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排病反应
艾灸排毒反应表

艾灸好转反应排毒表顺序与排毒有关好转反应
01排风寒有关打喷嚏,流鼻涕,发烧感冒,咽喉痛,冒冷汗、关节痛冷,温度不足,全身发冷,,头顶至四肢冒凉风,
02排郁气有关烦躁易怒,悲伤易哭,情绪不好看谁都不顺眼,肛门排气,肝胆酸痛,心胸狭窄,
03排痰湿有关粘汗,长湿疹,长荨麻疹,长水泡,恶心呕吐,痰多咳吐,腹痛腹泻,稀便,大便粘稠,头,面,四肢浮肿,身体浮肿,尿瓶,
04排火邪有关喉咙干,痛,声音嘶哑,咳嗽黄痰,口干舌燥,长口腔溃疡,小便灼热、便秘,
05排淤血有关淤血,淤斑,
1、心肺:痰中带血丝,血块为主外排。
2、肠胃:大便排出深褐色和酱褐色。
3、胞宫:经血黑,血块、痛经、组织包块烂肉,痔疮,便血。
4、经络:经络会出现各种问题
06排体寒湿体质有关全身酸痛,乏力,虚汗,关节痛,腰酸背痛,头晕目眩,无精打采,饮食不振。
07与内分泌有关1、月经提前,延后,量多,量少
2、会阴瘙痒,起红疹,小便灼热刺痛
3、血块,痛经,白带,增多,有异味
4、非月经期阴道流血,月经混乱
5、子宫肌瘤,排颗粒烂肉
6、子宫糜烂,排豆腐渣
08排邪的规律
1、与病位有关:①、病在经络排邪的时间最短
②、病在五脏六腑排邪的时间最长
2、与体质有关:①、阳气足体质最易排邪
②、阳虚体质最难排邪
3、与灸量有关:①、灸量越大排邪越快
②、灸量越小排邪越慢
4、与邪气性质有关:①、风性轻、易动、极易排出
②、湿性粘、很难排出
③、寒邪入肌肉,排出较慢
④、痰性滞,最慢排出。
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方案大全附常见病灸感

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方案大全附常见病灸感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绒对人体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以达到健身养生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进行艾灸时,有时候会出现各种反应,下面列举了30种常见的艾灸反应和应对方案。
1.感到温热:这是正常的反应,说明艾绒的热能正被传导入皮肤,你可以适当增加厚度或减少烧灸时间。
2.轻微发红:皮肤变红是艾灸时的正常反应,表示血液循环被刺激起来了。
3.轻微疼痛:当局部神经得到刺激时,有时会产生一些疼痛感,这是正常的现象,可以调整厚度或灸的时间。
4.皮肤发痒:发痒可能是因为身体排毒,可以按摩或轻轻揉搓,或采用艾草泡水擦拭。
5.出汗增多: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体温升高,这是艾灸的正常反应。
6.轻微头晕:可能是疲劳、身体虚弱或艾灸时间过长所致,可以适当缩短艾灸时间,保持良好的卧姿。
7.肌肉酸痛:可能是肌肉疲劳,可以适当休息或按摩舒缓疼痛。
8.感到疲倦:艾灸可以促进身体代谢和放松,可能会让人感到疲倦,可以适当休息或增加睡眠时间。
9.头痛:可能是因为湿气或风寒,可以尝试温暖的喝点姜汤或者茶水。
10.呕吐:可能是因为胃寒或消化不良,可以尝试适当加热和调整饮食习惯。
11.腹泻:可以是因为湿气和寒气被排出体外,可以暂时停止艾灸或调整厚度。
12.失眠:需要缓解焦虑和提高睡眠质量,可以尝试进行艾灸前的放松和冥想。
13.罕见的皮肤过敏:可能是个体差异造成的,可以尝试换一种不同的艾草。
14.精神压力释放后的哭泣:可能是由于压力释放所导致的情绪宣泄,可以尝试艾灸前进行心理疏导。
15.脱发:长期过度使用艾灸可能导致头皮发炎和脱发,需要适当减少艾灸的频率和时间。
16.高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压力不要太大,可以适当减少厚度或艾灸时间。
17.月经不调:艾灸可以调理经脉和血液循环,对月经不调有一定作用,不过需要注意艾灸的时间和穴位选择。
18.女性经期艾灸:经期进行艾灸可能会加重血液循环,需要谨慎选择艾灸的时间和穴位。
(史上最完整版)艾灸排病反应及解决方案,请灸友收藏!(中)

(史上最完整版)艾灸排病反应及解决方案,请灸友收藏!(中)9上火现象说明1、灸后上火,就是指艾灸后,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
2、灸后上火其实是体寒引起的。
体内寒邪过盛,导致气血不畅、经络堵塞,一旦艾灸补充的阳气无法及时疏导和传输,就会表现出上火症状。
3、一般而言,3类人群最易灸后上火——上热下寒的人,下焦虚寒,阳气不足,上焦的“热”传输下不来,只能郁积在上焦,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中气虚弱的人,中气不足,气路不通,火降不来了,就会“上热”,同时肾水得不到火的温煦,就会“下寒”;气血不足的人,阴血不足,阳气相对过剩,就会向外浮散,引起上火。
4、此外,灸量过大、配穴不当、手法不当等,也会导致上火。
解决方案1、阴虚之人,一则建议滋阴,比如吃些银耳、糯米、黑木耳等;二则建议引火下行,可以艾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如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也可以用艾叶煮水泡脚;三则可以刮痧、拔罐等方法直接将余热泄出。
注:阴虚之人应当先艾灸中下焦,然后艾灸上焦。
只有先灸通中下焦,补足中气,气路才能畅通,火才能下行,否则,火全堵在上面下不来,上火症状会更加严重。
2、阳虚之人,建议重灸关元穴(可同时艾灸中脘穴),使真元得以激发,有效祛除寒邪,等寒邪祛除后,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上火症状就会自行消失。
3、如果上火症状严重,难以忍受,可以暂停几天或减少灸量。
