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兴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一次函数》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doc

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doc

- 1 -上海市初二下学期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时间:点分到点分一、选择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的是()Ay=2x? B.y=12x? C. y=24x? D.y=2x?·2x?2.下面哪个点在函数y=12x+1的图象上()A.(2,1) B.(-2,1) C.(2,0) D.(-2,0)3.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A.y=2x-1 B.y=3x C.y=2x2 D.y=-2x+1 4.一次函数y=-5x+3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A.一、二、三 B.二、三、四C.一、二、四 D.一、三、四5.若函数y=(2m+1)x2+(1-2m)x(m为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A.m>12 B.m=12 C.m<12 D.m=-126.若一次函数y=(3-k)x-k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k>3 B.0<k≤3 C.0≤k<3 D.0<k<37.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1平行,且过点(8,2),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A.y=-x-2 B.y=-x-6 C.y=-x+10 D.y=-x-1⑧.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余油量y (升)与行驶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应为下图中的()9.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中途由于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李老师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如果准时到校.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他行进的路程y?(千米)与行进时间t(小时)的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10.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2,-1)和(0,3),?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A.y=-2x+3 B.y=-3x+2 C.y=3x-2 D.y=12x-3- 2 -二、填空11.已知自变量为x的函数y=mx+2-m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12.若点(1,3)在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13.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3)和B(-1,-1),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14.若解方程x+2=3x-2得x=2,则当x_________时直线y=x+?2?上的点在直线y=3x-2上相应点的上方.15.已知一次函数y=-x+a与y=x+b的图象相交于点(m,8),则a+b=_________..16.若一次函数y=kx+b交于y?轴的负半轴,?且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少,?则k____0,b______0.(填“>”、“<”或“=”)17.已知直线y=x-3与y=2x+2的交点为(-5,-8),则方程组30220xyxy?????????的解是________..18.已知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经过点(a,1)和点(-2,b),则a=________,b=______..19.如果直线y=-2x+k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9,则k的值为_____..20.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AOC的面积为_________..三、解答21.根据下列条件,确定函数关系式:(1)y+1与x-2成正比,且当x=9时,y=16;(2)y=kx+b的图象经过点(3,2)和点(-2,1).566-2xy1234-2-15-14321O2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1)求出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x=10时,y的值是多少?(3)当y=12时,?x的值是多少?xy1234-2-1CA-14321O.- 3 -23.(12分)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2)降价前他每千克土豆出售的价格是多少?(3)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24.(10分)如图所示的折线ABC?表示从甲地向乙地打长途电话所需的电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1)写出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通话2分钟应付通话费多少元?通话7分钟呢?25.(12分)已知雅美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的时装需用A种布料1.?1米,B种布料0.4米,可获利50元;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用A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米,可获利45元.设生产M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两种型号的时装所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①求y(元)与x(套)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当M型号的时装为多少套时,能使该厂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

上海黄路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一次函数》测试(答案解析)

上海黄路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一次函数》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333=-+y x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若C是x轴上的动点,则2BC AC+的最小值()A.236+B.6 C.33+D.4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3),AB⊥x轴,AC⊥y轴,D是OB的中点.E是OC上的一点,当△ADE的周长最小时,点E的坐标是()A.(0,43)B.(0,1)C.(0,103)D.(0,2)3.已知A B,两地相距240千米.早上9点甲车从A地出发去B地,20分钟后,乙车从B地出发去A地.两车离开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车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B.乙车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C.甲车与乙车在早上10点相遇D.乙车在12:00到达A地4.如图,一次函数y =2x 和y =ax +4的图象相交于点A (m ,3),则不等式0<ax +4<2x 的解集是( )A .0<x <32B .32<x <6C .32<x <4 D .0<x <3 5.如图,直线5y x =+和直线y ax b =+相交于点P ,根据图象可知,方程组5y x y ax b=+⎧⎨=+⎩的解是( )A .510x y =⎧⎨=⎩B .1520x y =⎧⎨=⎩C .2025x y =⎧⎨=⎩D .2530x y =⎧⎨=⎩6.如图,A 、M 、N 三点坐标分别为A (0,1),M (3,4),N (5,6),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y 轴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上移动,且过点P 的直线l :y=-x+b 也随之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若点M 、N 分别位于l 的异侧,则t 的取值范围是( )A .611t <<B .510t <<C .610t <<D .511t << 7.若直线y =kx+b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y =bx -k 的大致图像是( )A .B .C .D . 8.甲,乙两车分别从A ,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车出发2h 后休息,当两车相遇时,两车立即按原速度继续向目的地行驶.设甲车行驶的时间为x (h ), 甲,乙两车到B 地的距离分别为y 1(km ), y 2(km ), y 1, y 2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下列结论:①甲车的速度是45a km /h ;②乙车休息了0.5h ;③两车相距a km 时,甲车行驶了53h .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 9.八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P 点的一条直线l 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该直线的解析式为( )A .5182y x =+ B .2133y x =+ C .7162y x =+ D .3142y x =+ 10.对于函数31y x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B .它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C .它的图象必经过点()0,1D .当1x >时,0y >11.函数211+2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点()111,P x y ,()222,P x y 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两点,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10x ≠ ,20x ≠ B .112y >,212y > C .若12y y =,则12||||x x =D .若12y y <,则12x x <12.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点P 从点A 出发沿路线A B C D →→→匀速运动至点D 停止,已知点P 的速度为1,运动时间为t ,以P .A .B 为项点的三角形面积为S ,则S 与t 之间的函数图象可能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3.如图,直线1:22l y x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直线21:12y l x =+交x 轴于点D ,交y 轴于点C ,直线1l 、2l 交于点M .(1)点M 坐标为________;(2)若点E 在y 轴上,且BME 是以BM 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则E 点坐标为________.14.A 、B 两地相距480千米,甲车从A 地匀速前往B 地,乙车同时从B 地沿同一公路匀速前往A 地.甲车出发30分钟时发现自己有物件落在A 地,于是立即掉头以原速返回取件,取件后立即掉头以原速继续匀速前行(掉头和取件时间忽略不计),两车之间相距的路程(km)y 与甲车出发时间(h)t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当甲车到达B 地时,乙车离A 地的路程为______千米.15.如图,矩形ABCO 的对角线AC 、OB 交于点1A ,直线AC 的解析式33y x =-+1A 作11AO OC ⊥于1O ,过点1A 作11A B BC ⊥于1B ,得到第二个矩形111A B CO ,1A C 、11O B 交于点2A ,过点2A 作22A O OC ⊥于2O ,过点2A 作22A B BC ⊥于2B ,得到第三个矩形222A B CO ,…,依此类推,这样作的第n 个矩形对角线交点n 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16.已知y =kx+b ,当﹣1≤x≤4时,3≤y≤6,则k ,b 的值分别是_____.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直线1l :25y x =+和直线2l :1y x 53=+,直线2l 的有一个点M ,当M 点到直线1l 的距离小于5,则点M 的横坐标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直线33y x =+上,点C 在直线142y x =-+上,点A ,C 都在第一象限内,点B ,D 在x 轴上,若AOB 是等边三角形,BCD △是以BD 为底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19.如图,函数20y x =和40y ax =-的图象相交于点P ,点P 的纵坐标为40,则关于x ,y 的方程组20040x y ax y -=⎧⎨-=⎩的解是______.2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坐标为()23,3,将点A 沿x 轴向左平移a 个单位后恰好落在正比例函数23y x =-的图象上,则a 的值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kx b =+交x 轴于点()30A -,,交y 轴于点()0,1B .过点()1,0C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AB 于点D ,点()1,E m -在直线CD 上且在直线AB 的上方.(1)求k 、b 的值(2)当3m =时,求四边形AOBE 的面积S .(3)当2m =时,以AE 为边在第二象限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AE ,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2.我市全民健身中心面向学生推出假期游泳优惠活动,活动方案如下.方案一:购买一张学生卡,每次游泳费用按六折优惠;方案二:不购买学生卡,每次游泳费用按八折优惠.设某学生假期游泳x (次),按照方案一所需费用为1y (元),且11y k x b =+;按照方案二所需费用为2y (元),且22y k x =.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求y 1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单独购买一张学生卡的费用和购买学生卡后每次游泳的费用;(2)求打折前的每次游泳费用和k 2的值;(3)八年级学生小明计划假期前往全民健身中心游泳8次,应选择哪种方案所需费用更少?说明理由.23.如图,顶点M 在y 轴上的抛物线2=y ax c +与直线1y x =+相交于,A B 两点,且点A 在x 轴上,点B 的横坐标为2,连接,AM BM ,(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判断ABM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将(1)中的抛物线沿y 轴上下平移,则如何平移才能使平移后的抛物线过点(2,3)--?24.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1,2)和(1,6)-.(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与y 轴交于点B ,求ABO S 的值.25.如图,已知直线123y x =-+和21y mx =-分别交y 轴于点A ,B ,两直线交于点()1,C n .(1)求m ,n 的值;(2)求ABC 的面积.26.已知直线36y x =+,求:(1)直线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求A 、B 两点坐标;(2)若点(),3C m 在图象上,求m 的值是多少?【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作直线A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AP ,过点C 作CD AP ⊥于点D ,过点B 作BE AP ⊥于点E ,在Rt ACD △中,30CAD ∠=︒,2AC CD =,所以()22BC AC BC CD +=+,因为BC CD BE +≥,求出BE 的长可求出2BC AC +的最小值.【详解】解:∵一次函数=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3,0A ,(B ,3,OA OB ∴==∴AB ==, ∵在Rt AOB 中,12OB AB =, 30BAO ∴∠=︒,作直线A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AP ,过点C 作CD AP ⊥于点D ,过点B 作BE AP ⊥于点E ,30PAO ∴∠=︒ ,60BAE BAO PAO ∴∠=∠+∠=︒ ,∴在Rt ABE △中,30ABE ∠=︒,1122AE AB ∴==⨯=3BE ∴===又∵在Rt ACD △中,2AC CD =,∴ ()22BC AC BC CD +=+,BC CD BE +≥,∴2BC AC +=()226BC CD BE =+≥=,故选:B .【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垂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等知识,利用垂线段最短是解本题的关键.2.B解析:B【分析】作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A',连接A'D ,与y 轴交于点E ,此时△ADE 的周长最小值为AD+DA'的长;E 点坐标即为直线A'D 与y 轴的交点.【详解】解:作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A ',连接A 'D ,与y 轴交于点E ,此时△ADE 的周长最小值为AD +DA '的长;∵A 的坐标为(﹣2,3),AB ⊥x 轴,B 点坐标为(-2,0), D 是OB 的中点,∴D 点坐标为:(﹣1,0),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A',可知A '(2,3),设A 'D 的直线解析式为y =kx +b ,则:230k b k b +=⎧⎨-+=⎩, 解得:11k b =⎧⎨=⎩, ∴A 'D 的直线解析式为y =x +1,当x =0时,y =1∴E (0,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和求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坐标,能够利用轴对称求线段的最短距离,将AE+DE的最短距离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并能利用一次函数求出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C【分析】利用图象求出甲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进而求出乙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再求出两车相遇的时间,利用两人所用时间相差13小时得出相遇时间是几点及乙车到达A地是几点.【详解】解:∵甲车的速度为601=6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为60113=90(千米/小时),所以①②对;根据题意,甲乙相遇的时间:(240-60×13)÷(90+60)=2215,乙9点20分出发,经过2215小时(88分钟)甲乙相遇,也就是10点48分,所以③错;乙车到达A地的时间:240÷90=83,83+13=3,9+3=12,所以④对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根据已知利用两车时间差得出代数式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分析】先求解A的坐标,再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B的坐标,结合函数图像解0<ax+4<2x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解: 一次函数y =2x 和y =ax +4的图象相交于点A (m ,3),23,m ∴=3,2m ∴= 3,3,2A ⎛⎫∴ ⎪⎝⎭3+4=32a ∴, 2,3a ∴=- 24,3y x ∴=-+ 令0,y = 则240,3x -+= 6,x ∴=()6,0,B ∴不等式0<ax +4,4y ax ∴=+的图像上的点在x 轴的上方,所以结合图像可得:x <6,ax +4<2x ,2y x ∴=的图像在4y ax =+的图像的上方, 3,3,2A ⎛⎫ ⎪⎝⎭x >32, 所以:不等式0<ax +4<2x 的解集是32<x <6.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利用一次函数的图像解不等式组,掌握利用图像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分析】根据图像可知,x=20,y=25即满足函数y=x+5,也满足函数y=ax+b ,即2025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y=x+5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y=ax+b的解,恰好满足了方程组的解.【详解】∵一次函数图像的交点为(20,25),∴方程组5y xy ax b=+⎧⎨=+⎩的解是2025xy=⎧⎨=⎩,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交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关系,熟练驾驭数形结合思想,准确理解交点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分别求出直线l经过点M、点N时的t值,即可得到t的取值范围.【详解】解:当直线y=-x+b过点M(3,4)时,得4=-3+b,解得:b=7,则7=1+t,解得t=6.当直线y=-x+b过点N(5,6)时,得6=-5+b,解得:b=11,则11=1+t,解得t=10.故若点M,N位于l的异侧,t的取值范围是:6<t<1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平面内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得出直线l经过点M、点N时的t值是解题关键.7.B解析:B【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可以得到k和b的正负,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一次函数y=bx-k中b,-k的正负,从而得到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k<0,b>0,∴b>0,-k>0,∴一次函数y=bx-k图象第一、二、三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判断其经过的象限解答.8.A解析:A【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算出甲的速度,由此可判断①,甲乙相遇时甲走路程为2akm ,计算出时间可判断②,分甲乙相遇前和相遇后两个时间段考虑甲乙相距akm 时的时间,可判断③.