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油茶无性系果实成熟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油茶无性系果实成熟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c a e u e r fsn l pa y e h n sc r s weeo ige ek tp .whl l du lc a g u v so true ef in y weeo U ” tp. Th g v i al ima h n e cr e fwae s f c c r f“ e ie ye e
点 在 3 9 5 0/ l m s 之 间 , 补 偿 点 在 1  ̄ 2 , l m s1 间 ; 步 回 归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响 高 产 品种 6 ̄ 0  ̄ mo ・ 光 9 3 ̄ mo ・ _之 逐 影
叶片 P 的主导因子为气孔 导度 , 光合有效 辐射和参 比室 的 C 2 度是 影响 中产 品种 的主导 因子 , 通 品种 主要 受 O 浓 普
P 00y tei h r cei isi a l aoef r h tsn h t c aa trs c C mel li ea c t n i
c o s a r i a u a i n s a e l ne t f u tm t r to t g
CH E Yo g z o g,W ANG i N n - h n Ru ,W ANG a g n n,P Xin - a ENG h o f n S a - e g,YANG a - u, Xio h
p ooy t ei dd ’ cu nalvreis n h r r inf a tdfee c sa n h ts hss in t c ri l aite ,a d teeweesg icn frn e mo g n o i i
o h e ait s ft rev r i .Al ir a ee l丁r un l d
du l h n e fn tp oo y tei rt ( ) a d ta s iain rt ( ) wee su i o aaiey wi :4 0 ima a g so e h tsn h t ae P n rn prt ae c c o r tde cmp rt l t LI6 0 P d v h

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分析

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分析

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分析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油茶常见的繁
殖方式为无性系苗,无性系苗是通过叶片扦插或芽插繁殖得到的苗木,其性状和光合特性
在不同无性系苗期可能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进行分析,以
期为油茶的栽培和生产提供参考。

光合作用是油茶进行养分合成的重要过程,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环节。

在不同无
性系苗期,油茶的光合特性会有所变化。

不同无性系苗期的油茶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
能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随着无性系苗期的增长,油茶的叶绿素含量会逐渐增加。

这是因
为油茶在早期生长阶段需要大量的光合色素进行光合作用,随着生长的进行,植株逐渐发
育成熟,叶绿素的含量也逐渐增加。

不同无性系苗期的油茶植株叶片的光合速率可能会有所不同。

光合速率是评价植物光
合作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植物生长和发育水平的重要参数之一。

通常情况下,油茶在苗期的光合速率较低,随着植株的生长,光合速率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油茶在苗期
对光的利用能力较差,叶片的表面积相对较小,光合作用的面积有限。

随着植株的长大,
叶片表面积增大,光合作用的面积也增大,从而使光合速率提高。

不同无性系苗期的油茶植株的光合特性会有所不同。

油茶的光合特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

了解油茶不同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可
以为油茶的栽培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油茶的高效种植和产量提高。

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分析

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分析

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分析一、研究背景油茶是一种传统的重要农林作物,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高品质油茶油的需求增多,油茶的栽培和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对油茶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而不同的光合特性将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速度、产量和质量。

研究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对于提高油茶的生产效益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植株进行实验观测,分别测定了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色素含量。

并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究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三、研究结果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植株在光合速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其对光照的利用效率不同。

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来源于油茶无性系苗期的遗传基因及生长环境不同所致。

光合色素含量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不同的光合色素含量也将对光合作用产生明显影响。

四、研究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存在差异,这与其遗传基因及生长环境的差异有一定关系。

具体来说,植株的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而气孔导度则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

这说明了叶绿素含量对于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以及气孔导度对于光合速率的影响。

而光合色素含量也对光合作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高光合色素含量会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在栽培油茶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叶绿素和光合色素的含量,调控气孔导度,以提高光合速率,从而达到提高油茶生产效益和品质的目的。

五、研究展望本研究对不同油茶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我们可以结合基因测序和生长环境模拟实验,探究不同基因型和不同环境因素对油茶光合特性的影响。

