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暂停 A股照样“跌跌不休”
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

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相关推荐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熔断机制,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a 股熔断机制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篇1熔断机制:背景、作用与代价机制推出背景:15年三季度A股市场大幅波动。
15年6月中下旬开始A股市场出现一波急速下跌,期间屡次出现千股跌停涨停的奇观。
监管层推出熔断机制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类似情形时,通过机制安排在市场极端波动的情况下给予投资者更多冷静时间,从而达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A股的波动特征:沪深300指数11年来有105次盘中波动超过5%,33次超过7%,占交易日总数比例分别为4.0%及1.2%,触碰跌幅阈值的次数明显高于涨幅阈值。
统计数据显示沪深300指数在历史上有147次波动在4.5%以上,其中105次的5%波幅满足暂时熔断条件,33次7%的波幅满足停止交易条件。
且从发生时点来看,这些波动多发生在市场牛熊风格比较明显的时段,在震荡行情下发生的概率较低。
历史上沪深300指数触碰跌幅阈值的次数明显高于涨幅阈值,其中碰触跌幅5%/7%的次数分别为69/22次,碰触涨幅5%/7%的次数分别为36/11次。
考虑到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且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依然很难有根本转变。
监管层推出熔断机制以图起到防止市场非理性波动、稳定市场的作用。
机制的影响:我们认为:(1)熔断机制的引入可能会起到部分稳定市场的作用。
由于市场波动加大时,交易将被强制性中断,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市场的作用;(2)但这种熔断机制起作用也将是有代价的:首先,目前一级阈值幅度较低(根据历史数据几乎每25个交易日就有一个交易日波动幅度超过5%),且二级阈值与一级阈值设置差距过小(仅2个百分点),正常交易可能会比较频繁的被中断;第二,目前这种熔断机制设计本身也会对市场波动产生影响。
2024年什么是股票的熔断机制

2024 年什么是股票的熔断机制什么是股票的熔断机制熔断机制,就是在期货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点数时,交易随之停止一段时间,或交易可以接着进行,但价幅不能超过规定点数之外的一种交易制度。
设置熔断机制的目的是为了限制交易风险。
年 1 月1 日起熔断机制正式实施,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超过 5%,将暂停交易 15 分钟;沪深 300 涨跌幅超过 7%时,交易时间将暂停至收盘。
熔断机制的由来熔断机制[1]起源于美国,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形式多样,但都是以人为地设置价格限制和中断交易为特征的。
美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曾在 1982 年对标普500 指数期货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 3%的价格限制,但这一规定在1983 就被废除,直到 1987 年出现了股灾,才使人们重新考虑实施价格限制制度。
1988 年10 月19 日,即 1987 年股灾一周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熔断机制,在以后的 18 年中,美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股灾。
熔断机制是中金所借鉴国外阅历并依据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状况进行的制度创新成果之一。
国内股票交易及商品期货交易中都没有引入熔断机制。
在金融期货创新发展之初,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借鉴国际先进阅历,领先推出熔断制度作为其一项重要的风险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限制风险。
熔断机制的设立为市场交易供应了一个减震器的作用,其实质就是在涨跌停板制度启用前设置的一道过渡性闸门,给市场以肯定时间的冷静期,提前向投资者警示风险,并为有关方面实行相关的风险限制手段和措施赢得时间和机会。
国外交易所中实行的熔断机制一般有两种形式,即熔即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交易暂停,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接着撮合成交。
国际上采纳的比较多的是熔即断的熔断机制。
证监会宣布A股熔断机制暂停「公告」(通用3篇)

证监会宣布A股熔断机制暂停「公告」(通用3篇) 证监会宣布A股熔断机制暂停「公告」(篇1) 根据当前市场情况与监管需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决定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暂停A股市场的熔断机制。