【详解】解:由函数图象可知,甲5小时到达,速度为4/5a km h ,故①正确; 甲与乙相遇时,时间为42 2.545a a h a -=,所以乙休息了2.520.5h -=,②正确; 乙的速度为:2/2a akm h =, 在2小时时,甲乙相距4242255a a a akm --⋅=, ∴在2小时前,若两车相距a km 时,445a a a a t t -=⋅+⋅,解得53t h =, 当两车相遇后,即2.5小时后,若两车相距a km 时,44(0.5)5a a a a t t +=⋅-+⋅, 解得5518t h =, ∴两车相距a km 时,甲车行驶了53h 或5518h ,故③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9.A解析:A【分析】直线l 和八个正方形的最上面交点为P ,过P 作PB ⊥OB 于B ,过P 作PC ⊥OC 于C ,易知OB=3,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已知条件求出点A 的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该直线l 的解析式.【详解】解:如图,直线l 和八个正方形的最上面交点为P ,过P 作PB ⊥OB 于B ,过P 作PC ⊥OC 于C ,∵正方形的边长为1,∴OB=3,∵经过P 点的一条直线l 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三角形ABP 面积是8÷2+1=5, ∴12BP•AB=5, ∴AB=2.5,∴OA=3-2.5=0.5,由此可知直线l 经过(0,0.5),(4,3)设直线方程为y=kx+b ,则1243b k b ⎧=⎪⎨⎪+=⎩, 解得5812k b ⎧=⎪⎪⎨⎪=⎪⎩. ∴直线l 解析式为5182y x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面积相等问题、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正方形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作PB ⊥y 轴,作PC ⊥x 轴,根据题意即得到:直角三角形ABP 面积是5,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B 的长. 10.C解析:C【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一次函数31y x =-+中的30k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选项A 错误;一次函数31y x =-+中的30,10k b =-<=>,∴它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选项B 错误;当0x =时,1y =,∴它的图象必经过点()0,1,则选项C 正确;当0y =时,310x -+=,解得13x =,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13x <时,0y >,则选项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11.D解析:D【分析】根据函数的解析式,结合图象的对称性、图象与坐标轴的关系、点的位置与图象的关系等逐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 、根据图象与y 轴没交点,所以10x ≠ ,20x ≠,此选项正确; B 、∵x 2>0,∴21x >0,∴211+2y x =>12,此选项正确; C 、∵图象关于y 轴对称,∴若12y y =,则12||||x x =,此选项正确;D 、∵图象关于y 轴对称,∴若12y y <,则12||||x x >,此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能从图象上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的关键.12.C解析:C【分析】需分0≤t≤2、2<t≤4、4<t≤6三种情况分别分析即可.【详解】解:当0≤t≤2时,P 在AB 上运动,P .A .B 为项点的三角形AB 边上的高为0,即面积s=0;当2<t≤4时,P 在BC 上运动,P .A .B 为项点的三角形AB 边上的高为逐渐增大,即面积s 逐渐增大;当4<t≤6时,P 在DC 上运动,P .A .B 为项点的三角形AB 边上的高恒为2,即面积s 为1222⨯⨯=2; 综上可以发现C 满足题意.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点图象问题,弄清楚不同时间段、函数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或()或()【分析】(1)联立两个方程组求解即可(2)根据题意有以M 为顶点和以B 为顶点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联立两个方程组得将①代入②得:解得:将代入①得:∴点坐标为()故答解析:(25,65) (0,25)或(0,2-或(0,2+ 【分析】(1)联立两个方程组求解即可(2)根据题意有以M 为顶点和以B 为顶点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联立两个方程组得22112y x y x =-+⎧⎪⎨=+⎪⎩①② 将①代入②得:22=112x x -++ 解得:2=5x 将2=5x 代入①得:5=6y ∴点M 坐标为(25,65) 故答案为:(25,65) (2)由22y x =-+得当x=0时,y=2故B(0,2)以BM 为一腰时,有两种情况当BME 以M 为顶点时,设E 点坐标为(0,y ) 则66255y -=- 解得:25y = 故E 点坐标为(0,25)当BME 以B 为顶点时,设E 点坐标为(0,y )∵5= 若E 在B 下方则y=2若E 在B 上方则y=2故E 点坐标为(0,2)或(0,2+故答案为:(0,25)或(0,2-或(0,2+ 【点睛】 本题考查两直线相交问题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要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4.【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函数图象:由甲车开车半小时后返回再到达出发点A 地共用时此时两车间距离减少求得乙车的速度为由经过时两车相遇求得甲车的速度再求得甲车到达B 地时所用时间即可求解【详解】甲车开车半小时后 解析:80【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函数图象:由甲车开车半小时后返回再到达出发点A 地共用时1h ,此时两车间距离减少80km ,求得乙车的速度为80/km h ,由经过3h 时,两车相遇,求得甲车的速度,再求得甲车到达B 地时,所用时间,即可求解.【详解】甲车开车半小时后返回再到达出发点A 地共用时1h ,而此时两车间距离减少48040080-=(km ),则乙车的速度为80/km h ,3h 时,两车距离为0,即两车相遇,()31803480v -+⨯=甲,解得:120v =甲(/km h ),∴甲车到达B 地时,共用时48015120t =+=(h ), 此时,乙车行驶了580400⨯=(km ),则乙车离A 地的路程为48040080-=(km ),故答案为:80.【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应用,关键是把条件表述的几个过程对应图象理解清楚,再找出对应x 和y 表示的数量关系.15.【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先求出然后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和根据规律即可得到和从而求出点的坐标【详解】解:根据题意∵直线的解析式为令x=0则;令y=0则∴由矩形的性质则点∴;同解析:112n ⎛- ⎝⎭【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先求出OA =1OC =,然后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1O C 和11A O ,根据规律,即可得到n O C 和n n A O ,从而求出点n A 的坐标.【详解】解:根据题意,∵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令x=0,则y =y=0,则1x =, ∴OA =1OC =, 由矩形的性质,则点112AC AC =,∴11122O C OC ==,11122AO AO ==;同理可求:221111()242O C O C ===,2221111()242A O AO ===; ……111()22n n n O C O C -==,11()222n n n n n n A O A O ===, ∴111()122n n n nOO OC O C =-=-=-,∴点n A 的坐标为:11,22n n ⎛- ⎝⎭;故答案为:112n ⎛-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坐标与图形的规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的找到点的规律进行解题.16.k=b=或k=b=【分析】分 k >0和 k <0两种情况结合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可得到关于 k b 的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解:当 k >0时此函数是增函数∵当﹣1≤x≤4时3≤y≤6∴当x=﹣1时解析:k=35,b=185或k=35-,b=275.【分析】分 k >0和 k <0两种情况,结合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可得到关于 k 、 b 的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解:当 k >0时,此函数是增函数,∵当﹣1≤x≤4时,3≤y≤6,∴当x=﹣1时,y=3;当x=4时,y=6,∴346k bk b-+=⎧⎨+=⎩,解得35185kb⎧=⎪⎪⎨⎪=⎪⎩;当k<0时,此函数是减函数,∵当﹣1≤x≤4时,3≤y≤6,∴当x=﹣1时,y=6;当x=4时,y=3,∴643k bk b-+=⎧⎨+=⎩,解得35275kb⎧=-⎪⎪⎨⎪=⎪⎩,故答案为:k=35,b=185或k=35-,b=275.【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知识,涉及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以及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以及解析式的求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7.【分析】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到M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式与直线联立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界点值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符合题意的范围即可【详解】设点M(mn)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为EA与坐标轴的交点为EF过点A作AB解析:33m-<<【分析】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到M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式,与直线2l联立,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界点值,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符合题意的范围即可.【详解】设点M(m,n),直线1l与坐标轴的交点为E,A,2l与坐标轴的交点为E,F,过点A作AB⊥EF,垂足为B,过点M作MC⊥EA,垂足为C,过点M作MD⊥y轴,垂足为D,根据题意,得OE=5,OA=52,OF=15,AF=OF-OA=252, ∴EF=22515+=510,AE=2255()2+=552, ∴1122EF AB AF OE ⋅=⋅, ∴11255105222AB ⨯⨯=⨯⨯, ∴AB=510, ∴sin ∠AEB=AB AE=510455=22, ∴∠AEB=45°,∴MC=CE ,∴ME=10,∴222MD ED ME +=,∴22(5)10m n +-=,∴221(55)103m m +--=, ∴29m =,∴3m =±,∵M 点到直线1l 的距离小于5, ∴点M 的横坐标取值范围是33m -<<.故答案为33m -<<.【点睛】本题考查了交点坐标的确定,图形的面积,三角函数的定义,不等式解集的确定,熟记坐标与线段的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8.【分析】过点A 作AE ⊥x 轴于点E 过点C 作CF ⊥x 轴于点F 由题意易得∠OAE=30°△CB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有BF=CF=DF 设点A 的坐标为点C 的坐标为则有然后可列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过点A解析:19,03⎛⎫ ⎪⎝⎭【分析】过点A 作AE ⊥x 轴于点E ,过点C 作CF ⊥x 轴于点F ,由题意易得∠OAE=30°,223AE OA OE OE =-=,△CB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有BF=CF=DF ,设点A 的坐标为3,3a a ⎛⎫+ ⎪ ⎪⎝,点C 的坐标为1,42b b ⎛⎫-+ ⎪⎝⎭,则有31,3,2,,422OE a AE a OB a OF b BF CF b b a ==+====-+=-,然后可列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过点A 作AE ⊥x 轴于点E ,过点C 作CF ⊥x 轴于点F ,如图所示:∵△AOB 是等边三角形,∴∠AOB=60°,OA=OB ,∴∠OAE=30°,∴OA=OB=2OE ,在Rt △AOE 中,223AE OA OE OE =-=,∵△C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BD=45°,∴△CB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F=CF=DF ,由题意可设点A 的坐标为a ⎛+ ⎝,点C 的坐标为1,42b b ⎛⎫-+ ⎪⎝⎭,∴1,2,,4232OE a AE a OB a OF b BF CF b b a ==+====-+=-,∴=+ 解得:32a =, ∴OB=3, ∴1432b b -+=-, 解得143b =, ∴53DF BF ==, ∴193OD OF DF =+=, ∴点D 的坐标为19,03⎛⎫⎪⎝⎭; 故答案为19,0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及二次根式的运算,熟练掌握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及二次根式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由点P 的纵坐标为40代入求得点P 的坐标再利用两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就是交点坐标据此求解即可【详解】∵点P 的纵坐标为40∴解得:∴点P 的坐标为()∴方程组即的解为故答案为:【点睛解析:240x y =⎧⎨=⎩【分析】由点P 的纵坐标为40,代入20y x =求得点P 的坐标,再利用两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就是交点坐标,据此求解即可.【详解】∵点P 的纵坐标为40,∴4020x =,解得:2x =,∴点P 的坐标为(2,40),∴方程组2040y x y ax =⎧⎨=-⎩即20040x y ax y -=⎧⎨-=⎩的解为, 故答案为:240x y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利用了数形结合思想.20.【分析】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可得平移后点的坐标是(2-a3)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A 坐标为(23)∴将点A 沿x 轴向左平移a 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2-a3)∵恰好落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解得:a=【分析】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可得平移后点的坐标是,3),代入y =-计算即可.【详解】解:∵A 坐标为3),∴将点A 沿x 轴向左平移a 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a ,3),∵恰好落在正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3a -=,解得:.【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以及点的平移规律,关键是要懂得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三、解答题21.解:(1)k=13,b=1;(2)5;(3)(-5,2)或(-3,4)或(-3,2).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k 和b 的值;(2)根据题意得到点A 、B 、E 、C 的坐标,再利用S 四边形AOBE =S △ACE +S 四边形OBEC 即可表示出结果;(3)分点A 为直角顶点,点E 为直角顶点,点P 为直角顶点三种情况分别求出点P 的坐标即可.【详解】解:(1)∵直线y kx b =+过点A (-3,0),B (0,1),则031k b b =-+⎧⎨=⎩, 解得:131k b ⎧=⎪⎨⎪=⎩,∴k=13,b=1; (2)∵A (-3,0),B (0,1),E (-1,m ),C (-1,0),∴S 四边形AOBE =S △ACE +S 四边形OBEC =()1121122m m ⨯⨯+⨯+⨯ =3122m +; 当3m =时,S 四边形AOBE =313=522⨯+ (3)∵m=2,∴E (-1,2),∴CE=AC=2,∴△A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直角顶点为点A 时,AP=AE ,∠PAE=90°,∴∠AEP=∠CAE=45°,∴PE ∥AC ,过P 作PF ⊥x 轴于F∴∠PAF=180º-∠PAE-∠CAE=180°-90°-45=45°∴△PAF ≌△EAC (AAS )∴PF=FA=AC=CE=2∴OF=AF+AC+OC=2+2+1=5∴点P (-5,2);当直角顶点为点E 时,EP=EA ,∠AEP=90°,∠EAP=45°,∴∠PAC=90°,过E 作EG ⊥AP 于G ,PG=AG=GE=AC=CE=2AO=AC+OC=2+1=3,AP=2AG=4∴P (-3,4);当点P 为直角顶点时,PA=PE ,∠APE=90°,可得四边形APEC 为正方形,∴AP=AC=PE=EC ,∴AO=AC+OC=2+1=3,∴P (-3,2),综上:点P 的坐标为(-5,2)或(-3,4)或(-3,2).【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考虑以点A 、E 、P 为直角,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2.(1)1530y x =+,单独购买一张学生卡的费用为30元,购买学生卡后每次游泳的费用为15元;(2)打折前的每次健身费用为25元,k 2=20;(3)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更少,理由见解析【分析】(1)把点(0,30),(10,180)代入11y k x b =+,得到关于1k 和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再利用1k 的含义可得答案;(2)根据方案一每次健身费用按六折优惠,可得打折前的每次健身费用,再根据方案二每次健身费用按八折优惠,求出2k 的值;(3)将x=8分别代入12,y 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比较即可.【详解】解:(1)∵11y k x b =+过点(0,30),(10,180),∴13010180b k b =⎧⎨+=⎩, 解得:11530k b =⎧⎨=⎩, 11530,y x ∴=+由115k =可得:购买一张学生卡后每次健身费用为15元,b =30可得:购买一张学生卡的费用为30元;(2)由题意可得,打折前的每次健身费用为15÷0.6=25(元),则2250.820k =⨯=;220y x ∴=.(3)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更少.理由如下:由题意可知,11530y x =+,220y x =.当健身8次时,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115830150y =⨯+=(元),选择方案二所需费用:2208160y =⨯=(元),∵150<160,∴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更少.【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两种优惠活动方案,求出12,y 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3.(1)21y x =-;(2)△ABM 为直角三角形,见解析;(3)向下平移6个单位过点(-2,-3)【分析】(1)将y=0,x=2,分别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出x 、y 的值,即求得点A 、B 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抛物线解析式;(2)令x=0,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得M 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AB 、AM 、BM ,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定△ABM 为直角三角形;(3)设抛物线2=1y x -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 2-1+m ,将点(-2,-3)代入上式,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当y=0时,有x+1=0,则x=-1.∴A (-1,0),当x=2时,y=2+1=3,∴B (2,3),将A ,B 两点代入2=y ax c +中,得0=34a c a c +⎧⎨=+⎩,解得=11a c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y x -.(2)三角形ABM 为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在抛物线中,当x=0时,y=-1,∴M (0,-1),又∵A (-1,0),B (2,3), ∴=32AB ,=2AM =25BM ,又∵22220AM AB BM +==,∴三角形ABM 为直角三角形.(3)设抛物线2=1y x -沿y 轴平移后的解析式为2=1y x m -+,将点(-2,-3)代入上式,得m=-6,则向下平移6个单位过点(-2,-3).【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的坐标特征、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求出A 、B 的坐标,(2)求出求得AB 、AM 、BM 的长,(3)正确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难度适中.24.(1)24y x =-+;(2)4.【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利用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该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详解】解:(1)由题意得y kx b =+过点(1,2)和 (1,6)-,代入得:26k b k b =+⎧⎨=-+⎩, 解得24k b =-⎧⎨=⎩, 故一次函数表达式为24y x =-+.(2)令0x =,则4y =,故B 点坐标为:()0,4,令0y =,则2x =,故A 点坐标为:()2,0,14242ABO S ∴=⨯⨯=. 【点睛】本题考察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熟知一次函数图像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实数解题的关键.25.(1)2m =,1n =;(2)△ABC 的面积为2.【分析】(1)先利用直线1y 求出点C 坐标,再利用直线2y 求出m 的值.(2)两个函数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A 、B ,即x=0时,可以求出A 、B 坐标,即可得出三角形面积.【详解】解:(1)∵两直线交于点()1,C n∴将()1,C n 代入123y x =-+得:n=-2+3=1即:C 点坐标为:(1,1)将C (1,1)代入21y mx =-得:m-1=1即:m=2故:m=2,n=1.(2)∵当x=0时,13y =∴A (0,3)当x=0时,2-1y =∴B (0,-1) ∴11141222ABC S AB ∆=⨯=⨯⨯= 故:△ABC 的面积为2.【点睛】本题属于一次函数的基础题型,根据已知点求出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解析式求出点坐标,并求出三角形面积.26.(1)A(-2,0)、B(0,6);(2)-1【分析】(1)直线与x轴交点的纵坐标等于零;直线与y轴交点的横坐标等于零;(2)把该点代入已知函数解析式,列出关于m的方程,通过解方程来求m的值.【详解】解:(1)令y=0,则3x+6=0,解得:x=-2;令x=0,则y=6.所以,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坐标分别是A(-2,0)、B(0,6);(2)把C(m,3)代入y=3x+6,得到3m+6=3,即m=-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y=kx+b,(k≠0,且k,b为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bk,0);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

