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语文《张衡传》文言知识点归纳

⾼中语⽂《张衡传》⽂⾔知识点归纳 ⽂⾔⽂承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化的精髓,重视⽂⾔⽂的教学是⾼中语⽂教师的⾸要任务,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中语⽂《张衡传》⽂⾔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语⽂《张衡传》⽂⾔知识点 1.通假字 (1)员径⼋尺 (“员”通“圆”) (2)阴知奸党名姓,⼀时收禽(“禽”通“擒”) ﹙3﹚傍⾏⼋道 (“傍”通“旁”) (4)形似酒尊 (“尊”通“樽”)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常从容淡静。
古:⾔⾏举⽌适度得体。
今: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
古:不去赴任。
今: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特地征召。
今:可以作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4)覆盖周密⽆际。
古:四周严密。
今:周到细致 (5)寻其⽅⾯,乃知震之所在。
古:今:相对的或并列的⼏个⼈或事物中的⼀部分。
(6)衡下车,治威严。
古:官吏初到任。
今: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 (1)妙尽璇玑之正。
(正,形容词活⽤为名词,道理) (2)⼤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的意动⽤法,认为……与众不同) (3)⼜多豪右 (多,形容词活⽤作动词,多有) 4.翻译下列句⼦并总结句式特点: (1)饰以篆⽂、⼭龟、鸟兽之形 (状语后置) (2 ⾃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3)后数⽇驿⾄,果地震陇西。
(省略句) (4)举孝廉不⾏,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 5.⼀词多义 因 ①因⼊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趁机) 乃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之志。
(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 ⑦当⽴者乃公⼦扶苏。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张衡传》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张衡传》知识归纳统编高中语文课本《张衡传》,节选自南北朝时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范晔的《后汉书·张衡传》,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张衡传》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张衡传》1. 词类活用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2.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bì①<名>刑法;法律。
《左传•昭公六年》:“制参辟,铸刑书。
”②<名>君主。
《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③<动>征召。
《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④<动>通“避”。
《殽之战》:“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pì①<动>开;打开。
《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②<动>开辟;开垦;开设。
《齐桓晋文之事》:“欲辟土地,朝秦楚。
”《治平篇》:“隙地未尽辟,闭廛未尽居也。
”《病梅馆记》:“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③<动>排斥;驳斥。
《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
”④<形>偏僻;僻远。
《汉书•萧何传》:“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
”⑤<动>比喻,打比方。
《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辟谷】古代一种养生之术.不吃五谷,专靠服气长生。
《史记•留侯世家》:“乃学辟,道引轻身。
”【辟易】1. bì惊退。
《史记•项羽本纪》:“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数里。
”2. pì整治。
《吕氏春秋•上农》:“地未辟,不操床,不出粪。
”3、公车特征拜郎中zhēng①<动>出征;远行。
王昌龄《出塞》:“万里长征人未还。
”②<动>征伐;征讨。
《赤壁之战》:“挟天子以征四方。
”③<动>征收;争夺。
《促织》:“宣德间,宫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 《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张衡传》逐字注释及文言知识归纳

妙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正:道理。 浑天仪:一种用来表示天象的仪器。 《灵宪》:一部历法书。 《算罔论》:一部算术书。 【12】: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核查阴阳之学,研究透彻了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 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明确。 顺帝初,再转复52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53,所居之官辄54积年55不徙56。自 去史职,五载复还。【13】 复:又。
而:连词;表示转折。 尚:矜夸自大。 之:助词;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的”。 【3】:才能虽然比一般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交接:古今异义。古:结交;今:工作更替时的手续。 【4】: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 永元中:永远年间。 不行:古今异义。古:不去任职;今:不同意。 连:屡次。 辟:动词;征召。
时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89陈事【26】。后迁90侍中91,帝引92在帷幄,讽议93左右【27】。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94。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95之,衡乃诡对而出【28】。阉竖96恐终为其患97,遂共 谗之【29】。衡常思图身之事98,以为99吉凶倚仗100,幽微难明101。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102 【30】。
字:古人有名有字,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 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通常名与字是有意义上的联系的,字是对名的解释。 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曰原”。古人尊对卑称呼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 辈或尊辈称呼字,称呼尊辈或平辈的名,相当于骂人。如:孔子自称丘,这是谦 称;孔子对弟子冉求称求,这是尊对卑的称呼。古人除名和字之外,还有别号, 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别号在应用 上与字没有明显的差别。
当世:名词;指泉轨。
辄:副词;表示一直或经常。经常。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

