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概况
扬州简介导游词大全(5篇)

扬州简介导游词大全(5篇)扬州简介导游词大全篇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各位游客: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句。
此外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也曾将数百首歌颂扬州风光的诗歌留给了后人。
今天,我们将去领略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风采。
游客们: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江苏中部,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通扬运河贯穿东西。
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
扬州是苏北重镇之一,江淮地区水陆交通枢纽。
辖广陵、郊区2区,仪征、高邮、江都3市和邗江、宝应2县。
全市总面积6658平方公里,总人口439万,其中市区面积148平方公里,人口44万。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境内的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市、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
仪征市、邗江县和扬州市郊区的北部为丘陵。
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
境内主要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和邵伯湖等。
扬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
吴王夫差构筑耶城是扬州建城的开始。
楚怀王十年(公元前319年),楚国打败了越国,在邢城基址上第二次筑城,因城墙“广被丘陵”,改称“广陵”。
这是扬州定名广陵的开始。
秦汉之际,因广陵县城靠近长江,为一县之都会,所以,又更名为江都。
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南来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长江下游一带的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
隋代统一中国后,才改称扬州,据说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为九州,扬州的改名取意于《禹贡》中的“淮海惟扬州”。
扬州的繁华,使身在北方的隋场帝杨广不胜向往,他在夜间也“吾梦扬州好”。
于是他征调了数以万计的民夫开挖了南起临安(杭州),中经东都洛阳,北至琢郡(北京)的南北大运河,并在扬州蜀冈、雷塘一带大建宫殿、苑囿。
三次由洛阳乘龙舟南游扬州,使当时的扬州成为拥有50万人口的重要商港。
唐时,扬州商业的繁荣,在全国范围内居第一位,超过四川,有“扬一蜀二”之说,“雄富冠天下”之誉。
这时的扬州还成为国际贸易港口,东南亚及西亚诸国的商船都来到扬州进行贸易。
扬州概况

扬州概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各位游客: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句。
此外还有许多的文人骚客为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华美的篇章,现在我们将去领略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风采。
扬州简称扬,是江苏省苏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
历来是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苏北的重要门户。
现辖广陵、邗江、江都3个区,宝应一个县,代管仪征、高邮2个县级市,总面积6628平方公里。
是全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扬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
吴王夫差构筑耶城是扬州建城的开始。
楚怀王十年,楚国打败了越国,在邢城基址上第二次筑城,因城墙“广被丘陵”,改称“广陵”。
这是扬州定名广陵的开始。
秦汉之际,因项羽在此临江建都,从此便有了“江都”这个名字。
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南来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长江下游一带的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
隋炀帝杨广开通大运河,扬州成为运河与长江的从横交汇点。
唐代,扬州凭借着交通的优势在长江、黄河、淮河流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国内市场的南北大冲,百货所集之地,是东南大都会,享有“杨一一二”的美称,外国商人也云集于此,扬州与广州、泉州、明州同为全国四大对外贸易口岸。
宋元明三朝,扬州的政治、军事、文化在全国范围内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清代康雍乾时期,扬州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更是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
扬州是风光秀美的风景城,扬州是人文荟萃的文化成,扬州是博大精深的博物城,扬州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城,扬州是物产富蔗的丰乐城,扬州还是国际交往的友谊城。
悠悠千古,经过无数王朝的兴衰更迭,扬州先民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
今日的扬州,不仅是名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也是苏北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自古就“人杰地灵”的扬州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奋进雄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这是扬州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源于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精神氛围,这些都正成为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精神支柱,努力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
