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IS的物流中心建模与仿真研究
AIS物流仿真软件技能实训报告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实训课程项目二 AIS物流仿真软件技能实训报告班级: 物流3131 专业: 物流管理姓名: 彩学号:150313300 实训时间:6、1—6、5 成绩:一、实训目的1、通过实训一的对配送中心的设计,利用AIS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设计,掌握基本的绘图步骤和方法,为以后的规划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2、通过深入熟悉本专业物流实训室软硬件配套运行的基础上,利用AIS软件进行仿真,并且进行优化设计。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验的内容就是通过ais软件构造一个通过型物流中心(是指进货后不经入库储存直接按店铺分类后出货的物流中心)。
要作成使4种商品从投放口开始在传送带上流动,在分流点根据商品的种类进行分门别类使其按不同分流口流出后作业员把商品装入笼车的模型。
主要包括:1、模型制作成画面的设定;2、设备的表示、复制及连接;3、弹出菜单及属性的表示;4、设备的旋转方式;5、条码设定;6、对作业员相关操作;7、对传送带相关操作三、仿真设计图模型一:通过型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的模型构筑模型二:仓储型物流中心模型模型三:复合型物流中心的模型Ⅰ模型四:复合型物流中心的模型Ⅱ四、实训收获和建议此次的设计是一个新的体验、新的挑战,在此过程中不但应用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工具,以完成设计的需要。
在设计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个物流管理专业人士的难度,虽然我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是在此期间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都是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巨大财富。
通过此次试验我们又学习到轨道、卸货中转站、左曲传送带、智能作业员等建立模型的方法,新知识的接触不仅使我们感触和好奇,而且使我们受益匪浅。
相信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可以从容镇定的面对。
当然此次试验我们要感谢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
总而言之,此次课程对于我们关于物流方面实践操作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这四个实验教会了我们利用部件生成器、传送带(直线、分流、弯曲)、部件消灭器、作业员、笼车等来构筑模型的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加深了我们对自动立体仓库、装货中转站、卸货中转站、传送带(直角、合流)、机器人、托盘供给器等设备来建立模型的方法以及关于这些设备的设定方法;还让我们学会了包括在实验二利用过的各种设备以及滑车铁轨、智能导向物、叉车等来建立模型的方法以及关于这些设备的设定方法,同时通过实验对复合型物流中心有一定的了解,加深知识的实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我们又学习到轨道、卸货中转站、左曲传送带、智能作业员等建立模型的方法。
3、物流中心规划中的流程仿真报告-行喜欢

物流中心规划中的仿真报告--基于ARIS流程平台文/行喜欢经理摘要新物流即将正式运行。
流程设计是否存在缺陷?流程资源配置是否合理?都是必须尽快确认及解决的问题。
经过ARIS建模与仿真,结果显示,计划的流程设计与资源配置均存在问题,包括:●D区拣货不能完成当天任务,仅完成457家门店拣货任务,完成率61%;●Z区上位瓶颈严重,每家门店平均等待时间为2:18:14;●Z区拣货员利用率太低,仅为28%;●C区拣货速度慢,使ABC上位产生瓶颈,最多时有高达244家门店的AB区周转箱堆放在ABC封箱区,等待上位。
针对这些问题,根据流程设计原则、作业成本管理方法、80:20原则、ARIS仿真技术等,对流程设计与资源配置优化后,流程瓶颈、人员利用率等有了显著改善。
优化方案及相关指标如下:D区拣货:一,加强80:20管理,减少平均拣货时间;二,3家门店一次上位,减少平均上位时间。
优化后,D区在6.5小时内,完成750家门店的拣货任务。
D区流程优化相当于节约了两个人的工作;Z区上位瓶颈:一,Z区拣货员拣货完成后,多走10秒,上位员来回上位平均时间将减少20秒;二,增加1名上位员。
优化后,平均等待时间减少到00:00:24;Z区拣货员利用率:一,增加拣货员每次拣货工作量,每次拣货来回时间增加20秒;二,将Z区拣货员从13人减少至8人,因为新物流提高了拣货员工作效率,在不增加拣货员劳动强度的情况下,新物流实际需要的Z区拣货员数量下降了。
优化后,Z区拣货员的利用率上升到51%。
另外,拣货员多走10秒钟,可以减少1名上位员,再加上减少的5位拣货员;C区拣货速度:通过适当减少拣货员走路时间,及加强拣货位布局管理,减少了ABC上位瓶颈。
优化后,ABC封箱区的瓶颈数量减少至83个,仍可进一步优化。
第一部分对规划流程与资源配置的模拟仿真一、流程仿真与评估的主要内容本文针对该物流中心的出货流程,对其中的各关键指标进行模拟数据采集、仿真、评估与优化。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论文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实验一基于电子表格的需求预测方法实验二基于Flexsim的排队系统模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成绩: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实验一基于电子表格的需求预测方法一、实验简介基于运筹学的物流需求预测与物流网点设施规划是物流系统建模的基础内容之一。
在线性回归模型以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求解过程中,Excel电子表格是有效的计算机仿真工具。
属于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1、掌握在Excel中建立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的方法;2、掌握用Excel求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添加线性趋势线、回归分析报告)。
