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电能第5课时

合集下载

3.6电能5

3.6电能5
例2: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R1=4欧,R2=6欧,电源电压10伏,那么在1分钟时间内电流通过各电阻产生的热量是多少?总共产生了多少热量?
(三)布置作业
1、课本P109第三题。
2、作业本第7节第二部分。
课题
3.6电能
课型
新课
课时
第5课时
教学
目标
重点
焦耳定律
难点
焦耳定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幻灯(或多媒体)
板书设计
第7节电热器
四、焦耳定律
Q=I2Rt
五、电热计算的方法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新课教学
1、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Q=I2Rt
2、电热计算的方法
思考:电吹风机和电熨斗通电时都会发热,哪种电器可以认为能将电能全部转化成内能?——电熨斗
(1)若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电热器的内能,即为纯电阻电路,则:
W=Q所以,Q=W=UIt=I2Rt
也可Q=W=Pt
(2)若电流所做的功只有一部分转化为热,则只可用焦略解)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6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6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6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能量》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六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能的概念,知道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电能的产生、传输和利用过程,以及能量的转化现象。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和实例,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电能和能量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能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电能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知识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能和能量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道电能的概念,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能够通过实验和实例观察电能的产生、传输和利用过程,以及能量的转化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能的概念。

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电能的产生、传输和利用过程,以及能量的转化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能和能量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池、灯泡、导线、开关等。

2.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如“魔法灯泡”,引导学生关注电能和能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实物,呈现电能和能量的相关知识,如电能的定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能的产生、传输和利用过程,以及能量的转化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如:“电能是如何产生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能和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3.6电能和能量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3.6电能和能量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
A.动能转化成电能
B.化学能转化成动能
C.电能转化成动能
二、选择
4、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C )。 A.流水 B.电 C.光 5、电水壶能把电能转化成( A )。 A.热能 B.光能 C.动能
二、选择
6、食物和汽油中储存着( B )。 A.热能 B.化学能 C.动能 7、下列能源中,最清洁的能源是( D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一、填空
5、不同类型的能量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相互 转化。两只手相互摩擦,手会感觉比较热, 在这个过程中( 动能 )转化成( 热能)。
二、选择
1、( D )是新能源。 A.煤 B.天然气 C.石油 D.地热
二、选择
Hale Waihona Puke 2、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
(A
)。
A.热能 B.光能 C.电能
3、小电动机在工作时把( C
三、判断
(√ ) 1、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 一步发展,新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 2、使用电灯照明时,输人的能量 是热能,输出的是电能。 (×) 3、跟运动有关的物体都具有化学 能。
三、判断
( ×) 4、有些物体工作是不需要能量的。 (√ ) 5、能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电动 机就是把电能转化成动能的机器。
∞ JK·科学
3.6电能和能量课时练习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一、填空
1、能量的主要形式有动能、( 电能 )、 ( 声能 )、(化学能 ),电具有的能量 叫( 电能 )。 2、不同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如电灯把电能 转化为( 光能 )和( 热能 ),电炉把 电能转化为( 热能 )。
一、填空
3、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 动能 ),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 中,叫( 化学能 )。 4、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 电能 ), 的转化器,能够把输人的( 电能 )转化成 其他形式的能。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6 电能和能量|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6 电能和能量|教科版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电能和能量》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中的第六课,学生对能量、能量转换的事实知道的并不少。

所以本课指导学生用能量和能量转换的观点重组自己原有知识,初步建立能量和能量转换的概念。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从电能用途非常广泛直接引入电能的认识,教材引导学生找找他们能做什么“工作”认识其他能量形式,重点是建立电能和其他能量的概念,第二个活动以学生熟悉的家用电器为对象通过调查、研讨把认识从可以做什么工作上升到把电能变成了什么能量,然后从电能转化延伸开来引导学生认识其他的能量之间的转化,重点认识电能和其他能量的转换。

而这两个活动密不可分。

在“电能和其他能量”这一块内容中,教材安排学生认知电风扇、电视机、电水壶等用电器的工作状态,使学生了解到电可以进行各种工作,或发光、或发声、或发热、又或者是进行各种机械运动。

认知了电能的概念之后,接着讨论其他能量形式,引发学生思考:能量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式?这些能量可以做什么工作呢?教材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出示了煤产生的热能可以推动火车、风能可以转动风车、而声音却可以控制开关、光可以加工零件……。

然后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哪里储存着能量?我们身体运动的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认识食物、汽油中储存着能量,释放出来可以工作。

最后,教材用一段文字来概括总结以上讨论的内容,揭示能量的重要性。

在“电能的转化”这个环节中,教材安排有一个调查活动:以自己熟悉的家用电器为对象,通过调查、研讨把认识从可以做什么工作上升到电能变成了什么能量,这和能做什么工作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表中例举的电灯输出的能量形式有光能和热能两种,以此为例让学生在分析其他家用电器时能够更加准确。

接着,教材明确地指出: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能量的装换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成其他形式的能。

再从这个内容延伸开来,认识其他形式的的能量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两手互相摩擦、反复弯折铁丝等我们非常熟悉的活动就是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知识点整理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课程涵盖了广泛的课题,包括第二学期的第五课。

