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高精度电磁频谱探测报告

合集下载

浅析大地电磁频谱方法探测昆明地热的效果

浅析大地电磁频谱方法探测昆明地热的效果

浅析大地电磁频谱方法探测昆明地热的效果
郑杰青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1999(018)002
【摘要】大地电磁频谱方法是省、部级“八五”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成果,该方法已开发有岩性探测、油气直接检测、水资料探测、地热预测等功能。

1996年运用该方法预测昆明地热,已完成的6口井证实了预测的实用性。

该方法能够在钻探前较准确预测到地热层,给地铁水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依据。

研究认为,该方法探测昆明地热水主要是由于昆明地热水富含铁质,铁质引起的地磁场在电磁频谱上有突出响应。

【总页数】8页(P210-217)
【作者】郑杰青
【作者单位】滇黔桂石油地质科研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4.3
【相关文献】
1.用大地电磁频谱测量法探测煤矿区陷落柱 [J], 王军;杨双安;邢向荣
2.大地电磁频谱测量法探测公路路基 [J], 王军;崔雅民;杨双安
3.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测西安地热效果可视化 [J], 梁爽;高小伟
4.高精度电磁频谱探测(MES)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J], 施涛;许汉华;郝勇;李红林;眭素刚
5.松辽盆地北部地热场深部控制因素研究:基于大地电磁探测的结果 [J], 牛璞;韩江涛;曾昭发;侯贺晟;刘立家;马国庆;管彦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子午工程二期电离层高频多普勒监测仪初步观测结果

子午工程二期电离层高频多普勒监测仪初步观测结果

子午工程二期电离层高频多普勒监测仪初步观测结果
郝永强;代国峰;张东和;肖佐
【期刊名称】《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年(卷),期】2024(55)1
【摘要】子午工程二期计划在漠河、北京、武汉、深圳四地分别建设由一个发射站和三个接收站构成的电离层高频多普勒监测台阵.本文介绍了为此研制的电离层高频多普勒监测仪的进展和试观测期间取得的一些观测结果.通过与电离层测高仪进行交叉对比,设备的性能和探测能力得到了验证.目前该设备已部署7个站点进行试观测,本文报告了该设备探测到的太阳耀斑导致的电离层扰动、电离层行进式扰动、大尺度电场导致的多站同时扰动等多种现象.未来子午工程二期建成后,该设备将具备我国上空北至漠河、南至广东的电离层扰动监测能力,并与其它探测手段融合发挥空间天气综合监测网络的最大效能.
【总页数】13页(P53-65)
【作者】郝永强;代国峰;张东和;肖佐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行星环境与宜居性研究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52
【相关文献】
1.大功率高频电波加热电离层中参量衰减不稳定性研究(2):EISCAT实验观测
2.子午工程二期大气电场仪及其初步观测
3.子午工程二期GNSS电离层TEC与闪烁监测仪样机测试及数据对比分析
4.子午工程二期漠河大气风温金属成分激光雷达钙原子初步观测结果
5.子午工程二期电离层数字测高仪样机测试与数据质量对比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方法在西藏某金矿的应用效果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方法在西藏某金矿的应用效果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方法在西藏某金矿的应用效果宁堃;李才江;邹浩【摘要】本文从方法原理和应用实例方面介绍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方法在西藏某金矿上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方法在寻找赋矿脉岩、隐伏赋矿断裂破碎带及圈定隐伏岩体等方面是行之有效的.【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3页(P172-174)【关键词】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金矿【作者】宁堃;李才江;邹浩【作者单位】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四川德阳 618000;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四川德阳 618000;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四川德阳6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325众所周知,应用物探方法寻找金属矿产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应用物探方法直接找金矿的工作较少,效果也不稳定,其主要原因是金在矿石中的含量仅为ppm级,不足以影响矿石的物理特性。

近年金矿物探的进展表明,无论是在成矿远景区划分,还是在普查找矿,甚至在详查找矿阶段,物探方法开始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

重要的不是直接找金,而是研究控制金矿形成的各种地质因素和成矿环境,这些因素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还是地表可见或是隐伏的,大多都能由地球物理场的特征反映出来,从中找出普遍性的规律来指导找矿[1]。

