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试卷和答案

合集下载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试题集锦(含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试题集锦(含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填空题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海伦·凯勒的作品。

2. 莎莉文老师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

3.海伦接受教育的第二个阶段是学习阅读。

4.教海伦说话的老师是萨勒。

5.海伦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是《霜王》,被误认为是抄袭之作。

年的10月,海伦进入剑桥女子中学学校上学,为进入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做准备。

7. 1900年,海伦的大学梦得以实现。

8.海伦给我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9.海伦第一次自己组的句子是天气很温暖。

10. 香邦先生帮助安妮上的柏金斯盲人学校。

选择题1.海伦第一次自己完全读懂、读完的书是(A)。

A 《方德诺小伯爵》B 《红字》2.(B)史诗让海伦把古希腊看成了天堂。

A 《伊索德》B 《伊利亚特》C 《圣经》3.(A)给了海伦深远的慰藉:“有形的东西是短暂的,无形的才能永垂不朽。

”A 《圣经》B 《麦克佩斯》C 《李尔王》4.第一本使海伦体会到真正历史价值的书是斯温顿的( B )。

A 《欧洲史》B 《世界史》C 《中世纪》5.如果没有(A)的热情帮助,海伦进大学是不可能的。

A 卡内基B 赫顿C 马克·吐温判断题1.海伦21岁时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

(×)2.海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3.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创始人是萝拉。

(×)4.安妮·莎莉文小时候因无人照顾被送进了贫民救济院。

(√)5.在毕业典礼上,安妮穿的是霍布金太太缝制的礼服。

(√)选择题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代表作。

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传奇2.海伦凯勒是哪个国家的作者()A 英国B 巴西C 美国D 法国3.请问海伦凯勒是什么家()A 慈善家,教育家,演讲家B 历史学家,教育家,演讲家C 考古家,慈善家,教育家D 革命家,历史家,考古学家4.海伦凯勒一生有多少时间的光明和声音()A 19个月B 20个月C 21个月D 22个月5.海伦凯勒能重见光明后,第一天她渴望看什么()A 人类B 森林C 天空D 海洋6.海伦凯勒心中的人类是()A 真诚,欺骗B 友谊,善良C 残忍,无情D 爱财,惜命7.凯勒的处女作是()A《我的生活》B《我的日子》C《我的盲人生涯》D《我的家人》8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凯勒的家庭女教师是()A 凯蒂B 安妮C 莎莉文D 左明丽.南茜9.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在德克利夫学院的一年级作文被集成为()A《给我三天光明》B《少女时代》C《我的生活》D《及至》10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除了贝利和莎莉文老师以外,海伦最尊敬的人是()A 海明威B 但丁C 巴尔扎克D 马克.吐温11.海伦.凯勒最后毕业于()A 哈佛大学B 纽约大学C 剑桥大学D 波士顿大学12.海伦·凯勒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四年级《假设给我三天光明》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假设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海伦·凯勒的作品。

2.莎莉文教师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

3.海伦承受教育的其次个阶段是学习阅读。

4.教海伦说话的教师是萨勒。

5.海伦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是《霜王》,被误认为是抄袭之作。

6.1896年的10月,海伦进入剑桥女子中学学校上学,为进入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做预备。

7.1900 年,海伦的大学梦得以实现。

8.海伦给我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如同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9.海伦第一次自己组的句子是天气很温和。

10.香邦先生帮助安妮上的柏金斯盲人学校。

11、海伦在校园的第一部著作____(《少女时代》)12.、海伦小时候的玩伴是贝利和____厨师的女儿(玛莎•华盛顿)13、安尼失去米吉后,第一个真正关心她的人是____(巴巴拉)14、安妮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后,第一个真正关心她的教师是____(莫秀丽)15、海伦看的第一部话剧史是____(《王子与贫儿》)16.、安妮____的进步最大〔德语〕17、海伦第一天想见的是____(朋友)18、其次天海伦想用____方式来感受世界(体验艺术)19、爱丽丝与安尼的关系是什么____(母女关系〕20、爱丽丝得的是____(肺结核〕21、安妮第一次去海轮家迟到了____(两天)22、安妮的弟弟叫____(吉米)23、安妮与弟弟所在的福利院叫____〔德士堡救济院)24、我自己动手写的第一个句子是____(女孩在衣柜里〕25、帕金斯盲人学校由于____而知名〔郝博士〕26、安妮到海轮家时海轮____岁〔7 岁〕27、我第一次领悟的抽象概念是对“____”的理解。

〔爱〕28、海轮给奥利费教授读的文章是____〔《被禁闭的鹦鹉螺》〕29、安妮曾前往____学校就读〔柏金斯〕30、____是海伦最不宠爱的〔算数〕二、选择题1.海伦第一次自己完全读懂、读完的书是〔 A 〕。

