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毒抢救程序
常见中毒的急救(N1)

常见中毒的急救(N1)引言概述: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摄入或接触有毒物质后引起的生理或生化反应。
常见中毒的急救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中毒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常见中毒的急救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一、化学品中毒的急救1.1 确认中毒物质:首先要尽快确认中毒者接触的化学品是什么,以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2 紧急处理:立即将中毒者从中毒源处转移,避免继续接触有毒物质。
如有呼吸困难或意识丧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1.3 就医救治:及时送中毒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告知医生中毒的情况,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食物中毒的急救2.1 呕吐处理:如果中毒者尚有意识,可以让其喝些盐水或温开水催吐,将体内毒素排出。
2.2 补充水分:中毒后会导致脱水,应及时给中毒者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帮助排出体内毒素。
2.3 就医治疗:对于严重中毒者,应立即送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
三、药物中毒的急救3.1 呼吸道通畅:如果中毒者呼吸困难,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采取人工呼吸的方式帮助呼吸。
3.2 控制症状:根据中毒者的症状,可以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控制,如抗生素、解热药等。
3.3 就医治疗:药物中毒往往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处理,应及时送医院就诊,接受相应的治疗。
四、动植物中毒的急救4.1 紧急处理:如果中毒者被毒蛇、毒虫咬伤,应立即将伤口处清洁,避免毒素扩散。
4.2 局部处理:对于植物中毒,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患处,避免毒素继续渗入皮肤。
4.3 就医治疗:动植物中毒后,应尽快送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以免症状加重。
五、化学气体中毒的急救5.1 通风处理:中毒者应尽快转移到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避免继续吸入有毒气体。
5.2 氧气治疗:对于严重中毒者,可以给予氧气治疗,帮助中毒者恢复呼吸功能。
5.3 就医救治:化学气体中毒后,应立即送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以减轻中毒对身体的影响。
中毒事故应急预案(3篇)

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目的和适用范围高炉煤气为无色、无味、CO含量高、极易致人中毒的有毒气体,为确保在发生人员煤气中毒事故时,___有序,救护有效,特别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炼铁厂发生人员煤气中毒事故的应急响应处理。
2、应急响应:2.1 应急报告程序2.1.1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迅速报告给区域值班室(当班工长或区域值班人员),区域值班室人员应立即安排附近抢救小组成员快速到达事故地点实施有效的抢救,争取抢救时间。
2.1.2 区域值班室人员如果最先接到事故报告后首先要确认事故地点、中毒人数,确认后迅速___最近抢救小组成员,对现场应立即封锁戒严并严格按照应急抢救措施___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
区域值班室人员在___抢救的同时,应立即报告厂应急指挥___(厂调度室)并通知检修赶赴现场进行处理煤气泄___。
2.1.3厂应急指挥___如果最先接到事故报告后首先要确认事故地点、中毒人数,确认后迅速___最近抢救小组成员、区域值班室和检修人员,严格按照应急抢救措施___有效抢救并对煤气泄___进行处理,避免事故扩大;并安排专人到现场了解情况,接替现场指挥权,根据现场发展动态(范本)___救援。
2.1.4厂应急指挥___在___现场救援的同时根据事故发生、进展情况,依次通知煤气防护站、医院、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公司安全环保部、公司生产部、公司后勤部、保卫部(申请保卫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戒严)等有关部门和厂内有关值班人员及安环科人员和厂长。
2.1.5 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安排熟悉炼铁厂区域分布情况的有关人员到厂比较醒目的路口接迎救护车和事故救援队伍。
2.2 应急抢救、控制措施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与一般其它事故的现场不同,爆炸、坍塌、机械事故等发生后现场不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而中毒事故发生后现场一般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
因此进行中毒事故抢救时,施救人员必须首先做好个人自身的防护(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须佩戴煤气报警器和空气呼吸器)。
常见农药及食物等急性中毒诊断抢救一览表

