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大道之行也评估测试(2019最新编辑)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之《大道之行也》练习

2020—2021学年下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时培优训练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①学学半()②选贤与能()③不独子其子()④男有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故曰:教学相长也。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概括【乙】文中心的句子是哪句?【乙】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4)请用“/”标出下句的朗读节奏。
(限两处)货恶其弃于地也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
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大道之行也》(含答案解析)

大道之行也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3)不独子.其子( )(4)男有分,女有归.(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相与步于.中庭C.达于.汉阴D.告之于.帝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专题06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解析版)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一、(2019年贵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__)(2)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3)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4)寻.病终(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构想的大同社会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道之行也》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解释加色的词语。
①男有分.,女有归②是. 谓大同2.翻译句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1.①职分、职守②这2.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3.示例:这句话体现了一种社会的博爱精神,启示我们要想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就要从自己做起,真诚地关爱、帮助他人,为营造社会的博爱、互助氛围而努力。
试题2:《大道之行也》(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 能与:同“举”,推举B.故人不独亲. 其亲亲:亲人C.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D.是故谋闭而不兴. 兴:兴起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吴广者. ,阳夏人也C.不必藏于.己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其.如土石何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礼记》。
《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C.本文描绘了一个普遍仁爱、安定和谐的太平盛世,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A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41分)1. (7分) (2018七下·新吴期中)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lìzu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心血愧________污秽门槛2. (2分) (2018九下·巴南开学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啜(chuò)泣角(jiǎo)色踱(duó)来踱去B . 祈祷(dǎo)眼翳(yì)前仆(pú)后继C . 贮(chú)蓄羁(jī)绊人声鼎(dǐng)沸D . 虐(nüè)杀翩(piān)然不省(xǐng)人事3. (2分)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一鼓作气,再而衰(第二次)B . 旦日,客从外来(第二天)C . 朝服衣冠(朝廷)D . 性行淑均(公正、公平)4. (2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 .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C .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D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5. (2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B .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C . 果得/于/数里外D . 然则/天下之事6. (9分)古代官员被贬后,心态是不同的。
如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_被贬滁州,作________,却表达了________的思想。
7. (2分)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问君何能尔________②悠然见南山________③烽火连三月________④浑欲不胜簪________⑤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⑥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⑦殷勤问我归何处________⑧学诗谩有惊人句________8. (15分)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情评估 附答案 (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位置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 4题每句1分,第5题(2)(4)小题各1分,(1)(3)小题各2分,第6— 7题每题2分]1. ,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也》)。
2. 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3.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5.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màn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
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
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ní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选自《登勃朗峰》)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轻歌màn 舞 ní裳羽衣(2)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你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彩霞满天”的短语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电视剧以1915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这段历史为叙事空间,讲述了一个国运飘摇、民不聊生....的艰难时世。
B.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光明正大,即使他生活在黑暗的屋子里,心头也有青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
C.临近期末考试,各种复习资料相辅相成....地堆在同学们的课桌上,形成一座座“小山”。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也) 课时练习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4)《诗经》中提到的“乐土”和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以及《礼记》中勾勒的“大同”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参考例句,结合【甲】【乙】两文,分析理想社会的特点。
(两点即可)示例:社会安定,比如【甲】文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乙】文中“盗窃乱贼而不作”。
4.回答下面的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和B.男有分⋅,女有归职分、职业C.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D.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人不独亲⋅其亲A.皆披发文⋅身 B.无丝竹之乱⋅耳C.虽乘奔⋅御风 D.稍稍宾⋅客⋅其父(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B.“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C.“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这句话的意思是:因此关上门就不会有坏事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不会不发生。
D.“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句话的意思是: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B.本文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一是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二是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下《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5题。
(17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屋舍俨然..交通( )..( ) ②阡陌③不独子.其子( )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无大小,悉.以咨之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大道之.行也长跪而谢之.3.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①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②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大道之行也评估测试
1.给加粗的字注音并对其做解释。
①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
②男有分,女有归()________________。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____。
④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上题语句划分节奏。
(一)语段点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_______,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用课文原话填空。
2.翻译划波浪线的语句。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4.本文选自《________》,是________家经典之一,大约是________末年或________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答问的著作。
(二)迁移过关
管仲、隰明①从桓公伐孤竹②,春往冬返,迷途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明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而水③。
”乃掘地,遂得水。
[注]①管仲、隰(xí)明: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②孤竹:指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
③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下便有水。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①从桓公伐孤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蚁冬居山之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
春往冬返,迷途失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前一段是一个成语的出处,请写出该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jǔ通“举”,选出来②fèn 职分、职守③wù憎恶、憎恨④xiǎn 少 2.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一)1.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3.对偶排比 4.礼记·礼运儒战国秦汉
(二)1.①讨伐②山南 2.春天出征冬天返回,(可是返回途中)迷失了道路3.老马识途
提示:(二)1.这道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意,首先我们应对所释之词各项意义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加以选择。
“伐”有讨伐、砍伐之意,“阳”有山南水北之意,故本题作“讨伐”,“山南”解。
2.翻译须注意几点:词语语意上的特殊性(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的活用,通假字等),句子的语序(如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
当然更多的句子是很普通的。
3.这是考查我们词语的积累和语言的运用能力。
由古文推断成语多从内容出发,以抓中心、人物特征、事物本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