现就相关事项公告如下:一、熔断机制暂停原因近期,我国资本市场运行出现异常波动,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经过深入研究和充分评估,证监会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下,暂停熔断机制有助于减少市场恐慌情绪,维护市场稳定。
二、暂停时间与期限熔断机制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立即暂停,具体恢复时间将根据市场情况与监管需要另行公告。
三、对市场影响分析暂停熔断机制短期内将有助于市场恢复理性,减少过度反应。
长期来看,证监会将积极推动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提升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四、投资者保护措施为保障投资者权益,证监会将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并积极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防范投资风险。
五、后续监管措施证监会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六、政策调整背景本次熔断机制暂停是在当前资本市场改革的大背景下做出的决策,旨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七、市场反应与预期证监会呼吁广大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波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共同维护市场稳定。
同时,证监会将根据市场反应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八、证监会联系方式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广大投资者与证监会联系。
电话:xxx-xxxx-xxxx,邮箱:********************。
感谢广大投资者对证监会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证监会宣布A股熔断机制暂停「公告」(篇2) 在A股市场运行过程中,熔断机制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证监会近日发布公告,决定暂停A股市场的熔断机制。
以下是对该公告的深入分析与解读。
1. 熔断机制背景介绍熔断机制,作为一种市场稳定措施,旨在限制股价的剧烈波动。
股市熔断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有哪些

股市熔断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有哪些股市熔断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
这一机制的实施,对于金融市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各类金融机构。
对于证券公司而言,股市熔断带来的影响较为直接。
首先,交易的突然中断和暂停,使得证券公司的佣金收入大幅减少。
因为在熔断期间,股票交易停止,证券公司无法从交易中获取相应的佣金。
其次,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的交易活跃度降低,新开户数量可能减少,这对证券公司的业务拓展产生了阻碍。
此外,由于股市的大幅波动,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风险也随之增大。
如果证券公司在市场高位持有较多的股票资产,熔断可能导致股票价格急剧下跌,从而造成自营业务的亏损。
基金公司同样受到了显著的影响。
股市熔断导致基金净值的波动加剧,投资者的赎回压力增大。
为了应对赎回,基金公司可能不得不低价抛售资产,这进一步压低了基金净值,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那些投资风格较为激进、仓位较高的基金,股市熔断带来的冲击更为严重。
同时,新基金的发行也可能因为市场的不稳定而受到阻碍,影响基金公司的资金募集和业务扩张。
银行在股市熔断的背景下也难以独善其身。
一方面,银行的股票质押贷款业务面临风险。
当股市熔断导致股票价格大幅下跌时,质押股票的市值可能低于贷款金额,增加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另一方面,与股市相关的理财产品收益可能达不到预期,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和声誉。
此外,银行通过旗下的子公司或关联机构参与股市投资,也可能因为股市熔断而遭受损失。
保险公司在投资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保险公司通常会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股市以获取较高的收益。
股市熔断导致股票价格下跌,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减少,可能影响其偿付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然而,相对而言,由于保险资金的投资较为稳健和多元化,股市熔断对保险公司的影响相对较小。
对于期货公司来说,股市熔断使得股指期货的交易受到限制,成交量大幅下降,期货公司的手续费收入减少。
【股市熔断机制】股市熔断暂停

【股市熔断机制】股市熔断暂停股市熔断暂停熔断机制仅实施4天被紧急叫停未来或废7保57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中金所联合宣布,经证监会批准,自1月8日起暂停实施熔断机制相关规定。
