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叉综合征的治疗
上交叉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上交叉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我们可能很多人对于上交叉综合征这种疾病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吧,的确,上交叉综合征这种疾病在我们身边还不常见,自然我们对它的了解比较少,但是现在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却在日益升高,这种疾病给我们的身体机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影响我们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我们需要提前做好预防,那么当我们出现上交叉综合征这种问题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上交叉综合征的治疗的方法吧!治疗方法:1.一般处理病人应卧床,取头高脚低位及给氧,减轻颜面及上部躯体水肿,吸氧可缓解暂时性呼吸困难。
限制钠盐摄入和液体摄入,能使水肿减轻。
利尿剂的使用可以减轻阻塞所致的上部水肿,缓解症状,可静脉用速尿或20%甘露醇,效果欠佳可同时配合应用双氢克尿塞和安体舒通。
注意容量的维持,防止血液浓缩。
适当的镇静和止痛有助于减轻焦虑和不适。
对于严重的呼吸困难、颅压升高应用地塞米松、强的松等能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减轻压迫。
症状控制后可针对原发的肿瘤予以放疗、化疗,周围炎症及结缔组织病予以免疫抑制剂治疗。
2.抗凝治疗适用于非恶性病因所致的有血栓形成的情况,或者用于配合恶性病因的放疗、化疗。
在对症基础上给予抗凝、抗栓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
对于因静脉导管所致血栓形成的上腔静脉阻塞,单用抗凝治疗,即可使阻塞消除。
3.手术治疗对于良性病变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且症状迅速恶化,可行肿物切除、上腔静脉松解术、上腔静脉成形术等改善上腔静脉阻塞。
对于恶性肿瘤侵犯或压迫,症状严重且肿瘤无远处转移,切除后预期生命延长,可考虑将原发的肿瘤与上腔静脉一同切除,同时视上腔静脉的缺损范围予以自体血管补片、人工血管修补,缺损较大时需建立旁路转流。
对于恶性肿瘤侵犯范围大,有远处转移,预期生存时间短者,可予以静脉支架植入或建立旁路血管等姑息治疗,解决患者阻塞造成的颅压增高、面颈部憋胀、呼吸困难等。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上交叉综合征的治疗方法,相信这对于我们广大上交叉综合征患者朋友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我们可以依据以上的方法进行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患者朋友都可以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上交叉综合症

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够了解: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症及其表现 上交叉综合症的不良影响 怎样改善上交叉综合症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症
上交叉综合症是一系列软组织问题导致体态动作的变形并 引发系列身体疼痛
成因:日常行为姿势的不正确,造成局部肌肉不平衡。 上交叉的4个特征:1头前引 2 颈椎前引 3 圆肩 4胸椎后凸
影响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 圆肩姿势会使横膈膜处于紧张缩短状态,造成对大动脉和
腔静脉的压迫,使心脏工作负担加重。
女性的头痛、偏头痛和颈椎疼痛的情况比男性多可能是由 于这个原因引起的,因为女性颈部的肌肉力量比男性小很 多,但是头部的重量与男性一样都是身体重量的8%,想 象一下,如果本身颈部肌肉力量不够,还要顶起好像保龄 球一样重的头部,再加上姿势不正确,就会引起肌肉的不 平衡。
改善上交叉综合症的训练方法
2.泡沫轴胸椎伸展: 将泡沫轴放于胸椎下放,头部放松。(图 19,20)手臂
交叉抱放胸前,保持。肋骨下沉,沉肩(图 21)。
斜角肌
改善上交叉综合症的训练方法(加强过弱肌肉)
2. 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激活(图 )。(注意: 肩部下沉,腹部收紧,注意力集中在中背部肌 肉。)
改善上交叉综合症的训练方法
3. 前锯肌:
改善上交叉综合症的训练方法