上海市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一次函数》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上海市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一次函数》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20210x x a ->⎧⎨-+<⎩有解,则一次函数()32y a x =-+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2.甲、乙两车分别从A 地出发匀速行驶到B 地,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 城的距离(km)y 与甲车行驶的时间(h)t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A B 两地相距480km ;②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却比甲车早到1小时;③乙车出发后4小时时追上甲车;④甲,乙两车相距50km 时, 3.5t =或4.5.A .1B .2C .3D .43.下列图象中,不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 .4.如图,直线y =-2x +2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与A 、B 两点,射线AP ⊥AB 于点A .若点C是射线AP 上的一个动点,点D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且以C 、D 、A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全等,则OD 的长为( )A .2或5+1B .3或5C .2或5D .3或5+1 5.下列图形中,表示一次函数y =mx +n 与正比例函数y =mnx (m ,n 为常数,且mn≠0)的图象的是( )A .B .C .D .6.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0k ≠)的图像经过点(3,2)-,则关于x 的不等式2kx b +<的解集为( )A .3x >-B .3x <-C .2x >D .2x <7.已知点()11,P y -、点()23,Q y 在一次函数(21)2y m x =-+的图像上,且12y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2m <B .12m >C .m 1≥D .1m <8.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2AC BC ==,AB 的中点为D .以C 为原点,射线CB 为x 轴的正方向,射线CA 为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P 是B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 、DP ,则AP DP +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 ).A .2,03⎛⎫ ⎪⎝⎭B .2,0⎛⎫ ⎪ ⎪⎝⎭C .10,0⎛⎫ ⎪ ⎪⎝⎭D .1,010⎛⎫ ⎪⎝⎭9.对函数22y x =-+的描述错误是( )A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B .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C .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D .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连线段长度等于5 10.在某大国的技术封锁下,华为公司凭借自身强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华为概念指数从年初至今涨幅连连翻倍,比如硕贝德股票涨幅接近200%(如图AB 段),小丽在图片中建立了坐标系,将AB 段看作一次函数y kx b =+图象的一部分,则k ,b 的取值范围是( )A .0k >,0b <B .0k >,0b >C .0k <,0b <D .0k <,0b > 11.已知,整数x 满足1266,1,24x y x y x -≤≤=+=-+,对任意一个x ,p 都取12,y y 中的大值,则p 的最小值是( )A .4B .1C .2D .-512.下列命题中,①()1,2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1,2--;②162±;③2y x =-+与x 轴交于点()2,0;④22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23x y +=-的一个解.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B .2C .3D .4 二、填空题13.已知直线11:n n l y x n n+=-+(n 是不为零的自然数).当1n =时,直线1:21l y x =-+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1A 和1B ,设11AOB (其中0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的面积为1S ;当2n =时,直线2l :3122y x =-+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2A 和2B ,设22A OB 的面积为2S ;……依此类推,直线n l 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n A 和n B ,设n n A OB 的面积为n S .则1S =________,123n S S S S +++⋅⋅⋅+=________. 14.一辆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设行驶的时间为x (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 (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从两车出发至快车到达乙地过程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已知两车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驶40千米,快车到达乙地时,慢车还有______千米到达甲地.15.直线1:l y kx =与直线2:l y ax b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如图所示,两条直线相交于点A ,直线x m =分别与两条直线交于M ,N 两点,若AMN 的面积不小于12时,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6.下列函数:①3x y =,②2y x =,③1y x =,④23y x =-,⑤()2221y x x x =--+其中是一次函数的有_____.(填序号)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上,四边形ABCO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D 为AB 的中点,点P 为OB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DP 、AP ,当点P 满足DP AP +的值最小时,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18.函数1y x=-的定义域是______. 19.如图,直线y ax b =+与x 轴交于A 点(4,0),与直线y mx =交于B 点(2,)n ,则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ax b mx -=的解为___________.参考答案20.如图,经过点B (﹣4,0)的直线y =kx +b 与直线y =mx 相交于点A (﹣2,﹣4),则关于x 不等式mx <kx +b <0的解集为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直线22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1)求A 、B 两点的坐标;(2)在x 轴上有一点P ,使得PAB △的面积为5,求P 点的坐标.22.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 (h ),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 ,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是 ;(2)求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30分钟后,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求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23.已知如图,直线113:4l y x m =-+与y 轴交于A(0,6),直线22:1l y kx =+分别与x 轴交于点B(-2,0),与y 轴交于点C .两条直线相交于点D ,连接AB .求:(1)直线12l l 、的解析式;(2)求△ABD 的面积;(3)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43ABP ABD S S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4.已知1y +与3x -成正比例,且5x =时,8y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当6y =-时,求x 的值.25.某校801班师生共45人前往某景区游览,该景区窗口票价标明:成人票每张30元,学生票享受六折优惠.(1)若老师有x 名,801班师生景区游览的门票总费用为y 元,请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 (2)若师生门票总费用y 不超过858元,问至少有几名学生.26.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E ,F 两点,点E 的坐标为()6,0-,3OF =,其中P 是直线EF 上的一个动点.(1)求k 与b 的值;(2)若POE △的面积为6,求点P 的坐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先解不等式组,根据不等式组有解,求得a 的取值范围,即可判断一次函数()32y a x =-+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的象限.【详解】∵20210x x a ->⎧⎨-+<⎩, ∴212x a x >⎧⎪⎨-<⎪⎩, ∵不等式组有解,∴122->a , ∴5a >, ∴30a ->,∴()32y a x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解答.2.B解析:B【分析】观察图象可判断A 、B ,由图象所给数据可求得甲、乙两车离开A 城的距离y 与时间t 的关系式,可求得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可判断C ,分四种情况讨论,求得t ,可判断④,继而解题.【详解】①由图象可知,A 、B 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480km ,故①正确;②甲行驶的时间为8小时,而乙是在甲出发1小时后出发的,且用时6小时,即比甲早到1小时,故②正确;③设甲车离开A 城的距离y 与t 的关系式为=y kt 甲,把(8,480)代入可求得=60k ,=60y t ∴甲设乙车离开A 城的距离y 与t 的关系式为=m y t n +乙,把(10)(7480),、,代入可得 07480m n m n +=⎧⎨+=⎩解得8080m n =⎧⎨=-⎩=8080y t -乙,令=y 甲y 乙可得:60=t 8080t -,解得=4t ,即甲、乙两直线的交点横坐标为=4t ,此时乙出发时间为3小时,即乙车出发3小时后追上甲车,故③不正确;④当=50y 甲时,此时5=6t ,乙还没出发, 又当乙已经到达B 城,甲距离B 城50km 时,43=6t , 当=50y y -甲乙,可得60808050t t -+=,即802050t -=,当802050t -=时,可解得3=2t ,当802050t -=-时,可解得13=2t , 综上可知当t 的值为56或436或32或132,故④不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②,共2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掌握一次函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学会构建一次函数,利用方程组求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是中考常见考点,难度较易.3.A解析:A【分析】依据函数的定义,x取一个值,y有唯一值对应,可直接得出答案.【详解】解:A、根据图象知给自变量一个值,可能有2个函数值与其对应,故A选项不是函数,B、根据图象知给自变量一个值,有且只有1个函数值与其对应,故B选项是函数,C、根据图象知给自变量一个值,有且只有1个函数值与其对应,故C选项是函数,D、根据图象知给自变量一个值,有且只有1个函数值与其对应,故D选项是函数,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概念,任意画一条与x轴垂直的直线,始终与函数图象有一个交点,那么y是x的函数.4.D解析:D【分析】利用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求出△AOB的两条直角边,并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B.根据已知可得∠CAD=∠OBA,分别从∠ACD=90°或∠ADC=90°时,即当△ACD≌△BOA时,AD =AB,或△ACD≌△BAO时,AD=OB,分别求得AD的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直线y=-2x+2与x轴和y轴分别交与A、B两点,当y=0时,x=1,当x=0时,y=2,∴A(1,0),B(0,2).∴OA=1,OB=2.∴AB==.∵AP⊥AB,点C是射线AP上,∴∠BAC=90°,即∠OAB+∠CAD=90°,∵∠OAB+∠OBA=90°,∴∠CAD=∠OBA,若以C、D、A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全等,则∠ACD=90°或∠ADC=90°,即△ACD≌△BOA或△ACD≌△BAO.如图1所示,当△ACD≌△BOA时,∠ACD=∠AOB=90°,AD=AB,∴OD=AD+OA=5+1;如图2所示,当△ACD≌△BAO时,∠ADC=∠AOB=90°,AD=OB=2,∴OD=OA+AD=1+2=3.综上所述,OD的长为351.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分析】根据“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分两种情况讨论mn的符号,然后根据m、n同正时,同负时,一正一负或一负一正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详解】解:①当mn>0,m,n同号,同正时y=mx+n过1,3,2象限,同负时过2,4,3象限;②当mn <0时,m ,n 异号,则y =mx +n 过1,3,4象限或2,4,1象限.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判断,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6.A解析:A【分析】根据图像的意义当x=-3时,kx+b=2,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当x=-3时,kx+b=2,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不等式2kx b +<的解集3x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确定不等式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分析】由题目条件可判断出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则可得到关于m 的不等式,可求得m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点P (-1,y 1)、点Q (3,y 2)在一次函数y=(2m-1)x+2的图象上,∴当-1<3时,由题意可知y 1>y 2,∴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m-1<0,解得m <12,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 8.A解析:A【分析】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连接A'P ,则AP=A'P ,当A',P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P+DP 的最小值等于A'D 的长,依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直线A'D 的解析式,进而得出点P 的坐标为2,03⎛⎫ ⎪⎝⎭. 【详解】解:如图所示,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连接A'P ,则AP=A'P ,∴AP+DP=A'P+DP ,当A',P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P+DP 的最小值等于A'D 的长,∵AC=BC=2,AB 的中点为D ,∴A (0,2),B (2,0),D (1,1),A'(0,-2),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kx+b (k≠0),则12k b b =+⎧⎨-=⎩, 解得:32k b =⎧⎨=-⎩, ∴y=3x -2, 当y=0时,x=23, ∴点P 的坐标为(23,0),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最短路线问题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轴对称变换来解决,多数情况要作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9.B解析:B【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判断A 、B 两项,求出直线与x 轴的交点即可判断C 项,求出直线与y 轴的交点,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连线段长度,进而可判断D 项,于是可得答案.【详解】解:A 、因为﹣2<0,所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函数22y x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 、当y=0时,220x -+=,所以x=1,所以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故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 、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2),所以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连线段长度等于22125+=,故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属于基础题目,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0.A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和题目中函数图象,可以延长,得到该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从而可以得到k 、b 的正负情况,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由图象可得,该函数经过第一、三、四象限,0k ∴>,0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11.C解析:C【分析】先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然后联立解析式即可求出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图象对x 分类讨论,分别求出对应p 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p 的最小值.【详解】11y x =+,224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联立124y x y x =+⎧⎨=-+⎩,解得:12x y =⎧⎨=⎩∴直线11y x =+与直线224y x =-+的交点坐标为(1,2),∵对任意一个x ,p 都取1,y 2y 中的较大值由图象可知:当61x -≤<时,1y <2y ,2y >2∴此时p=2y >2;当x=1时,1y =2y =2,∴此时p=1y =2y =2;当16x <≤时,1y >2y ,1y >2∴此时p=1y >2.综上所述:p≥2∴p 的最小值是2.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和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画法、联立函数解析式求交点坐标、根据图象比较函数值大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2.A解析:A【分析】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坐标特征判断①;根据平方根定义判断②;根据直线与x 轴交点坐标判断③;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判断④.【详解】解:①()1,2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1,2); ②1622±;③2y x =-+与x 轴交于点(2,0);④21xy=-⎧⎨=⎩是二元一次方程23x y+=-的一个解.