A 《方德诺小伯爵》B 《红字》2.〔 B 〕史诗让海伦把古希腊看成了天堂。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测试题及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测试题及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海伦凯勒在多大时,双目失明( A )A.十九个月B.一周岁C.一周零两个月D.四个月2. 海伦凯勒的老师的名字叫什么( C )A.欧里西老师B.巴克西亚太太C.莎莉文小姐D.卡儿夫人3. 海伦凯勒哪一年开始学说话( B )A.1980年B.1890年C.1889年D.1786年4. 海伦凯勒哪一年进入剑桥女子中学( A )A.1896年10月B.1896年2月C.1899年10月D.1899年2月5. 海伦凯勒哪一年第一次读完一篇完整的小说( B )A.1888年B.1887年C.1870年D.1780年6. 海伦凯勒在法国作家中最喜欢哪两名( C )A.莫里哀雨果B.莫里哀卡夫卡C.莫里哀莱辛D.莱辛卡夫卡7. 海伦凯勒的父亲叫什么名字( D )A.凯勒亚瑟B.亚历山大凯勒C.欧里密安卡D.亚瑟凯勒8.海伦凯勒出生于哪个地方( C )A.塔斯甘比亚州B.塔斯甘比亚市C.塔斯甘比亚镇D.塔斯甘比亚区9.海伦凯勒在哪一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 B ) A.1946 B.1964C.1846D.186410.海伦凯勒是哪一年出生的?( A )A.1880B.1879C.1881D.18821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谁( D )A.莫泊桑B.福楼拜C.莱辛D.海伦凯勒12.海伦凯勒是哪个国家的作者( C )A.英国B.巴西C.美国D.法国13.请问海伦凯勒是什么家( A )A.慈善家,教育家,演讲家B.历史学家,教育家,演讲家、C.考古家,慈善家,教育家D.革命家,历史家,考古学家14.海伦凯勒一生有多少时间的光明和声音( A )A.19个月B.20个月C.21个月D.22个月15.下面空中依次所填的是,知识给人以——,给人以——,给人以——( B )A.光明,爱,智慧B.爱,光明,智慧C.智慧,爱,光明D.智慧,光明,爱16.下面选项中哪本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出现过( B )A.《天空》B.《美的诅咒》C.《雨夜》D.《神之歌》17.有形的东西是——,无形的才是——( D )A.一会儿,很长B.永远,瞬间C.永恒的,暂时的D.暂时的,永恒的18.海伦凯勒能重见光明后,第一天她渴望看什么( A )A.人类B.森林C.天空D.海洋19海伦凯勒心中的人类是( B )A.真诚,欺骗B.友谊,善良C.残忍,无情D.爱财,惜命20.海伦凯勒失明后的心情怎样( C )A.自卑B.自弃C.自爱D.无助21.1887年3月4日,这一天莎莉老师教会了海伦凯勒第一个单词,这也使她对用手指写字的游戏产生了兴趣,这个单词( B )A.CupB.DollC.SitD.Pin22.在几年几月海伦凯勒生了一场病,致使她听不见看不到周围世界的一切了( D )A.1881年6月B.1882年5月C.1881年11月D.1882年2月23.在海伦凯勒读过的所有书中,有一本是使她真正对书产生兴趣,这本书也成为她童年时代最亲密的朋友,这本书是( A )A.《方德诺小伯爵》B.《寓言》C.《莎利比亚传奇》D.《小妇人》24.在海伦凯勒读的诗歌中,她最喜爱的一首是( A )A.《被禁闭的鹦鹉螺》B.《学生时代》C.《劳斯德奥》D.《只要你喜欢》25.是谁介绍作者海伦凯勒认识许多文学界朋友( C )A.威廉狄思豪威斯B.艾德克克拉伦斯C.赫顿D.约翰巴勒斯26.1900年,秋天作者海伦凯勒终于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这所大学是( B )A.剑桥女子中学B.拉德克利夫学院C.加洲大学D.斯坦夫大学27. 海伦的家庭女老师是在她( B ) 的时候走进她的生活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共9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共9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共9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一): 提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题的答案是什么1.第② ③ 段中加点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这”指_____ “这样”指_____2.在第③ 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句中的“聋”改成“盲”或“瞎”好不好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第(5)段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回答"我"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4.第(6)段画线句子中"方便"的含义是____;"更多的意义"的深层含义是____5.在第(7)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1.“这”指: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样”指: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2.不好.“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是指聋了的人因为自己聋了,知道残疾的苦楚,知道失去后的珍惜,所以他们更怕失去光明,怕在聋了的基础上再瞎了.改成“盲”或“瞎”就没有这种效果了.3.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明眼人看来是那么的平庸.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明眼人常常看到这些东西,就不会对这些东西感到特别,不会去珍惜.4.正常的功能对生命的珍惜5.现代社会的人更多的陷入在物质的繁荣中,而心灵多已迷失,不知珍惜生命,不知生命存在的意义,作者想要让更多的人懂得对生命的珍惜.答得不太好,请见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1)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2) 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3)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万万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4)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5)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d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6)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有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7)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8)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1.第② ③ 段中加点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这”指_____ “这样”指_____2.在第③ 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句中的“聋”改成“盲”或“瞎”好不好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第(5)段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回答"我"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4.第(6)段画线句子中"方便"的含义是____;"更多的意义"的深层含义是____5.在第(7)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1.“这”指: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样”指: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2.不好.“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是指聋了的人因为自己聋了,知道残疾的苦楚,知道失去后的珍惜,所以他们更怕失去光明,怕在聋了的基础上再瞎了.改成“盲”或“瞎”就没有这种效果了.3.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明眼人看来是那么的平庸.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明眼人常常看到这些东西,就不会对这些东西感到特别,不会去珍惜.4.正常的功能对生命的珍惜5.现代社会的人更多的陷入在物质的繁荣中,而心灵多已迷失,不知珍惜生命,不知生命存在的意义,作者想要让更多的人懂得对生命的珍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从文中找到三对反义词写在下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作者告诉我们()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2) 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3)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万万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4)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5)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d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热爱,珍惜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四):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阅读答案1、“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这两句话重复吗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2、在第②段中“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为什么3、选文用什么方法来告诫人们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4、如何理解“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这句话1、“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这两句话重复吗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答:不重复.