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古墓葬旅游景观

合集下载

旅游景观赏析复习

旅游景观赏析复习

中国旅游景观赏析复习知识点1、所谓景观观赏价值,具体而言,是指人们观赏之后,能够唤起观赏者美好的情感与思想,产生心理愉悦,有一种美的感受。

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做好观赏前的准备、把握好观赏时机、选择好观赏位置、安排好观赏节奏、留意特殊的观赏姿态。

3、研究旅游景观的意义在于更好地开发和保护旅游景观;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更好地发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4、自然旅游景观主要包括水体旅游景观、山地旅游景观、大气与天象旅游景观、特异地貌旅游景观、生物旅游景观等。

5、人文旅游景观主要包括历史遗迹旅游景观、古建筑旅游景观、古园林旅游景观、城镇村落旅游景观、宗教文化旅游景观、中国民族民俗风情旅游景观、古墓葬旅游景观等。

6、泰山是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7、截止2005年7月,全球共有812处世界遗产地,分布于137个国家。

8、五岳包括鲁之泰山、湘之衡山、晋之恒山、豫之嵩山、陕之华山。

9、贡嘎山山被誉为蜀山之王,藏语贡为雪,嘎为白,意为洁白的雪峰。

10、珠穆朗玛藏语意为圣母,位于定日县境内,是世界第一高峰。

11、山地旅游景观的自然美是综合美,其中以形象美为核心与基础。

12、五岳之尊是泰山。

13、雁荡山最突出的形象美的特点是奇。

14、贡嘎山海螺沟堪称我国最大的冰瀑布。

15、黄龙于1992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16、丹霞地貌景观是指在红色砂砾岩上发育的奇峰、巨石等具有旅游价值的特异地貌景观。

17、五大连池是因火山熔岩堵塞白河河道而形成的五个相连的火山堰塞湖。

18、丹霞山与西樵山、罗浮山、鼎湖山合称广东四大名山。

19、石海洞乡风景区主要有石海、大漏斗、天泉洞三大奇景。

20、蒙古人称为“苏鲁木哈克”,哈萨克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的是魔鬼城。

21、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

22、石林的像生石数量多,景观价值高,举世罕见,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23、武夷山兼有黄山云海奇峰和桂林山清水秀的特色,具有极高旅游价值。

第十一章延安市

第十一章延安市

室;窑洞20余孔,是毛泽东、周恩
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等领导 人的办公室和寝室。
(六)瓦窑堡革命旧址
瓦窑堡会议会址是一 排面向东南的砖窑洞,共有
五孔,左起第一孔是工作人
员住室,第二孔是毛泽东在 会议期间的住室,第三孔是
Hale Waihona Puke 瓦窑堡会议的会议室,第四、
第五孔也是会议室。除此之 外,瓦窑堡革命旧址还有毛 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中 央军委驻地旧址等。
延安三黄一圣:黄河壶口瀑布, 黄土风情,黄帝陵和革命圣地
黄河壶口瀑布
黄帝陵
黄土风情
第二节 延安市自然景观
一、黄河壶口瀑布
二 、清凉山 三 、万花山 四、 延河
一 、黄河壶口瀑布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壶口瀑布,位于宜川县东48
公里处。主浦布宽40米,落差近50米。是我国黄河唯一的大瀑
布,也是我国第二大瀑布
殿宇磷峋,金碧辉煌。历代名人咏诗、词甚多,赞颂清凉胜境。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登临此山咏诗曰:“金明阻西岭, 清凉寺其东,延水正中出,一郡两城雄。”
万佛洞
诗湾
三、万花山
万花山又名牡丹山。 位于延安市城区西南方 向杜甫川,距市区20公 里。万花山坐南向北。 总面积约一千多亩,满 山翠柏,枝叶繁茂,四
(1945年4月)--首次完整的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著名的延安
文艺座谈会都在此召开。
毛泽东窑洞
刘少奇窑洞
朱德窑洞 朱德窑洞 朱德窑洞
中央大礼堂
(四)王家坪革命遗址
《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论》--毛泽东是在 这里写下的。中共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坪,是军 委和总部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军委和总部在这里

高中地理文字素材专题《风景旅游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高中地理文字素材专题《风景旅游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高中地理文字素材专题之风景旅游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我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拥有很多的旅游资源。

一、风景旅游资源概念(一)什么是旅游?旅游,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深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旅行,或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它具有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的特点。