∴正确的是:③,1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关于y轴对称的坐标特征、平方根定义、直线与x轴交点坐标、方程的解,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熟知以上知识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首先求得S1S2Sn的值然后由规律:×=−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当n=1时直线l1:y=−2x+1与x轴和y轴分别交于点A1和B1则A1(0)B1(01)∴S1=××1=∵当n=2时直线l解析:1422nn+【分析】首先求得S1,S2,S n的值,然后由规律:11n+×1n=1n−11n+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当n=1时,直线l1:y=−2x+1与x轴和y轴分别交于点A1和B1,则A1(12,0),B1(0,1),∴S1=12×12×1=14,∵当n=2时,直线l2:y=−32x+12与x轴和y轴分别交于点A2和B2,则A2(13,0),B2(0,12),∴S2=12×13×12,∴直线l n与x轴和y轴分别交于点A n和B n,△A n OB n的面积为S n=12×11n+×1n,∴S1+S2+S3+…+S n=12×12×1+12×13×12+…+12×11n+×1n=12×(1−12+12−13+…+1n−11n+)=12×(1−11n+)=22n n +. 故答案为:14,22n n +.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到规律:△A n OB n 的面积为S n =12×11n +×1n 与11n +×1n =1n −11n +. 14.70【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相遇前y 与x 的关系式确定出甲乙两地的距离进而求出两车的速度即可确定出所求【详解】解:设线段AB 的解析式为把与代入得:解得即令则即甲乙两地相距280千米设两车相遇时慢车行 解析:70【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相遇前y 与x 的关系式,确定出甲乙两地的距离,进而求出两车的速度,即可确定出所求.【详解】解:设线段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1.5,70与()2,0代入得: 1.57020k b k b +=⎧⎨+=⎩, 解得140280k b =-⎧⎨=⎩, 即140280y x =-+,令0x =,则280y =,即甲乙两地相距280千米,设两车相遇时,慢车行驶了x 千米,则快车行驶了()40x +千米,根据题意得:40280x x ++=,解得:120x =,即两车相遇时,慢车行驶了120千米,则快车行驶了160千米,∴快车的速度为80千米/时,慢车速度为60千米/时,根据题意得:()28016080 1.5-÷=(小时),1.56090⨯=(千米),2801209070--=(千米),则快车到达乙地时,慢车还有70千米到达甲地.【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能看懂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图象与已知条件联系在一起,灵活变化,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15.或【分析】把点A (12)代入直线方程先求出两条直线的解析式然后求出点MN 的坐标再求出MN 的长度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图可知点A 为(12)直线与y 轴的交点为(01)把点A (12解析:0m ≤或2m ≥【分析】把点A (1,2)代入直线方程,先求出两条直线的解析式,然后求出点M 、N 的坐标,再求出MN 的长度,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图可知,点A 为(1,2),直线2:l y ax b =+与y 轴的交点为(0,1),把点A (1,2)代入1:l y kx =,则2k =;∴12:l y x =;把点A (1,2)和点(0,1)代入2:l y ax b =+,21a b b +=⎧⎨=⎩,解得:11a b =⎧⎨=⎩; ∴2:1=+l y x ;把x m =分别代入两条直线方程,则12y m =,21y m =+,∴点M 的坐标为(m ,2m ),点N 的坐标为(m ,m+1), ∴2(1)1MN m m m =-+=-,∴△AMN 边MN 上的高为:1m - ∵1112AMN S m m ∆=•-•-, 当AMN 的面积等于12时,则 211111(1)222AMN S m m m ∆=•-•-=-=, ∴2m =或0m =,结合AMN 的面积不小于12, ∴0m ≤或2m ≥; 故答案为:0m ≤或2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题意,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16.①②④⑤【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进行一一判断【详解】①是一次函数;②是一次函数③不是一次函数④是一次函数⑤是一次函数故答案为:①②④⑤【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解题关键是熟记:一般地形如y=kx解析:①②④⑤【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进行一一判断.【详解】①3x y =是一次函数;②y =是一次函数,③1y x =不是一次函数,④23y x =-是一次函数,⑤()222121y x x x x =--+=+是一次函数.故答案为:①②④⑤.【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解题关键是熟记:一般地,形如y=kx+b (k≠0,k 、b 是常数)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17.【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点AC 关于直线OB 对称连接CD 交OB 于P 连接PAPD 则此时PD+AP 的值最小求得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x+2由于直线OB 的解析式为y=x 解方程组得到P ()即可【详解】解 解析:44,33⎛⎫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点A ,C 关于直线OB 对称,连接CD 交OB 于P ,连接PA ,PD ,则此时,PD+AP 的值最小,求得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12x+2,由于直线OB 的解析式为y=x ,解方程组得到P (43,43)即可. 【详解】解:∵四边形ABCO 是正方形,∴点A ,C 关于直线OB 对称,连接CD 交OB 于P ,连接PA ,PD ,则此时,PD+AP 的值最小,∵OC=OA=AB=2,∴C(0,2),A(2,0),∵D为AB的中点,∴AD=12AB=1,∴D(2,1),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212k bb+⎧⎨⎩==,∴122kb⎧=-⎪⎨⎪=⎩,∴直线CD的解析式为:y=-12x+2,∵直线OB的解析式为y=x,∴122y xy x⎧-+⎪⎨⎪⎩==,解得:x=y=43,∴P(43,43),故答案为:(43,43).【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正确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8.x<1【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1-x>0解得x<1故答案是:x<1【点睛】本题考查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列式求解即可是基础题解析:x<1.【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1-x >0,解得x <1.故答案是:x <1.【点睛】本题考查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列式求解即可,是基础题,比较简单.19.【分析】首先根据两直线交于点B 可联立方程组求出x 的值在通过求得x 即可得解;【详解】∵∴解得:∵直线与直线交于点∴由得:∴∴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故答案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性 解析:2x =-【分析】首先根据两直线交于点B ,可联立方程组求出x 的值,在通过ax b mx -=求得x ,即可得解;【详解】 ∵y ax b y mx =+⎧⎨=⎩, ∴ax b mx +=, 解得:b x m a=-, ∵直线y ax b =+与直线y mx =交于B 点(2,)n , ∴2bm a =-,由ax b mx -=,得:b x m a =--, ∴2bx m a =-=--, ∴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ax b mx -=的解为:2x =-.故答案是:2x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由mx <kx+b 可得函数图像上的点在函数的图像上的点的上方由kx+b <0函数图像上的点在轴的下方再结合与函数图像可得答案【详解】解:mx <kx+b 函数图像上的点在函数的图像上的点的上方结合图解析:4 2.x -<<-【分析】由mx <kx +b ,可得函数y kx b =+图像上的点在函数y mx =的图像上的点的上方,由 kx+b <0,函数y kx b =+图像上的点在x 轴的下方,再结合()()2,4,4,0A B ---与函数图像可得答案.【详解】 解: mx <kx +b ,∴ 函数y kx b =+图像上的点在函数y mx =的图像上的点的上方,()24A --,,∴ 结合图像可得:x <2,-kx+b <0,∴ 函数y kx b =+图像上的点在x 轴的下方,()40B -,,∴ 结合函数图像可得:x >4,-从而可得关于x 不等式mx <kx +b <0的解集为4 2.x -<<-故答案为:4 2.x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像与不等式组的联系,掌握利用图像法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1,0)A ,(0,2)B ;(2)(6,0)P 或(4,0)-.【分析】(1)分别令0y =和0x =即可;(2)设P 的坐标(,0)a ,根据题目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即可求出a ;【详解】解:(1)把0y =代入,220x -+=,1x =,(1,0)A ∴,把0x =代入,2y =,(0,2)B ∴;(2)设P 的坐标(,0)a ,152PA OB ⨯=, 5PA =,|1|5a -=,6a =或者4-,(6,0)P ∴或者(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2.(1)900km ,4小时两车相遇;(2)()22590046y x x =-≤≤; (3)0.75小时【分析】(1)根据观察图象可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根据图象中的点的实际意义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观察图象先求得B 、C 两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线段BC 的函数解析式即可;(3)求得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所用的时间和此时第一列快车行驶的时间,即可求得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的时间.【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900km ;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是:4小时两车相遇.(2)∵观察图象可得:慢车速度为9001275/km h ÷=;两车的速度和为9004225/km h ÷=∴快车的速度为22575150/km h -=∴两车相遇后快车到达乙地所用时间为90015042h ÷-=∴相遇后两小时两车行驶的距离和为2252450km ⨯=∴()4,0B ,()6,450C∴设线段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406450k b k b +=⎧⎨+=⎩ ∴225900k b =⎧⎨=-⎩∴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2590046y x x =-≤≤. (3)130min h 2=∵相遇时快车行驶的路程为1504600km ⨯=∴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时行驶的路程为160075562.52km -⨯= ∴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时所用时间为562.5150 3.75h ÷=,此时快车行驶了14 4.52h += ∴4.5 3.750.75h -= ∴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了0.75小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读图能力,会根据图象得出所需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3.(1)1364y x =-+,21y 12x =+;(2)15;(3)存在,理由见解析. 【分析】(1)直接把点A (0,6)代入l 1解析式中,求出m 的值;把点B (-2,0)代入直线l 2,求出k 的值即可;(2)首先求出点C 的坐标,然后求出点D 坐标,进而根据S △ABD =S △ACB +S △ACB 求出答案; (3)分点P 在点B 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点P 的坐标.【详解】解:(1)∵直线113:4l y x m =-+与y 轴交于A (0,6), ∴m =6, ∴1364y x =-+, ∵22:1l y kx =+分别与x 轴交于点B (−2,0),∴−2k +1=0,∴k =12, ∴21y 12x =+; (2)令21y 12x =+中x =0,求出y =1, ∴点C 坐标为(0,1), 联立364112y x y x ⎧=-+⎪⎪⎨⎪=+⎪⎩ , 解得x =4,y =3∴点D 的坐标为(4,3),∴11(61)2522ACB S AC BO =⨯=⨯-⨯=△ 154102ACD S =⨯⨯=△ ∴51015ABD ACD ACD S S S =+=+=△△△;(3)设点P 坐标为(m ,0),当点P 在B 点的右侧时,BP =m +2,114(2)615223ABP S BP AO m =⨯=⨯+⨯=⨯△, 解得m =143, 则点P 坐标为(143,0), 当点P 在B 点的左侧时,BP =−2−m , 114(2)615223ABP S BP AO m =⨯=⨯--⨯=⨯△, 解得m =−263, 则点P 坐标为(−263,0), 综上点P 的坐标为(143,0)或(−263,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的知识,本题涉及到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直线交点问题,三角形面积等知识,解本题(2)的关键是求出D 点的坐标,解答(3)的关键是进行分类讨论.24.(1)92922y x =-;(2)179 【分析】(1)设1(3)(0)y k x k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k ,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 (2)将y=-6代入解析式求x 的值.【详解】解设1(3)(0)y k x k +=-≠(1)将58x y =⎧⎨=⎩代入,得 81(53)k +=-即92=k ∴92922y x =- (2)当6y =-时929622x -=- 179x = 【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掌握待定系数法计算步骤,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 25.(1)y=12x+810;(2)至少有41名学生【分析】(1)根据总费用=老师费用+学生费用列出关系式即可;(2)根据总费用不超过858元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答.【详解】(1)根据题意得:y=30x+30×0.6×(45﹣x )=12x+810,故总费用y=12x+810;(2)由题意得:12x+810≤858,解得:x≤4,则45﹣x≥41,故至少有41名学生.【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理解题意,正确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答的关键.26.(1)12k =,3b =;(2)点P 的坐标为()2,2-,()10,2--. 【分析】(1)求出F 的坐标,将E ,F 代入解析式求解即可;(2)确定直线关系式,根据POE △的面积为6,得到点P 的纵坐标,代入关系式即可求解;【详解】(1)∵3OF =,∴点()0,3F ,将点()6,0E -,点()0,3F 分别代入到3y kx =+中,得:3b =,60k b -+=,解得:12k =,3b =, (2)∵12k =,∴直线EF 的解析式为:132y x =+. ∵点E 的坐标为()6,0-, ∴6OE =, ∴116622OPE p p S OE y y =⋅=⨯⨯=△, ∴2p y =. 令132y x =+中2y =,则1232x =+, 解得:2x =-.∴点P 的坐标为()2,2-, 令132y x =+中2y =-,则1232x -=+, 解得:10x =-.∴点P 的坐标为()2,2-,()10,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上海市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一次函数》测试卷(答案解析)

(人教版)上海市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一次函数》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20210x x a ->⎧⎨-+<⎩有解,则一次函数()32y a x =-+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已知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y b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3.如图,直线y =-2x +2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与A 、B 两点,射线AP ⊥AB 于点A .若点C 是射线AP 上的一个动点,点D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且以C 、D 、A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全等,则OD 的长为( )A .2或5+1B .3或5C .2或5D .3或5+14.下列图形中,表示一次函数y =mx +n 与正比例函数y =mnx (m ,n 为常数,且mn≠0)的图象的是( )A .B .C .D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整点,已知直线()1:20l y mx m =+<与直线2:4l y x =-,若两直线与y 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不含三角形的边)有且只有三个整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1m -<<- B .21m -≤<- C .322m -≤<-D .322m -<≤-6.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后得到直线l ,若直线l 经过点(),a b ,且27a b +=-,则直线l 的解析式为( ) A .22y x =--B .22y x =-+C .27y x =--D .27y x =-+7.科学家就蟋蟀鸣叫的次数与室外温度的数量关系做了如下记录: 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温度/°F 144 76 152 78 160 80 168 82 17684) A .178 B .184C .192D .2008.若点(-2,y 1),(3,y 2)都在函数y =-2x +b 的图像上,则y 1与y 2的大小关系是( )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无法确定9.如图,点A 的坐标为(0,1),点B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 为边作等腰直角ABC ,使∠BAC=90°,如果点B 的横坐标为x ,点C 的纵坐标为y ,那么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大致是( )A .B .C .D .10.圆的周长公式是2C r π=,那么在这个公式中,关于变量和常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是常量,C 、π、r 是变量B .2、π是常量,C 、r 是变量 C .2是常量,r 是变量D .2是常量,C 、r 是变量11.关于x 的一次二项式ax+b 的值随x 的变化而变化,分析下表列举的数据,若ax+b =11,则x 的值是( ) x ﹣1 0 1 1.5 ax+b﹣3﹣112A .3B .﹣5C .6D .不存在 12.若函数y =(k ﹣3)x+k 2﹣9是正比例函数,则( )A .k≠3B .k =±3C .k =3D .k =﹣3二、填空题13.一次函数y 1=kx +b 与y 2=x +a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k <0;②a >0;③当x <3时,y 1<y 2正确的是_____.14.如图,两个一次函数y =kx+b 与y =mx+n 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 1和l 2,l 1与l 2交于点A (1,p ),l 1与x 轴交于点B (-2,0),l 2与x 轴交于点C (4,0),则不等式组0<mx+n <kx+b 的解集为_____.15.已知直线11:n n l y x n n+=-+(n 是不为零的自然数).当1n =时,直线1:21l y x =-+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1A 和1B ,设11AOB (其中0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的面积为1S ;当2n =时,直线2l :3122y x =-+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2A 和2B ,设22A OB 的面积为2S ;……依此类推,直线n l 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n A 和n B ,设n n A OB 的面积为n S .则1S =________,123n S S S S +++⋅⋅⋅+=________.16.已知y +3与x 成正比例,且x =2时,y =7,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直线1:l y kx =与直线2:l y ax b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如图所示,两条直线相交于点A ,直线x m =分别与两条直线交于M ,N 两点,若AMN 的面积不小于12时,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1P a -在直线22y x =+与直线24y x =+之间(不在两条直线上),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9.已知:一次函数()21y a x =-+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化简224496a a a a -+-+=_________.20.如图,一次函数483y x =-+的图象与,x y 轴交于点,A B ,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C ,动点,P Q 分别在线段,BC AB 上(P 不与,B C 重合),且APQ ABO ∠=∠,当APQ 是以AQ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直线27y x =-+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C 、B ,与直线32y x =相交于点A .