也可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的手段,优化油茶的光合特性,以提高生产效益和品质。

光合指标测定

光合指标测定

油茶光合特性研究进展俞新妥等测定了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的光合速率,研究表明: 6:00-18:00,两种植物都能测出表观光合作用,其日进程为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9: 00-10: 00,次高峰出现在17: 00 左右。

梁根桃等通过测定普通油茶的光合作用日进程发现: 普通油茶光合作用日进程为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0:00左右,随后光合速率逐渐降低,直至傍晚。

骆琴娅等研究了高州油茶的光合日变化,指出其光合日变呈双峰曲线,第1次高峰( 即最高峰) 出现在10: 00,第2次高峰出现在16: 00左右,15: 00 最低。

出现上述油茶光合作用日变化现象可能和油茶栽培区的立地条件有关,即立地条件好,其光合日变化为双峰曲线;立地条件差,其光合日变化仅呈单峰曲线。

还与测定时的气候条件有关,如一般夏季和晴天易呈现双峰。

邹天才等研究了贵州山茶属5种野生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发现5种野生植物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等光合生理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并认为这5 种植物均为C3 植物。

黄义松等对幼龄期生长旺盛的3个油茶无性品系长林4号、长林166 号和长林53 号光合作用进行测定和分析发现:长林4 号在幼龄期光合特性上具有比较优良的种质优势。

这与长林4 号长势较旺,枝叶茂密,而长林166 号长势中等,长林53 号长势较弱有关注意上述的高峰出现在10点左右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一致,但还具有时间和季节的差别。

王瑞等研究油茶优良无性系光合特性的影响因子中报道,9:00-11:00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值大于下部叶片,而14:00-16:00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值大于上部叶片,这与光照强度有密切的关系。

梁根桃等认为油茶在年生长周期中,不同叶龄叶片存在着功能转换过程,由4月中下旬低于2年生叶到7月初超过2 年生叶; 2 年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高而稳定,是常年功能叶; 3 年生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逐渐降低。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油茶CO2饱和点较低,CO2补偿点较高,光抑制现象明显,光合效率不强,且不同品种之间,由于遗传因子的作用,光合潜能差异很大。

7个油茶无性系苗期光和特性初步研究

7个油茶无性系苗期光和特性初步研究

光合作用 , 气孔发生关闭。随着光照强度和温度降低 , 气孔会 再度开放,但会逐渐减小,在 1 8 : 0 0 左右 , 气孔导度降至最低 值 。不 同品系间气孔 导度存在 显著 差异 , 其 变化范围为 0 . 0 9 0 3
0 . 1 6 0 1 oo t l・m ・s ~。
3 , 4各油茶无性系蒸腾 速率差异性分析
7 个油茶无性系苗期光和特性初步研究 丁进义。李大进 。杨森兴,等
7个油茶无性 系苗期光和特性初步研究
丁进 义 ,李大进 ,杨森兴 ,陈慧
( 江西省上饶 市林 业科 学研 究所 ,江西 上饶 3 3 4 0 常 用的 7 个油茶无性 系品 系, 通过测定其 l d中净光舍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气孔导度 、 蒸腾速 率的 日变化 。
文 献 标 识 码 :A
1油茶的生物学特性 近些 年 ,随着科 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分子标记技术在油茶 遗传多样性分析 的研究 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 用 ,分子标记技术具 有稳定性 高、标记数量多等诸 多优点 ,其 中主要体现在 R A P D 分子标记 技术和 I S S R标 记技术上 。赣系在赣 系油茶无性 系 的 优 良品质判定及选育方 面取得 了巨大 的研究成 果。有专家采用 这两种技术对油茶优 良无性 系进行多样性研究 ,从 而得出油茶 优 良无 性系与普通油茶之间存在较大 的遗传差 异性 ,为油茶的 良种选 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比较分析 出该 7 个油茶无性 系苗期光合 生理特 性之 间的差异 。为优 良无性 系的选择提 供参考依据 ,在 生产 中我们可 以从 中选育 出光
合生理特性较强的优 良品 系进行 大量培 育,提 高油茶产量 。对 于光合特性 生理较弱 的品 系相应地提 出改 良措施 ,以提 高光合速率。

