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频谱管理与检测

合集下载

小议电磁频谱资源管理

小议电磁频谱资源管理

小议电磁频谱资源管理作者:王晓汪洋来源:《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4期■王晓1 汪洋2摘要:电磁频谱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磁频谱的战略价值和基础作用日益突显。

信息化战场上,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作战装备应用于战场,各种电磁干扰及电磁设施的影响,使得战场电磁环境极其复杂。

由于可用频谱资源十分有限,目前在400GHz以下,能否高效地实施频谱管理,是决定信息优势的获取乃至战争胜败。

关键词:频谱管理;电磁环境;资源;战争引言:在信息化军队建设背景下,未来信息化作战将有大量先进的战斗机、驱逐舰、弹道导弹、航空母舰等武器装备编入现役,这些先进的装备多以大平台上承载多系统的模式存在,每个作战平台上都装载有成百上千的用频装备。

因此对频谱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电磁频谱在战场上的作用更加举足轻重。

无线电通信装备和电子设备的不断增加,对频率的需求迅速增长,频率资源越来越紧张,必须对电磁频谱采取有效管理,否则将导致可用频率的严重匮乏。

一、电磁频谱管理现状电磁频谱管理,指的是对电磁频谱资源进行合理的而又科学划分以及资源管理,并且适当的进行指配和分配,保证其得到更为高效率以及高性能的效能最大化。

军事电磁频谱管理,是一种特定的军事行动,是指军事领导机关的电磁频谱管理部门运用法律、行政、技术和经济等手段,对军事领域的电磁频谱业务实施统一的规划和控制。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障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电磁频谱资源,最大限度地保障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的需求。

为了保证在新时代的信息化作战中能够得到更多的频谱优势,我国现今已经大力发展电磁频谱管理相关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将电磁频谱管理方法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与此同时,深化内部军事理论方案的改革,进一步的加深电磁频谱管理的力度,将大部分的研究注意力放在军事电磁频谱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定式。

[1]电磁频谱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频谱资源有限。

频谱包括红外线、可见光、X射线;但作为电磁频谱通信所使用的频谱资源,国际电联将3000GHz以下的电磁频谱称之为无线电磁波的频谱。

无线电频谱管理的频谱监测方法(九)

无线电频谱管理的频谱监测方法(九)

无线电频谱管理的频谱监测方法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管理和监测变得日益重要。

频谱管理是指对无线电频谱进行规划、分配和监测,以保障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有效利用频谱资源。

频谱监测作为频谱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发现无线电干扰、评估频谱利用效率以及保障无线电通信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无线电频谱管理的频谱监测方法进行探讨。

频谱监测技术的发展无线电频谱监测技术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而不断发展。

传统的频谱监测方法主要依靠专业的频谱监测设备,通过安装在固定位置的监测站点对频谱进行监测和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监测精度高、覆盖范围广的优点,但也存在着监测成本高、监测时效性差的问题。

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发展,无线电频谱监测技术也得到了新的突破。

现代的频谱监测方法借助先进的软件和硬件设备,能够实现远程监测、自动化监测和实时监测,大大提高了频谱监测的效率和精度。

频谱监测方法的创新现代的频谱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远程监测、自动化监测和实时监测三种方式。

远程监测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将监测设备连接到远程监测中心,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效率,适用于大范围的频谱监测。

自动化监测是指利用先进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实现对频谱监测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分析。

通过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频谱干扰的自动识别和定位,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实时监测是指频谱监测过程中对监测数据的实时显示和分析。

利用先进的可视化技术,可以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展示,帮助监测人员及时发现频谱异常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频谱监测技术的应用频谱监测技术在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频谱监测技术可以用于发现和定位无线电干扰源。

通过远程监测、自动化监测和实时监测,可以实时监测无线电频谱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频谱干扰并迅速定位干扰源,保障了无线电通信的正常运行。

其次,频谱监测技术可以用于评估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电磁频谱管理课程中电磁兼容的分析与研究

