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对皖南龙潭煤系地层的初步厘定

合集下载

皖南南部山区震旦纪地层露头层序地层学特征

皖南南部山区震旦纪地层露头层序地层学特征

皖南南部山区震旦纪地层露头层序地层学特征层序地层学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运用前景非常大的地学分支。

本文主要系皖南地區1:5万区调及其他地质工作中取得的一些初浅认识的总结,对皖南南部山区震旦纪地层露头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文中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标签:皖南南部山区震旦纪地层露头层序地层学特征0引言随着层序地层学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其运用领域在不断的扩大。

“层序地层学成为每位勘探学家必备的实用工具”的看法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事实上,层序地层学在勘探和开发中已不仅仅是一种通用工具。

对于应用地球预测科学,在许多方面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模型。

1层序地层学与露头层序1.1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是研究一套由剥蚀面或者沉积面及其相应整合面所限定的、重复出现并有成因联系的年代地层格架内岩层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层序地层学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和新技术,是以地震地层学为基础,综合利用地震、钻井及露头资料,结合有关的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解释,对地层的层序格架进行综合解释的科学。

它也是在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依据生物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所建立的宏观年代地层格架基础开展研究,并把自己的研究同已建立的宏观地层格架结合起来;它将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相互交叉渗透而迅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理论方法体系,在实践中不断被完善和发展;它的产生改变了分析地层记录的基本原则,被誉为地球科学的一次革命;它消除了地层学中长期存在的年代地层学、岩石地层学与生物地层学单位的三重命名的混乱现象,第一次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成因地层划分方案,建立了地层分布模式,提高了对地层的分布预测能力,将地球科学的研究从定性推向定量。

层序地层学基本单位是层序。

层序地层学家们总结出一个不同级次的地层单元序列,在厚度上跨越许多数量级:从毫米级到千米级。

由于翻译上的原因,该序列相同级次的地层单元往往有不同的名称,其对应关系及本文所采用的标准如表1。

龙潭煤矿六采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找煤探讨

龙潭煤矿六采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找煤探讨

2B 0 O- 1 Oo N
维普资讯
1 箝环境 5 李
界 , 外 推 15 再 2 m确 定远 景量 边 界 , 厚 按+ 7 煤 3 0水平 及+ 2 4 0水 平
揭露 平均 , 结合 3 — 钻 综 合平 均 , 25 L 东边不 予估 算储 量 。
以 F 断 层 为界 ; 以 F 、 断 层 为界 ( 图 1 2 。该 井 田为童 子 0 南 d 如 、) 岩 组 1 3 地 层 , 1 背斜 为 主的 背斜 构 造 , 斜 西翼 总 体 为 、段 以 号 背
1 龙 潭煤 矿六 采 区地质构 造 特征
龙潭 煤 矿 六 采 区为 一 单斜 构 造 , 发育 l 背 斜 , 要 受 F、 号 主 q
表l 龙 潭 煤 矿六 采 区主 要 断 层特 征 及控 制情 况表 源自l r \
\ — 、, 厂



== :
王/


\ \ 、 ‘ ~ j 一
' - t-





_ \
\ 、 、 、 、= 、 =
\ —

4 6 6运 巷 工 程控 制 ,q 层 总体 往 东 位 移 ,在+ 7 3- F断 3 0水平 约东 移 9 m, 六 采 区煤 层走 向变 短 , 量减 少 。 0 使 储
( ) 正 断层 。倾 向 2 5倾 角 7 。在 六 采 区+ 2 - 9石 门 2 1。 5, 40 2
、 \ 、 ; ,
( )9 煤 层 。地 质报 告 在 3 , 1 5 2 — 钻 已有 控制 , 3 2 2 3 — ,6 1 L
现 通过 + 2 4 0水 平 及+ 7 3 0水 平揭 露 分 析 ,9 煤 层 顶 板 灰 黑 色 泥 2 岩, 见硅 、 质 结核 , 板 根 土岩 , 铁 底 在六 采 区的特 征 与地 质 报告 控