介绍扬州导游词概况(六篇)

介绍扬州导游词概况扬州市,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诗词之市、中国温泉名城。
扬州是中国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江苏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三角洲北翼,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也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三江口、江都水利枢纽)。
所辖的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与仪征市位于通扬运河以南,高邮市、宝应县则位于通扬运河以北。
扬州市景色秀美,城市建筑多古风,至今已有近____年的建城史。
[1]扬州被誉为“扬一益二”,有“月亮城”的美誉。
____年____月____日,米尔肯研究所首次发表了“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
____年____月____日,标准排名发布“____年中国大陆城市财力____强排行榜”,扬州以____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名第____位。
介绍扬州导游词概况(二)我的家乡在扬州,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____年的历史。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扬州情有独钟。
扬州园林更是享有盛名:瘦西湖、个园、何园、小盘谷……我最喜欢的就是被誉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的“个园”。
个园主人十分喜欢竹子。
大诗人苏东坡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个园主人曾想取名为“竹园”,后感到太俗,于是取用“竹”字的一半,取名为“个园”。
由此可见,个园的竹子非常之多。
有斑纹点点的斑竹,有母子围绕的慈孝竹,还有枝叶碧绿、枝干枯黄的黄杆乌哺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龟甲竹了。
龟甲竹奇形怪状、姿态独特。
它弯弯曲曲,一节一节地隆起,像一根粗粗的波浪线。
隆起的那一节酷似龟背,所以被称为“龟甲竹”。
它象征着健康,预示着长寿。
漫步在这竹林中,我深深陶醉了。
个园不仅有千姿百态的竹子,还有形态各异的假山。
有关扬州的介绍

扬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扬州是江南水乡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中国的文化瑰宝。
扬州历史上曾是唐代淮南道治所,吴王孙权、南宋皇帝刘裕等在此设立都城。
扬州的园林文化也是举世闻名,瘦西湖、个园、何园等园林名胜都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此外,扬州的古街区也是不可错过的景点,如东关街、彩衣街上,古色古香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都能让人感受到扬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扬州的风景也是独具特色。
瘦西湖是扬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其湖光山色与古典园林相得益彰。
何园则以水景著称,园内水池纵横,假山叠嶂,景色优美。
个园则以竹景为主,四季如春的竹林让人感到宁静而幽雅。
扬州的美食也是不可错过的。
扬州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清淡、鲜美、精致著称。
扬州炒饭、扬州干丝、蟹粉汤包等都是扬州特色美食的代表。
此外,扬州的早茶也是非常有名的,各种点心如三丁包、豆沙包、蟹黄包等都让人垂涎欲滴。
总的来说,扬州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无论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园林文化、优美的风景还是美食,都让人流连忘返。
在扬州旅游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的
传统文化,还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和体验到当地人的生活文化。
因此,如果你有机会来到中国江苏旅游,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美丽的城市——扬州。
扬州概况

扬州市
一,城市概况
扬州是苏中地区的中心城市。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通过润扬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引领苏中对接江南,城区正处在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是长江三角洲都市群辐射苏北,鲁南,皖东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扬州市总面积6634平方千米,辖广陵淮扬、邗江和宝应1个县,,代管江都,仪征,高邮3个县级市。
全市总人口460万。
扬州属于亚热带湿润的气候区。
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为1020毫米。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则要从公元2480年说起。
在此以前扬州附近称邗国,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灭邗国,在今扬州西北蜀冈之上筑邗城,这是见诸史籍最早的扬州城。
吴王夫差兴师北上,于是征发民夫,从长江经邗城北凿邗沟,连接一些湖泊,达到淮河,这就是《左传》记载“吴城邗沟通江淮”,邗沟即为最早的运河。
汉代,扬州是封建藩王的封地,藩国的都城。
都市繁荣,人丁兴旺,由煮盐和冶炼带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
