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工作经历-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合集下载

张维-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张维-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张维简历张维,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1988年在天津大学获系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科研方向金融工程、计算实验金融、创业与中小企业融资;主要讲授“管理科学研究前沿”、“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创业管理”等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

我国最早从事金融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学者之一。

翻译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实物期权理论著作并在国内最早得到国家基金资助开展实物期权及期权博弈研究;得到国家基金资助在国内第一个从事计算实验金融研究并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计算实验金融专著。

1997年获国家教育部首批经济管理学科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称号,2011年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曾任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副主任等职。

目前主要社会学术兼职有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联职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目前担任《管理科学学报》和《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执行主编、《Journal of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ion》、《Service Scienc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编委,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经济、管理与金融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

【学术兼职】[1]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联职理事长[2]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3] 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4] 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兼秘书[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7] 《管理科学学报》、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执行主编[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副主编[9] Journal of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ion、Service Science等期刊编委[10]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经济、管理与金融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11]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受资助代表性研究项目】[1] 复杂信息环境中证券市场动力学若干问题研究:一个自底向上的视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71320107003,2014年1月-2018年12月[2] 基于计算实验方法的复杂演化金融系统建模、资产定价及风险管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71131007, 2012年1月-2016年12月[3] 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计算实验研究,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IRT1028, 2011年1月-2013年12月[4] 复杂金融系统中信息网络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基于计算实验的方法,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110032110031, 2012年1月-2014年12月[5]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分担契约设计及定价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060056013, 2007年1 月-2009 年12 月[6] 滨海新区新型金融产业发展研究,天津市社会科学基金, TJSKGC-YY1008, 2010年 6 月-2011年 6 月[7] 中国市场条件下基于计算实验金融方法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0471062, 2005年1月-2007年12月[8] 基于实物期权的投资项目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9970039, 2000年1月-2002年12月[9] 金融风险分析、防范与控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9790130, 1997年7月-2001年6月【受资助代表性企业项目】[1] 基于计算实验金融的股指期货市场交易机制分析,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011年1月-2011年6月[2] 股票期权可行性与合约设计, 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研究计划,2011年4月-2011年11月[3] 利用拉美多边金融机构平台支持中资企业产品出口的融资方案,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分行,2010年10月-2010年12月[4] 合格投资人制度比较研究,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研究计划,2009年7月-2009年11月【近年代表性论著】[1] Li, Jianping, Yongjie Zhang, Dengsheng Wu and Wei Zhang (2014), Impacts of big data in theChinese financial industry, Bridge 44(4): 20-26.[2] Li, Yuelei, Wei Zhang, Yongjie Zhang, Xiaotao Zhang and Xiong Xiong (2014), Calibration of theagent-based continuous double auction stock market by scaling analysis, InformationSciences 256: 46-56.[3] Liu, Yifang, Wei Zhang and Haichuan Xu (2014), Collective behavior and options volatilitysmile: An agent-based explanation, Economic Modelling 39: 232-239.[4] Zhang, Wei, Dehua Shen, Yongjie Zhang and Xiong Xiong (2013), Open source information,investor attention, and asset pricing, Economic Modelling 33: 613-619.[5] Zhang, Wei, Gen Li, Xiong Xiong and Yongjie Zhang (2010), Trader species with differentdecision strategies and price dynamics in financial markets: An agent-based modeling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 9(2):327-344.[6] Zhang, Yongjie and Wei Zhang (2007), Can irrational investors survive? A social-computingperspective,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2(5): 58-64.[7] Zhang, Wei, Yongjie Zhang, Xiong Xiong and Xi Jin (2006), BSV investors versus rationalinvestors: An agent-based computational financ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 5(3): 455-466.[8] 张维、武自强、张永杰、熊熊和冯绪(2013),基于复杂金融系统视角的计算实验金融:进展与展望,管理科学学报,vol. 16,No. 6,pp. 85-94.[9] 张维、李悦雷、熊熊、张永杰和张小涛(2012),计算实验金融的思想基础与研究范式,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vol. 32,No. 3,pp. 495-507.[10] 张维,李根,熊熊,韦立坚和王雪莹(2009),资产价格泡沫研究综述:基于行为金融和计算实验方法的视角,金融研究,Vol. 350,No. 8,182-193。

