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语流音变 二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语流音变2

(三)轻声出现的规律 1、叠音词 名词: 名词:妈妈、星星、婆婆、娃娃、姐姐 动词: 动词:看看、笑笑、问候问候、解释解释 形容词: 兴兴、 亮亮、 形容词:高高兴兴、漂漂亮亮、舒舒服服 2、少数双音节词 糊涂、疙瘩、萝卜、玻璃、马虎、刺猬 3、口语中的常用词 护士、报酬、明白、消息、关系、耳朵、委屈 便宜、应付、规矩、清楚、算盘、丈夫、照顾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 一、变调 二、轻声 三、儿化 四、”啊“的变调
一、语流音变概述 (一)语流音变的定义
语流音变:在连续发音过程(语流) 语流音变:在连续发音过程(语流)中,前后相邻 的音节会互相影响而致使某些音节的音素 音素或 的音节会互相影响而致使某些音节的音素或声 发生了变化,这叫语流音变,简称“音变” 调发生了变化,这叫语流音变,简称“音变”。 音变” “音变”是普通话的语音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特 征。
(二)轻声的性质
轻声字的音高受前一个字的影响显得不固定。一般说, 轻声字的音高受前一个字的影响显得不固定。一般说, 上声之后的轻声字音高最高, 上声之后的轻声字音高最高,阴平阳平之后的轻声 字音高偏低,去声字之后的轻声字音高最低。 字音高偏低,去声字之后的轻声字音高最低。 1、非上声(变调后上声)+轻声—低降调“31” 非上声(变调后上声) 轻声—低降调“31” 阴平:(偏低)玻璃、兄弟、庄稼、包袱、 :(偏低 阴平:(偏低)玻璃、兄弟、庄稼、包袱、舒服 阳平: 偏低)头发、裁缝、行李、朋友、 阳平: (偏低)头发、裁缝、行李、朋友、值得 去声: 豆腐、动静、别扭、应付、 去声: (低)豆腐、动静、别扭、应付、事情 2、上声+ 轻声—半高平调“44”(高) 上声+ 轻声—半高平调“44” 好的、老实、姥姥、里头、喇叭 好的、老实、姥姥、里头、 骨头、脑袋、暖和、懂得、 骨头、脑袋、暖和、懂得、本事
普通话语流音变音变精品PPT课件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 的颤动,像闪电 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 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 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 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 更见风致 了。
《荷塘月色》朗诵欣赏
二、儿化
什么是儿化
“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当它跟在别的音节 后面时,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 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失去了独立性,“化” 到前一个音节,使前一个音节带上卷舌色彩,韵母发 生音变,成为卷舌韵母,这就是“儿化韵”。
(一)轻声的性质
1.轻声对某些词或短语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是非shìfēi(对与错)——是非shìfei(纠纷) 兄弟xiōnɡdì(哥哥和弟弟)——兄弟
xiōnɡdi(指弟弟) 东西dōnɡxī(指东、西方向)——东西
dōnɡxi(物件) 老子lǎozǐ(人名)——老子lǎozi(父亲)
(一)轻声的性质
头: 骨头 拳头 舌头 码头 木头 石头 枕头 锄头 浪头 馒头 罐头 念头 跟头 苗头 前头 后头 里头 上头
气: 客气 力气 脾气 福气 阔气 小气 运气 秀气 志气
2.根据词语意义分类别记忆
(1) 与人体有关的必读轻声词:
脑袋 脑子
头发
眉毛
眼睛
鼻子
嘴巴 下巴
舌头
嗓子
唾沫
耳朵
脖子 膀子
胳膊
巴掌
2.轻声对有些词有区别词性的作用。如
干事ɡànshì(动词)——ɡànshi(名词) 地道dìdào(名词)——dìdɑo(形容词) 利害lìhài(名词)——lìhɑi(形容词)
(一)轻声的性质
《荷塘月色》朗诵欣赏
二、儿化
什么是儿化
