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

合集下载

免疫检验质控

免疫检验质控
10Biblioteka 二、检测系统性能的确认
检测系统定义-- 是指完成一个检验项目的测定所 涉及的仪器、试剂、校准品、耗材等的组合。
11

临床免疫检验中使用的检测系统的好坏,将直接 影响检测结果的质量。在将确定的检测系统应用 到临床前,需要通过评估来判断该检测系统的性 能是否符合厂家申明,是否符合临床要求。临床 免疫检测系统性能的评估内容至少包括精密度 (批内、批间)、准确度、分析测量范围、临床 可报告范围、参考区间验证等内容。必要时,针 对某些特殊项目,如促甲状腺激素(TSH)、肌钙 蛋白I(Tnl)等,还需要确定检测系统的分析灵敏度。
13
四、标准曲线的校准与标准品值的溯源


(一)标准曲线的校准 所谓标准曲线的校准,是指将标定了分析物浓度的定 标品在检测系统上检测并获得分析物浓度高低与检测设 备信号强弱之间关系的步骤。进行校准的目的是为了实 现待检物质的定量检测,因此,校准是针对定量检测设 备而言的,定性和半定量检测不存在校准的概念。 在下列情况时,需要对标准曲线进行校正:①标准曲 线过期;②在新批号试剂使用前;③仪器相关部位经过 较大维修、配件更换或缓冲液等试剂的升级。值得一提 的是,室内质量控制结果超出范围时,并不需要在第一 时间进行校准,只有在排除其他可能,并确认可能是由 于标准曲线漂移而导致的失控的情况下才需要重新校准。
4


二、患者准备 医护人员、样本采集人员、检验技术人员应了解采 集前患者的状态要求和影响结果的非疾病性因素, 并将相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通过合适的途径告知患 者,以获得患者的配合,保证所采集标本能客观真 实反映当前的疾病状态。 三、标本的采集、传送与保存 (一)标本的采集 对用于激素和治疗药物测定的血清标本的收集,要 注意收集时间及体位对测定结果产生的影响。如可 的松在早晨4:00~6:00之间,会有一峰值出现;生 长激素、促黄体激素 (LH)和促卵泡激素(FSH)均以 阵发性方式释放;当从卧位变为站立位时,血清中 肾素活性将出现明显增高;治疗药物的监测,应根 据药代动力学选择服药后的最适时间抽血检测。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概述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概述

统计学质控的特点
检验误差有两类:一是系统误差,一是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通常表现为质控物测定均值的漂移,是由操作
者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标准品或校准物出现问题 而造成的,这种误差可以通过前述的措施方法加以控制 ,是可以排除的。 随机误差则表现为测定SD的增大,主要是由实验操作 人员的操作等随机因素所致,其出现难以完全避免和控 制。
(4)若以均值±2s为失控限,假失控的概率太 高,通常不能接受;以均值±3s为失控限,假失 控的概率低,但误差检出能力不强。
质控图的记录
质控结果 日期 试剂 质控物批号和含量 测定者姓名等。
质控规则的表达方式
通常质控规则以符号AL来表示,其中A为质控测定中超 出质量控制限的测定值的个数,L为控制限,通常用均值 或均值±1~3SD来表示。
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 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采取一
定的方法和步骤,连续评价本实验室工作的 可靠性程度。
室间质量评价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EQA) 为客观比较一 实验室的测定结果与靶值的差异,由
外单位机构客观地评价实验室的结果
理想状态下,控制品应和检验的患者标本具有相同 的基质状态; 这样,质控品将和病人标本具有相 同的表现。
稳定性是质控品的重要指标
在厂商说明的有效期内,说明书上关于质控品性 能的各个指标,如:冻干品的复溶性能、有何浑 浊的表现、各被检分析物实际检测值是否在规定 的范围内等是否和说明书相符,都是产品稳定性 的反映,很重要。
稳定性,瓶间差,定值和非定值, 分析物水平,预处理的要求等
基质效应
制备质控品所用的基础材料一般为来自人或动物的 血清或其他体液。经过处理,又添加了其他外加的 材料,如防腐剂等。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分析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分析
f A b s t r a c t J Ob j e c t v e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i m mu n o l o g y t e s t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1 . Me t h o d s F r o m 2 0 0 9 t o 2 0 1 2 y e a r s i n 3 0 0 s a mp l e s o f 3 0 0 p a t i e n t s i n o u r
有 效率 为 9 3 _ 3 %。观 察 组 的总 有效 率 高于 对照 组 , 两组有 显著 性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有可 比性 ( P < 0 . 0 5 ) 。结 论 准确 实 验数 据 获得 的前
提 是 全 面保 证 ・ 占 l 床 免疫检 测 的 准确度 ,而相 应 的质量控 制是保 证检 测准确 度必 不 可 少的方 法 。
【 关 键词 】 临床 免疫检 测 ;质 量控 制 ;效果 分析
中 图分类 号 :R 4 4 6 . 6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7 — 0 0 2 3 — 0 2
C l i n i c a l I mmu n o l o g y E f e c t A n a l y s i s o f Q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I n s p e c t i o n
带 来 的 临床 效果进 行 分 析 ,进 而对 临床 免疫检验 的质 量控 制 效果 分析 进 行 分析探 讨 。结 果 实施 质量 控 制 分析 的观 察 组患 者的检 测 结 果明
显 高 于对 照 组 ,两 组有 显著性 差 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有 可 比性 ( P < 0 . 0 5 ) 。观 察组 1 5 0例惠 者 ,总有 效率 9 8 . 6 7 %;对 照 组 1 5 0例 患者 ,总