电磁频谱管理课程中电磁兼容的分析与研究

2016年8月(上)44科教导刊电磁频谱管理课程中电磁兼容的分析与研究薛红邵尉钱祖平赵淼(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摘要本文围绕电磁频谱管理课程中的电磁兼容部分进行了分析,重点说明了系统内电磁兼容和系统间电磁兼容,强调以学促教,因学论教。

采用案例式教学法,适时引入合适的实际工程应用案例,本着从严治教治学的原则,遵循教学规律,讲究方法运用,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为指向。

因学定教,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进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频谱管理电磁兼容案例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08.020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in theCourse of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ManagementXUE Hong,SHAO Wei,QIAN Zuping,ZHAO Miao(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 210007)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management course is anal-yzed.The emphasis is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in the system and between systems,we emphasize on learning to pro-mote teaching.We use case based teaching method and introduce appropriate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cases.We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trict management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the teaching rules,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methods,in order to promo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ects.Because of learning by teaching,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it has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Key wordsspectrum management;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case teaching信息化战场将是陆、海、空、天及电磁的联合作战,越来越多的高技术用频装备被运用到作战领域的各个环节中。

复杂电磁环境下基地训练电磁频谱管控

复杂电磁环境下基地训练电磁频谱管控
02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各种无 线通信设备和电子战系统广泛运 用,使得电磁频谱更加拥挤,频 谱管控难度加大。
目的和意义
基地训练中,电磁频谱的有效管控是 保障训练顺利进行和提高训练效果的 重要前提。
通过对复杂电磁环境下基地训练电磁 频谱管控的研究,可以提升我军在复 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和训练水平 ,为实战化训练提供有力支撑。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未来发展方向
电磁频谱管控技术
随着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电磁频谱管控技术将更加重要。未来需 要加强电磁频谱管控技术的研究,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和电磁兼容性 。
智能化管控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电磁频谱的智能化管控,提高 管控效率和准确性。
多领域协同
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协同合作,如通信、雷达、导航等,实现多领域电 磁频谱的协同管控。
02
复杂电磁环境概述
电磁频谱的复杂性
1 2
频谱范围广泛
电磁频谱覆盖了从极低频到极高频的广泛频率范 围,每个频段都有不同的应用和特性。
频谱资源有限
有限的频谱资源需要满足各种通信、导航、雷达 等系统的需求,导致频谱拥挤和干扰问题。
3
频谱动态变化
电磁环境中的频谱使用情况是动态变化的,不同 时间、地点和场景下的频谱占用情况可能不同。
电磁干扰的影响
信息泄露
电磁干扰可能导致敏感信息的泄露,对国家安全 和军事行动造成威胁。
通信中断
电磁干扰可以干扰通信信号,导致通信中断或信 息丢失,影响基地内部的指挥和控制。
导航定位误差
电磁干扰可能影响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度,导致训 练过程中的位置误差和指挥失误。
电磁环境对基地训练的影响
01
02

美国海军电磁频谱管理现状解读与分析

美国海军电磁频谱管理现状解读与分析

( 1 ) 如 果作战区域和 时间阶段内可以使用某预 先计划 ,
计 划 制 定 者 必 须 确 定 该 计 划 是 否 恰 当 ,或 是 否 存 在 额 外 的 通
一 一
信 网络用频需求 。如果要求增加大量 的网络 ,就必须向该区
域 频 率协 调 官 申请 额  ̄ I - B * , J 频率 。
的经费开支 。 按 照美 军 装 备 采 办 过 程 ,美 国海 军 频 谱认 证 流 程 可 划 分
为装备论证设 计、技术攻关研究 、系统研发与能 力展示 、装 备生产与部署运用 、作战与维护 5个阶段 ,各阶段认证 内容
如 图 2所 示 :
海 军 A 囊 覃 ■I 峨 队 鼻 落 中心
美国海军电磁频谱管理现状解读与分析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刘玉超 王景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梅亨利
嫡篮 : 本望 介绍 7荚 圈海军 频 谱管理 维织 稳l 全 球分 悄况 .艰点 分析 7 i £ 獭 认 、Ⅲ频 协调 、频率 捐

