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_中国手语_修订意见的调查报告
手语研究的方向与现状

手语研究的方向与现状手语是一种通过手势、表情和身体语言来传达意思的语言形式。
随着残疾人权益的普及和人类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加深,人们对手语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那么,手语研究的方向与现状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手语研究的方向1.手语的语言结构研究手语和口语一样,拥有独特的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
因此,手语的语言结构研究是现代手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这一方向有助于深入了解手语的特点和差异,拓展人们对手语的认识。
2.手语的社会意义研究手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还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意义,如文化传承、身份认同、社交交流等。
因此,手语的社会意义研究也是手语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了解手语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应用,可以深入认识手语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3.手语教育的研究手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手语教育也成为了很多残疾人的必修课程。
因此,手语教育的研究也是当前手语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研究手语教育的有效性、应用范围等问题,有助于优化手语教学,提高残疾人的手语沟通能力和生活质量。
4.手语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类的跨文化交流,手语在翻译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手语翻译不仅可以帮助普通人和残疾人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
因此,手语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也是手语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手语研究的现状1.手语的多样性研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比如说,尽管不同地区的手语形式不同,但他们之间的意念和表现形式却有着很多共同点。
2.手语翻译技术的发展。
手语翻译技术是手语研究中的热点之一,目前该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实时翻译,为手语使用者和非手语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3.手语教育的普及。
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加强手语教育,将手语编入残疾人群体的学习课程中。
这对于提高残疾人的手语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非常有益。
4.手语在艺术领域中的创新。
在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中,手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手语普及情况总结

手语普及情况总结引言手语是一种通过手势和面部表情进行交流的语言形式,被广泛应用于聋人社群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平等交流的追求,手语的普及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手语普及的现状进行总结,包括手语普及的重要性、全球手语普及情况以及面临的挑战。
手语普及的重要性1. 促进聋人的平等交流与融入对于聋人来说,手语是他们最主要的交流工具,能够帮助他们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手语的普及可以为聋人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让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方面面,实现真正的平等。
2. 保留聋人文化与认同手语作为聋人特有的语言形式,承载了丰富的聋人文化和认同。
手语的普及可以帮助聋人保留和传承他们独特的文化遗产,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身份认同。
3. 增加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手语的普及可以丰富社会的语言多样性,为不同群体的人们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
同时,手语的普及也体现了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包容和尊重,营造了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氛围。
全球手语普及情况1. 发达国家的手语普及情况在发达国家,手语的普及程度较高。
许多国家通过在教育系统中引入手语教育,提供手语课程和培训,促进了手语的普及。
同时,一些国家还设立了聋人社区中心,提供各种支持和资源,推动聋人与社会的融合。
2. 发展中国家的手语普及情况相比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手语普及情况还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聋人权益意识的缺乏以及社会对手语的认识不足等原因所导致。
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经开始关注手语普及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组织手语培训班、推广手语教育等,逐步提高手语普及程度。