浅谈赣西地区龙潭煤系地层富煤带的展布规律与构造的关系

浅谈赣西地区龙潭煤系地层富煤带的展布规律与构造的关系

浅谈赣西地区龙潭煤系地层富煤带的展布规律与构造的关系摘要:龙潭煤系地层在赣西地区分布广泛,富煤带的展布与构造的关系密切。

关键词:构造; 建造; 褶曲; 断裂1、前言一切矿产的形成和保存都是地质作用的产物,而构造运动都是在整个地质作用的历史过程中,占着主导地位。

按照构造控制建造,建造反映构造的基本观点,同期构造褶曲与断裂,控制建造的沉积特征,也控制了地表的剥蚀作用。

现存的构造形态和建造特征等分布的基本规律都是多期构造运动和长期剥蚀作用联合作用的结果。

2、构造形态和建造特征的关系在本地区,除去泥盆系以前的构造运动外,东吴运动之后,出现了广泛的滨海相、泻湖相环境,普遍沉积了龙潭煤系。

东吴运动既改造了前期形成的构造形态,也控制了龙潭煤系的建造特征。

主要表现在蒙山复背斜以北地区普遍缺失了龙潭煤系的上部地层。

印支、燕山运动的反映,主要是改造了前期形成的构造与龙潭煤系的建造特征,喜马拉雅运动的明显反映,是断裂与剥蚀作用。

3、构造形态和建造特征分布的特点经过历次构造运动,龙潭煤系形成了其明显的特点:沉积的分布普遍,层段划分清楚,岩性岩相单一而稳定,旋廻结构简单清晰,煤层发育,B煤组稳定,标识层明显,对层容易而且可靠。

从新老地层接触关系和构造轴线的展布方向分析,历次构造运动既表现了明显的继承性,也有自东西方向逐渐向北偏移的现象。

这样,多起的逐渐加剧的构造变动对本区龙潭煤系的形成与破坏都起了极其主要的作用。

从老山下亚段地层和B4、B5煤层等厚线与构造关系图内可以看出:(1)若以按北东东方向展布的蒙山复背斜为界,其北区的老山下亚段地层厚度都比南区薄。

经地层沉积厚度变化所显示出来的盆地,基本上是沿着北东东方向褶曲轴延伸的方向展布在蒙山复背斜两侧。

(2)以蒙山复背斜为界,南侧由粗向南变细,北侧由粗向北变细,在矿区的正向褶曲处地层薄,粒度相对较粗,而负向褶曲地层厚,粒度细,并且具对称性和定向特点,基本上是沿全区性北东东~北东方向褶曲轴线方向延伸展布。

对孤峰组的新认识

对孤峰组的新认识

火 山 地 质 与 矿 产 第21卷 第1号2000年 VO LC ANO LOGY&MI NERA L RES OURCES V ol.21 N o.1文章编号:1003-9414(2000)01-063-068对孤峰组的新认识胡世忠①(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210016)摘要 过去地层划分,偏重年代地层顺序,强调时、空、岩的统一。

由于化石的不断发现或年代解释的变化,对孤峰组的划分命名就常有变动且争论不休。

在“八五”期间,江苏开展了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经这一地层清理发现,孤峰组不仅限于苏皖及广西来宾地区,而且在华南各省几乎均有分布并含多种矿产资源。