4. 深层颈屈肌 :采用毛巾(图 ),头部自然平躺在毛巾上 沉肩,挺胸,做收下颌动作,找到肌肉发力的感觉
肌肉的不平衡 主要过紧肌肉:1胸大肌、2胸小肌—含胸圆肩、3斜方肌
上束,4肩胛提肌—肩上提、5胸锁乳突肌、6斜角肌—颈 椎前引 7 枕骨下肌—头过伸、
过弱肌肉:1菱形肌:2斜方肌中下束、3前锯肌,4深层颈 屈肌
手法干预(松解软组织)
上下交叉综合征的评估与康复

上交叉综合征的肌肉失衡
紧张/缩短的肌肉:肩胛提肌、上斜方肌、枕 下肌群、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胸大肌、胸小 肌等
弱化/拉长的肌肉:深层颈屈肌、菱形肌、中 下斜方肌、小圆肌、冈下肌等
下交叉综合征
lower crossed syndrome
又称作远端或骨盆交叉 综合征,下交叉综合征 是肢体下段肌肉力量不 平衡的结果。这种不平 衡会导致体态的改变, 如骨盆前倾、髋关节屈 曲增加和腰椎代偿性过 度前凸等,常伴随有膝 超伸。
下交叉综合征的肌肉失衡
骨盆前倾
紧张/缩短的肌肉:内收肌群、屈髋肌群(髂 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 弱化/拉长的肌肉:伸髋肌群(臀大肌、臀中 肌、腘绳肌
腰椎过伸
紧张/缩短的肌肉:竖脊肌、腰方肌、背阔肌 弱化/拉长的肌肉: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 斜肌
形成原因
上交叉综合征
1、长期坐姿不良 2、过度锻炼胸部肌群,忽视背部肌 肉训练,胸部肌肉缺乏拉伸 3、心理因素,刻意缩胸 4、近视眼人群
下交叉综合征的不良影响
1、腰背部肌群紧张,引起腰背部及下腰部疼痛; 2、严重者骶髂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并导致关节疼 痛及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出现关节腔积液; 3、导致膝超伸、扁平足等,磨损膝关节,容易损伤交叉韧带及半月板,膝关节 不稳定,增大了运动损伤的风险; 4、骨盆前倾,腹部前凸,影响体态。
upper crossed syndrome & lower crossed syndrome
上交叉综合征与下交叉综合征
目录 CONTENTS
1 定义 2 形成原因与不良影响
3 评估标准 4 康复治疗
上交叉综合征
upper crossed syndrome
《上交叉综合症》课件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焦虑和抑郁情绪
长期的身体不适和疼痛 可能引发焦虑和抑郁情
绪。
自卑感
外观上的改变可能导致 自卑感,影响心理健康
。
社交障碍
身体不适可能影响社交 活动,造成社交障碍。
生活质量下降
长期的身体不适和心理 压力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降低幸福感。
03 如何诊断上交叉综合症
诊断标准
01
02
03
身体姿势
病因
总结词
上交叉综合症的病因主要包括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电 子设备,或者长时间维持不正确的姿势。
详细描述
除了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外,长时间维持不 正确的姿势,如弯腰驼背、长时间久坐等也会导致上交叉综 合症的发生。此外,缺乏锻炼和肌肉力量不平衡也是重要的 诱因之一。
02 上交叉综合症的影响
定时起身活动,伸展身体,缓解肌肉疲劳。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异 常情况,如脊柱侧弯、颈椎病变 等。
关注身体信号
如果感到颈部、肩部或背部疼痛 、肌肉紧张或僵硬等不适症状, 应及时就医检查。
健康的生活习惯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 矿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
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肌肉状态 评估和疼痛评估,进一步确定
诊断。
综合评估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身体检 查和诊断工具,进行综合评估
,得出诊断结论。
04 如何治疗上交叉综合症
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
通过特定的运动来改善姿势,增强肌 肉力量和柔韧性,如瑜伽、普拉提等 。
按摩疗法
牵引治疗
使用特殊的设备对颈椎进行牵引,以 减轻颈椎压力。
上交叉综合症康复

• 腹腔容量会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造成便秘 • 圆肩姿势会使横膈膜处于紧张缩短状态,造成对
大动脉和腔静脉的压迫,使心脏工作负担加重பைடு நூலகம், 影响女性身体发育
改善上交叉综合症的训练方法
1.不断提醒“肩带缩回” “下颌内收”
上交叉综合征康复
大家来说一下以上图片都有哪些问题?
