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思想史52页PPT

合集下载

外国教育史PPT课件

外国教育史PPT课件

进步主义运动
• 进步教育是作为进步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开始的。进步主义运动是19世纪末在美国兴 起的广泛的社会改良运动,旨在反对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弊病。进步主义者们力求 同时改革教育和社会事务。他们揭露公立学校中存在的各种严重问题,试图通过改 革学校教育适应美国社会的新的需要。
第31页/共66页
进步教育的思想基础
矛盾。 • 改造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抨击,加速了进步教育的衰落进程。
第40页/共66页
进步教育运动中 几种重要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
第41页/共66页
教育实验和教育方法
• (一)帕克的昆西教学法(Quincy plan) • (二)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Organic school) • (三)沃特的葛雷制(Gary system,Gary plan) • (四)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Dalton plan) • (五)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Winnetka plan) • (六)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project method)
第26页/共66页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
• 培养四种理想的品性:活力、勇气、敏感和理智。
第27页/共66页
(三)衰落时期(1944-1966)
• (1)教育议题的变化:教育重建 • (2)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为“世界教育联谊会”(World Education Fellowship,简称WEF),
第42页/共66页
帕克与昆西教学法
• “进步教育之父”帕克主持了昆西学校实验和库克师范学校教育改革实验。创造了“昆西教学法”。其特 点是:
• 1、儿童是学校教育的中心; • 2、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 • 3、学校课程与实践活动相联系; • 4、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新精神。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异ppt(共52张PPT)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异ppt(共52张PPT)

家庭教育
• 在美国 ,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自食其力并富有开拓精神 的人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西方国家的父母从 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 ,让孩子自己动 手修理、 装配摩托车、 改造玩具及家具 ,到外边参加劳 动 ,参加一些对社会有益的活动。即使是富家子弟 ,也要
自谋生路。
• 中国家庭的“ 比较”往往重学习,“ 比较”的方面较为 单一,西方国家的家庭“ 比较”往往注重全面的素质。
又抽象,让人(一个小学生而已)觉得一时摸头不着,终于到头来谁
也不知道从何处实行这番大道理的奥义。
中西教育观念的渊源分析
• 中国古代出现三位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墨子、孟子, 孔孟的儒家教育思想对以后的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 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 古代希腊的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是毕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 想对以后两千多年西方(主要是以欧美为主体)教 育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后世发展了的许多重 要教育观点都可以从古希腊三哲的思想中找到最初 的痕迹。
断逃生,拔腿就跑。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
人的指挥。】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面对侵害不遵守诺言的权力。告诉儿童,即使他曾发 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 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
10、坏人可以骗。 【对坏人可以不讲真话的权力。遇到坏人,可以不讲真
话。机智应对,才是好孩子。】
中国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很稳重地站在讲台上, 对知识逐条逐点地解释, 讲究课堂秩序,不说与课文无关的话。 二、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师者,所以叫传道、、授业大、解闹惑者、也” 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司马光打破缸就是典型事例。】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果断逃生的权力。遇到坏人、地震、大火孩子应当果

中外教育史课件

中外教育史课件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 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 学的人物”,被喻为“古希腊百科 全书式”的学者。 代表作:《政治学》《论灵魂》
吕克昂学园 主要贡献:教育阶段论;和谐发展
的教育观;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 普遍的公立教育和教育立法
第八节 《学记》与《雄辩术原理》 一、《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性恶论与外铄说
二、教育的内容
六经
三、论教师
提倡尊师 “天、地、君、亲、师”
第四节 墨家、法家的教育主张 一、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
创始人:墨子、墨翟(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年)、宋国人, 中国古 代杰出的思想家、卓越的科学家、 躬行实践的教育家
(一)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论
社会政治思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 之害” 主张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 社会(兼相爱、交相利,即互爱互利, 利人与利他的统一)
“兼士”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第一,“厚乎德行” 第二,“辩乎言谈” 第三,“博乎道术”
(二)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
1.古代文化知识教育 2.科学技术教育 3.逻辑学知识的传授 4.政治和道德教育
二、法家“以法为教”的教育思 想
代表人物:郑国子产、齐国管仲、魏 国李愧、卫国商鞅、韩国韩非
(一)绝对“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 (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 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6.启发诱导原则
“道(dǎo)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教学方法如下:
1.问答法 2.讲解法 “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外国教育史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PPT课件

