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湖北省荆门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doc

合集下载

湖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31)

湖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31)

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1.当代西方史学家曾经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目前由欧洲国家组成、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是A.国际联盟B.联合国C.欧洲联盟D.亚太经合组织【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7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组成,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而基础之上成立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欧盟是目前由欧洲国家组成、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是A.涿郡、江都B.洛阳、余杭C.洛阳、江都D.涿郡、余杭【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605年起,隋炀帝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至余杭。

D正确,BC排除;江都是大运河中邗沟一段南方的起点,A排除;故选D。

3.《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诞生于A.古埃及B.古中国C.古印度D.古巴比伦【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成文法典。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制定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 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发表著作《寂静的春天》。

她在书中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道路”。

作者呼吁大家所要重视的问题是A.化学武器危害B.生态系统恶化C.地区沙漠化D.臭氧层破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可知,作者呼吁大家要重视生态系统恶化的问题,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化学武器,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沙漠化和臭氧层遭受破坏,故排除CD项。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8.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与“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相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在上海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轮船招商局D.汉阳铁厂10.近代课本和字典等工具书大多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这个出版机构是A.商务印书馆B.岳麓书社C.三联书社D.中华书局1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新中国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2.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按劳分配制度13.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其中哪一项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C.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的身份互访14.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0~9这十个数字,创造它和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人分别是A.印度人、阿拉伯人B.罗马人、阿拉伯人C.阿拉伯人、阿拉伯人D.中国人、阿拉伯人15.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A.雅典卫城B.金字塔C.空中花园D.长城16.随着中西文化碰撞的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传入中国,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其中“圣诞节”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17.“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终止。

”这一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开始于A.克伦威尔执政时期B.查理一世统治时期C.查理二世统治时期D.《权利法案》颁布后18.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启蒙思想家,其中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的思想家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莎士比亚19.12月26日,和谐号动车组在武广高铁正式通车运营。

2018全国卷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8全国卷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8全国卷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答案、解析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

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必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解析:商汤将捕捉鸟兽的网去掉三面,体现了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拥护,推翻了夏桀,故A正确。

B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C选项不是材料主旨。

D项对材料解读错误。

25.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控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这反映了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由于西汉需要缴纳高额人头税,于是富商大贾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导致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土地兼并、农户流亡,直接后果就是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使自耕农经济受阻,故B正确。

重农抑商是汉代的重要经济政策,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粮价低的后果是国家免除了实物田租,征收人头税,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税收由政府征收,富商大贾无法操纵税收,其操纵的是物价,D错。

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武则天增加宰相数量,缩短宰相任职时间,分散了相权,目的是防止宰相把持朝政形成专权、加强君权,因此C 正确。

增加宰相数量并非扩大二省职权,A 错误。

湖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99)

湖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99)

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1.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可知,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C符合题意,ABD2.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

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

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D.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和“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故A正确。

B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CD 项。

故选A。

3.元朝疆域“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

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开创了A.分封制B.郡县制C.三司制D.行省制【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元世祖在地方设立行中书,在全国设立10个行省。

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D正确;西周时期,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推行分封制。

A排除;秦朝为加强中央统治,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B排除;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设立“三司”管财政。

C排除;故选D。

4.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是A.火药、指南针B.指南针、印刷术C.印刷术、造纸术D.火药、造纸术【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

2018历史学统考真题及解析

2018历史学统考真题及解析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科目代码:313)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考古发现的古人类中,与今中国人渊源最为直接的是A.元谋人 B. 北京人C. 丁村人D. 山顶洞人2.西周前期,曾先后向东、南和西三个方向扩张,其中向南扩张主要发生在A.成王时期 B. 穆王时期C. 昭王时期D. 宣王时期3.韩愈学说的核心是“道统论”,其“道”是指A.正宗的儒家学说 B. 道家的本体论C. 事物运行的规律D. 阴阳变化的根本4.宋代至清代我国书籍印刷的主要方式是A.泥活字印刷 B. 木活字印刷C. 雕版印刷D. 铜活字印刷5.刺绣是中国的传统工艺,清代有“四大名绣”之说。

四大名绣是A.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B. 汴绣、越绣、苏绣、闽绣C. 汴绣、粤绣、湘绣、闽绣D. 苏绣、鲁绣、湘绣、蜀绣6.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

鸦片战争后,主要以《四洲志》为基础成书的重要著作是A.《海国图志》 B. 《瀛寰志略》C. 《中西纪事》D. 《各国史略》7.在晚清,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被欺骗、拐卖至海外,从事奴隶般的劳动。

使西方国家“招募”华工出国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 B.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D.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8.中国近代对甲骨学研究作出卓越贡献,被学界为“甲骨四堂”的四位学者是A.孙诒让、罗振玉、陈垣、顾颉刚B.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C.王懿荣、陈寅恪、王国维、郭沫若D.吴其昌、董作宾、陈寅恪、陈垣9.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920 年在上海出版了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译者是A.陈独秀 B. 木活字印刷C. 杨匏安D. 铜活字印刷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兵役制度改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湖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40)