“整日惦记”比“想到”更有意去想,更用心去想.2、在第②段中“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为什么答:因为只有人们意识到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五):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作业本阅读答案拜托各位了 3Q1.“这”指: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样”指: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2.不好.“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是指聋了的人因为自己聋了,知道残疾的苦楚,知道失去后的珍惜,所以他们更怕失去光明,怕在聋了的基础上再瞎了.改成“盲”或“瞎”就没有这种效果了.3.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明眼人看来是那么的平庸.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明眼人常常看到这些东西,就不会对这些东西感到特别,不会去珍惜.4.正常的功能对生命的珍惜5.现代社会的人更多的陷入在物质的繁荣中,而心灵多已迷失,不知珍惜生命,不知生命存在的意义,作者想要让更多的人懂得对生命的珍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题答案给我吧!“一闪而过”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他能唤醒人们麻木,呆滞的心灵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当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多好啊!这样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怎么理解这句话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题目:15第一段中:谁又会想起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一句话重复吗为什么 16第二段中为什么说"这就是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17第二段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18如何理解"有了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去追求"这句话19从文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对比作者的态度,谈谈你的生活态度.15,不重复.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突出健康的人们不珍惜自己的优越条件,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为下文阐述做了铺垫.16,因为只有人们意识到将要离开世界时,才会感到生命的压力,感到时间的宝贵,才会珍惜生命,努力呈现出渴求生命而奋斗的真实一面.17,对比,突出了健康人与盲人对待生命的截然不同的消极与积极的态度,告诉人们"应该珍惜现在"的道理.18,这不仅是作者对生活发出的感慨,也是她人生哲理的总结,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应当珍惜现在的生活.19,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第一段的事事分别是什么意思,2.3段中的这个这样是什么意思非常急迫的要答案谢啦1.做事事情2.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3.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4.因为失去听力的人,再不能“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他们能够享受的只有“光明”.换成“盲”或“瞎”不好.因为盲人对光明是没有切身感受的5.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他对眼前所见熟视无睹)6.“方便”只能看东西、辨方向“更多的意义”指看清眼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从中寻求生活的乐趣7.作者的写作用意在于,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光阴,不要虚度年华;启迪人们注意“是用眼睛”,认真审视社会,审视生活,欣赏生活的美,陶冶自己的心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八):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有一位少年童年时期就失去了双亲,与他相依为命的哥哥也只能靠辛勤地演奏来赚取生活费,家境十分贫寒,生活艰苦.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他准备去距家400公里外的汉堡拜师学艺.他一路风尘仆仆,饿了啃干粮,渴了喝泉水,累了在农家的草垛旁或是马厩里歇一晚,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汉堡.虽然来到汉堡,音乐教师的收费却很昂贵,使囊中羞涩的他无力支付,剩下的钱居然不够一星期的学费.他不愿就此放弃,跑遍了几乎所有的音乐课堂,忍受着嘲笑与讥讽,终于得到了一位教师的认可,做了他的学生.老师发现了他的天分,建议他去撒勒求学,那里才能给他真正系统的音乐训练.于是他再次踏上旅途,忍饥挨饿地走到撒勒.经过苦苦哀求,一位校长终于允许少年在音乐学校旁听.他欣喜若狂,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学习,天赋与勤奋使他很快脱颖而出.少年渐渐不能满足于手头简单的几套练习曲,他知道哥哥保存着很多著名作曲家的曲谱,回乡后便向哥哥要提出了请求.为生活四处奔波的哥哥对弟弟的音乐功底并不了解,他语重心长地说:“这些曲子我演奏了十几年还觉得吃力,你不要以为出去学了几天就了不起了,还是好好弹你的练习曲吧!何况,那么珍贵的曲谱,你弄坏了怎么办”哥哥板着脸离开了,他却没有因此死心.哥哥每到晚上都要出去演奏补贴家用,这时他就偷出哥哥珍藏的曲谱,用白纸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下来.因为家里很穷,点灯都是奢侈的事情,月朗星稀的晚上他就爬到屋顶上,在明亮温柔的月光下抄写曲谱.曲谱的美妙使他沉醉其中,被困窘折磨的灵魂此时似的插上了翅膀,在月光下任意翱翔.一个夜晚,哥哥疲倦地归来.临近家门,他听到一段优美而哀婉的旋律,那是弟弟最后抄的那支管风琴的变奏.音乐在夜色中飘荡回旋,他不知不觉也被感染了,深为其悲.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有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悲,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哥哥站在月光下倾听着,眼泪潸然也下.他继往终于相信弟弟的天分足发演奏好任何一支曲子.他走进屋,含着泪水轻轻搂住了弟弟,决定从此全力支持弟弟继续深造.少年终于一偿宿愿,美梦成真--他就是近代奏鸣曲的奠基者马赫.有人曾经问他,是什么支持着你走过那么艰苦的岁月他笑着说:“是屋顶上的月光.”“屋顶上的月光”——他将所有的挫折都包含在这一简单而美丽的句子里.这不仅意味着他灵魂深处对音乐的热爱,而且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有时候,照亮我们的理想并照亮我们的心灵,真的只需要那微弱的屋顶上的月光,就如同当初它照亮了巴赫的理想,使他漠视所有的困苦和劳累,而最终达到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1.一切困难都不能阻止巴赫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请你把巴赫在追求音乐之路上遇到的具体困难写下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着弟弟的演奏,哥哥不禁潸然泪下,他被弟弟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此时的他会感到-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感到-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感到-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们常常把阳光比作希望,比作光明,可是文章为什么要用“屋顶上的月亮”呢请写下你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切困难都不能阻止巴赫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请你把巴赫在追求音乐之路上遇到的具体困难写下第一段:生活艰难,热爱音乐.第二段:历尽艰辛,到达汉堡.第三段:倍受嘲讽,求师学艺.第四段:忍饥挨饿,到达撒勒第五段:抄来乐谱,月夜演奏2.听着弟弟的演奏,哥哥不禁潸然泪下,他被弟弟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此时的他会感到(激动),因为(弟弟的天赋足以演奏好任何一首曲子);会感到(内疚),因为(自己以为弟弟不会演奏而不给乐谱);会感到(感动),因为(弟弟在月光下抄写乐谱,偷偷的演奏);3.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有时候,照亮我们的理想并照亮我们的心灵,真的只需要那微弱的屋顶上的月光,就如同当初它照亮了巴赫的理想,使他漠视所有的困苦和劳累,而最终达到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有些梦想虽看起来很遥远,但你坚持下去,仍然可以实现).4.人们常常把阳光比作希望,比作光明,可是文章为什么要用“屋顶上的月亮”呢请写下你的想法.这表面指月亮照到屋顶上的月光,实际指他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对他人生的支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九):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第⑥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方便”的含义是什么;深层含义是什么“方便”只能看东西、辨方向“更多的意义”指看清眼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从中寻求生活的乐趣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答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题(有答案,内容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题(有答案,内容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题(内容全,有答案)一、选择题1.第一本使海伦体会到真正历史价值的书是斯温顿的( B ).A 《欧洲史》B 《世界史》C 《中世纪》2.如果没有( A )的热情帮助,海伦进大学是不可能的。