三、实验内容1、“美食佳”公司半成品年销售量预测“美食佳”餐饮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20多年来经营稳定,创出了品牌。
作为餐饮连锁企业,“美食佳”在抓好店内消费服务的同时,针对春节、“五一”、“十一”等几个大的节假日,推出了“美食佳”特色半成品的对外销售。
表1显示了从1987年到2006年共20年间,每年“美食佳”特色半成品的销售量情况:表1要求:①在平滑常数为0.25的情况下,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公司该产品在2007年的销售量。
②寻找进行指数平滑预测时的最优平滑常数。
2、“家家有房”公司建筑许可证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家有房”开发公司准备开发房产,但是要想开发房产必须先拿到建筑许可证,现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建筑许可证数量主要与该地区人口的密度有关,如下表2所示:表2要求:建立一个能反映许可证颁发数量与人口密度之间的关系的回归模型,并预测当人口密度为7000时许可证的颁发数量。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第一个小实验步骤及结果1.打开excel 2013,把基本数据录入表格框内。
2.用平滑指数法计算当平滑常数为0.25时,2007年的销售数量。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中的指数平滑功能进行预测。
“工具”--- “加载宏”,“加载宏”---“分析工具库”,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将会在“工具”菜单下出现“数据分析”选项。
基于ARIS流程平台的物流中心平衡计分卡管理模型

基 于AR 流 程 平 台的 I S 物 流 中心 平衡 计分 卡 管理 模 型
0@00 0 0 0 0张 建 芳
本 文将根据 平衡 计分卡 原理 ,建
立 物 流 中心 的 平 衡 计 分 卡 模 型 , 包含 关 键 成 功 要 素 之 间 的 因果 关 系 , 并 说
史环境 中的机会 与威 胁 ,适 合于稳 定
的 工 业 经 济 时 代 。而 对 于 变 化 很 快 的
当 今 环 境 ,企 业 更 重 要 的 任 务 是 抓 住
图 3
图 4
勰潮 l’ 6
物 流 信 息 化
Chi na Com put &Com m uni er cat on i
单 发 起 时 间 到 产 品 、 服 务 到 达 时 间 的 间 隔 。 质量 是 指 顾 客 提 出 的 产 品与 服
图 1 5
()顾客满意度视角及其KP 2 I 顾 客满意度是影 响企业战略 目标
的 重要 因 素 , 因此 从 顾 客 满 意 度 视 角
务的缺陷水平 。服务水 乎是指公 司产
心 的平衡计 分卡模型 和 因果关 系 图, 最 后 以 模 拟 的 案 例 数 据 ,说 明如 何 应
1 、物流 中心战略
一
评估企业绩效的一套评估体 系。
般 来 说 ,不 同 物 流 中 心 的 战 略
四个视 角 的关 键 成功 要 素 及
其 KP I
如 何 根 据 平 衡 计 分 卡 理 论 ,建 立 物 流 中心 的 平 衡 计 分 卡 模 型 呢 ? 平 衡 计 分 卡 理 论 从 四 个 视 角 来 建 立 企 业 的 评 估 体 系 ,它 们 是 :财 务 视 角 、顾 客 满 意 度 视 角 、 内 部 流 程 视 角和 学 习 与
物流中心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物流中心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模型进行描述我们这次物流模拟实训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物流的模拟操作,使大家对物流这门课程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物流的模拟实验里面主要的成分有:直线传送带,部件生成器,部件消失器,笼车,机器人,自动立体仓库,智能导向物,等一系列的物体对于造成的物流传输。
通过一开始的部件生成器生成的部件,然后通过分流传输带进行分流,之后在靠合流带进行整和。
几个部件一起通过装货平台传送,之后在靠简单的分流:通过自动机器的传输,然后进入托盘,进入自动仓库,进行整合以后再通过仓库出来同样通过传输带,再进行分配。
而之后的滑车轨道和环形轨道使得流程传送更加的复杂,也更加的使得流程看起来方便简单。
进入托盘控制,最后再到分流传输带,进行机器人的分配,再到笼车的最后的整合。
模型设计过程与结果这次的模拟立体仓库要在先前的几个模拟实验里面加上环形轨道的滑车。
老师在事先将操作的流程发给了我们。
于是我们按照来时发的WORD一步一步的操作。
点击设备栏的[直线轨道]按钮,使直线轨道表示出来。
使右侧自动立体仓库的IO部件(In mode) 的右下角和直线轨道的入口处大致对齐,将第2条直线轨道的入口移向第1条直线轨道的出口使其自动连接上。
同样地,使第3 条直线轨道也自动连接上。
点击设备栏的[左曲轨道]按钮,使左曲轨道表示出来。
将左曲轨道移到第3条直线轨道的出口,使其自动连接上。
选择第3条直线轨道后,用复制粘贴再增加1条轨道并使其旋转180度。
将直线轨道移到左曲轨道的出口,使其自动连接上。
选择第4条直线轨道,然后用复制粘贴再增加1条轨道。
将第5条轨道移到第4条轨道的出口,使其自动连接上。
选择成为半圆形的左曲轨道后,用复制粘贴的操作来再增加下面要做成的模型概要是从自动立体仓库出库的托盘上的货物卸下后,再将货物送出滑车分流出货。
由于滑车铁轨和环形轨道一起模拟对我来说是在困难。
所以我决定舍弃了铁轨滑车。
这样反而简单方便。
心得体会在这次的物流实训中,虽然我们从未学过有关物流方面的知识。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配送中心系统仿真设计实验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名称:配送中心系统仿真设计姓名:fly学号:专业:指导老师:实验地点:二○一二年二月十二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供应链仿真的设计。
2)熟悉动态表格的设计。
3)了解Conveyor作为生产缓存的方法。
4)了解拉动式系统的设计。
5)研究不同配送策略的利润情况。
二、实验环境电子商务实验室,计算机、Witness 2004 Educational Version 仿真软件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元素定义(Define)本系统的元素定义如表1-1所示。
