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答案
教材课后题答案-第6章_指针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一、单项选择题1.若定义了int n=2, *p=&n, *q=p;则下面【】的赋值是非法的。
A.p=qB. *p=*qC. n=*qD. p=n【答案】D2.若定义了double *p, a;则能通过scanf函数给输入项读入数据的程序段是【】。
A.p=&a; scanf(“%1e”,p);B. *p=&a; scanf(“%1f”,p);C. p=&a; scanf(“%f”,p);D. p=&a; scanf(“%1f”,a);【答案】C3.若定义了int a[10], i=3, *p; p=&a[5];下面不能表示为a数组元素的是【】。
A.p[-5]B. a[i+5]C. *p++D. a[i-5]【答案】D4.若有如下定义:int n[5]={1,2,3,4,5},*p=n;则值为5的表达式是【】。
A.*+5B. *(p+5)C. *p+=4D. p+4【答案】C5.设变量b的地址已赋给指针变量ps,下面为“真”的表达式是【】。
A.b==&psB. b==psC. b==*psD. &b==&ps【答案】C6.设有以下定义和语句:int a[3][2]={1,2,3,4,5,6},*p[3];p[0]=a[1];则*(p[0]+1)所代表的数组元素是【】。
A.a[0][1]B. a[1][0]C. a[1][1]D. a[1][2]【答案】C7.若定义了char *str=”Hello!”;下面程序段中正确的是【】。
A.char c[ ], *p=c; strcpy(p,str);B.char c[5], *p; strcpy(p=&c[1],&str[3]);C.char c[5]; strcpy(c,str);D.char c[5]; strcpy(p=c+2,str+3);【答案】B8.若有下面的程序段,则不正确的fxy函数的首部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积累·感知】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确凿___油蛉___觅食___倜傥___菜qí___jiàn___赏蝉tuì___kuī___甲二.形似字注音组词躁()___博()___瞪()___燥()___搏()___澄()___澡()___膊()___蹬()___臊()___薄()___橙()___三.先解释加点字,再解释词语1.人迹罕至:2.人声鼎沸:3.高枕而卧:4.朝花夕拾:四.用下列句式造句1.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2.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文中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3.你怎样理解文中学生的提问和先生的态度?4.你会对文中的先生持什么态度?【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写视觉的:写听觉的:写味觉的:3.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4.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1-4章)含步骤解

,根据流量守恒
,
(2)当
(3)当
时,
时,
−
,整理可得:
可得
,即
,
图1-34所示为输液的装置。设吊瓶的截面积为1 ,针孔的截面积为2 ,且1 ≫ 2 ,开始时( = 0),吊瓶内上下
液面距针孔的高度分别为ℎ1 和ℎ2 ,求吊瓶内药液全部输完时需要的时间。
,则针孔的流量为
液体总体积为
Ԧ =
= 2Ԧ − 2 Ԧ = −2Ԧ
1s末和2s末质点的速度为: 1 = 2Ԧ − 2Ԧ(m ∙ s−1 ),2 = 2Ԧ − 4Ԧ(m ∙ s −1 );
1s末和2s末质点的加速度相等:Ԧ = −2Ԧ (m ∙ s−2 )
已知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Ԧ = 4 + 3 m ∙ s−2 , 开始运动时,0 = 5 m,
= 0.06(m)
(2)设弹簧最大压缩量为∆′ , 与碰撞粘在一起的速度为 ′,0 = ( +
) ′,代入已知条件可得 ′ = 4Τ11, + 压缩弹簧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
1
(
2
1
+ ) 2 = 2 ∆′2 ,得∆′ =
+
≈ 0.04(m)
(1)角加速度 =
由 =
∆
∆
=
0−2×1500÷60
50
由 =
=
2×1500
60
= 50 (rad ∙ s −1 )
= − (rad ∙ s−2 )
= −,得 = −,两边进行积分
得到 − 50 = − − 0,
项贤明《教育学原理》课后练习题答案

项贤明《教育学原理》课后练习题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题1、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教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哪些?答:(1)教育学研究呈现与众多科学交叉发展的趋势;(2)教育学的研究视野突破学校教育的框架而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扩展,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从整体上系统地、综合地、全面地认识人类教育现象;(3)教育学领域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呈现出信息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等时代特征。
3、简述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以及邓小平在1985年重申该教育方针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答;(1)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历史与现实意义:“三个面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战略方针,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大规模教育改革的浪潮。