本文着重介绍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在西藏某金矿上的找矿实例。

1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方法原理大地电磁测深法是利用天然场交变电磁场研究地球电性结构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当天然交变电磁场射入大地,在地下以波的形式传播时,地面电磁场的观测值由于电磁感应作用,会包含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分布信息[2]。

由于电磁感应有趋肤效应,即高频磁场穿透浅,低频磁场穿透深,不同周期的电磁信号具有不同穿透深度,在场源和接收点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电磁场的频率来达到测深的目的。

因此大地电磁通过研究地表采集的电磁数据能够反演出地下不同深度介质电阻率分布的信息[3]。

卫星测控站频谱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及实现

卫星测控站频谱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及实现

卫星测控站频谱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及实现
昂正全;赵京广;李一超
【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年(卷),期】2014(022)011
【摘要】为解决卫星测控站人工监测下行中频信号效率低、无自动化的频谱处理
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开关矩阵和频谱仪的多路频谱监测系统;首先介绍了
该系统的硬件组成,然后介绍了系统软件设计方案,针对系统功能,提出了若干个频谱监测相关的处理算法,包括基于SCPI的频谱实时监测、基于临界线的异常信号检测、基于频谱轨迹的频谱录像与回放以及一种快速的遥控命令捕获等算法,最后通过试
验说明系统满足频谱监测的需求;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各算法是实用有效的.
【总页数】4页(P3466-3469)
【作者】昂正全;赵京广;李一超
【作者单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 100094;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100094;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 10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
【相关文献】
1.卫星测控站分布的数学模型及实现 [J], 朱建国;金跃强
2.一种卫星频谱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张有志;丁峤;左鹏;张更新
3.一种卫星频谱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及实现 [J], 李勇;张艳娥;孙谦
4.卫星测控站监控系统软件结构的研究与实现 [J], 刘青普;王健;赵振杰;纪祥敏
5.基于开关矩阵的卫星通信测控站多路频谱监测系统设计 [J], 贾帅;张永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省毕节市煤矿运输巷切眼开口处物探报告

贵州省毕节市煤矿运输巷切眼开口处物探报告

贵州省*****煤矿***工作面切眼(运输巷)开口处迎头富水性瞬变电磁探测探测报告贵州省安岩矿山勘查有限公司2019年4月22日工程名称贵州省*****煤矿***工作面切眼(运输巷)开口处迎头瞬变电磁探测富水性情况探测探测地点***工作面运输巷切眼开口处迎头及左右帮探测内容预报巷道迎头前方顶板、顺层、底板及左右帮富水性探测设备YCS512本安型探水仪探测时间2019年4月21日完成单位**煤矿贵州省安岩矿山勘查有限公司报告提交单位本实验报告编制依据的标准为:(1)《煤炭电法勘探规范》(MT/T898-2000);(2)《地面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DZ/T 0187-1997);(3)《煤炭资源勘探工程测量规程》;贵州省安岩矿山勘查有限公司编制审核目录1、工程地质概况及探测任务 (4)1.1工程概况及目的 (4)1.2地球物理勘探前提 (4)2、矿井瞬变电磁法概述 (4)3、技术工作方法 (5)3.1仪器设备 (5)3.2测线布置 (6)4、数据解析及结果 (7)4.1***工作面运输巷切眼开口处探测结果分析 (7)5结论 (8)5.1探测结论与分析 (8)1、工程地质概况及探测任务1.1工程概况及目的为探测贵州省*****煤矿(以下简称**煤矿)***工作面运输巷迎头前方富水性情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结合***工作面运输巷掘进实际情况,2019年3月23日在***工作面运输巷切眼开口处迎头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仪进行物探,对***工作面运输巷切眼开口处迎头前方及左右帮进行富水性分析,为探放水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主要任务及目的:1、探测***工作面运输巷切眼开口处迎头前方及左右帮110m的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2、分析探测区内含水构造形态、富水情况。

探测任务探测地点探测方向***工作面切眼周边富水性探测***运输巷切眼开口处顶板45°顺层底板45°1.2地球物理勘探前提从电性上分析不同地层的电性分布规律为:煤层电阻率值相对较高,砂岩次之,粘土岩类最低。