元素定义后的witness页面截图如图1-1:图1-1 元素定义后的witness页面2、元素可视化(Display)设置各个实体元素的显示特征定义设置如图1-2所示:图1-2 各个实体元素的显示特征1)Part Buffer元素可视化的设置在元素选择窗口选择P1元素,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出现如图3所示对话框,设置它的Text、Icon和Style属性项。
图1-3 Display对话框2)Buffer元素可视化的设置选择Zhongxin元素,设置它们的Text、Icon、Part queue和Rectangle属性项,分别如图1-4、图1-5、图1-6、图1-2所示。
图l-4 Display Text对话框图1-5 Icon对话框图1-6 Display Part Queue对话框图1-7 Text对话框3)Machine元素可视化的设置在元素选择窗口选择Factory1元素,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出现如图11-1所示对话框,设置它的Text、Icon(机器图标)、Icon(可随状态改变颜色的图标),Part Queue。
如图1-7、图1-8、图1-9、图1-2所示。
图1-8 Icon对话框1-9 Icon对话框类似,在元素选择窗门选择Factory2、Factory3、Factory21,Factory22、Factory23元素,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出现如图1-1所示对话框,设置它们的Text、Icon(机器图标)、Icon(可随状态改变颜色的图标)、Part Queue。
物流信息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物流信息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物流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物流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处理和管理,提供支持和优化物流活动的决策与控制。
物流信息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旨在通过建立模型和仿真,分析和评估物流系统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最大化服务质量。
物流信息系统建模的第一步是建立系统的物流流程模型。
这一模型描述了物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从供应商到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各个参与方。
主要环节包括订单处理、运输、库存管理、信息交换等。
通过对这些环节的建模,可以了解到系统中的关键活动和流程,并且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和瓶颈。
在物流信息系统建模的过程中,难点在于如何准确地捕捉和描述复杂的物流活动和流程。
因此,可以采用建模语言和工具来实现这个目标。
例如,可以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或BPMN(商业流程建模符号)来描述系统中各个活动和流程之间的关系和交互。
此外,还可以通过数据流图和决策树等图形化工具,更加直观地表示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流程。
物流信息系统的建模不仅仅局限于流程模型,还需要考虑到物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和约束。
这些资源包括车辆、货物、仓库等,而约束则涉及到时间窗口、运输规则等。
通过将这些资源和约束纳入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物流系统中的运作情况,并评估不同策略的效果。
在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的模型之后,需要对系统进行仿真以评估不同策略的效果和性能。
通过仿真,可以模拟和分析不同的情景和决策,并观察其对物流系统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仿真来评估不同的调度算法对物流活动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方案。
此外,还可以通过仿真来研究不同的运输策略、仓储布局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物流信息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对于不同类型的物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传统的供应链物流系统,还是电商物流系统,都可以通过建模与仿真研究来进行优化和改进。
例如,在电商物流系统中,可以通过建模与仿真研究来分析和评估不同的配送策略,如物流集中配送还是末端配送等。
建模与仿真论文

仓储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建模与仿真是当今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其技术已渗透到各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
本书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基础,介绍了适用于任何领域的建模与仿真的一般理论框架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建模理论,介绍了建模方法论、模型的简化和建模的一般系统理论;二是仿真的基本方法,介绍了随机数的产生、离散时间和连续时间模型的仿真、离散事件模型及其仿真策略和系统仿真结果分析;三是建模与仿真的学科前沿,如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及Swarm 仿真、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工具——Petri网和分布建模与仿真。
物流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
作为物流系统的“输入”就是采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销售、物流信息处理等环节的劳务、设备、材料、资源等,由外部环部环境向系统提供的过程。
