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氯化铵》简版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将于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已于2014年12月24日发布,并将于今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现将与豆制品生产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敬请各豆制品企业及相关单位关注。

豆制品中可用食品添加剂
一、所有豆类制品
二、豆腐类(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冻豆腐)
三、豆干类
四、豆干再制品
五、腐竹类(包括腐竹、油皮等)
六、熟制豆类
七、发酵豆制品(04.04.02)
八、腐乳类
九、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及其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
豆制品中可用的加工助剂
注:2760-2011中第36项为乙酸,现改为冰乙酸
二、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与2760-2011相比减少如下物质:乳化硅油、聚甘油聚亚油酸酯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
A.1,规定了使用范围和限量
注:以上表格中,红色代表新增,绿色代表删除。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规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规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将于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已于2014年12月24日发布,并将于今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现将与豆制品生产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敬请各豆制品企业及相关单位关注。

豆制品中可用食品添加剂
一、所有豆类制品
二、豆腐类(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冻豆腐)
三、豆干类
四、豆干再制品
五、腐竹类(包括腐竹、油皮等)
六、熟制豆类
七、发酵豆制品(04.04.02)
八、腐乳类
九、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及其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
豆制品中可用的加工助剂
一、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注:2760-2011中第36项为乙酸,现改为冰乙酸
二、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与2760-2011相比减少如下物质:乳化硅油、聚甘油聚亚油酸酯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
与2760-2011相比,以下物质删除,转移到了表A.1,规定了使用范围和限量
注:以上表格中,红色代表新增,绿色代表删除。

氯化铵粉末的用途有哪些

氯化铵粉末的用途有哪些

氯化铵粉末的用途有哪些氯化铵粉末是一种常见的化工材料,具有多种用途。

以下是氯化铵粉末的主要用途:1. 农业领域:氯化铵粉末可用作化肥,提供作物所需的氮元素。

氯化铵粉末中的氮含量较高,易于作物吸收利用。

此外,氯化铵粉末还可以调节土壤的pH值,改善土壤酸碱度,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化学工业:氯化铵粉末可以用作原料或助剂。

在有机合成反应中,氯化铵粉末常作为氯离子或铵离子的来源,用于催化反应或调节反应条件。

此外,氯化铵粉末还可以用于金属表面处理,如清洗、去污、除锈等。

3. 医药领域:氯化铵粉末可以用作药物的原料或辅料。

氯化铵粉末具有抗菌、消炎、止咳、祛痰等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感冒药、止咳药、抗菌药等药物。

此外,氯化铵粉末还可以用于口腔护理产品和皮肤护理产品中,起到杀菌、预防感染的作用。

4. 食品工业:氯化铵粉末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

氯化铵粉末可作为面粉的增稠剂和发酵剂,提高面团的黏性和韧性,改善面包、面点等食品的质地。

此外,氯化铵粉末还可以用于腌制食品,增加食品的味道和保鲜效果。

5. 烟花工业:氯化铵粉末可以用作火药的原料。

氯化铵粉末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是制作火药的重要成分之一。

通过与其他化学物质的复配,氯化铵粉末可以用于制作各种烟花爆竹、焰火等。

6. 化妆品工业:氯化铵粉末可以用作化妆品的原料或添加剂。

氯化铵粉末具有抗菌、净化、除臭等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洗面奶、洗发水、香皂等护肤品和洗护产品。

此外,氯化铵粉末还可以用于制备染发剂、发蜡等发用化妆品。

7. 纺织工业:氯化铵粉末可以用作纺织染料和染料助剂。

氯化铵粉末可以与染料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改变染料的色相和亮度。

此外,氯化铵粉末还可以用作染料浴液的清洁剂,去除染料残渣,提高染色的均一性。

总之,氯化铵粉末具有广泛的用途,在农业、化学工业、医药领域、食品工业、烟花工业、化妆品工业和纺织工业等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简要起草过程1 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根据原卫生部计划要求,于2011年~2012年内完成《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2 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该标准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山东潍焦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军氮化工有限公司、运城市云天化工有限公司、临沂市河东区郑旺昌宏食品添加剂厂等单位共同起草,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负责技术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凤鑫、万渝平、闫庚全、李月芬、王西黔、薛成栋、王现洪。

主要承担的工作:参加标准制定各阶段召开的工作会议,负责制定标准各阶段相关文件起草编写工作(包装标准草案、编制说明及上报材料等),承担标准制定过程中质量数据、试验数据的累积和试验工作。