在这个课中,学生们将学习物理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包括能量,工作,动力,和简单的机器。

这些都是在理解我们周围的物理世界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重要概念。

学生在这个课程中将学习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能量的概念。

能量是工作的能力,它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出现。

有动能,即运动的能量,还有潜在的能量,即由于物体的位置或状态而储存在物体中的能量。

了解这些不同形式的能源对了解物理世界的运作方式至关重要。

学生在这个课中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工作的概念。

工作是将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当一个力被应用到一个物体上,而物体向着力的方向移动时发生。

学生会学习工作与能量的关系,并学习如何计算在物体上完成的工作量。

除了能量和工作之外,学生也会学习力量的概念。

功率是工作速度,是了解机器和其他设备如何运行的重要概念。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马达或发动机的功率,他们将学习功率与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如何相关。

学生们会学习简单的机器,这些设备可以使工作更容易做。

简单机械有6种基本类型,包括杠杆,轮与轴,牵引,倾斜平面,楔形,螺旋。

学生们会了解这些简单的机器的机械优势,他们也会学习这些机器如何用来使工作更容易进行。

八年级物理课程的第五课涵盖了物理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包括能量,工作,动力,以及简单的机器。

这些都是在理解我们周围的物理世界中起关键作用的重要概念,学生们将学习这些概念如何相互关联,如何应用到现实世界中。

通过掌握这些概念,学生们将做好充分准备,继续学习物理,了解周围的世界。

除这些概念外,学生还将学习节能法则,它规定不能创造或破坏能源,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此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对理解物理世界的行为有重要影响。

节能法的一个实例是过山车。

当一辆过山车在山顶时,由于车身高度高于地面,它具有大量的潜在能量。

随着汽车的下降,这种潜在的能量被转化为动能,这使得汽车获得速度。

在山底,该车拥有大量的动能,但随着它登上下一山,这种动能被转换回潜在的能量。

九年级科学上册 3_6 电能(第4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ok

九年级科学上册 3_6 电能(第4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ok

3.6 电能教学目标1、熟悉常用的电热器,知道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2、理解电流通过导体发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理解焦耳定律3、初步学会运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重点探究电流通过导体发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理解焦耳定律教学难点探究电流通过导体发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理解焦耳定律教学准备电流热效应演示仪、滑动变阻器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出示图片(电饭煲、电热壶等),提问:电热器的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你还能再举其它利用电流热效应的电器吗?电热水器、电热毯、电烘箱、热的快、电取暖器等等…1、电流通过任何一个导体,会使导体的温度升高,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热效应的实质:电能转化为内能(热能)3、电热器:利用热效应来工作的用电器。

4、主要元件是发热体,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体上制成的。

5、电流热效应的利与弊学生讨论:热效应的利与弊。

――优点:无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缺点:①在家庭电路中,由于长期的电流热效应,导线外的绝缘层会加速老化,甚至会烧毁绝缘层而引发火灾;②同时,由于电流热效应,会影响家电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防止措施:加装散热系统(如散热电扇)或为了更好散热而特别设计的结构(散热窗)。

(学生讨论举例)(提出问题)修正策略教学过程A、电热器通电发热,不通电不发热。

(可能与电流有关,I 越大,Q越大)B、同一电热器,通电时间越长,发热越多。

(可能与时间有关,t 越大,Q越大)C、电热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可能与电阻有关,R越大,Q越大)设计实验方案:1.实验需采用哪种研究方法?2.如何反映电器产热的大小?●出示实验装置,思考采用什么方法和如何利用实验仪器来进行实验。

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⑴控制t、I相同,研究电阻与热效应的关系⑵控制t、R相同,研究电流与热效应的关系⑶控制I、R相同,研究时间与热效应的关系●进行实验:略●实验结果:1、当电流相等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2、当电阻相等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3、通电的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3.6电能第五课时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3.6电能第五课时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测量3次求平均值的目的是什么? d、电源电压应比灯泡的额定电压_____ 现要测定一额定电压为3. b、连接滑动变阻器时,接线柱必须__ _。
若小灯泡L所标的数据中只能看清2.5伏, 额定功率已模糊不清,你能设计一个实验 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吗?
如何测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的1.2倍、 额定电压的0.8倍
V
L
A
R1
根据公式
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通过以上数据,你又有什么发现?
能否添加“平均值”一栏?
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正负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接线
b、连接滑动变阻器时,接线柱必须__ _。
d、电源电压应比灯泡的额定电压_____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0.
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相对于额定电压的亮度),读出两只电表的读数并记录在实验数据表内。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的1.
通过以上数据,你又有什么发现?
根据公式
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0.
当U实>U额时,P实__>__P额 当U实=U额时,P实__=__P额 当U实<U额时,P实__<__P额
灯泡较亮 正常发光 灯泡较暗
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正负接线柱、滑动 变阻器的接线
连接电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a、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断__开__。 b、连接滑动变阻器时,接线柱必须一__上一下接_。 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放在___ _阻_ 值最大处 _
c、连接电表时,电流表应_串_ 联 _、电压 表应__并联 _;电流必须_正 _进 负 出; 选择__合适 _的量程。