3. 全球手语普及的合作与交流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手语普及合作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通过在线资源共享、视频教学等方式,不同国家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经验,促进手语普及工作的开展。
面临的挑战1. 教育资源不足手语教育需要专业的教师和教材支持,然而在很多地方,专业的手语教育资源仍然匮乏。
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手语规范化研究

手语使 聋生 不能很 清楚 地 理解 教 学 内容 , 造成 对 新 知总是 一知 半解 。
要: 高等 艺术教 育中手语规范化对于聋人 学习和 交往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高等艺术教 育中手语规范化存在 的
问题影响 了聋人对规范手语 学习和运 用, 当采取一 系列措施推进 中国高等艺术教 育 中手--j ̄范化 。 应  ̄ eJ
关 键 词 : 术教 育 ; 语 ; 范化 艺 手 规
中图分类号 : 70 G 6
讲 授艺 术知识 时 , 因为涉 及到很 多专 业术语 , 教师 没 有 经过 手语 培训 , 手势动 作不规 范 , 难将 意思表达 很
清楚 , 从而使 聋生 难 以理 解教 学 内容 。其 次 , 学校 缺
聋生与教师和同学问的交流存在一定 的误差 , 对于 很多艺术专业理论难以理解 。例如 , 我在一次上课
化有着更高的要求 。然而我国地域宽广 , 各地都有
不 同的 的流 行手 势 , 这就 更 不 利 于聋 人 接 受 高等 艺 术教 育 J 。所 以 , 强对 我 国高 等艺 术 教 育 中手 语 加
规范 化 的研 究 , 着 非 常重 要 的理论 意义 和现 实 意 有
义。
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兴办得 比 较 晚 , 于聋人 手 语 的研 究 工 作 相对 滞 后 。进入 新 对 世纪以来 , 虽然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 综合国力大大增 强, 教育事 业也得 到广 泛关 注 , 并快 速发 展起来 。但 对 手语研 究 及 手 语 规 范化 的 重 视 仍 不 够 。在 教 学 中, 忽视 了手 语 规 范 化 在 聋 人 学 习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 其实 手语 规范化 在聋人 高等 教育特 别是聋 人高 等艺
国内手语研究综述

汉语手语语篇结构
汉语手语语篇结构与口头语言有所不同。在话题方面,手语语篇通常以一个 中心话题为主线,围绕该话题展开讨论。同时,手语语篇中的话题转换往往较为 突兀,缺乏口头语言中常见的过渡和连接词。
在时空概念方面,手语语篇中会通过手势和动作的顺序以及空间位置的变化 来表达事件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例如,描述一个事件的先后顺序时,可以通 过手势的连续动作和空间移动来表示。
国内手语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真正意义上的手语研究可以追溯到19 世纪末20世纪初。自那时以来,手语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聋人教育、语言 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手语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 体系,涉及领域包括手语语言学、手语教育学、手语社会学等。
2、手语研究的学科方法和研究 手段
3、手语生成方法的研究现状和 不足
手语生成的方法主要分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生成模型和基于规则的生成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生成模型利用了类似生成对抗网络(GAN)或变分自编码器(VAE) 的框架进行手语的生成。而基于规则的生成方法则通过设定一系列手部动作和表 情的规则进行手语的生成。当前,这些方法主要集中在从文字或语音到手语的转 换,然而,如何在保持语义信息的同时,提高生成的多样性和自然性,是手语生 成面临的主要挑战。
短语结构也是汉语手语语法的重要部分。短语是由两个或多个单词组成、不 独立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在手语中,短语结构通常通过手势、动作和位置 的变化来表达。例如,“吃饭”这个短语,可以通过双手握拳并轻击两下,表示 “吃”的动作,再配合另一只手指向嘴巴,表示“饭”的概念。
连词成句是手语语法中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由于手语的表达方式有别于口 头语言,连词成句在手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连词的使用,聋哑人士可以将 多个句子或句子片段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然后”、“而且”、“因 此”等连词,在手语中都有相应的手势和动作来表示。
手语翻译员理论考试复习题

手语翻译员复习题
1、我国最早的手语书《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是1959年修订的。
2、《汉语拼音手指字母方案》公布的时间是1963年。
3、现在使用的《中国手语》(修订版)是在2001年开始修订的。
4、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公布十个新职业是在2007年1月。
5、据2006年4月至5月底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中国残疾人总数达8200多万。
6、《中国手语》全书共计词目5586条。
7、手语的构词方式有哪些?(象形式、仿字式、会意式、组合式、形声式、转注式)
8、手语翻译的三项基本功是什么?(手语眼力口语)
9、手译的方法有哪两种?(音译意译)
10、中国手语在打法上以什么为主,以什么为辅?(手势指式)
11、《汉语手指字母方案》中有多少个指式?(30)
12、什么是手语?
手语是聋人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性很强的动态语言。
它包括手指语和手势语两部分。
13、什么是手势语?
手势语是以模拟事物的外形特征及其动作表现为主要手段,辅以姿势和表情来表现的一种言语形式。
14、什么是手指语?
