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生物和生物圈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生物和生物圈》提纲及答案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生物和生物圈》提纲及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提纲1.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对调查到的生物,有很多归类方法。

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动物和植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否一样?(一样),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 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相同。

6、:例如阳光、温度、水分等。

:生物与生物之间主要是捕食关系;其次还有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7.科学方法包括观察、调查、探究、对照实验。

8.举一个植物之间竞争关系的例子:麦田里的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举一个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例子:莲的根状茎和叶柄气腔相通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举一个生物对环境影响的例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9.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茎肉质化,叶变态成刺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10.我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捉到鼠妇用于实验的。

提出的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生活吗?作出假设: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

变量是光。

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12.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区域里,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13.1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单项流动,并且逐渐减少;物质是反复循环。

生产者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着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数目。

一切生物获得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营养级别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生物数量越多。

15.食物链的写法①.以植物(生产者 ) 开头,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②.生物之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强大的一方)食物链表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许多食物链相互关联形成网状称为食物网16.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增加。

XXX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最详细版本)

XXX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最详细版本)

XXX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最详细版本)人体知识提纲专题一:生物圈中的人1、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人体。

人体四种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

2、人的由来生殖系统是人类由来的关键,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作用是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卵巢,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

1)受精过程的描述受精卵在输卵管处形成,再形成胚泡,移动到子宫里发育。

第二个月末呈现人的形态,称为胎儿。

在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养料氧气、排出废物,胚胎期约280天。

2)青春期的发育特点的描述青春期的特点包括身高突增、神经系统和心肺功能增强以及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3、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维生素的作用人类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

其中,无机盐如钙、磷等可以从豆制品、乳制品、海产品、豆制品、肉类、鸡蛋等食物中获得。

维生素A、B1、C、D等可以从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粗粮、谷类的种皮、猪肝、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中获得。

2)消化和吸收过程的概述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食物在消化道中经过消化和吸收过程,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被分解和吸收。

人体消化系统包括唾液腺、肝脏、胃腺、胰腺和肠腺等器官。

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肝脏分泌胆汁,可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胃腺分泌胃蛋白酶,而胰腺和肠腺则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消化过程中,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脂肪被分解为脂肪微粒和甘油与脂肪酸,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

吸收过程中,口、咽、食道无吸收作用,胃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大部分物质被小肠吸收。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一、生物基础知识回顾1.细胞理论: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质体、核、细胞膜、细胞质等。

2.细胞的各种运动方式:自主运动、运动作用、肌纤维蛋白等。

3.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4.遗传学基本概念:基因、DNA、RNA、基因突变等。

5.遗传方式与规律:单性生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

6.生物种类与分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五界分类法等。

7.细胞的组成与结构:细胞壁、核膜、细胞器等。

二、生物的进化与适应1.进化理论的基本概念: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等。

2.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胚胎学等。

3.生物的适应与变异:适应性进化、遗传变异等。

4.进化的速度与节奏:突变速度、物种形成速度等。

三、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等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生长条件、节律、激素调节等。

3.光合作用的过程与特点:光合反应、碳循环等。

4.植物的传播与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5.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水分适应、温度适应、光照适应等。

四、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动物体内环境稳态调控:内环境稳态、恒定性等。

2.脊椎动物的体内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3.动物的消化与吸收:消化器官结构与功能、消化酶等。

4.动物的呼吸与循环:呼吸器官结构与功能、血液循环等。

5.动物的运动与支持:骨骼系统、肌肉系统、运动方式等。

6.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五、生态学基本概念与问题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群落、种群、生态位等。

2.生物圈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圈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生态系统的结构:氧化还原环境、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

4.生物群落的演替:演替的基本概念、演替过程与影响因素。

5.生态问题与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生态破坏等问题。

六、常见的遗传疾病与生活中的应用1.常见的遗传疾病:遗传性疾病的定义、分类和症状。

3.生物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等。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初中生物复习提纲,来欣赏一下吧。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