的频 谱错理 务 流程 。论述 7荚l 硪每军 专用 的频 潜 锊矬 息 系统 一 水 眦艇 珏 三 磁 频谱 操作 序 的研 制背 默 、功能 纰
2 . 2美 海军 用 频 协调 流程
2 2 ’美 国领 土 范 围海域 甩 频 协调


个。
在美国领土 ( 包 括 沿 海 水 域 )内 ,美 国 海 军和 海 军 陆 战 队 使用 的所 有 频 率 必 须经 由美 国 商 务 部 下 属的 国家 电 信 与 信 息 管理 局 ( N TI A) 授 权 使用 。 为获 得 本 土 内频 率 使 用 权 限 ,海 军 / 海 军 陆 战 队 频 率 管

电磁频谱监测系统关键技术与实现

电磁频谱监测系统关键技术与实现

DOI:10.19551/ki.issn1672-9129.2021.04.035电磁频谱监测系统关键技术与实现莫义甫(太原卫星发射中心㊀山西㊀忻州㊀036301)摘要: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频谱管理技术水平,本文主要是对电磁频谱监测系统的概述和关键技术以及性能作出了简单的分析㊂关键词:电磁频谱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实现中图分类号:TP311.5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129(2021)04-0034-01㊀㊀引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让电磁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频谱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使得频谱资源变得日益紧张㊂想要让有限的频谱资源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需要对高利用率的应用系统做好积极的开发,不断的强化频谱管理㊂1㊀电磁频谱监测系统的概述1.1工作原理㊂对于当下我国的无线电使用来说,其应用最为广泛的三个模块就是监测接收模块㊁监测软件模块㊁天线功能模块㊂其中无线电监测的系统核心就是频谱监测,其工作原理整体较为简单,整个工作过程主要是通过获取无线电工作环境下的数据内容来实监测㊂对当前所闲置的频谱系统进行合理利用,可以实现对无线电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且也能做到对其的及时利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紧缺低频谱资源对无线电监测带来的影响㊂除此之外,无线电频谱检测技术也在可以在不对用户日常使用产生影响的情况来展开相关的工作,能够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实现对闲置无线电频谱系统的精确化测量和使用㊂总体来说,电磁频谱监测技术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也成为了正在普遍使用的重要性监测系统,能够发挥出重要的监测效率㊂1.2主要工作方式㊂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无线电监测手段主要有日常例行监测㊁异常行为监测㊁统计测量㊁移动监测以及干扰信号的相关监测㊂日常监测主要采集可靠的数据信息,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和反映;异常行为监测主要是通过对监测点和监测站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将其数据与正常数据做好对比和分析,然后对其中存在的偏差问题做出分析和处理,最后再利用合理的方式来做好问题的修正;统计测量主要是应用在对频率占有度有需求的情况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对无线电监控的调整;干扰信号相关性的测量主要是对不同型号的关联性进行对比,然后做好地干扰源的监测,同时还要与用户的实际反馈情况做好结合,通过对比波动频率寻找到主信号㊂2㊀电磁频谱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2.1单点频谱检测技术㊂单点频谱监测技术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面的内容:一是匹配匹配滤波器监测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应用在日常的无线电监测当中,属于硬件监测的范畴当中,因此在运行前需要做与其相适应的硬件系统;二是能量监测技术,这种技术属于非相干监测,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信道中传输信号和背景噪声功率的监测,经常会被应用在能量监测当中;三是循环频谱监测技术,此项技术能够实现对信号和噪声的区分㊂2.2多点协作频谱监测技术㊂多点协作频谱监测是对单点检测存在的固有缺陷进行的打破,增强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㊂一般来说,多点协作监测技术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监测㊂在对相关监测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源的可靠性进行保证,避免影响到监测的性能;二是特征监测,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监测方法来实现对不同特征信号的监测;三是本振泄露功率监测,它主要利用泄露的信号来做好监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对PU工作状况的判断;四是干扰温度监测,主要是监测SU所造成的干扰温度,通过对干扰温度和标准值的差值来确定频带内通信系统的优良性㊂2.3数字信号处理技术㊂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会涉及到很多学科的内容,并且还会广泛的应用在很多领域当中㊂在过去的20多年当中,这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在通信领域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它主要是通过利用计算和专用处理设备的方式,凭借数字的形式来实现对新哈奥的采集和处理,继而得到符合人们需要的信号形式㊂3㊀电磁频谱监测系统的性能3.1工作模式分析㊂(1)频段扫描㊂频段扫描属于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利用此项功能可以实现对各个频段电平值和频率占有情况的有效监测,进而实现对频谱的监测㊂对于接收机来说,其最大带宽是20MHz,所以在系统内部循环一次只能扫描20MHz 带宽内的频谱,在完成带宽扫描的时候,就需要通过接收机置频扫描多次相邻的20MHz带宽内的频谱,继而做好结果的拼接㊂(2)信号监听㊂信号监听属于频谱监测中的一个辅助性的功能,主要是用来对AM㊁FM信号做好解调㊂在实施信号监听的过程当中,接收机的带宽一般都处在25kHz,当接收到一次控制字后就可以实现连续不断的采样和解调工作㊂3.2网络应用分析㊂电磁频谱检测网主要是通过对空中的电磁信号频谱特征参数进行一定的测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担负起电磁环境中的监测和无线电信号侧向定位任务㊂对电磁频谱监测系统进行有效的利用,可以组成室外的小型监测站,从而构建成一个分布式的室外小型监测网络,对于设备可以采用无人值守的方式来做好处理㊂一般来说,监测站需要布设在热点区域,进一步的扩大信号监测的范围,在开展组网工作的时候来实现对监测目标的时差定位㊂各个室外的习性监测站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将其布设在所需要的地点当中,通过有线或者是无限的方式将数据传递到网络控制中心当中,再由检测控制软件来实现对多台设备的同时控制,完成对信号的监测㊂结语: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影响下,频谱资源的需求量正在增加,电磁频谱监测技术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只有将多种技术做到科学的结合,才能让无线电监测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继而更好的促进电磁资源监测和利用效率㊂参考文献:[1]王树刚,徐文娟.电磁频谱监测系统设计分析[J].无线电工程,2012(06):39-41.[2]张清理,李兵兵.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分析系统设计及实现[J].电子科技,2005(05):17-20.㊃43㊃。

