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我们班四岁了》教案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课《我们班四岁了》教学设计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课《我们班四岁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班四岁了》这一课是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的第一课。
教材以班级为背景,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历史、班级的成员、班级的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集体意识,对自己所在的班级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情。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适应班级生活,对班级的规则和活动还不够熟悉。
此外,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历史和成员,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2.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历史和成员,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班级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事、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班级的案例和图片,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道具,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3.准备相关的视频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的历史和成员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班级的历史和成员,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教师可以展示班级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班级的情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我们班四岁了》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我们班四岁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班四岁了》这一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共同体,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情感。
通过回顾班级四年来的成长历程,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凝聚力,从而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班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他们开始从自我中心转向关注他人和集体。
但部分学生仍需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班级四年来的成长历程,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共同体。
2.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共同体,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情感。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自我中心转向关注他人和集体,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呈现班级四年来的照片和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班级的成长历程。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班级中的美好回忆和成长经历。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班级四年来的照片和故事素材。
2.制作课件,展示班级成长历程。
3.准备小组活动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班级四年来的照片和故事,让学生回顾班级的成长历程。
引导学生感叹:“我们的班级真棒!”2.呈现(10分钟)呈现班级四年来的重要事件,如班级活动、班级荣誉等。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班级中的美好回忆和成长经历。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班级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总结班级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引导 students to cherish the collective and love the class.5.拓展(10分钟)布置任务:“如何让我们的班级更美好?”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建议和行动计划。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班四岁了》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班四岁了》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班四岁了》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以班级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班级四年来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大家要相互关爱、团结协作。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班级的成立,班级的成长,班级的荣誉,班级的未来。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对班级有深厚的感情。
但在班级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班级四年来的成长历程,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大家要相互关爱、团结协作。
2.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3.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大家要相互关爱、团结协作。
2.难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回顾班级成长历程,让学生感受班级的温暖和团结。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班级四年来的照片或视频,用于回顾班级成长历程。
2.准备相关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奖品或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班级四年来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班级的成长历程。
提问:你们觉得班级有什么变化?大家在这四年里有哪些美好的回忆?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班级的成立、成长、荣誉和未来。
提问:班级成立初期,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哪些荣誉?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努力?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部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我们班四岁了》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我们班四岁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班四岁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班级、团结互助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发展历程,感受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班级做出贡献,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集体观念,对班级有较强的归属感。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班级的团结和协作,但可能缺乏对班级历史的深入了解。
此外,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为班级做贡献存在困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发展历程,感受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班级、团结互助的情感。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班级做出贡献,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班级做出贡献。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呈现班级的日常场景,让学生感受班级的团结和协作。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发展历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为班级做出贡献。
4.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班级的发展历程相关资料。
2.准备典型病例,用于分析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3.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班级做出贡献。
4.准备小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班级的合影,引导学生回忆班级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班级的热爱之情。
2.呈现(10分钟)呈现班级的日常场景,如课堂、运动会、班会等,让学生感受班级的团结和协作。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为班级做出贡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完成小组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5分钟)邀请班级里有特殊贡献的同学分享经验,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我们班四岁了》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我们班四岁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我们班四岁了》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班级、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在班级中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为班级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集体意识,但对班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班级中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对班级的归属感较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更大的视角看待班级,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团结协作的整体。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发展历程,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班级、团结协作的精神。
