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练气怎样练

合集下载

太极拳如何练气

太极拳如何练气

太极拳如何练气太极拳如何练气太极拳是一种注重内功的拳术,而调节呼吸对太极拳运动起着特殊的作用。

太极拳如何练气呢?下面店铺来给大家介绍太极拳如何练气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通过架子导引内气运行太极拳有一系列的动作,俗称架子。

架子是前人锻炼经验在姿势上的表现。

一个架子,总是要经过多方面的反复实践与总结才能创造出来,它是锻炼者的入门阶梯,因为有形的要比无形的好学。

架子除了有技击作用外,与某些气功动作有相似之处,即通过外部动作来导引内部的气血运行。

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曰:“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遍身躯之谓)……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腹松气敛入骨……牵动往来气贴骨而敛入脊骨。

”故习拳姿势必须正确,要讲规矩,唯有这样,才能达到练拳的功效。

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式歌”日:“气遍身躯不少滞……腹内松静气腾然……意气君来骨肉臣。

”太极先辈告诉我们:要想使气浑身周流,姿势就必须上下顺遂,劲不逆扭。

许多著名拳师,不讲什么理论,只是认真练好架子。

就有了一身好功夫,原因就在于架子体现着法则,包含着体、用、气。

只满足于能练套路,而不求其准确,则收效不大,甚至练拳多年而无气感。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

”架子不仅要准,而且要熟。

杨澄甫的弟子董英杰说过,练拳一次至少三趟:第一趟开展筋脉,第二趟较正姿势,第三趟再加形意。

纯熟之后,一出手便有意形,则进步更速。

拳势正确;又认真锻炼,就会由外科内,逐渐产生内气的周流,从最初的腹部充实,到手指麻胀、眼睛微光,到气遍身躯。

有志于练太极拳的同志,首先要懂架子,求身法的正确,否则徒耗精力,白费工夫,得不偿失也。

2.通过阴阳虚实变化调动内气的运行有人说,太极拳的奥妙精华,尽在虚实二字的运用。

阴阳虚实的变化是靠架子的正确体现的,尤其是在练拳的初级阶段。

太极拳呼吸方法

太极拳呼吸方法

太极拳呼吸方法目前练太极拳的呼吸方法就三种,一是自然呼吸;二是逆腹式呼吸;三是腹式呼吸。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呼吸方法。

欢迎阅读!太极拳呼吸方法自然呼吸大家好理解,后两种不太好理解。

所以我把后两种的呼吸方法用区别对比的方法来加以阐述。

总之,他们之间的区别并不太大。

首先,各门派的太极拳,起吸落呼两者都是一样的要求,什么叫起吸落呼?如所有太极拳的起式,均是两臂慢慢向上抬起时,为吸气。

两臂慢慢向下落时,为呼气。

第二,他们的不同点是,逆腹式呼吸是合吸分呼。

而腹式呼吸是分吸合呼。

如逆腹式呼吸在抱球式,或两臂向回拉时,为吸气。

两臂向外或向上走势时,如野马分鬃或斜飞势就为呼气。

而腹式呼吸则相反。

第三,气沉丹田,两者也是一样的。

但有些同志还不太清楚什么叫气沉丹田,我不从理论上阐述,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清楚了。

如练举重的,气必须沉到丹田,否则他就不会举出你要举的重量。

练太极拳也一样,气沉不到丹田,你在实战的技击中,你就发不出力。

所以过去的老拳师在传受太极拳时总是强调,要气沉丹田,怎样气沉丹田?我举的例子是一方面,另一面就是要求以意领气,气到力到,以气运身。

第四,是口鼻呼吸法,两者也是一样的。

口鼻呼吸法,就是在练拳时用鼻子吸气,口呼气。

呼气时口不须张大。

呼吸要慢匀。

第五, 在练太极拳时,还遵循两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静和松与呼吸相结合,两者也是一致的。