A 卡内基B 赫顿C 马克·吐温3.( A )给了海伦深远的慰藉:‚有形的东西是短暂的,无形的才能永垂不朽。

‛A 《圣经》B 《麦克佩斯》C 《李尔王》4.( B )史诗让海伦把古希腊看成了天堂。

A 《伊索德》B 《伊利亚特》C 《圣经》5.海伦第一次自己完全读懂、读完的书是(A)。

A 《方德诺小伯爵》B 《红字》6.《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 A )A:海伦·凯勒 B:冰心 C:曹文轩7.海伦·凯勒在多大时,双目失明( B )A:一周岁 B:十九个月 C:一周零两个月8.海伦·凯勒的老师的名字是什么( C )A:巴克西亚太太 B:卡儿夫人 C:莎莉文小姐9.海伦·凯勒哪一年开始学说话( A )A:1890 B:1980 C:189410.海伦·凯勒哪一年进入剑桥女子中学( C )A:1896年2月 B:1896年8月 C:1896年10月11.海伦·凯勒是哪个国家的作者(B)A:英国 B:美国 C:俄罗斯12.海伦·凯勒的父亲叫什么(B)A:凯勒·亚瑟 B:亚瑟·凯勒 C:亚历山大·凯勒13.海伦·凯勒是哪一年出生的(C)A:1879 B:1882 C:188014.海伦·凯勒( C )年春天,她成为历史上第二个能用,嘴巴讲话的聋哑者A:1958 B:1945 C:189015.海伦·凯勒最后一次见到贝尔博士是在(B)A:1895 B:1920 C:194716.1887年3月4日,这一天莎莉老师教会了海伦凯勒第一个单词,这也使她对用手指写字的游戏产生了兴趣,这个单词(B)A.cupB.dollC.sitD.pi17.在几年几月海伦·凯勒生了一场病,致使她听不见看不到周围世界的一切了(D)A.1881年6月B.1882年5月C.1881年11月D.1882年2月18.海伦·凯勒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是(C)A.1962年B.1963年C.1964年19.在作者海伦·凯勒读过的书中,能让她感到自己和那些正视正常的孩子有一样的思想感情是(A)A.《小妇人》B.《海蒂》C.《圣经故事》D.《神奇的书》2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作者在拥有光明的第二天的夜晚,希望在哪度过的(C)A.开满鲜花的草坪上 B.公园 C.在剧院影院21.海伦·凯勒在多大时,双目失明(B)A.十九个月B.一周岁C.一周零两个月22. 海伦·凯勒哪一年开始学说话(B)A.1980年B.1890年C.1889年D.1786年23.海伦·凯勒哪一年第一次读完一篇完整的小说(B)A.1888年B.1887年C.1870年24.海伦第一次自己完全读懂、读完的书是(A)。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现如今,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_______国____________的散文代表作品。