高精度磁测在会昌测区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高精度磁测在会昌测区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高精度磁测在会昌测区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沈莽庭;骆学全;朱国强;徐岳行;姚俭;湛龙;张勇
【期刊名称】《甘肃冶金》
【年(卷),期】2009(031)006
【摘要】测区位于武夷山南段中低山区.通过对测区布置测网,利用GPS卫星导航进行地面高精度磁测,对所有剖面进行数据处理成图可靠地反映测区内磁分区带7处.根据测区岩矿石标本磁参数与剖面磁场特征,厘定了各类地质体分布范围,推断了地下可能存在的隐伏断层、岩体和有利成矿带,圈定有找矿意义的磁异常区,为下一步测区找矿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总页数】6页(P62-67)
【作者】沈莽庭;骆学全;朱国强;徐岳行;姚俭;湛龙;张勇
【作者单位】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浙江,杭州,310005;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浙江,杭州,310005;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浙江,杭
州,310005;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22
【相关文献】
1.高精度磁测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雅布赖地区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J], 时志兴;张庆礼;易凯;黎勇;张彦;武兴隆;石宗户
2.高精度磁测在吴家湾地区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J], 王辉
3.高精度磁测在吴家湾地区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J], 王辉;
4.高精度磁测在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J], 严易会;李小东;王洪;刘松;曾杰
5.高精度磁测在内蒙古九一牧场地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J], 樊彦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水果庙铅锌矿高精度磁测可行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云南水果庙铅锌矿高精度磁测可行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云南水果庙铅锌矿高精度磁测可行性研究的开题报

一、研究背景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水果庙铅锌矿是一座大型矿床,已经开采数十年,但是随着深度的增加,矿藏的探测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对于矿床的定位和深部探测成为矿山勘探和开采中重要的任务。

磁测是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可以探测地下的矿产和岩层变化,尤其适用于深部矿床探测。

因此,磁测在矿山勘探和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精度磁测技术,探测水果庙铅锌矿的分布、规模和深度,为矿山勘探和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高精度磁测技术,通过设计合适的磁测参数和方法,以实验室和现场数据为基础,对水果庙铅锌矿进行全面、详细的磁场测量和数据分析,获取矿床的磁性异常特征,并进一步建立数学模型,定量解释矿体的形态、性质和深度,尽可能减小磁场数据的误差,并优化磁测方法和技术,提高磁测分辨率和精度。

四、预期结果
通过高精度磁测技术,本研究可以实现水果庙铅锌矿床的定位和深部探测,矿床的分布、规模和深度得以初步确定,为矿山勘探、开采和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在技术方面,本研究还将探索高精度磁测技术在矿山勘探和开发中的应用,提高磁测技术的可靠性和精准度,并通过实践积累磁测技术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大型射电望远镜电磁环境频谱监测