3 简要起草过程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接到制标任务后,查阅了国内外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向生产、使用单位发函,进行调查并广泛征求对修标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献小结。

2011年9月,在天津市召开了制定标准工作方案会,到会的有4家生产企业和1家检验机构,会上各单位对国内外标准、产品分类、指标和试验方法进行了认真地分析。

确定了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国家标准的指标项目和试验方法等内容,提出了工作方案。

会后各有关单位根据工作方案的安排进行了试验工作,并对本厂产品进行了质量考核。

2012年6月由负责起草单位提出了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编制说明及其附件,在行业内部进行了征求意见。

2012年8月24日至29日在山西省太原市,由负责起草单位召开了行业内部的预审会,会上对标准草案进行了预审,会后根据预审会修改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于2011年立项,查阅到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已经列入GB 2760。

氯化铵的功能主治和作用

氯化铵的功能主治和作用

氯化铵的功能主治和作用1. 氯化铵的基本概述氯化铵,化学式为NH4Cl,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它是由氨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的,常见的形式是白色结晶固体。

氯化铵在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医药、农业、化工等领域。

2. 氯化铵的医药应用氯化铵在医药领域有多种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作为静电消除剂:氯化铵可以通过中和身体带有静电的物质,减少静电产生的不适感。

例如,在一些舒适静电消除产品中,常含有氯化铵。

•作为盐酸铵的原料:氯化铵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盐酸铵,盐酸铵是一种常见的药物成分,广泛用于治疗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等疾病。

•作为咳嗽药物:氯化铵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分泌,从而起到祛痰、止咳的作用。

一些咳嗽药膏和止咳糖浆中常含有氯化铵。

3. 氯化铵在农业中的作用氯化铵在农业领域有多种作用,常用于以下方面:•调节土壤酸碱度:氯化铵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适当添加氯化铵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

•提供氮源:氯化铵是一种含氮化合物,可以作为植物的氮源供应。

植物吸收氯化铵后,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氯化铵常被用作面粉和面包的漂白剂,可以改善面粉质地和面包的质量。

4. 氯化铵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氯化铵在化工领域也有多种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作为生产氨气的原料:氯化铵可以通过热分解生成氨气,这是生产氨气的一种常见方法。

•作为焊接助剂:氯化铵可以在焊接过程中提供热能和气体保护,以促进焊接的进行。

•作为金属腐蚀抑制剂:氯化铵可以与金属离子反应形成保护膜,防止金属的进一步腐蚀。

5. 其他应用领域除了医药、农业和化工领域,氯化铵还有其他一些应用领域:•用于电镀:氯化铵可以作为电镀过程中的添加剂,提高电镀液的导电性和电镀层的质量。

•用于防火剂:氯化铵可以应用于一些防火材料中,起到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

•用于烟花制作:氯化铵是烟花制作中常用的氧化剂,可以提供氧气供燃烧,实现烟花的爆炸效果。

综上所述,氯化铵在医药、农业和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氯化铵

氯化铵

氯化铵目录[隐藏]【简介】【性质】【用途】【防护】【储运】【药理】【适应症】【用法用量】【简介】【性质】【用途】【防护】【储运】【药理】【适应症】【用法用量】∙【禁用慎用】∙【给药说明】∙【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简介】氯化铵通用名称:氯化铵英文名称:Ammonium Chloride中文别名:氯化亚、硇砂英文别名:Chlorammonic、Darammon、Expigen、Gen-Diur 式量:53.49化学式NH4Cl别名:俗称电盐;电气药粉;盐精【性质】无色立方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

味咸凉而微苦,酸式盐。

相对密度1.527。

易溶于水及乙醇,溶于液氨,不溶于丙酮和乙醚。

加热至100℃时开始显著挥发,337.8℃时离解为氨和氯化氢,遇冷后又重新化合生成颗粒极小的氯化铵而呈白色浓烟,不易下沉,也极不易再溶解于水。

加热至350℃升华,沸点520℃。

吸湿性小,但在潮湿的阴雨天气也能吸潮结块。

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热时酸性增强。

对黑色金属和其它金属有腐蚀性,特别对铜腐蚀更大,对生铁无腐蚀作用。

该产品目前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一是用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而是生产碳酸钾等钾盐的副产品。