不同产量类型油茶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Ⅳ—花期

不同产量类型油茶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Ⅳ—花期
A p . 20 r 10
不 同产 量 类 型 油 茶 无性 系光 合 特 性 的研 究 I - 花期 V一
王 瑞 , 永 忠 , 湘 南 , 邵 锋 , 小 胡 , 玉 娟 , 陈 王 彭 杨 王 杨 杨
( 南 省 林 业科 学 院 ,湖 南 长 沙 4系 高 产 品种 、 产 品 种 和 普 通 品种 3种 类 型 为 试 材 , 用 I 4 0 中 采 6 0 P便 携 式 j 合 测 定 系 统 在 1 匕
花 期 对 其 净 光 合 速 率 ( n 、 腾 速 率 ( 等 日变 化 及 光 合 光 响 应 线 进 行 了 比较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净 光 合 速 r ) 蒸 ‘) 其
第 3 0卷 第 4期
21 O 0年 4月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 r lo nt a ou h Un v riy o r sr & Te h l g ou na fCe r lS t i e st fFo e ty c no o y
Vo1 0 NO. .3 t
di r re y; Di r lc ng sof ,r na y va it u na ha e pr s ntsngc c r e e e i l u v s whie di na han sof E l ur lc ge pr s c enta “ onc d e- ow n —
a d“ d a e rsin h n me o f h t s n h s s h i e s n f r h w rp a dlw yedo r n Mid y d p es ”p e o n no oo y t ei wa emanr ao o el n il f — o p s t t o 『 o o

3个油茶新品种的光合特性

3个油茶新品种的光合特性

金 ’ 华 鑫 ’ 总叶 绿 素 质 量 分 数 分 别 为 13 .09 ‘ 的 -5 .7和 09 g gi 净 光合 速 率 与 叶 绿 素 a呈 极 显 著 负相 关 关 系 .0 m . -
( < 00 ) P .1 ,相 关 系数 为 一 . 7 与 叶 绿 素 b 总 叶 绿 素 质 量 分 数 和 叶 绿 素 a叶 绿 素 b之 间 相 关 性 不 显 著 综 合 净 光 09 ; 4 , /
(. rd aeSho,B in oet nvrt,B in 0 0 3 hn ;2 T eK yLb rtyo N n odF rs 1 G aut col e i F rsyU iesy e ig10 8 ,C ia . h e a oa r f o- o oethn
Ab t c :T eam w s os d htsnh t h rcei i f he e a el l r o a ut as sr t h i a t yp o y tei c a t s c o ren w C m laoe a(it )e lv r a t u o c a r ts t i le i
室 ,湖 南 长 沙 4 0 0 ; 104 ) 摘 要 :采 用 L一4 0便 携 式 光 合 测 定 系统 ,对 3个 油 茶 C m lⅡ0 i r 品 种 ‘ 硕 华 金 华 鑫 ’ 光 合 生 理 指 标 I 0 6 a el lr a新 i ee 华 的
及 叶绿 素质量 分数 进行 测定 结 果表 明 :① 3个油 茶品 种叶 片 的净 光合 速 率( 日变化 均 呈 宽大 的单峰 型 ,不存 在 只)
ta u iaswee iv siae n h i c reain w s a aye .Ra d mie e in w s a pid i hs e )c h v r r n et td a d ter or lt a n lz d g o n o z d d sg a p l n ti e