(1)求A 点坐标; (2)求OAC 的面积;(3)如果在y 轴上存在一点P ,使OAP △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 点坐标; (4)在直线27y x =-+上是否存在点Q ,使OAQ 的面积等于6?若存在,请求出Q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已知y 与1x -成正比例,当3x =时,4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3)A ,点(3,1)B ,点(4,5)C .(1)画出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111A B C △,并写出点1A ,1B ,1C 的坐标; (2)若点P 在x 轴上,连接PA 、PB ,是否存在一点P ,使PA PB +的值最小,若存在,请在图中标出点P 的位置;(3)若直线//MN y 轴,与线段AB 、AC 分别交于点M 、N (点M 不与点A 重合),若将AMN 沿直线MN 翻折,点A 的对称点为点A ',当点A '落在ABC 的内部(包含边界)时,点M 的横坐标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4.某草莓种植基地迎来了收获旺季.草莓的销售有两种形式,即直接销售和加工销售,假设当天都能销售完并且没有损耗.已知直接销售是4元/kg ,加工销售是15元/kg ,该基地聘用采摘工人与加工工人共20人,每人每天可采摘60kg 或加工30 kg 草莓. (1)设采摘工人x 人,剩下的工人加工草莓,若基地一天的总销售额为y 元,请列出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2)为了使得一天的销售额最大,如何分配工人?试求出销售额的最大值.25.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甲车匀速前往B 地,到达B 地立即以另一速度按原路匀速返回到A 地;乙车匀速前往A 地,设甲、乙两车距A 地的路程为y (千米),甲车行驶的时间为x (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求甲车从A 地到达B 地所用的时间; (2)求甲车到达B 地时乙车距A 地的路程;(3)求甲车返回前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甲车行驶的时间. 26.矩形的周长是8cm ,设一边长为cm x ,另一边长为cm 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所求函数的图象.【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先解不等式组,根据不等式组有解,求得a 的取值范围,即可判断一次函数()32y a x =-+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的象限.【详解】∵20210x x a ->⎧⎨-+<⎩,∴212x a x >⎧⎪⎨-<⎪⎩,∵不等式组有解,∴122->a , ∴5a >,∴30a ->,∴()32y a x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解答.2.B解析:B 【分析】根据函数y kx b =+在坐标系中得位置可知0,0k b >>,然后根据系数的正负即可判断函数y bx k =-的位置. 【详解】函数y kx b =+的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0,0k b ∴>>,0k -<∴∴函数y bx k =-的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系数的关系,根据函数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得出系数的正负是解题关键.3.D解析:D 【分析】利用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求出△AOB 的两条直角边,并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B .根据已知可得∠CAD =∠OBA ,分别从∠ACD =90°或∠ADC =90°时,即当△ACD ≌△BOA 时,AD =AB ,或△ACD ≌△BAO 时,AD =OB ,分别求得AD 的值,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直线y =-2x+2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与A 、B 两点, 当y =0时,x =1,当x =0时,y =2, ∴A (1,0),B (0,2). ∴OA =1,OB =2.∴AB==. ∵AP ⊥AB ,点C 是射线AP 上, ∴∠BAC =90°,即∠OAB +∠CAD =90°, ∵∠OAB +∠OBA =90°, ∴∠CAD =∠OBA ,若以C 、D 、A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全等,则∠ACD =90°或∠ADC =90°, 即△ACD ≌△BOA 或△ACD ≌△BAO .如图1所示,当△ACD ≌△BOA 时,∠ACD =∠AOB =90°,AD =AB ,∴OD=AD+OA=5+1;如图2所示,当△ACD≌△BAO时,∠ADC=∠AOB=90°,AD=OB=2,∴OD=OA+AD=1+2=3.综上所述,OD的长为351.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A解析:A【分析】根据“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分两种情况讨论mn的符号,然后根据m、n同正时,同负时,一正一负或一负一正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详解】解:①当mn>0,m,n同号,同正时y=mx+n过1,3,2象限,同负时过2,4,3象限;②当mn <0时,m ,n 异号,则y =mx +n 过1,3,4象限或2,4,1象限. 故选:A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判断,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5.D解析:D 【分析】由1l 过(1,0)时区域内由两个整点求出m=-2,由1l 过(2,-1)时区域内有三个整点求出32m =-,综合求出区域内有三个整点可求出322m -<≤-.【详解】当()1:20l y mx m =+<过(1,0)时区域内由两个整点, 此时m+2=0,m=-2,当()1:20l y mx m =+<过(2,-1)时区域内有三个整点, 此时122m -=+,32m =-, 两直线与y 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不含三角形的边)有且只有三个整点,322m -<≤-.故选择:D .【点睛】本题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求区域整点问题,掌握利用区域三角形边界整点来解决问题是关键.6.C解析:C【分析】可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2x+c ,由题意可得关于a 、b 、c 的一个方程组,通过方程组消去a 、b 后可以得到c 的值,从而得到直线l 的解析式.【详解】解: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2x+c ,则由题意可得:227a c b a b -+=⎧⎨+=-⎩①②, ①+②可得:b+c=b-7,∴c=-7,∴直线l 的解析式为y=-2x-7,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设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后再由题意得到含有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并由方程或方程组得到待定系数的值是解题关键.7.D解析:D【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温度每升高2°F ,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增加8次,据此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温度每升高2°F ,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增加8次,故当室外温度为90°F 时,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为:176+8×90-842=176+24=200(次),即当室外温度为90°F 时,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是200,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规律探究及函数的表示方法,理清题意正确列出算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A解析:A【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进而求解.【详解】由一次函数y=-2x+b 可知,k=-2<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3,∴12y y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知一次函数y=kx+b (k≠0),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是解题的关键.9.A解析:A【分析】先作出合适的辅助线,再证明△ADC 和△AOB 的关系,即可建立y 与x 的函数关系,从而确定函数图像.【详解】解:由题意可得:OB=x ,OA=1,∠AOB=90°,∠BAC=90°,AB=AC ,点C 的纵坐标是y , 作AD ∥x 轴,作CD ⊥AD 于点D ,如图所示:∴∠DAO+∠AOD=180°,∴∠DAO=90°,∴∠OAB+∠BAD=∠BAD+∠DAC=90°,∴∠OAB=∠DAC ,在△OAB 和△DAC 中,AOB ADC OAB DAC AB AC ∠=∠⎧⎪∠=∠⎨⎪=⎩∴△OAB ≌△DAC (AAS ),∴OB=CD ,∴CD=x ,∵点C 到x 轴的距离为y ,点D 到x 轴的距离等于点A 到x 的距离1,∴y=x+1(x >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明确题意、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B解析:B【分析】常量就是在变化过程中不变的量,变量是指在变化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量.【详解】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2πr ,C 和r 是变量,2、π是常量,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常量,变量的定义,识记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11.C解析:C【分析】设y=ax+b ,把x=0,y=-1和x=1,y=1代入求出a 与b 的值,即可求出所求.【详解】解:设y =ax+b ,把x=0,y=-1和x=1,y=1代入得:11a b b +=⎧⎨=-⎩, 解得:21a b =⎧⎨=-⎩, ∴2x ﹣1=11,解得:x =6.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代数式求值,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熟练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本题的关键.12.D解析:D【分析】形如(0)y kx k =≠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根据定义解答.【详解】解:∵y =(k ﹣3)x+k 2﹣9是正比例函数,∴k 2﹣9=0,且k ﹣3≠0,解得:k =﹣3,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形如(0)y kx k =≠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熟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①【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可判断出k 和a 的取值范围;由图象的交点横坐标即可得到③的结论【详解】解:①y1=kx +b 的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则k <0;故此选项正确;②y2=x +a 的图象过一三四象限解析:①【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可判断出k 和a 的取值范围;由图象的交点横坐标即可得到③的结论.【详解】解:①y 1=kx +b 的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则k <0;故此选项正确;②y 2=x +a 的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则a <0;故此选项错误;③由于两函数图象交点横坐标为3,则当x <3时,y 1>y 2;故此选项错误.故答案为:①.【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符号关系,根据一次函数交点判定函数值的大小,熟记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1<x <4【分析】先解不等式0<mx+n 结合图像可知上的点在轴的上方可得<再解mx+n <kx+b 结合图像可知上的点在的上方可得>从而可得0<mx+n <kx+b 的解集【详解】解:不等式0<mx+n 上的解析:1<x <4【分析】先解不等式0<mx+n ,结合图像可知2l 上的点在x 轴的上方,可得x <4,再解mx+n <kx+b ,结合图像可知1l 上的点在2l 的上方,可得x >1,从而可得0<mx+n <kx+b 的解集. 【详解】 解: 不等式0<mx+n ,2l ∴上的点在x 轴的上方,()40C ,, x <4,mx+n <kx+b ,1l ∴上的点在2l 的上方,()1,A p , x >1,∴ 不等式组0<mx+n <kx+b 的解集为1<x <4,故答案为:1<x <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掌握利用一次函数的图像解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首先求得S1S2Sn 的值然后由规律:×=−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当n =1时直线l1:y =−2x +1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A1和B1则A1(0)B1(01)∴S1=××1=∵当n =2时直线l 解析:1422n n + 【分析】 首先求得S 1,S 2,S n 的值,然后由规律:11n +×1n =1n −11n +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当n =1时,直线l 1:y =−2x +1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A 1和B 1,则A 1(12,0),B 1(0,1), ∴S 1=12×12×1=14, ∵当n =2时,直线l 2:y =−32x +12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A 2和B 2, 则A 2(13,0),B 2(0,12), ∴S 2=12×13×12, ∴直线l n 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A n 和B n ,△A n OB n 的面积为S n =12×11n +×1n , ∴S 1+S 2+S 3+…+S n =12×12×1+12×13×12+…+12×11n +×1n =12×(1−12+12−13+…+1n −11n +) =12×(1−11n +) =22n n +. 故答案为:14,22n n +.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到规律:△A n OB n 的面积为S n =12×11n +×1n 与11n +×1n =1n −11n +. 16.【分析】根据题意设把x =2时y =7代入求出k 的值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把x =2时y =7代入可得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根据题意求出k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解析:53y x =-【分析】根据题意设3y kx ,把x =2时,y =7代入求出k 的值,即可求解.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3y kx , 把x =2时,y =7代入可得732k +=,解得5k =,∴53y x =-,故答案为:53y x =-.【点睛】本题考查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根据题意求出k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17.或【分析】把点A (12)代入直线方程先求出两条直线的解析式然后求出点MN 的坐标再求出MN 的长度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图可知点A 为(12)直线与y 轴的交点为(01)把点A (12解析:0m ≤或2m ≥【分析】把点A (1,2)代入直线方程,先求出两条直线的解析式,然后求出点M 、N 的坐标,再求出MN 的长度,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图可知,点A 为(1,2),直线2:l y ax b =+与y 轴的交点为(0,1),把点A (1,2)代入1:l y kx =,则2k =;∴12:l y x =;把点A (1,2)和点(0,1)代入2:l y ax b =+,21a b b +=⎧⎨=⎩,解得:11a b =⎧⎨=⎩; ∴2:1=+l y x ;把x m =分别代入两条直线方程,则12y m =,21y m =+,∴点M 的坐标为(m ,2m ),点N 的坐标为(m ,m+1), ∴2(1)1MN m m m =-+=-,∴△AMN 边MN 上的高为:1m - ∵1112AMN S m m ∆=•-•-, 当AMN 的面积等于12时,则 211111(1)222AMN S m m m ∆=•-•-=-=, ∴2m =或0m =, 结合AMN 的面积不小于12, ∴0m ≤或2m ≥;故答案为:0m ≤或2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题意,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 18.【分析】先分别计算出P 在直线和直线上时a 的值然后结合题意即可解答【详解】解:当P 在直线y=2x+2上时a-1=2+2解得a=5;当P 在直线y=2x+4上时a-1=2+4解得a=7则当时点P 在两直线之解析:57a <<【分析】先分别计算出P 在直线22y x =+和直线24y x =+上时a 的值,然后结合题意即可解答.【详解】解:当P 在直线y=2x+2上时,a-1=2+2,解得a=5;当P 在直线y=2x+4上时,a-1=2+4,解得a=7则当57a <<时,点P 在两直线之间.故答案为:57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的点,必能使解析式左右相等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9.【分析】首先根据一次函数y=(a-2)x+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可得a-2<0进而得到a <2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解析:52a -【分析】首先根据一次函数y=(a-2)x+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可得a-2<0,进而得到a <2,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21y a x =-+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20a -<,解得:2a <,=23a a =-+-23a a =-+-52a =-,故答案为:52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关键是掌握:①k >0,b>0⇔y=kx+b 的图象在一、二、三象限;②k >0,b <0⇔y=kx+b 的图象在一、三、四象限;③k <0,b >0⇔y=kx+b 的图象在一、二、四象限;④k <0,b <0⇔y=kx+b 的图象在二、三、四象限.20.【分析】由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可得A (60)B (08)由勾股定理AB=由点B 与点C 关于x 轴对称可求C (0-8)AB=AC=10可证△BPQ ≌△CAP(AAS)由性质可得PB=CA=10由线段和差解析:(0,2)-【分析】由一次函数483y x =-+的图象与,x y 轴交于点,A B ,可得A (6,0),B (0,8),由勾股定理,由点B 与点C 关于x 轴对称,可求C (0,-8),AB=AC=10,可证△BPQ ≌△CAP(AAS),由性质可得PB=CA=10,由线段和差OP=BP-OB=2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483y x =-+的图象与,x y 轴交于点,A B , ∴x=0,y=8;y=0,48=03x -+,解得x=6, ∴A (6,0),B (0,8),∴,∵点B 与点C 关于x 轴对称,∴C (0,-8),AB=AC=10,∵∠QPA=∠ABC=∠ACB ,∴∠BPQ+∠APC=108°-∠QPA ,∵∠PAC+∠APC=180°-∠BCA=180°-∠QPA ,∴∠BPQ=∠CAP ,∵PQ=PA ,∴△BPQ ≌△CAP(AAS),∴PB=CA=10,∴OP=BP-OB=10-8=2,P(0,-2),故答案为:(0,-2).【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轴对称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轴对称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发现并会利用一线三等角构造全等.三、解答题21.(1)(2,3)A ;(2)214;(3)1213),(0,13),P P -3(0,6)P ,413(0,)6P ;(4)245(,)77或263(,)77-. 【分析】(1)两条直线的交点即是联立两个解析式的公共解,据此解题;(2)先计算直线27y x =-+与x 轴的交点,解得点C 的坐标,继而得到OC 的长,再结合(1)中结论得到点A 的纵坐标,最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即可;(3)由勾股定理解得OA 的长,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三种情况讨论,①OA=OP ,以点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圆,交y 轴于点12,P P ;②OA=AP ,以点A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圆,交y 轴于点3P ;③OP=PA ,点P 在线段OA 的垂直平分线与y 轴的交点,分别画出相应图形,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即可;(4)分两种情况讨论,当Q 在线段AB 上,作QD y ⊥轴于点D ;当Q 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作QD x ⊥轴于点D ,再分别根据三角形面积的和或差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1)根据题意得,2732y x y x =-+⎧⎪⎨=⎪⎩①② 把②代入①得,3272x x =-+, 解得2x =把2x =代入②中得,3y =,23x y =⎧∴⎨=⎩(2,3)A ∴;(2)令y=0,得270x -+=,72x ∴= 7,02C ⎛⎫∴ ⎪⎝⎭ 72OC ∴=(2,3)A1172132224OAC A S OC y ∴=⋅⋅=⨯⨯=; (3)由(1)得,(2,3)A ,根据勾股定理得,当OAP △是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种情况讨论,如图,①OA=OP=13,12(0,13),(0,13)P P ∴-; ②OA=AP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OP=2A y =6,3(0,6)P ∴;③点P 在线段OA 的垂直平分线与y 轴的交点,设点P (0,)y ,由勾股定理得OP=PA2222(3)y y ∴+-=解得136y = 413(0,)6P ∴,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P 点坐标为:12(0,13),(0,13),P P -3(0,6)P ,413(0,)6P ; (4)存在;令x=0,得2077y =-⨯+=(0,7)B ∴2116,72742AOC AOB S S =<=⨯⨯= Q ∴点有两个位置:Q 在线段AB 上或Q 在AC 的延长线上,设点Q 的坐标为(,)x y ,当Q 在线段AB 上,作QD y ⊥轴于点D ,如图,则QD=x ,761OBQ OAB OAQ S S S ∴=-=-=112OB QD ∴⋅⋅= 1712x ∴⨯= 27x ∴=把27x =代入27y x =-+,得457y = 245(,)77Q ∴; 当Q 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作QD x ⊥轴于点D ,如图,则QD=-y , 213644OCQ OAQ OAC S S S ∴=-=-= 1324OC QD ∴⋅⋅= 113()224y ∴⨯-= 37y ∴=- 把37y =-代入27y x =-+,得267x = 263(,)77Q ∴-; 综上所述,点Q 的坐标为:245(,)77或263(,)77-.