3.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班级、团结协作的精神。
2.难点:引导学生从更大的视角看待班级,提高集体荣誉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班级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班级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班级的发展历程资料,用于呈现环节。
2.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环节。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班级的合影,让学生回顾班级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班级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班级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班级的成长。
同时,展示班级的荣誉成果,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为班级的发展做出贡献?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
4.巩固(5分钟)分析典型案例:讨论班级中存在的团结协作现象,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班级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5.拓展(5分钟)思考: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从个人做起,为班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班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班级、团结协作。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我们班四岁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我们班四岁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班四岁了》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第二课时将深入探讨如何建设良好的班级集体,让学生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和责任,学会与同学相处,共同为集体的进步努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集体意识,但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太清楚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和责任,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高。
在班级活动中,部分学生可能较为被动,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班级集体中的角色和责任,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
2.学会与同学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
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同学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如角色扮演道具等。
3.准备小组讨论话题,引导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discussions and activitie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班级集体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班级集体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第二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同学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班四岁了》教学设计(共9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班四岁了》教学设计(共9课时)一. 教材分析《我们班四岁了》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共同体,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的情感。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班级纪律,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维护班级荣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集体观念,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但部分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不强,缺乏集体荣誉感。
在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存在纪律意识淡薄、自我为中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教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历史,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共同体。
2.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的情感。
3.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觉遵守班级纪律,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合作、尊重、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共同体,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的情感。
2.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班级纪律,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维护班级荣誉。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班级的温暖和团结互助的氛围。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提高认识。
4.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课件、视频、图片等。
2.准备班级活动材料,如奖品、道具等。
3.提前了解学生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回忆班级的历史,让学生意识到班级是一个共同体。
2.呈现(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如纪律意识淡薄、自我为中心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班级问题展开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2019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我们班四岁了》教案

2019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我们班四岁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班四岁了》是2019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的主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班级的历史、班级的构成以及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际案例的分析,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集体生活经验,对班级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他们对班级的历史、构成和成员关系等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班级的历史,了解班级的构成,认识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历史,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3.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历史,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班级的历史和成员关系。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班级的认识和感受。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班级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准备一些与班级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展示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我们班级是怎么成立的吗?”引导学生回顾班级的历史。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班级的历史,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班四岁了”。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与班级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班级的构成和成员关系。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班级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物二:一条红领巾回顾中队建立 教学过程描述:
1.教师展示第二份礼物(一条红领巾),引导学生交流入队时的情景和心情。
2.教师小结: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一步,建立中队是班级成长的关 键一步。
3.教师展示小队活动照片,学生交流收获。
4.教师小结:在活动中,每一个队员都有收获,都在进步,中队也越来越优秀。 设计说明:
(3)教师组织学生继续分享班级中其他的难忘小故事。
(4)教师小结:我们班级有人人尽责、分享快乐、一起努力、互相帮助等优点,我们 和班级共成长。
四、爱心卡书写心中感受,抒发爱班之情
1.教师引导学生在爱心卡上写一写对班级的感受或心里话。教师用小诗小结,学生 齐读。
小诗内容:我爱我们班!她是温馨的家园,团结互助友情深;她是开心的乐园,分享 快乐笑声多;她是丰收的田园,人人尽责有收获,一起努力共成长!我爱我们班!