驼背 园肩 颈椎曲度过大 含胸 高低肩 耸肩
正确的上半身体姿应该无论在坐姿还是站姿,都为直立的, 头应该在肩膀之上,肩部放松(图1)。而不良的上半身 姿势则会出现头部前倾(颈椎的自然弯曲消失或减少); 圆肩;中背部(胸椎部位)后曲增加;肩胛骨耸起;这就
胸椎伸展训练
呼气上背伸展抬起,注意力集中在中上背部,而非 下背部,吸气回落 注意:两手臂向后方延伸,尽量夹紧大腿外侧,沉 肩,腹部始终保持收紧
胸椎伸展与肩带伸展
神经肌肉激活(YTWL)
• 动作功效:重点强化肩关节稳定性,预防上交叉综合症, 矫正驼背姿态
• 目标肌群:中下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后束 • 动作要求:屈膝屈髋90度,膝关节不能超过足尖,抬头、
挺胸,收腹、沉肩 • 易错动作:耸肩、大拇指未朝上、弓背
小结:
1.充分理解下交叉综合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加强对菱形肌、深层颈曲肌、肩袖肌群的
锻炼 3.拉伸背阔肌、前锯肌、胸锁乳突肌、上斜
方肌
• 1.长久以来错误坐姿或伏案工作 • 2.过份锻炼前锯肌、肩胛提肌、斜方肌,
缺乏锻炼上背肌群 • 3.心理因素﹐刻意「缩胸」 • 4.自由散漫的状态
上交叉综合症的不良影响
• 肌肉紧张,肩颈酸痛,严重可压迫颈椎之间的神 经,引起头痛和手臂麻痹
临床上交叉综合征发病机理、危害、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措施及预防注意事项

临床上交叉综合征发病机理、危害、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措施及预防注意事项因为没有水平方向的躯体保护,相比其他四肢着地的动物,颈椎更加脆弱、易受伤。
正常时耳垂应在锁骨后方,当颈椎向前倾斜时,耳垂位置向前方移动,当低至60°时,颈椎可承受60多斤重量,相当于给颈椎挂上两个哑铃。
久坐不动、导致身体姿势不正确,尤其处于工作或是紧张状态时,肩颈部肌肉失去平衡,脖子会不自主前倾(如下图)易引起颈肩部疼痛、手臂麻木等一系列颈肩症状。
上交叉综合征是最容易引起这一系列症状的疾病之一,被称之为“仙女体态杀手”。
概念上交叉综合征由弗拉基米尔·扬达博士首次提出,是颈肩、胸背部的前、上、外三面肌肉过于紧张,而后、下、内肌肉过于松弛,而无力松弛和紧张的肌肉连线呈交叉状,因此命名为“上交叉”。
为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较紧张,而菱形肌、前锯肌、中下部斜方肌、深颈部屈肌(特别是斜角肌)较为无力松弛,因此呈现出耸肩、驼背、翼状肩胛和头部前倾姿势的临床特征。
上交叉除了可引起颈肩部症状外还可引发其他病症:颈椎丧失正常生理曲度,呈“C“型甚至压迫神经,导致头痛头晕、手臂痛;含胸驼背可能引起呼吸不畅,肺活量减少,出现胸闷;严重可导致横膈膜紧张,肩外旋力量减弱,导致在肩外展过程中引起肱骨大结节和肩峰撞击,挤压冈上肌和肱二头肌长头腱;此外伸手拿物品时,需依靠腰部力量,增加其额外负荷,进而可导致腰肌劳损,腰酸痛等。
发病机制肌肉失衡说肌肉失衡是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力度不平衡,同时为维持姿势平衡、运动的正常进行,常出现主动肌(背部肌群)张力下降而拮抗肌(胸肌群)张力增加,加重上交叉综合症的严重程度。
肌肉失衡常常伴随有疼痛的出现,它又分为急性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对身体反应强烈,使运动模式改变进而保护或代偿受损区域,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强化,且恶性循环理论目前不是很完善,而慢性疼痛恶性循环理论对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影响确信无疑了。
上交叉综合征的肌肉失衡及处理

探讨上交叉综合征在不同年龄、 性别、身体状况下的发病差异, 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方法。
病理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上交叉综合征的病理机制, 包括肌肉、骨骼、神经等方面的变化 ,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探讨上交叉综合征与其他相关疾病的 关联,如颈椎病、腰椎病等,以期为 综合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斜方肌过紧
斜方肌的过紧会导致肩胛骨上移,进一步影响胸廓的运动,加重呼吸 困难。
背阔肌过紧
背阔肌的过紧会导致肩胛骨后缩,影响胸廓的运动,加重呼吸困难。
肌肉失衡的生理机制
肌肉长度与张力
肌肉失衡是由于肌肉长度与张力的不平衡所导致的。正常情 况下,肌肉长度与张力是相互协调的,以保证身体的正常运 动。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长期姿势不良或缺乏运动,肌 肉长度与张力可能会失去平衡。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 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