大型射电望远镜电磁环境频谱监测

大型射电望远镜电磁环境频谱监测李建斌;彭勃;刘东亮【摘要】射电天文的发展需要更宽的观测频率,但是随着通讯的不断发展,射频无线电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对射电观测的影响日益加重,射电望远镜需要选择电磁环境优良的站址并进行保护.文中描述了目前国内在建和预研阶段的望远镜的电磁环境的测试过程,阐述了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通过对我国射电望远镜台址选择和保护进行的电磁环境测试,优选出适合建立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台址.【期刊名称】《电波科学学报》【年(卷),期】2015(030)002【总页数】5页(P378-382)【关键词】射电望远镜;电磁环境;频谱监测;选址【作者】李建斌;彭勃;刘东亮【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100012;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100012;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7;P161.4射电天文的发展规律是追求探测更深、成像更清晰以拓展新的发现机遇.射电天文学发展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对基本问题的好奇,另一方面依赖于技术发展和方法创新.射电信号处理的带宽和频谱分辨率将有望得到持续提高.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射电天文设备灵敏度远高于目前的设备.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电话、集群对讲等无线通信系统和雷达、无线电信标等使用人造发射源的业务称为主动业务.目前,各种主动业务发射的信号占用越来越宽的频段,对射电天文的频率保护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国际电联的《无线电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中,给出了射电天文业务的频率划分,总带宽约35GHz,在275GHz以下约占总带宽的12.5%,包括63条谱线和23个连续谱观测频带[1].随着射电天文的发展,检测到更多新的谱线不在被分配的射电天文频段内,在河外星系中,谱线红移到已分配的频带之外.为了避免主动业务对射电天文业务无线电干扰,保护射电天文台的电磁环境,须对台址的电磁环境进行精心测量,得到详实科学的数据,优选出最好的台址并作为以后进行射电天文观测和保护电磁环境的依据,延长射电望远镜的科学寿命[2].1.1 系统组成站址电磁环境频谱监测系统由硬件和软件(包括测试规范等)组成,对每一个站址都使用同一套监测系统进行测试,获得站址电磁环境的基本情况,便于数据分析和比较.图1给出了监测系统的简要框图:天线通过射频开关连接到滤波器和低噪声放大器,使用数字频谱仪后端将信号数字化并转化为频谱,并通过射频开关接入噪声源作为校准使用.1.2 测试规划监测系统的频率范围为80MHz~13GHz.为覆盖方位360°的范围,在测试天线的半功率角度范围内需进行一次频谱数据采集[3].监测系统使用的是罗德施瓦茨(RS)公司的HL033和HL050天线,HL033在360°范围内需要改变指向4次;HL050在360°范围内需要改变指向6次.所有的测量频段覆盖4个或6个方向和两个极化.对于每一个指向、极化、频段,扫描时间为400ms,重复次数为5 000次.每次更换频段或天线极化进行噪声源开、关、接入天线三步测量校准[4].包括校准和准备阶段,一次完整监测过程需要4.3d.若要在测试中得到更大灵敏度,可在每段测试设置中增加积分时间,但受限于每次监测能得到的有效工作时间[5].描述了在频谱监测中用到的校准方法和主要的信号处理过程,包括系统增益、噪声温度、天线增益等的校准方法和有关说明.2.1 增益校准监测系统的增益可以用噪声源接入监测系统进行开/关测试得到,该过程需要3步:1)关噪声源进行一次测量;2)开噪声源进行一次测量;3)将天线连入射频链路进行一次测量.这个过程需要知道噪声源的输出功率,该功率是噪声源的校准数据,以超噪比(REN)的形式给出,由设备制造商在出厂时标定给出.噪声源的REN表示为式中:F是噪声系数;Y称为Y因子,是噪声源开时的频谱仪得到的测量值Pon 和噪声源关闭时的频谱仪得到的测量值Poff之比:噪声源的噪声温度为式中:Thot是噪声源的噪声温度(以K为单位,下同);Tamb是环境温度.给定环境温度,知道REN的值,测量可得Y,由公式(1)、(2)、(3)得到Thot Trec表示包括射频开关、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频谱仪等部件且不含天线的接收部分总噪声温度,Thot是噪声源开的噪声源温度,Tcold是噪声源关的噪声源温度,Tant为天线温度,Tsys是监测系统包括天线的整体温度.天线接入测试系统时,频谱仪上得到的功率谱密度用Psys表示.当噪声源关闭接入系统时,频谱仪得到的功率谱密度用Pcold表示;噪声源开接入系统时,频谱仪得到的功率谱密度用Phot表示.Ge为不包括天线的系统电增益,波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 -1.则通过三步校准测试得到以下关系式:Phot、Pcold、Psys在实际测量中得到,噪声源的Tcold就是其所处的环境温度,由公式(5)、(6)、(7)可推知Ge、Tant和Trec.由公式(5)、(6)可得到系统电增益Ge为2.2 系统噪声温度校准通过校准得到系统增益和噪声温度的过程也可对射频链路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由测试校准可推知系统温度Tsys、接收部分温度Trec和天线温度Tant.系统温度包括天线温度和接收部分温度为公式(8)得到增益Ge,由测量得到Psys,Tcold为环境温度,使用公式(5)可以得到接收机温度Trec由式(7)、(9)可得系统温度为使用式(7)、(10)得到天线温度为无线电干扰信号会影响噪声温度估算,因为干扰信号将使测试到的Psys在干扰频率上出现增高的情况,使用合适的滤波器或在屏蔽室内进行可以使校准更加准确. 2.3 天线增益各向同性天线有效面积(m2)由下式给出λ(m)是观测频段的波长,入射电磁波的场强与线天线的电压之比定义为天线因子[6].线天线的天线因子如下定义式中:z0为空间阻抗120π;z是线天线的阻抗;D是天线的方向因子.