氯化铵很容易结块,通常用添加防结块剂的方式来防止产品结块。

氯化铵在水中溶解度列表:0℃:29.4g10℃:33.3g20℃:37.2g30℃:41.4g40℃:45.8g50℃:50.4g60℃:55.2g70℃:60.2g80℃:65.6g90℃:71.3g100℃:77.3g【用途】主要用于干电池、蓄电池、铵盐、鞣革、电镀、精密铸造、医药、照相、电极、粘合剂、酵母菌的养料和面团改进剂等。

氯化铵简称“氯铵”,又称卤砂,是一种速效氮素化学肥料,含氮量为24%~25%,属生理酸性肥料。

它适用于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尤其对棉麻类作物有增强纤维韧性和拉力并提高品质之功效。

但是,由于氯化铵的性质决定并如果施用不对路,往往会给土壤和农作物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铵(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铵(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铵》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简要起草过程)1、任务来源和项目编号根据原卫生部下达的201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有关要求,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将于2011~2012年完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铵》的制定工作(项目编号为:spaq-2011-05)。

2、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起草人主要起草单位有: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四川蓝剑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无机盐化工有限公司。

起草人有:李霞、曾宪金、胡育红。

主要负责标准的国内外相关标准、技术资料的查阅及研究。

参加标准制定各阶段召开的工作会议,负责制定标准各阶段相关文件起草编写工作(包装标准草案、编制说明及上报材料等),承担标准制定过程中质量数据、试验数据的累积和试验工作。

3、简要编制过程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接到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铵》的任务后,首先向生产厂家和用户发函进行调查,征集对制定标准的建议和起草单位,在此基础上组建项目起草小组。

随后起草小组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及技术资料,结合生产厂家和用户回函对制定标准提出的建议和要求,编写出了文献小结,提出标准制定的设想。

于2011年9月在天津市召开了制定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铵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工作方案会,会上工作小组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讨论,初步确定了指标项目和试验方法,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进度。

工作方案会后,起草小组做了各项指标的验证试验。

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汇总了各项指标的试验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分析方法。

2012年6月由负责起草单位提出了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编制说明,发给相关单位征求意见。

2012年8月于山西太原召开了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铵》的预审会,会上对预审稿进行预审,会后按照会议纪要对预审稿进行修改,并提出送审稿。

氯化铵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铵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铵安全技术说明书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氯化铵英文名AmmoniumChloride CASNo. 12125-02-9理化性质分子式:NH4Cl 分子量:53.49外观与性状:无色立方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味咸凉而微苦。

熔点(℃):无资料蒸气压(kpa) :0.133沸点(℃):520 相对密度(水=1):1.527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意义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液氨,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和乙醚。

燃烧爆炸及危险特性燃烧性:不燃但离解。

燃烧(分解)产物:氨和氯化氢。

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极限(V%):无资料危险特性:本品具有较大腐蚀性,对黏膜有刺激性。

燃烧热(kJ/mol):无资料稳定性:300℃以下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配物:强酸、强碱。

接中国MAC(mg/m3):侵入途径:皮肤接触,食入触限值10000前苏联MAC(mg/m3):----- 毒性:LD50=12 270 mg/kg;310 mg/kg(兔经皮)LC50:无资料。

刺激性:对人体黏膜有刺激,详细数据未知。

毒性及健康危害氯化铵在人体内基本完全吸收被排除体外,在适当的情况下还有利清痰和纠正碱中毒,但氯化铵对粘膜和皮肤刺激较大。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误食:多喝水冲洗黏膜,也可催吐,大量食入请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二氧化碳、水、砂土。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切断火源。

个体防护工程控制:产品设备要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氯化铵时,建议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口罩、乳胶手套等,工作完毕,彻底清洗。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衣服,洗后备用。

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氯化铵》(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1 简要起草过程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接到制标任务后,查阅了国内外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向生产、使用单位发函,进行调查并广泛征求对制标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献小结。

2012年11月,在天津市召开了制定标准工作方案会,到会的有2家生产企业和1家检验机构,会上各单位对国内外标准、产品分类、指标和试验方法进行了认真地分析。

确定了食品添加剂氯化铵国家标准的指标项目和试验方法等内容,提出了工作方案。

会后各有关单位根据工作方案的安排进行了试验工作,并对本厂产品进行了质量考核。

2013年5月由负责起草单位提出了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编制说明及其附件,在行业内部进行了征求意见。