浅析电磁频谱管理

浅析电磁频谱管理

浅析电磁频谱管理作者:李学李保宁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10期摘要: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技术的不断突破,现代战争从形态到策略都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信息技术以及电磁技术在现代战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决定战争结果的因素向着复杂化多元化发展。

以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作为核心的通讯手段已经成为提升军队综合作战能力的关键。

课题研究由此出发,通过对现阶段我军使用的电磁频谱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寻找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战争;电磁频谱;研究;管理引言电子频谱技术是军事设备信息化的核心技术,通过电子频谱技术可以让海军作战集团、陆军作战集团、空军作战集团等不同领域的作战集团具有协同作战的能力,形成海陆空全空间领域的综合作战集团。

为了保障电子频谱技术在各方的顺利应用,对电磁频谱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逐渐成为业内的重要的学术研究话题之一。

1.电磁频谱的管理现状电子频谱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战争需要以及各单位作战特点,对电磁频谱资源进行最优化分配。

以求最大限度提升电磁频谱在军队中的作用和发挥,提高电磁频谱技术价值。

确保在相同电磁频谱资源下,不对可以再作战中获得最大优势。

我国虽是军事大国,在军事科研领域位居世界前沿,但在电磁频谱的管理研究上起步较晚,截止到目前,仍旧缺乏成熟完善的管理体制。

虽然我国军事管理部门近年来逐步加快对了电磁频谱管理技术以及方法的研究力度,并提高了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和范围,但相对西方军事大国还是存在较多不足与弊端。