“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当它跟在别的音节 后面时,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 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失去了独立性,“化” 到前一个音节,使前一个音节带上卷舌色彩,韵母发 生音变,成为卷舌韵母,这就是“儿化韵”。
(一)轻声的性质
1.轻声对某些词或短语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是非shìfēi(对与错)——是非shìfei(纠纷) 兄弟xiōnɡdì(哥哥和弟弟)——兄弟
xiōnɡdi(指弟弟) 东西dōnɡxī(指东、西方向)——东西
dōnɡxi(物件) 老子lǎozǐ(人名)——老子lǎozi(父亲)
(一)轻声的性质
头: 骨头 拳头 舌头 码头 木头 石头 枕头 锄头 浪头 馒头 罐头 念头 跟头 苗头 前头 后头 里头 上头
气: 客气 力气 脾气 福气 阔气 小气 运气 秀气 志气
2.根据词语意义分类别记忆
(1) 与人体有关的必读轻声词:
脑袋 脑子
头发
眉毛
眼睛
鼻子
嘴巴 下巴
舌头
嗓子
唾沫
耳朵
脖子 膀子
胳膊
巴掌
2.轻声对有些词有区别词性的作用。如
干事ɡànshì(动词)——ɡànshi(名词) 地道dìdào(名词)——dìdɑo(形容词) 利害lìhài(名词)——lìhɑi(形容词)
(一)轻声的性质
语音—语流音变(现代汉语课件)

一、“啊”字在句首时作叹词,一般发 “a”音,但声调有变化: 如:“啊!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啊?你说什么呀?” “啊,这难道是我的影子吗?” “啊,好吧,我就去。”
语气词“啊”的音变
二、“啊”在句尾时作语气词,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常常会发生音变: 1.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ɑ、o(ɑo、iɑo除外)e、ê、i、ü 时,读作yɑ
如:这片草可真绿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u(包括ɑo、iɑo)时,读作wɑ
如:唱得真好啊!这茶真苦啊!
语气词“啊”的音变
3. 末尾是n时,读作nɑ 如:过马路要小心啊!题目真难啊!
4. 末尾音素是nɡ时,读作nɡɑ 如:去了也没用啊 !饭菜真香啊!
5. 末尾音素是舌尖前元音-i(前)时,读[z]ɑ 如:这是真丝字啊? 孩子啊!
尾巴 马虎 耳朵 小子 椅子 奶奶 姥姥
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5.上声+上声+上声→ (1)阳平+阳平+上声 展览馆 洗脸水 管理法 (2)半上声+阳平+上声 好领导 小组长 纸老虎 很美满 买保险
6.多个上声音节相连,读时可以分划,然后再变化。 请你找柳组长买把小雨伞。 请你--找--柳组长--买把--小雨伞。
2.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湿淋淋的。这时候,树林里的小猴 子、小刺猬都赶来救火了。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火扑灭了。
轻声
轻声
(一)什么是轻声
轻声就是在语流音变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
瓜
黄瓜
子
茄子
爸爸 姥姥 窗户 桌子 馒头 石头 笑 话 胳膊
轻声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 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
轻声
东直门有个老婆儿,拿着棍儿赶小鸡儿,西直门有个老头 儿,骑着毛驴儿唱小曲儿。
“啊?你说什么呀?” “啊,这难道是我的影子吗?” “啊,好吧,我就去。”
语气词“啊”的音变
二、“啊”在句尾时作语气词,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常常会发生音变: 1.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ɑ、o(ɑo、iɑo除外)e、ê、i、ü 时,读作yɑ
如:这片草可真绿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u(包括ɑo、iɑo)时,读作wɑ
如:唱得真好啊!这茶真苦啊!
语气词“啊”的音变
3. 末尾是n时,读作nɑ 如:过马路要小心啊!题目真难啊!
4. 末尾音素是nɡ时,读作nɡɑ 如:去了也没用啊 !饭菜真香啊!
5. 末尾音素是舌尖前元音-i(前)时,读[z]ɑ 如:这是真丝字啊? 孩子啊!
