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近年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2

近年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2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M省与全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比较表(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完成1~3题.年份出生率(‰)死亡率(‰) M省全国M省全国1995年13。

217.15。

3 6.62000年9。

414.0 5.5 6.52010年7。

411.9 5.07。

12014年 6.912.16。

1 7。

21.)A.1995年B.2000年C.2010年D.2014年2.目前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为()A.高-高—高B.高—高—低C.高—低—高D.低—低—低3.由表可知该省( )A.人口增长速度较全国的快B.存在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现象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D.人口出现负增长解析: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计算可知,2014年M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两者相差4。

1‰,差值在四个年份中最大.第2题,根据该省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可知,目前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为低—低-低。

第3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省人口增长速度较全国的慢;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由表中数据无法得知劳动力是否短缺;经计算可知,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1995年为7.9‰,2000年为3。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考点二
考点三
(3)“民工流”的变化。 变化
原因
①东部沿海招工难,出现“民工 ①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
荒”
力素质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
偏低;②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 ②民工找工作难,纷纷返乡或向
西部迁移,内地城镇化进程加 中西部转移,出现“回流”现象
快导致民工流动方向的改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法体验]
家C,.美美国国移民多来自拉美和亚D洲 ., 德国且数量更多)。选项中位于欧
洲2.的自国2家01为1年西以班来牙,和该德国国移,民其人中口德持国续移减民少主最要主来要自的欧原盟因内可部能的
国是家( ,B 故)该国最可能是西班牙。第2题,经济因素是吸引国际 移A民.进移入民西政班策牙收的紧主 ,要 入因 籍困 素难。西班牙吸引移民数量多的原因主 要B是.经经济 济水 发平 展高 停滞,,提就供业的困就难业机会多,而2011年后西班牙经济 发C展.缓环慢境,容就量业有机 限会 ,少 污, 染加因剧此移民数量不断减少。 D.国家发生战争,政局不稳
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的人口迁移 [基础清单]
1.迁移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_国__际_或__本_国_____范围内 发生改变。
考点一
考点二
[问题探究]
考点三
如何判定某一人口移动现象是否是人口迁移?每年春节期间,
我国大量的“民工流”属于人口迁移吗? 提示:(1)人口迁移一般需具备三个条件:
案例
矿产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
资源 发展影响着人口迁移
业城市的形成
自然 会引起饥荒或_生__态_恶__化____而 撒哈拉地区的干旱导致大量

(新课标)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2021

(新课标)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2021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潍坊统考)读我国不同时期部分省(区、市)人口迁移率分布图(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平均人口数之比),回答1~2题。

1.关于2005-2010年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江西迁出率最高B.安徽迁入率大于迁出率C.广东人口迁入量比天津大D.福建人口迁入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两图显示我国人口迁移的变化是( )A.人口迁移总量减少B.人口迁入重心北移C.环渤海地区人口迁入量减少D.珠三角地区始终是人口迁入量最大的地区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2010年安徽迁出率最高,所以A错误;安徽迁入率小于迁出率,所以B错误;广东人口迁入量比天津大,所以C正确;福建人口迁入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D错误。

第2题,通过对比两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迁移总量增加,所以A错误;环渤海地区人口迁入量增加,所以C错误;从图中无法确定珠三角地区是否始终是人口迁入量最大的地区,所以D错误;由图可知,人口迁入重心北移,所以B正确。

答案:1。

C 2.B(2018·湖北六校联考)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宗教

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 规模人口迁移
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 迁移;二战后,犹太人从欧洲 迁入巴勒斯坦地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政治因素 因素 影响 事例 “上山下乡”、三峡移民
国家 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 政策 常、合理进行 战争 政治 变化
造成人们无家可归, 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我国 流落到邻近的国家 政治独立;国家解体 历史上人口重心的南移 “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 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每年春节期间,我国大量的“民工流”不属于人口迁移。我 国的“民工流”虽然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位置变动,但是绝大 部分人的居住地并没有发生长期性或永久性改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人口迁移的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主要流向 原因 意义 客观上开发了 19 世 纪以前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民工流”的变化。 变化 原因
①东部沿海招工难, 出现“民工 ①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 荒” ②民工找工作难, 纷纷返乡或向 中西部转移, 出现“回流”现象 力素质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 偏低;②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 西部迁移,内地城镇化进程加 快导致民工流动方向的改变
考点一
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的人口迁移
[基础清单]
国际或本国 1.迁移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____________ 范围内
发生改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问题探究] 如何判定某一人口移动现象是否是人口迁移?每年春节期间, 我国大量的“民工流”属于人口迁移吗?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二十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新人教版(202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二十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新人教版(202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二十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二十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二十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十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2018·湖北八校联考)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

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

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读图,回答1~3题.1.“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较高的现象。

下列年份中“婴儿潮”较明显的是( )A.1950-1960年B.1960-1970年C.2000-2010年D.2040-2050年2.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就业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就业机会少导致的B.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C.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D.近几年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3.2015年后“人口负债”愈发严重,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②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③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⑤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⑥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解析:第1题,图示1950-1983年间抚养比较高,而此时间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极低,说明此时间段内少儿人口比重较高,即出生率较高。