实际使用中,常将天线因子AF用对数形式给出:监测系统使用RS公司的HL033和HL050天线,均为对数周期天线.80MHz~1.26GHz频段使用HL033天线,1.26~13GHz频段使用HL050天线.天线HL033有6~7dBi的增益,HL050有7~8.5dBi的增益,频段中间各频点的天线增益以内插的方法得到.天线的有效面积Aeff(m2)由下式确定[7]式中:λ是各测量频率的波长;Gant为天线增益.2.4 流量较准Psys(W/Hz)是频谱仪监测的功率谱密度,k为波尔兹曼常数亦可以用天线有效口径面积Aeff和功率谱流量密度Ψsys(W/m2Hz)表示Psys由式(17)、(18)可推出联立公式(11)和(19),功率谱流量密度Ψsys可以由下式给出一个完整的测试和数据处理流程:设置各频段任务,测试各频段的仪表响应是否正确;对每一频段任务进行噪声源的开关和接入天线测试各5min,并考虑分辨率带宽设置在频谱仪上得到Psys、Phot、Pcold,结合噪声源的超噪比,由公式(8)得到系统增益Ge;对每一频段任务进行测试,频谱仪得到各频点的功率谱密度Psys;根据天线的增益由公式(16)按频率内插得到各频点天线有效面积Aeff;由公式(20)计算得到每一频点的谱流量密度Ψsys,并将其转化为对数.本轮选址历时两年多,进行了多次监测任务.为预研阶段的CHINA-ART的80m口径射电望远镜阵列的候选台址和立项阶段的新疆110m射电望远镜候选台址进行电磁环境测试,数据处理后形成选址报告,为科学选址、保护射电天文业务提供科学依据.下面给出了3个典型的候选台址测试点的部分电波环境数据.3个台址分别位于新疆(站址1,测试时间2012年9月)、吉林(站址2,测试时间2011年11月)和云南(站址3,测试时间2013年12月),均为四面环山且远离城市的台址.垂直轴作图[8].为了显示方便,下面各图只将各频段的最差情况表示出来.水平轴为频率,以每个测试角度的积分后的干扰信号的功率谱流量密度Ψsys (dBW/m2Hz)的值为考虑到各站址处于大山深处,无线电业务本身很少,超过1 900MHz的干扰亦较少.所以重点比较1 900MHz以下主要射电业务所在频段的干扰情况,从测试得到结果来看:三个站址均拥有较为优良的电磁环境,相比较而言站址3更为优良,尤其是在当前已大不如昔的低频频段,且该站址位于大山深处,目前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容易建立射电宁静保护区.李建斌(1971-),男,陕西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中国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分会委员,主要从事系统间电磁干扰分析、电波监测、自动控制的研究.彭勃(1964-),男,湖南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中国电子学会射电分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射电变源的研究.刘东亮(1983-),男,河北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射电接收机的研究.【相关文献】[1] ITU-R.R769.2Protection Criteria Used for Radio Astronomical[S],2003.[2]李建斌,彭勃.一万个科学难题天文卷:射电望远镜干扰免疫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923-926.[3]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Radio Astronomy.SKA Spectrum Monitoring Plan for Candidate Sites[R].Dwingeloo:Astron,2004.[4]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Radio Astronomy.RFI Measurement Protocol for Candidate SKA Sites[R].Dwingeloo:Astron,2003.[5]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of China.SKA Site Spectrum Monitoring(Sssm)Data Summary Report[R].Beijing:NAOC,2005.[6] KRAUS J D,MARHEFKA R J.天线(上册)[M].章文勋,译.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22-325.[7] ROHLFS K,WILSON T L.射电天文工具[M].姜碧沩,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5-117.[8]李建斌,彭勃,孙建民,等.射电天文站电磁环境测量方法及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9,24(3):523-528.LI Jianbin,PENG Bo,SUN Jianmin,et al.Measurement method and analysis o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in radio astronomic observatories[J].Chinese Journal ofRadio Science,2009,24(3):523-528.(in Chinese)[9]王绶琯,吴盛殷,崔振兴,等.射电天文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黄果树景区A区高精度电磁频谱探测报告昆明世科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2009年7月委托单位:贵州有色地质工程勘察公司承担单位:昆明世科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报告编写:周仁安项目负责:周明苏技术负责:周仁安日期:2009年7月目录一、基本地质情况二、方法原理及特点1、方法原理2、方法及仪器的特点三、探测点位置及技术参数选择四、野外资料探测五、资料处理及解释为进行地热资源调查,受贵州有色地质工程勘察公司委托,在贵州黄果树进行了高精度电磁频谱探测(MES)。