旅游的主要内容是观光旅游.通过游览和观赏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文化艺术的修养,(二)什么是旅游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对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社会现象和因素的统称,即是指客观存在的包括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能够吸引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自然存在、人类活动,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种产物的总称。

即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或着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是旅游资源。

风景旅游资源可以简称风景资源或旅游资源,这些概念的广义理解基本是一致的.风景旅游资源,是激起旅游者兴趣并导致各种旅游活动最直接的第一位因素,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证。

风景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决定一国或一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被称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为什么这么兴旺发达、经久不衰,每年都吸引这么多的游客,不辞劳苦,经过长途跋涉到中国来旅游?(三)中国的风景旅游资源主要有那些特征呢?我国幅员辽阔,群山耸立,江河如网,湖泊棋布,优美、壮观的自然景色,辉煌灿烂的名胜古迹,遍布各地.中国的风景旅游资源主要有如下特征:1、广泛性主要表现在品种的多样性、类型的复杂性、分布的多域性,天上地下、古今中外、有形无形的一切自然社会现象和因素,都可能孕育着旅游吸引力的条件和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导致旅游业开发。

因此其范畴、领域之广泛,为其他各种资源所不及。

中国古墓葬旅游资源概览

中国古墓葬旅游资源概览

一、古墓葬的起源发展
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盛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以 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着庞大的国家。因此,在商代的墓葬制度 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 规模。 西周的墓制承袭商代。绝大多数的墓仅有长方形的墓室,不设 墓道,它们的规模因墓主人的身份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与商代一样, 也多在墓底设腰坑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即所谓“天子棺椁 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许多统治阶级的墓在地面上筑有坟丘。 坟丘一般用夯土筑成,有的呈方锥状,春秋时期墓葬有的形状欠明,
四、古墓葬旅游景观的旅游功能与 欣赏
岳飞墓,亦称岳坟, 位于杭州栖霞岭南麓, 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 (1221年),明景泰年 间改称“忠烈庙”,经 历了 元、明、清、民 国,时兴时废,代代相 传,一直保存到现在。 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 四年(公元1715年)重 建 ,1918年曾大修, 1979年按南宋建筑风格 全面整修 ,使岳庙更 加庄严肃穆。墓道两旁 陈列的石虎、石羊、石 马和石翁仲,是明代的 遗物。
岳飞、岳云墓
四、古墓葬旅游景观的旅游功能与 欣赏
3、独特的墓葬形式
(1)天葬 (2)悬棺葬 (3)塔葬
四、古墓葬旅游景观的旅游功能与 欣赏
天葬是蒙古、藏族等少数 民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 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 鹰(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 吞食,认为可以带到天堂。跟 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 种信仰,一种表达对死者的一 种方式,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 文化现象,从其起源、形式、 内容以及仪式的实施,都要受 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业方式以 及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 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 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乃 至不同的社会阶层都会形成不 同的天葬仪式。

中国旅游景观分类

中国旅游景观分类
第二节 旅游景观的类别
一、自然旅游景观 是指一切具有美学和科学价值、具有旅游
吸引和游览观赏价值的自然旅游资源所构成 的自然风光景象。
1
——自然旅游景观类别
山地旅游景观 特异地貌旅游景观 水体旅游景观 大气与天象旅游景观 生物旅游景观
2
1、山地旅游景观
根据名山的文化价值取向,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五岳 佛教名山 道教名山 传统山水文化名山 近现代历史名山 当代风景名山 极高山
3
4
5
2、特异地貌旅游景观
岩溶地貌 丹霞地貌 火山地貌 风沙地貌等 如桂林山水、广东丹霞山、五大连池、新疆准格
尔盆地的魔鬼城、罗布泊雅丹奇观等;
6
7
8
9
3、水体旅游景观
大理的风花雪月、蓬莱的海市蜃楼、浙江钱塘潮、漠 河的极光等;
13
14
15
5、生物旅游景观
植物 动物 森林等 如:四川的熊猫、青海湖的鸟岛、大理的蝴蝶泉、广
东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武陵源、九寨沟等
16
17
二、人文旅游景观
人文旅游景观是古今社会人类活动所创造的 具有旅游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 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结晶。
海洋 江河湖泊 泉瀑 冰川等 如:长江、黄河、珠江、京杭大运河、太湖、鄱阳
湖、洞庭湖、千岛湖、黄河壶口瀑布、贵州黄果树 瀑布、趵突泉、北戴河海滨、青岛海滨等;
10
11
12
4、大气与天象旅游景观
云海 雾凇 佛光 海市蜃楼等 如:庐山云海、吉林雾凇、香山红叶、哈尔滨冰雪、
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 四川青城山、青岛崂山)