下一步,将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对方案进一步研究论证之后,对熔断机制进行修改完善。
一周两次触发7%最高阀值,抛盘受阻的投资者怨声载道。
一时间,熔断机制“是留是废”的讨论此起彼伏,发文质询、“上书请愿”,市场各方争论不休。
另外,市场对两融风险的担忧再次上升,券商开始对个别融资客户提示平仓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监管层决定暂停熔断实施。
不过暂停并非废除,下一步三大交易所将广泛征求意见,改革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7日晚间表示,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
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顺势暂停熔断机制引入第一周,连续两个交易日触发。
这在各国实施熔断机制的过程中,都是从未有过的。
1月7日,沪深300指数迅速下跌,熔断连续触发5%、7%两道阀值,上证跌破3200,收于3125点。
交易时间再次刷新记录,一天交易仅约15分钟。
连续大幅下跌之后,投资者抛售股票受阻、公募基金集中赎回,对新制度的不信任、对“股灾”的恐慌再次袭来。
有私募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表示,已经明显感觉市场出现了踩踏迹象,恐慌情绪动荡。
而之所以恐慌,主要是因为熔断机制触发后,想卖卖不出去,市场出清受阻。
“熔断,起源于x市。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第一财经表示,2015年夏天x市开始时,具有明显的“救股指”的特征。
直到后期,各方意识到应该是救流动性。
但是,由于对救流动性的理解还不到位,导致了本质上是试图维稳沪指的熔断机制这一政策推出,但熔断的磁吸效应却给流动性增添了新的梗阻。
股市熔断后的市场信号与解读

股市熔断后的市场信号与解读在投资的世界里,股市熔断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
它就像是市场突然亮起的一盏红灯,让交易戛然而止,也让投资者的心瞬间悬起。
当股市熔断发生后,市场会释放出一系列复杂的信号,对于投资者来说,准确解读这些信号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股市熔断。
简单来说,股市熔断是一种市场保护机制,当股市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下跌时,交易就会暂停一段时间,以防止恐慌性抛售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下跌。
这种机制的初衷是为了给市场一个冷静期,避免过度的波动导致系统性风险。
那么,股市熔断后释放出的第一个重要信号就是市场的恐慌情绪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当大量投资者纷纷急于抛售股票,导致市场跌幅超过熔断阈值,这表明投资者对未来的经济前景和企业盈利预期变得极为悲观。
这种恐慌情绪可能是由于宏观经济数据不佳、政治不稳定、重大突发事件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然而,恐慌情绪并不总是意味着市场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是一种过度反应。
比如,当某个行业或个别公司出现问题时,市场可能会出现“羊群效应”,导致整个股市受到牵连。
但实际上,其他大部分公司的基本面可能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因此,投资者在面对熔断后的恐慌情绪时,需要保持冷静,深入分析市场下跌的真正原因。
其次,股市熔断还可能反映出市场的流动性问题。
在极端情况下,当市场上的买家寥寥无几,而卖家急于出货时,就会出现流动性枯竭的局面。
这会导致股票价格急剧下跌,进而触发熔断。
流动性问题往往是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不加以解决,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危机。
再者,从行业角度来看,股市熔断后不同行业的表现也能传递出有价值的信号。
一些抗周期性的行业,如公用事业、消费必需品等,在熔断期间相对跌幅较小,甚至可能会出现上涨。
这表明投资者在恐慌中仍然认为这些行业具有稳定性和防御性。
而对于一些周期性较强的行业,如能源、原材料等,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反映出市场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
股市熔断后的市场机会与挑战

股市熔断后的市场机会与挑战2020 年初,全球股市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波动,熔断机制频频触发。
股市熔断,这一极端市场现象,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
然而,正如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股市熔断的背后,既存在着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潜在的市场机会。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股市熔断的含义和影响。
股市熔断机制是一种市场保护措施,当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时,交易将会暂停一段时间,以防止恐慌性抛售进一步加剧市场的动荡。
