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3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练习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志鸿优化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优秀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绘制简单的频数直方图进行数据表示与处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教学难点: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获取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数据收集的过程,并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表示与处理,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得到初步发展,对数学的应用价值有了感性上的体会,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也接触了许多统计方面的实例,因此本节课采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思维,进一步理解观察、类比、分析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频数与频数直方图的概念,并能初步绘制简单的频数直方图.2.经历数据的处理过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解决实际问题.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处理与表示的重要性,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应用价值.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引导发现法为主,讨论、演示法为辅,设计“实验——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情境观察和自己动手实验,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取知识,并通过讨论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即情感感悟——引导发现——直观演示——设疑诱导.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设计说明通过创设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所提出的问题(1),是对前面所学的数据表示方法的回顾,也是本节课所学的新内容——频数直方图的基础,问题(2)的设计主要是为切入课题并进行下一步的新知探究做好准备.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吗?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师生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英语成绩仅分为三个等次,因此,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均可以简洁表示英语成绩.问题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这个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吗?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师生活动:通过观察、讨论,不难发现语文成绩多且层次差距较大,若再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显然非常繁琐.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教师由此顺势切入课题.教学说明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放手给学生完成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只要学生的想法合理即给予肯定与鼓励.由问题1的易于解决,到问题2中学生产生的困惑,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入课题,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设计说明利用多媒体出示解决上面问题1时所列的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进一步引出频数概念.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解答问题2,列表与所画条形图非常复杂.这样引导学生尝试把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段简单化处理,进而探索得到新知——频数直方图.这里的“人数”表示优、良、中出现的频繁程度,因此也称为频数.你能不能帮助小明想一个好的办法,较简便地解决问题2呢?试试看!师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想出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类似地作分段处理,再画统计图表进行表示,从而得到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知识.注:这里的60~70表示大于等于60同时小于70.其他类似记号含义相同.明晰新知:1.我们把上图的横轴略作调整,得到下图.像这样的统计图称为频数直方图.2.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3.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教学说明本环节教学主要采取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教师是倾听者,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准确的归纳结论.三、巩固提高,熟练技能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了两个练习题,充分利用例题表格中的其他数据信息,进行对应训练,巩固新知.同时,让学生较完整的独立绘制频数直方图,也为下一课时中学习频数直方图的绘制步骤做好准备.练习1:请将前面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练习2:请将前面表格中的身高数据按3 cm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适当点拨,做好辅导工作.四、应用提高,设计方案设计说明本环节属于较高层次的训练,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要求学生设法解决,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统计活动收集数据、解决问题,从而体会统计的应用,培养学生主动应用统计的意识.图①图②1.这两幅漫画介绍了什么内容?你能帮助李大爷设计一个进货方案吗?(小组讨论)图③2.图③是李大爷的孙女小丽统计一周平均各种雪糕的销售数量,你能根据这张图告诉李大爷明天怎样进货吗?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合理作答.教学说明对于各种牌子的雪糕应进多少,学生可能有各种想法,但都必须基于对李大爷所卖雪糕数量的统计.另外,学生为李大爷设计的进货方案可以是多样的,只要与图③中的数据基本相符即可.五、积累与总结1.频数及频数直方图等概念.2.初步绘制频数直方图.3.会选择合理的表示方式来表示数据.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扇形区域分布图等表示所收集的数据情况.评价与反思本节课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统计实例,课题的切入与新知的探索过渡巧妙、自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获取了统计学中的“频数”“频数直方图”的概念,初步掌握了频数直方图的简单绘制方法.在统计频数和画频数直方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既进行定性的分析,又进行定量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有学生的观察感受、独立思考,有师生的合作交流、问答小结,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发挥和展示.。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数据的表示(二)
柳埠中学 初一数学组
课前准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 类书籍? 文学类(A)、漫画类(B)、 科普类(C)、历史类(D) 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书籍, 结果如下:(投影片) AAB C DABAAC BAAC B CAAB C AABAC DAAC D BAC DAAAC DA C BAAC C DAAC 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 一类书吗?他的数据表示方式是什么?