高考新教材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共48页)

高考新教材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共48页)
(2)该直辖市是( D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解题能力培养] (1)
少 增加
(2)
迁出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并从人口迁移的类型和社 会经济、自然环境等要素的比较中判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区域认知
结合具体区域,分析人口迁出区和迁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和自然环境特点的差异。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出务工人员剧增 (2)2013年后,该省级行政单位( C ) A.人口出生率大幅度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逐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析图能力培养]
减少
0.6%~0.7% 增多
0.7%
[对接核心素养]
(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 ___沿__海___;山区迁往__平__原____;农村迁往__城_市_____;贫困地区迁往发 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___民_工____潮”。
【疑难辨析1】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有什么区别?
提示:通过两方面来区分: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是所 有的空间移动都是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 移动,才被当作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出 差等活动区分开;第二,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 人们的居住地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即 行政区。这就是人口迁移的空间性。
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
期前 20世纪80年代中
期以来
表现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人口迁移 流量增大,流向明显变

(完整word)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精华版).docx

(完整word)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精华版).docx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精华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逻辑联系:人口增长过程及地区差异数量变化:人口增长人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口的人口的变化合理人口迁移过程容量空间变化: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死亡率。

2.在农业文明之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农业文明的出现,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人口增长仍是缓慢;产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

3.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4. 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5.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

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如:俄罗斯,德国,日本。

6.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①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④人口死亡率下降。

7.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8.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出生率高高低死亡率高低低自然增长率低高低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土著居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9.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度阶段;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10.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宗教信仰。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12.国际人口迁移特点:人口二战前二战后迁移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美洲↓迁移欧洲→美洲→大洋洲路线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因灾害和战争引起的迁移迁移集团性、大批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特点移民为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13 .我国人口迁移特点:建国后到古代80 年代中80 年代中期以后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流量增大,流向由迁移有组织、有永嘉之乱、安史之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特点计划进行靖康之难出现三次人口海迁移南迁高潮14.人口迁移作用: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七人口的变化课件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七人口的变化课件

a.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①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情况:一是由于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由于重大灾 害等原因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b.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②处)。其变化可能是由于就 业、升学等原因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③处)。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 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

国家→未开发国家
、日、印度等国→东南亚、美洲 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
“二战” 后
③ 发展中国家 →发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北美、西欧 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转 等发达国家及石油产区西亚 向外籍工人(增多)
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 关系的地区差异性
(2)目前世界外籍工人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西亚、南美和南 非,其中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国人口的国家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 等。 (3)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城市化和国土开发造成的。 3.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解题思路 依据选项内容,比较a、c两图中相关信息➡解读信息➡运 用人口金字塔图判读方法,判断三幅图所属金字塔型➡结合金字塔型特 点,得出答案。
信息解读
答案 (1)D (2)B
人口问题的影响 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持续增长势头居高不下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的儿
童比重过大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困难
保持相对稳定,欧洲甚至出现负增长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3.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
人口年龄构成和人口金字塔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如上图),即:(1)年 轻型(增长型)——年轻人口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如上左图);(2)成年型 (稳定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 在高龄人口部分急剧收缩(如上中图);(3)老年型(衰退型)——年轻人口 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如上右图)。 4.判读步骤 (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 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 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 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2018·湖南十校联考)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的重要发源地。

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姓氏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了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

据此回答1~2题。

1.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人口最多的省份。

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2.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 A.甘肃省B.河南省
C.四川省D.江苏省
解析:第1题,历史上,李姓人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主要是因为历史上河南处于中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甘肃高,从而吸引了李姓人口迁移至此。

第2题,一般情况下,一个省份人口迁入越多,不同姓氏的人口就越多。

选项所列四个省份中,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最高,人口迁入最多,故选D。

答案:1.B 2.D
(2018·泰安检测)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江西净迁入人口数增加
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4.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 )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
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解析:第3题,江西人口净迁入率小于0,所以净迁入人口数减少;天津人口净迁入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大,而四川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比天津小;广东自然增长率大于净迁入率,所以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之和大于0,所以人口净增加,C正确。

第4题,由图中可知,北京、天津人口增长迅速,而且净迁入率很大,说明外来人口很多,加剧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人地矛盾,导致交通、住宅等压力增大,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降低了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故A正确、D错误;人口合理容量大小与人口迁移无关,故B错误;广东、浙江迁入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影响不大,故C错误。

答案:3.C 4.A
(2018·山西四校一模)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迁移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差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回答5~6题。

5.图中数据显示( )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B.农村劳动力以15~19岁年龄段为主
C.农村的劳动力逐渐高龄化
D.50~59岁人口迁移率变化幅度最大
6.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是( )
A.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交通条件改善
D.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
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年轻人口的迁移率比重最大,年轻人口大量迁移,必然使农村劳动力高龄化。

第6题,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因,当前导致我国劳动力人口迁移的主要
原因是城乡经济收入差异。

答案:5.C 6.D
7.(2018·黑吉两省八校联考)读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和河北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完成下题。

近年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城市人口净迁入量大增,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解析:人口迁入原因主要从就业机会、收入多少、基础设施、环境等拉力因素分析。

答案:随着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三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增多,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从而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