探测野外工作从2009年6月29日到2009年7月1日完成。

随后进行了资料解释处理,于2009年7月7日完成成果报告。

根据9点探测成果,结合甲方提供的地质资料,分析认识如下:一、基本地质情况图1黄果树地质图(1;500000)测点出露地层分别为3-9-4-5点:T1a11点:T1a32点:P1m3图2测区地层表图3测区A-B地质剖面图二、方法原理及特点1、方法原理高精度电磁频谱探测(简称MES探测)方法,属于利用天然场源的电磁波探测方法。

是对大地电磁测深(MT)的改进和发展。

电磁频谱的场源是太阳風或太阳黑子活动及闪电雷击。

尤其是太阳幅射,发射出大量粒子流,当其到达围绕地球的电离层时,转换为电磁波。

由于电离层远离地球表面,在其继续向地层内部传播时,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地球表面垂直入射的平面波。

沉积于地下的各种岩性的地层,通常将其视为水平层状介质。

各种地层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密度、速度、电阻率、导磁率等等)从而形成不同的波阻抗界面。

电磁波的波阻抗与电阻率、导磁率相关。

电磁波在经过波阻抗界面时会产生反射,在地面接收并研究不同波阻抗界面反射的电磁波(水平电场分量Ex及与之正交的水平磁场分量Hy),可以得到地层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信息。

结合地质及其它物探资料可以对地层的岩性、物性进行研究。

在地壳岩石圈中,不同矿物岩石,具有很大的电阻率差异,如图5所示,这种物性差异是我们区分地下不同岩石、矿物及流体的物理基础。

图4地壳岩石圈矿物岩石的电阻率2.方法及仪器的特点与大地电磁测量法相比,探测深度相同时,分层精度大大提高,使得大地电磁测深由只能进行区域普查进入勘探阶段,甚至开发阶段在探测同样的深度的情况下,对仪器灵敏度要求低得多,有利于仪器的制造。

其测量时间缩短,外界干扰、仪器漂移、电极极化等影响减少,效率得到了提高。

资料的解释变得简单,在一维解释中,当深度确定以后,只需要读取深度点上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便可容易的获得电磁波电阻率,可以方便地实现实时处理解释。

由于不进行钻井便可以测得一条随深度变化的电阻率曲线,大大拓宽了利用地面地球物理勘探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例如,油田含水饱和度的探测、水淹层监测,寻找裂缝带的分布,层间对比,煤层、金属矿层的追踪等等。

大地电磁波电阻率测量方法和仪器可以成为一种运用于各个勘探阶段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总体勘探效益同时为深部勘探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①直接给出每个深度点上的相对电阻率值,且深度误差小,在有井标定的区块其误差不大于5%,②探测深度大,大于4000米;③探测效率高④仪器轻便(20kg左右)对施工场地要求简单三、探测点位置及技术参数选择测线布置按照甲方要求,本次高精度电磁频谱探测共布置测点9个,由GPS定位的测点位置见图5:图5测点布置图(1:20000)技术参数为满足探测目的要求,经过现场试验选定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步长:10米电传感器方向:平行走向放大器增益:10四、野外资料探测经过对野外的全面探测,共获探测资料9条,分别列表如下(表1)。