2 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该标准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株洲江海环保实业有限公司、大化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等单位共同起草,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负责技术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凤鑫、刘丽娟、尹朝剑、陈香娟、陈瑞莲主要承担的工作:参加标准制定各阶段召开的工作会议,负责制定标准各阶段相关文件起草编写工作(包装标准草案、编制说明及上报材料等),承担标准制定过程中质量数据、试验数据的累积和试验工作。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1 主要技术内容表1 感官要求表2 理化指标2 主要制定情况2.1 指标项目的设置情况氯化铵含量控制了主含量,干燥减量控制水分含量。

硫酸盐灰分控制除氯化铵以外的不挥发物含量,实际上控制了除铵离子以外其它阳离子。

铅含量是为了控制有害杂质离子。

日本标准设置的澄清度可以控制不溶性可见杂质,在氯化铵产品中设置主要是为了控制有机残留物。

本次制定标准确定采用JECFA标准,在JECFA指标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生产和使用情况再增设无机砷含量和澄清度2项指标。

2.2 指标要求的设置情况2.2.1 氯化铵(NH4Cl)含量(以干基计)JECFA与FCC采用返滴定佛尔哈德法通过测定氯离子计算氯化铵含量,该方法测定时终点不好观察且还要使用硝基苯试剂,因此本标准采用蒸氮法通过测定铵离子计算氯化铵含量。

两种方法测定的对象不同造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返滴定佛尔哈德法的结果比蒸氮法的系统偏低。

JECFA与FCC标准规定氯化铵含量不小于99.0%,考虑到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本次制定标准氯化铵含量设置为不小于99.5%。

2.2.2 干燥减量所有的国外标准都设置了干燥减量指标,JECFA标准和日本公定书都设置的是不大于2.0%,FCC设置的是不大于0.5%,从我国产品的实测结果来看,其干燥减量一般都小于0.1%,因此本次制定干燥减量指标设置为不大于0.5%。

2.2.3 灼烧残渣氯化铵的性质是受热分解,设置灼烧残渣含量(或硫酸盐灰分)是为了控制除氯化铵之外的不挥发性杂质阳离子,该项指标的设置是很有必要的。

JECFA标准规定的是硫酸盐灰分,指标值为不大于0.5%,我国的生产企业和用户目前都要求的是灼烧残渣指标。

硫酸盐灰分实际是将灼烧残渣中的阳离子以硫酸盐的形式进行固定,从理论上分析其结果应该是稍高于灼烧残渣的结果。

从实验数据来分析也证实了这种情况。

从实验过程来看硫酸盐灰分的称样量为0.5g,残渣量较少,造成称量误差较大,因此平行性不好。

鉴于我国产品的实际情况,本标准灼烧残渣含量设置为不大于0.4%。

2.2.4 铅(Pb)含量JECFA和FCC设置了铅含量指标,JECFA规定为不大于2 mg/kg,FCC7规定不大于4 mg/kg。

本标准并本着有害元素控制从严从紧的原则,等同采用JECFA指标,铅含量设置为不大于2 mg/kg。

2.2.5 无机砷(以As计)含量JECFA标准中未规定无机砷含量,只有日本公定书规定了砷含量指标,以As2O3计不大于4mg/kg,折合成以As计为1.9 mg/kg,目前国内食品添加剂标准中均规定了无机砷含量指标,本次制定无机砷含量指标定为不大于2 mg/kg。

2.2.6 澄清度日本标准设置的澄清度指标为“几乎澄清”,《中国药典》中也有相同的要求,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企业基本上是执行《中国药典》的规定,因此本标准确定按药典的要求,并将“几乎澄清”的要求放置在测定步骤中,规定达到试验要求即为通过试验。

2.3 试验方法的设置2.3.1 氯化铵(NH4Cl)含量的测定JECFA与FCC中氯化铵含量的测定方法是一致的,使用了沉淀返滴定法,即在0.2g试样中先加入硝基苯,再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标液,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被硝基苯进行表面覆盖,最后用硫氰酸铵滴定未反应的硝酸银,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终点时颜色为浅棕红色,该方法是通过测定氯离子来计算氯化铵含量。

该方法的实验数据见表1至表3,从实验的实际情况反映出该方法有几个缺点:①方法中用到的试剂硝基苯是毒性物质,具有强烈的苦杏仁味道,废液必须经过处理否则会造成污染;②方法终点不好掌握,淡棕红色的识别容易引人而异,造成结果偏低或偏高。