CV下载-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CV下载-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张红娟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办公室:25-C-1012电子邮箱:研究方向:战略管理、网络组织与创新、产业集群、国际商务【个人简介】张红娟,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6年获得南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2008年获得南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战略管理、网络组织与创新、产业集群、国际商务。

张红娟老师曾在国际期刊《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Journal of Asia Business Studies》,中文期刊《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管理学报》等发表论文10多篇。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项,天津大学人才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张红娟老师曾到香港浸会大学做访问学者,加入IACMR、SMS等管理学协会,担任《管理科学学报》、AOM年会、AIB年会、IACMR双年会审稿人,担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

【研究成果】期刊论文[1]谭劲松, 张红娟*, 林润辉, 产业创新网络动态演进机制模拟与实例分析, 管理科学学报,录用待发表[2]Lin, R. H., Li, Y., Peng, T., and Zhang, H. J. Venture capital reputation and portfolio firmperformance in an emerging economy,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DOI10.1007/s10490-016-9500-1, 2017 on line[3]Tan, J., Zhang, H. J.*, and Wang, L. Network Closure or Structural Hole? The ConditioningEffects of Network-Level Social Capital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 2015, 39(5): 1189-1212.(ABS 4,SSCI)[4]张红娟,周常宝,孙为政,张丽. 制度落差、社会资本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合法性, 管理学报, 2015, 12(7), 969-975. (中文B)[5]张红娟, 谭劲松. 联盟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跨层次分析,管理世界, 2014.3, pp.163-169(中文A)[6]林润辉, 张红娟, 范建红. 基于网络组织的协作创新研究综述. 管理评论, 2013.6, pp.31-47.(中文B)[7]Lin Runhui, Zhang Hongjuan, Fan Jianhong, Hou Rujing. Alliance Network and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China’s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Journal of AsiaBusiness Studies, 2012, 6(2): 197-222.[8]林润辉, 徐业坤, 范建红, 张红娟, 费文颖. 跨国公司进入的股权治理模式选择——一个理论分析模型. 公司治理评论,2012,4(4):1-32.[9]Lin Runhui, Fan Jianhong, Zhao Yang, Zhang Hongjuan, Hou Rujing, Research on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Environment, Governance Behavior andGovernance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Nankai Business Review International, 2011, 2(4):358-382.[10]张红娟, 谢思全, 谭劲松. 企业战略-组织环境协同演进与产业空间转移——以自行车产业为例. 管理学报, 2011.5, pp.666-675.[11]张红娟, 谭劲松. 传统制造型产业集群协同演进机制探析——天津自行车集群纵向案例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4, pp.116-126.[12]张红娟, 谢思全, 林润辉. 网络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流动与传播——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分析, 科学管理研究, 2011.1, pp.21-26.[13]林润辉, 范建红, 赵阳, 张红娟, 侯如靖. 公司治理环境、治理行为与治理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电信产业演进的证据. 南开管理评论, 2010.6, pp.138-148.[14]陆园园, 张红娟. 中国创业问题研究文献回顾. 管理世界, 2009.6. pp.158-167.[15]林润辉, 张红娟, 范建红, 帅燕霞. 企业集团网络治理评价研究——基于宏基的案例分析,公司治理评论. 2009.4. pp.29-44.会议论文[1]ZHANG Hongjuan, W ANG Liang, and HAN Rong, A Meta-analysis of Social Capital betweenChina and the West. SMS Special Conference, Contextualiz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Asia: Institutions,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Dec 10-12, 2016, Hongkong, China[2]ZHANG Hongjuan, W ANG Liang, and HAN Rong, Does Social Capital Work the Same Way inChina and the West? A Meta Analysis. The Seventh Biennial IACMR Conference, , Hangzhou, China.[3]张红娟、孙为政,制度距离、跨国治理与跨国公司经营绩效——合法性视角的比较案例分析,第三届(2016)网络治理与商业模式创新研讨会,2016年5月28-29日,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国[4]张红娟、孙为政,制度距离、跨国治理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合法性,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5),2015年11月6-8日,中山大学,广州,中国[5]ZHANG. H. J., WANG, L., and HAN, R., Does Social Capital Work the Same Way in China andthe West? The 9th annual China Goes Global (TM) research conference, 2015.10, Atlanta,Georgia, USA (Conference Best Paper)[6]TAN, J., WANG, L., and ZHANG, H. J., Network Governance and Structure Dynamics: TheCase of TD-SCDMA Standard-Setting Allianc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Management, 2015.8, Vancouver, BC, Canada[7]张红娟, 谭劲松, 林润辉. 产业网络动态演进创新机制模拟分析, 2014网络治理与商业模式创新研讨会,2014年6月6-8日,中国, 天津[8]Zhang Li, Zhang Hongjuan. Research of Crowdsourcing Model Based on Case Study. The 8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ICSSSM’11), 2011, 6 (Indexed by EI), Tianjin, China.[9]Lin Runhui, Fan Jianhong, Zhang Hongjuan, Han Ro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AdaptiveInnovation Process of Network Organization: A Multi-Case Study, The 8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ICSSSM’11), 2011, 6 (Indexed by EI), Tianjin, China.[10]林润辉, 徐业坤, 范建红, 张红娟, 费文颖. 跨国公司进入的股权治理模式选择——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第六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 , 中国·大连.[11]Lin Runhui, Zhang Hongjuan, Fan Jianhong, Hou Rujing, Alliance Network and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 China, Lucas School Co-sponsors Conference at Stanford on the Future of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in Asia: Firms, Networks and Alliance, July 2010, California, U.S. (被会务组推荐到Journal of Asia Business Studies)[12]林润辉, 范建红, 张红娟. 中国管理学者论文合作网络属性及其对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第六届社会网及关系管理学术研讨会, , 广州, 中国.(会议优秀论文)[13]张红娟, 谭劲松. 传统制造型产业集群协同演进机制探析——天津自行车集群纵向案例研究,“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理论构建研究论坛(2010)”暨“第四届中国人民大学管理论坛”, , 北京, 中国.[14]Lin Runhui, Zhang Hongjuan, Li Na, Empirical Study on Corporate Network of DirectorshipInterlocks-Based o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Symposium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Books 1 and 2, 2009, pp.957-964, IDS: BPO33.(indexed by ISTP)[15]谭劲松, 林润辉, 张红娟. 基于TD-SCDMA标准的中国3G产业网络演化模拟分析, 第四届复杂网络学术会议, , 北京, 中国.【研究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企业协作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双向传导机制研究, 2017-2020,项目负责人[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制度落差、社会资本与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合法性,2014-2016,项目负责人[3]工业和信息化部, 鼓励和引导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策研究,2014-2015,项目负责人[4]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14ZLZLZF00034),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机制分析, 2014-2015,项目负责人[5]天津大学2014年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项目, 联盟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2015-2016,项目负责人[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跨层次、动态视角的联盟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主持人谭劲松教授,2015-2018,课题组核心研究人员[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集团企业跨国治理与评价研究,主持人林润辉教授,2012-2016,课题组核心研究人员[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网络组织结构、治理机制对协作创新的机制研究,,主持人林润辉教授,2010-2012,课题组核心研究人员【企业及学术兼职】[1]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2]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会员、战略管理协会(SMS)会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网络治理专业委员会会员[3]《管理科学学报》、AOM年会、AIB年会、IACMR双年会审稿人。