尾巴 马虎 耳朵 小子 椅子 奶奶 姥姥
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5.上声+上声+上声→ (1)阳平+阳平+上声 展览馆 洗脸水 管理法 (2)半上声+阳平+上声 好领导 小组长 纸老虎 很美满 买保险
6.多个上声音节相连,读时可以分划,然后再变化。 请你找柳组长买把小雨伞。 请你--找--柳组长--买把--小雨伞。
2.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湿淋淋的。这时候,树林里的小猴 子、小刺猬都赶来救火了。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火扑灭了。
轻声
轻声
(一)什么是轻声
轻声就是在语流音变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
瓜
黄瓜
子
茄子
爸爸 姥姥 窗户 桌子 馒头 石头 笑 话 胳膊
轻声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 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
轻声
东直门有个老婆儿,拿着棍儿赶小鸡儿,西直门有个老头 儿,骑着毛驴儿唱小曲儿。
语流音变

•
“啊”作叹词时,出现再句首,有
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音调的变
化。在韵母a不变的情况下,读哪种声调
和说话人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要按不同声调读“啊”,就是后面不
跟随补充的语句,听者也能明白说话人
的感情。
2、“啊 ”做语气词
当“啊”前面音节末尾因素是:
a、o、e、ê、i、ü + a
读( ya 呀 )
回照镜子我转眼珠子想想伤脑子秃子怎么用梳子
梳子怎么梳子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 挑着水桶上 庙台儿,摔了一个跟头拣了个钱儿,又打醋, 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小饭碗儿, 真好玩儿,没有边儿没有沿儿,中间儿有个小 红点儿。
四 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1、“啊”作叹词
总结
变调
上声变调
“一”的变调“不”的变调
单念
单念
单念
两上声连读
阴平、阳平、上声前
阴平、阳平、上声前
三或三以上
去声前
去声前
夹在词语中间
夹在词语中间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二 轻声的音变规律
什么叫做轻声?
• 在普通话里,除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调之 外,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 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音节叫做轻声。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二)“一”“不”的变调
“一”“不”在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时,以及“一” 在序数中,声调不变:“一”念阴平55,“不” 念去声51.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一”的音变情况概述表
出现情况 单念
作为序数用 用在词末或者句末
用在去声前
用在非去声前
语流音变ppt课件

练习:
(1)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 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2)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 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 洋。
2.“不”的原声调是去声,它的变调和“一”基本 相同
1)在非去声前、单念或在词语、句子末尾时,读原声调 (51): 不多 不行 不朽 不好 不成 不求甚解 不可磨灭 不伦不类
三、叠字形容词的变调
AA式:后一个字不管是什么声调都可以变为阴平,也可以不变。例如: 红红的 甜甜的 短短的 厚厚的 热热的
如果叠字后附有“儿化韵”时,第二个字必须变为阴平。例如: 早早儿的 好好儿的 满满儿的
ABB式:后两个叠字都变为阴平调,也可以不变。三个字快读时,中间那 个变轻声。例如: 亮堂堂 沉甸甸 笑眯眯 绿油油 慢腾腾
四声的调位:/55、/35/、/214/、/51/
(1)两个上声字相连(35+214) 奖赏 首长 反省 美好 领导 了解 小姐 许久 口语 旅馆 粉笔 舞蹈 冷饮 举止 采访 保险 雨伞 捆绑