外国教育史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PPT课件
4。在 教育阶段上,重视早期教育。 (重点) 5.在教育内容上,将四艺确定为学校的教育内容。 (重点)
6.在 教育方法上,强调游第戏9页的/共1重9页要性。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第三节 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 考研考点: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 一、生平与世界观 Aristotle(前384~前322年),百科全书式的学
对应的教 育
体育
德育
理性的灵魂 人 (思维、理 解、判断)
第12页/共19页
智育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2.论教育的作用(影响人发展的三因素)
( 重 点 ) A r i s t o t l e 认 为 , 天 性 、 习 惯 和 理 性 是 人 成 其 为 人 的 三 个 要 素 ,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第一节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 。母亲是产婆,
“师无常师”、免费授徒、述而不著。 二、教育思想 (一)教育意义 人人都需要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第1页/共19页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事、规范语言。
第15页/共19页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二)教育实践 2.初等教育方面
1.教育年龄分段。强调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顺序。他认为, 儿童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儿童成长的中心 不同,因而教育的重点也有所区别。0~7岁为第一个阶段(体育为 主)。7~14岁为第二个阶段(德育)。14~21岁为第三个阶段 (智育为主)。这个阶段为理性教育阶段。
第5页/共19页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上)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上)
要素主义关于学习人类文化“共同要素”的思想尚缺乏科学依据和哲学基础,对 如何科学地界定出学校所需传授的“共同要素”没有提出明确的原则。
二、 永恒主义教育
(一) 永恒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1. 发展人的理性是教育永恒不变的原则 2. 自由教育应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二、 永恒主义教育
(二) 永恒主义教育评析
一、 要素主义教育
(三)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评析
要素主义要求传授人类文化的基本要素,主张系统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强调学习 内容的逻辑性、连贯性和顺序性,要求大力发展天才教育,呼吁培养科技人才,在一 定程度上克服了进步主义教育的弊端。
20世纪50年代,要素主义一跃成为支配美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潮,为60年代美国 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1934年创刊的《社会前沿》成为改造主义教育家的喉舌。
一、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衰
(一) 20世纪30年代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
关于教育与社会改造问题的大辩论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最突出变化是1928—1935 年学校课程中社会内容的大量增加,但此时改造主义教育思想尚未成熟,主要是对 进步主义教育理论进行一些修正和补充。
二、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二) 改造主义教育的理论前提
布拉梅尔德认为改造主义教育建立在两个理论前提之上。 第一个前提是时代的需要。 第二个前提是行为科学革命的出现。
二、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三) 教师和教学在改造社会中的作用
康茨主张教师应引导社会前进而不是当社会的尾巴。 教师应成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有责任思考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义务向 学生和社会阐明社会的发展前景,并鼓励学生去实现这种前景。 作为领导者,教师应在相互冲突的目标和价值中作出选择,成为政策的制定者。 教育家要关心学校事务,要在有争议的政治、经济和道德等问题上作出重要选择。 康茨主张教学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必须突出民主遗产、科学和工 艺。