刘伟华个人简介-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刘伟华个人简介-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5]唐山(丰润)中国动车城产业发展规划2010
[6]河北省唐山北方物流中心设计与规划2006-2007
代表学术论文
[1]何龙飞,赵道致.反应型供应链库存运输最优控制与模糊博弈协调.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vol.31(06):1045-1055.
[2]何龙飞,赵道致.基于自执行契约设计的供应链动态博弈协调.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vol.31(10) :1864-1878.
[3]赵道致,何龙飞†(通讯). Downside-Risk控制下的供应链合作契约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4). p34-40.
[4]何龙飞,赵道致.订单延迟时基于明确/模糊联盟博弈的供应链运营优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 vol.19(03): 608-623.
[5]何龙飞,吕海利,赵道致等.创新型产品供应链网络运营最优控制与清晰联盟博弈协调.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vol.19 (05): 1091-1104.
何龙飞简历
姓名
何龙飞
职称
讲师
政治面貌
办公电话
传真
移动电话
Appointment
via email
电子邮箱
helf@
办公地址
第25楼A座
研究方向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与制造系统优化、低碳供应链、行为运营
教育经历
时间
学校
专业
学位
2007-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
天津大学
工业工程
管理学博士
2007-2009
[6]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资源运营及其支持技术与实践研究”(2007DFA11110),参与人。
企业合作项目
[1]戴尔供应链研究院供应链运营优化技术开发项目2011-2013