(2)三个上声字相连,可以根据词语含义适当分组: 单双格(211+35+214) 双单格(35+35+214)2)在去声前读 Nhomakorabea平(35):
一架 一样 一切 一片 一遍 一触即发 一见如故 一箭双雕 3)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51): 一般 一天 一根 一直 一头 一往情深 一丝不苟 一五一十 一言为定 一知半解 4)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想一想 看一看 走一走 跳一跳 拖一拖 谈一谈 管一管 说一说
(2)在阳平前: 海洋 祖国 讲台 主持 语言 坦白 演员 彩虹 简洁 朗读 语流 口型
第六章 语流音变 二

• 应该补充一点。“A|AA”可以是 LHL(21 35 214),也可以是 HHL (35 35 214)。(L 是 Low ,H 是 High 。) • 教科书应该着重指出,“A|AA”的 基本格式是 LHL(21 35 214),那 个 HHL(35 35 214)是某种模糊形 式,也就不是基本格式。那种错误可 能是 30 年代遗留下来的知识疏漏, 后来没有及时更新已经老化的旧知识。 辞典也缺少专门的标调方法,有关知 识的普及不被重视。
• 2.韵尾音素是i、n (in、ü n除外)的,丢 掉韵尾,这些主要元音在儿化时变为带 有卷舌色彩的央元音ar[ɐr]和er[ər] ;i、 ü (包括原形韵母一共4个:i、in、ü 、 ü n。)为主要元音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 因i、ü开口度较小,舌高点靠前,i、ü 此时又是韵腹不能丢去,故与卷动作有 冲突。处理的方法是先增加一个舌面、 央、中、不圆唇元音[ə] ,再在此基础上 卷舌[ər] 。 • 如:
• 3.以舌尖前元音-i或舌尖后元音-i作韵尾 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因其发音的开口度 小,且舌尖已接近齿背或前硬腭,已妨碍 了卷舌动作,故儿化时应将其变为舌面、 央、中、不圆唇元音[ə] ,再在此基础上 进行卷舌[ər] 。如: -i→er:找刺儿zhǎocìr 柳丝儿liǔsīr -i→er:树枝儿shùzhīr 找事儿zhǎoshìr
• 理想美好 • 你演讲很好 • 我请雨伞厂鲁厂长选两把好雨伞给李组 长
(三)普通话的连读变调
• 结合《现代汉语》自学
三、汉语的儿化音变
• (一)汉语儿化的特点 • (二)普通话的儿化韵
(一)汉语儿化的特点
• 儿化音变几乎是全国各方言中的普遍现 象,不是北京话特有的现象。它是很古 老的现象。 • “儿”的古音演变到今天,北方是 er , 南方有些地方是 [n]或[ ŋ] 、[ ɯ] 等。有 些方言的“儿”丢失了元音和辅音,却 保留了声调特征,改变了它寄生音节的 声调。“麻雀儿”写成“麻将”,就是 古音儿化的反映。
语流音变PPT

四、轻声的规律
⒈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如: 是吗 他呢 看啊 走吧 ⒉助词“着、了、过、的、地、得、 们”,如: 看过 忙着 来了 我的 勇敢地 喝得(好) 朋友们 ⒊构词用的虚语素“子、头”和表示多 数的“们”。如: 笼子 木头 我们 但是,当“子、头”作实语素时,不读 轻 声,读原调。如: 学子 瓜子 埋头 针头
二、“一”、“不”的变调
“一”的单字调是阴平55, 当 它单念,或表序数,或处于词句 末尾时不变调,例如:一、二、 三、第一名、万一、统一 等,其 他情况下“一”都要变调。 “不”的单字调是去声51,当 它 单念,或处于词句末尾,或在非 去声前时不变调,其他情况下 (主要指“不”在去声前)要变 调。
笑话儿 在这儿 红包儿 加油儿 刀背儿 聊天儿 老本儿 合群儿 记事儿 夹缝儿 眼镜儿
绕口令: 绕口令: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 儿装着几个钱儿,又打醋, 儿装着几个钱儿,又打醋, 又买盐, 又买盐,还买了一个小饭碗 小饭碗儿,真好玩儿, 儿。小饭碗儿,真好玩儿, 红花儿绿叶儿镶金边儿, 红花儿绿叶儿镶金边儿,中 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变 调
变 调
(一)“一”、“不”在去声前读 阳平,调值变为35。例如: 一·去 一半yíbàn 一道yídào 不·去 不必búbì 不但búdàn (二)“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 调值变为51。例如: 一·阴 一般yìbān 一些yìxiē 一·阳 一齐yìqí 一旁yìpáng 一·上 一举yìjǔ 一手yìshǒu
一、上声的变调
变 调
㈢三个上声相连 ①前两个上声变阳平35 展览馆 洗脸水 总统府 ②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211,中 间一个上声变阳平35。 纸考虑 小两口 冷处理 ㈣多个上声相连,变调同以上三种 情况。 请你表演两场舞蹈。