10经期延后、经量变少、经血发黑或有褐色分泌物现象说明1、说明体内寒邪过重:尽管艾灸为身体培补了阳气,但寒邪仍然堵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就会表现出经期延后、经量变少的现象,“寒则凝”,因此排出的经血中经常有黑色血块、褐色分泌物。
2、说明处于调整期:一般艾灸的最初3个月为调整期,如果体内寒邪过重,在调整期内,寒邪尚未完全排除,就会出现正邪相争的现象,上述现象都属正常,要给身体自愈的时间。
3、说明艾灸方法有误:最常见的就是只灸腰腹不灸腿。
艾灸后的排病反应的原因,为什么艾灸后会有排病反应

艾灸后的排病反应的原因,为什么艾灸后会有排病反应什么是排病反应?中医认为,人体患有疾病的一些症状都是邪气入侵或正邪相搏的表现,这里我们就从感冒说说正邪消长的过程。
一般来说,感冒患者先是感觉疲倦、发冷、鼻塞、颤抖,这叫“邪进正退”。
接着,患者的痛苦体验加剧,会出现发热、出汗、面赤等症状,这叫“正邪相搏”。
最后,汗出完了,感冒也好了,但会感觉身体非常虚弱。
这是因为在“正邪相搏”的过程中,人体消耗很大。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生病的原因是“正不胜邪”。
而疾病有一个自然的生长化灭过程,因此治疗时要顺应这个自然的节奏。
如果出现失眠也不要紧张,这也是正常反应,伴有疲乏无力,或嗜睡。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
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如果长时间出现失眠还可以加一些穴位,如:神门、心俞、足三里、太溪、百会、肾俞为主穴。
有一部分人会出现局部麻、胀、酸、痛、氧、冒凉气等不同的反应。
不必慌张,这正是说明艾灸在你身体里起作用了。
这是正常现象,我们通常叫做:“灸感。
”不同体质的人会出现不同的灸感。
为什么会出现排病反应呢?一.正邪相搏出现的反应:酸、麻、胀、痛、痒举个简单的例子,水管堵塞了,如果要把它疏通开,是会遇到阻力,会膨胀。
人的血管经络也是一样,阳气进入遇到阴邪会在局部产生正邪相搏的情况,反应到我们人体就会有酸、麻、胀、痛、痒的感觉。
如果体内有毒素或是炎症就会有痛的感觉,痒是由于湿气较重,热邪较重,湿热外排的反应。
比如妇科炎症可能会小腹痛,胃炎的人可能会胃痛,肠道有湿寒灸神阙(肚脐)时会感觉肚子咕咕响都是阳气进入身体的良性反应,坚持艾灸就会消失,身体也会好转。
二.外排邪气出现的反应:风、寒、凉、湿、痒、热通过艾灸阳气把阴邪排除体外,如果身体过寒会感觉冒凉气,湿气过重局部会有水珠出来,像出汗一样,手心或者脚心是常见的部位。
最全的艾灸排病反应及注意事项

一、艾灸排病反应:1、有得人初次艾灸,可能会有发烧得症状,可以多喝水,然后在督脉与膀胱经刮痧或拔罐都会退热,而且降火气。
2、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就是一种排病气得反应。
有这种反应得,一般胃肠有问题,或有肿瘤发生。
肠道问题居多。
3、很多人艾灸会出汗,也有灸后出汗,这其实就是身体在排毒,这种情况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4、当出汗到一个阶段后,皮肤开始痒甚至起红疹,这也就是排毒得一种表现。
一般继续艾灸,痒会越来越轻,红疹慢慢会下去,这属于皮肤排毒得一种现象。
5、有些人排尿特别多,这也就是从尿道排出毒素得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得。
一般灸后尿频得,多提示肾脏与泌尿系统不就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6、有得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得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了上火得症状。
7、我得治疗理念就是,治疗疾病,一定要给疾病一个出路,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得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就是我们设计好得,而就是病邪自己习惯得路径、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得路径就是我们理想得路径。
可就是疾病得排出就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得。
它会自己寻找出路、8、有得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得,遇到这样得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得人会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9、艾灸得走串,遇到这样得很正常,也不要大惊小怪,有艾灸得通串就比没有要好,经络得通串,提示经络疏通得就是否通畅、10、妇科疾病在艾灸得时候,有得会有褐色得分泌物,有得会有水样得,有得会有脓样得分泌物,这些都就是艾灸在帮助调整与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
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得时候,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就是肌瘤,积液,囊肿得分解。
艾灸排病反应

艾灸排病反应艾灸排病反应大全1、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2、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3、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4、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5、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6、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