新课引入
学号 性别 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学号
性别 女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身高 (厘米) 162 157 160 164 161 162 164 163 154 172 153 156 163 164 161
入学成绩 语文 83 86 92 83 75 86 91 87 82 68 88 80 82 78 89 数学 85 80 93 89 77 97 91 82 88 70 95 87 81 75 87 英语 优 优 优 优 良 优 优 优 优 中 优 优 优 良 优
167
165 166 159 169 168 158 160 159 162
83
88 79 72 86 91 80 85 90 91
75
94 98 65 97 96 93 89 84 89
良
优 优 中 优 优 良 优 优 优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 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 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成绩段 人数
60~70 1
阳原县第五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3 数据的表示练习2 北师大版

数据的表示1.七年级三班共有学生54人,学习委员调查了班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每人只参加一项活动),其中,参加读书活动的18人,参加科技活动的占全班总人数的16,参加艺术活动的比参加科技活动的多3人,其他同学参加体育活动.则在扇形图(如图)中表示参加体育活动人数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A .80° B.90° C.100° D.110° 2.如图是某农户2015年收入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已知他2015年的总收入为5万元,则他的打工收入是( )3.某校测量了七年级(1)班学生的身高(精确到1 cm),按10 cm 为一段进行分组,得到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班人数最多的身高段的学生数为7C .该班身高最高段的学生数为20D .该班身高最高段的学生数为74.如图是某厂2005年各季度产值统计图(单位: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季度中,生产总值有增有减;B.四个季度中,前三个季度的生产总值增长较快;C.四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生产总值变化一样;D.第四季度生产总值增长最快5.如图表示的是对某班50名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的调查图,则喜欢游泳的学生有()A.5人 B.12人 C.16人 D.20人6.如图是A校女生占全校总人数的50%,B校男生占全校总人数的50%,•比较两校女生人数是()A.A校多于B校 B.A校比B校少C.A校与B校一样多 D.无法比较7.如图是光明中学七年级(1)班就“同学们在家是否做家务”制作的调查统计图:(1)根据图中的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2)从扇形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3)根据你得到的信息,请你给光明中学七年级(1)班同学提出你的建议.8.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某校举行了对“爱我黄石”为主题的图片制作比赛,评委会对200名同学的参赛作品打分发现,参赛者的成绩x均满足50≤x<100,并制作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若依据成绩,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参赛同学中抽40人参加图片制作比赛总结大会,则从成绩80≤x<90的选手中应抽多少人?(3)比赛共设一、二、三等奖,若只有25%的参赛同学能拿到一等奖,则一等奖的分数线是多少?9.李老师为了解班里学生的作息时间,调查了班里50名学生上学路上花费的时间,他发现学生所花时间都少于50分钟,然后将调查数据整理,作出如图6-3-16所示的频数直方图的一部分(每组数据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请根据该频数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次调查的总体是什么?(2)补全频数直方图;(3)该班学生上学路上花费时间在30分钟以上(含30分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10.某班全体同学在“献爱心”活动中都捐了图书,捐书的情况如下图表:每人捐书的册数 5 10 15 20相应的捐书人数17 22 4 2根据题目中的扇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2)全班同学一共捐了多少册图书?(3)送给山区学校和本市兄弟学校各多少册图书?参考答案:1.C2.B3.D4.D5.C6.D7.(1)每天做家务:5÷50×360°=36°;偶尔做家务:15÷50×360°=108°;一点不做家务:30÷50×360°=216°.如图所示(2)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做家务的人数太少. (3)今后应提倡学生多做家务.8.(1)200-(35+40+70+10)=45(名),补图略. (2)设抽了x 人,则20040=40x,解得x =8.(3)依题意知:获一等奖的人数为200×25%=50(名),则一等奖的分数线是80分. 9.解:(1)∵总体是所调查对象的全体, ∴班上50名学生上学路上花费的时间是总体. (2)如图所示:(3)依题意得花费时间在30分钟以上(含30分钟)的学生有5人, ∴5÷50×100%=10%.∴该班学生上学路上花费时间在30分钟以上(含30分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10%.10.解:(1)该班共有17+22+4+2=45(名)学生.(2)全班同学一共捐书5×17+10×22+15×4+20×2=405(册). (3)送给山区学校405×60%=243(册), 送给本市兄弟学校405×20%=81(册).科学记数法一、选择题1.-800 800 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8.008×104B 8.008×104C -8.008×105D 8.008×105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各数的算式中,不正确的是()1 456.7=1.4567×103;5.447=5.447×101;152=1.52×102;-37800=-378×102A 0个B 1个C 2个 D 3个3.我国西部地区面积约为640 万平方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640×104 平方千米B 64×105平方千米C 6.4×106平方千米D 6.4×107平方千米4.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现场观看人数达到1 920 000 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92×104人B 1.92×105 人C 1.92×106人D 1.92×107人5.某市科记园区的超级计算机中心内,被称为“神州一号”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384 000 000 000 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3.84×1010次B 3.84×1011次C 3.84×1012次D 3.84×1013次6.设n是一个正整数,那么10n 是()A 10个n相乘的结果B 是一个n位整数C 10的后面又n个0的整数D 是一个n+1位的整数7.神州五号飞船与送它上天的火箭共有零部件约120 000 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个A 1.2×104B 1.2×105 C1.2×106 D 12×1058.一光年是光在真空中经历一年所走的距离,一光年约等于9 460 800 000 000 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千米A 9.4608×109B 9.4608×1010C 9.4608×1012D 94608×1059.