油茶无性系新梢生长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油茶无性系新梢生长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线存在单峰和双峰两种类型 , 高产 品种 与中产品种为单峰型 , 普通品种 为双峰型 , 普通 品种存 在 明显 的光合 午休现
象, 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 ; 3个品种上 、 下部 叶片 的蒸 腾速率 的 日变化 曲线均 为单 峰型 , 水分 利用效
率的 日变化曲线均为“ ” ; 个 品种的最 大净光合速率在 84 4~ 1.7 m l m~ ・ 之间 , U型 3 .O 0 8 9I o ・  ̄ s 光饱和点 在 3 5 0 ~ 38 p o ・ 1 , l m~ ・ 之 间 , m s 光补偿点在 2 4~ 5 m l i~ ・ 之间 ; 3 o ・n s 逐步 回归分析 表明 , 响高产 品种 叶片净 影 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为气孔 导度 、 胞间 C 浓度 和相 对湿度 ; O 气孔导 度是影 响中产品种净 光合速率 的主导因子 , 普 通品种净光合速率 主要受气孔导度和胞间 C O 浓度 的影响 。
o r t sw i rv e e rne rh hpo sn ei e c nybedn fC m lao ir. 2 T ed ra f aii ,hc poi drf e csf i h t yt t f i c re g o a ei l e ( ) h un v ee h d e o g o h c fe i i l e a f i l
v reis, a mae il a d sn t e i6 0 a ite s tra s n u i g h L - 4 0 p ra l p oo y t e i s se , t e o t be h ts n h ss y tm h dir a d n mis f e u n l y a c o n t
p o ste crt P ) t nprt nrt, n g t ep necre f e htsnh t t P )i tesot h t y t e( n , r si i e a dl h so s uvs t o ytei r e( n n h h o o hi a a ao a i r on p o c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峰。
光合作 用是 绿色 植物 生产 的实质 , 也是 生物 界获 得能量 和食 物 的基 础 。绿 色植 物 生产 的干 物质 9 % 0