隋唐时,扬州成为运河长江的纵横交汇点。
扬州城市的简介

扬州的美食
十大名点是:三丁包子、千层油糕、双麻 酥饼、翡翠烧卖、干菜包子、野鸭菜包、 糯米烧卖、蟹黄蒸饺、车螯烧卖、鸡丝卷 子 十佳风味小吃是:笋肉锅贴、扬州饼、蟹 壳黄、鸡蛋火烧、咸锅饼、萝卜酥饼、鸡 丝卷、三鲜锅饼、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饺
十佳特色小吃是:四喜汤团、生肉藕夹、 豆腐卷、笋肉小烧卖、赤豆元宵、五仁糕、 葱油酥饼、黄桥烧饼、虾籽饺面、笋肉馄 饨
扬州风土人情
1
2
扬州习俗称订婚为"下茶" 订婚又叫"定婚" 有大定、小定之分 小定又称"稳亲",是在男女尚年幼情况下的定婚形式
大定就是正式定婚 现在自由恋爱,只要双方谈定了,男方请女方父母上门 聚宴,便算是定婚
旅游经典:瘦西湖、何园、个园、大明寺、大运河 博物馆、东关街
茱萸湾风景区位于扬州城 区东北郊湾头镇
现辖区域在南部濒临长江,北与淮安、盐城接攘,东和盐城、泰州毗联,西与天长(安徽 省)、南京、淮安交界
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 扬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近 2500 年的建城史 现辖广陵、维扬区、邗江 3 个区,江都、高邮、仪征 3 个市和宝应县 全市共有 87 个乡镇, 11 个街道办事处
全市总面积 6634 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 988.81 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 453.61 万,其中市区人口
邵伯老……
5
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YunheSanwanScenicSpot),现 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
位于扬州古运河三湾段,以运河三湾及周边湿地风光为 依托,因地制宜的配置人文景观及休闲设施而形成的大 型生态人文景区 总占地面积3800亩,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约152……
扬州的美:食、早茶文化、沐浴文化
扬州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推介PPT图文课件

03
扬州的旅游景点
瘦西湖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区西郊,是扬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 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瘦西湖的景点包括“二十四桥”、“荷花池”和“玉带桥”等,每个景点都有其独 特的景观和历史背景,如“玉带桥”传说中是隋炀帝下江南时所建。
瘦西湖周边还有许多美食和特产,如扬州炒饭、扬州干丝等地方特色菜肴,以及扬 州剪纸、扬州漆器等传统工艺品。
州粽子、扬州炒饭等地方特色食品。
04
扬州的美食
扬州炒饭
总结词
扬州炒饭是扬州的经典美食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配料而闻名。
详细描述
扬州炒饭以米饭为基础,搭配鸡蛋、火腿、虾仁、豌豆等配料,炒制而成。其 色泽金黄,口感香脆,味道鲜美,是扬州人早餐和夜宵的常选之品。
扬州干丝
总结词
扬州干丝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 菜品,以其细腻的口感和独特的调料 而受到赞誉。
扬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距离上海、南京等大都市较近, 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
历史背景
扬州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之一,有着近2500年的建城史。
历史上,扬州曾是中国的经济、文化 和政治中心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 重要起点之一,也是中国南北文化交 融的重要地带。
文化特色
扬州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文化 特色和魅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何园
何园位于扬州市区南部,是清末民初时 期的代表性园林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 背景和精美的园林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前来游览。
何园的景点包括“牡丹厅”、“玉带桥 ”、“水心亭”等,每个景点都有其独 特的历史背景和景观,如“水心亭”是
何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扬州市情概述

扬州市情概述扬州市南濒长江,西连南京,北负淮河,中贯京杭大运河。
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人口461万,现辖2市1县3区。
人文名城。
扬州城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代扬州,向为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漕运咽喉,是商贾云集的港埠和人文荟萃的都会。
历史上的扬州诗文书画、国学研究、戏曲工艺蔚为大观,扬州雕版印刷、漆器、玉雕、扬剧、评话、清曲等15项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生态名城。
“烟花三月下扬州”、“绿杨城郭是扬州”。
扬州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市创建已经通过考核。
近十年来,扬州每年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形成了沿路、滨河、临江的300多公里绿化长廊,全市森林—湿地覆盖率51.2%,市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保持在320天以上;城区水系实现活化、净化,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系列水上游览线和生态休闲带。
精致名城。
扬州古迹、遗址、文物众多,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建筑风貌保存完好,有各类文保单位168个(国家级10个),市区建有各类文博场馆75座(处)。