尤其在华南地块北缘—自宁镇山脉,巢湖经黄石、武昌至四川旺苍、广元一带更为发育。

它自东向西由老变新,即由茅口早期变至茅口晚期。

孤峰组是一明显的穿时岩石地层单位,其与茅口组灰岩段还呈翘翘板式的沉积。

关键词 岩石地层单位 孤峰组 江苏中图分类号 P534.461 孤峰组的创名、沿革及其研究现状孤峰组原称孤峰层,系由“孤峰镇石灰岩”一名演变而来。

叶良辅、李捷1924年在皖南泾县煤田地质调查时,将相当黄龙、船山、栖霞组一大套灰岩统称“孤峰镇石灰岩”。

朱森、刘祖彝[1]1930年在贵池附近地质考查时则将栖霞灰岩与龙潭煤系之间的一黑色页岩层取名为孤峰层。

俟后,李四光、朱森[2]在《南京龙潭地质指南》和李毓尧、李捷、朱森[3]在《宁镇山脉地质》中将其引入江苏。

并指出孤峰层为“硅质页岩及灰质页岩等,常夹硅质薄层,全体色黑,风化后呈红色或紫色,最大厚度不过15m。

其中化石以Gastrioceras及其相近者为多,……常见化石有:1.Gastrioceras cf.Zitteli G emm.,2.G irtyoceras sp.,3.Lyttonia off.richthcfeni Frech.。

此层与其下栖霞层为不整合接触,于皖南等地颇为明显,于本山脉中则有似为连续者”。

《安徽地质》第20卷总目次

《安徽地质》第20卷总目次

地矿经济
地勘单位实施“ 走出去” 战略实务 ……… … … … … … … …王凤 宝(5 ) 1O
测 绘工 程
国土资源管理
矿产地质
青海大柴旦双 口山铅 锌矿地质特征及控矿 因素分 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征 … ……… ………… …… …… …… … … 生
安徽省地质碳汇潜力及二氧化碳地质储存 ……方
星, 孙
健。 魏永 霞(1 8) 松(0 9)
吴 玉 龙, 王风 宝( ) 1
安徽宁国胡乐奥陶系再研究 …………. 宫维 莉, 齐敦 伦, 治国。 毕 姜立 g(5 8) 利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对皖南龙潭煤系地层的初步厘定 ……. . 姜
基 础 地 质
… … … … … … … … … … … … …
淮北孟 庄煤 矿煤 中砷的分布和赋存规律研究 ……一 赵开全 , 吴素珍( 4 3) 砀 山矿 区朱楼井 田主要可采煤层特征及煤层对 比 ……………………….
… … … … … … … … … … … … … … …
王建 伟序 仁 和。 开勇, 胡 张劲松, 廖圣柱(1)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益民, 学松(4 ) 王 1 7
浅谈液动冲击锤施丁T艺在硬岩层 中的应 用 ……… 密士光. 周志明( 5 6)
测绘工程 GS RK P - T 技术在地下 管线控 制测量 中的应用 …… 李 萍, 生( 7 雷建 6)
水 、 、 地 质 工 环
文超 武, 李全 海, 方招信 , 袁

多重地层的划分

多重地层的划分

一般概念1.1 地层学(Stratigraphy)地层学学是研究构成的所有层状或似层状岩石体固有的特征和属性,并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单位,进而建立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时间顺序的一门基础地质学科。

地层学的研究范围实际上涉及到岩层中所有能识别的特征和属性(包括形状、分布、岩性特征、化石内容、地质年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性质等),及其形成环境或形成方式和演化历史。

构成地壳的各类层状或似层状的岩石——沉积岩(包括固结的或未固结的沉积物)、火山岩及变质岩都属于地层学的研究范畴。

1.2 地层(Stratum, Strata)地层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属性的岩石体。

能以明显界面或经研究后推论的某种解释性界面与相邻的岩层和岩石体相区分。

1.3 地层分类(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根据构成地壳的岩层、岩石体的不同方面的特征或属性,将其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层单位。

地层所具有的特征是多样的,属性也不尽相同,每种特征或属性原则上都可以据以作为地层分类的依据。

因此,地层划分的类别也是多样的。

如,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等等。

1.4 地层区划(Stratigraphic regionalization)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地层发育特征和状况颇不相同,把不同地区的地层加以对比研究,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之处,阐明其原因,并划分出不同的地层区域,这即是地层区划。

这种划分不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地层工划主要依据地层发育的总体特征来划分。

而决定和影响这些特征的,主要是地壳的活动性、古地理与古气候条件、古生物群的变化等综合因素,其中构造环境起着控制作用。

现行的地层区划,是综合各个层系共同特点的综合地层区划。

地层区划可分为两级。

一级地层区划(即地层区),相当于大地构造分区上的一级构造单元(或构造域);在同一地层区内,“系”级以上地层单位在岩相和生物区系上应可对比,“统”级地层单位可基本对比。