在练拳时要慢慢入静,头脑无杂念,逆腹式呼吸气才顺,在加上全身放松那就如虎添翼,就会很快进入气功态,当然任督二脉也就任转自由了。

目前大多数练太极拳的都在练逆腹式呼吸,如果没有老师的当面的指导,最好不要强调配合呼吸了。

陈氏太极拳的呼吸我国源远流长的养生健身法——导引术和吐纳术,在公元前四世纪已见于老子、庄子、孟子诸人的著作中。

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虚其心,实其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其意为呼吸的一开一合要自然,气息要由粗到细,由细到微,绵绵不断。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势呼吸法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势呼吸法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势呼吸法预备式: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站立,调整身形(舌抵上腭,提肛收复)松静自然之后调息,缓缓吸气引入丹田,吸足、吸满,意在丹田;而后徐徐将气呼出,意在涌泉穴,调息1-2次再开始打拳。

(呼吸要尽可能地细匀长,吸气要吸足,呼气要呼尽)1.起式(一动两次呼吸):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时吸气,意在丹田,左脚下落踏实时呼气,意在左脚,踏实后意在两脚涌泉穴;两臂上扬时吸气,意从丹田想至两肩、大臂、肘、小臂、手腕到手指,下蹲时呼气,意想沉肩、坠肘,最后想到丹田。

2.左(右)野马分鬃(一动一次呼吸共3次):虚步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蹬腿踏实之后,转腰、转跨、摆左(右)臂时呼气,意从丹田至腰,再到左(右)肩、大臂、肘、小臂、手腕想至虎口,右(左)手置于右(左)胯侧加下按的意念。

3.白鹤亮翅(一动一次呼吸):虚步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两臂分开意想拉开一弹簧时呼气,意在右臂上侧左臂下侧,胸微微张开再放松。

4.左(右)搂膝拗步(一动一次呼吸共3次):转腰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蹬左(右)脚踏实左(右)手搂膝拗步时呼气;意从腿到腰至右(左)手掌劳宫穴,右腿蹬到位时,右手也同时推到位,右(左)掌心突出中指微挺之后立刻放松。

5.手挥琵琶(一动一次呼吸):右脚跟半步,提左手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手合抱下搨,左腿钩脚尖下蹬时呼气,意在双掌和左脚跟。

6.左(右)到卷肱(一动一次呼吸共4次):虚步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退步推掌时呼气,意在左(右)掌推和右(左)肘,双手之间有引力感。

.左(右)揽雀尾(一动一次呼吸):摆掌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左(右)棚时呼气,意在左(右)肩和小臂外侧,有挤靠之意;抱掌回捋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手有下沉之意,转腰回挤时呼气,意在左(右)小臂,分掌回坐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按掌时呼气,意在腿、腰和双掌劳宫穴,双掌心微凸,中指微挺,有推山之意。

9.单鞭(一动一次呼吸):虚步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转腰蹬腿摆掌时呼气,意想腿、腰、左肩、左臂外侧至小指外侧。

太极拳练功要领

太极拳练功要领

太极拳练功要领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之一,也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健身运动。

太极拳练功要领涵盖了姿势、呼吸、阳气引导等方面。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太极拳练功要领。

一、姿势要准确正确的姿势是太极拳练功的关键。

首先,站直站稳,双脚分开与肩同宽,重心均匀分布在两腿上。

其次,身体保持纵轴线的平衡,腰部轻微后收,肩膀放松下沉,胸部收缩,颈部挺直,头顶微微提起。

手臂放松自然,手指微微弯曲,双手胯间停留,身体自然呼吸。

在太极拳的运动中,身体每一个部位的活动都要有一个规范姿势,这样才能练出标准的太极拳。

二、呼吸要有节奏太极拳的呼吸要求慢而深,如自然呼吸般轻松。

每当切换动作时,要以鼻吸气,口呼气,形成一种有节奏的呼吸方式。

在吸气时,以腹部为中心吸气,腹部随之鼓起;呼气时,腹部向内缩凹,吐出大量二氧化碳。

这样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让身体更健康。

三、劲力有所用太极拳所讲的“劲力有所用”,就是在呼吸的同时,将意念集中于身体各个关节点上,将内劲通过肌肉,骨骼,腰,背等部位传递出去,形成一种发力的状态。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一些动作需要通过内劲的运用来形成招式,而这种内劲只有在呼吸、意念、身法等一系列动作的配合下才能顺利实现。

