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意识的本质自编1
意识的本质(正式)

意识具有选择性,个体在感知 外界信息时,会选择性关注某
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意识具有连续性,个体在不同 时间点上的感知和思考是相互 关联的,形成连续的思维过程
。
意识的特性
意识具有清晰性,个体能够明确感知和表达自己的思维 和情感。
意识具有自我感知,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思维 过程。
意识具有能动性,个体能够主动思考、决策和行动,并 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
02
意识是人类自由意志的体现,通过意识人类能够自主地做出选
择和决策。
意识与心灵成长
03
意识是人类心灵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通过意识人类能够不断探
索内心世界和提升自我境界。
06
结论
对意识的本质的理解
意识是一种主观体验
意识被定义为个体对外部世界和自身内部状态的感知和体 验,这种体验具有主观性,不同个体对同一事物的感知和 体验可能存在差异。
意识具有社会性,个体的意识受到社会文化、教育等因 素的影响,并与其他个体进行交流和互动。
意识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意识是心理现象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心理现象的基础和前提
。
意识与感知、记忆、思维、情 感等心理现象密切相关,相互
影响和制约。
意识在心理发展中起到关键作 用,是心理成熟的必要条件。
意识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也 有密切关系,意识的异常可以 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探索意识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关系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意识与其他心理过程如认知、情感等之间 的关系,以全面了解心理现象的本质。
发展应用意识研究成果的技术
意识研究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未来可以发展相关技术,将意识研 究成果应用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等领域。
高中政治:2.5.1《意识的本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作用◇理解:(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分析:(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联系现实,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2、能力目标:(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分清框题中的层次(4)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二、【重点、难点】:1、意识的本质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进一步理解意识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不仅能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方法点津】:(1)读教材,概括出意识的含义、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2)深入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结合“是先有电脑,还是先有人们关于电脑的设计”的讨论,说明意识能正地认识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5.1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的反映对象:
人脑 厂房和机器
客观存在 原材料
产品(意识)
客观 事物
人的 作用于 感官
实践
信息
加工
传输
人脑
意识
形成
没有被反映的物质,就没有反 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 映(本质),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 观事物,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宗教观念
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 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 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画画,那么它画 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条牛。”
结论: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 识
感觉、思维、 精神、心、神、 思想、认识、 情绪情感、意志、 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等、) 理想、目标目的 理论(真理、谬论)、学说、方针路线、 宗教观念、鬼神迷信、神话传说、歪理谬论、梦境奇遇、 对过去的思考、对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的预测
海上救生员
海洋动物学家认为,海豚救人的美德,来 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原来, 海豚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动物,它们在游泳 时可以潜入水里,但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把 头露出海面呼吸,否则就会窒息而死。海 豚母亲用喙轻轻地把小海豚托起来,或用 牙齿叼住小海豚的胸鳍使其露出水面直到 小海豚能够自己呼吸为止。这种照料行为 是海豚及所有鲸类的本能行为。由于这种 行为是不问对象的,一旦海豚遇上溺水者, 误认为这是一个漂浮的物体,也会产生同 样的推逐反应,从而使人得救。也就是说 这是一种巧合,海豚的固有行为与激动人 心的"救人"现象正好不谋而合。
人类意识的产生
前 提
结论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狼 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过的女孩。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 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 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 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 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狼孩”具备无条件反射和第一信号系统,表明人作为 动物的本能具有遗传性,但知识与才能不是遗传的,直立行 走和言语也并非天生的本能。所有这些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 征都是后天社会实践和劳动的产物。
2.5.1意识的本质

物质
岩石风化 空谷回音 葵花向日 食人草 警犬破案 马做算术 谈虎色变 苹果与万有 引力
低等生物 刺激感应性 细胞膜 高等动物 感觉、心理 人 意识 大脑 人脑
一、从意识的起源来看
非生物 低级生物 动物 人
岩石 风化
植物 向阳
动物的 反射
思维着 的精神
这些反应与人的意识有什么关系呢?