肌肉的生长和修复。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影响肌肉和骨 骼的健康,应尽量避免或控制。
心理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压力 和焦虑,有助于预防肌肉紧张和
上交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合征的发生。
05
研究展望
病因学研究
01
深入研究上交叉综合征的病因, 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 素,以期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 依据。
康复训练
强化薄弱肌肉
针对上交叉综合征的肌肉失衡特 点,强化薄弱肌肉,如斜方肌中 下束、菱形肌等,以恢复肌肉平
衡。
拉伸紧张肌肉
对紧张的肌肉进行拉伸,如胸大肌、 胸小肌等,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 疼痛。
运动模式调整
通过调整运动模式,改善肌肉协同 工作能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 衡性。
电针配合一指禅推拿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成本效益分析

・48・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Oct2019,28(5)电针配合一指禅推拿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成本效益分析花佳佳I,施加加2…,费伟强',谢小军I,朱痒(1.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11;2.江苏省昆山市康复医院,江苏苏州215300;3.杭州职业技术学校,浙江杭州310018)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一指禅推拿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益分析。
方法:针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针刺配合一指禅推拿法,所有治疗均为1次/d,每周5d,共计2周。
于治疗前后,以及治疗2周后时观察两组患者颈椎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后伸肌群肌力和颈部障碍指数(NDI)变化情况及疾病治疗成本效益分析。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颈部疼痛VAS评分、颈部后伸肌群肌力及ND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部疼痛VAS评分、颈部后伸肌群肌力及ND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及同时间点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结:电针配合一指禅推拿法治疗能改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及活动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治疗疗程,降低临床治疗成本。
关键词:上交叉综合征;电针;一指禅推拿;临床观察;成本效益中图分类号:R442.8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19)05-0048-02上交叉综合征(ucs)[,)患者颈肩部的疼痛及活动受限在临床中愈发常见,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习惯性的头部前伸和颈部肌肉紧张僵硬,并伴有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此类疾病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甚至对患者的睡眠和情绪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反复就医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⑵。
为拓宽上交叉综合征的诊疗思路,本次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电针配合一指禅推拿法治疗对UCS患者的疼痛缓解和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面:头部位置、双肩高度、 脊柱、骨盆高度、踝关节位置
错误站姿类型
良好 放松的错误姿势 后突/前突
倾背
平背
圆背
什么是良好的坐姿?