然而,熔断机制的触发往往会引发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进一步压低股价。
这对于股市的短期走势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许多投资者在短时间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那么,股市熔断后,我们面临着哪些挑战呢?其一,市场信心的严重受挫。
投资者的信心是股市稳定的基石,而熔断机制的频繁触发使得投资者对市场的未来走势充满了担忧和不确定性。
这种信心的缺失可能导致资金的大规模撤离,进而影响股市的长期发展。
其二,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股市的下跌使得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的成本增加,难度加大。
对于那些急需资金发展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扩张计划和创新能力。
其三,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股市熔断不仅影响股票市场,还可能波及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其他金融领域,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然而,在面对这些挑战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股市熔断所带来的市场机会。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股市的大幅下跌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入场机会。
一些优质股票在市场恐慌情绪的影响下,价格被严重低估。
对于有眼光、有耐心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低价买入优质资产的绝佳时机。
当市场恢复正常,这些被低估的股票往往会迎来价值的回归,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此外,股市熔断也促使投资者更加注重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在单一的股票市场面临巨大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其他资产类别,如债券、黄金、房地产等。
这种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产的稳定性和收益性。
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回顾

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回顾
2016年1月4日,中国股市出现大规模的下跌,引发了全球股市的担忧和恐慌。
在当天早上开盘后15分钟内,上证指数下跌逾5%,这引发了股市熔断机制,导致了全天股市的停牌。
这是中国股市熔断机制首次实施,也是全球第一次发生股市熔断事件。
正当这个事件被全球股市广泛关注之时,中国股市在第二天重新开盘前就宣布已经取消了熔断机制,此举既让股民落寞,亦对全球股市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和启示。
使熔断机制失败的原因如下:
首先,熔断机制本身存在缺陷。
熔断机制应当是在股价大规模下跌的情况下发挥作用,但其实际效果却相反,即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迫使市场做空,进而推动市场大幅下跌。
另外,熔断机制也导致了实际价格与公平价格的差距,从而刺激了潜在的市场操纵行为。
其次,熔断机制的出现,给了投资者牟利的机会。
许多投资者在预见到熔断机制时,便开始大量做空,企图在市场熔断后获得更大的利润。
这导致了市场的恐慌和担忧,放大了市场的波动。
最后,熔断机制的实行,过于激进。
当局在推出熔断机制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其实施所可能产生的复杂影响,也没有在机制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干预和控制,从而使股市熔断事件得以迅速蔓
延。
这也揭示出政府在制定政策和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实施的后果和影响,做到全面预判和有效管控。
总之,熔断机制的失败提醒我们:在发展股市的同时,需要及时完善监管和制度,减少投机行为,确保市场的稳定。
同时,政府要明确其监管的职责和义务,制定全面周到的政策和措施,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重点事件事件重点
大事
2016年1月12日星期二
见习编辑王志阳视觉潘蕾图编陈芳责校王丽君
深圳晚报讯据新华社报道,随着医疗
费用的上涨和保障水平的提高,医保基金中
长期支出压力加大,居民医疗保险的巨额财
政补贴风险正逐步显现。
记者了解到,2016
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个人
缴费比例可能调升。
专家认为,从筹资机制
来看,财政补助已经占到筹资总额的四分之
三左右,居民医保存在“泛福利化”倾向,未
来应逐步改变目前个人与财政筹资责任失
衡的局面,建立财政补贴与个人缴费的合理
分担机制。
对此,记者分别向人社部和卫计委发函
求证,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财政补贴与个人筹资比接近4∶1