结论一: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 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 性,决定了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假设我跟你说:今晚请你 吃大餐!你会有何反应? 如果我把这句话跟小狗说 呢?
人脑是如何产生意识的呢?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
实现的。
原始人在劳动
劳动和社会交往在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发挥 了哪些作用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 活的第一个基本条 件。劳动不是消极 地适应环境,而是 积极地支配自然, 改造自然。制造和 使用工具的需要使 人直立行走,解放 双手。
劳动使人直立行走 骨骼发育
促 识劳 进 的动 人 物和 思 质社 考 器会 问 官交 题 往 人促 脑进 生了 成意
探究三 劳动创造了意识的 物质器官----人脑, 那么,人脑与动物的大 脑有何不同?
人脑的结构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人脑的功能
人脑与动物大脑的区别
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 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 用水桶放水灭火。
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 到船上,同样点上火, 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 火,但它此时已束手无 策了。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生理基础看) 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和物 质器官 2、意识通过人脑在一、二信号系统 基础上的反射活动实现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2.5.1 意识的本质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1)

意识的本质一、选择题1.原始的人类心理和动物心理是完全相通的。
只是到了后来,人类借语言文字创造了历史,这才进入了文明社会。
由此可见( )①人类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②纯粹动物的心理活动能够自发形成意识③意识不仅是自然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④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是高等动物的心理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材料揭示了人类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纯粹动物的心理不会自发形成意识,②观点错误。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④观点片面,排除。
2.人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动物心理并不会自然地形成意识,意识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这说明意识是( )A.动物心理发展的产物 B.社会发展的产物C.人脑高度发达的产物 D.客观存在的反映答案 B解析材料告诉我们,人的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劳动,而劳动是和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B项正确。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是( )①滴水穿石②根系沃土③敬德保民④犬吠非主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答案 A解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滴水穿石”是无生命物质反应,“根系沃土”是植物反应,“敬德保民”是意识反应,“犬吠非主”是动物反应,依据意识的产生由低级到高级排序为①→②→④→③。
B、C、D均排序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A。
4.生活中我们发现“先天性无脑畸形儿”只能整天躺着,连简单的表情都没有。
这说明( )①人的意识来源于人脑②大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④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①错误,意识来源于物质。
②错误,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大脑不等于人脑。
③④正确,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引言意识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是思考、感知和体验的基础。
人们对于意识的本质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
本文将讨论意识的本质并尝试给出一个理解意识的框架。
意识的定义意识可以被定义为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涉及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对内部体验的思考。
它是一种个体的精神活动,反映了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意识与大脑的关系意识与大脑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
一种常见的观点认为,意识是大脑神经活动的产物,是神经元之间复杂的互动和信息传递的结果。
具体来说,意识涉及到大脑的神经回路和突触连接,采用电化学信号作为信息的传递方式。
意识的本质问题然而,尽管意识与大脑的关系被普遍认同,但对于意识的本质问题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认为,意识可能是一种独立于物质的实体,也就是说,它不完全由大脑神经活动解释。
这一观点称为“非物质主义”或“唯心主义”。
意识的特征意识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主观性:意识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只有个体自己能够直接感知和体验。
2.私观性:每个人的意识是独一无二的,无法被他人完全了解和共享。
3.连续性:意识是连续的,没有明显的断裂或间断。
4.可选择性:人们可以选择性地关注某些感知或思考内容,忽略其他内容。
意识的起源和发展意识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关注的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意识是进化的产物,起源于早期生物体的简单感知和反应机制。
随着生物进化到更高级别的生物体,意识逐渐发展和演化,变得更加复杂和高级。
意识的功能意识在人类的认知、行为和情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具体而言,意识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功能:1.信息处理:意识可以处理和整合大量的外界信息,使人们能够理解和适应环境。
2.决策和规划:意识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和做出决策,制定长期目标和规划行动。
3.自我反思:意识使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并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4.情感体验:意识使人们能够感知和体验各种情绪和情感。
意识的研究方法研究意识的本质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任务。
2-5-1意识的本质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2.教材P35“探究问题2” 提示:(1)高等动物的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 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如猴子可以借助木棒获得高处 的食物,通过门上的小孔观察人的行为;白熊可以钓食白 蚁;黑猩猩可以利用简单的工具;壁虎在遇敌时能折断尾巴 逃生等。
[答案] D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例3]
(2011· 天津卷)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