阿斯塔纳古墓

阿斯塔纳古墓

四,结合资料阿斯塔纳古墓的保护措施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一阿斯塔纳古墓群基本情况;阿斯塔那古墓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偏南约40公里处,距高昌故城6公里,是古代高昌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大约形成于公元3-8世纪,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

整个墓群从古城东北一直延伸到城西北,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2公里,占地10平方公里。

阿斯塔在中外考古界、历史学界受到广泛的重视,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美称。

整个墓葬群共有古墓葬500余座,埋葬着西晋初年到唐代中期的贵族、官员和平民百姓,只是尚未发现高昌国王的墓葬。

鞠氏高昌王国名将张雄夫妇及其子张怀寂,就葬在这里。

阿斯塔那墓群的墓穴多系从夹有戈壁石的黄土层中掏挖而成。

由于这里地势高敞,气候炎热干燥,墓穴内形成天然无菌环境;墓中古尸及随葬物品历经千年都不腐烂,从而保存了大量文物。

很多绘画、泥俑及其他成千上万件出土文物色彩鲜丽如新,保存十分完好。

出土的唐代水饺,形状与今无异,里面的馅,也完好如初。

但是在晚清到建国之前,阿斯塔纳古墓曾遭到外国探险家的多次破坏性挖掘,古墓群最精华的文物基本流失殆尽。

现在留下的文物是因价值不高而被外国探险家随手丢弃的。

所以如今的阿斯塔纳古墓群破坏严重,更需要我们加大力度进行保护。

二阿斯塔纳古墓群的保护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二是完善古墓区的安防设备,为古墓区加装电子眼等设备;三是定期组织人员对辖区范围内所有古墓冢进行拉网式的排查,发现隐患重点突击;四是增加护墓员数量,对其划分保护范围,同时,对护墓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其专业水平;五是提高护墓员待遇,对在古墓保护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六是确保有足够的科技手段和经费投入,为古墓葬保护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七是在进行古墓旅游开发时,应当注意对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的保护,如果对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进行复原陈列,不能在遗址中立住支顶,只能采用拱棚式,使展厅从遗址上跨过,要采取防腐、防风化措施。

国庆旅游攻略探秘中国神秘古墓

国庆旅游攻略探秘中国神秘古墓

国庆旅游攻略探秘中国神秘古墓国庆节是中国人民最为重要的假期之一,也是人们出游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长假期间,许多人选择旅游探索,寻找一些独特的旅行体验。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境内神秘的古墓,希望能为您在国庆期间的旅行提供一些建议。

一、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周原县的骊山脚下,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古墓之一。

这座陵墓建于公元前210年左右,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壮丽的古代皇家陵墓之一。

陵墓内部的壁画、陶俑等文物珍贵而丰富,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每年国庆期间,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前往秦始皇陵,探寻中国历史的印记。

二、蓝田石窟蓝田石窟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境内,是中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杰出的石窟艺术景区之一。

蓝田石窟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石窟内雕刻着佛陀像、菩萨像等佛教造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蓝田石窟不仅是佛教艺术的杰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址。

国庆期间,您可以携家人朋友前往蓝田石窟,感受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建于公元前493年至公元前524年之间,历经千余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保存完整。

石窟内壁上雕刻着佛陀像、菩萨像等佛教造像,造型精美,栩栩如生。

云冈石窟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高峰之作,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四、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北方地区保存最完整、最为宏伟的佛教艺术瑰宝之一。

龙门石窟的建造始于公元494年,历时400多年。

石窟内壁上雕刻着大量的佛陀像、菩萨像等佛教造像,表达了佛教文化的独特艺术风格。

国庆期间,您可以来到龙门石窟,欣赏这些千年石窟艺术的壮丽景观,感受佛教文化的治愈力量。

五、大观古墓大观古墓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是中国道教古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大观古墓始建于公元前369年,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至今保存完整。

世间最美的坟墓主要内容

世间最美的坟墓主要内容

世间最美的坟墓主要内容世间最美的坟墓一、名山之巅的古墓在名山之巅,有着一些具有卓越建筑、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古墓。

这些古墓经过精心设计和建造,融合了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与精美华丽的建筑艺术,成为了世间最美的坟墓。