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7、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泌尿系统效果显著,打通任脉。
8、做艾炙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
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9、做完艾炙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
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10、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
非常好的感觉。
20、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21、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22、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23、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24、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5、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
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26、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27、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
28、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
29、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刮痧,拔罐。
【必看】艾灸排病后的反应及处理方法不看会后悔

【必看】艾灸排病后的反应及处理方法不看会后悔前言我们在进行艾灸排病的时候,身体上会出现各种反应,例如出红点发痒、身体发热、便秘、已疲惫艾嗜睡及上火等等状况。
那么大家在出现这些反应的状况下,我们应该要注意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反应?这些反应对身体是否有害?等等问题,小觅现在为大家逐一解答,希望能到您~~~01、艾灸排病后会出现哪些反应?1.发热反应发烧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
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
一般发高烧反应,体温在39-40度,反应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数低烧患者,体温在37.5度至38度之间时,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
2.与排痰湿有关的反应排痰湿多以咳吐,痰变多,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胶凉样粘稠大便。
头面、四肢浮肿,半侧身体浮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
灸感可由最初的迟钝型转变成了敏感型。
3.与排淤血有关的反应淤阻在体表经络之中的淤血,以瘀斑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肠则多以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
瘀阻于心肺则多以痰中带血丝血块为主外排,瘀阻于胞宫的多随经血外排,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有痔疮的人会暂时出现便血的现象,颜色很暗深。
4.排火热邪毒有关的反应排火热邪毒多以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红点奇痒,面部或身体出现丘疹或好久以前长过脓包,现在又开始了,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形式外排。
放心,只要彻底的排出就好了。
注意事项红点的大多是体内寒湿过重,大都是灸一段时间后才出的,出红点后,不易用随身灸来灸,需要烟力直接些的灸法,大都会逐步缓解。
5.与排郁气有关的反应郁气的外排以烦躁易怒,看谁都不顺眼,悲伤或委屈易哭等情绪变化为主,多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肝胆区和反射区酸痛等反应。
特别是性格内向而又心胸狭窄的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反应持续时间一般数小时至1-3天,少数患者可达数月之久。
全解艾灸后的排毒反应

全解艾灸后的排毒反应艾灸是一种心态,靠的是你的坚持!艾灸治疗疾病会有反复,这就使很多病人在治疗之中略有起色后有了返病现象就不敢在治疗的原因。
越是得病久的并有多种疾病的,返病就会越明显,这就好比是我们的体内正邪两方正在做激烈的斗争,这个时候,艾灸时千万不能停止的,一旦停止,邪方胜出,之前所做的艾灸都前功尽弃!黄帝内经讲:“如何进行针刺治疗呢?伯高回答:大抵病为9天,针治三次就会好;病已一月针治十次就可好。