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六年来城镇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贴的增幅一直高于
人均个人缴费增幅,从而使得人均筹资总额
中财政补贴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由2009年
的60.8%增加到了2014年的79.3%,财政补
贴与个人缴费之比已接近4∶1。
2015年城镇
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为每人380元,个人
缴费为人均不低于120元。
有业内人士担心,我国的居民医保已
经出现了“泛福利化”倾向。
随着个人收入
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的缴费责任并没有
相应提高,这给公众一种印象:居民医保主
要是靠政府投入,似乎更像一种福利,而不
是保险。
未来或调整到财政个人3:1
对于未来的改革方向,人社部社会保障
研究所医保研究室主任王宗凡认为,调整筹
资政策应充分考虑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阻力,
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不可操之过急。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可参照职工医保缴费
单位和个人的分担比(约为3∶1),将居民医
保缴费财政和个人分担比的调整目标也确
定为3∶1。
当然,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一个
过渡期。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汪
德华接受采访时表示,居民医保的财政补贴
是必要的,但是需要一定限制,“因为我国参
加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人数共约有八九
亿,而财政资金有限,如果都靠财政,那么医疗
保障的待遇很难提上去,而且长期看对财政的
支出压力会非常大。
”他认为,财政和个人分担
比逐步调整为1:1是比较合适的。
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比例可能调升
专家认为居民医保存在“泛福利化”倾向
美国彭博新
闻社上周末报道,
2016年开局全球
股市大跌,致使
全球最富有的
400人新年第一
周财富蒸发大约
1940亿美元。
彭博社把
2016年第一周称
作自2011年以来
美国股市最差一
周。
据彭博社亿万
富翁指数,400名全
球最富者中,47人的财富当周分别损失至少
10亿美元。
与之对比,2015年前5个交易日,全球
最富的400人财富共计损失290亿美元。
2015年财富增速最快的亿万富翁、美
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杰
夫·贝索斯,新年第一周财富损失最多。
随
着亚马逊股价上周下跌超过10%,这位全
球第四富的财富缩水59亿美元。
他的个人
财富去年翻了一番多,达590亿美元。
全球首富、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
盖茨上周财富减少45亿美元,致使其身家
缩水至792亿美元。
全球第二富、西班牙服装集团盈迪德公
司老板阿曼西奥·奥尔特加的财富上周减少
34亿美元,缩至695亿美元。
据彭博社亿万富翁指数,全球最富400人
新年第一周的财富损失总和,占他们全部财富
的4.9%。
这一数字略好于全球股市的表现。
据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公司ACMI指数,全球
股市上周下跌6.2%。
截至上周末,全球最富
400人财富共计3.7万亿美元。
这一数字在去
年年底为3.9亿美元,在1年前为4万亿美元。
彭博社亿万富翁指数去年年底显示,全
球最富有的400人2015年财富蒸发190亿
美元。
这是自彭博新闻社亿万富翁指数
2012年创立以来,这一人群的财富首次年
度减少。
全球富人新年首周财富缩水近两千亿
400名全球最富者中,47人的财富当周分别损失至少10亿美元
(深圳晚报综合报道)
交易日中,沪指已三度单日
跌逾5%,累计下跌14.76%;
其他股指则“更受伤”,中小
板指数累计下跌19.64%,创
业板指数累计下跌22.39%。
降趋势,创下2015年11月13日以来的低点。
分析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年12
月PPI连续第46个月保持下滑态势,显示基
本面依然不容乐观。
人民币汇率初现止跌迹
象,但投资者对于热钱外流的担忧并未因此
获得缓解。
加上上周外盘股市集体下行,对
本已处于弱势的A股形成拖累。
在上述多重
利空因素的共振下,A股再现深幅调整。
市场情绪继续主导A股走势
7日,仅实施4天的指数熔断机制被连
夜叫停,这一举措让部分业内人士看到市场
企稳的迹象,市场此后也给出积极反应,8日
沪指即反弹近两个百分点。
然而,好景不
长,本周一的大跌再度引发投资者的担忧。
率、指数点位均已降低不少,且“国家队”救
市已日渐成熟,前述因素有利于支撑市场不
会出现持续大幅杀跌的状况。
对此,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沈正阳亦表
赞同。
沈正阳认为,考虑到3000点左右是
去年股市9月份反弹的主体运行区,料将有
较强的抗跌性;但一旦跌破这一心理关口,
沪指可能加速下跌,触及去年股市异常波动
期间的最低点。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则呼吁,
为维护市场的稳定,上市公司应该放缓减
持,对于大宗交易等减持途径应该加以限
制;各个上市公司应该共同负担起稳定股价
的任务维护长期价值;大股东增持及上市公
司回购适时展开;国家队应出手稳定市场。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