龙潭组

龙潭组
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的野外区别;
理论上是按石英和泥质的体积含量来判断:石英含量25%-50%之间的属于粉砂质泥岩,泥质含量25%-50%之间的属于泥质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成分主要为粉砂,砂质泥岩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感觉泥质粉砂岩的断口较沙质泥岩粗糙,手搓的话,泥质粉砂岩的砂感更强些,而沙质泥岩细腻些,浸水后,泥岩易软化。泥质粉砂岩成分主要以粉砂为主,含少量粘土矿物及胶结物;砂质泥岩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含少量砂质。其实就是粘土矿物及胶结物与砂质的含量比。看颜色和手感,在野外的话,用地质锤刻画新鲜面,颜色浅的一般是泥粉,深的就是粉泥了。,另外就是把岩心放在水中饱和处理下,然后晒,崩解的就是偏重泥岩了,室内就要则定下软化系数。泥岩遇水不但易软化,更关键的是具有膨胀性。砂质泥岩细腻些,浸水后,泥岩易软化。
一般深色均匀的就是页岩,像紫色的普通页岩,黑色的油页岩,炭质页岩啥的,想吗,热,那么植物就多就有机质多,湖水就深,那么水的分层作用就大。按这个判断咋也蒙对70%。
土黄色,青绿色,稍浅的,一般就是泥岩了,包括像泥灰岩都这颜色,但硬一些。
页岩在层厚,风化弱的时候和泥岩不好区分,手感上,泥岩更细腻些,并且泥岩的茬口光滑点,页岩的都点毛擦。要我在野外判断,一般70%以上对应该没有问题,我对常见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常用的三一定要多摸,一般都能解决问题。
龙潭组
龙潭组原称“龙潭煤系”。晚二迭世早期。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江苏江宁县龙潭镇一带;分布于宁镇山脉。本组为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含煤地层。按岩性可分为下、中、上三部:下部,黄及灰黄色粉砂岩和长石砂岩;中部,灰黄色砂岩夹煤层,含烟叶大羽羊齿、多叶瓣轮叶;上部,灰黑色页岩及砂质灰岩,含安德生菊石、假腹菊石及喇叭等。全组厚44—120余米,与下伏早二迭世孤峰组可能呈假整合接触。江西的乐平煤系、浙江的礼贤煤系、安徽的宣泾煤系、湖南的斗岭煤系、云南的宣威煤系均含大羽羊齿植物群,应与龙潭组相当。在南京天宝山龙潭组上部砂质灰岩中产喇叭,证明吴家坪组与龙潭组相当,属同期异相沉积。与苏南、粤、湘的龙潭组在时代上相当的地层有三峡的吴家坪组、滇东、川西的峨嵋山玄武岩,闽西南的翠屏山组,广西的合山组及华北的上石盒子组和吉林的一拉溪组。