病程的远近和时间的多少,都可根据这三天针一次的方法来计算之。
至于邪气内阻,久而不愈之病,可仔细观察病人的血络针刺血络出尽其恶血。
”这是我们先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不是十分精确,但是说明了,疾病越久,治疗就越费时间。
大量的艾灸临床实践来看,灸疗对慢性病的确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起效,在理疗的整个过程中至少会出现4-5次大的反复,就是常说的“排病反应”,排病很多时候感觉上病情比以前还要加重许多,这是身体在修复过程中的正常调整,大家不必过分担心,但是很多人在这个阶段都会出现恐慌、迟疑、着急等,这反而不利于这个阶段顺利度过。
令人惋惜的是很多人在这个最为关键的阶段放弃了艾灸,其实再耐心坚持一个阶段,身体状况也许就是另外一个状态了。
任何事物在修复或者前进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假疲劳现象”,排病和返病反应正是假疲劳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艾灸的过程中,有几天会觉得特别累,特别想放弃,比如我们跑步,开始的时候跑的很快,也很好,可是跑着跑着就觉得腿没力气了,跑不动了,可是只要再坚持一下,又会变得很轻快,这种感觉每个人都有体会。
艾灸不能有太强的功利心,不能要求艾灸多长时间一定能取得什么样的结果,艾灸不但能治病,更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五脏六腑阴阳调和,经络通畅,减少得大病的概率和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要以这样的心态去艾灸,效果反而出奇地好。
在保健及调理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调整反应,这是好现象,说明身体的气血还算旺盛,正气能够被调动起来积极对抗病邪,一般反应越明显调理效果越好;相反地,调理后如果人体没有明显的反应,则说明身体虚弱反应迟钝,那疾病被治愈也就会缓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排病反应大全 1、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2、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3、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4、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5、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6、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7、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泌尿系统效果显著,打通任脉。 8、做艾炙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9、做完艾炙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10、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11、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12、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13、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好。 14、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5、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6、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7、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8、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9、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寒气重。 20、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21、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22、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23、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24、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5、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26、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27、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风,体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
28、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体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 29、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刮痧,拔罐。