9 %来 自于光合作用 , 5 只有 5 一 0 % 1%来 自于根部
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因此光合作用是决定产量的重要 因素 J 。据估 计 , 球 上 每 年 通 过 光 合 作 用 固 定 的 地 C , 7 1 “t O 约 × 0 。光合作用的强弱不仅反映 出植物
大豆 等作物 上进行 高 光效育 种 技术 研 究 与开 发应 用 的研究 较 多 。采 用 的方 法 主要 集 中在 通 过 采用 远
含量下降, 叶片功能衰退 , 使用硫代硫 酸银 、 三十烷
醇 、 酸铵 、 硫 完全 营养 液 4种 试剂 喷施 于油 茶叶 面 , 都
起到了延缓叶片衰老 , 增加 叶绿素含量, 提高光合速 率的作用 , 中以三十烷醇效果最好。胡哲森等 其 以不 同浓 度 N H O 对 油 茶 进 行 叶 面 喷 施 。结 果 表 aS 明 :5 10~20m / a S 可 以 明显 抑 制 叶 片 的光 5 gLN H O 呼吸 , 提高光合速率 , 增加经济产量 。李铁柱等 对 副
11 不 同油茶 品种光 合特 性规律 .
等 对幼龄期生长旺盛的 3个油茶无性品系长林 4 号、 长林 1 号和长林 5 号光合作用进行测定和分析 6 6 3
目前 , 油茶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栽培 、 育种 、 基因工 程等方面 , 但油茶光合作用的研究还较少 , 主要集 中
收稿 日 : 1 -7 1 期 2 10 —5 0 - 修 回 日 : 1 .9 2 期 2 1o -O 0 基金项 目: 国家科技部 “ 十一五 ” 科技支撑项 目( 编号 : 0 B D 1 0 2 9 A B 15 0 3
实意 义 。
众多研 究表 明 , 同 的品种 、 不 无性 系及 叶龄 间 , 油
茶的光合生理特性表现出明显差异。邹天才等 研 究了贵州山茶属 5 种野生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 , 5 发现 种野生植物的光合速率 、 光饱和点等光合生理特性存
在明显差异 , 为这 5种植物 均为 c 并认 植物 。黄义 松
秋 水仙 素处 理 的油茶 苗光 合作用 进行 了初 步研究 , 筛
缘杂交或体细胞杂交和人工诱变 , 然后对其后代进行 筛选 , 以期将 c 植 物 改造成 c 植 物 ; 也可 在 c 植物
品种 中直 接进 行大 量筛 选 , 以选育 出低 补偿 点 的高光
选 出了叶绿素 、 净光合速率 、 光饱 和点均 比对照高 的
无 性 系光 合特性 的影 响 因子 中报 道 , 0 — 1 :0上 9:0 10 部 叶片 的净 光 合 速 率 值 大 于 下 部 叶 片 , l 0— 而 4:0
拥有能经济有效地利用太 阳光能的理想株型 、 叶型 , 具有 C O 补偿点低的高光效低消耗或经济产量高的 油茶 良种 , 具有 十 分重要 的 意义 。 3 提 高油 茶光 合速 率的途 径
毫 论 综 娅
d i1 .9 9 ji n 10 - 1 1 2 1 . 1 0 3 o:0 3 6 /.s . 0 0 8 0 .0 2 O .0 s
油茶 光 合 特 性研 究进 展
郭春 兰 , 张露
( 江西农业大学 园林与艺术学 院, 昌 304 ) 南 30 5
摘 要 : 光合 作 用作 用是 植 物 生 长 的基 础 , 合 作 用 的 强 弱 不 仅 反 映 植 物 的 生 长 发 育 水 平 , 光 而且 直 接 关 系到 其 产
树 种栽 培面 积 的 8 % 以 上 , 油 棕 、 橄 榄 、 子并 0 与 油 椰 称 为世 界 四大木 本食 用油料 树种 , 也是 我 国南 方 主要 的木本 食用 油料 树种 。油茶 的 主要产 品是茶 油 , 被誉 为“ 东方 橄 榄 油 ”】 。我 国年 产 茶 油 1 l 5万 一 0万 2 t有 “ 色 油 库 ” “ 色 金 库 ” , 绿 、绿 的美 誉 J长期 食 用 , ,
量与品质 。作者依据 目前的研 究成果 , 分析 了油茶 不同品种 和不同叶龄 叶片的光合特性规律 、 高光 效育种现状 , 探 索 了提 高油茶 光合速 率的途径 , 并展 望 了油茶光合 特性研 究的方向和重点。 关 键词 : 油茶 ; 光合特性 ; 究进展 研
油 茶 ( a ei o ir) 山 茶 科 山茶 属 常 绿 小 C m la l e 属 l e a f
无性 系 8号 新 品种 。
3 3 施 肥 对 油茶光合 作 用的影 响 .
效株系或 品种; 或在 c 植物中直接筛选出光合 能力 更 强 的株 系 或 品种 -] 12 。 92
目前 , 由于植 物 生理 研 究技 术 的迅 速发 展 , 光 对 合作 用 的研究 也逐 步深 入 , 其对 光能 的吸 收 、 递 、 尤 传
至傍 晚为止 , 并未出现第 2次高峰。骆琴娅等_ 研 1 ¨ 究了高州油茶的光合 日 变化 , 指出其光合 日 变化呈双 峰曲线 , 1 第 次高峰 ( 即最高峰) 出现在 1 :0 第 2 00 , 次高峰出现在 1 : 60 0左右,5 0 1 :0最低 。出现上述油 茶 光合作 用 日变化 现 象 可能 和 油 茶 栽 培 区 的立 地 条 件有关 , 即立地条件好 , 其光合 日 变化为双峰曲线 ; 立 地 条件差 , 光合 日变化 仅呈 单峰 曲线 。还 与}定 时 其 贝 0 间、 测定时气候条件有关 , 如一般夏季和晴天易呈现
通过合理施肥 , 促进油茶生长 , 使树体营养元素 浓 度保 持适 当的水 平 与 比例 , 实 现 油 茶稳 产 、 是 高产
的关键 栽 培措施 之一 。赵 中华 等 研 究 了不 同施肥
部 叶 片达 到光饱 和 , 而上部 叶 片 由于 接受过 多 的光照
力适应逆境的能力最强 , 是高光效育种 的优 良种质 , 此 时 , 意适 时灌溉 及加 强抚 育管理 以增 强植 株 的抗 注 性, 提高油茶座果率 , 从而可以提高来年产量 ] 。
光合有 效辐 射 是影 响高 产 品种 和 普 通 品种 净 光
2 油茶 高光效 育种
高油茶 叶片 的光合性 能。梁根桃 等_ 2 通过 观测发
现 , 通油 茶 2年生 叶 在幼 果 迅 速 生 长 阶段 , 普 叶绿 素
所谓高光效育种 , 是在遗传学的基础上 , 通过控 制和调节光合作用过程 , 改善光合器官 , 从而获得 高 光效的高产品种 , 它是在光合生理研究 与提高光 能利用率技术途径研究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 代 育种新 技术 。近 年来 , 内外在 水 稻 ¨ 小 麦 Ⅲj 国 、 、
小果油茶的光合速率 , 研究表 明: :0 l :0 两种 6 0一 8 0 , 植物都能测出表观光合作用 , 日进程为双峰 曲线 , 其 最高峰出现在 9 0~1 :0 次高峰 出现在 l :0左 : 0 00 , 70 右, 且小果油茶的光合速率高 于普通 油茶 , 1 :0 在 5 o 最低 。梁根桃等 。 。 通过测定普通油茶的光合作用 日
本 身 的生 长发 育水 平 , 且 直 接 关 系 到 其 产 量 与 品 而 质 。生长在 自然 界 中的植物 , 由于所处 的生 态条 件不 同 , 培管 理措施 不 一 , 映 在产 量 上 的差 异 十分 悬 栽 反 殊, 其根本原 因在于是否能有效利用光能 , 以对光 所 合 作用 的研 究在 理论 上 和 生 产实 践 上 都 具有 重 大 现
进程 发现 : 普通 油 茶光 合 作 用 日进 程 为 单 峰 曲线 , 最
可起到降血脂 、 防心脑血 管疾病 等保健 功 效 。 预 j 此外 , 茶油在工业 、 化妆 品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 的经 济利用价值和社会资源价值 。
1 油茶光 合特 性规律
高峰出现在 1 :0左右 , 00 随后光合速率逐渐降低 , 直
0 ) 3 。
第一作者简介 : 郭春兰 (9 9 , , 17 一) 女 博士生 , 讲师 , 研究方 向为森林培 育学。通讯 作者 : , , 张露 女 教授 。Em i l l 1 2 .o — a : n 5 @16 cm la
10