手指语是以书面语言为依据,用指式代表字母来拼打音节语句的一种言语形式。
15、《中国手语》制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手语》的制定原则是:统一基本词或基本动作的原则;手势形象化原则;统一同字同义或同字异义词手势原则;适量使用手指字母原则。
16、熟练掌握《中国手语》词汇。
国家通用手语理论

主要特点
第一,保存我国聋人已经约定俗成并长期使用的手语。原《中国手语》书中2200余 个词(含括号词)的手语没有变,其中,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未改变的手语词目 600余个,继续收在本词典中。
主要特点
第二,除了原《中国手语)书中532个已经过时或手语动作目前没有得到聋人认可,尚 未在全国通行的词目。同时,对原《中国手语》书中不符合聲人表达习惯的手语动作 进行修改,包括部分改变或全部改变手语动作。最明显的修改包括: 1.星现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新修订的《汉语 手指字母方案》。 2.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版。 3.大量减少手指字母的使用,尽量采用形象的手语动作。含有手指字母的手语词由原 来上千个减少到150个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手指字母已成为手语构词的词素,在聋人 中追使用。减少手指字母的使用,是对过去通用手语研究指导思想的一个重大修正。 因为,手语作为视觉性语言,重在表形表意,而非表音。 4.词目相同但指代物不同,用不同的手语表达。例如,飞机上的安全带与汽车上的安 全带都“安全带”,但样式不同,因此,用两种不同的表形手语表达。对于有多个义项 的词,也用不同的手语表达不同的义项。 5.根据手语的视觉语言特点,一些手语词体现了不同于汉语的词序。例如、汉语表达” 脱贫“,是先说”脱“后说”贫“;手语则先打”贫穷“的手势,后打”脱离“的手势。
协会委托上海市官人聋哑人协会组织编辑小组对《章哑人通用手语图》进 行修订。1987年5月,全国第三次手语工作会议通过编辑小组的报告,并 决定将《聋哑人通用手语图》易名为《中国手语》。1990年5月,《中国 手语》首集以中国人协会的名义出版。1994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哈尔 滨组织讨论新词手语,1995年8月出版《中国手语》续集。2003年4月, 《中国手语》(修訂版)出版,共收词5586个。之后,中国手语系列丛书
手语

第一部分:手语概念一、手语具有语言的性质:它能用于传情达意,在聋人群体中能自然习得,能传承与发展。
二、中国聋人手语的特质:《中国手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是以手形为载体的视觉语言。
三、《中国手语》词汇来源:一来源于聋人沟通需要;二来源于汉语词汇库。
第二部分:中国聋人手语发展的几个阶段一、1958年前:各地不统一阶段二、1959年—78年建立中国手语改革委员会《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阶段三、1979—1987年先后于79、82、87召开三次工作会议《聋哑人通用手语图》阶段四、1988年后《中国手语》阶段从此,使《中国手语》定型,吸收了手势语和手指语的长处,具有形象、生动、简便等特点能反映实际,注意与书面语的结合,力求向口语靠拢,具有文理性。
2003年正式出版《中国手语》修订版第三部分:现行的《中国手语》由两部分构成(1)汉语手指字母:用手指指式代表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拼成普通话。
称为“指语”(字母指式)(2)手势:应用双手动作造型表示某一个概念(词语)意思。
配合脸部表情。
注明:在“指语”的发展过程,1974年北京第四聋校教师李有光、沈家英设计了汉语“音节指式”,即用指式表示“汉语拼音”的韵母。
拼打时,右手打‘声母’,左手打‘韵母’。
由于声、韵同时出现,可以减少闪动,有助聋人发音说话,快速领会音节。
广东地区,尤其是广州,一直使用‘音节指语’。
词汇要求:1、用手语熟练打出以下词汇2、背记词根:“男”(哥哥、弟弟、先生、儿子等)“女”(姐姐、妹妹、女儿、女士等)“人:(残疾人、男人、女人、年青人、老人等)“朋友”(朋友、恋爱、结婚、陌生等)“教”(七、没有、沙子、检查等)“同”(同学、同事)3、能用本课的词语组合成简单的日常会话新词教学:人民群众青年男女残疾人聋人盲人肢残人弱智人健全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朋友同志同事同学职业校长学生教师医生护士演员记者主任代表二、句子练习:1、你好!(你们好!)2、我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
《中国手语》课程标准

《中国手语》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中国手语》是高职特殊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中国手语》是特教专业的重要必修课,它主要阐述中国手语表达规律、特点、方式的一门学科。
学好中国手语是学生从事特教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
《中国手语》主要通过本学科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手指语和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手势语;掌握手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手语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尊重、热爱聋童的思想感情。
二、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正确地打出汉语拼音手指字母30个,能够运用汉语手指字母拼打音节和句子;能够看懂他人打出的手指语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手势语词1500个左右;掌握常用的手势语;能看懂用图或文字表达的手势语;能运用手语同聋人进行一般的交谈;能够掌握手势语构词特点、构词方式和设计原则,基本掌握《中国手语》的打法,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人道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掌握大约360个台湾手语词汇,能够和台湾聋人进行简单的沟通。
