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森程序传输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数控机床作业指导书

数控机床作业指导书

数控机床作业指导书1目的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为依据,对实际存在的和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只适用于数控机床操作者在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作业指导文件。

3总则3.1本规程适用于金属切削机床进行加工作业的所有作业人员。

3.2使用金属切削机床作业人员除遵守本作业指导书外,还须遵守《生产设备作业安全总则》有关规定。

4操作规程4.1数控机床操作工人必须经过数控机床操作技术的拮训,经考试合格后领取数控机床操作证方可上机操作。

4.2数控机床操作工人须熟悉本机床的性能,对油压,风压等应随时注意异常现象的发生,并及时解决。

4.3要严格按本机操作使用说明书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允许将工具或其它物品放置在电控元件及阅读器附近。

4.4机床开车前应检查刀具补偿数字是否正确,穿孔机及纸带注意清洁,检查卡具,工件安装是否可靠。

4.5使用时应先接通主电源后,接通控制电源,工作结束后,应先断开控制电源后,断开主电源。

送电后,应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4.6加工前应仔细检查工件的加工程序,并在无加工的情况下开动机床2—3次,检验刀具轨迹无误后,方可进行加工。

4.7在加工程序调试正确后,必须将“程序保护”闭锁,并拔下钥匙。

当操作后人员离开机床时须断开伺服电源,并将机床锁定。

4.8机床工作结束后,应关闭机床电源,对机床进行保养,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4.9对机床加工后产生的铁屑及时回收,保持生产作业环境整洁,减少污染。

4.10机床使用的冷却液做到循环使用,产生的废机油进行回收,经过滤重新使用,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4.11对擦洗机床用的棉纱,定量发放,减少人为的浪费。

对使用后棉纱进行回收,降低污染。

传输作业指导书

传输作业指导书

光传输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传输室)
一、光传输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检修人员使用前必须熟悉设备性能和状态,了解设备结构后方可进行作业。

2.要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3.严格执行“三不动”、“三不离”的规定。

4.对电路板进行操作时,必须戴防静电手腕。

5.不得随意更改电路板功能开关状态。

6.主备板(冗余设备)倒换前、增加或修改业务后,均需对数据做备份。

7.通过网管查询网管状态、电路板状态检查时,要防止误操作导致设备状态改变。

8.检查设备电源线、地线连接是否安全可靠。

传输设备作业指导书

传输设备作业指导书
4) 机架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 1‰。即对于 2.2 米高机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 2.2mm;对于 2.6 米高机架,垂直偏差不应 大于 2.6mm。
5) 列内机架应用相互靠拢,机架间隙不得大于 3mm,列内机架面平齐,无 明显参差不齐。
2.3 电源线、地线布线要求
1) 电源线、地线应采用整段线材,不得在中间接驳。 2) 电源线布放、连接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电源线必须施工厂家配套电
2) 机柜内外(包括设备、DDF 架、ODF 架等配件)都应整洁干净,各种标 志正确、清晰、齐全,设备的空槽位应安装有防尘挡板。所有站点的防 静电手腕须插入设备上的防静电安装孔内,电路板插入后,应旋紧锁定 螺钉。
3) 靠近机柜或设备的地方要有走线槽或线管,以方便线缆的敷设,而且信 号线和电源线要分开布放。
(主要针对电源端子是否按设计要求布放及标签是否符合规范) 2.6.4. 设备地线工艺检查
(主要针对地线标签及施工工艺、地线类型是否符合规范)
3. 站点开通
填写隐蔽工程现场签证表 安排站点开通前,督导人员和监理人员需确定站点是否具备传输开通条件,条 件包括:电源情况、割接情况确认。
1) 电源情况:室内微蜂窝,和站点室内覆盖专业确认插座是否装好,是否 有电。大站:与配套确认机房已通电,和无线施工单位确认 DC 是否已
PTN 950:
PTN 910:
3. 阿尔卡特 1642EM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1642EM(边缘复用器)是一个工作在 155Mb/s,适用于接 入及客户层的 MSTP (多业务传输平台)设备。该产品可以提供多种速率 SDH, PDH 及数据接口 ,可以工作在多 线路 TM (Multi-Line TM)和多方 向 ADM (Multi-ADM)等方式,提供 SNCP 线路保护。1642EM 采用盒式紧凑型结构, 可选择提供 DC48V,DC24V 或 AC220V 供电并可提供双电源冗余保护。