(3)汇报时,每位成员轮流发言。
(4)讨论时声音合适,音乐停止讨论结束。
2.教师巡视小组活动,指导组员开展互相评
“我们的金点子”学习单示例:
“我们的金点子”学习单
班级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金点子”
小组评一评
能想出一个金点子,得一颗★;能想出两个及两个以上金点子,再得一颗★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参加运动会时的情景和感受,展示平时体育锻炼的照片,出示一年 级和四年级跳绳的对比数据。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3.实践周互相帮助。
(1)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实践周中的难忘瞬间,回顾三年实践周活动,学生谈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实践周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交流班级中互相帮助的故事。 教师小结:互相帮助,不怕困难,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设计说明: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和梳理,引导学生整体了解班级情况,为下面的“金点子”做铺垫。
二、开动脑筋想点子,参与班级建设
1.教师创设金点子乐园,组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出示要求。 小组合作要求:
(1)选择一个你们组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
(2)完成“我们的金点子”学习单。(学习单附后)
教学过程
一、猜年龄庆祝班级生日,开启回忆之旅:
1.教师请学生猜猜班级的年龄,举办四岁生日会。
2.课题导入。
二、展礼物回顾成长历程,感受与班同在
活动一1:
礼物一:一张照片回顾班级组建 教学过程描述:
教师展示来自班主任的第_份礼物(进入小学第一天的一组照片和班主任寄语录查),引导学生回忆当天的情景和心情。
通过第二份礼物,唤醒学生入队时的记忆,回顾小队活动,重忆加入少年先锋队的光 荣时刻,感受自我的成长。此处可以根据中队活动实际,选择合适的照片。
活动三
礼物三:一张奖状回顾收获的成绩
教学过程描述:
1.教师展示第三份礼物(一张荣誉证书),启发学生回忆获得这一荣誉的过程,并思 考班级取得荣誉的原因。
2.教师归纳小结:班中人人尽责,个个努力才能取得荣誉和成绩。
1.教师引领学生回顾第一课时中的班级优点,简要说说其他优点。
2.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课前调查,交流班级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随机从卫生、纪律、 礼仪、学习四个方面切入,梳理主要问题。
课前调查表示例:
《我来找找班级问题》调查表
我发现的问题
我认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自己评一评
1.我能发现一个问题,得★
2.我能说说问题产生的原因,得★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在给班级出出“金点子”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对班级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对班级的热爱之情。
难点:基于对班级问题的分析,通过小组合作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资源
1.制作《如何设计班徽》的微课。
2.开展“寻找我们班不足和问题”的小调查。
教学过程
一、火眼金睛找问题,整体认识班级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通过回忆班级成长的重要节点和自我成长的难忘故事,认识班级的优点,增强热爱班级的情感。
难点:以自己的难忘成长瞬间联结班级的成长关键点,唤醒对班级的自豪与依恋之 情,初步形成集体归属感。
教学准备、资源
1.搜集入学第一天、入队日、春秋游、运动会等照片,并制作视频和相册
2.学生课前寻找一件自己的成长纪念品。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
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
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
总( 2 )课时
课题
1. 我们班四岁了
第(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班级实际,小组合作设计、展示班徽,初步感受班级文化,进一步增强对班级的认同与热爱之情。
2.通过课前调查、小组交流,寻找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产生的原因,共同思考“金点子”并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与班级密不可分,初步形成班级主人翁意识。
(2 )组员轮流说说难忘的原因或瞬间。
(3)汇报时,每位组员轮流发言。
(4.)讨论时声音合适,音乐停止讨论结束。
2.学生小组交流。
3.小组全班汇报。
1.春秋游分享快乐。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春秋游时发生的小故事,展示三年春秋游视频。学生谈感受,教师 小结: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春秋游才会如此难忘。
2.运动会一起努力。
活动四
礼物四:一份物品见证自我成长
1.教师组织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成长纪念品和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并小结:我们在班级中快乐地成长着,班级因我们的努力 也在不断成长着。
三、分享会交流难忘故事,寻找班级优点
1.教师组织开展难忘回忆分享会,出示要求:
(1 )回忆并选择一件我们班的难忘事展开讨论。
2.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回顾了班级的成长历程和难忘故事,寻找了班级的优点。 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发现班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分享改进的金点子。
作业设计
课后资料收集、整理
板书设计
我们班四岁了பைடு நூலகம்
分享快乐互相帮助
班级诞生中队建立收获成绩
人人尽责一起努力
教学反思
一分钟安全教育
1.上下楼梯不要拥挤、礼让慢行。
2.在教室内不互相追逐疯打。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
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
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
总( 1 )课时
课题
1.我们班四岁了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举办分享会,交流春秋游、运动会、综合实践周等活动,分享班级生活中的难忘故事,发现班级优点,初步产生集体归属感,增强热爱班级的情感。
2.以四件礼物为载体,回顾班级诞生、中队建立、取得成绩等节点,分享自己的成长纪念品,初步感受自己与班级共同成长的喜悦感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