2.单项目标(见下表1)表1:中国手语课程单项能力分解表3.知识目标(见下表2)表2:中国手语课程知识目标分解表4.态度目标(1)具备爱心,培养学生热爱聋人的思想与感情。
(2)具备细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培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具备责任心,苦练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教育教学以及手语翻译的各种技巧。
(4)爱国心。
树立两岸手语文化同宗同源的正确认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终极目标(1)职业技能形成,具备特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以及现场翻译的基本素质。
(2)职业道德建立,热爱特殊儿童,乐意为残障人士架起和正常人群之间沟通的桥梁。
(3)人道主义精神培养,树立博爱意识,对特殊人群身怀怜悯之心。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坚持“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岗位任职要求为课程目标,以特校手语教学能力的培养为课程核心,以3大教学项目构建课程内容”的项目导向课程设计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5中国手语6修订意见的调查报告X江小英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2000级硕研,100875)摘要 5中国手语6出版已有十来年,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聋人的需要,需进行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尚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因此,就对5中国手语6总体看法、修订意见,以及对一些有争议手语的具体修改等问题,在北京市部分聋人和聋校教师中进行了调查。
由调查结果表明:5中国手语6在修订过程中,除了应对许多手语进行具体的修改之外,还应当增加词汇量、增加词条的英文、合并首续集、增加手语国歌及地方手语。
关键词 5中国手语6 修订 聋人The Survey of the Deaf and Teachers onPopu larization of Chinese Sign LanguageJiang Xiaoying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100875)AbstractThe study surveyed the deaf and teachers at a special school for deaf children in Be-ijing with self-designed q uestionnaires.The deaf and teachers expressed their attitude toward a var-i ety of aspect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Sign Language.The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en -hancing to recognize the i mportance of popularization,making use of the advan tages of media to pop -ularizing it,founding a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adding cap tion to TV news in sign language,setting up a course of Chinese Sign Language in special schools for deaf children.Key wordschinese sign language popularization the deaf一、研究目的我国先后于1990年、1994年出版5中国手语6的首、续集。
5中国手语6是我国唯一的具有一定权威的全国通用手语工具书,它对于我国手语的科学化、规范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4]。
5中国手语6出版以来的十几年,正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尤其是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迅猛发展的时期,一方面,5中国手语6的词汇量已经不能满足聋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广大聋人和聋人工作者在使用5中国手语6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
由此,5中国手语6的修订工作便提到日程上来。
此次修订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领导、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具体实施。
在修订过程中,尚有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为了解读者(主要为聋人及聋校教师)对5中国手语6修订的意见,特意进行这项调查。
希望能使5中国手语6的修订更有针对性,满足X 向给予本次调查大力支持的北京市聋人协会主席成海、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于缘缘老师、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孙桂芝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5中国特殊教育62003年第3期(总第39期)Chi 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 on(Quarterly)No.3,2003(SerialNo.39)广大手语使用者的需求。
二、研究方法(一)研究样本本研究选取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聋人大学生、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教师、北京市社会聋人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07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02份,问卷回收率为8912%,有效率为85%。