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 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 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 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1.教材P35“探究问题1” 提示: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 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 生的前提。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一种物质的或化学的反 应,生物的反应形式是属于它们的本能,而人的意识活动则 是自觉的,与无生命物质、植物和动物的反应有着本质区 别。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A.人脑并不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D.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解析] 狼孩等由于长期脱离社会实践,并没有形成人 的意识,这就说明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 发展的产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2.5.1《意识的本质》课时作业

2.5.1《意识的本质》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中,研究者第一次实现了用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将意识关闭。
这个发现表明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作“屏状核”的地方,将分散的大脑功能组合在一起,进而产生了思想、知觉和情感。
这让我们对困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上千年的一个问题——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②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意识依赖于物质.③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脑的机能.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物质可以离开意识单独存在,意识不能离开物质单独存在,②说法错误,应排除;“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体现④,③与题意无关;故选B。
【答案】.B2.“礼”字的繁体是“禮”,本字为“豊”,一看便知与祭祀有关。
在甲骨文中“豊”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
合起来会意,就是击鼓奏乐,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灵。
上升到定义,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
这种合数文以成一字,而义在其中的会意造字方法(..)①表明客观存在可以被人的头脑所反映.②体现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说明世界上存在着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④反映了所造汉字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这种合数文以成一字,而义在其中的会意造字方法说明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因此题肢①正确;同时也能够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故题肢①②正确;题肢③说法错误,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意识,故排除;题肢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3.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学案哲10科目:政治
主备人:季元元备课时间:2013-12-29 主审人:高二政治组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通过各种物质的反应形式和狼孩的材料分析,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通过人脑与动物大脑、电脑的比较,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通过对“神”的原型的分析及对“单独两孩”政策的分析,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通过学习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理解物质决定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对“单独两孩”政策的分析,提高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意识的本质的学习,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思想观点,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二、重难点:重难点: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自主学习(课前自学指导,自主探究)
1、世界万物都有意识吗
2、所有动物都有意识吗
3、为什么只有人才有意识?
(二)课堂学习研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精讲点拨)
1.材料一:见课本P35的第一个蓝色框。
材料二:20世纪初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并捕获了两个狼孩,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1)阅读材料一,若没有之前的这些反应特性和反应形式,意识能不能产生呢?这说明了什么?
(2)狼孩有没有意识?为什么?
2、材料一:在火中放一个香蕉,人用水桶从附近的水龙头接水水灭火,然后拿出香蕉来吃,黑猩猩很快学会了。
人把黑猩猩放到家门口的小河对面,点燃一堆篝火,
只见黑猩猩飞快地拿起水桶,涉水过河,到对面的水龙头上接满一桶水,再涉水过河来灭火。
阅读材料,假如换成你,你会怎么做?这说明了什么?
3、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为什么要制定这一政策?哲学依据是什么?
(三)达标检测
1.目标: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检测题:下列有关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意识与物质同时产生 B.意识是先与物质而产生
C.意识的产生源于人脑
D.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2.目标: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检测题:(2011天津文综)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3.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检测题:《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检测题:(2011 江苏单科)国库也叫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A.唯意志主义 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5.目标: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检测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一些地方干部夸大政绩,弄虚作假,大搞形式主义。
这种做法()
A.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坚持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C.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D.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潭
(四)课外拓展:练习册114页1-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