1.黄陵: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黄陵县,是秦始皇帝的陵墓。

秦始皇陵的规模宏大,雄伟壮观,造型独特,以秦汉建筑风格为基础。

陵墓四周群山环绕,形成了壮丽的自然背景,融合了人文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2.扶余王陵:位于中国吉林省扶余市扶余县兴隆山的东南侧,是古代高句丽王陵之一,也是中国最美的古代王陵之一。

扶余王陵采用了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墓道和墓室的结构精巧,其中一座王陵的顶部设计成鸟翼状,非常独特。

二、名人的风景墓地许多有名望的人选择将自己的墓地设在迷人的风景区,使得墓地成为了一个既能让人缅怀也能令人愉悦的去处。

1.奥斯卡王朝的墓地(卢森堡):位于卢森堡市的奥斯卡王朝的墓地,坐落在一片宁静的公园内。

这座墓地承载着卢森堡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墓碑石雕精美,绿树环绕,浸染着一片宁静和庄严的氛围。

2.赫本墓(瑞士):位于瑞士的乔治亚湖畔,赫本墓是著名女演员奥黛丽·赫本的安息之所。

墓地周围环境幽静,湖光山色,赫本墓所在的小山坡被修剪成草坪,有一棵高大的橡树树下,葬着赫本和她的家人。

三、艺术家的创意墓葬有些艺术家对于自己的墓葬产生了独特的创意,营造出令人惊艳的墓地景观。

1.文森特·梵高墓(法国):位于法国奥弗涅地区的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梵高墓通过满墙的向日葵图案和富有个人特色的字母和颜色,表达了梵高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这个墓地给人一种活力和欣喜的感觉,彰显了梵高的艺术风格和个人精神。

2.贝利尼墓(意大利):位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圣达米亚诺岛,贝利尼墓是著名画家贝利尼的墓地。

这个墓地的钟楼和入口上方的半圆形雕塑是由贝利尼自己设计的,墓石上刻有艺术元素,墓地的环境与附近的教堂相得益彰,充满了艺术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帝王陵墓,实际上包括陵墓及其附属建筑, 合称为陵寝。
中国古代帝王墓按照葬制的不同可以分为单葬制陵墓、 陪葬制陵墓和群葬制陵墓。 1、 单葬制陵墓:即一个皇帝一个完整的陵墓区。其 特点是选点分散,陵园独立。汉武帝之前的帝王都是 这种葬制。著名的陵墓有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 2、陪葬制陵墓,即在帝王陵园外围有生前的爱将、 功臣、贵戚的陵墓陪伴,形成以一代帝王陵为中心的 陵墓区。 这种葬制始于汉朝,到唐朝,群臣陪葬成 了一个固定的制度。著名的陵墓有汉武帝的茂陵,唐 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 3、群葬制陵墓,即同一朝代的帝王及其后妃、子女 的陵墓集中在一个陵园内的葬制。 这种葬制始于北 宋,沿用于明清。这种群葬制还影响到与宋朝同代的 王朝—西夏。 这样的陵墓群有六个:位于河南巩县 的北宋帝王陵墓群,位于浙江绍兴的南宋帝王陵墓区, 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位于易县的清西陵,位于宁 夏银川贺兰山脚下的西夏王陵,位于北京的明十三陵。
殷墟墓穴随葬器物
殷墟女将军墓
妇好墓发掘于1976年,妇 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 能征善战、功劳卓著,曾 带领上万人与羌人作战。 妇好墓规模不大,南北长 5.6米,东西宽4米,深 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 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 堂。妇好墓由于没有被盗 掘,所以是殷墟中保存最 完好的一座墓。妇好墓中 出土了青铜器、玉器、宝 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 的文物近2000件。
北宋皇陵
西夏王陵
(3)充实与总结阶段(明清时期)
明代:陵园建筑的艺术风格比以前历代都有 较大的突破,形成了由南向北、排列有序的 相对集中的木结构建筑群,是明清陵寝制度 的一个显著特点。 清朝 :陵寝建筑布局和形制沿袭明陵,建筑 的雕饰风格更为华丽。清东陵和清西陵是中 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
西汉墓黄肠题凑
题凑——就是木头垒起一圈墙
明定陵地宫
(2)地面部分
①封土
大约殷末周初,墓上开始出现封土坟头。春秋战国后,坟头 封土愈来愈大,特别是帝王陵墓更为高大。帝王陵墓封土形制 自周朝以来,经历了“覆斗方上”式、“因山为陵”式和“宝 城宝顶”式的演化过程。 “覆斗方上”是在地宫上方用黄土堆成逐渐收缩的方形夯 土台,形状像倒扣的斗,形成下大、上小的方形台体。因其上 部是一方形平顶,好似锥体截去顶部,故称方上。这种封土形 制沿用朝代最多,自周朝一直延续到隋朝,后来又被宋朝选用, 秦始皇陵墓的陵冢形体最大
清东陵的龙凤门
孝陵石牌坊
康熙的景陵
裕陵外观
乾隆的墓