2、__________________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

3、如果没有_________________的热情帮助,海伦进大学是不可能的。

4、海伦接受教育的第二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海伦童年朝夕相处的两个伙伴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帮助安妮上的柏金斯盲人学校。

7、_____________给了海伦深远的慰藉:“有形的东西是短暂的,无形的才能永垂不朽。

”8、安妮·莎莉文失去吉米后,第一个关心她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给海伦带来了快乐和智慧。

10、海伦·凯勒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_________________,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二、选择题(选择参考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0分)1、莎莉文老师送给海伦的礼物是()。

A、手套B、花裙子C、洋娃娃D、金丝雀2、海伦第一次自己完全读懂、读完的书是()。

A、《方德诺小伯爵》B、《红字》C、《霜仙》D、《霜王》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认为能把时代压缩成一天的是()。

A、纪录片B、博物馆C、大事记D、历史书4、海伦的.父亲特别擅长()。

A、打猎B、唱歌C、跳舞D、讲故事5、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经常自勉的一个目标,以宗教说法表示就是()。

(完整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题目及答案

(完整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题目及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选择题(60分)1.海伦.凯勒出生于( A )A.1880B.1885C.1890D. 18822.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童年朝夕相处的两个伙伴是:玛莎和(A )A. 贝利B.安妮C.吉米D.米奇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的家庭女老师是在她几岁的时候走进她的生活的(B )A.五岁B.六岁C.八岁D十岁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最不喜欢的一门功课是(B )A.英语B.算术C.盲文D.科学5.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霸王》和哪篇小说十分类似(A )A.《霸仙》B.《帝王》C.《青鸟》D.《路仙》6.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第一次看的戏是(A )A.《王子与贫儿》B.《青鸟》C.《罗密欧与朱丽叶》D.《出走的娜拉》7.海伦.凯特读的诗歌中,她最喜欢的一首是(B )A.《海燕》B.《被禁闭的鹦鹉螺》C.《触礁》D.《祭奠》8.海伦在德克利夫学院的一年级作文被集成为(B )A.《给我三天光明》B.《少女时代》C.《我的生活》D.《及至》9.以《少女时代》改编成的电影是(C )A.《青鸟》B.《少女时代》C.《救济》D.《青春》10.海伦.凯勒是在第几个月患病导致失聪的(C )A.15B.18C.19D. 1711.第一本使海伦体会到真正历史价值的书是斯温顿的(B )A.《欧洲史》B.《世界史》C.《中世纪》D.《英国民族史》12.安妮最喜欢听父亲讲的故事是(D )A.《拇指姑娘》B.《花仙子》C.《卖火柴的小女孩》D.《小红帽》13.莎莉文老师的眼睛在她三岁时得了(A )A.砂眼B.斗鸡眼C.红眼D.白内障14.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莎莉文的弟弟叫(A )A. 吉米B.贝利C.安拉D.杰夫15.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1880年去了(A )盲人学校上学。