教育与工作经历-天津大学

教育与工作经历-天津大学
Bin N.,Qiang, L.,Jing, D.(2010)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based on state space mode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 2010), 10:7487-7494.
【获奖】
半导体封装集成质量控制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
【学术成果】
聂斌,何耀东,何桢,基于粒子滤3-100。
聂斌,杜梦莹,廖丹,基于马氏深度的变点识别研究,统计研究,2012,29 (9):88-94。
Bin N., Dan L., Jing D., Yaodong H. (2011) Multiple-response surface approach: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 and Product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PMT2011), 339:321-325.
Bin N., Jing D. (2011) A clustering approach to distinguish the change-poi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ICM2011), 3:368-371.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2-2005
天津大学管理与科学工程专业博士
2005-至今

李磊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磊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磊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lilei@电话:(86)(22)27403971李磊,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于2009年获得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

李磊教授长期从事资源环境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社会治理创新、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13年度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2017年入选天津大学“北洋青年学者”计划;近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英文论文主要发表于ABS 3星期刊《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SSCI Q1分区《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Transport Policy》等高水平国际期刊,所得研究成果被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引证。

李磊教授作为负责人主持并完成多项纵向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数、非参数生产前沿面模型、算法及应用研究;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绩效评估,评价结果为优秀)、其它省部级项目8项,另作为研究骨干参加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

代表性获奖和荣誉[1] 天津大学北洋青年学者,2017[2] 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2013[3] 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天津团市委,2011.[4]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2009.[5] 第十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市教卫工委、天津市科委、天津市教委等,2009.[6] 天津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教师),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教卫工委、天津市教委等,2007[7] 天津大学管理育人优秀青年干部,天津大学,2008[8] 天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天津大学,2017研究成果期刊论文(*代表通讯作者)[1] Li Lei*, Chi Ting, Wang Shi. Is Energy Utilization among Chinese Provinces Sustainable?,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6, 112:198-206.[2] Li Lei*, Chi Ting, Hao Tong, Y u Tao. Customer demand analysis of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supply chain using Big Data,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16, DOI:10.1007/s10479-016-2342-x.[3] Li Lei*, Hao Tongtong, Chi Ting. 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stry resources efficiency based on big dat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7, 142: 513-523.[4] Sun Hui, Zhang Yiting, Wang Yuning, Li lei*, Sheng Yun, A social stakeholder support assessment of low-carbon transport policy based on multi-actor multi-criteria analysis: The case of Tianjin, Transport Policys, 2015, 41: 103-116.[5] Li Lei*, Wang Shi, Lin Yanting, Chi Ting, A covering model application on Chinese industrial h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based on integer program method,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5,237-243.[6] Li Lei*, Li Mingyue, Wu Chunl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Energy Companies Based on the Improved Super-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Considering Undesirable Outputs,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2013, 58(5-6): 1057–1067.[7] Li Lei*, Chi Ting,Zhang Meng, Wang Shi, Multi-Layered Capital Subsidy Policy for the PV Industry in China Consider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Sustainability, 2016,45-.[8] Lei Li, Wenting Liu, Lindi Xiao, Hui Sun*, Shi W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scenic areas: traffic scheme for clean energy vehicles based on Multi-agent, Computational Economics, DOI: 10.1007/s10614-017-9790-5.[9] Li Lei*, Li Mingyue, Evaluation of Energy Production Companies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an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14,1147-1154.[10] Li Lei*, Wang Ping, Wang Hua, Zhang Meng,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evalua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regional endowment. AASRI Procedia, 2012, 381-386.[11] Li Lei*, Lindi Xiao, Meng Zhang, Agent-based Simulation of Evacuation Considering Extreme Weather in Tourist Areas,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Hong Kong.[12] Li Lei*, Wang Xu, Hao Tongtong, Assessing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Based on Malmquist-Luenberger Index: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Around Beijing China.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for Global Business & economic Development. Montclair. USA, 2016. 594-606[13] Lei Li*, Chunlin Wu, Yanqing Li, Heng Xia, Yan Wang, System Analysis for Contractor Prequalification Based on P-DEA Method,IEE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0. 273-277.[14] Li Lei*, Sun ran, Du Bo, Song Xuyan, Dynamic Quality Control of Multi-Variety and Small Batch Manufacturing Based on Bayesian Monitor, IEE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9, 784-787.[15] 李磊*、李明月,吴春林,考虑环境因素的三阶段半参数效率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2,V(2): 107-113.[16] 李磊*、丁浩国、李绍芳、高凤伟,公共教育类高知识型员工柔性绩效评价研究——以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为例,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06-110。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与工作经历