湖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40)

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1.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基本技能之一。

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事实的是A.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C.从1937年9月起,40万川军奔赴抗日前线,先后参加了一系列会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答案】C【解析】历史事实就是不加任何解释,定义的阐述一个历史事件。

据此可知,C项只是阐述一个历史事件,没有进行评论,C符合题意;A、B和D项阐述历史事件中均进行了评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特点,A、B和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清朝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

这反映了清朝A.文化专制加强B.闭关锁国政策实行C.科举制的创立D.儒家学说地位提高【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文字狱是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对不利于他们统治言行进行严厉钳制的措施。

主要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清代的文字狱是清朝文化专制和民族统治的产物。

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起封建君主专制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

这种文字狱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消极影响。

因此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这反映了清代思想专制加强,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排除;D项儒家学说地位提高始于汉武帝,排除。

故选A。

3.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A.《女史箴图》B.《兰亭集序》C.《水经注》D.《洛神赋图》【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品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故B符合题意;《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作品,《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

湖北省荆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历史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历史试卷含答案

荆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查历史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和殷商时期相比,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A.突出人的作用B.强化神权色彩C.注重道德治理D.依赖血缘纽带2.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

这一调整说明A.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开拓B.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C.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D.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3.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C.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4.在古代希腊,规定议事会成员的任期为一年且不得连任,公民一生中任议事会成员的时间总共不能超过两年,均进行抽签选举。

这种轮流坐庄和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A.动摇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B.参政权利与公民财产没有关系C.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D.保障所有公民直接参政的机会5.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以意大利为发源地,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研究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

罗马法复兴的根本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B.推进城市自治运动的需要C.自然法理念的普世价值D.对工商业者私有财产的保护6.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

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C.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D.行政权力日益膨胀7.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湖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73)

湖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73)

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1.他任湖广总督期间,曾开办了大冶铁矿、王三石煤矿等工矿企业,促进了黄石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位总督是A.李鸿章B.张之洞C.曾国藩D.左宗棠【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在黄石地区开办的企业有大冶铁矿、王三石煤矿,促进了黄石地区的经济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中国的桥梁技术世界领先。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是A.SHZY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C.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D.全面建设SHZY成就辉煌【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期间,建成武汉长江大桥,使“天堑变通途”,故B符合题意。

SHZY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SHZY制度建立,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建设SHZY成就辉煌是1956年到1966年,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电子图书可在计算机、手机上读,这种现象出现在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铁器时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信息时代到来,出现了电子图书可在计算机、手机上读的现象,故C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故A不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故B不符合题意;铁器时代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诞生于A.古埃及B.古中国C.古印度D.古巴比伦【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成文法典。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制定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以前是把人当作神的附属物来认识,现在是需要把人当作人来认识的时代。

促成这一变化的事件是A.开辟新航路B.文艺复兴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法国大革命【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了反对神权至上,不作神的附属物,而要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荆门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镇压义和团运动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D.迫使清政府妥协
【答案】A
2.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A.在城市看电影B.有钱人家拍照片
C.市民穿新式礼服D.成年男子留长辫
【答案】D
3.据《军政》杂志载:“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

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文中“此役”指的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答案】C
4.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赢得时间准备B.欺骗广大人民
C.争取和平民主D.加强国共合作
【答案】A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原则首次提出针对的是()A.中苏之间关于军事协作问题B.中印之间关于西藏问题
C.中缅之间关于领土边界问题D.中美之间关于台湾问题
【答案】B
6.北京2018年奥运会火种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这一发源地是()A.古罗马B.古印度
C.古巴比伦D.古希腊
【答案】D
7.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是()
A.英国和法国B.葡萄牙和西班牙
C.英国和西班牙D.法国和美国
【答案】B
8.下列有关苏俄新经济政策内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大型企业仍由国家管理
C.允许多种经济并存D.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答案】D
9.1947年8月,印度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

结束这个时代的领导人是()A.尼赫鲁B.阿拉法特
C.卡斯特罗D.纳赛尔
【答案】A
10.最能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织是()
A.七十七国集团B.欧洲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D
二、读图简答
1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A 京师同文馆图B 武昌起义
(1)依次写出这两幅图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1分)
图A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B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A,京师同文馆成立于何时?概要叙述这场运动的主要活动。

(3分)
(3)读图B,这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何意义?
【答案】(1)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1分)
(2)1862年(1)创办近代军事工並;开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2分)
(3)三民主义(1分)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国丙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和观念深入人心。

(2分)
三、材料分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材料二“21 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
——国外某学者(1)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

(4分)
(2)1978 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此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答案】(1)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歩满足人民日益増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分)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高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形成対外开放新格局;
城市中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3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

材料二……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取得的令欧洲人“好奇”的发明。

(2分)
(2)材料二中的“欧洲内部矛盾日前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4分)
【答案】(1)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19 莱特兄弟制成机(2分)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2分)(或同盟国和协约国)
帝国主义国家之同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