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原文及作品赏析-古文观止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译文与鉴赏

《岳阳楼记》译文与鉴赏

《岳阳楼记》译文与鉴赏《岳阳楼记》译文与鉴赏相信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该都接触过文言文翻译、鉴赏吧,那么怎么去翻译、鉴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岳阳楼记》译文与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岳阳楼记》译文与鉴赏 1【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级到巴陵当郡守。

到了第二年,便做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于是他就重修岳阳楼,扩充其旧有的规模,又把唐代诗人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叫我写一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最美的景致,都集中在洞庭湖上。

它口中象是含着远山,腹内好似吞吐着长江,浩浩汤汤,无边无岸。

清晨阳光灿烂,傍晚暮霭沉沉,气象真是千变万化。

这些都是岳阳楼的宏伟壮观啊!前人已经说得很详细了。

那么,我想说的是,它向北可以沟通巫峡,往南可以到达潇水和湘江,贬谪到边远地区的官吏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风光的心情,能不因各自的遭遇而有所不同吗?在那阴雨绵绵、连月不晴的日子里,阴风发着怒吼,浊浪腾空而来,太阳和星星隐没了光芒,高山峻岭掩藏了雄姿。

商人和旅客不敢上路,帆樯被吹倒,船桨被折断。

傍晚时节,一片幽暗,虎在咆哮,猿在哀鸣。

此刻登上这座楼啊,便有离开故国、怀念家乡、担心讒言、害怕攻讦的情绪涌上心头。

举目一片萧条冷落,不禁感到无限悲凉了。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节,湖上风平浪静,天光水色,在万顷碧波之上连成一片。

沙鸥或飞或停,锦鳞游来游去。

岸上的香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滩上的幽兰,摇曳着茂盛的花叶。

于是漫天烟雾,扫荡一空;皓皓明月,清辉千里。

水面上浮动的光圈,象跳跃着万点金星;月影停留在静止的水中,又象是一块圆圆的玉璧。

渔船上飘来此唱彼和的渔歌,悠悠扬扬;这是多么快乐啊!此刻登上这座楼,便觉得心情开朗,精神愉快,可以暂时忘记一切荣誉和耻辱,当风举酒,真是喜气洋洋啊!可叹哪!我曾经琢磨过古时候志士仁人的内心,也许与以上两种心情有所不同吧。

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影响而感到可喜,也不因为自己的遭遇而觉得悲哀。

《岳阳楼记》原文+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赏析出自北宋诗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ǔ)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sha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赏析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八百里洞庭湖,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北分松滋、太平等长江支流,烟波浩淼,湖山辉映,自古以来就是令人神往的江山胜地;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洞庭湖与长江汇合之处,枕山带湖,为巴、蜀、荆、襄之要冲。

北宋庆历六年(1046),一代名臣范仲淹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于是诞生。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

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阅读欣赏。

岳阳楼记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岳阳楼记》全文及分析

《岳阳楼记》全文及分析

《岳阳楼记》全文及分析以下是为您提供的《岳阳楼记》全文及分析:《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分析:11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 年)。

范仲淹好友滕子京被贬岳州,重修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作记。

范仲淹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

111 景物描写文章开篇描绘了岳阳楼的雄伟景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展现出洞庭湖的壮阔和岳阳楼周边景色的变幻多姿。

随后分别描写了岳阳楼在阴雨和晴朗两种不同天气下的景色,如“淫雨霏霏”时的凄惨和“春和景明”时的明媚,形成鲜明对比。

112 情感抒发作者通过对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色下的不同感受,引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

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12 艺术特色121 结构严谨文章以“记”为线索,先叙述岳阳楼的重修背景和大观,然后通过对迁客骚人不同览物之情的描写,引出自己的观点,最后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作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岳阳楼记》原文

《岳阳楼记》原文

《岳阳楼记》原文《岳阳楼记》原文《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岳阳楼记》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岳阳楼记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了。

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滕子京)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

尹师鲁读之曰:传奇体尔。

传奇,唐裴铏所著小说也。

明代孙绪《无用闲谈》:范文正公《岳阳楼记》,或谓其用赋体,殆未深考耳。

此是学吕温《三堂记》,体制如出一轴。

然《岳阳楼记》闳远超越,青出于蓝矣。

夫以文正千载人物,而乃肯学吕温,亦见君子不以人废言之盛心也。

清代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中间悲喜二大段,只是借来翻出后丈优乐耳,不然便是赋体类。