牛占文简历【教育与工作经历】【学术兼职】[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2]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3]日本情报经营学会理事[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管理学报》、《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等期刊审稿专家【承担科研项目】[1]精益生产实施影响因素协同效应分析及评价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01-2013.12[2]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精益管理推进体系及实施评价方法研究, 2014.12-2015.12[3]东亚地区制造产业管理与环境综合治理(日本学术振兴会亚洲研究教育基地事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08-2013[4]机群系统施工状态监测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子课题,2003-2005[5]复杂制造业供应链关键因素智能分析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2007-2009[6]水电设备数字化工业能力平台与关键技术,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6-2007【企业合作项目】[1]天津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精益六西格玛实施,天津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2006-2008[2]潍柴动力精益管理工具、方法及实施,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09-2012[3]潍柴动力生产线人力资源配置及分析模型研究,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0-2011[4]潍柴人力资源组织创新方法及应用,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4.08-2015.12[5]潍柴管理创新机制分析及实践研究,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4.01-2014.12[6]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精益管理导入及应用,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2013.5-2016.6[7]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效益型设备管理体系研究及应用,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2014/11-2015/12.【代表学术论文】[1]牛占文,荆树伟,杨福东.基于精益管理的企业管理创新驱动因素分析:四家企业的案例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7)[2]Jing Shuwei, Niu Zhanwen, Chang Pei-Chann. The application of VIKOR for thetool selection in lean management[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2015.9.14[3]荆树伟,牛占文.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中贡献度的定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6).[4]毕克克,牛占文,赵楠,彭巍.基于AHP与IFS的单件生产模式下制造需求与资源匹配算法,中国机械工程,2015(5)[5]牛占文,吴秀婷,岳楼.基于精益生产的某离合器公司装配车间优化,工业工程与管理,2015(2)[6]牛占文,荆树伟.基于精益生产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探讨.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6)[7]牛占文,石晓磊.基于时间熵的生产系统精益管理导入效果评价,工业工程,2014(6).[8]He Longfei, Xu Zhaoguang, and Niu Zhanwen.Joint Optimal Production Planningfor Complex Supply Chains Constrained by Carbon Emission Abatement Policies.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2014(7).[9]牛占文,郁艳青,何龙飞.批发价格契约下考虑公平关切的供应链协调及契约设计.工业工程,2014(4).[10]牛占文,徐照光.一类零缓冲可中断流水线调度优化方法,工业工程,2014(4).[11]牛占文,杨福东,荆树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天津通用水务精益管理导入,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2014年11月[12]荆树伟,牛占文.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及内容界定,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专辑),2014年10月[13] 牛占文,秦臻,基于配对比较设计的精益企业财务绩效研究,工业工程,2013(6).[14] 牛占文,高贺,左斌, 基于制造物联技术的轮胎胎坯立体仓库精准化物流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4(7)[15]王化强,牛占文.基于LASSO的复杂产品关键质量特性识别,系统工程,2014(6)[16]Wang Guodong, Niu Zhanwen,He Zhen.Bias Reduction of MLEs for WeibullDistributions underGrouped Lifetime Data, Quality Engineering,2015(6)[17] 张志杰, 牛占文, 何桢, 有色动态噪声下多变量自相关过程调整策略研究,工程设计学报,2013(6)[18] Zhang Zhijie, Niu Zhanwen, He Zhan, Research on setup adjustment problemconsidering observation noises based on AR model, The Asian Journal on Quality, 2013,14(1):67-76[19] 张志杰, 牛占文, 何桢, 有色观测噪声下的多变量设置调整策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1):1-8[20]张志杰, 牛占文, 何桢,考虑调整误差的多变量设置调整问题,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19(5):941-945[21] Wang Guodong, Niu Zhanwen, Qu Liang, He Zhen,Zhaojun (Steven) Li.Bootstrapping Analysis of Lifetime Data with Subsampling.IIE Annual Conference and Expo 2014.[22]Wang Guodong, Niu Zhanwen, and He Zhen.Accelerated Lifetime Data Analysiswitha Nonconstant Shape Parameter,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5(3)[23]Lv Shanshan, Niu Zhanwen, Qu Liang, He Shuguang, He Zhen.ReliabilityModeling of Accelerated Life Tests with BothRandom Effects and Nonconstant Shape Parameters,Quality Engineering,2015(6)[24]Niu Zhanwen, Fu Xiaoxi,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Accounting in Chinese Enterprise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2012,33(1):123-127[25]Niu Zhanwen, Fu Xiaoxi,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System Considering the environment,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2011,31(4):112-119[26]牛占文,褚菲,张洪亮.基于因子分析的生产过程维度下精益实施能力分析及评价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9):111~116[27]牛占文,付俊年,郭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策略,天津大学学报, Vol.11, No.2, 2009[28] 牛占文,王小秋,韩尚梅,基于MES应用的流水线综合实验设计,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00-103[29] 牛占文, 王小秋, 韩尚梅, 现代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综合实验平台的构建,实验室科学,2011,14(6):137-140[30] 牛占文, 陈天骏, 刘笑男,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SPC应用研究,工业工程,2010,13(4):100-103[30] 张洪亮, 牛占文, 基于ANP-SPA 的精益管理实施水平系统性评价, 工业工程,2013,16(2):97-103[32] 赵楠,牛占文,郭伟.云制造环境中面向设计知识资源序列化组合的量子和声搜索算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18(7):1435-1443[33] 朱燕,牛占文,何龙飞. 含供应商竞争的寄售供应链运营决策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19(9):2280-2291[34]牛占文,查斌斌,郭伟,制造流程规划中多层次仿真分析模型,工业工程与管理,Vol.12(3):89-94,2007.6[35]牛占文,孙立,郭伟,基于兴趣取向模型的个性化定制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Vol.12(12):2057-2061[36] 牛占文,王树新,郑尚龙,基于GSM/GPRS的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监测诊断方法研究,高技术通讯,2004,14(7): 58-62[37] 牛占文,徐燕申,林岳,产品创新的关键技术——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机械工程学报,2000,36(1):11-14【专著】[1]谢庆森,牛占文著,《人机工程学》,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6[2]牛占文等译,丰田管理方式—会计逻辑和生产逻辑相整合的管理方式,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3]高桑宗右卫门,齐二石,牛占文,东亚地区的生产与技术管理,科学出版社,2012.11【专利技术】[1]基于网络移动作业机群工程机械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号:ZL02148864.9,2005年3月30日授权【所获奖项】[1]NBC轿车转向节带制动器总成数字化设计系统技术应用,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7年1月[2]高效低水头水电设备数字化制造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5年1月。

