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维护注意事项共32页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依靠旋转叶轮对液体的作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
由于作用液体从叶轮进口流向出口的过程中,其速度能和压力能都得到增加,被叶轮排出的液体经过压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然后沿排出管路输送出去,这时,叶轮进口处因液体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压,吸入口液体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叶轮的进口,于是,旋转着的叶轮就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2、容积泵的工作原理(回转式)动力通过轴传给齿轮,一对同步齿轮带动泵叶作同步反向旋转运动,使进口区产生真口,降介质吸入,随泵叶的转动,将介质送往出口,继续转动,出口腔容积变小,产生压力(出口高压区)将介质输出。
由于容积泵转数较低、自吸能力较强、流动性能较差的高粘介质,有充分时间和速度充满空穴,所以,该类型泵适用于高粘介质。
泵内部密封面。
内泻较小,所以泵的效率较高,可达 70 %以上,同时可以达到高压输送介质,并且对粘度较小的介质也有良好的适应性。
3、离心泵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离心泵按其结构形式分为:立式泵和卧式泵,立式泵的特点为:占地面积少,建筑投入小,安装方便,缺点为:重心高,不适合无固定底脚场合运行。
卧式泵特点:适用场合广泛,重心低,稳定性好,缺点为:占地面积大,建筑投入大,体积大,重量重。
4、容积泵的分类及特点容积式泵分为往复式和回转式二大类,回转式容积泵与往复式容积泵相比,回转式泵没有吸、排液阀,不会向往复泵那样,因高粘度液体对阀门的正常工作有影响,泵效随粘度提高而快速降低。
而且在输送液体粘度提高时,泵转数的下降比往复泵小,因而,在输送高粘度液体或液体粘度变化较大时,采用回转式溶剂泵比采用往复式容积泵更为适宜。
回转式容积泵分:齿轮泵、旋转活塞泵、螺杆泵、和滑片泵等几类。
具有转数低、效率高、自吸能力强、运转平稳、部分泵可预热等特点,广泛用于高粘介质的输送。
缺点:占地面积大,建筑投入大,体积大,重量重。
5、泵的流量以及与重量的换算泵在单位时间内,实际输送液体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流量用 Q 表示,计量单位:立方米 / 小时(m3/h),升 / 秒(l/s), L/s= 3.6 m3 /h= 0.06 m3 /min= 60L /min G=Q ρG 为重量ρ为液体比重例:某台泵流量 80m3/h ,介质的比重ρ为 780 公斤 / 立方米。
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式水泵是一种常见的水泵类型,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动力源:离心式水泵通常由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电动机的驱动使水泵转动。
2. 叶轮转动:水泵的主体部分是叶轮,它固定在转轴上并与电机轴对齐。
当电机运行时,转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
3. 吸入:当叶轮转动时,它在轴向方向上产生离心力。
离心力将水从水泵的吸入管吸入到水泵内部。
4. 加压:当水被吸入水泵内部后,它进入叶轮,并随着叶轮的高速旋转而获得加速。
叶轮的快速旋转使水的动能增加。
5. 排出:加速后的水进入离心式水泵的出口管道。
由于叶轮和水泵壳体之间的密封,水只能通过出口管道流出。
6. 压力增加:由于叶轮的加速作用,水在流动过程中的动能被转化为压力能,从而压力得到增大。
需要注意的是,在离心式水泵中,扬程(水的压力)与转速、叶轮的直径和形状、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差异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调整水泵的设计参数来控制和改变。
总结起来,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的高速旋转产生
离心力,将水从入口吸入到水泵内部,并增加水的速度和压力,最后通过出口将水排出。
离心泵维修操作注意事项

离心泵维修操作注意事项
离心泵维修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安全操作:在维修离心泵时,必须遵循所有安全操作程序和
规定。
确保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和耳塞。
2.泵的停机:在开始维修离心泵之前,必须先将其停机并确保
泵的电源已断开。
如果需要进行电气维修,确保已切断电源并拔掉电源插头。
3.泵的排空和冷却:在维修离心泵之前,必须将泵的压力释放
掉并排空液体。
此外,还需确保泵已经冷却,否则可能会引起烫伤。
4.维修工具和零件:需要使用适合的工具和零件来进行泵的维修。
确保使用正确的工具,并根据制造商的建议使用相应的零件。
5.工作区域清洁:在进行维修操作前,必须确保工作区域清洁,避免杂物和异物进入泵内,以免造成故障或损坏。
6.操作手册和法律法规:在进行维修操作前,务必仔细阅读相
关的操作手册和法律法规,确保操作符合规定,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7.维修记录:在维修完成后,要及时记录维修过程和细节,以
便将来参考和追溯。
总之,维修离心泵时,务必保持高度的注意和谨慎,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规定,以确保维修操作的顺利进行。
如不确定操作的细节,请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或厂家的支持。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要求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要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要求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机械设备,用于输送液体。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叶轮产生离心力,将液体吸入泵体并从出口处排出。