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涉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一般,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2.22y x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设出关系式:y=k (x-1),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把x=3,y=4代入,可得到k 的值,再把k 的值代入所设的关系式中,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因为y 与1x -成正比例,所以设()1y k x =-(0k ≠)∵当3x =时,4y =,∴()431k =-解得2k =所以, 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2y x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正比例的理解,关键是设出关系式,代入x ,y 的值求k .23.(1)见解析,1(1,3)A -,1(3,1)B -,1(4,5)C -;(2)见解析;(3)194m <≤【分析】(1)根据轴对称与坐标变化的规律,由(1,3)A ,点(3,1)B ,点(4,5)C 可得1(1,3)A -,1(3,1)B -,1(4,5)C -,描点、连线后即可得到△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A 1B 1C 1; (2)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2,连接A 2B 与x 轴相交于点P ,即可使PA PB +的值最小;(3)先求出AB 的解析式,再求出当点A 落在BC 边上时的点A '的坐标,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点M 的横坐标m 等于点A 与点A'的横坐标之和的一半,进而得到点M 的横坐标m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如图所示,△A 1B 1C 1即为所求,1(1,3)A -,1(3,1)B -,1(4,5)C -;(2)如上图所示,点P 为所求作的点.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2,连接A 2B ,交x 轴于点P ,则(AP +BP )此时有最小值; (3)设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依题意得:3145k b k b +=⎧⎨+=⎩, 解得:411k b =⎧⎨=-⎩.∴y =4x -11.令y =3,则x =72. ∴当点A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点A '落在BC 上时,点A '的坐标为(72,3). 此时m =12(1+72)=94. 又∵点M 不与点A 重合, ∴点M 的横坐标m 的取值范围是:194m <≤. 故答案为:194m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轴对称与坐标变化的规律,准确找出对应顶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4.(1)y =-90x +6600;(2)安排7名工人采摘,13名工人加工,最大值是5970元【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注意加工之前必须先采摘才可以; (2)根据题意和(1)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y =[60x -(20-x )×30]×4+30(20-x )×15=-90x +6600,即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y =-90x +6600;(2)∵60x ≥30(20-x ),∴x ≥203, ∵x 是整数且x ≤20,∴7≤x ≤20,∵y =-90x +6600,-90<0,∴当x =7时,y 取得最大值,此时y =-90×7+6600=5970,20-x =13,答:安排7名工人采摘,13名工人加工,才能使一天的销售收入最大,最大值是5970元.【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25.(1)甲车从A 地到达B 地所用的时间为2.5小时;(2)此时乙车距A 地的路程为100 千米;(3)甲车行驶的时间为54小时或74小时.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甲车匀速前往B 地的函数表达式,再代入求值即可;(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乙车从B 地开往A 地的函数表达式,再将m 值代入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甲车与乙车相遇前和甲车与乙车相遇后,根据函数关系式建立方程计算即可.【详解】解:(1)设甲车匀速前往B 地的函数表达式为1y k x =甲,把()1.5,180代入得:1180 1.5k =,解得1120k =,所以120y x =甲,把(),300m 代入得300120m =,解得 2.5m =,故甲车从A 地到达B 地所用的时间为2.5小时;(2)设乙车从B 地开往A 地的函数表达式为2y k x b =+乙,把()()0,300,1.5,180代入得:23001.5180b k b =⎧⎨+=⎩, 解得:230080b k =⎧⎨=-⎩, 所以80300y x =-+乙,由(1)知,甲车到达B 地所用时间为2.5小时,即此时乙车行驶了2.5小时,所以此时乙车距A 地的路程为:80 2.5300100-⨯+=(千米);(3)①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50千米:8030012050x x -+-=, 解得:54x =, ②甲,乙两车相遇后相距50千米:()1208030050x x --+=, 解得:74x =, 故甲车返回前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甲车行驶的时间为54小时或74小时.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26.(1)()404y x x =-+<<;(2)详见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周长公式用x ,y 的式子表示出来,然后进行变形即可,根据矩形的边长要大于0可以求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由(1)的结论运用描点法先描点,再连线即可得到函数的图象.【详解】解:(1)矩形的周长是8cm ,设一边长为cm x ,另一边长为cm y , 则228x y +=,4y x =-+,∵40x -+>,∴4x <,∴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404y x x =-+<<.(2)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及一次函数的应用.在解答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忽视.。

上海复兴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一次函数》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上海复兴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一次函数》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若直线y =kx+b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y =bx -k 的大致图像是( )A .B .C .D .2.关于一次函数2y x b =-+(b 为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 .当4b =时,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4C .图象一定过第一、三象限D .与直线32y x =-相交于第四象限内一点3.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0k ≠)的图像经过点(3,2)-,则关于x 的不等式2kx b +<的解集为( )A .3x >-B .3x <-C .2x >D .2x <4.如图1,四边形ABCD 是轴对称图形,对角线AC ,BD 所在直线都是其对称轴,且AC ,BD 相交于点E .动点P 从四边形ABCD 的某个顶点出发,沿图1中的线段匀速运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x ,线段EP 的长为y ,图2是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则点P 的运动路径可能是( )A .CB A E →→→ B .CDE A →→→ C .A E C B →→→D .AE D C →→→5.科学家就蟋蟀鸣叫的次数与室外温度的数量关系做了如下记录: 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温度/°F144 76 152 78 160 80 168 82 17684如果这种数量关系不变,那么当室外温度为90°F 时,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是( ) A .178B .184C .192D .2006.如图,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AB=2,点D 为边AB 上一点,过点D 作DE ∥AC ,交BC 于E 点;过E 点作EF ⊥DE ,交AB 的延长线于F 点.设AD=x ,△DEF 的面积为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7.函数211+2y x=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点()111,P x y ,()222,P x y 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两点,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10x ≠ ,20x ≠B .112y >,212y > C .若12y y =,则12||||x x = D .若12y y <,则12x x <8.关于x 的一次二项式ax+b 的值随x 的变化而变化,分析下表列举的数据,若ax+b =11,则x 的值是( )x ﹣1 0 1 1.5 ax+b﹣3﹣112A .3B .﹣5C .6D .不存在9.关于函数(3)y k x k =-+,给出下列结论: ①当3k ≠时,此函数是一次函数;②无论k 取什么值,函数图象必经过点(1,3)-; ③若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0k <;④若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始终在正半轴,则k 的取值范围是03k <<.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0.直线y mx b =+与y k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mx b kx +<的解集为( )A .3x >-B .3x <-C .1x >-D .1x <-11.已知,整数x 满足1266,1,24x y x y x -≤≤=+=-+,对任意一个x ,p 都取12,y y 中的大值,则p 的最小值是( ) A .4B .1C .2D .-512.若一次函数()231y m x =-+-的图象经过点()11,A x y ,()22,B x y ,当12x x <时,12y y >时,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32m >B .32m >-C .32m <D .32m <-二、填空题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E ,//CD x 轴,若AC BD =,6CD =,AED 的面积为6,点A 为(2,)n ,BD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1(0)y kx k k =++≠,则AC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14.甲,乙两人都要从A 仓库运送货物到B 仓库.甲从A 仓库出发匀速行驶,1小时后乙也从A 仓库出发沿同一线路匀速行驶,当乙先到达B 仓库送完货物后(不考虑货物交接的时间)立刻以原速一半的速度返回并在途中与甲第二次相遇.设甲行驶的时间为()h x ,甲和乙之间的距离为()km y 与甲出发的时间x 的函数关系式如图所示.则甲与乙第二次相遇时到A 仓库的距离为______km .15.如图,直线22y x =-+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将线段OA 分成n 等份,分点分别为1231,,,,n P P P P -,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AB 于点1231,,,,n T T T T -,用1231,,,,n S S S S -分别表示11212121Rt ,Rt ,,Rt n n n T OP T PP T P P ---△△△的面积,则当n=4时,121n S S S -+++=_______;当n=2020时,1231n S S S S -++++=______.16.已知:一次函数()21y a x =-+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化简224496a a a a -++-+=_________.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2y x =+和直线2y x b =-+的交点的横坐标为m .若13m -≤<,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____.18.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mx n =-的图像,则关于x 的不等式1mx n ->的解集是__________.19.直线y =12x ﹣1向上平移m 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 =12x+3,则m =_____. 20.某一列动车从A 地匀速开往B 地,一列普通列车从B 地匀速开往A 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普通列车行驶的时间为x (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 (千米),如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像进行探究,图中t 的值是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kx b =+交x 轴于点()30A -,,交y 轴于点()0,1B .过点()1,0C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AB 于点D ,点()1,E m -在直线CD 上且在直线AB 的上方.(1)求k 、b 的值(2)当3m =时,求四边形AOBE 的面积S .(3)当2m =时,以AE 为边在第二象限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AE ,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2.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某商场计划于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用160000元购进一批家电,这批家电的进价和售价如下表:(1)若全部资金用来购买彩电和洗衣机共100台,问商店可以购买彩电和洗衣机各多少台?(2)若在现有资金160000元允许的范围内,购买上表中三类家电共100台,其中彩电台数和冰箱台数相同,且购买洗衣机的台数不超过购买彩电的台数,请你算一算有几种进货方案?哪种进货方案能使商店销售完这批家电后获得的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利润=售价-进价) 类别 彩电 冰箱 洗衣机 进价 2000 1600 1000 售价22001800110023.某水果超市营销员的个人收入与他每月的销售量成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下,请你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求营销员的个人收入y (元)与营销员每月销售量x (千克)(0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营销员佳妮想得到收入1600元,她应销售水果多少千克?24.慧慧和甜甜上山游玩,慧慧乘坐缆车,甜甜步行,两人相约在山顶的缆车终点会合,已知甜甜行走到缆车终点的路程是缆车到山顶的线路长的2倍,慧慧在甜甜出发后50分才乘上缆车,缆车的平均速度为180米/分.设甜甜出发x 分后行走的路程为y 米.图中的折线表示甜甜在整个行走过程中y 随x 的变化关系.(1)甜甜行走的总路程是______米,她途中休息了______分. (2)分别求出甜甜在休息前和休息后所走的路程段上的步行速度. (3)当慧慧到达缆车终点时,甜甜离缆车终点的路程是多少.25.如图,点(2,)A m -是直线33y x =--上一点,将点A 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1)若直线33y x =--与y 轴交于点C ,求直线BC 的表达式;(2)若直线3(0)y kx k =-≠与线段AB 没有交点,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26.某农户种植一种经济作物,总用水量y (米3)与种植时间x (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图所示.(1)第20天的总用水量为多少米3?(2)当20x ≥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种植时间为多少天时,总用水量达到3500米3.【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可以得到k 和b 的正负,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一次函数y=bx-k 中b ,-k 的正负,从而得到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解:∵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k <0,b >0, ∴b >0,-k >0,∴一次函数y=bx-k 图象第一、二、三象限,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判断其经过的象限解答.2.B解析:B 【分析】由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判断A ;通过求直线与坐标轴交点可判断B ;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判断C ;根据k 值相同而b 值不相同两条直线平行判断D ;. 【详解】解:A 、因为-2<0,所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A 错误;B 、当b=4时,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2,0),(0,4),所以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4,故B 正确;C 、图象一定过第二、四象限,故C 错误;D 、2y x b =-+与直线y=3-2x 重合或平行,不相交,故D 错误;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是关键.3.A解析:A 【分析】根据图像的意义当x=-3时,kx+b=2,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当x=-3时,kx+b=2, 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不等式2kx b +<的解集3x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确定不等式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 【分析】根据图像,以及点的运动变化情况,前两段是y 关于x 的一次函数图像,判断y 随x 的增减变化趋势,第一段的最高值与第二段的最高值不相等,即可排除A,B,C 选项. 【详解】根据图像,前端段是y 关于x 的一次函数图像, ∴应在AC,BD 两段活动,故A ,B 错误,第一段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第二段y 随x 增大而增大,第一段的最高值与第二段的最高值不相等, ∵AE=EC ∴C 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图像,比较抽象,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像判断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值的增减变化情况,以及理解分段函数的最值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 【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温度每升高2°F ,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增加8次,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温度每升高2°F ,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增加8次, 故当室外温度为90°F 时,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为:176+8×90-842=176+24=200(次),即当室外温度为90°F 时,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是200,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规律探究及函数的表示方法,理清题意正确列出算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A【分析】根据△ABC 为等边三角形,得到∠A=∠C=∠ABC=60︒,利用DE //AC ,证得△DEB 是等边三角形,求出DE=BD=2-x ,利用EF ⊥DE ,求出=,再根据面积公式求出函数解析式,依据函数的性质确定函数图象. 