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措施检验工作者一定要认真研究分析前阶段质量一系列的影响原因,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临床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措施的,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过程中,检验准备阶段中质量控制作为一个关键却又经常不被人们重视。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在进行免疫检验质量的控制工作过程中,临床的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采集与加样标本之前的工作。

所以,检验结果是否有效且可靠性密切关系着其过程。

1 对临床标本进行采集以及保存对于采集免疫测定标本的流程而言,此环节使标本质量得到保障。

影响标本质量相关的方面有:何时进行采集、用何种姿势进行采血、何时使用止血带、如何选择使用稳定剂于抗凝剂等。

在收集激素类以及利用治疗药物对血清的标本进行测定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收集的时间以及体位方面的变化是如何影响测定结果的。

所以,在对该类激素进行测定的时候,一定要在时间间隔最适合的情况下对一系列血样本进行采集,其测定值为平均值。

又如以站立位取代卧位的时候,将显著提高其血清内的肾素活性。

再如检测治疗药物时,要按照药代动力学,在抽血检测时应在服药后最佳的时间。

在进行收集传染性病原体方面的抗体、抗原以及特种蛋白与肿瘤标志物等血清标本检测方面不受体位或者时间因素的影响。

在选择抗凝剂的时候,通常采取肝素钠负压储血管,而ECLIA对癌胚抗原CEA进行检测的时候,检测结果因枸橼酸钠以及肝素钠的因素降低了大约10%[1]。

所以检验工作者一定要认真研究分析前阶段质量一系列的影响原因,同临床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对采集标本的情况进行认真研究。

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工作。

在采集完标本以后,一定要将保存以及运输的时间努力降低,并及时进行处理以及检测工作。

特别是采取ECLIA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对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进行检测时,标本检测的最佳时间为采集之后的2h内,不然标本内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由于代谢而持续释放出NSE,进而提高了检测的结果。

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

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

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一、引言免疫学检验在临床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免疫学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保障患者诊疗安全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介绍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帮助实验室准确评估质量控制,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质量控制计划1.确定质量控制目标:根据实验室的具体要求,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目标,如准确度、精密度等。

2.制定质量控制方案:根据目标确定质控品的选择和使用频率,制定各项质控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三、质量控制样本管理1.样本采集与保存:采集质控样本时,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确保样本的保存时间、温度和方法与实际临床样本一致。

2.质量控制样本分类: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和方法,将质控样本进行分类并标识,方便管理和追溯。