3.6电能-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6电能-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6电能-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1、通过类比测量电阻实验方案,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

2、通过实验测量功率,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数据搜集比较,归纳进一步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通过观看微课了解光源的变化,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利用伏安法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学习难点:分析影响灯泡电阻因素教学方式: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类比法、归纳法教具与媒体:三个人为一组,每组配有:电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导线若干、“220V 25W”“220V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1、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探究影响灯泡亮度因素?2、实验原理:(间接测量)如何设计电路图?(类比伏安法测量电阻)3、器材选择:(1)、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需要测量工具?(2)要使小灯泡两端达到额定电压,电源电压应该是多大需要几节干电池串联?(3).要如何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该在电路中连入一个什么器材?实验器材:小灯泡(2.5V 0.3A)、电压表(0~0.6A和0~3A)、电流表(0~3V和0~15V)_____导线、电池组(三节)、_________。

4、设计电路图(类比测量电阻电路图)5、连接电路(应注意什么?)(1)开关应当防止电路出现(2)变阻器要联,选择接线柱要求,开关闭合前滑片移到目的(3)电流表要联,根据选择()量程(4)电压表要联,根据选择()量程6、设计实验步骤:(思考问题)小灯泡的实际电压有很多,对应的实际功率也有很多,(1)为了全面地看清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化情况,我们需要测量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因为P=UI; 所以正常工作电流I=P/U=800w/220v≈3.6A (2)电饭锅工作时的电阻R= U2/P=(220v)2/800w=60.5Ω
(3)该电饭锅工作1h消耗的电能W=Pt=0.8kW×1h=0.8kW•h; (4)它1h放出的热量Q=W=0.8×3.6×106J=2.88×106J.
二、探究电热的影响因素
思考:如何让电热器产生更多电热? 结合生活经验,猜想电热的影响因素。 (1)实验需采用哪种研究方法?
方案
(2)如何反映电热的大小? (3)实验中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4)如何控制和测量相关参量,进行实验
结论
评估
焦耳(阅读资料)
焦耳在1818年12月24日生于英国曼彻 斯特。焦耳自幼跟随父亲参加酿酒劳动, 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青年时期,焦耳认 识了著名的化学家道尔顿。道尔顿给予了 焦耳热情的教导。焦耳向他虚心的学习了 数学、哲学和化学。 1840年,焦耳把环形线圈放入装水的试管内,测量不同电流和 电阻时的水温。通过实验他发现:导体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热 量与导体的电阻及电流强度的平方之积成正比。四年之后,俄 国物理学家楞次进一步验证了焦耳关于电流热效应之结论的正 确性。因此该定律称为焦耳定律。焦耳活到了七十一岁。1889 年10月11日焦耳在索福特逝世。他一生用近四十年的时间探索 “功和热量”之间关系”,不畏艰难,呕心沥血。他的事迹非 常感人,后人为了纪念焦耳,把功和能的单位定为焦耳。
三、焦耳定律
【内容】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 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 间成正比。 【公式】
Q=I2Rt
1J=1A2· Ω· s
【单位】 焦(J)
【辨析】 电功与电热的关系(W与Q的关系)
电能
W=UIt
Q=I2Rt
用电器
内能
机械能 ②在纯电阻电路(电热器电路)中: W=Q
第6节 电能
电热器
一、电热器
【活动】将生活中的各种用电器合理分类。
热效应
磁效应
化学效应
电流通过任何一个导体,导体都要发热,把电能 转化为内能,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电热器】 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用电器。
【活动】列举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电热器。
【思考】 1、各种电热器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还有哪些用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3、电流的热效应有什么利弊?
例、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380V, 线圈的电阻为2Ω,线圈中的电流为10A,若这台电 动机正常工作1秒钟。 求: ①消耗的电能W。 ②产生的热量Q。 ③该电动机的效率。
解:(1).电动机正常工作1S消耗的电能 W=UIt=380V×10A×1s=3800J (2)电动机正常工作1S产生的热量: Q=I2Rt=(10A)2×2Ω×1s=200J
(3) η=(3800J-200J)/3800J ×100%=94.7% 答(略)
【拓展变化】
①若该电阻丝截短一半,仍接在原电源 上,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是原来的多 少倍?
②若电压减为一半Βιβλιοθήκη 其他不变,则产生 热量又如何?“试一试”:实例分析
实例1:电褥子长时间通电容易起火,你能 解释么? 实例2:电路短路会起火,你能解释么? 实例3:拨打手机时间长了,手上有什么感 觉?怎么办? 实例4:两个灯泡,亮度大的产生的热量一 定更多么?
2Rt W=UIt=U2t/R=I 其他能 Q=I2Rt=U2t/R=UIt
①在非纯电阻电路中,W=UIt 求得的是总消耗的电 能; Q=I2Rt 公式求得的是在总电能中部分转化为 内能的能量。 即:W > Q
例、一只“220V,800W”的电饭锅,接在照明电路中, 求:①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②电饭锅工作时的电阻。 ③该电饭锅工作1h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④它lh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