四、阳气引导太极拳讲究“阳气引导”,也就是将自然界的气流引入体内,让身体更加舒适、自然。

练太极拳时,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安静环境,在放松身体的前提下,尽量使环境充满自然气氛。

可以想象整个身体都被柔软的光线包裹着,所有内心的负面情绪也一起消失了。

这样,可以让身体舒适、意识到人体与自然的紧密联系,通过放松,增强自身气场,从而让运动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

五、坚持不懈太极拳的初学者都必须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不断练习才会有好的效果。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伸展、放松身体,让身体的柔韧性得到锻炼。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动作非常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越来越容易。

需要注意的是,太极拳的练习应该是渐进的,动作应当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可能会受伤。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势呼吸法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势呼吸法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势呼吸法预备式: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站立,调整身形(舌抵上腭,提肛收复)松静自然之后调息,缓缓吸气引入丹田,吸足、吸满,意在丹田;而后徐徐将气呼出,意在涌泉穴,调息1-2次再开始打拳。

(呼吸要尽可能地细匀长,吸气要吸足,呼气要呼尽)1.起式(一动两次呼吸):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时吸气,意在丹田,左脚下落踏实时呼气,意在左脚,踏实后意在两脚涌泉穴;两臂上扬时吸气,意从丹田想至两肩、大臂、肘、小臂、手腕到手指,下蹲时呼气,意想沉肩、坠肘,最后想到丹田。

2.左(右)野马分鬃(一动一次呼吸共3次):虚步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蹬腿踏实之后,转腰、转跨、摆左(右)臂时呼气,意从丹田至腰,再到左(右)肩、大臂、肘、小臂、手腕想至虎口,右(左)手置于右(左)胯侧加下按的意念。

3.白鹤亮翅(一动一次呼吸):虚步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两臂分开意想拉开一弹簧时呼气,意在右臂上侧左臂下侧,胸微微张开再放松。

4.左(右)搂膝拗步(一动一次呼吸共3次):转腰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蹬左(右)脚踏实左(右)手搂膝拗步时呼气;意从腿到腰至右(左)手掌劳宫穴,右腿蹬到位时,右手也同时推到位,右(左)掌心突出中指微挺之后立刻放松。

5.手挥琵琶(一动一次呼吸):右脚跟半步,提左手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手合抱下搨,左腿钩脚尖下蹬时呼气,意在双掌和左脚跟。

6.左(右)到卷肱(一动一次呼吸共4次):虚步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退步推掌时呼气,意在左(右)掌推和右(左)肘,双手之间有引力感。

7.8.左(右)揽雀尾(一动一次呼吸):摆掌抱球时吸气,意在丹田,左(右)棚时呼气,意在左(右)肩和小臂外侧,有挤靠之意;抱掌回捋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手有下沉之意,转腰回挤时呼气,意在左(右)小臂,分掌回坐时吸气,意在丹田,双按掌时呼气,意在腿、腰和双掌劳宫穴,双掌心微凸,中指微挺,有推山之意。

9.单鞭(一动一次呼吸):虚步摆掌时吸气,意在丹田,转腰蹬腿摆掌时呼气,意想腿、腰、左肩、左臂外侧至小指外侧。

打太极拳呼吸用顺腹式还是逆腹式

打太极拳呼吸用顺腹式还是逆腹式

打太极拳呼吸用顺腹式还是逆腹式熟悉打太极的朋友都知道太极拳的练习中需要常用到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