鉴于以上几个原因不建议使用该方法。

日本公定书规定的是蒸馏后滴定法(或称蒸氮法),该方法为测定铵盐化合物的经典方法,即将0.3g 试样置于蒸馏瓶中,加入碱液将铵盐以NH3的形式蒸馏出来并用一定量硫酸标液吸收,吸收液中多余的酸用氢氧化钠标液返滴定,以甲基红为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4.4~6.2,颜色变化由红色~黄色,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黄色,由于指示剂变色范围较大,且颜色变化是由红色到黄色,不易观察。

我国标准GB/T 2946—2008《氯化铵》中规定了两种测定方法,仲裁法为蒸馏后滴定法,测定步骤与日本公定书的基本一致,只是指示剂用的是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因其pH变色点为5.4,酸色为红紫色,碱色为绿色,滴定时终点颜色为灰色。

混合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窄,终点时颜色突变较敏锐,因此容易观察。

第二种方法为甲醛法,甲醛法是在试样中加入中性甲醛溶液,甲醛与铵离子反应生成六次甲基四胺,并定量释放出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释放的酸,计算出氯化铵含量。

从对比实验数据分析,蒸氮法的结果普遍高于FCC7规定的方法,主要原因是蒸氮法测定的是阳离子(铵离子),FCC7规定的方法测定的是阴离子(氯离子),两种方法存在系统差异是正常的情况。

对食品添加剂产品来说,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标准氯化铵含量采用蒸馏后滴定法,考虑到终点观察的难易情况,本标准使用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

该方法虽然测定时间较长,但测定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

2.3.2 干燥减量的测定JECFA与FCC规定的方法是一致的,即将样品置于硅胶干燥器中放置4h。

日本公定书规定为105℃下干燥4h。

我国标准GB/T 2946—2008规定了两种方法,仲裁法为卡尔·费休法,第二法为烘干干燥法。

从实验结果来看,硅胶干燥法测定的结果出现了负值,分析其原因应该是硅胶的干燥能力相对较弱,当样品的干燥减量较低时,硅胶无法将水分吸出,因此出现了负值的情况。

烘干干燥法是在100℃~105℃下干燥测定的,因此即使样品所含水分不高仍可准确测定。

因此本标准采用烘干干燥法测定,干燥温度为100℃~105℃。

2.3.3 灼烧残渣的测定氯化铵的分解温度为337.8℃,我国标准GB/T 2946—2008《氯化铵》规定是称样量为10g,灼烧温度为500℃~600℃,灼烧至质量恒定。

本标准确定按GB/T 2946—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2.3.4 铅(Pb)含量的测定JECFA和FCC7中规定了铅含量的测定方法为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我国国家标准GB 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中规定了五种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二硫腙比色法和单扫描极谱法。

其中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国外标准一致,因此本标准确定按GB 5009.1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2.3.5 无机砷(以As计)含量的测定日本公定书中规定用砷斑法进行测定。

我国标准GB/T 5009.76《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标准中是规定了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限量比色法(银盐法)和斑法两种方法;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无机砷的测定规定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银盐法两种方法。

以上3种方法都是测无机砷的经典方法,因此本标准确定按GB/T 5009.11或 GB/T 5009.7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2.3.6 澄清度《中国药典》的方法得到了国内企业的认可,因此本标准澄清度试验方法采用《中国药典》的规定,首先用10 g/L的硫酸肼溶液和100 g/L的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溶液等体积混合,乌洛托品易水解产生甲醛,甲醛与肼缩合成甲醛腙,形成白色浑浊.故以其作为浊度标准贮备液。

将一定量的试样溶液和标准溶液置于黑色背景上,于漫射光下,从水平方向观察比较,试样溶液所产生的浊度小于浊度标准溶液产生的浊度即为通过试验。

三、国内国际相关标准情况目前收集到国外标准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标准《氯化铵》(以下简称JECFA)、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第七版)—2011(以下简称FCC7)、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第八版)— 2009(以下简称日本公定书),国内目前没有相关标准(指标对比见附表1)。

JECFA标准规定氯化铵在食品中的用途是面团改进剂、酵母营养剂,设置了氯化铵含量(以干基计)、干燥减量、硫酸盐灰分、铅含量四项指标。

FCC 7中规定氯化铵在食品中的用途与JECFA相同,设置氯化铵含量(以干基计)、干燥减量、铅含量三项指标。

日本公定书中规定了氯化铵含量(以干基计)、澄清度、重金属(以Pb计)含量、砷含量、干燥减量、灼烧残渣六项指标。

四、其他需要在网上公开说明的事项附表1:食品添加剂氯化铵国内外标准指标对比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