已知:a = 1.2647×105 ,则a表示为()A 12 647B 126 470C 1 264 700D 12 647 00010.从“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获悉,中国的互联网上网用户数已超过7 800 万,居世界第二位.7 800 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7.8×105B 7.8×106C 7.8×107D 7.8×108二、填空题11.如图1是陆地面积最大的三个国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们的面积为:中国________千米2;俄罗斯_________ 千米2;加拿大________ 千米2.12. 纳米技术已走进我们的生活,1 纳米相当于一米的1 000 000 000 分之一.则1 米 = _______ 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水星半径是2 440 000 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米.14.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7.2×105米2,其原数是__________米2.15.人体中约有2.5×1013 个红细胞,其原数为__________个.16.地球离太阳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千米.17.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 周,共飞行60 多万千米后成功着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60 万千米是__________千米.1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7.3×107 - 8.3×106 =__________ .19.据报道,我国将在2 007 年前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总投资14 亿元.14 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元.20.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 a <______,n 时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果这个数是n 位整数,那么10 的指数为_________.三、解答题21.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表中的数:名称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长/千米科学记数法/千米水星58 000 000金星110 000 000地球150 000 000间的实际距离.(单位:米)23.有资料表明,一粒废旧的纽扣电池大约会污染60 万升的水,如果你们学校的每个同学都丢弃1 粒纽扣电池,大约会污染多少升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一结果.参考答案选择题1. C2. C3. C4. C5. B6. D7. B8. C9.B 10. C填空题11. 9.597×106;1.707×107;9.976×10612. 10913. 2.44×10614. 720 00015. 2 500 000 000 000 00016. 1.5×10817. 6×10518. 6.47×10719. 1.4×10920. 10;n-1解答题21.23.略第一章有理数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q≠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w w w .x k b 1.c o m 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3)0a 1aa >⇔= ;0a 1aa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非负性;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数据的表示(2)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数据的表示(二)一、课标与教材分析本课《统计图的选择》内容从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统计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以及作出推断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标准要求:1.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建立数据分析观念。
3.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
4.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的描述数据。
5.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在上一课时学习过利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表示,在小学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通过表格描述数据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学生在看到一组数据后会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为本节引入频数分布直方图打下基础.学生想知道的:学生在小学里学过条形统计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统计图、认识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在相关活动中也形成了对统计图进行对比与选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本节的学习中来,具备了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 对所收集的数据通过制作图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正确信息,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推断,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示数据的特点.三、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际问题说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2.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能作出条形统计图,体会数据能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的作用;3.在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获取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产生新认识的数学活动经验;4.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点:探寻频数直方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关系,绘制频数直方图五、教学难点:在已经给出分组的情况下绘制频数直方图。
6.3 第1课时 扇形统计图(课件)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当堂练习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将自己五月份的各项消费情况制作成扇形统计 图,从图中可看出( A )
A.各项消费金额占消费总金额的百分比 B.各项消费的金额 C.消费的总金额 D.各项消费金额的增减变化情况
2.如图所示是世界人口的扇形统计图,关于中 国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7_2_° ____.