那么打太极拳呼吸用顺腹式还是逆腹式呢?下面和店铺一起了解一下吧。

打太极用顺腹还是逆腹1、打太极拳呼吸用顺腹式还是逆腹式太极拳的腹式呼吸分两种,一种是顺腹式呼吸,一种是逆腹式呼吸。

所谓顺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也称“自然腹式呼吸”。

而逆腹式呼吸方法则相反:吸气时腹部凹进,呼气时腹部突出,也被称为“改造自然反式呼吸”。

练习太极拳一般采用逆腹式呼吸,因为逆腹式呼吸更有利于导引行气。

不过,逆腹式呼吸比较难,初学太极拳时应先从自然呼吸开始,循序渐进。

慢慢地由自然呼吸过渡到顺腹式呼吸,再过渡到逆腹式呼吸。

2、打太极拳怎样练习顺腹式呼吸练拳时,在全身放松、虚领顶劲、立身中正的姿势下,口唇微闭、齿轻合,舌尖舐上鄂,进行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有顺逆两种。

腹式顺呼吸的练法如下:缓缓从鼻孔吸气,用意引导,气体有徐徐下行的感觉,送入腹部脐下,力求自然,不许使力硬压。

在吸气过程中,横膈膜下降,轻轻挤压腹腔内脏器官;腹部随之隆起,胸廓自然收缩(术语叫做“提肛”或“吊裆”),随即缓缓从鼻孔和嘴唇呼气。

呼气时横膈膜上升,下腹部随之回缩,肛门括约肌自然随着呼气而放松,一呼一吸,毫不勉强。

呼吸时,肛门括约肌随着一松一紧(松的时间比较长,紧的时间比较短),有助于防治内痔、便秘和遗精等病症。

通过“气沉丹田”的呼吸运动,横膈膜一上一下,带动内脏做轻微的自我按摩运动,促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

3、打太极拳怎样练习逆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变容呼吸。

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横隔肌随之收缩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横隔肌上升还原,使腹腔容积变大。

与之对称的是顺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作等容呼吸。

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时改变腹腔容积,而使腹腔改变的内容物又不是吸人或呼出的空气,而是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是“内气”。

太极拳气功修炼法

太极拳气功修炼法

太极拳气功修炼法太极拳气功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

要打好太极拳,必须先进行太极气功的修炼,练好太极气功便可为太极拳的体用提供浩然之正气。

太极气功的练习方法分为站功、坐功、卧功、动功等不同形式,这里介绍的是部分站桩功的修练法。

一、无极站桩功站桩功的练习方法很多,练习不同的功法便会产生不同的功效。

无极站桩功是诸多功法中较为简单而。

又极为重要的一种。

行无极之功,当首推心静。

心静始能体松,四肢面骸犹如荡然无存,念中渐呈一派虚无缥缈的空寂之象,惟有一线气机蕴含其间。

待其静至极时,气机方始流动,气动则太极生成。

所有的气功功法,皆来源于无极之中。

做法两腿微屈膝开立,两脚间距约同肩宽,立身中正,全身放松,两手心环抱于腹前。

舌舐上腭,二目轻闭,内视丹田(图1)。

待姿势站好后,先将头顶上的浊气降下,可试想从头顶向脚下驱赶着一团云雾,并使之在脚下缓缓向周围散开;同时肢体也随着下行的浊气逐段放松,待全身放松后,意念移至祖窍处,与闭眼后的内视线同时下达丹田。

此时在自我潜意识中便放弃了眼、耳、口、鼻对外界的感知作用,只是用意念去想、看、听丹田的细微变化,静心炼气。

这便是封闭“四门”(指眼、耳、口、鼻),也叫做“锁心猿、拴意马”。

此后便开始入静。

意念蓄守丹田,静立45分钟至1小时后即可收功。

收功时两手轻贴腹部围绕着肚脐边缘沿逆时针方向左上右下(女子是沿顺时针方向右上左下)地转环揉摩(图2一①、②),速度要徐缓而均匀,并渐渐将双手揉转的圆圈扩展开来,转到第36圈时,两手上行可摩挲乳上之胸,下运可揉按脐下小腹。