三、论述题结合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试述如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答:(1)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所学习和研究的教育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教育问题最基本的思想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最重要的科学理论;(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教育学理论的重要行动指南;(4)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运用对这类规律的认识来正确开展教育活动,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科学指南。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面对依法治教、教育公平、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独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探讨和教育科学研究,就一定能够继续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不断发展。
第七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七章证券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已知某证券的 系数等于1,则表明该证券( C )。
A.无风险B.有非常低的风险C.与金融市场所有证券平均风险一致D.比金融市场所有证券平均风险大1倍2.某种股票为固定成长股票,年增长率为5%,预期一年后的股利为6元,现行国库券的收益率为11%,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等于16%,而该股票的贝他系数为1.2,那么,该股票的价值为( A )。
A.50B.33C.45D.303.投资短期证券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 D)。
A.发行公司的经营理财状况的变动趋势B.证券市场的现时指数C.发行公司当期可分派的收益D.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动4.证券投资者的购买证券时,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是( C )。
A.出卖市价B.风险价值C.证券价值D.票面价值5.一般而言,金融投资不是( B )。
A.对外投资B.直接投资C.证券投资D.风险投资6.非系统风险( B )。
B.归因于某一投资企业特有的价格因素或事件C.不能通过投资组合得以分散D.通常以 系数进行衡量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国库券没有利率风险B.公司债券只有违约风险D.国库券没有违约风险,但有利率C.国库券和公司债券均有违约风险风险8.如果组合中包括了全部股票,则投资人( A )。
A.只承担市场风险B.只承担特有风险C.只承担非系统风险D.不承担系统风险9.债券的价值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各期利息的现值,二是( C )的现值。
A.票面利率B.购入价格C.票面价值D.市场价格10.A公司发行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10%,期限五年,且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的债券,发行价格为1050元,B投资者有能力投资,但想获得8%以上的投资报酬率,则B投资者投资该债券的投资报酬率为( B)。
A.8%B.7.4%C.8.25%D.10%11.某企业于1996年4月1日以950元购得面额为1000元的新发行债券,票面利率12%,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该公司若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其到期收益率为( A )。
七年级语文上册《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经过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阅读课文,看看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英雄事迹,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作者主要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松骨峰战斗,主要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英勇无畏、坚韧刚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第二件事,战士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助朝鲜群众,主要表现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纯洁高贵的品质。
第三件事,作者与一位战士的谈话,三问三答,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淳朴谦逊的气质、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又不时引用受访者的话。
结合文中相关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本文集中叙述的三件事,在叙述上各有特点。
第一个事例,松骨峰战斗,作者用了3个段落(第5—7段)。
从作者所写的内容可以推知是志愿军的营长或其他了解战斗过程的同志向作者介绍了松骨峰战斗的过程,但作者并没有完全从头至尾写营长或其他同志的话,而是把采访所得综合起来,用自己的语言去叙述、描写,并与引用营长的话(引用营长的话又分转述和直接引用两种情况)结合起来加以表现。
第5段第一处省略号前是作者用自己的话进行记叙、描写,省略号后是引述营长的话,引述方式是概述大意;第6段是作者用自己的话加以叙述;第7段是直接引用营长的话。
用作者的话叙述描写战斗经过,便于集中笔墨展现壮烈的战斗场面,推动情节发展;引用营长的话,不但使人感到事件真实可信,而且也使文章富于变化。
第二个事例,马玉祥救朝鲜儿童,叙述部分用了两个段落(第10、11段)。
这里有以作者的话进行叙述的内容,如写马玉祥年龄、籍贯、外貌、调到步兵连的原因,以及敌机打机关炮、扔燃烧弹,马玉祥走到燃烧的房屋门前等情况,也有直接引用马玉祥谈话的内容。
