觉得我会说,好累,真的快被累死了,好像脱
离这种境界。
可是我是个特殊号。
我却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活让
我觉得很饱满,觉得很有成就感,至少不会想假日那样,把自己的时间白白浪
费掉;然后等到浪费后又在痛惜时间。
所以嘛,我对这样的生活抱以支持态度,虽然有时真的很累,当我还是觉得很有感悟,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点……
初三了,蒙蒙糊糊读了2年的初中的生活,却没有得出个所以然。
到这时,我才恍惚明白,原来自己有点太盲目了,只是一味的学习,而且漫无目的,总
是为了应付那所谓的作业而学习而已,对于学过的所有知识,满不在乎,就是
这样地过完所谓的饱满的生活,最终我还是领悟了。
学习——不懂就问,直至
理解。
我为我发觉这点觉得很庆幸,至少自己知道了自己盲目学习了那么久从没
进步的原因。
至少我又进了一步,还有一步,也许我就成功了,那就是——实行;实行我的计划,针对性学习。
只差一步了,为自己加油。
初三的同伴们,冲啊,我们都一起加油……胜利在望
揭阳市揭东县地都镇金都初级中学初三:郑秀秀
审核老师:郭红红
/teachers/index/ff80808129a82cbe0129b1563d 96188f/91710F3C61566336E040007F01004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