{= Z
●I=
皇 _ l ■山
还具有时间和季节的致使下部叶片下午的净光合速率值高
于上部 叶 片 。 1 3 不 同叶龄 油茶 叶片光合 作 用的规 律 .
合速率的首要因子 , 而油茶又是阳性树种 , 以油茶 所 栽植 时应选 择 阳坡或 半 阳坡等 阳光充 足 的地方 , 有利 于提高树体 的净 光合速 率从而 提高产量 _ 2 。傅埘 等 研究 了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 的生理特性 , 出 得 油茶 叶 片含水 量 在 5 % ~6 % 的 范 围 内 , 片能 够 5 0 叶 进行光合作用 , 当叶片含水率低 于这个范围时, 叶片 光合速率明显降低 。因此 , 油茶 叶片的含水量 、 水势 的高低等显著影响光合作用, 必须对油茶进行合理的 灌溉 , 以促 进油 茶光合 作 用 , 增加 积 累 , 提高 产量 。

发现: 长林 4 号在幼龄期光合特性上具有 比较优 良的
种质优势。这与长林 4 号长势较旺, 枝叶茂密 , 而长林 16 6 号长势中等, 长林 5 号长势较弱有关。 3 12 油茶不同叶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规律 . 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日变化趋势一致 , 但
林业{ 技开 震 2 1 _ } 02年第 2 6卷第 1期
3 1 合 理灌 溉和 光照 因子 .
1 : 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值大于上部 叶片 , 60 0 这与
光照 强度 有密 切 的 关 系 。9:0 1 :0 光 照 强 度 不 0 — 10 ,
大, 上部叶片接受光照完全 , 光合速率相对较高, 而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