我国军队电子频谱设备整体较为落后,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我国军队对电磁频谱技术人员的实际数量需求,也缺乏完善的人才储备系统,在短期内无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军事管理以及科研部门,已经认识到自身在电子频谱方面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并有针对性的加强了对管理体制的构建研究,在近年内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并逐步更细频谱设备,加大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国军队在电磁频谱的管理上位列世界前沿。

电磁频谱管理与检测

电磁频谱管理与检测

被击中的“谢
阿根廷“超军旗”攻击
被击沉的英军42型“考文垂”号驱逐舰 被击沉的英军21型“热心”号护卫舰
灭顶之灾的教训:
耗资1.5亿美金“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在 研制之初,忽视了舰载雷达警戒系统与舰载卫星通 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致使两个系统同时工作时相 互干扰,无法发现目标(来袭导弹)而丧失作战时 机 沉没。
阿根廷海军航空母舰装备的天鹰
阿军海军3中队飞行员合影(5.24)
3架 “超级军旗”攻击机,在 46 公里处,攻击机组突然跃升 至150米,启动机载雷达,锁定 目标后,发射2枚“飞鱼”式反 舰导弹,导弹离水面仅2米高, 速率为1000km/h。
谢菲尔德级驱逐舰
被击中的“谢菲尔德”号
被击中的“谢菲尔德”号
美国动用了12类50多颗各种 军用和商用卫星构成战略侦察网 ,为多国部队提供了70%的战略 情报。
伊拉克军队在多国部队的电 磁干扰和精确制导武器打击下, 无线电通信中断、雷达迷盲、武 器装备性能难以正常发挥,使军 队失去有效指挥,处处被动挨打。
特点:信息化、空间化、远程化、精确化
案例6: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事件(美国:CVA59,6万T级)
携带“百舌鸟”反辐射导弹 的F-105G战斗轰炸机
F-105G战斗轰炸机在越南上空加油
案例5:1990年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
海湾战争准备阶段,美 军国防部电磁兼容分析中心 向美军中央司令部提供了多 国部队的频率数据库、海湾 地区电磁环境资料,还抽调 专家与多国部队频谱管理组 织组成联合机构,对电磁频 谱实施有效管理,为多国部 队作战提供了可靠保证。
英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1982年5月4日号称英国海军 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 驱逐舰,由于没有解决好卫星 通信系统和雷达系统的频率使 用问题,以至于两个系统不能 同时工作,战斗中,该舰与指 挥所进行卫星通信,雷达系统 关机,没能及时发现来袭的阿 根廷战机,最终被飞鱼导弹击 中,舰毁人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频谱是一种无形的战斗力,并且是可与火力机 械动力相提并论的新型战斗力; 战时频率资源如同弹药、油料一样重要,是作 战的必需物资基础。
21世纪将是频谱战的时代!!!
7.管理机构 国际电信联盟(成立于1865年)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联合国设立专门机构,总部 日内瓦,有192个成员国。
研制之初,忽视了舰载雷达警戒系统与舰载卫星通
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致使两个系统同时工作时相
互干扰,无法发现目标(来袭导弹)而丧失作战时