表2. 资料序号及质量评价表序号测点号增益高程(m)坐标*测量段**(m)步长(m)可信度***说明A B C1 HGS1 10 1014 X566047 200-3000 10 ▲Y2875049 ▲2 HGS2 10 988 X565516 200-3000 10 ▲Y2874483 ▲3 HGS3 10 960 X565720 200-3000 10 ▲Y2875468 ▲4 HGS45 968 X565999 200-3000 10 ▲Y2875495 ▲5 HGS5 10 960 X566095 200-3000 10 ▲Y2875544 ▲6 HGS6 10 954 X566186 200-3000 10 ▲Y2875612 ▲7 HGS7 10 974 X566282 200-3000 10 ▲Y2875363 ▲8 HGS8 10 980 X565970 200-3000 10 ▲Y2875208 ▲9 HGS9 10 975 X565887 200-3000 10 ▲Y2875526 ▲*坐标与高程由手持GPS测定因此存在误差**可信度分类:A类可信B类基本可信C类不可信五、资料处理及解释在获取了野外探测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计算机处理,形成了基础曲线。

根据从已知到未知的推断,确定了2条测线的物探对比剖面。

剖面1: 测点2-3-9-4-5-6-7 (图6)剖面2: 测点1-8-9 (图7)几点认识利用所探测的曲线,结合本区地质资料,认识如下:1、测区内2000米以浅的地层应为三迭系安顺组(T1a)夜郎组(T1y)、二迭系龙潭组(P2l)、茅口组(P1m)地层。

茅口组中的裂隙溶洞水确定为本次探测的主要目的层段,这些地层的物性特征是: 当炭酸盐岩为致密层时,电阻率值很高,一旦有裂隙溶洞发育,且充满水時,地层电阻率急剧下降。

因此高电阻率背景下的低电阻率层是它们的主要特征。

2、泥岩地层,泥岩层在探测曲线上也显示为低电阻率特征,因此它容易与含水层发生混淆,造成物探资料的多解。

本区内二迭系龙潭组岩性以砂岩页岩为主,符合这种特征。

3、剖面分析剖面1本剖面包括2-3-9-4-5-6-7点,其中2号点远离测线,作为地层对比点列入,见下图62井2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23井trc5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39井1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14井trc1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25井trc1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16井trc1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27井2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2图6 2-3-9-4-5-6-7点MES对比剖面①MES对比表明:(以5号点为例)地表-320米为低电阻率段。

320米-740米为低磁场强度、高电阻率段。

740米-1500米为高磁场强度、低电阻率段。

1500米-1930米为高磁场强度、高低电阻率交互段。

以上四段可能分别对应三迭系安顺组(T1a)、夜郎组(T1y)、二迭系龙潭组(P2l)、茅口组(P1m)地层。

要说明的是1500米分界线并不清楚,其上下都表现为较高磁场强度和低电阻率,该分界点的深度主要参考测区地层表的深度确定。

②2号点MES曲线与其它点MES曲线不同,之间可能有断层存在。

③本测区第三段地层也呈现出低电阻率段,这些低电阻率层可能是砂页地层,因为是非目的层,不做解释,但是它指示目的层的上部可能存在较好的盖层。

剖面2 1-8-9剖面见图7,地层向南倾斜,但是1号点第二段高电阻率层不存在,可能是地层变化、小断层、或者受表层电阻率影响,原因尚不能确定。

8号点9号点与剖面1类似。

1井3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38井_1trc1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29井_11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trc4 ?图7 1-8-9点MES对比剖面表3分层解释表点号低电率层(米)说明hgs1 1800-2100 未扣除夹层厚度hgs 2 ---hgs 3 1340-1700hgs 4 1500-1880hgs 5 1500-1930hgs 6 1550-1970hgs 7 1500-1730Hgs8 1500-1870Hgs9 1380-1870结论:本区在1400米--1900米存在一套低电阻率地层,可能对应茅口组(P1m)地层中的含水地层。

与贵州其它地区下部含水层寒武系娄山关、清虚洞以及震旦系灯影组相比,其含水性要差。

以上认识,仅供地质论证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