3.保密性和安全性:质控样本的管理应注意保密性和安全性,防止误用或泄露。

四、质量控制数据分析1.数据收集和记录:对每次质控样本的检验结果进行收集和记录,包括样本标识、检验人员、检验时间、仪器型号和检验结果等信息。

2.数据分析和比对:将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与预设的质控目标进行比对,评估实验室的检验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异常结果处理1.异常结果的判定:根据质控数据分析,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结果,并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验证。

2.异常结果的处理:对于异常结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查和纠正,包括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六、质量改进措施1.定期评估:对质量控制的流程和结果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其持续有效。

2.问题解决与改进:针对实验室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推动实验室质量的不断提升。

附件:1.质量控制记录表格2.质量控制样本分类及标识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对医疗机构进行管理的法规文件。

2.《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卫生健康部制定的对临床实验室进行质量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

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

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范本1:引言本文档旨在描述临床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是临床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有效监测仪器的性能、试剂的质量以及人员的操作技术。

2:检验设备与试剂准备2.1 检验设备准备- 确认设备的功能完好,并进行日常维护。

- 校准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精确度。

- 检查设备操作手册,以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2.2 试剂准备- 确认试剂的有效期,弃用过期试剂。

- 遵循试剂的储存和操作要求。

- 验证试剂的批准文档和认证标识。

3:样本采集与处理3.1 样本采集- 根据标准采集样本,并确保正确的标识。

- 采集足够的样本以进行重复检验,以确保结果的可重复性。

3.2 样本处理- 对样本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离心分离血浆或血清。

- 严格遵守处理样本的规定和程序。

- 记录样本处理的细节和步骤,以便追溯。

4:质量控制样品4.1 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材料- 使用具有已知浓度和稳定性的质控品。

- 根据实验室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质控材料。

4.2 质控样本的制备与运行- 准备质控样品,并记录其浓度和相关信息。

- 将质控样品与待测样品一同运行,以评估检验方法的准确性。

- 运行质控样本的频率应符合实验室的要求和规定。

5:数据分析与解释5.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准确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信息。

- 建立适当的数据库或系统,以整理和保存数据。

5.2 数据的分析-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灵敏度和特异性等。

- 比较与质控样品的偏差,以评估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异常结果的处理6.1 异常结果的识别- 设定异常结果的阈值。

- 监测检验结果,及时发现异常结果。

6.2 异常结果的处理- 确认异常结果是否属于真正的异常或实验误差。

- 在确认异常结果后,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重新检验样品。

7:质量控制记录与审查7.1 记录- 记录每次检验的结果、质控样品的运行情况和异常结果的处理过程。

基层医院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

基层医院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

基层医院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摘要】本文通过对基层医院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质量控制方法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在首先介绍了背景信息,即基层医院临床免疫检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然后明确了研究的目的。

在详细介绍了质量控制方法的选择和实施情况调查的过程,分析了结果并评价了质控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基层医院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的现状,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基层医院可以更好地提升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医疗服务,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基层医院、免疫检验、质量控制、质控指标、实施情况调查、结果分析、质控效果评价、有效控制、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基层医院在我国医疗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着基本医疗服务和疾病防控的任务。

随着临床免疫检验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应用,基层医院的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有关数据显示,大量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往往依赖于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基层医院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由于基层医院资源有限、人员素质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其在临床免疫检验方面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质量控制是确保临床免疫检验工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层医院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为提升基层医院免疫检验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基层医院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免疫检验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由于基层医院环境条件有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免疫检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基层医院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探讨质控指标的选择是否合理、实施情况是否规范、结果分析是否准确以及质控效果是否有效的问题。

通过对基层医院的质控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评价基层医院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为提高基层医院的免疫检验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

方法:选取300例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进行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

实施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之前的患者为参照组,实施之后的患者为观察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1.3%,阳性检出率为52.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8.7%,阳性检出率为83.3%。

且两组比较存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免疫检验时,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明显提高阳性检测率,从而有利于准确的诊断出疾病类型,然后采取及时并有效的治疗手段。

使临床疗效更佳,值得将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148-02临床免疫检验主要是指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1]。