沉没。
二战后丘吉尔总结说 :“没有这种战场魔法,我 们就会失败 、失败、直至死亡。”
案例4:美越战争(1961年~1975年)
美国空军在越南战争期间损失惨重,被击落飞
频带名称
至低频(TLF) 至低频(TLF) 极低频(ELF) 超低频(SLF) 特低频(ULF) 甚低频(VLF) 低频(LF) 中频(MF) 高频(HF)
频率范围
0.03~0.3Hz 0.3~3Hz 3~30Hz 30~300Hz 300~3000Hz 3~30kHz 30~300kHz 300~3000kHz 3~30MHz
攻占旅顺后,举行宴会的日军将领
日本与俄国在中国开始的一场战争
日、俄双方在朴茨茅斯签订和约
案例2:1942年日美中途岛之战
日军对电磁频谱管 理控制不力,作战计划 以及“AF” 密电被美军截 获破译,并发出信息, 日军中套,丧失作战主动权惨败,4艘航空母舰被击沉 ,海军航空兵部队主力全部被歼。
案例3: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
队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它已成为未来战场上影
响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砝码。
当今世界,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电磁频谱管
理则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警察” 。
2.电磁频谱的划分
无线电波3000米~0.3毫米 红外线0.3毫米~0.75微米 可见光0.7微米~0.4微米 紫外线0.4微米~10毫微米 X射线10毫微米~0.1毫微米 γ射线0.1毫微米~0.001毫微米 高能射线小于0.001毫微米
为确保无线电通讯设备或系统在公共电磁环境中
完成本身功能的同时,对同一环境中的其它设备既不
产生也不会遭受到有害干扰而进行的技术分析。
医疗设备的频谱管理
马岛首府阿根廷港
的前进基地,海底石油之争。
1982年5月4日号称英国海军
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
驱逐舰,由于没有解决好卫星 通信系统和雷达系统的频率使 用问题,以至于两个系统不能 同时工作,战斗中,该舰与指
挥所进行卫星通信,雷达系统
关机,没能及时发现来袭的阿
英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根廷战机,最终被飞鱼导弹击 中,舰毁人亡。
机2500架,飞行员死亡5000多名。
AQM-34Q型147火蜂无人侦查机
在某次战役中,美军共发射了137枚“百舌鸟”导弹,
导致越军50%的防空导弹系统暂时失去了战斗力,发射和技 术保障阵地上约200枚防空导弹被美军摧毁。
携带“百舌鸟”反辐射导弹 的F-105G战斗轰炸机
F-105G战斗轰炸机在越南上空加油
生存条件的基本要素。
2)军事领域 未来战场具有装备数量多、种类全、电台密度大
、程式复杂、电磁环境变化节奏快等特点,如不加强 频谱管理,势必造成通信干扰,联络不畅等问题,从 而影响整个战局的成败。 7500多个高频网 海湾战争: 1200多个甚高频网 7000个特高频网
4.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 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任何侵犯无线电频谱资源的行为,都是侵犯国家利益的
上、水下、地下的通信与导航;中波在白天主要靠地
面传播,夜间也可由电离层反射传播,主要用于广播
和导航。
2)波导电波传播 在分层介质中,类似于金属波导中的传播。 在电离层下缘和地面所组成的同心球壳形波导内 的传播,主要适用于长波、超长波或极长波;在地下
坑道内的传播,主要适用于超短波。
3)天波传播 指自发射天线发出的电波,在高空被电离层反射 或折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 长、中、短波都可以利用天波传播。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一、电磁频谱的基本知识 1.定义:按电磁波波长(或频率)连续排列的电磁波族。
在军事上,电磁频谱既是传递信息的一种载体
,又是侦察敌情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交战双方争夺 的制高点之一。
电磁频谱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无形世界。随着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 编制无线电频谱规划;负责无线电频率的划分、分配 与指配;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负责卫星轨道位 置协调和管理;协调处理军地间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负
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