一肚皮圣贤心地,圣贤学问,发而为才子文章。

清代顾兖《文章规范百家坪注》:楼迁斋评:首尾布置与中间状物之妙,不可及矣。

然最妙处在临末断遗一转语。

乃知此老胸襟度量,直与岳阳洞庭同其广。

清代蔡世远《古文雅正》:前半设局造句,犹是文人手笔。

末段直达胸臆,非文正公不足以当之。

或问史臣吕本中及朱文公,皆以文正公为宋朝人物第一,何也?曰:魏文会大矣,而本领徽不及;派公诚矣,而规局徽不及。

尧舜君民之念,无日不存于中心,事如白日青天;公诚绝伦超群也。

清代林云铭《古文折义》:题是记岳阳楼,任他高手,少不得要说此楼前此如何倾坏,如何狭小,然后叙增修之劳。

再写楼外佳景。

以为滕公此举大有益于登临已耳。

文正却把这些话头点过,便尽情阁起,单就迁客骚人登楼异情处,转入古仁人用心,遂将平日胸中致君泽民、先忧后乐大本领一齐揭出。

盖滕公以司谏谪守巴陵,居庙堂之高者忽处江湖之远。

其忧谗畏讥之念,宠辱之怀,抚景感触,不能自遣,情所必至。

若知念及君民之当忧,自有不暇于为物喜,为己悲者。

篇首提出“谪守”二字,本是此意。

妙在借他方之迁客骚人,闲闲点缀,不即不离。

谓之为子京说法可也,谓之自述其怀抱可也,即谓之遍告天下后世君予俱应如此存心,亦无不可也。

嘻,此其所以为文,公正之文欤。

清代吴楚材、吴调候《古文观止》:岳阳楼大观,已被前人写尽,先生更不赘述,止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二意。

只是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

以圣贤忧国忧民心地,发而为文幸,非先生其孰能之?清代过珙《古文评注》:首尾布置与中间状物之妙不可及矣。

岳阳楼记原文及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及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及赏析岳阳楼记原文及赏析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fú)霪(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同“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chán)畏讥(jī),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é)夫(fū)!予(yǔ)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把唐代和当今贤士名人的诗词歌赋刻在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部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包含着远处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

早晚阴晴变化,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岳阳楼记》全文与赏析

《岳阳楼记》全文与赏析

《岳阳楼记》全文与赏析《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这篇文章的开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交代了写作的背景。

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郡,第二年就取得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政绩,重修岳阳楼,并嘱托范仲淹作文记之。

接着,作者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寥寥数语,将洞庭湖的壮阔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后,作者笔锋一转,指出岳阳楼的地理位置重要,是迁客骚人汇聚之地,自然引出他们在不同景色下的不同感受。

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的凄惨景象,此时的人会“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原文及作品赏析
【作品介绍】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

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

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

【原文】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1]守[2]巴陵[3]郡。

越[5]明年[4],政通[7]人和[6][8],百废具[9]兴。

乃[10]重修岳阳楼,增[11]其旧制[1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13]予作文[14]以记[15]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16],在洞庭一湖。

衔[17]远山,吞[18]长江,浩浩汤汤[19],横[21]无际涯[20][22]。

朝晖[24]夕阴[23],气象[25]万千[26]。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27]也。

前人之述备[29]矣[28]。

然则[30]北通巫峡,南极[32]潇湘[31],迁客[33]骚人[34],多会[35]于此,览[37]物之情,得无异[38]乎[36]?
若夫[39]霪雨[40]霏霏[41],连月不开[42],阴[43]风怒号,浊[44]浪排空[45],日星隐耀[46][47],山岳[48]潜[50]形[49];商旅不行[51],樯[53]倾
[55]楫[54]摧[52];薄[57]暮冥冥[56],虎啸猿啼。

登斯[58]楼也,则[59]有[60]去[62]国[63]怀乡[61],忧讒[66]畏[65]讥[64][67],满目萧然[68],感[69]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70]景[71]明,波澜不惊[72][73],上下天光,一碧万顷[74][75];沙鸥[76]翔集[77][78],锦鳞[79]游泳;岸芷[80]汀[81]兰[82],郁郁[83]青青;而或[84]长烟一[86]空[85],皓月千里[87],浮光跃金[88],静影沉璧[89][90];渔歌互答,此乐何极[9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92]神怡[93],宠[95]辱偕[96]忘[94],把酒临[97]风[98],其喜洋洋[99]者矣。

嗟夫!予尝[100]求[101]古仁人[102]之心[103],或[105]异[106]二者之为[104][107]。

何哉?不以[108]物喜,不以己悲[109]。

居庙[111]堂[112][113]之高[110],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114],则忧其君。

是[115]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116]何时而乐耶?其必[117]曰“先[118]天下之忧而忧,后[119]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121]斯人[120][122],吾谁与归[123][124]!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四部丛刊》本《范文正公集》
【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级到巴陵当郡守。

到了第二年,便做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于是他就重修岳阳楼,扩充其旧有的规模,又把唐代诗人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叫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