临床免疫检验作为医疗过程中疾病诊断和选择治疗手段的主要依据,其数据的准确度必须高,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到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与治疗的有效性[2]。

因此,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十分必要。

本文为了探究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选取300例在我院进行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临床免疫检验的3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使用随机方法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实施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之前的患者为参照组,实施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之后的患者为观察组,每组有150例患者。

参照组资料: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74例;年龄范围(32~68)岁,平均年龄(43.2±10.3)岁;观察组资料: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75例;年龄范围(34~70)岁,平均年龄(44.5±10.1)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冷冻保存。若标本需长时间保存 , 应在 一 0 8 %冰箱保存。 冻存的标本避免反复冻融 ,因标本的反复冻融易对标本 中 的蛋白等分子产生破坏作用 , 而引起假阴性结果。此外 , 从 冻融标本的混匀不要进行剧烈振荡,反复颠倒混匀 即可若 出现混浊或絮状物时 , 应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检测。 2 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标本因素 用 于 E IA测定的标本 中会 含有干扰酶免 疫检测导 LS 致假 阳性或假 阴性结果的干扰因素. 其可分为两类 , 即内源 性 和外源性 。 21 内源性干扰因素 .
中国中医药咨讯
J u f iaTa io a h n s dcn nomain o m a o n rdt nlC ie eMe iieIfr t l Ch i o
21 0 0年 6月下 第 2卷 第 l 2期
Jn ue 2 1 00 Vo. 1 2 No1 .2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
1 临床标本的保存 . 2 标本采集完成后 , 应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时间, 尽快处 理并检测。尤其是用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检测神经元特异 性烯醇化酶(S )标本应在采集后 2 N E, h内检测为宜 , 否则标 本 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因代谢会不断地释放 N E,从而使 S
检 测结 果 升 高 。实 验 观察 结 果 表 明 , 随标 本 放 置 时 间延 长 , N E检测结果有较大变化。但在 2 S h以内分离血清( 结果 浆) 波 动在 可接 受 范 围之 (1 r ) 外 , 清标 本若 是 以无 <U / 。另 c 血 菌操作分离, 可以在 2 8 则 ℃一 ℃保存 1 。 周 如有菌操作则建
内源 性 干 扰 因素 一般 包 括类 风湿 因子 、 体 、 浓 度 的 补 高
Hale Waihona Puke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全面的质量管理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 要保证。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质 量控制 中一个易 被忽视却 又非常重要 的环节 , 必须认真对待。 标本从患者到 实验室分析前加样环节众多 ,这就要 求临床医师熟悉患者 的各种病理及生理情况 ,要求护理及检验人员对各种影响 检验的诸 因素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 按标准化进行规范操作。 只有这样 , 才能保证高质量 的标本 和高质量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 关键词】 临床免疫 ; 检验 ; 质量控制