A.柏金斯B. 德士堡C.伯文丽D.安娜16.吉米去世后,安妮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关心她的朋友(D )A.左娜B.霍姆斯C.劳拉D. 巴巴拉神父17.安妮在盲校遇到的热心的老师是(B )A.巴巴拉B.莫美丽C.霍姆斯D.安娜18.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的新义母是(A )A.霍布金太太B.莫美丽C.左娜D.神纹丝太太19.海伦.凯勒是历史上第几个会用嘴巴说话的聋哑人( B )A. 三B. 二C. 五D. 四20.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心灵之窗是我们的(A )A.眼睛B.心C.嘴巴D.灵魂21.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假如给海伦三天光明,第一天她想看的是( C )A. 动物B. 房子C.人D.光明22.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在所有人中,海伦首先最希望见到的是(C)A.爸爸B.妈妈C.家庭老师D.神父2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二天早晨想看到的是(C )A.花朵B.露水C.黑夜变为白昼D. 小草24.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二天晚上想在( C )A.度过家里B.中央公园C.剧院或电影院D.野外2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三天想怎么度过(D )A.郊游B.看电影C.和老师D. 在当前的日常生活中26.海伦很心爱的一个洋娃娃,叫(A )A.南茜B.东格C.贝贝D.露露27.1897年,海伦参加了德克利夫学院的考试,不包括(D )A.德语B.法语C.拉丁语D.俄语28.海伦对战争的态度是(B )A.支持B.反对C. 漠视D.不知29.海伦•凯勒会说下面哪种语言?(D )A.汉语B.韩语C.日语D.拉丁语30.下面作品不是海伦•凯勒创作的是(C )A.《我的生活》B.《我的老师》C.《我的童年》D.《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二.填空题(10分)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__美_国_海伦.凯勒__的作品。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试题(含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试题(含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填空题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海伦·凯勒的作品。

2. 莎莉文老师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

3.海伦接受教育的第二个阶段是学习阅读。

4.教海伦说话的老师是萨勒。

5.海伦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是《霜王》,被误认为是抄袭之作。

6.1896年的10月,海伦进入剑桥女子中学学校上学,为进入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做准备。

7. 1900年,海伦的大学梦得以实现。

8.海伦给我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9.海伦第一次自己组的句子是天气很温暖。

10. 香邦先生帮助安妮上的柏金斯盲人学校。

选择题1.海伦第一次自己完全读懂、读完的书是( A )。

A 《方德诺小伯爵》B 《红字》2.(B)史诗让海伦把古希腊看成了天堂。

A 《伊索德》B 《伊利亚特》C 《圣经》3.(A)给了海伦深远的慰藉:“有形的东西是短暂的,无形的才能永垂不朽。

”A 《圣经》B 《麦克佩斯》C 《李尔王》4.第一本使海伦体会到真正历史价值的书是斯温顿的( B )。

A 《欧洲史》B 《世界史》C 《中世纪》5.如果没有(A)的热情帮助,海伦进大学是不可能的。

A 卡内基B 赫顿C 马克·吐温判断题1.海伦21岁时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

(×)2.海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3.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创始人是萝拉。