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
慈禧是清史上的显赫人物,墓中的随葬珠宝非常丰 富。但是却被军阀孙殿英及手下官兵盗掘一空,慈禧生 前在地宫中安放大量宝物,慈禧死后入殓时的宝物据 《爱月轩笔记》记载:“太后未入棺时,先在棺底铺金 花丝褥一层,褥上又铺珠一层,珠上又覆绣佛串珠之薄 褥一。头前臵翠荷叶,脚下臵一碧玺莲花。放后,始将 太后抬入。后之两足登莲花上,头顶荷叶。身着金丝串 珠彩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挂,又用串珠九练围后身而 绕之,并以蚌佛18尊臵于后之臂上。后头戴珠冠,其傍 又臵金佛、翠佛、玉佛等108尊。后足左右各臵西瓜一 枚,甜瓜二枚,桃、李、杏、枣等宝物共大小200件。 身后左旁臵玉藕一只,上有荷叶、荷花等;身之右旁臵 珊瑚树一枝。其空处,则遍洒珠石等物,填满后,上盖 网珠被一个。正欲上子盖时,大公主来。复将珠网被掀 开,于盒中取出玉制八骏马一份,十八玉罗汉一份,臵 于后之手旁,方上子盖,至此殓礼已毕。”这里所说的 西瓜、甜瓜、桃、李、杏、枣均不是瓜果实物,而是以 翡翠、玉石等制作,尤以西瓜制作称绝,瓜为绿玉皮紫 玉瓤,中间切开,瓜子为黑色。
2.古墓葬的发展
中国墓葬,是伴随华夏文明诞生而同 步发展的,是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社会生 活的一个侧面缩影。 (1)萌芽与成长阶段 (2)发展与高峰阶段 (3)充实与总结阶段
(1)萌芽与成长阶段(原始社会----秦 汉时期)
新石器时代: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坑墓, 地面无标志。 夏商时期:历代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缘关系,实行 “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出现陵区,人 牲、人殉制度,有墓无坟,不封不树。 两周时期:保持商代形制,春秋晚期,出现封土为坟 的葬制。战国中期后,出现木偶、陶俑随葬。 秦时期:秦始皇开创了陵寝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央集 权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西汉时期:陪陵出现,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陪葬墓地。 东汉时期:开创了在神道两侧建制石雕的先例。厚葬 之风最为盛行。
3.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墓葬
这是指因其墓葬本身墓室的建筑形式、建 筑技艺、建筑艺术、随葬的文物、建造环境 等具有特殊的历史、科学、艺术、文化价值 而受到重视的墓葬。 例如,辽宁辽阳的汉魏 壁画墓葬,河南南阳画像汉墓、四川等地的 悬棺墓葬等。
第二节 古墓葬旅游景观的旅游功能 与欣赏
一、古墓葬旅游景观的旅游功能 二、古墓葬旅游景观的欣赏
帝王陵寝的地面建筑
4.古墓葬的特点
(1)社会等级性鲜明 (2)宗族伦理观念强烈 (3)风水术的影响持久广泛 (4)“事死如事生”的表现形式
二、古墓葬旅游景观的分类
1.帝王陵墓 2.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名人墓地 3.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墓葬
1.帝王陵墓
一、古墓葬旅游景观的旅游功能
丧葬是人类重要的传统民俗之一。陵墓作为人类 历史的产物,其建筑形式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 筑水平和风格,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当时的生活环境、 宗教信仰和生活需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 化价值。尤其是帝王陵寝,宏伟的建筑,丰富的陪葬 文物和优美的环境,更是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 1.历史文化价值 2.科学技术与艺术价值 3.景观美学价值 4.其他文化价值
妇好墓出土的玉器
妇好墓出土的玉器
陕西茂陵
任 城 汉 陵 地 下 墓 室
济宁市北郊, 东汉前期, 墓主人当是 东汉任城国 始封王孝王 刘尚。系光 武帝刘秀之 孙。
汉 王 陵 墓 出 土 的 金 缕 玉 衣
(2)发展与高峰阶段(唐代)
唐代皇陵最突出的特点是“依山为 陵”,气势恢宏,功臣陪葬,皇亲从葬。 陵园的平面布局自乾陵开始形成定制, 墓室凿在山南的半腰处,高踞陵园北部, 为全陵主体建筑,四周筑围墙,分内外 两道,神道两侧排列大量陵墓石刻。