扬州产业发展日趋创新集约,汽车船舶、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等支柱产业实现提升发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电子书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创成了半导体照明、绿色新能源、智能电网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宜居名城。
“人生只爱扬州住”、“十里长街市井连”,是繁华扬州、宜居扬州的真实写照。
近几年,扬州全力构建社会保障网、“15分钟健康圈”、“15分钟教育圈”,以及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创新“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全力打造“平安扬州”、“法治扬州”。
2006年,扬州因古城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的突出成绩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随着扬州泰州机场、宁启铁路、润扬长江大桥、扬州港、环城高速相继建成,开放开发水平不断提升。
如今的扬州,正着力塑造“崇文尚德、开明开放、创新创造、仁爱爱人”的城市精神,加快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和世界名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概况——精致扬州伴您游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各位游客,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留给我们的千古佳句。
花开如烟的三月,扬州到处弥漫着“烟雨江南”的景象。
今天我们将去领略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风采。
一、地理地貌
扬州,简称扬。
地处江苏省的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的南端。
东和麋鹿之乡-盐城、凤凰城-泰州毗连,西与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及安徽省天长市交界,南临长江,与有着三千年历史的镇江隔江相望,北频淮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通扬运河贯穿东西。
扬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享有淮左名都之誉。
扬州市总面积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0多平方公里,整个地形是西高东低。
现下辖广陵、邗江、维扬3区,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和被誉为荷藕之乡的宝应。
二、历史再现
吴王夫差构筑邗城是扬州建城的开始。
战国时称广陵邑,西汉初称江都,后多次更名,自隋朝以来始称杨州。
原先是木字旁的杨,后来演变为提手旁的扬。
据说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为九州,而扬州的出自于《禹贡》中的“淮海惟扬州”。
九州的扬州包括了今天的浙江、福建、上海、江西、安徽和江苏省的苏南、苏中等地域。
公元605年,隋炀帝征调了数以万计的民夫开挖了南起临安,中经东都洛阳,北至北京的南北贯通的大运河。
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连接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
使得扬州成为我国唯一一座与运河同步诞生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与生俱来的“运河第一城”。
唐时扬州有“扬一益二”之说,“雄富冠天下”之誉。
到北京,看长城;到扬州,看运河。
已成为一段美丽的佳话。
夜晚的扬州让人魂牵梦挠,乾隆水上游已成为夜晚的主打品牌。
坐龙船、品点心、看夜景、听专职导游讲解古运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三、气候季节
扬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物产丰富。
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年平均气温在14.8摄氏度左右。
近年市区空气优良天数为均≥340天,是一个比较适合长期居住的优雅城市。
在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唯一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是一个为人称道的精致扬州。
四、人口状况
现今扬州市总人口459.79万,其中市区人口为121.79万。
虽然扬州不大,人口不多,
但它却是一个对外善于交往的城市。
唐天宝年间,来这里取真经的日本遣唐僧人和学习汉唐文化的留学生络绎不绝。
唐天宝十二年,大明寺高僧鉴真大师,受日本遣唐使的邀请,走出国门,东渡日本讲学。
以66岁的高龄,双目失明之身,历经十年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
为日本带去了先进的盛唐文化,成为中日交往的使者。
此外波斯的珠宝商人选择了扬州,扬州便有了波斯庄。
扬州还有江苏省唯一的民族自治乡----高邮菱唐回族自治乡。
五、交通
扬州市境内水路交通、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以扬州为中心,东有宁通公路,南有扬瓜公路,西有宁扬一级公路,北有淮江公路。
2004年,已建成火车站。
2010.3.18开工的苏中江都机场,计划在2011年底建成通航,总投资约9.74亿元,该机场有扬州、泰州两市联合共建。
在美丽的长江之畔矗立着一座雄伟而壮丽的大桥——润扬大桥。
因为润扬大桥的连接,实现了两岸人民一个盼望已久的握手——跨越长江的握手。
润扬大桥建于2000年,至建成共用了4年半的时间,耗资58亿元。
大桥全长35.66公里,双向6车道,是目前我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特大跨径悬索桥。
六、生态环境
扬州历来就是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风景秀丽如画,素以“绿杨城郭”称著于世。
扬州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环境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级园林城市。
