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2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逐字逐句翻译

主要内容 基本途径 根本途径 正确态度
论辩方法
连锁推理
由浅入深 比喻说理 对比说理
分析
不违、不入、以时→不可胜食,不可 胜用→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纺、畜、农 → 教 岁也/兵也
狗彘食人食/涂有饿殍
1.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温饱”和“教 化”两部分,也就是今天的“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
2.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 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概念。
• 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
:
1.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
3.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
• 孟子注意到了
问题: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 泽而渔。
语言技巧
手法
例句
效果
排比 对偶 比喻
...不可...也;...可以...
七十者衣...,黎民不.... 狗彘食人...,涂有饿殍...
丝织品
五亩 之宅,树 之 以 桑,五十者可以 衣 帛 矣;
名作动, 种植
畜养 通“毋” 小猪 猪 饲养 不要
鸡 豚 狗 彘 之 畜, 无 失 其 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宾语前置 错失 繁殖的时节 百亩之田,勿 夺 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违背 耽误
畜养
错失 耽误
形作动, 认真从事
教化
反复陈述
敬爱兄长
第二课时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 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高一语文课件-寡人之于国也2 精品

梁
滕
齐
孟子(约前 372—前289)名 轲,字子舆。思 想家,教育家。
“退而与万章之 徒,序《诗》 《书》,述仲尼之 意。作《孟子》七 篇”
--《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七章
《梁惠王》 《公孙丑》 《腾文公》 《离娄》 《万章》 《告子》 《尽心》
主谓句 感叹句 肯定句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 矣 于,介词,与“国”合成介宾短 语。 之,助词,用于主语
和介宾短语之间,提顿语气,强 调介宾短语的意义。
异读字 破音异读 通假异读 古音异读 王好战( hà o)
谷不可胜食也(shè ng)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yì ) 然而不王者(wà ng)
…
(1)或……或…… (2)直……耳,是……也。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复习导入:梁惠王提出什么问 题?孔子作了哪些陈述?齐读 (1)——(4)节。
师生串讲(5)——(7)节
学生主讲,教师补正,分析点 拨,并作知识点归纳:(1)数 胜 发 兵不同词义
(2)是何异于……
归纳探析
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2

2、试疏通文意,划出难点,小组 交流总结出2-3个重点问题
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词类活用 习惯句式 异读子 特殊句式 结构层次
通假字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无,通“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2)颁,通“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涂,通“途”莩,通“殍”
通假字 异读子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习惯句式 结构层次
提出问题 尽心焉 移其民 而民不加多 移其粟
民 五十步笑百步 走 不 数量不同 分析问题 喻 实质相同 加 未施 梁惠王 邻国之君 仁政 多 之始 则斯天下 之果 解决问题 行仁政 之民至焉 之成
孟子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 表现的思想与主张
• 首先反对诸侯间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应该让利于 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 第二孟子又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 体的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 田”、“鸡豚狗彘之畜”——丰衣足食。 • 第三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 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 饥不寒”。 •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 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 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异读字
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y ì ,动词,穿)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wà ng,为王,称霸)
通假字 异读子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习惯句式 结构层次
词类活用
(1)填然鼓之 (名词动用,击鼓)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为动词名用,译“活着的 人”“死去的人”;“丧”名词动用,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为……办丧事”)
昔孟母,择邻处;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 (2)

兵器 军队 用兵策略
1.兵刃既接 2.赵亦设盛兵以待秦 3.斯用兵之效也
兵器 军队 用兵策略
1.弃甲曳兵而走 逃跑
2.双兔傍地走
跑
3.骊山北构而西折 走向,趋向
1.直不百步耳 2.木直中绳
中通外直
3.屈平正道直行 4.系向牛头充炭直 5.直夜溃围而出
只,仅仅 与“曲”相对
正直 价值 当
1.不违农时 斧斤以时入山林
2.无失其时 3.不拘于时 4.时雨降矣 5.时矫首而遐观
季节
机会 时俗 适时地 常常
1.不违农时 斧斤以时入山林
2.无失其时 3.不拘于时 4.时雨降矣 5.时矫首而遐观
季节
机会 时俗 适时地 常常
1.王道之始 2.千呼万唤始出来
开始军队 才
校、庠、序 国学、乡学 稷下学堂 太学 书院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背
1.河内凶 2.除奸凶 3.雨凶 4.凶兆
谷物收成不好 凶恶可怕 激烈 不吉利的
429中国地理
:黄河以北 :黄河以东
:函谷关或者潼关以西 :函谷关或潼关以东
1.邻国之民不加少 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3.加彘肩上 4.牺牲玉帛,弗以待秦 3.斯用兵之效也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对不起,辜负
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 违背
约不偿城
4.秦贪,负其强
依仗
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打开粮仓
2.主人忘归客不发
出发
3.百发百中
发射
4.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征发
5.野芳发而幽香
花开
1.斯天下之民至矣 那么
2.斯是陋室
这
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2

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2_20200731172516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译文: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
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
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
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2

/index.html 。
我们家一堆女人热热闹闹的时光终究是不再了,不过我还有三姨,老邻居都知道我三姨,我放学回家的时候隔家几十米就会大喊“三嬢——开——门——”,抑或是突如其来的 暴雨把我困在学校,我也笃定三姨会在校门口最显眼的地方等我。作业时间,三姨会坐在小椅子上,轻轻摇着扇子给我听写词语,她每次都把书摊在我面前开始念,我居然一次都 没有想着去偷看。我和三姨手拉手一起去晚市买菜,她总是温柔地听我说学校里头的故事,她在公园里指着竹子教我“亭亭玉立”,还教我洗碗不要忘记抹灶台,煮饭时加水要没 到第二个指节,她的肚子总是像云朵一样柔软,她的手心总能藏着奖励我的糖果。三姨会给我扎漂亮的花辫,可是她从来都剪不好我的头发,左边长了多给一剪子,结果右边又给 长了,这边修修那边再剪剪,差点儿剪成秃辫子,我委屈得哭了好几天。她还在我的课外书上抄诗,哄我好久我才原谅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随后几天的比赛中,被淘汰下来的人们纷纷跑着欣赏“大漠孤烟直”去了,我犯倔,偏就坐在冷板凳上,看着别人的一招一式,观察着对手们的技术、战术和智慧。越看,头皮越发麻;越看,越 在心里暗自骂自己:活该,你和别人差的不是一点点,是差远了。这么些年的球算是瞎打、白打了。
晚上,我穿着布头做的大裤衩和T恤,脚边摆着个大水瓶子,坐在哈密大街商店的台阶上,活像山药蛋派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心里暗暗思忖:操场边,小胡同,是个井,是个小井;林西矿,开滦, 是个井,是个中井;全国煤炭系统,是个井,是个大井;还有更大更大的井。
大哥的幸运与机缘
乒乓球比赛,完全是实力的较量。然而,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选手,幸运与机缘可能降临到你身上,也可能赏赐到别人身上。但也可以说机会都是给了有准备的人,有些时候,也有其胜利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