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负责涉外 无线电管理工作。
带占有度进行测试统计分析,并对非法电台和干扰源
测向定位进行查处。 3.无线电监测的目的
确保无线电台站设备不引起有害干扰,并能进行
有效的工作和服务。
4.无线电检测
无线电检测是对无线电设备各项技术指标的测定。
无线电检测的分类
1)用频谱设备参数检测; 2)用频台站设备检测;
3)干扰检测;
4)电磁兼容性分析
主要职能:
●登记各国电台无线频率的分配;
●协调各国电台频率以消除相互干扰;
●尽可能低的电信费率; ●促进发展中国家建设和改进电信事业; ●通过业务合作促进采取保障生命安全的各种措施; ●为成员国从事电信业方面的研究,提出建议等。
世界无线电频率划分表
世界无线电频率划分表
划分原则
C B A 3条基准线
时,受该舰雷达波干扰,一枚
“阻尼”空地火箭意外地从停 在舰艉飞行甲板末端的F-4飞
机机翼下点火,击中了一架A4攻击机的副油箱,导致一系 列爆炸。
F-4
A-4
死亡134人,64 人重伤 ,27架飞机被毁,43架 严重受损。
三、电磁频谱管理 1.无线电波与频率划分(频率<3000GHz电磁波)
序号
-1 0 1 2 3 4 5 6 7
案例5:1990年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
海湾战争准备阶段,美
军国防部电磁兼容分析中心
向美军中央司令部提供了多 国部队的频率数据库、海湾 地区电磁环境资料,还抽调 专家与多国部队频谱管理组 织组成联合机构,对电磁频 谱实施有效管理,为多国部 队作战提供了可靠保证。
美国动用了12类50多颗各种 军用和商用卫星构成战略侦察网
(3)频谱资源的三维性;
(4)频谱资源的易受污染性;
(5)频谱资源的共享性; (6)具有不可替代性。
3.电磁频谱的重要性 1)国家 电磁频谱对于一个国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 性资源;在现代经济和国防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出不
可替代的重要性;电磁频谱资源是现代人类社会和
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已经构成了信息化时代人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2006. 10.16)
四、无线电监测 1.无线电波传播
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频率或波长不同,传播特 性不同,但都可以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 1)地波(地表面波)传播 地波是指沿着地球表面进行传播的电磁波。 长波主要以地表传播方式传播,传播距离可达几 千甚至上万公里;长波能穿透海水和土壤,多用于海
传真(电视)用的波长是3~6米
雷达用的波长更短,3米到几毫米
二、电磁频谱实战案例
案例1: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地点:旅顺 ) 1904年日俄战争,俄罗斯
军舰上的报务员利用发射机成
功干扰了日军通信线路,结果
日本军舰不战而退——世界上
第一次使用电磁频谱作战就大显神奇的魔力。
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俄军送行
,为多国部队提供了70%的战略
情报。 伊拉克军队在多国部队的电 磁干扰和精确制导武器打击下, 无线电通信中断、雷达迷盲、武 器装备性能难以正常发挥,使军 队失去有效指挥,处处被动挨打。
特点:信息化、空间化、远程化、精确化
案例6: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事件(美国:CVA59,6万T级)
1967年7月25日,上午11
行为。
无线电频谱在国防建设中地位突出,国家只有实行垄断
,才能保证军事用频的需要和安全。
以国家的权力规范无线电频谱的配置,解决需求与稀缺 之间的矛盾。 维护良好的空中电波秩序,必然需要国家的统一控制和 管理。
5.电磁频谱管理的基本概念 1)电磁频谱管理的定义
电磁频谱是国家通过专门机关,运用法律、行政、技 术和经济等手段,以实现公平合理、经济有效利用电磁频谱 和卫星轨道资源的行为和活动。
特高频(UHF) 超高频(SHF) 极高频(EHF)
30~300MHz
300~3000MHz 3~30GHz 30~300GHz
米波(超短波)
分米波 微 厘米波 波 毫米波
10~1m
10~1dm 10~1cm 10~1mm
12
至高频(THF)
300~3000GHzFra bibliotek微米波
1~0.1mm
2.电磁频谱的特性 (1)电磁频谱的有限性;(少数划给军方) (2)频谱资源的非消耗性;(不可再生)
3架 “超级军旗”攻击机,在 46 公里处,攻击机组突然跃升 至150米,启动机载雷达,锁定 目标后,发射2枚“飞鱼”式反 舰导弹,导弹离水面仅2米高, 速率为1000km/h。
谢菲尔德级驱逐舰
被击中的“谢菲尔德”号
被击中的“谢菲尔德”号
被击中的“谢菲尔德”号
灭顶之灾的教训: 耗资1.5亿美金“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