所谓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仓储物流系统是以其入库台、传送带、叉车、堆垛机、AGV小车、托盘、货物、缓冲区临时堆场、条码等为资源,并以入库活动开始,出库活动结束为事件的一类离散事件动态系统。
离散事件系统的时间是连续变化的,而系统的状态仅在一些离散的时刻上由于随机事件的驱动而发生变化.由于状态是离散变化的,而引发状态变化的事件是随机发生的,因此这类系统的模型很难用数学方程来描述.文中运用基于时间的Petri网建模方法建立仓储物流模型,该方法适于多种离散事件系统,并对其进行优化仿真,反映仓储中的物资及信息流向,可以优化物流操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仓储系统用在许多地方,如在产品配送中心,仓库的作用是存放制造业中的在制品原料和电子测试的设备。
所有这些系统,无论是手动或自动,共享仓储的基本功能:材料的接收,存储和拣选。
虽然这些应用背后的理念很相似,可是每个系统之间的特点可能有很大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ARIS的物流中心建模与仿真研究摘要本文结合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物流中心发展的绩效考核理念和方法,着重研究了在ARIS平台和考核体系的支持下,如何对物流中心的业务现状进行建模、仿真,并依据仿真结果对现有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模式进行梳理和改革,解决存在的瓶颈约束,从而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赢得契机。
文章中给出了华联物流中心的应用案例,案例中详细介绍了在绩效考核体系的支持下,通过对其业务流程的不断改进和资源的合理再分配,解决了华联物流中心配送费率高、差错率高、收货波动大、门店满足率低、作业人员效率低等阻碍华联物流发展的问题,使整个物流中心的管理和业务流程都有了全面的提升,华联物流中心也顺利地从成本中心转为利润中心。
本文研究内容的实践过程基于ARIS的软件平台以及上海海鼎公司的HDWMS(仓库管理系统)系统,结合华联物流的案例,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实现,证明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引进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优化资源配置,成为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物流中心;绩效管理;业务流程;ARIS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Based on ARISAbstractA novel conception is put forward in this article to mak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s work more proficien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Main research focus on th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existing business process and modes of operation supported by ARIS platform and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 we can reform the existing business process, solve the bottleneck, improve efficiency and reduce costs. So we can service customer better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HuaLia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is introduced as a illustrative case in this article. In this case, After improving its business process and re-allocating resources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many problems about distribution center process are resolved, such as high cost, high error rate, violation of receiving goods, weak capability of storage, low efficiency, etc. The entire logistics center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experienced a comprehensive upgrade, and also it becomes a profit center from a cost center.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RIS software platform and HDWMS (Heading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from Heading information corporation. The research has proved that advanced management conception and methods of performance and optimization of reallocation of resources become very important for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Keywords: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Performance Management;Business Process; ARIS目录第1章 概述 (1)1.1 物流发展现状 (1)1.1.1 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 (1)1.1.2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2)1.1.3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3)1.2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4)1.2.1 本文研究的内容 (4)1.2.2 本文研究的意义 (5)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5)第2章 物流建模与仿真技术 (7)2.1 物流中心建模方法 (7)2.2 系统仿真方法 (8)2.3 小结 (9)第3章 基于ARIS的物流中心建模与仿真 (10)3.1 物流中心建模的方法和步骤 (10)3.2 基于ARIS的物流中心建模 (11)3.2.1 建模思想 (11)3.2.2 建模架构 (12)3.3 基于ARIS的物流中心仿真 (14)3.3.1 ARIS仿真方法 (14)3.3.2 ARIS-EPC流程仿真 (15)3.3.3 扩展的事件驱动的过程链图(eEPC) (17)3.4 ARIS建模与仿真在物流中心管理中的作用 (18)3.5 小结 (19)第4章 应用案例 (20)4.1 项目背景概述 (20)4.2 华联超市物流信息化建设介绍 (20)4.2.1 华联物流公司信息化建设主要解决的问题 (20)4.2.2 华联物流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21)4.2.3 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的有机结合 (22)4.2.4 华联物流公司信息化建设中采取的物流管理方法 (24)4.3 项目解决方案介绍 (26)4.4 系统整体架构方案介绍 (28)4.5 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28)4.6 华联物流中心ARIS建模 (31)4.6.1 组织结构视图 (31)4.6.2 业务功能视图 (31)4.6.3 业务流程视图 (32)4.7 华联物流中心ARIS仿真 (33)4.7.1 当前作业流程仿真模型 (33)4.7.2 当前分拣流程资源配置 (35)4.7.3 仿真时间数据 (35)4.7.4 分拣作业流程仿真结果分析 (36)4.7.5 分拣作业流程优化 (39)4.8 实施后的应用效果 (46)4.9 仓库管理模型 (48)4.10 小结 (49)第5章 结束语 (50)5.1 论文总结 (50)5.2 展望 (50)参考文献 (52)致谢 (54)第1章概述1.1 物流发展现状虽然传统的物流业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物流是上世纪90年代后,在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才开展起来的。
有专家指出,美国在1988年才真正开始走向现代物流,而日本也是在1992年开始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物流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现在物流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被称为社会的“第三利润源泉”。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改革和市场的开放,我国开始发展物流业。
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的概念。
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业产权关系日益明晰,生产、流通等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
国内开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物流企业,大多物流企业是由原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商业企业或工业企业等改造重组而来,但此时已有少数物流企业开始建立在物流理论上,根据物流运作规律进行组织与管理。
同时对物流的研究也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渗透。
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了我国物流业与世界物流业的合作与交流,使我国物流业发展开始走向国际化、全球化。
如今,电视购物、网络购物、邮购、电话行销、直销、网络与实体虚实结合还在创造出更多更精彩的商业模式。
“物流”在商业竞争的任何阶段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商业业态的发展和更替都对物流提出了新需求。
现代物流已不再是仓库加运输的概念了,在虚实结合创造出更多新商业模式的当今,现代物流开始向供应链的两端延伸,一端伸向供应商乃至工厂;另一端伸向零售末梢乃至个体消费者,贯穿了原料、生产、供应、门店到消费个体。
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管理融为一体,正在扮演着以物流为核心的未来商业服务平台作用。
以现代物流为核心贯穿整个供应链与社会形成高效协同工作,结合电子商务加载服务内容,就奠定了现代物流中心的历史核心作用和未来地位[1]。
1.1.1 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
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
在当今的电子商务时代,全球物流产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具体地说,就是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是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达到用户(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
可以这样讲,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全过程。
如图1.1所示。
图1.1 现代物流的概念Fig.1.1 Concept of Modern Logistics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己初露端倪,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二是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