可用
不用
最好
同上 禁用油性泻 药因有机氯溶 于有机溶剂 内,以免加速 吸收。
不用
最好
宜用温水或 2%碳酸氢钠 溶液冲洗, 应注意保持吸呼道畅通,吸出分泌物,呼吸困难者给氧。静滴氨茶 痛时滴入 碱,维生素C500—1000毫克加入输液中滴入。可加保肝疗法。 0.5%丁卡因 液。
有机氮类中毒 杀 虫 脒 氨基甲酸酯类中毒
可用
用活性炭混 悬液洗胃
可用
慎用硫酸镁导 泻剂
不用
用2.5%巯基 丙醇膏涂抹
不用
二巯基丙醇成人用150—200毫克肌注,每4小时一次,第二天每6小时 一次,第三天每日二次,共5—7天,脱水者给予补液及钾盐,中药用 防风30—60克水煎,分两次内服。 抢救要争分夺秒用3%亚硝酸钠10—20毫升静注,速度每分钟2—3毫 升,同时应测血压。25%硫代硫酸钠50毫升静注。症状重者可重用半 量静注。或用1%美蓝500—100毫升静注,2—4小时后可以重复注射。 口服0.1—0.2%硫酸铜液100毫升及液体石蜡30—40毫升。抗肺水肿, 限制输液量,可用皮质激素,异丙嗪及利尿剂。 对症治疗:输液加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10%硫代硫酸钠10毫升,静 注。 特效治疗:维生素K110—20毫克静注,每日2—4次,重症者每日120 毫克用至出血停止后,再酌情减量或停药。 1、对症处理:无特效疗法。 2、重症:抽搐用安定,苯巴比妥对抗。重症用能量合剂(5%葡萄糖 内加维生素C1克,ATP20毫克、辅酶A50单位,细胞色素(30毫克)静 脉滴注。 3、卧床体息:症状好转后观察一周出院 25%葡萄糖尿病100毫升加胰岛素8—20单位以加速酒精氧化。应用咖 啡因0.5克,尼可刹米0.375克交替注射、输液、维生素B1100毫克肌 注。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输碱性液,如有昏迷可用:1、苏醒剂:印 防已毒素6毫克加生理盐水等量静注。12分钟后如无反应每15分钟再 注3毫克,直至出现轻度肌颤和角膜反射,吞咽动作为止。 2、美解眠:以50毫克稀释于50%葡萄糖10毫升内每隔3—5分钟静注, 如不苏醒,示中毒深,采用静滴法,用200—300毫克稀释后静滴。 3、尼可刹米:每小时静注0.375—0.75克,直至解膜反射与肌颤抽搐 出现为止。 静脉输液:中枢兴奋剂的使用同上。对深度昏迷,呼吸浅表或不规则 者,适当地用中枢兴奋剂有帮助。但用量过大,反而能促使功能衰竭 的呼吸中枢,在过度兴奋后更为衰竭,也可引起惊厥而加重脑缺氧状 态。
急性中毒应急处置

确定中毒种类、和范围;
确定中毒人员伤害情况;
与项目部应急办公室、救护救援应急小组及上级卫生机构取得联系;
确定现有资源是否满足救援需要(人力、物资和设备),是否需要外援;
根据上述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行动使伤者脱离危险区域,针对病情展开抢救,了解患者中毒的方式,查清毒源,人数情况;
催吐: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钝物刺激中毒者咽部及咽后壁,引起呕吐,同时注意,避免呕吐误吸而发生窒息;
防止脱水:轻症中毒者应多饮盐开水、茶水或姜糖水、稀米汤等。重症中毒者要禁食
8—12小时,可静脉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进些米汤、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急性中毒应急处置
序号
急性中毒应急处置
1
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
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急性中毒类型:①食物中毒:未煮熟的豆角、发芽的土豆、鲜黄花菜、食用工业用盐、饮用工业酒精等;②有毒气体中毒:一氧化碳、甲醛等;
现场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及易发生严重人员伤亡事故。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急救措施:
除现场进行急救外的同时及时与外部医院、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转送伤者,使伤者得到进一步及时的救治;
妥善处理可疑食物:对可疑有毒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呕吐物、排泄物及 血尿送到医院做毒物分析。
向上级报告:及时向项目应急办公室、医院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3
人员自救:
呼救:患者发现自己中毒时,不要惊慌,要及时去医院治疗或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医院进行洗胃、导泻灌肠;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15个技术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15个技术方案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11〕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指导各地规范、有效地开展常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我部组织制定了氨、氯气、硫化氢、砷化氢、一氧化碳、单纯窒息性气体、苯及苯系物、甲醇、氰化物、亚硝酸盐、盐酸克仑特罗、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抗凝血类杀鼠剂、致痉挛性杀鼠剂14类常见毒物急性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和《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人员防护导则》。
现印发给你们(电子版可从卫生部网下载),请参照执行。
联系人: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韩玉红电话:附件:1.氨.pdf2.氯气.pdf3.硫化氢.pdf4.砷化氢.pdf5.一氧化碳.pdf6.单纯性窒息性气体.pdf7.苯及苯系物.pdf8.甲醇.pdf9.氰化物.pdf10.亚硝酸盐.pdf11.盐酸克伦特罗.pdf12.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pdf13.抗凝血类杀鼠剂.pdf14.致痉挛性杀鼠剂.pdf15.化学中毒事件应急医学人员防护导则.pdf二〇一一年七月六日急性氨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氨(NH)是一种刺激性气体。
急性氨中毒是指在短期内吸入较3大量氨气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全身性疾病,常伴有眼、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灼伤。
1 概述氨在常温常压下是具有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无色气体,易液化成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为氨水。
人接触氨气浓度达到140mg/m3~210mg/m3时可明显感到不适,553mg/m3时可立即出现强烈的刺激症状,3500mg/m3~7000mg/m3浓度下可立即死亡。
氨主要经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氨水也可经胃肠道吸收。
接触氨的常见机会有:输氨管道、储氨钢瓶或储槽意外破损爆裂,检修过程中液氨外逸;硫铵、碳酸氢铵、尿素、氨水等多种化肥制造;制碱、制药、鞣皮、塑料、树脂、染料、炸药、合成纤维等各种有机化学工业;用作冷冻剂、防冻剂和石油精炼、炼钢等工业;偶见于喷洒氨水。
急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应急预案及程序