《普通话语流音变》课件

详细描述
在语流中,“一、不”遇到非去声字时,会变为半去声(41),例如“一定”中 的“一”字读音为半去声(41)。
“七、八”的变调
总结词
“七、八”在非阴平字之前,会发生 变调,通常变为半去声(41)。
详细描述
在语流中,“七、八”遇到非阴平字 时,会变为半去声(41),例如“七 岁”中的“七”字读音为半去声(41 )。
多听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材 料,并进行模仿练习,有 助于提高对语流音变的敏 感度和掌握度。
04
CATALOGUE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训练方法
听辨训练
总结词
通过听觉训练提高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敏感度。
详细描述
通过听录音、音频等资料,训练学生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分辨和掌握普 通话的发音特点。
语言学习技巧
在学习语言时,掌握语流音变技巧可以帮助学习者更 好地理解和使用目标语言。通过模仿当地人的发音和 语调,学习者可以更快地融入目标语言环境,提高语 言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这种技巧对于语言学习者和语 言教师都具有重要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模仿训练
总结词
通过模仿标准普通话发音,纠正自身发音问题。
详细描述
学生通过模仿标准普通话的发音,不断练习,逐渐纠正自身的发音问题,提高发音的准 确性和流畅性。
发音训练
总结词
针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各个特点进行专 项训练。
VS
详细描述
针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各个特点,如连读 变调、轻声、儿化等,进行专项训练,让 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这些音变规律。
专业训练
播音员和主持人需要通过专业的训练来掌握语流音变技 巧。这种训练通常包括听录音、模仿练习、实践练习等 环节,以提高对语音细微变化的敏感度和掌握度。
在语流中,“一、不”遇到非去声字时,会变为半去声(41),例如“一定”中 的“一”字读音为半去声(41)。
“七、八”的变调
总结词
“七、八”在非阴平字之前,会发生 变调,通常变为半去声(41)。
详细描述
在语流中,“七、八”遇到非阴平字 时,会变为半去声(41),例如“七 岁”中的“七”字读音为半去声(41 )。
多听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材 料,并进行模仿练习,有 助于提高对语流音变的敏 感度和掌握度。
04
CATALOGUE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训练方法
听辨训练
总结词
通过听觉训练提高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敏感度。
详细描述
通过听录音、音频等资料,训练学生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分辨和掌握普 通话的发音特点。
语言学习技巧
在学习语言时,掌握语流音变技巧可以帮助学习者更 好地理解和使用目标语言。通过模仿当地人的发音和 语调,学习者可以更快地融入目标语言环境,提高语 言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这种技巧对于语言学习者和语 言教师都具有重要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模仿训练
总结词
通过模仿标准普通话发音,纠正自身发音问题。
详细描述
学生通过模仿标准普通话的发音,不断练习,逐渐纠正自身的发音问题,提高发音的准 确性和流畅性。
发音训练
总结词
针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各个特点进行专 项训练。
VS
详细描述
针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各个特点,如连读 变调、轻声、儿化等,进行专项训练,让 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这些音变规律。
专业训练