临床免疫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免疫检验质量控制 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实际工作中容易被忽视而常常出现偏 差的环节。 本文从临床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 可能影响检测结 果 的标本因素 、检测前试剂的准备三个方面介绍 了临床免 疫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所涉及到的主要环节及质量控制 措施。 1 临床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1 临床标本的采集 . 1 免疫测定 的临床标本最常用的是血清( )有时 因为 浆 , 特定 的检测 目的, 要用 到唾液 、 脑脊液 、 尿液 、 粪便等标本。 标本 的采集过程是保证标本质量 的重要环节 ,对标本质量 的影响因素包括 : 采集时间、 采血姿势 、 止血带使用时间 、 抗 凝剂及稳 定剂 的选用等 。对于激素类和治疗药物测定 的血 清标本的收集尤其要注意收集时间甚至体位的变化对测定 结 果 产生 的 影 响 。 可 的松 在早 晨 四点 到六 点 之 间 , 有 一 如 会 峰值 出现 ; 生长激素 、 黄体激 素 、 促 促卵泡激素均以阵发性 方式释放 , 因此 , 在测定此类激素时 , 有必要在密切 相连 的 时间间隔内采取数份血样本 , 以其中间值为测定值 。 抗凝剂一般选用肝素钠负压储血管 , E LA检测癌 但 CI 胚抗原 C A时, E 肝素钠和构椽酸钠使检侧结果下降 1 %左 0 右。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对影 响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诸 因素十 分熟悉 , 并加强与临床 医生及护理 的沟通 , 了解标本 的采集 情况 , 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1. 1)
【 葛君刑. 2 ] 临床免疫 检测与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 J 中国卫 】 生检验杂志,08( ) 20, 0 ・ 1
【] 3 黄舒婷.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IJ J中外医疗,0 9(4 20, ) 2
【 李金明. l 】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 证f. 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06 ] 20,
非特异免疫球 蛋白、 异嗜性抗体及某些 自身抗体 、 因使用 鼠
抗 体治 疗 或 诊 断诱 导 的抗 鼠 I 抗 体 、 叉 反 应 物 质 等 。在 g 交 日常的 临床 血 清 f ) 本 中, 相 当 比例 不 同程 度 的 含 有上 浆标 有
高仲 先 ( 眙县 马 坝镇 盱 眙 县第 二 人 民 医 院 , 盱 江苏 盱 眙 , 17 1 2 15 )
【 摘要 】 随着检验医学 的迅速发展 , 许多先进的检测技术不断应用于l 床检验 , 的检验质量 、 } 缶 优质 检验服务的及 时性 和 时效性成为医院临床科室的迫切需要。 L A是一项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检测技术 , EI S 实验过程中如何杜绝各种影 响因素 , 确保检 验报告的准确性 已成为检验工作者探讨 的话题。
溶血。 23 检测前试剂的准备 . 在临床免疫测定 中, 无论是 E IA还是 E LA免疫测 LS CI 定, 试剂的准备也不容忽视。 不要在实验时才把试剂从冰箱 里拿 出来。 这样做有可能影响后面温育时间不够的问题 , 其
直 接 的 后果 是 对 定性 测 定 的一 些 弱 阳性标 本 的检 测 出现 假 阴性或检测结果偏低 。 所以 , 在临床免疫测定中试剂准备最 关 键 的是 :在 实验 开 始 前 2mi一0 i将 试 剂 盒先 从 冰 箱 0 n3rn a 中拿出来 , 平衡至室温再进行测定 , 而减少检测误差。 从
述各种干扰物质 , 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假 阳性 。 从 为避免类风 湿 因子fF对 E IA测定 的干扰 , 常采用 稀释标本 的方 R ) LS 通 法, 使非特异的 R F因为稀释滴度变 得非 常低 , 从而对测定 几乎不产生干扰 。保证相应检测项 目结果的可靠性及 临床 应用价值。另外还可采取改变酶标抗体 、 标本 中 R F用变性 IG预先封闭 、 g 测定抗 原时 , 可在标本 中加入可使 R F降解 的还原剂 、及或酶标二抗使用特异的鸡抗体等措施去除于 扰 对于补体 的干扰临床上 最常用 的方法是:采用 5 ℃ 6 3mi 0 n加热使血 清标本 中的补体灭 活,从而避免假阴性和 假阳性干扰。 另外 , 对异嗜性抗体 、 自身抗体 、 使用 鼠抗体治 疗 或诊断诱导的抗 鼠 k抗 体 、 菌酶等干扰物 质 , 溶 临床上 一般采用封闭抗体 、 测定前用理化方法将其解离、 去除等方 法来避免于扰 。 22 外 源性 干 扰 因 素 . 外源性干扰因素包括标本溶血 、 标本被细菌污染 、 标本 储存 时间过长和标本凝固不全等。避免标本溶血 时保证标 本质量的重要环节 。采血 时的一些不 良习惯和劣质采血器 具均 易造成溶血。笔者曾做实验观察 , E LA 免疫法检 用(C I)  ̄ (S )溶血对 N E检测结果影响显著。溶血程度达到 1 ] I E, N S gL b水平 , /H 即可使 N E结果显著升高 。 S S N E检测结果受影 响的程度与溶血程度( 水平) Hb 呈线性正相关 , 以当实验 所 室发现显性溶血标本后 ,应区分是病理性溶血还是技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