【详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 ∴∠A=∠C=∠ABC=60︒, ∵DE //AC ,∴∠DEB=∠C=60︒,∠EDB=∠A=60︒, ∴∠DEB=∠EDB=∠DBE=60︒, ∴△DEB 是等边三角形, ∴DE=BD=2-x , ∵EF ⊥DE , ∴∠DEF=90︒, ∴∠DFE=30, ∴DF=2DE=4-2x,∴,∴△DEF 的面积为y=21(2))2)22x x x --=-(0<x<2), ∵此函数为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2,且0<x<2,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函数的性质,函数图象,根据题意分别求出DE 、EF ,由此得到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D 【分析】根据函数的解析式,结合图象的对称性、图象与坐标轴的关系、点的位置与图象的关系等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解:A 、根据图象与y 轴没交点,所以10x ≠ ,20x ≠,此选项正确;B 、∵x 2>0,∴21x >0,∴211+2y x =>12,此选项正确;C 、∵图象关于y 轴对称,∴若12y y =,则12||||x x =,此选项正确;D 、∵图象关于y 轴对称,∴若12y y <,则12||||x x >,此选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能从图象上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的关键.8.C解析:C【分析】设y=ax+b ,把x=0,y=-1和x=1,y=1代入求出a 与b 的值,即可求出所求.【详解】解:设y =ax+b ,把x=0,y=-1和x=1,y=1代入得:11a b b +=⎧⎨=-⎩, 解得:21a b =⎧⎨=-⎩, ∴2x ﹣1=11,解得:x =6.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代数式求值,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熟练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本题的关键.9.D解析:D【分析】①根据一次函数定义即可求解;②根据(3)(1)3y k x k k x x =-+=+-即可求解;③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则30k -<,0k <,即可求解;④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始终在正半轴,则03k x k=>-,即可求解; 【详解】①根据一次函数定义:0k ≠函数为一次函数,故正确;②(3)(1)3y k x k k x x =-+=+-,故函数过(-1,3),故正确;③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则30k -<,0k <,解得:0k <,故正确;④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始终在正半轴,则03k x k =>-,解得:03k <<,故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确定函数与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 10.C解析:C根据图象可得,直线y =mx +b 与y =kx 的交点坐标为(−1,3),所以当x >−1时,直线y =mx +b ,落在直线y =kx 的下方,可得关于x 的不等式mx +b <kx .即可得结论.【详解】根据图象可知:直线y mx b =+与y kx =的交点坐标为:(1,3)-,则关于x 的不等式mx b kx +<的解集为1x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11.C解析:C【分析】先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然后联立解析式即可求出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图象对x 分类讨论,分别求出对应p 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p 的最小值.【详解】11y x =+,224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联立124y x y x =+⎧⎨=-+⎩,解得:12x y =⎧⎨=⎩∴直线11y x =+与直线224y x =-+的交点坐标为(1,2),∵对任意一个x ,p 都取1,y 2y 中的较大值由图象可知:当61x -≤<时,1y <2y ,2y >2∴此时p=2y >2;当x=1时,1y =2y =2,∴此时p=1y =2y =2;当16x <≤时,1y >2y ,1y >2∴此时p=1y >2.综上所述:p≥2∴p的最小值是2.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和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画法、联立函数解析式求交点坐标、根据图象比较函数值大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2.B解析:B【分析】由当x1<x2时y1>y2,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2m+3)<0,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详解】解:∵当x1<x2时,y1>y2,∴-(2m+3)<0,解得:m>-3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牢记“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y=-x+【分析】先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证明▱ABCD是矩形计算BD的解析式得点A和C的坐标从而可得结论【详解】解:在▱ABCD中∵AC=BD∴▱ABCD是矩形∴∠ADC=90°∵S△A解析:y=-23x+253.【分析】先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证明▱ABCD是矩形,计算BD的解析式,得点A 和C的坐标,从而可得结论.【详解】解:在▱ABCD中,∵AC=BD,∴▱ABCD是矩形,∴∠ADC=90°,∵S△AED=6,∴S▱ABCD=AD•CD=4×6=24,∴AD×6=24,∴AD=4,∵A (2,n ),∴D (2,n-4),B (8,n ),B (8,n-4)∵BD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1(0)y kx k k =++≠∴21=n-481k k k k n ++⎧⎨++=⎩,解得:237k n ⎧=⎪⎨⎪=⎩, ∴BD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23x+7, ∴A (2,7),C (8,3),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mx+a ,则2783m a m a +=⎧⎨+=⎩,解得:23253m a ⎧=-⎪⎪⎨⎪=⎪⎩, ∴AC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23x+253. 故答案为:y=-23x+253.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坐标和图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72【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甲乙的速度然后即可求得甲乙第二次相遇的时刻进而求得乙第二次与甲相遇时距离A 地多少千米【详解】解:从图象可以看出A 点表示乙从A 仓库出发B 点表示甲乙第一次相 解析:72【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甲乙的速度,然后即可求得甲乙第二次相遇的时刻,进而求得乙第二次与甲相遇时,距离A 地多少千米.【详解】解:从图象可以看出,A 点表示乙从A 仓库出发,B 点表示甲乙第一次相遇,C 点表示乙到达B 码头,D 点表示甲乙第二次相遇.设甲的速度为akm/h ,乙的速度为bkm/h ,()()1.5 1.517 1.5403a b b a ⎧-⎪⎨⎛⎫-⨯- ⎪⎪⎝⎭⎩== 解得,2472a b ⎧⎨⎩== 设甲乙第二次相遇的时间为t 小时,()74024363t ⎛⎫=+⨯- ⎪⎝⎭, 解得,t=3,则乙第二次与甲相遇时,甲距离A 仓库:24×3=72(km ),故答案为:72.【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5.【分析】根据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得出点各点纵坐标进而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得出继而得到规律据此解题即可【详解】解:是轴上的点且分别过点作轴的垂直交直线于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同理可得: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 解析:3820194040【分析】 根据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得出点12321,,,,n n T T T T T --各点纵坐标,进而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得出1231n S S S S -、、,继而得到规律1111n n S n n --⎛⎫=- ⎪⎝⎭,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解:1231,,,,n P P P P +,是x 轴上的点且11223211n n OP PP P P P P n --=====, 分别过点12321,,,,,n n P P P P P --作x 轴的垂直交直线22y x =-+于点12321,,,,n n T T T T T --,1T ∴的横坐标为:1n ,纵坐标为:22n-, 111211212S n n n n ⎛⎫⎛⎫∴=⨯-=- ⎪ ⎪⎝⎭⎝⎭, 同理可得:2T 的横坐标为:2n ,纵坐标为:42n-, 2121S n n ⎛⎫∴=- ⎪⎝⎭, 3T 的横坐标为:3n ,纵坐标为:62n-, 3131S n n ⎛⎫∴=- ⎪⎝⎭, 4T 的横坐标为:4n ,纵坐标为:82n-,以此规律可得:1111n n S n n --⎛⎫=- ⎪⎝⎭, 12311111(1)22n n S S S S n n n n --⎡⎤∴++++=---=⎢⎥⎣⎦, ∴当4n =时,1234413248S S S S -+++==⨯, 当2020n =时,1232019202012019220204040S S S S -++++==⨯. 故答案为:38;20194040.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是重要考点,难度一般,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6.【分析】首先根据一次函数y=(a-2)x+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可得a-2<0进而得到a <2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解析:52a -【分析】首先根据一次函数y=(a-2)x+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可得a-2<0,进而得到a <2,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21y a x =-+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20a -<,解得:2a <,=23a a =-+-23a a =-+-52a =-,故答案为:52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关键是掌握:①k >0,b>0⇔y=kx+b 的图象在一、二、三象限;②k >0,b <0⇔y=kx+b 的图象在一、三、四象限;③k <0,b >0⇔y=kx+b 的图象在一、二、四象限;④k <0,b <0⇔y=kx+b 的图象在二、三、四象限.17.【分析】求出两直线交点的横坐标m 代入求出b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交点问题构造方程求交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111b -≤<【分析】求出两直线交点的横坐标m ,代入13m -≤<,求出b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22x x b +=-+, 解得,23b x -=, ∴23b m -= ∵13m -≤< ∴2133b --≤< ∴111b -≤< 故答案为:111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交点问题,构造方程求交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分析】将不等式写成可以理解为一次函数当时求x 的取值范围由函数图象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不等式可以写成即一次函数当时x 的取值范围由函数图象可得故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解题的 解析:4x >【分析】将不等式1mx n ->写成1mx n ->,可以理解为一次函数y mx n =-,当1y >时,求x 的取值范围,由函数图象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不等式1mx n ->可以写成1mx n ->,即一次函数y mx n =-,当1y >时,x 的取值范围,由函数图象可得4x >.故答案是:4x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19.4【分析】首先求出直线y =x ﹣1向上平移m 个单位长度得到y =﹣1+m 结合y =x+3即可求得m 的值【详解】解:直线y =x ﹣1向上平移m 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 =x+3∴﹣1+m =3解得m =4故答案为4【点解析:4【分析】首先求出直线y=12x﹣1向上平移m个单位长度得到y=12x﹣1+m,结合y=12x+3,即可求得m的值.【详解】解:直线y=12x﹣1向上平移m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12x+3,∴﹣1+m=3,解得m=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关键是掌握直线y=kx+b向上平移a个单位,则解析式为y=kx+b+a,向下平移a个单位,则解析式为y=kx+b-a.20.4【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AB两地相距900千米两车出发后3小时相遇普通列车全程用12小时即可求得普通列车的速度和两车的速度和进而求得动车的速度解答即可【详解】由图象可得:AB两地相距9解析:4【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AB两地相距900千米,两车出发后3小时相遇,普通列车全程用12小时,即可求得普通列车的速度和两车的速度和,进而求得动车的速度,解答即可.【详解】由图象可得:AB两地相距900千米,两车出发后3小时相遇,普通列车的速度是:90012=75千米/小时,动车从A地到达B地的时间是:900÷(9003-75)=4(小时),故填:4.【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三、解答题21.解:(1)k=13,b=1;(2)5;(3)(-5,2)或(-3,4)或(-3,2).【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k和b的值;(2)根据题意得到点A、B、E、C的坐标,再利用S四边形AOBE=S△ACE+S四边形OBEC即可表示出结果;(3)分点A 为直角顶点,点E 为直角顶点,点P 为直角顶点三种情况分别求出点P 的坐标即可.【详解】解:(1)∵直线y kx b =+过点A (-3,0),B (0,1),则031k b b =-+⎧⎨=⎩, 解得:131k b ⎧=⎪⎨⎪=⎩,∴k=13,b=1; (2)∵A (-3,0),B (0,1),E (-1,m ),C (-1,0),∴S 四边形AOBE =S △ACE +S 四边形OBEC =()1121122m m ⨯⨯+⨯+⨯ =3122m +; 当3m =时,S 四边形AOBE =313=522⨯+ (3)∵m=2,∴E (-1,2),∴CE=AC=2,∴△A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直角顶点为点A 时,AP=AE ,∠PAE=90°,∴∠AEP=∠CAE=45°,∴PE ∥AC ,过P 作PF ⊥x 轴于F∴∠PAF=180º-∠PAE-∠CAE=180°-90°-45=45°∴△PAF ≌△EAC (AAS )∴PF=FA=AC=CE=2∴OF=AF+AC+OC=2+2+1=5∴点P (-5,2);当直角顶点为点E时,EP=EA,∠AEP=90°,∠EAP=45°,∴∠PAC=90°,过E作EG⊥AP于G,PG=AG=GE=AC=CE=2AO=AC+OC=2+1=3,AP=2AG=4∴P(-3,4);当点P为直角顶点时,PA=PE,∠APE=90°,可得四边形APEC为正方形,∴AP=AC=PE=EC,∴AO=AC+OC=2+1=3,∴P(-3,2),综上:点P的坐标为(-5,2)或(-3,4)或(-3,2).【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考虑以点A、E、P为直角,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2.(1)商店可以购买彩电60台,洗衣机40台.(2)共有四种进货方案. a=37时商店获得的最大利润为17400元.【分析】(1)根据题意商店购买彩电x 台,则购买洗衣机(100−x )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题意设购买彩电和冰箱a 台,则购买洗衣机为(100−2a )台,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共有四种进货方案,进而计算出当a =37时,获得的利润最大.【详解】解:(1)设商店购买彩电x 台,则购买洗衣机(100−x )台.由题意,得2000x +1000(100−x )=160000,解得x =60,则洗衣机为:100−x =40(台),所以,商店可以购买彩电60台,洗衣机40台.(2)设购买彩电和冰箱各a 台,则购买洗衣机为(100−2a )台.根据题意,得2000a +1600a +1000(100−2a )≤160000,∴整理得:4a≤150,a≤37.5.∵100−2a≤a ,∴33 13≤a , 解得3313≤a≤37.5.因为a 是整数,所以a =34、35、36、37. 因此,共有四种进货方案.设商店销售完毕后获得的利润为w 元, 则w =(2200−2000)a +(1800−1600)a +(1100−1000)(100−2a ),=200a +10000,∵200>0,∴w 随a 的增大而增大,∴当a =37时,w 最大值=200×37+10000=17400,所以,商店获得的最大利润为17400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解答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中,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属于中档题.23.(1)0.2500y x =+;(2)营销员佳妮想得到收入1600元,她应销售5500斤水果.【分析】(1)设500y kx =+,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令y=1600求解即可.【详解】解:(1)设500y kx =+,把x=4000,y=1300代入得40005001300k +=,解得 0.2k =,∴ 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0.2500y x =+.(2)当1600y =时,0.25001600x +=,解得 5500x =,答:营销员佳妮想得到收入1600元,她应销售5500斤水果.【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1)3600,20;(2)休息前65米/分,休息后55米/分(3)1100米【分析】根据图象获取信息:(1)甜甜到达山顶用时80分钟,中途休息了20分钟,行程为3600米;(2)休息前30分钟行走1950米,休息后30分钟行走(3600﹣1950)米.(3)求慧慧到达缆车终点的时间,计算甜甜行走路程,求离缆车终点的路程.【详解】解:(1)根据图象知:甜甜行走的总路程是3600米,她途中休息了20分钟. 故答案为 3600,20;(2)甜甜休息前的速度为:1950=6530(米/分), 甜甜休息后的速度为:360019501650=553030-=(米/分); (3)慧慧所用时间:360018002=10180180=(分), 甜甜比慧慧迟到80﹣50﹣10=20(分),∴慧慧到达终点时,甜甜离缆车终点的路程为20551100⨯=米【点睛】此题考查函数及其图象的应用,从图象中获取相关信息是关键.此题第3问难度较大. 25.(1)533yx ;(2)-3<k <53且k≠0 【分析】(1)将点A 代入直线33y x =--,求出点A 坐标,再根据坐标平移得到点B 坐标,结合点C 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2)直线3(0)y kx k =-≠与线段AB 没有交点,结合AC 和BC 的表达式可得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点A 在直线33y x =--上,∴m=-2×(-3)-3=3,即点A 坐标为(-2,3),∵将点A 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点B 的坐标为(3,2),在33y x =--中,令x=0,则y=-3,即点C 坐标为(0,-3),设BC 的表达式为y=ax+b ,则233a b b =+⎧⎨-=⎩,解得:533a b ⎧=⎪⎨⎪=-⎩, ∴直线BC 的表达式为533yx ; (2)在直线3(0)y kx k =-≠中, 令x=0,则y=-3,即直线3(0)y kx k =-≠必经过(0,-3),∵直线3(0)y kx k =-≠与线段AB 没有交点,AC :33y x =--,BC :533y x , 可得k 的取值范围是:-3<k <53且k≠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表达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理解直线3(0)y kx k =-≠与线段AB 没有交点是解题的关键.26.(1)500米3;(2)y=150x-2500;(3)40天【分析】(1)看x=20时,所对应的函数值是多少即可;(2)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把(20,500),(30,2000)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得k ,b 的值即可;(3)把y=3500代入(2)得到的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得x 的值即可.【详解】解:(1)当x=20时,y=500,所以,第20天的总用水量为500米3;(2)设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把(20,500),(30,2000)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20500302000k b k b +⎧⎨+⎩==,解得:1502500 kb⎧⎨-⎩==,∴y=150x-2500;(3)当y=3500时,150x-2500=3500,解得,x=40答:时间为40天时,总用水量达到3500米3.【点睛】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用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解析式是常用的解题方法.。

(完整)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

(完整)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