(二)研究工具本研究为了解调查对象对5中国手语6的修订意见,经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后,自编53中国手语4修订意见调查表6。
调查表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的调查,第二部分为对5中国手语6的总体看法及修订意见,第三部分为对一些有争议手语的具体修改意见。
(三)研究步骤1.收集、研究参考文献首先收集、研究国内有关聋人使用手语的参考文献,作为设计问卷的参考依据。
2.问卷设计设计53中国手语4修订意见调查表6,作为研究的主要工具。
3.修改问卷请聋教育专家审查问卷,删除不适合的题目后定稿。
4.印制、发放及回收问卷向征求专家意见,印制相应问卷份数。
请联大孙老师、三聋于老师、北京市聋人协会主席代为发放问卷给每一个调查对象,并由他们分别收回问卷。
最后由调查者再统一收回。
(四)资料处理与分析1.问卷收集后,首先剔除无效问卷(至少有一页题目未答),而后将有效问卷整理、编号。
将原始资料中选择题的转化为数据,录入电脑、并逐一进行核对检查,确认无误后,以spss101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统计分析:基本资料、手语修订意见用百分比的统计方式呈现。
3.将开放性部分的意见进行整理归类后呈现。
三、研究结果(一)基本资料这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1.调查对象中4112%听力正常,重听者1118%,属于二级聋的占1217%,一级聋的占2914%,有419%的调查对象未填写。
听力正常者主要是聋校教师,聋人占调查对象的5319%,以下的意见,更多的反映了聋人的意见。
2.调查对象中4012%¹是聋校教师, 4711%是聋人大学生,普通职员有419%。
而其他的有:个体户(219%)、工程师(110%)、工人(210%)、退休(110%)、专业技师(110%)。
此次调查对象的文化层次较高。
3.调查对象中6816%是20-30岁的年轻人,31-40岁的占1617%,而41-50岁占818%,50岁以上仅319%。
因此以下的意见,主要为年轻聋人或聋校教师的意见。
4.调查对象中拥有5中国手语6的数量不容乐观。
聋人和聋校教师应当是5中国手语6的主要使用者,但是同时拥有首、续集的仅占4311%,其中3313%是聋校教师,519%是聋人大学生。
2415%的调查对象仅有首集5中国手语6,1417%仅有续集,而没有手语书的占1118%。
5.首集5中国手语6出版已有十来年,调查对象中近一半的人(4711%)仅仅使用5中国手语62年或者更少的时间,使用3-4年的占1417%,5-6年的占1118%,7-8年的有718%。
只有918%的人使用5中国手语6的时间达到了9-10年。
6.调查对象中经常和比较经常使用5中国手语6的有3013%,其中聋校教师占1417%,聋29对5中国手语6修订意见的调查报告/江小英¹录入时发现,有小部分聋人大学生认为自己/能进行正常交流0,选择听力正常,因此造成此比例小于听力正常者比例。
人大学生占1511%。
不太经常使用的有2515%,而很少使用和几乎不用的却占3613%。
(二)修改意见1.总体看法及修订意见调查对象对于5中国手语6总体看法及修订意见如下表所示:表1总体看法及修订意见的调查结果问题调查对象回答选项(%)1、满意度很满意(3.9)比较满意(31.4)无所谓(33.3)不太满意(29.4)很不满意(1.0)未填(1.0)2、设计总体难度90%简单易懂(15.7)75%简单易懂(25.5)50%简单易懂(47.1) 25%简单易懂(5.9)10%简单易懂(2.9)未填(2.9)3、(1)词汇量(2)应增加的类别(多选)(百分比总计95.1%) (3)选词的根据(多选)(百分比总计95.1%)应该增加(95.1)合适(2.0)应该减少(2.9)教育(57.8)社会(62.7)新闻(73.5)军事(41.2)体育(40.2)娱乐(51.0)计算机(60.8)其他(13.7)聋校课本(24.5)现代汉语大词典(58.8)网络(36.3)电视新闻节目(45.1)权威报刊杂志(20.6)其他(3.9)4、(1)手指字母的使用量(2)书空及仿汉字的使用量太少(2.9)比较少(11.8)合适(45.1)比较多(24.5)太多(13.7)未填(2.0)太少(2.9)比较少(13.7)合适(40.2)比较多(29.4)太多(4.9)未填(8.8)5、常用检索方式汉语拼音(44.1)笔画查字(27.5)分类目录(22.5)未填(5.9)6、(1)首集是否应增加英文(2)英文的位置应在(百分比总计81.4%)是(81.4)否(12.7)未填(5.9)每个词目后(23.8)书后索引部分(10.9)两者都需要(38.6)未填(8.1)7、(1)是否应合并为一本(2)开本应为(3)图应使用(4)词目排列应按照(5)能接受的价格(6)更喜欢精、平装是(74.5)否(20.6)未填(4.9)32开(12.7)24开(42.2)16开(39.2)未填(5.9)手绘图画(39.2)照片(39.2)无所谓(15.7)未填(5.9)字母顺序(24.5)第一辑的顺序(11.8)笔画顺序(18.6)第二辑的顺序(39.2)未填(5.9)30元左右(66.7)30-40元之间(18.6)40-50元之间(7.8)50-60元之间(3.9)未填(2.9)精装(37.3)平装(28.4)无所谓(30.4)未填(4.0)8、(1)是否应增加国歌手语(2)是否应该选用地方手语是(82.4)否(13.7)未填(3.9)是(57.8)否(26.5)未填(15.7)9、(1)分为15类是否合适(2)大类中分小类是否必要是(74.5)否(15.7)未填(9.8)是57.8否(24.5)未填(17.6)2.存在的其他问题另外,为了解调查对象在使用5中国手语6过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设计了一道开放性的问题。
仅有30.4%的人回答,整理归类如下:(1)词汇量的问题:不全面;词汇量不够;抽象词汇太少;增加科技类条目;缺常用文学用语。
(2)手指字母、书空的问题:手指字母过多;减少拼音、字母的手势数量;书空过多。
(3)图的问题:图画看不清楚,改为照片;有的绘图不准确;有的图文不统一,有的没有标明左右手。
(4)与地方手语的差异问题:和地方手语差别大,多年的手语难改,应按照聋人习惯改进;简单化,采用民间常用手语;手语与实际使用不同;与平时使用的手语差别大,采用简单易懂的手语;有些和聋人手语不太一样,统一手语。
(5)手语统一、正确性方面的问题:一个手语多词,相近手语易混淆;手语不统一;多种意思用一种手势,无法区别;有的打法欠妥;手语有点不正确;有些手势太复杂,应尽量固定一305中国特殊教育62003年第3期(总第39期)些词根手势;有些手语很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