电脑与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传输及操作

电脑与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传输及操作

电脑与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传输及操作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14 更新时间:2005-10-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摘要介绍电脑与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传输软件及操作方法关键词数据传输软件中图分类号TP334 文献识别码B近年来,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先后从日本、德国、美国、台湾、奥地利、等国陆续引进数控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数十台。

以前,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输入采用纸带传输程序或是手工输入时,存在如下缺点:(1)纸带传输效率低,识别正确率低;(2)纸带传输程序时会将机床中原有的程序自动删除;(3)纸带不易长时间保存;(4)手工输入效率低,编程者劳动强度大,易出错;(5)CNC内存较小,程序比较大时就无法输入。

针对上述问题,公司应用PCIN4.2和DNC4.0数控机床的数据传输软件,通过笔记本电脑,即可解决所有数控机床的程序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DNC4.0数据传输软件是台湾NEWCAM为WINDOWS操作界面,适用于FANUC—16i系统、FANUC—18M系统、SIEMENS—840D。

PCIN4.2软件(SIEMENS公司出品),DOS操作界面,适用于较早的NC操作系统,如FANUC—0、6系统、SIEMENS 850系统。

接口,通过笔记本电脑与数控机床CNC之间用一根RS232数据传输电缆线联接,即可快速而准确地实现互相传输的目的。

下面分别介绍DNC和PCIN的使用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1、DNC软件的使用(1)参数设置利用笔记本电脑传输程序,将数据线连接好。

打开电脑中的DNC软件,出现菜单界面。

点击“参数”键后,参数对话框中,添入相应内容:收送码别:ASCII;收送埠值:COM1收送速率:19200;同位检查:偶数;资料长度:7;停止位元:1;交谈模式:控制器码,收送目标:控制器。

参数设置完成后按“确定”键(注意参数必须与机床搭配,否则无法进行程序传输)。

(2)传送程序将电脑中存储的已编制好的程序传送到机床中。

排钻作业指导书-3

排钻作业指导书-3
惠州市大森家具有限公司
版次
A/00
页数
1/2
文件编号
DS-WI-PD-03
三级文件
排钻作业指导书
生效日期
2011.08.28
1、目的
通过规范作业程序,使排钻加工工件符合质量要求,避免因不规范操作而造成意外。
2、适用范围
排钻。
3、作业准备
(1)将机台及作业场所清理干净。
(2)检查钻头是否锋利。
(3)检查气压是否为6~7PA。
(1)每加工一种工件,必须做首件自检。
(7)作业结束,关闭电源,将现场清理干净。
5、注意事项
(1)换钻头时,用台钻专用钥匙插入台钻前端钥匙孔内,向右旋转即可。
(2)如果中心轴松落、震动,或有异常气味与声音,应立即关机。
修订栏
修订日期
版次
章节号码
修订摘要
修订者
核准:审核:制表:
(4)通过试机,看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5)准备好材料和辅料(垫板、纸皮等)。
4、作业程序
(1)根据生需要,确定是采用全自动排钻,还是半自动排钻。
(2)根据图纸要求选用合适的钻头并安装好,同时确定钻孔深度。
(3)根据图纸要求调整好排钻钻头位置。
(4)启动排钻,将工件平行地送入输送带。
(5)用半自动排钻作业时,先将工件送上输送带,双手用力固定工件

大型设备卸车、运输作业指导书要点

大型设备卸车、运输作业指导书要点
1



1.全面负责大型设备卸车的技术工作,参加相关图纸会审,设计临时吊装设施,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预算、技术、安全措施,并主持技术交底工作。
2。深入现场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安全隐患,按照指导书的要求指导施工。
3。配合班组长进行施工验收的自检工作。
4。记录、整理施工记录和验收记录。
5




1.全面负责大型设备卸车工作的安全。
2.参加对指导书的审核工作,参加安全交底双签字工作,在工作中认真检查指导书的执行情况.
3.深入现场施工一线,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督促采取防患措施,有权责令先停止工作,并立即研究处理。
4.做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3.3作业工机具
施工作业工机具统计表
3
索具安全系数低
安全系数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4
起重作业区域内有非作业人员通行
设警戒区域,设专门监护人,拒绝任何人通过。
5
设备运输
运输路线、设备通过处地下设施加固等检查合格,专人领车、监护设备与车体加固.
6
指挥信号不规范
使用标准信号、信号要清晰准确
7
地锚埋设不规范
地锚经计算合格,按要求埋设
8
施工触电
施工场所要干燥、电源线架空,或埋入地下,作业区域内无架空裸线。