作者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引用马玉祥的话,则进一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也便于展示志愿军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
《桥》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桥》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阅读,离不开创造。
而创造性地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在自读中领悟,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桥》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桥》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答: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村里的老支书冒着生命危险,公正无私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序地走过木桥,最后却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卷走了。
2.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描写老书记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答:这篇小说写了一位临危不乱、心系群众、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同时他还是一位父爱如山的好父亲。
神态: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语言: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神态、语言、动作: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3.画出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读一读。
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雨: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洪水: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桥: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桥。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对雨、洪水和桥的描写都属于环境描写,作用是:渲染洪水暴发时极度危急的气氛,衬托出老支书的临危不乱,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风亮节。
4课文为什么以“桥”作题目?答: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支书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5、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和同学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G(Y1 Y2 ) L( X 1 X 2 )
Y1 Y2 L G min X 1,max X 2
通过
算出最小液气比:(L/G)min
(2)解题过程类似于(1)小题
tm,逆流
t1 t2 70 40 53.6o C 70 ln tt1 2 ln 40 t1 t2 100 10 39.1o C 100 ln tt1 2 ln 10
tm,并流
5-4 100g水中溶解1gNH3,查得20oC时溶液上方NH3平衡分压798Pa。此 烯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 溶解度系数H [单位为kmol/(m3· kPa)]和相平衡常数m。总压为100kPa。
0.01 1.8 10 4 解 x1 0.01 1 997 / 18
p1 1.662 10 5 1.8 10 4 29.92 kPa
气相分压力表示的推动力为: p p1 50 29.92 20.08kPa 吸收
5-12 用清水在吸收塔中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溶质A,吸收塔某截面上,气相 主体中溶质A的分压为5kPa,液相中溶质的摩尔分数为0.015。气膜传质 5 2 3 2 系数 kY 1.5 10 kmol /(m s) 液膜传质系数 kX 3.5 10 kmol /(m s) 气液平 衡关系可用亨利定律表示,相平衡常数m=0.7。总压为101.325kPa。试求: (1)气相总传质系数KY,并分析吸收过程是气膜控制还是液膜控制;(2) 试求吸收塔该截面上溶质A的传质速率NA。 解:(1)
此烯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kmolm7601051001710981010010981259co平衡关系试求上述两种情况下两相的推动力分别以气相分压力和液相浓度差表示并说明co在两种情况下属于吸收还是解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大学为了了解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全校7500名学生中采取重复抽样方法随机
抽取36人,调查他们每天上网的时间,得到下面的数据:
已知:36=n ,
当α为0.1、0.05、0.01时,相应的645.121.0=z 、96.1205.0=z 58.2201.0=z 。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32.3=x ,61.1=s 。
由于36=n 为大样本,所以平均上网时间的90%的置信区间为:
44.032.336
61.1645.132.32
±=⨯±=±n
s z x α,即(2.88,3.76)。
平均上网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
53.032.336
61.196.132.3±=⨯±=±n
s z x α,即(2.79,3.85)。
平均上网时间的99%的置信区间为:
69.032.336
61.158.232.3±=⨯
±=±n
s z x α,即(2.63,4.01)。
7.16一位银行的管理人员想估计每位顾客在该银行的月平均存款额。
他假设所有顾客月存款额的标准差为1000元,要求的估计误差在200元以内,置信水平为99%。
应选取多大的样本?