转足36圈后,即转向右上左下沿顺时针方向(女子转沿逆时针方向)转环揉摩(图2-③、④、⑤)。

双手揉转的圆圈由大渐小,转至第24圈时,两手沿脐部边缘揉转一圈,随后轻轻按贴脐部静立片刻。

当两手贴腹圆转揉摩时,意念的活动恰似在腹腔内与两手同时移转,习之日久则此内动之意渐渐明显且与外动之形逐渐融成一体,这样便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收功效果。

太极拳八种呼吸方式

太极拳八种呼吸方式

太极拳八种呼吸方式如今练习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出于对太极拳运动的热爱,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对太极拳动作的关注,更注重太极拳内涵的衍生,比如太极拳的呼吸。

那太极拳的呼吸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吧!太极拳八种呼吸方式一、“起与落”的呼吸:这主要指的是手臂动作和呼吸的配合。

当手臂由体侧向上举起时,应当均匀地吸气;当手臂举至肩平向下按时,应当均匀地呼气。

都应用鼻子呼吸。

如陈式老架一路的起势和收势,都手臂向上举起时,就应均匀地吸气,当手臂下按时,就应当均匀在呼气。

二、“开与合”的呼吸:这里主要指的也是手臂动作和呼吸的配合。

当手臂向外展开时,就应当均匀地吸气;当手臂向里合时,应当均匀地呼气。

如陈式一路的懒扎衣。

当双手大逆缠弧形转开时,应当均匀地吸气,当双手顺缠弧形而合。

同时脚跟内侧擦地成侧弓步时,应当均匀地呼气。

三、“升与降”的呼吸:这里主要指的是身体重心的上升和下降与呼吸的配合。

当身体重心上升时,应当均匀地吸气;当身体重心下降时,应当均匀地呼气。

如陈式一路的斜行拗步,当身体下降做斜行拗步时,应当缓慢均匀地呼气;当身体重心上升准备做上三步时,应当均匀地吸气。

四、“屈与伸”的呼吸:这里主要指的手臂动作和呼吸的配合。

当手臂屈肘回收时,应当均匀地吸气;当手臂由屈到伸时,应当均匀地呼气。

如陈式一路的上三步,当手臂随腰缠丝屈肘微屈的过程,应当均匀地吸气;当右手臂随脚向前伸,左手向后时,应当均匀地呼气。

五、“蓄力与发力”的呼吸:这里主要指全身和手脚动作与呼吸的配合。

如陈式一路的掩手肱拳,当全身和手脚蓄劲时,应当均匀缓慢地深吸气,当右拳内旋迅速向右斜前方发出时,应当迅速地大呼一口气,鼻嘴一块呼。

蓄劲如拉弓,吸气相对的长,发力如射箭。

呼气相应地短,这也是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六、“内旋与外旋”的呼吸:这里主要指手臂动作和呼吸的配合。

当拇指带动前臂向手心方向旋转(里转)时。

应当均匀地吸气,当拇指向手背方向旋转(外旋)时,应当均匀地呼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练气怎样练
太极拳练气怎样练
太极拳练气怎样练1.通过架子导引内气运行
太极拳有一系列的动作,俗称架子。

架子是前人锻炼经验在姿势上的表现。

一个架子,总是要经过多方面的反复实践与总结才能创造出来,它是锻炼者的入门阶梯,因为有形的要比无形的好学。

架子除了有技击作用外,与某些气功动作有相似之处,即通过外部动作来导引内部的气血运行。

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曰:“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遍身躯之谓)……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腹松气敛入骨……牵动往来气贴骨而敛入脊骨。

”故习拳姿势必须正确,要讲规矩,唯有这样,才能达到练拳的功效。

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式歌”日:“气遍身躯不少滞……腹内松静气腾然……意气君来骨肉臣。