刘伟华个人简介-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刘伟华个人简介-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承担科研项目】[1] 负责:壬望公司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2011-2012[2] 负责:天津大学汇源基金项目,2011-2012[3] 参与:采油公司经营管理核心能力建设项目,2009-2010[4] 参与:基于遗传免疫微粒群算法的工程项目多目标综合优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2011[5] 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情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问题研究,天津市社科项目,2014-2015[6] 参与:中国建筑产业内在运行机理研究,教育部后资助项目,2014-2017[7] 参与:四川省大渡河安谷水电站管理咨询服务项目,企业项目,2013-2014[8] 负责: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调研项目,2015【代表学术论文】[1] Study on Logistics business operation mode of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zone.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6.8(ISTP)[2]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中相关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国际经济合作. 2008.01[3]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组织变革探讨. 工业工程,2003.6(3)[4] Study of Collaborative Kinetic Model of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ProjectSystem, The Third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Global Business Interface, 2004: 342-348(ISTP)[5] Study of Collaboration Logistics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InternationalLogistics Zone,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5.11(ISTP)[6] 林涛、李灵.天津碳排放与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5(6)[7] 林涛、李灵、赵涛、康纪东.天津市工业碳排放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3,26(1)【专著】[1] 参编:工程估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8[2] 主编: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教程.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3] 参编:现代信息系统应用基础教程.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5[4] 参编:电子商务应用基础教程.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3[5] 参编:工程建设法律实务.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6] 参编:项目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7] 参编:管理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8。