皖北地区早古生代岩石地层划分及其物质组成和工业用途

皖北地区早古生代岩石地层划分及其物质组成和工业用途

安徽地 质
类化石 ,还见有笔石 、牙形刺 、腕足类 、腹足类 、
二段 ( m ) ∈ :上 部 中薄层 状 瘤状 团粒微 晶灰
软舌螺 、藻类等多 门类化石 。沉积矿产 丰富。李玉 岩 ,下部薄~ 中厚层状豹皮状砂屑微晶灰岩 。夹沟 发 、姜立 富等人 ( 9 7 将其岩石地层单位 自下 厚5 . m。 17 ) 30 0 而 上 划 分 为 :猴 家 山 组 、 昌平 组 、馒 头 组 ( ~四 一 三段 ( m ) ∈ 。:黄绿 、紫红色微层一薄层状瘤 段 )、张夏 组 、 崮山 组 、炒 米 店 组 、三 山子 组 ( 土 状 、条 纹 状微 晶砂 屑 含 泥 质 灰岩 夹 中厚 层状 豹 皮 状 坝段 、韩 家段 )、贾 汪组 、马家沟组 ( 萧县段 、青 微 晶含 泥 质 灰 岩 ,顶 、底 部 均 为块 层 状 鲕粒 亮 晶 灰
淮 地 层 分 区 中 的淮 北 地 层 小 区 。据 杜 森 官 、徐 家 聪 齐全 ,岩性较为单一 ,均 以碳酸盐岩类岩石为主 , 等 ( 90)【 为 ,皖北 地 区早 古生 代寒 武一 奥 陶纪 仅早 、中寒 武世见少量碎屑岩 。富产 三叶虫 、头足 19 l 认
收稿 日期 :0 9 0 — 2 2 0 — 4 1 作者简介 : 李全海(16一)男 , 94 , 安徽霍邱人 , 高级工程 师 , 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勘查与研究工作 。
化 、 系统化和现代 化 ,也最容 易被地层 工作者 乐于接 受的。笔 者 多年来积 累了区 内实测地层剖面 以及测试 分析 的
大量丰 富的实际资料。 ( ) 1 在此基础 上,参照 《 安徽省 岩石地层 》,对淮北地层 小区进行 了岩石 地层 单位 的具体
划分 ,指 出了各组段的岩性特征 、典型分界标志及其各地层单位 间的接触 关系; ( 利 用大量测试 分析 资料 , 系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 石 地 层 单 位 的 划 分 ,对 生 产 和 找 矿 意 义 具 有 顶部 灰 岩段 ( 质灰 岩 、生 物 灰 岩) 硅 ,分 布 较 为广 泛 、
重 要 的实 用 价 值 。它 是 反 映 地 壳 岩 石 组 成 的时 空 分 布状 况 的客 观 实 体 ,其 岩 性 今后 不 会 发 生 基 本 性 质
地层 的初 壹厘定
姜 松
( 徽省煤 田地质局勘 查研究 院, 安 安徽合肥 2 0 8 ) 3 08
图 团日圆 园 囫 团 团
摘 要 安徽省 南部晚二 叠世早 期含煤地层 ,主要分布在扬子地 层区的下扬子地层分 区和 江南地层分 区之 中。根据 岩 性 、岩相 古地理分 布及 生物 面貌等 不同特征 ,在 下扬子 地层分 区 中可进 一步划分 为巢湖一 安庆地层 小 区和宿 松一繁 昌地层 小区;江南地 层分区 中划分为广德~ 宁地层 小区。 以往煤 田地质 系统将上述三个地层 小区中的晚二 休 叠世早期合煤岩 石地 层均称为龙潭组 ,而我省地矿 系统则把 龙潭组 下部 的砂 页岩段 划 出,称为堰桥组或银屏组 。 本 文根据 多重地层 划分原则 ,把 巢湖~ 庆地 层小 区和广德一休 宁地层小 区中一套含煤碎 屑岩石地层含 ( 安 银屏组/
组 等 。 以致 组 的 内涵 等 同 于 阶 的概 念 ,这 样 使 各 种 211龙 潭组 . . 地 层 单 位 混 淆 不 清 ,也 难 用 于 地 质 单 位 的 生 产 之
据 多重 地层 划 分原 则予 以重 新厘 定 。
2 1岩石 地 层单 位 的对 比与 划分 .
主 要 为 一 套 含 煤 碎 屑 沉 积 ,根 据 其 岩 性 组 合 特
11下扬子地 层分 区 .
() 2 宿松~繁 昌地层小 区:其范围以太湖 、安 庆 、东 至 、钟 鸣至 南 陵 、山一 带 ,向西 南 呈一 喇 叭 r 口形 状 ,向东 北则 为一 狭窄 的线形条 带 。
( 1) 巢 湖一 安 庆 地 层 小 区 :其 范 围北 以郯 一 12江南 地层分 区 . 庐 断裂 ,南 至 “ 南 隆 起 ” ;西 以太 湖 、安 庆 、贵 江 ( ) 1 广德一休 宁地层小 区 :其北 以 “ 江南 隆 池 、青 阳 、泾县 至 港 口一线 ,东 到 苏 皖省 界 。 即包 起 ” ,南 至皖 浙省界 。呈北 东—南 西条 带状 分布 。 括通常所 称 的巢 湖煤 田、芜 铜煤 田以及 安庆 、贵 池 、宣泾 等煤 田的绝 大部 分 ( 1 图 )。
为 :砂 页 岩 段 、砂 岩 段 、含 煤 段 和顶 部 灰 岩 段 。这