(×)4.安妮·莎莉文小时候因无人照顾被送进了贫民救济院。

(√)5.在毕业典礼上,安妮穿的是霍布金太太缝制的礼服。

(√)选择题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代表作。

A 诗歌 B 小说 C 散文 D 传奇2.海伦凯勒是哪个国家的作者() A 英国 B 巴西 C 美国 D 法国3.请问海伦凯勒是什么家()A 慈善家,教育家,演讲家 B 历史学家教育家,演讲家C 考古家,慈善家,教育家D 革命家,历史家,考古学家4.海伦凯勒一生有多少时间的光明和声音() A 19个月 B 20个月 C 21个月 D 22个月5.海伦凯勒能重见光明后,第一天她渴望看什么() A 人类 B 森林 C 天空 D 海洋6.海伦凯勒心中的人类是()A 真诚,欺骗B 友谊,善良C 残忍,无情D 爱财,惜命7.凯勒的处女作是()A《我的生活》B《我的日子》C《我的盲人生涯》D《我的家人》8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凯勒的家庭女教师是()A 凯蒂B 安妮C 莎莉文D 左明丽.南茜9.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在德克利夫学院的一年级作文被集成为()A《给我三天光明》B《少女时代》C《我的生活》D《及至》10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除了贝利和莎莉文老师以外,海伦最尊敬的人是()A 海明威B 但丁C 巴尔扎克D 马克.吐温1.1887年3月4日,这一天莎莉老师教会了海伦凯勒第一个单词,这也使她对用手指写字的游戏产生了兴趣,这个单词( B ) A.Cup B.Doll C.Sit D.Pin2.在几年几月海伦凯勒生了一场病,致使她听不见看不到周围世界的一切了( D )A.1881年6月B.1882年5月C.1881年11月D.1882年2月3.在海伦凯勒读过的所有书中,有一本是使她真正对书产生兴趣,这本书也成为她童年时代最亲密的朋友,这本书是( A ) A.《方德诺小伯爵》 B.《寓言》 C.《莎利比亚传奇》 D.《小妇人》4.在海伦凯勒读的诗歌中,她最喜爱的一首是( A )A.《被禁闭的鹦鹉几》B.《学生时代》C.《劳斯德奥》D.《只要你喜欢》5.是谁介绍作者海伦凯勒认识许多文学界朋友( C )A.威廉狄思豪威斯B.艾德克克拉伦斯C.赫顿D.约翰巴勒斯6.1900年,秋天作者海伦凯勒终于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这所大学是( B )A.剑桥女子中学B.拉德克利夫学院C.加洲大学D.斯坦夫大学7. 海伦凯勒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是( C ) A.1962年 B.1963年 C.1964年 D.1965年8.在作者海伦凯勒读过的书中,能让她感到自己和那些正视正常的孩子有一样的思想感情是( A )A.《小妇人》B.《海蒂》C.《圣经故事》D.《神奇的书》9.《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作者在拥有光明的第二天的夜晚,希望在哪度过的( C )A.艺术博物馆B.在自己的家C.在剧院影院D.在图书馆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逝世的时间是( B )A.1967年9月B.1968年1月C.1968年2月D.1968年3月1.海伦凯勒在多大时,双目失明(A) A.十九个月 B.一周岁 C.一周零两个月 D.四个月2. 海伦凯勒的老师的名字叫什么(C)A.欧里西老师B.巴克西亚太太C.莎莉文小姐D.卡儿夫人3. 海伦凯勒哪一年开始学说话(B)A.1980年B.1890年C.1889年D.1786年4. 海伦凯勒哪一年进入剑桥女子中学(A)A.1896年10月B.1896年2月C.1899年10月D.1899年2月5. 海伦凯勒哪一年第一次读完一篇完整的小说(B) A.1888年 B.1887年 C.1870年 D.1780年6. 海伦凯勒在法国作家中最喜欢哪两名(B )A.莫里哀莫里哀B莫里哀莱辛C莫里哀莱辛D莱辛卡夫卡7. 海伦凯勒的父亲叫什么名字(D)A凯勒.阿瑟H B亚历山大.凯勒C欧里密.安卡D阿瑟.H.凯勒8.海伦凯勒出生于哪个地方(C)A塔斯甘比亚州B塔斯甘比亚市C塔斯甘比亚镇D塔斯甘比亚区9.海伦凯勒在那一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B)A1946 B1964 C1846 D186410.海伦凯勒是那一年出生的?(A)A1880 B1879 C1881 D18821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谁(D)A莫泊桑B福楼拜C莱辛D海伦凯勒12.海伦凯勒是哪个国家的作者(C)A英国B巴西C美国D法国A慈善家,教育家,演讲家B历史学家,教育家,演讲家、C考古家,慈善家,教育家D革命家,历史家,考古学家14.海伦凯勒一生有多少时间的光明和声音(A)A19个月B20个月C21个月D22个月15.下面空中依次所填的是,知识给人以——,给人以——,给人以——(B)A光明,爱,智慧B爱,光明,智慧C智慧,爱,光明D智慧,光明,爱16.下面选项中那本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出现过(B)A《天空》B《美的诅咒》C《雨夜》D《神之歌》17.有形的东西是——,无形的才是——(D)A一会儿,很长B永远,瞬间C永恒的,暂时的D暂时的,永恒的18.海伦凯勒能重见光明后,第一天她渴望看什么(A)A人类B森林C天空D海洋19海伦凯勒心中的人类是(B)A真诚,欺骗B友谊,善良C残忍,无情D爱财,惜命20.海伦凯勒失明后的心情怎样(C)A自卑B自弃C自爱D无助21.海伦凯勒不是(C)A慈善家B演讲家C文学家D教育家22.海伦凯勒——年学讲话(B)A1889 B1890 C1891 D189223.——是海伦凯勒真正对书发生兴趣的开始(A)A《方德诺小伯爵》B《希腊英雄》C《圣经故事》D《小妇人》24海伦凯勒——年实现的大学梦(B)A1899 B1900 C1901 D190225——给于了海伦凯勒深远的慰藉“有形的东西是短暂,无形的才能永恒不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班级:初一___班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一、作品常识。

1.《假如个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对她一直不离不弃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

2.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有两位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_________。

”后者撰写自传回忆录《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书中记述的对作者帮助最多,奉献最大,影响其一生的良师益友是_______________。

3.安妮来后,通过与海伦的接触,用“____________”唤醒了海伦的灵魂,也激起了她的求知欲望,让她懂得了“________”的深刻含义。

4.整体看来,海伦求学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学,第二个阶段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

5.1892年冬天,海伦写了一篇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没想到因此惹上了麻烦。

6.除了安妮外,_________________等都给了海伦莫大的帮助。

(任意写出两个即可)7.海伦的小说《少女时代》被改编后拍摄成电影《___________》,她自己亲自主演。

8.安妮·莎莉文的生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童年生活、___________、帕金斯盲人学校求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果有了三天光明,海伦第一天想看___________,这也是她___________思想的重要体现;第二天想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她___________思想的体现;第三天想看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她______________思想的体现。

二、应试演练场。

(一)【阅读点睛:细心的感受体会、细致的景物描写、细腻的心灵触动,“水”是海伦·凯勒开启心智的起点,是作者认识世界的开端。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

她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

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1.“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中,“我们”是指本文的作者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文学常识)2.上述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中看出了“我”怎样的转变?(内容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她”教我认识“水”这一细节,联系全文,谈谈你如何评价作品中的“她”。

(人物性格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点睛:“意外的喜悦”,包含了多少感激之情!在残疾人事业刚刚起步的当时,海伦·凯勒的奔波终于有了回报,对好心人的感恩之情也溢于言表。