”太极先辈告诉我们:要想使气浑身周流,姿势就必须上下顺遂,劲不逆扭。

许多著名拳师,不讲什么理论,只是认真练好架子。

就有了一身好功夫,原因就在于架子体现着法则,包含着体、用、气。

只满足于能练套路,而不求其准确,则收效不大,甚至练拳多年而无气感。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
神明。

”架子不仅要准,而且要熟。

杨澄甫的弟子董英杰说过,练拳一次至少三趟:第一趟开展筋脉,第二趟较正姿势,第三趟再加形意。

纯熟之后,一出手便有意形,则进步更速。

拳势正确;又认真锻炼,就会由外科内,逐渐产生内气的周流,从最初的腹部充实,到手指麻胀、眼睛微光,到气遍身躯。

有志于练太极拳的同志,首先要懂架子,求身法的正确,否则徒耗精力,白费工夫,得不偿失也。

太极拳练气怎样练2.通过阴阳虚实变化调动内气的运行
有人说,太极拳的奥妙精华,尽在虚实二字的运用。

阴阳虚实的变化是靠架子的正确体现的,尤其是在练拳的初级阶段。

王宗岳《太极拳论》开宗明义提出:“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

人体的阴阳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对平衡的。

阴进则阳退,阳进则阴退.偏盛偏衰.就会形成疾病。

太极拳在锻炼身体方面,就是力求达到阴阳平衡。

其手段即通过不断的虚实变化,使气血周流全身。

拳意催气动,气催肢动,目随手动,手随目动,足步稳健,左旋右转,矫捷如龙。

例如一拳势左腿实右腿虚,一变换姿势即成右腿实左腿虚,由于重心的不断转移变换,一会儿左实右虚,一会儿右实左虚,这样气血也就在身体内部转换、周流。

练拳时只要注意心静体松,分清架子的虚实转换,就会感到体内气血流动,从而得圆活之趣。

虚实有前后、上下、左右之分,进一步则要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占煞。

细言之,一足应分虚实,一指亦应分虚实,甚至每个细胞都应分虚实,这就是“一处有一处虚实”。


时又以丹田为主,一变百变,故又谓“处处总此一虚实”。

练到此境界,就会“行气如九曲珠,无处不到”,气在体内运行亦如太极图了。

宋代二程语录有云:“人有寿考者,其气血脉息自深”。

气息既长,自有推动脏瓣、自我按摩的作用,脏腑强盛,百病何生?
太极拳练气怎样练3.通过呼吸促进内气运行
所谓呼吸即气之表现。

太极拳的呼吸除鼻吸鼻呼外,还采取腹式逆呼吸法,即吸气时,腹部往后(命门穴)吸,呼气时,腹部从后向前释放。

这就是内功,与气功的以后天练先天,以先天为后天是一致的。

吸时后天之气下降,先天之气便上升,呼时后天之气上升,先天之气下降。

通过这种腹式呼吸,可促使中气升降,开合,达到炼气之目的。

太极拳的气功,每式都配合呼吸,阴吸阳呼,一纳一吐。

练拳有一定造诣的人,一吸气能感到身体内部气血流向心脏及命门穴,一呼气则走向四肢。

太极重命门,气功重丹田。

丹田气充,气可贯通背部三关直入泥丸。

练太极拳要时刻注意发挥命门穴的枢纽作用,可收事半功倍之捷效。

命门穴是全身重心之所在,执中可达四旁。

劲贯脊中,力由脊发。

动作时命门穴为原动力之源泉。

劲向前去,命门穴后撑:合吸蓄势,命门穴先后拉。

发劲时,是人身爆发力的来源。

意气劲力的吞吐开合皆自此出入,还可调节全身的平衡,知命门方可知太极了。

太极拳的腹式呼吸运动,来自吐纳术,因此也要求细、匀、深、长。

但拳势包含着技击,因此,它的动作有一定的尺寸、走向,必须要了解架子的起承转合,以及蓄发转变的抑扬顿挫,才能和呼吸结合得很好。

当呼吸和架子一时不易配合得当时,可先
抽出一些开合分明的架子,如按的动作进行反复练习,直到呼吸顺时,至中气升降,前后晃动的感觉明显后。