(P6)生物的归类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中考生物复习提纲

中考生物复习提纲

中考生物复习提纲一、细胞与生命1.1细胞的基本结构1.1.1细胞膜•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1.1.2细胞质•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关系1.1.3细胞核•核仁、核膜、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的结构1.2细胞的功能与组织构成1.2.1自养细胞与异养细胞1.2.2细胞组织与器官•人体器官的细胞组成•岁数与细胞再生•细胞分化与组织培养1.3克隆与不育问题1.3.1节肢动物的腿足再生1.3.2蛋白质与DNA的复制•DNA的结构及复制方式•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二、生物的分类与进化2.1生物的分类2.1.1生物分类法•五界分类法的优缺点2.1.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分类标准及特点2.1.3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区别•昆虫的分类与特征2.2生物的进化2.2.1进化的证据•比较解剖学的证据•生物地理学的证据•生化学的证据2.2.2进化的推动力•突变与适应的关系•自然选择理论2.2.3人类的进化•人类的祖先•人类的体质变迁三、遗传与变异3.1遗传的基本规律3.1.1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隐性与显性基因3.1.2阻止显性遗传病的方式3.1.3遗传的分子基础•染色体的结构与遗传物质•DNA的复制与遗传信息的传递3.2变异与进化•突变与染色体突变•突变的影响及应用3.2.2变异的类型•单位性变异与连锁性变异3.2.3变异对物种的影响•适应性变异与物种进化四、生态与环境4.1生态系统的结构4.1.1生态金字塔•草原生态金字塔•水生生态金字塔4.1.2导致生态失衡的因素•入侵物种的影响•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1.3恢复生态平衡的方法•生态工程与生态补偿4.2环境污染与保护•大气污染物•水体与土壤的污染物4.2.2环境污染的影响及控制措施•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水源地保护措施•危化品的安全管理五、生物的生殖与发育5.1生物的生殖方式5.1.1单性与双性生殖5.1.2生殖方式的优劣势•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5.1.3繁殖与适应的关系•生殖率的影响因素•繁殖的策略5.2动植物的发育过程5.2.1动植物的体外受精与体内受精5.2.2胚胎发育的过程•美洲螈的变态发育•苹果的发育过程六、人体与健康6.1人体的组成与功能6.1.1人体器官的分布及功能6.1.2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大脑在人体的主导地位6.2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6.2.1常见传染病的预防•预防接种与卫生习惯6.2.2院内感染与预防6.2.3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以上即为中考生物复习提纲,内容涵盖了细胞与生命、生物的分类与进化、遗传与变异、生态与环境、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以及人体与健康等方面的知识点。

九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九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九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和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_第一课时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认识生命)考纲要求一、认识生物(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举例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阐明探究的一般过程;举例说明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能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考纲解读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科学探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实验法、比较法等。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实验变量:光照(明和暗两种对照环境)3、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光和作用、动物捕猎);(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出汗、呼气、排尿、植物落叶等);●应激性:(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变色龙、向阳性、向水性、背地性、雨后春笋等);●生长和繁殖:(5)生物能生长(鸡长大)和繁殖(蛋生鸡);(6)生物能遗传(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1) 物种多样性:如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类病毒等生物。

(2) 遗传多样性:生物的特征由基因控制;不同的生物基因不同;同种生物的基因组成有差别。

(3) 生态系统多样性:如海洋、河流、森林、草原、农田等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6、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7、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1)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一是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如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

九年级生物复习提纲1

九年级生物复习提纲1

九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和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_第一课时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认识生命)考纲要求一、认识生物(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举例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阐明探究的一般过程;举例说明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能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考纲解读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科学探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实验法、比较法等。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实验变量:光照(明和暗两种对照环境)3、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光和作用、动物捕猎);(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出汗、呼气、排尿、植物落叶等);●应激性:(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变色龙、向阳性、向水性、背地性、雨后春笋等);●生长和繁殖:(5)生物能生长(鸡长大)和繁殖(蛋生鸡);(6)生物能遗传(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1) 物种多样性:如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类病毒等生物。

(2) 遗传多样性:生物的特征由基因控制;不同的生物基因不同;同种生物的基因组成有差别。

(3) 生态系统多样性:如海洋、河流、森林、草原、农田等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6、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7、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1)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一是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如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的基础。

二、生物科学的新成就:1、试管婴儿;2、杂交水稻;3、克隆技术;4、基因工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

三、环境问题:1、森林正在减少,乱砍滥伐。

森林火灾的此起彼伏,大面积毁林。

2、工厂排放的废水,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

3、沙尘暴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水树人动物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1)选择调查范围。

(2)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4、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5、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