】从那时候开始,前后大约3年左右,我跑遍了全国的每个角落,访问过123个大小城市,参加过249场集会,对20多万听众发表过演讲。

此外,还动员了各种团体与组织,如报纸、教会、学校、犹太教会堂、妇女会、少年团体、少女团体、服务社团及狮子会等,他们都经常集会募款,大力赞助我们的运动。

尤其是狮子会的会员,他们对残障儿童的照顾真是不遗余力,对盲人也付予同样的关爱,因此,募款工作几乎成为会员的主要活动了。

有句俗话说:“年过40岁的人,所有的事情大半都已经历过,再不会有什么值得喜悦的事了。

”不过上天似乎对我特别厚爱,就在我度过40岁生日不久,连续发生了好几件令我感到意外、值得喜悦的事。

其中之一就是美国盲人事业家协会的创立;另一件是我们发起的募捐运动,得到许多人的大力支持,成果辉煌;第三件喜事是由于美国盲人事业家协会的成立,使得原本百家争鸣的盲文得以统一。

不仅如此,第一座国立盲人图书馆成立了,政府还拔出一大笔经费来出版盲文书籍。

紧接着,各州的红十会也成立附属盲文机构,专门负责把书翻成盲文。

其后,又为那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幸失明的战士们掀起争取福利的运动。

如此,我们长久以来的愿望终于得以一一实现,我感到到非常宽慰。

1926年冬,我们游说旅行来到了华盛顿,其时正逢国会中通过了有关拨款筹建国立盲人图书馆以及出版盲文书籍的提案,我们闻此喜讯信心大增,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1.选文第二段用了一些数字,这些数字说明什么问题?海伦·凯勒这样做的动力是什么?(内容理解)————————————————————————————————————————————————————————————————————————————————————————————————————————————————————————————————————————————————————————————————————2.在选文中多处用到心理描写,选文中的画线句子,体会海伦的心情。

(内容理解)————————————————————————————————————————————————————————————————————————————————————————————————————————————————————————————————————————————————————————————————————3.从海伦·凯勒为残疾人所做的这些事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启发感悟)————————————————————————————————————————————————————————————————————————————————————————————————————————————————————————————————————————————————————————————————————(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二天【阅读点睛:博学与修养,是海伦·凯勒一生所追求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如果有机会看一看眼前的世界,海伦·凯勒关心的还是自己在这两方面的高度。

】就这么着,在我看见东西的第二天,我要设法通过艺术去探索人类的灵魂。

我从手的触摸里了解的东西,现在可以用眼睛来看了。

整个宏伟的绘画世界将向我敞开,从带有宁静的宗教虔诚的意大利原始艺术一直到具有狂热想象的现代派艺术。

我要细细观察拉斐尔、列奥纳多·达·芬奇、提香、伦勃朗的油画,也想让眼睛享受一下艾尔·格里柯的奥秘,并从柯罗的风景画里捕捉到新的想象。

啊,这么多世纪以来的艺术为你们有视力的人提供了如此绚丽的美和如此深广的意义!凭着对这艺术圣殿的短暂访问,我将无法把那向你们敞开的伟大艺术世界每个细部都看清楚,我只能得到一个表面的印象。

艺术家们告诉我,任何人如果想要正确地和深刻地评价艺术,就必须训练自己的眼睛,他得从品评线条、构图、形式和色彩的经验中去学习。

如果我的眼睛管用的话,我将会多么愉快地去着手这件令人心醉的研究工作!然而有人告诉我,对于你们许多有视力的人来说,艺术的世界是一个沉沉的黑夜,是一个无法探索和难以找到光明的世界。

我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勉强离开大都会博物馆,离开那藏着发掘美的钥匙的所在——那是一种被忽略了的美啊。

然而有视力的人并不需要从大都会博物馆里去找到发掘美的钥匙。

它在较小的博物馆里,甚至在那些小图书馆书架上的书本里也能找到。

而我,在想象中能看见东西的有限时间里,将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发掘美的钥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最伟大的宝库。

1.选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为_____________。

(文学常识)2.作为一个盲人,海伦·凯勒为什么要假设自己能够得到三天光明,并以此来展开想象?(写作意图)————————————————————————————————————————————————————————————————————————————————————————————————————————————————————————————————————————————————————————————————————3.文中画线句“发掘美的钥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最伟大的宝库”一句中“发掘美的钥匙”和“最伟大的宝库”在文中分别指的是什么?(内容理解)————————————————————————————————————————————————————————————————————————————————————————————————————————————————————————————————————————————————————————————————————△作品常识1.美、海伦·凯勒、安妮·莎莉文2.海伦·凯勒、安妮·莎莉文3.水、爱4.帕金斯盲人学校、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5.霜王6.贝尔博士、卡内基7.救济8.寄居德士堡救济院、陪伴海伦·凯勒9.人、感恩、自然和历史博物馆、追求博学与修养、现实中的生活、珍爱诗意生活(一)1.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2.主要写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水”的情节,并让我对宇宙万物有了新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