食物中毒抢救流程
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严重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等症状。
严重者心力衰竭、抽搐、呼吸困难等。
排出毒物:催吐药及刺激咽喉、舌根部。
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同时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作清洁灌肠。
使用中和剂:强碱中毒时可用食醋、柠檬水或橘子汁等。
使用保护剂:牛奶、蛋白水、淀粉。
排出已吸收毒物:清醒时大量饮水。
大量输入液体促使毒物排出,输液时注意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并适当使用抗生素。
对症处理:注意保暖,躁动、惊厥时给予镇静剂。
呼吸抑制时,给予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如可拉明、洛贝林、苯甲酸钠咖啡因等。
常见急性化学药品中毒的抢救应急预案

常见急性化学药品中毒的抢救应急预案
(一)发现中毒者,立即报告医生并组织抢救。
(二)根据中毒的不同途径采取不同的措施清除毒物。
1.吸入中毒者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移至空气清新处。
2.皮肤黏膜接触者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3.口服中毒者,立即进行洗胃、反复清洗直至澄清为止,危重患者即应先进行抢救。
(三)根据接触者的毒物应用特效解毒药物。
1.有机磷中毒者应用复能剂和阿托品。
2.亚硝酸盐中毒者应用亚甲蓝。
3.急性乙醇中毒者应用纳洛酮。
4.氟乙酰胺中毒者应用乙酰胺。
5.氰化物中毒者应用亚硝酸钠一硫代硫酸钠等。
(四)对于病情危重者应立即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五)对症支持治疗。
(六)密切观察患者中毒症状的改善,解毒药物的反应及患者的神志、面色,呼吸血压等情况的变化,并及时做好记录。
(七)积极做好中毒者的健康教育以及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防止中毒再发生。
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工作规定(一)报告制度:凡遇到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科护士及护理部报告;夜间及节假日向总值班报告。
护理部在接到重大急救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力实施救护工作外,即将向分管院长报告,逐级上报卫生局。
(二)对重大急救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三)启动护理急救小分队和护理急救梯队。
(四)重大意外伤害急救程序1、院内急救程序(1)伤病员来院后,首先由急诊科护士做好应急处理。
(2)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3)急诊科护士人力不足时,由护理部或者总值班调集相关科室护士参加急救工作。
(4)由医务处、护理部或者总值班负责组织、协调患者的急救、转科等工作。
(5)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突发意外情况时,所在科室或者就近科室应就地进行抢救,并迅速通知急诊科医护人员前往参加急救或者将患者转至急诊科进一步急救,同时报告医务处、护理部协助组织抢救。
2、院外救援程序(1)接到院外救援通知的单位(院办、医务处、护理部、行政总值班)即将组织协调。
需要护士时,呼叫护理急救小组第一梯队人员到急诊科待命。
(2)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3)护理部根据上级指示组建第二救援小分队。
二、常见急性化学中毒的抢救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一)急救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中毒的抢救治疗原则。
遇有中毒病人,应有专人组织抢救工作,做好人员以及物品的准备。
(二)根据中毒的不同途径采取不同的措施清除毒物:①吸入中毒者,即将脱离中毒环境,移至空气清新处;②皮肤、黏膜接触中毒者,即将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进行冲洗;③对于口服中毒者,非腐蚀剂可用洗胃机进行洗胃,如为腐蚀剂,时间短、腐蚀不重者可插胃管进行小量手工洗胃,然后注入黏膜保护剂。
对于病情危重的应即将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呼吸心跳住手的,即将进行心肺复苏;呼吸衰竭的即将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休克的即将进行补液、补血等。
(三)根据接触的毒物应用特效解毒药物:(1)有机磷中毒者应用复能剂和阿托品;(2)亚硝酸盐中毒者应用亚甲蓝;(3)急性乙醇中毒者应用纳洛酮;(4)氟乙酰胺中毒者应用乙酰胺;(5)氰化物中毒者应用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