4
起吊装置、索具配置检验

*
*
5
运输用拖排、道木、滚杠或平板车准备
*


6
拆除设备与车皮或船舶的加固



W
7
大型设备的抬吊或单机吊装

电力传输作业指导书

电力传输作业指导书

电力传输作业指导书1.引言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对电力传输作业的详细指导,以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作为电力传输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本指导书的要求和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2.作业准备2.1 确保作业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和培训;2.2 检查设备工作状态,确保其符合作业要求;2.3 完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地点、时间和所需材料;2.4 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

3.安全措施3.1 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3.2 严格遵守电力传输作业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3.3 确保临近区域得到有效隔离和警示,防止非作业人员的闯入;3.4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来完成作业,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3.5 对必要的电气设备进行绝缘测试,确保其工作状态安全可靠;3.6 在作业过程中严禁饮食、吸烟等有潜在危险的行为。

4.作业流程4.1 在作业前进行必要的物品清点,确保所需工具和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4.2 按照作业计划,有序地进行作业准备;4.3 严格按照作业指引,操作设备和进行传输作业;4.4 在作业过程中随时注意作业环境的变化,确保其安全和稳定;4.5 及时记录作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情况。

5.事故应急处理5.1 若发生突发情况或事故,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5.2 根据事故性质和程度,采取适当的紧急救援措施;5.3 及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情况,配合事故调查工作。

6.作业结束6.1 在确认作业结束前,对作业场地和设备进行必要的清理和整理;6.2 确认作业对象已安全送达,并进行相关检验;6.3 对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进行总结和反馈。

7.总结电力传输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任何疏忽和违规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本指导书提供了详尽的作业流程和安全要求,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切实负责地完成任务。