xx传知识点归纳一.古今异义词: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古义】结交【今义】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孝廉:【古义】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今义】孝,指孝悌者;廉,廉洁之士。
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
亦指被推选的士人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行:【古义】不去(应荐)。
【今义】不可以4.公车特征拜xx特征:【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5.寻其方面方面:【古义】方向;【今义】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6.时国王骄奢,不xx宪。
国王:【古义】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xx。
【今义】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7.衡下车,治威厉。
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走下来8.常从容淡静从容:【古义】xx举止节制多礼。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9.连辟公府不就辟:【古义】征召。
【今义】复辟。
10.公车特征拜xx拜:【古义】授给官职。
【今义】拜见。
11.其牙机巧制牙:【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
【今义】牙齿。
12.覆盖xx无际xx:【古义】四周周密。
【今义】周到细密。
13.振声激扬激扬:【古义】激动、传扬。
此指高昂洪亮。
【今义】激烈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14.寻其方面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15.xx下车,治威厉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下来。
16.中有都柱都:【古义】大,音dū。
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二.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2.傍行八道:“傍”通“旁”3.收禽:逮捕。
禽,通“擒”,捕捉。
4.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三.词类活用: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2.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3.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xx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整理集合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整理篇1一、文学常识填空范晔,字蔚宗,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主要记述了从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间共195年的史事。
“二十四史”之一。
二、注音西鄂(è)属(zhǔ)文辟(bì)公府逾侈(chǐ)邓骘(zhì)累(lěi)召不应璇(xuán)机浑(hún)天仪算罔(wǎng)论篆(zhuàn)文都(dū)柱伺(sì)者合契(qì)陇(lǒng)西帷幄(wéi)(wò)阉(yān)竖倚(yǐ)伏骸(hái)骨三、通假字1、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通“樽”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通“擒”3、员径八尺:通“圆”四、古今异义词1、举孝廉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可以。
2、覆盖周密无际:古:四周严密;今:周到细致。
3、寻其方面:古:方向;今: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4、衡下车,治威严: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五、重点词语1、衡少善属文:连缀,写2、连辟公府不就:(被)征召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4、累召不应:多次5、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都6、举孝廉不行:(被)推举六、一词多义1、因:因入京师:因而因以讽谏:就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2、观:观太学:观摩学习大王见臣列观:殿堂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启窗而观:看3、卒: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终于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去世七、词类活用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意动,以……为奇2、妙尽璇机之正:作动词,研究透了;作名词,道理3、皆共目之:名作动,递眼色4、又多豪右:形作动,有很多5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意动,认为……怪八、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判断句2、游于三辅:介后3、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4、权移于下:介后5、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介后6、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后7、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介后8、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9、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于”《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整理篇2古今异义词: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ppt课件

。
• 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 物中的一部分。
• (6)衡下车,治威严。
• 古:
。
• 今:从车上下来。
(1)古: 言行举止适 度得体 (2)古: 不去赴任。 (3)古: 特地征召。 (4)古: 四周严密。 (5)古:“方”指的 是“方向”“方位”, 是名词。 “面”指的 是“面向”“朝向”, 是动词 (6)古: 官吏初到任。
• 善变 善疑
• 9.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 10.王曰:“善”
9.(羡慕) 10.(表示应诺)
•制 • 1.其牙机巧制 •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3.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 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5.委制于吴
1.形制,构造 2. 规模 3. 统率,指挥 4. 制服,控制 5.通“质”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 (1)常从容淡静。 古: 。
•
今: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 (2)举孝廉不行。古: 。
•
今: 不可以。
•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 。
•
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
征象标志
• (4)覆盖周密无际。古: 。
•
今:周到细致
• (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 古:
• 3.词类活用
• (1)妙尽璇玑之正。
• (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
•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 (3)又多豪右
• (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
•
4.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
•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介词结构后置)
• (2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强化版)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一 ) 作者与作品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
字蔚宗,顺阳人。
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
做过宣城太守。
2.《后汉书》,以《东观汉记》为基础编写而成的历史名著。
“前四史”之一。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
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
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
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
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二) .文史专名(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2)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三)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1举:推荐。
(被)举荐任官。
(“举孝廉不行)” 2 行:去应荐。
3辟:征召,召来授官。
(被)召。
(“连辟公府不就”) 4 就:就职,任职。
5 召:召请来授官。
(“累召不应)”6应:应职,接受官职。
7 拜:任命,授给官职。
(“拜为上卿)” 8迁:调动官职。
(“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9 转:调动官职。
(“再转复为太史令”)10 徙:调动官职。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
(“出为河间相)”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下国伊始、”“衡下车)” 13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视事三年)”14 除:拜官。
除去旧职任新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15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上书乞骸骨)”四)官职、年号、地名、学校及相关用语。
1. 官职(1) 孝廉:(2) 公府:官署。
指三公的官署。
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4)公车:(5)郎中:官名。
(6)太史令(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9)尚书:二.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2 .傍行八道:“傍”通“旁”3 .收禽:逮捕。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PPT

•
译文: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 --“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
• “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 (6)衡下车,治威严。
• 古:
。
• 今:从车上下来。
(1)古: 言行举止适 度得体 (2)古: 不去赴任。 (3)古: 特地征召。 (4)古: 四周严密。 (5)古:“方”指的 是“方向”“方位”, 是名词。 “面”指的 是“面向”“朝向”, 是动词 (6)古: 官吏初到任。
• 3.词类活用
• (1)妙尽璇玑之正。
还) • 休致 • 归田(解甲归田)
• 6、句子翻译:
•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
译文: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
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
• --“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 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 (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
•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 (3)又多豪右
• (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
•
4.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
•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介词结构后置)
• (2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宾语前置)
•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 (1)常从容淡静。 古:
。
•
今: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 (2)举孝廉不行。古:
。
•
今: 不可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整理
1通假字
(1)员径八尺
(“员”通“圆”)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3﹚傍行八道(“傍”通“旁”)
(4)形似酒尊(“尊”通“樽”)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常从容淡静。
古: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今: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
不去赴任。
今: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
特地征召。
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4)覆盖周密无际。
古:四周严密。
今:周到细致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
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6)衡下车,治威严。
古:
官吏初到任。
今: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用
(1)妙尽璇玑之正。
(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3)又多豪右
(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4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省略句)
(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
一词多义
因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通过、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趁机)
乃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于是,就)
属zhǔ
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属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的)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善行)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擅长)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
(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
(通“缮”,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