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流量稳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供水、灌溉、工业冷却、石油化工、给排水等领域。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离心力的原理。
当泵转子旋转时,离心力使液体获得动能,从而改变液体的流动方向和流速。
液体最先被吸入泵体的吸入口,并经过泵壳和泵轴进入叶轮,然后通过离心力的作用,液体被甩离叶轮,使其沿着离心泵的流道流动,最终从泵出口排出。
整个过程中,离心泵不断吸入和排出液体,实现了液体的输送。
离心泵的操作要求如下:1. 定期维护和检修:对于长期运行的离心泵,定期的维护和检修是非常重要的。
维护包括润滑、清洗和紧固螺栓等,检修则涉及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如叶轮、轴承等。
定期维护和检修可以有效地延长离心泵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2. 正确启动和停止:在启动离心泵之前,需要检查各个连接部位是否牢固,液体进口是否通畅。
启动时应先打开泵进水阀门,再启动电机。
停止时应先关闭进水阀门,然后再停止电机。
注意,离心泵启动和停止时,不能忽视这些步骤,以免损坏泵体和其他设备。
3. 禁止干转和倒转:离心泵应在液体的冲洗下运行,即在进水前必须有液体填充泵体和吸管。
干转或倒转会导致离心泵叶轮脱臼,轴承受力不均,从而影响泵的正常运行甚至损坏泵。
因此,禁止离心泵在没有液体的情况下运行。
4. 控制温度和液位:离心泵工作时,应注意控制液体的温度和液位。
过高的液体温度会导致泵轴热胀冷缩,进一步影响泵的性能和寿命。
过低的液位则可能导致离心泵无法正常吸入和排出液体。
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液体的温度和液位,确保离心泵在正常工作范围内运行。
5.定期清洗过滤器:离心泵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液体中的杂质堵塞过滤器。
为了保证泵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清洗过滤器,以防止杂质进入离心泵。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故障诊断与日常维护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故障诊断与日常维护摘要:主要叙述了离心泵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它在运行中发生的故障原因、处理方法,以及如何确保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的可靠性、安全型。
关键词:离心泵;构造原理;工作原理;故障分析;日常维护引言离心其实是物体惯性的表现。
比如雨伞上的水滴,当雨伞缓慢转动时,水滴会跟随雨伞转动,这是因为雨伞与水滴的摩擦力做为水滴的向心力使然。
但是如果雨伞转动加快,这个摩擦力不足以使水滴作为圆周运动,那么水滴将脱离雨伞向外缘运动,就像用一根绳子拉着石块做圆周运动,如果速度太快,绳子将会断开,石块将会飞出,这个就是所谓的离心。
离心泵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液体转动,将液体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
第一章: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水泵的主要工作部件有叶轮,其上有一定数目的叶片,叶轮固定于轴上,由轴带动旋转。
水泵的外壳为一螺旋形扩散室,水泵的吸水口与吸水管相连接,排水口与排水管连接。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离心泵所以能把水送出去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水泵在工作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开动水泵后,叶轮即随泵轴旋转,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产生离心力,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出,泵内的水因被排出,叶轮进口处形成真空区域,吸水池中的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叶轮的进口。
这样循环不已,就达到吸入和排出液体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离心泵启动前一定要向泵壳内充满液体以后,方可启动,否则将造成泵体发热、震动,出水口压力大幅度下降并趋于零或接近泵的入口压力,出水量减少(简称“气蚀”)造成设备事故。
第二章:离心泵的故障诊断离心泵故障原因有多种,常见的有设备固有故障、安装故障、运行故障和选型错误故障。
下面就以哈厂泵常见故障进行分析说明。
介绍发生的原因及故障处理。
1、启动故障1)电机不能正常启动根据调度室的显示,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如果是启动时电动机无反应,电工检查电气设备;检查绝缘情况;若不转动,说明转子被卡死,电机有故障,更换备用电机。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工作原理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输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紧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试验。
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削减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