天津大学2017年管理与经济学部研究生招生夏令营合格营员名单

天津大学2017年管理与经济学部研究生招生夏令营合格营员名单

天津大学2017年管理与经济学部研究生招生夏令营合格营员名单胡晓艺女6566管理与经济学部唐子阳女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栾佳锐女东北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张景文男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张宇康男江南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王曦女辽宁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王红锌男兰州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林维新男东北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邓婷女北京林业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吕静静女中国农业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蔡阅林女河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王子悦女东北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王子伟女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管理与经济学部王景景女重庆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黄嘉诚男西北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孙天翔男吉林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王雅琳女中国矿业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杨静女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汪蕊女河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崔雪丽女华中农业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李天骄女吉林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张岁婕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与经济学部王雪岚女重庆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孙嘉豪男东北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赵阳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与经济学部龚鹤鸣男中国矿业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孙倬男西南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赵秀秀女合肥工业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李海仙女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朱安然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赵振中男海南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尹潇女湖南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郭轶伦女重庆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胡盛林男山东大学(威海)管理与经济学部张琦女山东大学(威海)管理与经济学部刘梦露女南京农业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夏文婷女南京农业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谢定云女郑州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李蔓婷女内蒙古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蓝晔女中央民族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陈怡女中央民族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张鹏辉男郑州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牛青女中国矿业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李晓利女新疆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季云菲女吉林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于璐伊女四川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冀智炀男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郝奕斐男天津大学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占文简历【教育与工作经历】【学术兼职】[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2]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3]日本情报经营学会理事[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管理学报》、《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等期刊审稿专家【承担科研项目】[1]精益生产实施影响因素协同效应分析及评价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01-2013.12[2]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精益管理推进体系及实施评价方法研究, 2014.12-2015.12[3]东亚地区制造产业管理与环境综合治理(日本学术振兴会亚洲研究教育基地事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08-2013[4]机群系统施工状态监测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子课题,2003-2005[5]复杂制造业供应链关键因素智能分析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2007-2009[6]水电设备数字化工业能力平台与关键技术,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6-2007【企业合作项目】[1]天津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精益六西格玛实施,天津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2006-2008[2]潍柴动力精益管理工具、方法及实施,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09-2012[3]潍柴动力生产线人力资源配置及分析模型研究,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0-2011[4]潍柴人力资源组织创新方法及应用,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4.08-2015.12[5]潍柴管理创新机制分析及实践研究,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4.01-2014.12[6]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精益管理导入及应用,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2013.5-2016.6[7]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效益型设备管理体系研究及应用,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2014/11-2015/12.【代表学术论文】[1]牛占文,荆树伟,杨福东.