《西方政治思想史》全套课件 PPT

《西方政治思想史》全套课件 PPT
1.城邦的起源 2.城邦的本质 3.城邦的职能
四、政治思想
(二)论公民
1.”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2.公民的定义 3.公民与城邦的关系
四、政治思想
(三)论正义
个人正义 正义
社会正义
分配正义 (distributive justice) 领域
校正正义(rectificatory justice) 自然正义 性质 (justice by nature)
一、希腊学术研究的转向
1.希波战争的结束 2.城邦制度的繁荣 3.政治改革的影响 4.从论述自然转向论述人
普罗泰戈拉
二、智者的政治思想
1.什么是“智者”? 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高尔吉亚:自然与约定的关系 安提丰:极端平等思想
高尔吉亚
安提丰
二、智者的政治思想
3.智者的政治主张
★《尼各马可伦理学》 ★《修辞学》 ★《政治学》 ★《雅典政制》
二、政治学的学科问题
1、 政治学属于实践科学
理论科学:形而上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 政治学(狭义)
科学 实践科学: 政治学(广义) 家政学(经济学)
伦理学 创造科学:诗学、修辞学
2、政治学是“最高主宰的科学和最有权威的科学”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 自然观念
2. 均衡与和谐观念
第二节 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一、城邦制度的特征
1.城邦形成 2.城邦特点
二、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 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科学的研究方法 3.政体研究为中心,协调公民关系为主题 4.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
第三节 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 研究方法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教育能使人得
• (二)论教育目的 人才;
目的是培养治国
第7页/共54页
(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 实践的哲学——道德 • 寻求道德的“一般” • 教人学会做人
第8页/共54页
• 智慧即德行 • 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 守法就是正义 • 身教重于言教
第9页/共54页
(四)要求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第22页/共54页
• 他的大胆构想: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 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 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利和聪明才智合二为一…
第23页/共54页
• (3)他提出了两个世界的理论。他将世界划分为现象 世界和理念世界
第24页/共54页
三、《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24页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实践的哲学道德寻求道德的一般教人学会做人第8页共54页智慧即德行自制是德行的基础守法就是正义身教重于言教第9页共54页四要求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苏格拉底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学习这些科目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第10页共54页五苏格拉底法定义讥讽归纳助产术第11页共54页评价
第20页/共54页
二、政治观和哲学观
• (1)人们感官所及的现实中的政体都 不完善,完善的、理想的、符合真理与 正义的国度不存在于现实中,它只存在 于头脑中,只是思维的的对象。
第21页/共54页
• (2)他认为从感性事物中不能得到真 实知识,哲学的人物是超越变幻无常的 感性世界,追求常住不变的、无生无灭 的永恒世界。
• 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 4)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西方教育思想史

西方教育思想史

雅典式教育
• 雅典地处阿提卡半岛,全境多山,不宜 耕种,手工艺相当发达。其阶级关系复 杂,且阶级争斗激烈。建立了奴隶制民 主政治,因此其教育思想,要把统治阶 级的子弟训练成为身强力壮的军人,培 养他们成为具有多种才能、能言善辩、 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雅典式 教育为贵族阶级参与政治服务。
雅典式教育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 • • • 2、自由教育理论 自由教育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闲暇 (2)自由学科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 3、和谐教育论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论述了对 儿童施行体、德、美和谐全面发展的具体 内容和方法。提出“灵魂论”,把人的灵 魂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和理性的三部分, 对应体育、德育、智育进行教育。提出 “中庸”是调适过度与不足之间的一种合 理而有效的方法。
西方教育思想史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 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 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 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 琴海中的许多小岛。公元前5、6世纪,特 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 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古希腊人在 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 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古希腊的教 育思想更是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 • • • 4、论教育年龄分期 (1)出生-7岁 学龄前教育 (2)7-14岁 正规集体教育 (3)14-21岁 以智力教育为主,发展 理智灵魂
• 最早提出论证了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天性 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依据人的身心发展 规律,循序渐进
四、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历史贡 献及局限
• 1、历史贡献 • (1)希腊教育思想的产生,标志着西方教育 思想发展进程的开端 • (2)希腊教育思想中的见解、主张和理论对 后世教育思想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3)希腊教育学家们提出了带有普遍性、乃 至永恒性的重大课题 • (4)希腊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影响了西方教 育思想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