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紧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
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离心泵结构使用的是透亮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
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假如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适时处理!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
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
为了加添回流阻力削减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6、填料函紧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构成。
填料函的作用紧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
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
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单级双吸式离心泵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单级双吸式离心泵紧要适用于自来水厂、空调循环用水、建筑供水、浇灌、排水泵站、电站、工业供水系统、消防系统、船舶工业等输送液体的场合。
离心泵基础知识工作原理

离心泵基础知识工作原理在化工和石油部门的生产中,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是液体或气体,而将原料制成半成品和成品,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输送这些液体或气体,为这些工艺过程提供所需的压力和流量,输送液体的动设备习惯上称之为泵类;输送气体的动设备习惯上称之为压缩机类。
泵与压缩机有很多的种类,按照泵与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速度式与容积式,在速度式中,又可以分为叶片式与喷射式,叶片式又可以分为离心式、混流式、轴流式,最常见的是离心式;容积式可以分为回转式与往复式,往复式本可以分为活塞式与隔膜式。
一、离心泵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叶轮安装在泵壳2内,并紧固在泵轴3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
泵壳中央有一液体吸入管4与吸入管5连接。
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进入泵内。
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8与排出管9连接。
在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
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
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
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2. 气缚现象当泵壳内存有空气,因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而产生较小的离心力。
从而,贮槽液面上方与泵吸入口处之压力差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压入泵内,即离心泵无自吸能力,使离心泵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现象”。
为了使泵内充满液体,通常在吸入管底部安装一带滤网的底阀,该底阀为止逆阀,滤网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或防碍泵的正常操作。
3. 离心泵的结构3.1 泵壳泵壳有轴向剖分式和径向剖分式两种。
大多数单级泵的壳体都是蜗壳式的,多级泵径向剖分壳体一般为环形壳体或圆形壳体。
离心泵的原理及维保

离心泵的常见分类
根据车间目前使用的离心泵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按叶轮数目分 类
按泵轴位置分 类
单级泵
பைடு நூலகம்
多级泵
卧室泵
立式泵
离心泵的日常保养要求
1、设备卫生 ①、泵本体及电机见本色,无积灰、无积料、无腐蚀,铭牌清晰; ②、泵进出口法兰及泵壳连接结合端面不漏料、机封水管、轴承箱冷却水管接头及连接位置不
漏水、轴承箱密封端面及油面镜不漏油; ③、设备周围无杂物、备件及材料,不积水、不积油、不积料。
离心泵的日常保养要求
3、设备安全状态 3.1、安全防护装置:
①、泵联轴器、机封动环等旋转位置必须安装满足防护通用要求的防护罩; ②、输送高温或腐蚀性介质的泵出口法兰必须加装法兰防护罩; ③、泵出口阀操作平台及栏杆满足防护通用要求。
3.2、状态要求: ①、泵地脚螺栓、防护罩紧固螺栓(插槽)稳固,无松动; ②、电机外壳接地保护线完好。
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 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
离心泵的结构组成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 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太少轴承又要过热 烧坏造成事故。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封闭泵 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 的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