解:已知:σ=1000,估计误差E =200,α=0.01,Z α/2=2.58 应抽取的样本量为:167200100058.22
2
22
222≈⨯==
E z n σ
α
7.17计算下列条件下所需的样本量。
(1)E =0.02,π=0.40,置信水平为96% (2)E =0.04,π未知,置信水平为95% (3)E =0.05,π=0.55,置信水平为90%
解:(1)已知:E =0.02,π=0.4,α=0.04,Z α/2=2.05 应抽取的样本量为:(
)()252202.04.014.005.212
22
22≈-⨯=-=
E z n ππα
(2)已知:E =0.04,π未知,α=0.05,Z α/2=1.96
由于π未知,可以使用0.5(因为对于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当π取0.5时,其方差达到最大值。
因此,在无法得到总体比例的值时,可以用0.5代替计算。
这样得出的必要样本容量虽然可能比实际需要的容量大一些,但可以充分保证有足够高的置信水平和尽可能小的置信区间),故应抽取的样本量为:
(
)()60104
.05.015.096.112
22
22≈-⨯=-=
E z n ππα
(3)已知:E =0.05,π=0.55,α=0.1,Z α/2=1.645 应抽取的样本量为:(
)()26805.055.0155.0645.112
22
22≈-⨯=-=
E z n ππα
7.21、已知两个正态总体的方差21σ和22σ未知但相等,即21σ=22σ。
从两个正态总体中分别抽取两个独立的随机样本,它们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表:
(1)求μ1-μ290%的置信区间; (2)求μ1-μ295%的置信区间。
(3)求μ1-μ299%的置信区间。
解:(1)由于两个样本均为独立小样本,当21σ和22σ未知但相等时,需要用两个样本的方差21s 和22s 来估计。
总体方差的合并估计量2p
s 为: 当α=0.1时,t α/2(19)=1.729
μ1-μ2置信度为90%的置信区间为()()2
121221112n n s n n t x x p
+-+±-α
=()94.78.97114
144.98729.14.432.53±=⎪⎭
⎫ ⎝⎛+⨯⨯±-,即(1.86,17.74)
(2)当α=0.05时,t α/2(19)=2.093
μ1-μ2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为()()2
121221112n n s n n t x x p
+-+±-α
=()61.98.97114144.98093.24.432.53±=⎪⎭
⎫
⎝⎛+⨯⨯
±-,即(0.19,19.41)
(3)当α=0.01时,t α/2(19)=2.861
μ1-μ2置信度为99%的置信区间为()()2
1
212211
12n n s n n t x x p +-+±-α
=()14.138.97114
144.98861.24.432.53±=⎪⎭
⎫ ⎝⎛+⨯⨯±-,即(-3.34,22.94)
7.26、生产工序的方差是工序质量的一个重要度量。
当方差较大时,需要对序进行改进以减小方差。
下面是两部机器生产的袋茶重量(单位:g )的数据:
要求:构造两个总体方差比21σ/22σ的95%的置信区间。
解:统计量:
2
12122
2
2s s σσ()121,1F n n --:
置信区间:()()22
112222
2121212,1,11,1s s s s F n n F n n αα-⎛⎫ ⎪ ⎪---- ⎪ ⎪⎝⎭
21s =0.058,2
2s =0.006,n 1=n 2=21
1α-=0.95,()121,1F n n α--=()0.02520,20F =2.4645,
()12121,1F n n α---=
()
2211
1,1F n n α--
()12121,1F n n α---=()0.97520,20F =
()
0.0251
20,20F =0.4058
22
112222
121212,1,11,1s s s s F n n F n n αα-⎛⎫ ⎪ ⎪---- ⎪ ⎪⎝⎭
=(4.05,24.6)
8.2??一种元件,要求其使用寿命不得低于700小时。
现从一批这种元件中随机抽取36件,
测得其平均寿命为680小时。
已知该元件寿命服从正态分布,?=60小时,试在显着性水平0.05下确定这批元件是否合格。
?解:H0:μ≥700;H1:μ<700? 已知:x =680????=60?
由于n=36>30,大样本,因此检验统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