播音员和主持人需要通过专业的训练来掌握语流音变技 巧。这种训练通常包括听录音、模仿练习、实践练习等 环节,以提高对语音细微变化的敏感度和掌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20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21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 “儿”的古音演变到今天,北方是 er , 南方有些地方是 [n]或[ ŋ] 、[ ɯ] 等。有 些方言的“儿”丢失了元音和辅音,却 保留了声调特征,改变了它寄生音节的 声调。“麻雀儿”写成“麻将”,就是 古音儿化的反映。
10
• 发音时,舌尖开始逐渐卷起来,使韵母 改变了音色,带有明显的卷舌色彩。这 种语音变化就叫儿化,带有儿化的音节 就叫儿化音节。
第六节 语流音变
二
1
二、连读变调
• (一)连读变调的性质 • (二)连读变调的类型 • (三)普通话的连读变调
2
(一)连读变调的性质
1、连读变调的含义
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连 在一起时,音节所属调类的调值有时会 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就是“连读变调”。
2、连读变调的标写(本调、变调) 3、连读变调的作用
• 由儿话音变形成的韵母就是“儿化韵”。
11
• 北京语音里读“儿”的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指“儿童、儿女、婴儿、幼儿”里
的“儿”,有具体意义,独立构成音节。 ➢另一类指“花儿、鸟儿、玩儿、今儿、
明儿、遛弯儿、大院儿、片儿汤、馅儿 饼”里的“儿”,没有具体意义,也不 能独立构成音节,只表示它前面韵母带 有卷舌作用。
12
• 儿化音变的基本性质是使一个音节的 主要元音带上卷舌色彩,(“儿”是 儿化韵的形容性符号,不把它作为一 个音素看待。)儿化韵产生音变条件 取决于韵腹元音是否便于发生卷舌动 作。
• 普通话中儿化音变是从后使韵腹(主 要元音)、韵尾(尾音)发生变化, 对声母和韵头没有影响。
13
(二)普通话的儿化韵
3
(二)连读变调的类型
• 两音节变调:
1、前变型 2、后变型 3、全变型
• 三音节或四音节变调:
三音节四音节甚至更多音节的连读变调 要比两音节复杂得多,而且往往受到语 义和语法结构的影响。
4
“三个上声相连,根据词语内部层次的不同, 前两个音节有两种不同的变调。一种的第一个 音节调值变读21,第二个音节调值边35;一种 是前两个音节调值都变读35。例如:
14
15
• 2.韵尾音素是i、n (in、ün除外)的,丢 掉韵尾,这些主要元音在儿化时变为带 有卷舌色彩的央元音ar[ɐr]和er[ər] ;i、 ü(包括原形韵母一共4个:i、in、ü、 ün。)为主要元音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 ,因i、ü开口度较小,舌高点靠前,i、 ü此时又是韵腹不能丢去,故与卷动作有 冲突。处理的方法是先增加一个舌面、 央、中、不圆唇元音[ə] ,再在此基础上 卷舌[ər] 。
很勇敢 小老虎 (21 35 214) 展览馆 管理组 (35 35 214)”(黄 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
5
• 应该补充一点。“A|AA”可以是 LHL (21 35 214),也可以是 HHL (35 35 214)。(L 是 Low ,H 是 High 。)
• 教科书应该着重指出,“A|AA”的基 本格式是 LHL(21 35 214),那个 HHL(35 35 214)是某种模糊形式, 也就不是基本格式。那种错误可能是 30 年代遗留下来的知识疏漏,后来没 有及时更新已经老化的旧知识。辞典 也缺少专门的标调方法,有关知识的 普及不被重视。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2
• 如:
16
17
18
• 3.以舌尖前元音-i或舌尖后元音-i作韵尾 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因其发音的开口度 小,且舌尖已接近齿背或前硬腭,已妨碍 了卷舌动作,故儿化时应将其变为舌面、
央、中、不圆唇元音[ə] ,再在此基础上 进行卷舌[ər] 。如:
-i→er:找刺儿zhǎocìr 柳丝儿liǔsīr -i→er:树枝儿shùzhīr 找事儿zhǎoshìr
6
• 理想美好 • 你演讲很好 我请雨伞厂鲁厂长选两把好雨伞给李组
长
7
(三)普通话的连读变调 • 结合《现代汉语》自学
8
三、汉语的儿化音变
• (一)汉语儿化的特点 • (二)普通话的儿化韵
9
(一)汉语儿化的特点
• 儿化音变几乎是全国各方言中的普遍现 象,不是北京话特有的现象。它是很古 老的现象。
• 普通话39个韵母,除本身已是卷舌韵母 的外,理论上都可以儿化,但口语中韵 母(“欸[ɛ]”作为口语词单用,认为“瓮” 可以儿化比较勉强)实际只是36个韵母 可以儿化。
• 1、以a、o、-ê、e、u(包括ao、iao中的 o)作音节末尾儿化处理时,其读音变化 不太大,卷舌动作与其本身的发音冲突 不大,所以儿化时直接带上卷舌音色彩 即可。如:
20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21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 “儿”的古音演变到今天,北方是 er , 南方有些地方是 [n]或[ ŋ] 、[ ɯ] 等。有 些方言的“儿”丢失了元音和辅音,却 保留了声调特征,改变了它寄生音节的 声调。“麻雀儿”写成“麻将”,就是 古音儿化的反映。
10
• 发音时,舌尖开始逐渐卷起来,使韵母 改变了音色,带有明显的卷舌色彩。这 种语音变化就叫儿化,带有儿化的音节 就叫儿化音节。
第六节 语流音变
二
1
二、连读变调
• (一)连读变调的性质 • (二)连读变调的类型 • (三)普通话的连读变调
2
(一)连读变调的性质
1、连读变调的含义
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连 在一起时,音节所属调类的调值有时会 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就是“连读变调”。
2、连读变调的标写(本调、变调) 3、连读变调的作用
• 由儿话音变形成的韵母就是“儿化韵”。
11
• 北京语音里读“儿”的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指“儿童、儿女、婴儿、幼儿”里
的“儿”,有具体意义,独立构成音节。 ➢另一类指“花儿、鸟儿、玩儿、今儿、
明儿、遛弯儿、大院儿、片儿汤、馅儿 饼”里的“儿”,没有具体意义,也不 能独立构成音节,只表示它前面韵母带 有卷舌作用。
12
• 儿化音变的基本性质是使一个音节的 主要元音带上卷舌色彩,(“儿”是 儿化韵的形容性符号,不把它作为一 个音素看待。)儿化韵产生音变条件 取决于韵腹元音是否便于发生卷舌动 作。
• 普通话中儿化音变是从后使韵腹(主 要元音)、韵尾(尾音)发生变化, 对声母和韵头没有影响。
13
(二)普通话的儿化韵
3
(二)连读变调的类型
• 两音节变调:
1、前变型 2、后变型 3、全变型
• 三音节或四音节变调:
三音节四音节甚至更多音节的连读变调 要比两音节复杂得多,而且往往受到语 义和语法结构的影响。
4
“三个上声相连,根据词语内部层次的不同, 前两个音节有两种不同的变调。一种的第一个 音节调值变读21,第二个音节调值边35;一种 是前两个音节调值都变读35。例如:
14
15
• 2.韵尾音素是i、n (in、ün除外)的,丢 掉韵尾,这些主要元音在儿化时变为带 有卷舌色彩的央元音ar[ɐr]和er[ər] ;i、 ü(包括原形韵母一共4个:i、in、ü、 ün。)为主要元音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 ,因i、ü开口度较小,舌高点靠前,i、 ü此时又是韵腹不能丢去,故与卷动作有 冲突。处理的方法是先增加一个舌面、 央、中、不圆唇元音[ə] ,再在此基础上 卷舌[ər] 。
很勇敢 小老虎 (21 35 214) 展览馆 管理组 (35 35 214)”(黄 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
5
• 应该补充一点。“A|AA”可以是 LHL (21 35 214),也可以是 HHL (35 35 214)。(L 是 Low ,H 是 High 。)
• 教科书应该着重指出,“A|AA”的基 本格式是 LHL(21 35 214),那个 HHL(35 35 214)是某种模糊形式, 也就不是基本格式。那种错误可能是 30 年代遗留下来的知识疏漏,后来没 有及时更新已经老化的旧知识。辞典 也缺少专门的标调方法,有关知识的 普及不被重视。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2
• 如:
16
17
18
• 3.以舌尖前元音-i或舌尖后元音-i作韵尾 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因其发音的开口度 小,且舌尖已接近齿背或前硬腭,已妨碍 了卷舌动作,故儿化时应将其变为舌面、
央、中、不圆唇元音[ə] ,再在此基础上 进行卷舌[ər] 。如:
-i→er:找刺儿zhǎocìr 柳丝儿liǔsīr -i→er:树枝儿shùzhīr 找事儿zhǎoshìr
6
• 理想美好 • 你演讲很好 我请雨伞厂鲁厂长选两把好雨伞给李组
长
7
(三)普通话的连读变调 • 结合《现代汉语》自学
8
三、汉语的儿化音变
• (一)汉语儿化的特点 • (二)普通话的儿化韵
9
(一)汉语儿化的特点
• 儿化音变几乎是全国各方言中的普遍现 象,不是北京话特有的现象。它是很古 老的现象。
• 普通话39个韵母,除本身已是卷舌韵母 的外,理论上都可以儿化,但口语中韵 母(“欸[ɛ]”作为口语词单用,认为“瓮” 可以儿化比较勉强)实际只是36个韵母 可以儿化。
• 1、以a、o、-ê、e、u(包括ao、iao中的 o)作音节末尾儿化处理时,其读音变化 不太大,卷舌动作与其本身的发音冲突 不大,所以儿化时直接带上卷舌音色彩 即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