1.历史文化价值 丧葬习俗本身一般不会构成旅游项目,而一些陵墓之所以 成为旅游资源,是因为它们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丧葬是 历史的产物,必然在许多方面反映出当时的历史。例如可以发 现社会发展阶段的痕迹。在中国新石器时期是“公墓制度”。 在距今6000年前出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和单人的墓葬,而当母 系社会转化为父系社会后,出现了男女合葬,并且是以男性为 主,妇女即使在死后也处于次要的地位了。通过它还可以探寻 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的轨迹。 2.科学技术与艺术价值 许多陵寝不仅地上地下建筑辉煌,而且随葬品丰富。其中往 往包括珍贵文献古籍、生产工具、武器、生活器皿、乐器、装 饰品、食品、纺织品、药品、陶瓷器、漆器、金银器、绘画、 雕刻、珠玉珍宝、植物种子等。这些都是极珍贵的文物,有些 是世上已经绝迹的,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产水平,文 学、艺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都是极为重要的佐证。例如 对中国奴隶社会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安阳小屯古墓中的 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坑中的一枚铜剑,竟用铬作了防腐处理, 在地下埋葬了2000余年仍然寒光闪闪。这将促使改写整个冶金 史。因此,古陵墓的科学和艺术价值对于旅游者,尤其是专业 考察旅游者,其吸引力是不难想象的。
第一节
概述
一、古墓葬旅游景观的涵义 二、古墓葬旅游景观的分类
一、古墓葬旅游景观的涵义
1.古墓葬的涵义 2.古墓葬的发展 3.古墓葬的结构 4.古墓葬的特点
1.古墓葬的涵义
墓,是指用以放臵尸体或其残余的固定 设施。 葬,是掩埋死者遗体,即处臵遗体的方 式,指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或尸体的残余 按一定的方式放臵在特定的场所。 墓葬,土葬,通过墓穴墓室以土掩埋的 葬法。 坟墓,埋葬死人之地。
慈禧墓
3.古墓葬的结构
古墓葬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地下部分 和地面部分。地下部分包括墓室和随葬 品,地面部分包括封土和其他陵园建筑。
(1)地下部分
根据史书记载以及已挖开的各朝代地宫看,帝王墓 室及棺椁在汉初以前,多为石质。 原始社会,葬制形式简单,土穴木板墓室。 西汉,主要用特殊木材修造地宫,一般是将黄柏木 去皮,截成等长的方木,头向中心垒在木质椁的外 围,呈一方形墓室,方木皆以榫卯结构,缝隙以木 炭、膏泥封固,此种地宫的营造方式称“黄肠题 凑”。 东汉以后,棺椁都用木质制作;地宫,除唐朝是直 接在开凿的山洞中就地营造外,都是用砖石发券垒 建。宋朝以前,多是砖砌成地宫,四壁绘制墓主生 前的活动场景。 从明朝开始,地宫建筑发展到顶峰,用巨型条石建 筑大型墓室。从目前打开的墓室看,历代帝王的墓 室布局要表现得与生前所住宫殿一样,由多个相连 的空间代表前后排列的庭院。
唐昭陵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 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 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 才修建完成。
无字碑也称为丰碑,是为女皇 帝武则天所立,由一整块石头雕 成,重98.8吨,因碑上未刻一字 而得名,对于武则天为何立无字 碑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常见 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德是 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2、来自武 则天的临终遗言:“己之功过, 留待后人评说”。3、该碑为唐中 宗李显所立,但对于是将她称为 皇帝还是母后有争议,才搁臵下 来成了无字碑。 4、武则天已将 写好的碑文交给了儿子李显,但 李显对母亲废唐建周的行为不满、 不想对她歌功颂德,但却也不好 公开批评,于是才留下了无字碑。
“因山为陵”是将墓穴修在山体之中,以整座山体作为陵 墓的陵冢,既体现帝王浩大气魄,又可防盗。唐代帝王陵大多 采用此形式,如唐昭陵、乾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