通过遵守本指导书的规定,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完整性。

大森数控 DASEN-9i 说明书

大森数控 DASEN-9i 说明书

DASEN-9i操作手册编程手册请仔细阅读本手册,并作为后续参考目录Ⅰ编程操作第一部分 概述 (1)1.规格 (2)1.1基本功能 (2)1.2辅助功能 (6)1.3 主轴功能 (6)1.4 刀具功能 (6)1.5 编辑 (6)2.地址码一览表 (7)3.G码一览表 (7)4.辅助功能(M2位数) (9)4.1 自动方式 (9)4.2 手动方式 (9)5.CRT/MDI面板的说明 (10)6.机床操作面板的说明 (12)6.1方式选择 (12)第二部分手动加工 (17)1.概述 (17)2.机床的启动 (17)2.1 通电 (17)2.2 机械原点的设定 (18)3.电源关闭 (19)4.手动方式操作 (19)4.1 设定手动方式 (19)4.2 手动方式显示的坐标系切换 (19)4.3 手动方式坐标系的建立 (21)4.4 手动点动进给(JOG进给) (24)4.5 手轮进给 (25)4.6 主轴控制 (26)4.7 冷却控制 (26)第三部分编制程序 (27)1.概述 (27)2.程序结构 (27)2.1 程序段 (27)2.2 字(地址码) (28)2.3 输入方式 (28)2.4 小数点输入方式 (28)2.5 程序名称 (29)2.6 顺序号 (29)2.7 选择性程序跳步 (29)3.控制轴和坐标系 (29)3.1 控制轴 (29)3.2 坐标系 (30)3.3 进给功能 (31)4.准备功能(G指令) (34)4.1 位置定位(快速进给:G00) (34)4.2 直线插补(G01) (36)4.3 圆弧插补(G02,G03) (38)4.4 平面选择(G18) (42)4.5暂停(G04) (43)4.6精定位 (G09) (44)4.7英制指令/公制指令转换(G20,G21) (47)4.8参考点(原点)复归 (G28, G29) (47)4.9返回第2~4参考点(G30) (48)4.10螺纹切削(G32) (55)4.11 刀尖R补偿(G40,G41,G42) (57)4.12加工坐标系设定(G50) (65)4.13 本地坐标系(G52) (67)4.14机械坐标系选择(G53) (68)4.15选择加工坐标系(G54~G59) (69)4.16外径切削固定循环(G90) (71)4.17螺纹切削固定循环(G92) (72)4.18端面固定循环(G94) (74)4.19恒线速控制(G96,G97) (76)4.20每分进给 每转进给(G98,G99) (77)5.辅助功能(M指令) (79)5.1 程序停止(M00) (79)5.2 选择停止(M01) (79)5.3 程序结束(M02,M30) (79)5.4 子程序控制(M98,M99) (80)6.主轴功能(S码)、刀具功能(T码) (85)6.1 主轴功能 (85)6.2 刀具功能 (85)7.子程序 (86)7.1 子程序的编制 (86)7.2子程序执行 (86)8.综合编程实例 (87)第四部分MDI运行 (89)1.概述 (89)2.MDI操作 (89)2.1 MDI方式 (89)2.2 显示内容的选择 (89)2.3 模态数据显示 (92)2.4 坐标系设定 (93)2.5 点位控制 (94)2.6 直线插补 (95)2.7 圆弧插补 (96)2.8 固定循环 (97)2.9 子程序 (99)2.10 刀尖R补偿 (100)2.11 其他指令 (100)第五部分自动加工 (101)1.概述 (101)2.编辑 (101)2.1 概述 (101)2.2 编辑页面的说明 (102)3.程序的输入方法 (103)3.1 NC指令输入程序 (103)3.2 编辑键的使用方法 (104)3.3 编辑的注意事项 (105)3.4 编辑程序 (106)3.5程序的清除 (111)3.6 程序的更名 (112)3.7 程序的复制 (113)4.刀补的设定 (114)4.1 概述 (115)4.2 刀补设定 (116)4.3 刀补的清除 (121)4.4 刀补值输入 (121)4.5 刀补值输出 (121)5.自动方式操作方法 (122)5.1 急停 (122)5.2 复位 (122)5.3 循环启动 (122)5.4 进给保持 (123)5.5 单程序段 (123)5.6 选择停止 (123)5.7 空运行 (123)5.8 辅助功能锁住 (124)5.9 机床锁住 (124)5.10 选择程序段跳步 (124)5.11 进给倍率 (124)附录 (125)1.故障信息 (125)1.1 表示伺服轴的信息 (125)1.2 运行页面的出错信息 (126)1.3 其它出错信息 (127)1.4 通讯故障信息 (127)1.5编辑的出错信息 (128)1.6 参数设定出错信息 (128)2.通信格式 (129)2.1 通信代码 (129)2.2 可以使用的字符 (129)2.3 输出方法 (131)2.4 输入的方法 (132)Ⅱ系统参数1.进入参数画面 (134)2.浏览参数 (134)2.1 按功能查看参数 (134)2.2 按序号查看参数 (136)3.修改参数 (137)4.参数设定内容 (138)4.1基本设定相关 (138)4.2 计数器,原点相关 (139)4.3速度,加速度相关 (143)4.4伺服相关 (150)4.5手动进给相关 (156)4.6辅助功能,控制信号相关 (157)4.7程序(固定循环)相关 (165)4.8显示控制相关 (168)4.9反向间隙,反馈报警相关 (169)4.10区间误差补偿相关 (170)4.11行程限位相关 (174)4.12座标补偿值相关 (177)4.13编辑、通信相关 (180)Ⅰ编程操作i第一部分概述前言感谢您选用本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森程序传输作业指导书
一.计算机传输到机床
1.在机床面板上选择"DIAGN IN/OUT"
2.会出现#(1)数据(程序号)
3.按下"INPUT"
4.在桌面上双击图标CIMCO EDIT v
5.5,打开传输软件
5.点击软件上方的“机床通讯”后,如果选择"发送S"可以把软件窗口当前的程序传输到机床,如果选择"发送文件"可以把文件夹内的程序传输到机床
6.选择“发送S”或者“发送文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内,选择点击“ds”
7.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程序传输
二.机床传输到计算机
1.在桌面上双击图标CIMCO EDIT v5.5,打开传输软件
2.点击软件上方的“机床通讯”后,如果选择"接收S"可以把接收的程序存到“当前窗口”,然后选择“文件另存为”,存到想要的地方。

如果选择"接收文件"可以把程序传输到电脑“指定的文件夹”
3.选择“接收S”或者“接收文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内,选择点击“ds”
4.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5.在机床面板上选择"DIAGN IN/OUT"
6.会出现#(1)数据(程序号)
7.按下"INPUT"
生产部
2016.0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