基于精益管理的企业管理创新驱动因素分析:四家企业的案例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7)[2]Jing Shuwei, Niu Zhanwen, Chang Pei-Chann. The application of VIKOR for thetool selection in lean management[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2015.9.14[3]荆树伟,牛占文.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中贡献度的定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6).[4]毕克克,牛占文,赵楠,彭巍.基于AHP与IFS的单件生产模式下制造需求与资源匹配算法,中国机械工程,2015(5)[5]牛占文,吴秀婷,岳楼.基于精益生产的某离合器公司装配车间优化,工业工程与管理,2015(2)[6]牛占文,荆树伟.基于精益生产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探讨.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6)[7]牛占文,石晓磊.基于时间熵的生产系统精益管理导入效果评价,工业工程,2014(6).[8]He Longfei, Xu Zhaoguang, and Niu Zhanwen.Joint Optimal Production Planningfor Complex Supply Chains Constrained by Carbon Emission Abatement Policies.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2014(7).[9]牛占文,郁艳青,何龙飞.批发价格契约下考虑公平关切的供应链协调及契约设计.工业工程,2014(4).[10]牛占文,徐照光.一类零缓冲可中断流水线调度优化方法,工业工程,2014(4).[11]牛占文,杨福东,荆树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天津通用水务精益管理导入,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2014年11月[12]荆树伟,牛占文.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及内容界定,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专辑),2014年10月[13] 牛占文,秦臻,基于配对比较设计的精益企业财务绩效研究,工业工程,2013(6).[14] 牛占文,高贺,左斌, 基于制造物联技术的轮胎胎坯立体仓库精准化物流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4(7)[15]王化强,牛占文.基于LASSO的复杂产品关键质量特性识别,系统工程,2014(6)[16]Wang Guodong, Niu Zhanwen,He Zhen.Bias Reduction of MLEs for WeibullDistributions underGrouped Lifetime Data, Quality Engineering,2015(6)[17] 张志杰, 牛占文, 何桢, 有色动态噪声下多变量自相关过程调整策略研究,工程设计学报,2013(6)[18] Zhang Zhijie, Niu Zhanwen, He Zhan, Research on setup adjustment problemconsidering observation noises based on AR model, The Asian Journal on Quality, 2013,14(1):67-76[19] 张志杰, 牛占文, 何桢, 有色观测噪声下的多变量设置调整策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1):1-8[20]张志杰, 牛占文, 何桢,考虑调整误差的多变量设置调整问题,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19(5):941-945[21] Wang Guodong, Niu Zhanwen, Qu Liang, He Zhen,Zhaojun (Steven) Li.Bootstrapping Analysis of Lifetime Data with Subsampling.IIE Annual Conference and Expo 2014.[22]Wang Guodong, Niu Zhanwen, and He Zhen.Accelerated Lifetime Data Analysiswitha Nonconstant Shape Parameter,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5(3)[23]Lv Shanshan, Niu Zhanwen, Qu Liang, He Shuguang, He Zhen.ReliabilityModeling of Accelerated Life Tests with BothRandom Effects and Nonconstant Shape Parameters,Quality Engineering,2015(6)[24]Niu Zhanwen, Fu Xiaoxi,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Accounting in Chinese Enterprise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2012,33(1):123-127[25]Niu Zhanwen, Fu Xiaoxi,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System Considering the environment,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management,2011,31(4):112-119[26]牛占文,褚菲,张洪亮.基于因子分析的生产过程维度下精益实施能力分析及评价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9):111~116[27]牛占文,付俊年,郭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策略,天津大学学报, Vol.11, No.2, 2009[28] 牛占文,王小秋,韩尚梅,基于MES应用的流水线综合实验设计,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00-103[29] 牛占文, 王小秋, 韩尚梅, 现代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综合实验平台的构建,实验室科学,2011,14(6):137-140[30] 牛占文, 陈天骏, 刘笑男,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SPC应用研究,工业工程,2010,13(4):100-103[30] 张洪亮, 牛占文, 基于ANP-SPA 的精益管理实施水平系统性评价, 工业工程,2013,16(2):97-103[32] 赵楠,牛占文,郭伟.云制造环境中面向设计知识资源序列化组合的量子和声搜索算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18(7):1435-1443[33] 朱燕,牛占文,何龙飞. 含供应商竞争的寄售供应链运营决策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19(9):2280-2291[34]牛占文,查斌斌,郭伟,制造流程规划中多层次仿真分析模型,工业工程与管理,Vol.12(3):89-94,2007.6[35]牛占文,孙立,郭伟,基于兴趣取向模型的个性化定制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Vol.12(12):2057-2061[36] 牛占文,王树新,郑尚龙,基于GSM/GPRS的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监测诊断方法研究,高技术通讯,2004,14(7): 58-62[37] 牛占文,徐燕申,林岳,产品创新的关键技术——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机械工程学报,2000,36(1):11-14【专著】[1]谢庆森,牛占文著,《人机工程学》,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6[2]牛占文等译,丰田管理方式—会计逻辑和生产逻辑相整合的管理方式,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3]高桑宗右卫门,齐二石,牛占文,东亚地区的生产与技术管理,科学出版社,2012.11【专利技术】[1]基于网络移动作业机群工程机械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号:ZL02148864.9,2005年3月30日授权【所获奖项】[1]NBC轿车转向节带制动器总成数字化设计系统技术应用,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7年1月[2]高效低水头水电设备数字化制造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5年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