扬州的生态绿化好,每一条道路都会栽种不同的植被。
其主要树种杨柳、银杏、香樟、梧桐等,花草主要有琼花、广玉兰、夹竹桃、金丝梅等。
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给你宁静,还你活力。
无论您漫步在扬州的哪个角落,文明、干净、环境优雅的城市形象,会让您舍不得离开。
七、市花、市树
1985年7月18日,扬州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扬州市花为琼花。
琼花亦称聚八仙,在每年的5月盛开,八朵花瓣,美似玉蝶舞。
琼花在秋季结红果,与桂花争妍,它在扬州已有千年的历史,被文人雅士赞之为“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
还有一种市花叫芍药,芍药花自古以来就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有“牡丹花为王,芍药花为相”之说。
2010年“中国芍药节”开幕式在扬州芍药园隆重举行,第二届中国芍药节4月28-5月18号在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区举行。
它是春天百花园中的压台好花,每当暮春之时,红英将尽,而芍药花正在含苞欲放。
当年隋炀帝开挖运河时,翰林学士虞士基建议在河堤两岸大量的植柳,既可护堤,又可
遮荫。
隋炀帝大喜,并亲手先栽了一株,又赐垂柳姓杨,所以外地的柳树到了我们扬州就称杨柳了。
“多情最是扬州柳”,所以杨柳成了扬州的市树。
扬州的杨柳,在一年之中绝大多数时间,都以她最美丽的一面示人,她总是让人想起春天,期盼春天,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春天的理想。
此外银杏也是扬州的市树,文昌中路石塔寺附近1200岁的古银杏年年开花,岁岁结果。
八、经济和城市发展
2009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6.39亿元,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预计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2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接近1万亿元。
目前拥有国家A级景区26家,其中5A级1家,4A级6家,3A级7家,12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扬州按照“一县一业、一镇一品”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
全国1/3的路灯来自扬州,电缆、城市照明产品占全国市场总量的1/4以上,酒店日用品、医疗易耗品约占全国的80%左右。
近年来,扬州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沿江开发取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双千亿级的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产业链,成为江苏省第一个智能化电网产业基地。
九、文化教育
扬州是淮扬菜之乡。
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有“东南佳味”之称,三头宴、红楼宴、全藕宴是扬州菜肴的三颗明珠。
清淡、健康、精致一直备受人们的欢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前夕,周恩来总理招待中外来宾的第一次国宴,选用的即是淮扬风味。
现今许多高档的的宴会,都是以淮扬菜为基础,配上特色菜。
扬州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习俗。
清晨去喝一杯扬州早茶再品尝一下富春茶社的特色点心,“扬州包子,包打天下”。
下午去扬州的澡堂泡个澡,这就是扬州人最好的享受。
扬州炒饭成为中国走向世界最成功的快餐,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扬州炒饭”。
此外扬州的特色服务业三把刀---理发刀、修脚刀、厨刀。
扬州的教育看学校。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重点综合性大学,是由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
此外还有江海学院、广陵学院、科技学院、环境资源学校等。
十、历史街区
文化是城市的魂,街区是文化的根。
外地人来到扬州,首先要去的当然是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何园这些名胜古迹,但仅仅游览这些景点,只能说是到过扬州,还不了解扬州。
若想进一步认识这座城市,那就必须走进扬州的大街小巷。
在扬州众多的历史街区中,东关街、东圈门是最具代表性的。
两街各含一个“东”字,
扬州人简称“双东”。
占地面积83.43公顷。
在这两条平行的历史街区中,有我国现存最老的化妆企业,被誉为“中华首妆”的谢馥春。
1915年,谢馥春化妆品与茅台酒同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大奖,成为当时国际化妆品的著名品牌。
还有江泽民旧居,江泽民总书记上大学时居住的地方,位于东圈门16号,青砖黛瓦,三合院民居。
十一、扬州园林
扬州园林既擅北地之雄,又兼南国之秀,为中外旅游者称道。
从地域上看,江苏园林总体上属于南方园林系统,包括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园林系统和以扬州为代表的苏北园林系统。
扬州有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晚清第一名园---何园。
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不同,苏州园林的原主人多为失意文人和被贬官员,“以画入园,以园入画”。
而扬州园林主人大多是得意商人和退隐官员,它的出现比苏州私家园林稍晚,更注重人的修身养性。
所以到苏州园林重在游园,扬州园林需要去读园、品园。
十二、扬州美女
扬州美女有幸遇上了杜牧,风流才子一首诗,让扬州美女成为历朝历代文人雅士的梦中情人。
扬州是一座水城,贾宝玉说过女人是水做的,扬州女子如水一般,更像夏日朝阳下盛开的荷花一样,鲜翠欲滴。
郑板桥说“千家养女先教曲”。
扬州美女的出名其实跟扬州的文化有关,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熏陶下,使得女子们气度优雅,才情出众。
如上官婉儿、林黛玉、近代画魂潘玉良。
到扬州看美女,不必打着灯笼,无需踏破铁鞋。
只要你带上一颗平常心、一双识美、懂美的眼睛,就会发现扬州美女无处不在。
(供稿人: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