上海市初二下学期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 时间: 点 分到 点 分一、选择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 A .y=2x - B .y=2x - C .y=24x - D .y=2x +·2x - 2.下面哪个点在函数y=12x+1的图象上( ) A .(2,1) B .(-2,1) C .(2,0) D .(-2,0) 3.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2x-1 B .y=3xC .y=2x 2D .y=-2x+1 4.一次函数y=-5x+3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 A .一、二、三 B .二、三、四 C .一、二、四 D .一、三、四5.若函数y=(2m+1)x 2+(1-2m )x (m 为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值为( ) A .m>12 B .m=12 C .m<12 D .m=-126.若一次函数y=(3-k )x-k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3 B .0<k ≤3 C .0≤k<3 D .0<k<37.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1平行,且过点(8,2),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y=-x-2 B .y=-x-6 C .y=-x+10 D .y=-x-1⑧.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余油量y (升)与行驶时间t (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应为下图中的( )9.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中途由于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李老师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如果准时到校.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他行进的路程y•(千米)与行进时间t (小时)的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10.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2,-1)和(0,3),•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y=-2x+3 B .y=-3x+2 C .y=3x-2 D .y=12x-3二、填空11.已知自变量为x的函数y=mx+2-m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12.若点(1,3)在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13.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3)和B(-1,-1),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14.若解方程x+2=3x-2得x=2,则当x_________时直线y=x+•2•上的点在直线y=3x-2上相应点的上方.15.已知一次函数y=-x+a与y=x+b的图象相交于点(m,8),则a+b=_________.16.若一次函数y=kx+b交于y•轴的负半轴,•且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少,•则k____0,b______0.(填“>”、“<”或“=”)17.已知直线y=x-3与y=2x+2的交点为(-5,-8),则方程组30 220 x yx y--=⎧⎨-+=⎩的解是________.18.已知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经过点(a,1)和点(-2,b),则a=________,b=______.19.如果直线y=-2x+k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9,则k的值为_____.20.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AOC的面积为_________.三、解答21.根据下列条件,确定函数关系式:(1)y+1与x-2成正比,且当x=9时,y=16;(2)y=kx+b的图象经过点(3,2)和点(-2,1).2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1)求出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x=10时,y的值是多少?(3)当y=12时,•x的值是多少?23.(12分)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2)降价前他每千克土豆出售的价格是多少?(3)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24.(10分)如图所示的折线ABC•表示从甲地向乙地打长途电话所需的电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1)写出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通话2分钟应付通话费多少元?通话7分钟呢?25.(12分)已知雅美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的时装需用A 种布料1.•1米,B种布料0.4米,可获利50元;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用A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米,可获利45元.设生产M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两种型号的时装所获得的总利润为y 元.①求y(元)与x(套)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当M型号的时装为多少套时,能使该厂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

(完整版)初中一次函数测试题及答案.doc

(完整版)初中一次函数测试题及答案.doc

八年级一次函数测试题1、直线y=kx+2 过点(-1,0),则k 的值是()A.2 B .-2 C .-1 D .12 .直线y 2x 6 关于y 轴对称的直线的解析式为( )A.y 2x 6 B .y 2x 6 C .y 2x 6 D .y 2x 63、直线y=kx+2 过点(1,-2 ),则k 的值是()A.4 B .-4 C .-8 D .84、打开某洗衣机开关,在洗涤衣服时(洗衣机内无水),洗衣机经历了进水、清洗、排水、脱水四个连续过程,其中进水、清洗、排水时洗衣机中的水量y(升)与时间x(分钟)之间满足某种函数关系,其函数图象大致为()5.点P关于x 轴对称的点是(3,-4 ),则点P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6.若(x7)0 1,则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7.已知一次函数y kx 1,请你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使函数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8、(1 )0 =.9、在函数y x 2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0、把直线y=23x+1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所得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

11、已知y 与x 成正比例,且当x=1 时,y=2,那么当x=3 时,y=_______。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13.(9 分)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3,5)和(-4,-9)两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a,2)在这个函数图象上,求a 的值.14.如图,直线y=-2x+4 分别与x 轴、y 轴相交于点A和点B,如果线段C D两端点在坐标轴上滑动( C点在y 轴上,D点在x 轴上) ,且CD=A.B当△COD和△AOB全等时,求C、D两点的坐标;yBAO x15 、已知直线y kx 3经过点M ,求此直线与x轴,y 轴的交点坐标.y kx y31Mx2O 116、如图,直线l与l2 相交于点P,1 l 的函数表达式y=2x+3, 点P 的1坐标为-1, 且l交y 轴于点A(0,-1) .求直线2l 的函数表达式.217、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ax+b 图象经过点(1,2)、点(-1,6)。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一次函数单元检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函数关系中,一定是一次函数的是().A.y=x-1 B.y=-x2 C.y=3x-2 D.y=kx2.下列哪个点在函数y=12x+1的图象上().A.(2,1) B.(-2,1) C.(2,0) D.(-2,0)3.已知一次函数y=kx-2,当x=2时,y=1,则k=().A.-32B.12C.23D.324.一次函数y=-5x+3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A.一,二,三 B.二,三,四 C.一,二,四 D.一,三,四5.已知一次函数y=(2+m)x+m2-4的图象过原点,则m的值为().A.0 B.2 C.-1 D.±26.若一次函数y=(3-k)x-k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3 B.0<k≤3 C.0≤k<3 D.0<k<37.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1平行,且过点(8,2),•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A.y=-x-2 B.y=-x-6 C.y=-x+10 D.y=-x-18.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应为图中的().9.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前进,中途由于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李老师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如果准时到校,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他行进的路程y(千米)和行进时间t(小时)的函数图象,同学们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10.函数y=ax+b与y=bx+a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位置正确的是图中().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已知自变量为x的函数y=mx+2-m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12.已知2x-y=1,把它写成y是x的函数的形式为________.13.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3)和B(-1,-1),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14.若解方程x+2=3x-2得x=2,则当x______时,直线y=x+2上的点在直线y=3x-2上相应点的上方.15.已知一次函数y=-x+a与y=x+b的图象相交于点(m,8),则a+b=______.16.若一次函数y=kx+b交于y轴的负半轴,且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____0,b____0.(填“>”、“<”或“=”)17.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24升,如果每小时耗油4升,•那么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升)和工作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自变量x•必须满足________.18.如果直线y=-2x+k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则k的值为______.19.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C两点,与x轴交于点C,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AOC的面积为_______.20.一次函数y=kx+b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x≤6,相应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5≤y≤-2,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50分)21.(8分)根据下列条件,确定函数关系式.(1)y与x成正比,且当x=9时,y=16;(2)y=kx+b的图象经过点(3,2)和点(-2,1).22.(9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2,5),并且与y轴相交于点P,直线y=-12x+3与y轴相交于点Q,点Q恰与点P关于x轴对称,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3.(9分)东风商场文具部的某种毛笔每支售价25元,书法练习本每本售价5元,•该商场为促销制定了两种优惠方案:甲方案:买一支毛笔就赠送一本书法练习本;•乙方案:按购买金额打九折付款.某校欲为校书法小组购买这种毛笔10支,•书法练习本x(x ≥10)本.(1)分别写出两种优惠方法实际付款金额y甲(元),y乙(元)与x(本)•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商场允许可以任意选择一种优惠方案,也可以同时用两种方案购买,•请你就购买这种毛笔10支和书法练习本60本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24.(12分)已知直线y=-x+2与x轴和y轴交于点A和点B,另一直线y=kx+b(k≠0)经过点C(1,0),且把△AOB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求k和b的值.25.(12分)已知雅美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的时装需用A种布料1.1米,B•种布料.4米,可获利50元;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用A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米,可获利45元.设生产M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两种型号的时装所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1)求y(元)与x(套)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当M型号的时装为多少套时,能使该厂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1.C 2.D 3.D 4.C 5.B 6.A 7.C 8.B 9.C 10.C 11.2 y=2x 12.y=2x-1 13.y=2x+1 14.<2 15.1616.< < 17.y=24-4x 0≤x≤6 18.±6 19.y=x+2,420.y=13x-4或y=-13x-3 21.(1)y=1617(2)955x y x=+ 22.y=-4x-323.(1)y甲=5x+200,y乙=4.5x+225 (2)用甲方案买10支毛笔,剩下用乙方案购买.24.k=-2,b=225.(1)y=50x+45(80-x)=5x+3600.∵两种型号的时装共用A种布料[1.1x+0.6(80-x)]米,共用B种布料[0.4x+0.9(•80-x)]米,∴解之得40≤x≤44,而x为整数,∴x=40,41,42,43,44.∴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5x+3600(x=40,41,42,43,44).(2)∵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44时,y最大=3820.即生产M型号的时装44套时,该厂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382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13.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上有两点 , ,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14.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直线 平行,且经过点 ,那么 的值是________.
15.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 的图象,若点 在直线l上,则m的值是____.
16.已知直线y=x+b和y=ax﹣3交于点P(2,1),则关于x的方程x+b=ax﹣3的解为________.
(3)如果在y轴上存在一点P,使 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点坐标;
(4)在直线 上是否存在点Q,使 的面积等于6?若存在,请求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一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详解】
解:根据题意,知: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则k<0,即m﹣2<0,m<2.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B
解析:B
【分析】
根据函数 在坐标系中得位置可知 ,然后根据系数的正负即可判断函数 的位置.
【详解】
10.甲、乙两人从公司去健身房,甲先步行前往,几分钟后乙乘出租车追赶,出租车的速度是甲步行速度的5倍,乙追上甲后,立刻带上甲一同前往,结果甲比预计早到4分钟,他们距公司的路程y(米)与时间x(分)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甲步行的速度为100米/分;②乙比甲晚出发7分钟;③公司距离健身房1500米;④乙追上甲时距健身房500米.
(1)A点坐标为________,B点坐标为________;
(2)求直线BC的解析式;
(3)点P为直线BC上一个动点,当 时,求点P坐标.
24.如图,已知直线 和 分别交 轴于点 , ,两直线交于点 .
(1)求 , 的值;
(2)求 的面积.
25.如图,直线 : 与直线 : 相交于点 .
(1)求点 的坐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8.下列图象中,不可能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y=px﹣(p﹣3)的图象的是( )
A. B. C. 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开始观察时起,50天后该植物停止长高;
②直线 的函数表达式为
③第40天,该植物的高度为14厘米;
④该植物最高为15厘米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A. B. C. D.
4.如图,已知直线 ,过点 作 轴的垂线交直线 于点 ,过点 作直线 的垂线交 轴于点 ,过点 作 轴的垂线交直线 于点 ,则点 的坐标为()
A. B. C. D.
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车出发2h后休息,当两车相遇时,两车立即按原速度继续向目的地行驶.设甲车行驶的时间为x(h),甲,乙两车到B地的距离分别为y1(km),y2(km),y1,y2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下列结论:①甲车的速度是 km/h;②乙车休息了0.5h;③两车相距akm时,甲车行驶了 h.正确的是( )
2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为坐标原点,AB和AD分别在x轴、y轴上,点E是BC边的中点,过点A的直线 交线段DC于点F,连接EF,若AF平分 ,则k的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直线 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C、B,与直线 相交于点A.
(1)求A点坐标;
(2)求 的面积;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的图象分别与 轴, 轴交于点 , ,点 在一次函数 的图象上,则当 为直角三角形时,点 的坐标是___________.
18.如表, 是 的一次函数,则 的值为_____________.
0
1
3
0
19.如图,直线 经过 和 两点,则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解是____________.
A.1个B.2个C.3个D.4个
11.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 平行,与 轴、 轴的交点分别为 , ,并且过点 ,则在线段 上(包括端点 , )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有()
A.4个B.5个C.6个D.7个
12. , 两地相距 ,甲乙两人沿同一条路线从 地到 地.如图,反映的是两人行进路程 与行进时间 之间的关系,①甲始终是匀速行进,乙的行进不是匀速的;②乙用了5个小时到达目的地;③乙比甲迟出发0.5小时;④甲在出发5小时后被乙追上.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2)若 ,求 的取值范围;
(3)点 为 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作 轴的垂线分别交 和 于点 , ,当 时,求 的值.
26.画出函数 的图象,利用图象:
(1)求方程 的解;
(2)求不等式 的解集;
(3)若 ,求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判断k的符号.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千米;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是;
(2)求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30分钟后,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求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
23.如图,已知直线 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 ,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6.科学家就蟋蟀鸣叫的次数与室外温度的数量关系做了如下记录:
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
温度/°F
144
76
152
78
160
80
168
82
176
84
如果这种数量关系不变,那么当室外温度为90°F时,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是()
A.178B.184C.192D.200
7.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无解,则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一、选择题
1.若正比例函数y=(m﹣2)x的图象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0B.m<0C.m>2D.m<2
2.已知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3.若实数 、 满足 ,且 ,则一次函数 的图象可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