中 。故 此 ,很 有 必 要 对 皖 南 晚 二 叠 世 含 煤 地 层 ,依 征 ,可 明显 地 划 分 出 四个 不 同 的 岩性 段 , 自下 而上 岩 性 组 合 特 征 也 是 龙 潭 组 一 大宏 观 标 志 ,尤 其 是
泉唐洪

三 度 空 间岩 层 体 。 因此 ,本 文 在 划 分 对 比岩 石 地 层 单 位 时 ,着 重 考 虑 它 的生 产 实用 性 ,即 要 求 岩 石 地
石 地层 单 位 “ ” 往 往 因一 些 代 表 性 的生 物 化 石 在 组 皖南 地 区 的 主 要 含 煤 地 层 为 龙 潭 组 和 与其 基本 垂 向位 置 上 的 不 断 被 发 现 ,而 被 不 断 的肢 解 ,从 而 同期 异 相 的吴 家 坪组 。其 中龙 潭 组 占整个 皖 南 含煤 也 就不 断地 建 立 了一些 新 “ ” ,如 堰 桥 组 、银 屏 区的绝 大部 分 。 组
第2 0卷 第 2 期
2 1年6 0 O 月
安 徽地 质
G e lg f h i o o y o An u
、0 . O No 2 ,1 . 2
Jn 0 0 u e 2 1
文 童编 号 :0 5-6 5 (0 00 -0 0 5 1 0 - 1 72 1 ) 1 9 -
餍 多重地层 划分理论对 皖南走潭煤 系
的变 化 ,完 全 可 以长 期 独 立存 在 而 供 人 们 使 用 。它
不 像 年 代 地 层 、生 物 地 层 那 样 ,随 着 研 究 程 度 的不 断 提 高 ,使 得 各 单 位 之 间 的 界 线 也 在 不 断 的变 化 。
它 是 由岩 性 、岩 相 或 变 质 程度 均 一 的 岩 石 所 构 成 的
2含煤岩 系地层 的多重划分

图1 皖南龙潭煤系 、 田分布 与地层划分 煤
Fi. eLo g a o lme s r sa d c alil itiuto nd sr tg a hi v so nSo h An i gI Th n t n c a a u e n o fed d srb i na ta ir p cdiiin i ut hu
 ̄a Bl :O O O — 1 g 2 l - 4 2 l

作者简介 : ( 5 — , , 姜松 1 2 1男 安徽宿松 人, 9 高级工程师 , 现从事煤 田地质勘探 和科研丁作 。
第2 O卷 第 2期
姜 松: 利用 多重地层划分理论对 皖南 龙潭 煤系地层的初步厘定
9 l
长 期 以来 ,在 统 一 地 层 划 分 理 论 的指 导 下 ,随 层 ”法 ,而这 种 标 志 层 必 须具 备 稳 定 性 、延 伸 性 和 着 生 物 地层 、年 代 地 层 研 究 的深 入 ,一 个 完 整 的 岩 易 于识 别性 。
堰桥 组 )统称 为龙 潭组 ;宿 松一 繁 昌地 层 小 区 则称 为 吴 家坪 组 。 关 键 词 :多 重地 层 划 分 ;岩 石 地 层 ;年代 地 层 ; 生物 地 层 ;龙 潭 组 ;吴 家 坪 阶
中图分类号 层 小 区的地 理 分 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