理想姿势的作用
1. 为维持平衡,合理分配重力所产生的应力 2. 允许关节在适当的范围内活动,并将作用
于肌腱和软骨上的应力最小化。 3. 产生最佳效果和效率的运动 4. 降低损伤和功能障碍的风险
上 交 叉 综 合 征
上交叉综合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 一、长久以错误坐姿伏案工作一通常发生在IT 一族、健身爱好者、学生、文员、司机身上。
1.头部不自觉的向前倾。 2.胸椎过份向后屈曲。 3.从侧面看,脊椎呈”C”型,
俗称驼背。 4.视角上比实际高度矮小。 5 .肩膀及颈部肌肉僵硬、肩膀
及下背出现酸痛胸口翳闷, 呼吸不顺。
谢谢
常见不良的姿势习惯
1. 肥胖、少动者 2. 久坐、懒散、消沉 3. 单侧活动:挎包、拧物 4. 不良睡姿 5. 不良工作环境 6. 扛重背包
临床疾患
因果关系
姿势改变
肌肉骨骼 功能障碍
生物力 学改变
上交叉综合征
• 上交叉综合征是指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或过度锻 炼胸部肌肉造成相应部位肌肉不平衡,形成头部前 倾(颈椎正常弧度减少或变直)、含胸(圆肩)、 驼背(胸椎曲度增加)、肩胛骨耸起等一系列形 体的变化,并进而导致颈肩部肌肉紧张酸痛、头 痛头晕、手臂麻木、呼吸不畅、心慌胸闷甚至便 秘等各种使足底平放在治疗床 上,让患者抬起下巴,保持这个姿势数秒,观察 患者的头颈部是伸直还是屈曲,如果颈深屈肌群 虚弱,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易痉挛区)取 代颈深屈肌群的功能,使头部过伸,下巴指向屋 顶。
治疗方法 松紧调松或松强激弱
泻实补虚
•一.应该对紧张的肌肉进行松解或拉伸: •1.胸大肌,胸小肌拉伸。 •2.上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斜角肌拉伸。 •3. 背阔肌拉伸。
• 3、因含胸驼背,胸腔容积减少,可引起呼吸 不畅,肺活量减少,运动能力下降。
上交叉综合征的不良影响
• 4、因圆肩姿势会使横膈膜处于紧张缩短狀态, 造成对大动脉和腔静脉的压迫,使心脏工作负 担加重,可引起心慌、胸闷等心脏不适症状。
• 5、因腹腔容量变化,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 可造成便秘。
• 6、因圆肩姿势时肩外旋肌力量减弱,导致在 肩关节外展过程中无法使上臂及时外旋会造成 肱骨大结节与肩峰发生撞击,挤压冈上肌及肱 二头肌长头腱,因而会出现要么肩关节外展受 限要么肩关节外展时发生肩峰下撞击。
上交叉综合征
姿 势 为艺术献身的思考者
①曲腕肌肉持续用力劳损
②
②单侧颈部肌肉被拉长,僵
①
硬,旋转时出现疼痛
④
③
③臀大肌及坐骨神经压迫
④臀大肌被拉长导致腰椎后 凸
什么是良好的站姿?
正面:锁骨、胸腔、腹部、 踝关节位置
• 侧面:耳垂、肩峰 • 腰椎椎体、 • 股骨大转子、 • 股骨外侧髁、 • 外踝尖
• 二、过份锻炼胸大肌,缺乏锻炼下背肌 群。
• 三、心理因素﹐刻意「缩胸」。
• 四、近视眼人群。
上交叉综合征的不良影响
• 1、因头颈部和胸前部肌肉紧张,可引起颈肩 背部酸痛,胸骨部疼痛。
• 2、因颈椎曲度变小甚至消失,严重时压迫颈 椎之间的神经,可引起头痛和手臂痛麻,压迫 穿行于颈椎间的椎动脉,引起脑供血不足而出 现头晕。
•二.调节或强化较弱的肌肉: •1.外旋肩袖肌肉。 •2.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 •3.前锯肌。
•三.同时对过度后曲的胸椎进行伸展。
1.胸大肌,胸小肌拉伸
2.上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 斜角肌拉伸。
3. 背阔肌拉伸
1.外旋肩袖肌肉
2.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
3.前锯肌
针刀治疗心绝
♦心系力学整体观 ♦心思辩证定位全 ♦心念解剖达骨面 ♦心随针刀切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