再来配整套的拳。

初学腹式呼吸,结合架子练习,一定要自然,切勿逆气,或强行深呼吸。

否则有害无益。

气是可以练出来的,但更重要的是靠养。

“气以直养而无害”,练太极拳是养气之法,勉强出力使气,则违反自然,易伤内脏.静心养性,内气自生。

太极拳练气怎样练4.通过意识指挥内气运行
练太极拳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心静用意”(顾留馨《太极拳术》),太极拳以意运气并非故意运气,故运气膨胀,反滞而不灵。

所以王宗岳《行功论》提出“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万能收敛入骨。

”练太极拳时,要用心使气缓缓流行于骨肉内外之间。

俗话说:“意到气到。

”意为向导气随行,意之所至,气即至焉。

如意欲左右更迭运行,则气随左右手足更迭运行;如意欲转圈,则气就转圈。

气功强调意念锻炼,调心存神凝神,恬淡虚静,排除杂念,从心斋到坐忘。

太极拳是以意识引导动作,以心行气,用意不用力。

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全身在意不在气,意动身随。

二者均强调心意的统帅主导作用。

它们都有严格的姿势动作要求,特别是太极拳动作变化较多,意识集中、精神贯注是完成动作全面协调的保证。

太极拳为武当门的内家拳,故练法有重意气不重形之说。

它们均强调以心意为主导,气要畅达充沛,神要虚灵凝聚,体要松柔绵软,故练拳姿势要沉舒,心意要宁静。

心不静不能沉着,就不虚不灵,气也不能收敛入骨。

‘‘心为令,气为旗”,即是以心行气的最好说明。

练太极拳不能像静坐那样,身体不动以意领气,
这是因为拳有许多动作。

因此,要意随动作移动,从而带动气血运行。

例如作单鞭动作时,意由右手通过脊背而达左手,这样就有一部分气血随意通过肩、肘、腕而达左手,当左手到定点时,则觉指关节发胀.这就是体内气血在流注。

练拳尤要注意眼神,眼为心灵的窗户,眼到也即意到,气也就会跟着到。

因而陈氏太极的理论家陈鑫说:“内气何发何行,发于一心,而行于四肢之骨髓,充于四肢之肌肤。

”这就说明了太极拳是以意识来指挥内气运行的。

太极拳和气功都讲“气”,但这个“气”不是呼吸之气.而是指人体“真气”,它是人体固有的“元气”和后天水谷精微以及自然界之气的结合产物。

前日推广的一种智能开发功叫形神桩,这种功虽重在练形,但还是形、气、神的结合。

这种功法是与太极拳很好的结合,如太极拳的起势中的曲膝下蹲同时两阴掌下按,可意念双手下按地气,外导内行,气沉丹田。

又如野马分鬃的定式,可意念上手接天气,下手接地气,同时气贯四梢。

太极拳练气怎样练5.通过练拳达到效果和体会
我练拳已有10年的历程,通过几年的锻炼,高血压性心脏病、胃萎缩等病症已痊愈。

使我身强力壮。

精力充沛.我虽已七旬,但发黑眼明,脸色红润,而且心情乐观开朗。

我体会,要练好太极拳,首先『必须排除杂念,练好气,只有这样,才能真心真气练拳。

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就是这个道理。

其二,练拳必须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安格尔说:“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我牢记这句话,一直坚持打太极拳,晨昏无间、寒暑不易、雪雨无阻、繁忙不止,坚持每天早晨打太极拳。

其三,练功打拳,适宜于寂静的庭园与厅堂或安
静清新之地,这样全身放松,精神集中,有利于练好太极拳。

正是:欲闻回生绝妙处,劝君日日运太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