提出问题: (1)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 (2)计算各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填在下表中。其中,圆心 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
最喜欢 阅读的 图书类
型
百分比
对应的 圆心角 度数
文学
30% 108 °
历史 科普 军事 艺术 其他
20%
22.5 %
10%
10%
7.5%
议一议
小亮对全班40名学生进行了“你对哪些课程非常感兴趣”的调 查,获得如下数据:语文20人,数学25人,英语18人,物理10人, 计算机34人,其他12人.他想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却发现 6项的百分比之和大于1,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对40名学生进行调查,可调查结果是119人,这说明调查时小亮 没有强调“单选”这一条件,有的同学选择了两项或更多项,所以才
各部分之和等于总体
扇形圆心角之和是360°
百分比之和是1
课后作业 教材第185页习题6.3第1的数学成绩的等 级,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则图中表示A等 级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为_1_0_8_°____.
4.如图所示是小刚一天中的作息时间分配的扇形 统计图.如果小刚希望把自己每天的阅读时间调 整为2小时,那么他的阅读时间需增加( C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6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3 数据的表

1.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 行了分组,画在 横轴 上, 纵轴 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如果样本中 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 地反映数据的 整体 情况.
2.绘制频数直方图的步骤:(1)确定所给数据 的 最大值和最小值 ;(2)将数据适当 分组 ;(3)统计每组中数据 出现的 次数 ;(4)绘制频数直方图.
答案
12345
2.七(1)班45名同学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的频数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 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人数最多的一组是 ( ).
A.2~4 h
B
B.4~6 h
C.6~8 h D.8~10 h
关闭
答案
12345
3.(2017·安徽中考改编)为了解某校学生今年“五一”期间参加社团 活动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100名学生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 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由图可知该校“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 在8~10 h之间的学生数是( ).
3.在对58个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后,各组数据的频数之和 是 58 .
4.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样本数据均为整数),最大值为141,最小值 为50,若取组距为10,则可分成 10 组.
12345
1.在频数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高等于( ). A.组数 B.组距 C.样本数据 D.相应各组的频数
关闭
D
A.28
A
B.24 C.30
【精品推荐】2020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3数据的表示6.3.1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课件新版

目标二 能绘制扇形统计图
例2 [教材补充例题] 根据下表制作扇形统计图,并表示出各种 果树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百分比.
(1)计算各种果树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百分比; (2)计算各种果树面积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 (3)制作扇形统计图.
果树名 梨树 苹果树 葡萄树 桃树
面积/公顷 30
60
15
15
解: (1)梨树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百分比是30+603+015+15×100%=25%; 苹果树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百分比是30+606+015+15×100%=50%;
(2) 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在第1页的两道例题里,学生陆续写出了等式,也写出了不等式;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也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教材首先告诉学生: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他们理解x+50=150、2x=200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这时,如果让学生对两道例题里写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称为方程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学生对方程是等式的理解会更深刻。教材接着安排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并通过“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找出等式,再找出方
反思
观察统计图(如图6-3-2所示),对下列结论进行判断(正确的
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少;( × )
(2)乙校男生比甲校男生少;( × )
(3)乙校女生比甲校男生多;( × )
(4)甲、乙两校人数无法比较.( √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讲授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表示和展示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二.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一群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是很深入。
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图表的绘制,例如条形图、折线图等,但是对于如何利用图表来表示和展示数据,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不同的数据,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来展示数据。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表示和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展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兴趣,让学生明白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数据来解释和理解世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
2.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展示数据,以及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分析数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和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据的表示方法这个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通过实例来展示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表示和展示数据。
3.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展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