30、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经3个月之为调整期,月经可以提前或推后。
31、出水泡,出红疹是体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 32、灸后出现咳嗽,有黄痰。说明肺部有火,如无法接受继续施灸可以少灸或不灸。
33,乏力,有虚汗。说明为寒性体质,加大灸。
34、精神亢奋,失眠,头痛,头晕。热性体质,上焦有火,可在背部 适当刮痧拔罐,必要时可在大椎穴上放血。在家庭中可赶紧将病人安置在一个空气流畅的环境下,让患者平躺,再做推拿颈部疏通,多喝水。
35、灸后关节痛,说明关节处有寒湿之气淤堵。
36、口腔溃疡,长痘,便秘。是胃火旺,可在胃经上刮痧泻火,吃凉润食品。 37、灸后出现湿疹,痒,起红疙瘩。是脾胃湿气重的缘故,加大灸。若不能接受加大灸可停灸一段时间。
38、腹泻,恶心,呕吐。是脾胃虚寒的严重,加大灸即可,千万不要去医院打调水。
39、打嗝为肠胃气滞,无需处理会自动消失。
40、月经提前,或量少。为气血增加后的自我调节或阴虚火热体质,继续灸3个月后会逐渐正常。
41,会阴瘙痒,起红疹,白带增多有异味。为湿气往外排的表现,加大量灸
42、非经期阴道流血,血块多或月经紊乱,经期延长。是在排子宫的淤血。两三个月后会一切正常。
43、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44、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 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还会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45、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这些都会起来工作。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
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
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
46、发热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般发高烧反应,体温在39-40度,反应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数低烧患者,体温在37.5度至38度之间时,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
47、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48、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如果此时皮肤表现严重,可以用放血疗法使邪出有门。可以在大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还有委中穴放血,给病邪以出处。 49、艾灸后的精神反应:有很多人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这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到狂野处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郁闷在心,免得徒增新疾。
50、曾经患过的疾病都可能会复发多次,虽说是复发,但感受一般不会比以前犯病时强烈。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而且会有痔变为外痔,大约十天半个月即可自愈。 艾灸排病反应大合集【二】 一,皮 肤 痒 皮肤痒是糖尿病、血糖不稳定、肾病、肝胆类疾病、寄生虫病、肿瘤、分泌紊乱的必然反映,是大量废物,病毒从皮肤排泄的表现。
1、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皮部组织出现奇痒,病变部位气血流通了。
2、肾功能不好、气滞血淤的人,会反映皮肤奇痒无比,是皮肤无法应对大量毒素的排出。
3、皮肤出现小红肿、小红块、风疹块、呕吐,是胆囊炎、胆汁返流性疾病的一种表现,人体血液、体液的废物在皮肤弱酸环境中的反映。皮肤承受不了调节,产生各种新的瘀堵,这是暂时的。
4、皮肤溃烂、流水、脱皮、局部肿大,是皮肤微循环瘀堵,流通不畅的一种表现,是原来瘀堵和病变的局部被打通了。
5、淋巴痛、咽喉红肿、口腔痒、咳嗽,这是淋巴结、咽喉等有疾病,这种反应表示瘀堵、病毒结合物、废物体、淤血点、粘膜废物开始松动或分解、疏通。 6、头皮痒、头屑多,这是典型的肾阳虚反映,原来瘀堵在头皮的毛囊脂肪和废物被大量排出后产生的适应感觉。
二,各 种 疼 痛 各种疼痛,是由于血流量增强,硬化萎缩,瘀堵的微血管开始恢复弹性,后面推、前面堵,会牵拉周围的组织,就会反映疼痛,有的人反应强烈,有的人反应弱。
1、局部肌肉酸痛、胀痛、刺痛 这是肌肉微循环严重堵塞。
2、胯骨、颈椎、腰椎酸痛、刺痛、痛无定处 这是关节炎、风湿性、类风湿性、股骨头炎的一种表现,越痛说明越严重。
3、意想不到的局部出现疼痛 说明这个部位有淤积。
4、全身无力、全身酸痛或者发烧 这是月风病、风湿类疾病、心脏病、痛风病的反映,巨噬细胞吞噬病毒的能力增强了,机体应变能力差,暂时不能适合新的平衡。
5、头痛 这是脑血管萎缩、微循环瘀堵、脑肿瘤、脑神经功能不稳定的反映,微血管恢复弹性时,改变了周围组织的形态。
6、小腹疼痛、胀痛、极不舒服 这是有盆腔炎、子宫位置不正、子宫肌瘤、子宫膜异位、宫颈炎、阴道炎等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