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

合集下载

石磨的详细构造及用法

石磨的详细构造及用法

石磨的详细构造及用法一、石磨构造石磨是一种传统的磨粉工具,由磨盘、磨辊、磨眼、磨架和操作手柄等部分组成。

1.1磨盘磨盘是石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坚硬的石头制成,表面平坦光滑,用于支撑磨辊。

根据不同的需要,磨盘的形状和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1.2磨辊磨辊是石磨的核心部件,通常由坚硬的石头或金属制成,表面有凹槽,用于研磨物料。

磨辊的转动方向与磨盘的平面垂直,使物料在研磨过程中受到更大的研磨力。

1.3磨眼磨眼是石磨的进料口,通常位于磨盘上方,物料由此处进入磨辊之间。

磨眼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物料的研磨效果。

1.4磨架磨架是石磨的支撑结构,通常由坚固的木材或金属制成,用于支撑磨盘和磨辊。

磨架的高度和角度会影响物料的研磨效果。

1.5操作手柄操作手柄是石磨的操作部件,通常由木材或金属制成,用于控制磨辊的转动。

操作手柄的角度和长度会影响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

二、石磨用法使用石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操作方法,以下为具体步骤:2.1准备工作使用石磨前,先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尤其是磨辊和磨盘表面是否平滑无裂纹。

然后,将物料准备好并倒入磨眼处。

2.2上料上料时要注意均匀,过多或过少的物料都会影响研磨效果。

同时,要根据物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研磨速度和时间。

2.3研磨研磨时需要调整好磨辊与磨盘之间的距离,以及操作手柄的角度和速度。

开始研磨后,要时刻观察物料的研磨情况,适时调整研磨条件。

2.4清理研磨结束后,要及时将物料清理干净,避免残留物料对石磨造成损害。

同时,要清洗磨辊和磨盘表面,保持石磨的清洁卫生。

磨面粉的石磨工作原理

磨面粉的石磨工作原理

磨面粉的石磨工作原理
石磨是一种传统的面粉加工设备,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它由一个圆形的石头和一个固定的石基组成。

磨面粉的石磨工作原理如下:
1. 将谷物(比如小麦)放入石磨的进料口。

2. 将石磨的石头旋转起来,磨石开始转动。

3. 随着石头的旋转,谷物在磨石的摩擦力下被研磨成粉末。

4. 磨好的面粉从出料口流出,同时,磨石上积累的粉末也会从出料口排出。

5.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将所有谷物磨成面粉。

石磨工作原理的关键是利用石头的旋转和磨石之间的摩擦力来研磨谷物。

石磨研磨出的面粉质地较为粗糙,保留了谷物的外皮和胚芽,因此会更加有营养。

同时,石磨在磨面粉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少,因此对面粉中的维生素和酶的破坏较小。

这是石磨面粉在一些地区仍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古代石磨介绍

古代石磨介绍

古代石磨介绍古代石磨,作为一种古老的磨制工具,曾经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被广泛应用于谷物、豆类、香料等物质的磨制过程中。

古代石磨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类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古代石磨通常由两块石头组成,一块是平底的下石,另一块是椭圆形的上石。

在磨制过程中,人们将谷物或其他原料放置在下石上,然后用手或者用力旋转上石,使其在下石上磨成粉末状。

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磨制方式,不仅能够保持食材的营养成分,同时还能够保留食物的原始风味。

古代石磨在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社会,人们靠农耕为生,谷物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而古代石磨的出现,使得谷物的加工变得更加简便快捷。

人们可以通过石磨将谷物磨成粉末,制作成面粉、面条等食物,丰富了他们的饮食品种。

同时,古代石磨也被广泛应用于豆类、香料等物质的磨制过程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除了在食物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古代石磨还在其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古代手工业中,石磨被广泛用于磨制各种矿石、颜料等原材料,为工匠们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此外,古代石磨还在建筑领域得到应用,用于研磨建筑材料,保证建筑物的坚固和耐久。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古代石磨逐渐被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所取代,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古代石磨作为一种传统的磨制工具,仍然被一些人们所珍爱。

在一些乡村地区,人们依然保留着古代石磨的使用习惯,认为这种传统的磨制方式可以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更加健康美味。

总的来说,古代石磨作为一种古老的磨制工具,曾经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类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石磨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被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所取代,但是在一些乡村地区,人们依然保留着古代石磨的使用习惯,传承着这种传统的磨制方式。

古代石磨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实用性,更在于其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石磨的作用

石磨的作用

石磨的作用石磨是一种传统的磨粉工具,通常由两块圆形石头组成,中间使用一根轴连接。

石磨在农村地区非常常见,被用来磨食物,特别是谷物。

它有着许多重要的作用,可以对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石磨可以磨制谷物。

谷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如小麦、玉米、大米等。

石磨能够将谷物磨成粉末,人们可以用这些粉末制作面食、面包、粥等食物。

相比于现代的工业粉磨机,石磨磨出的面粉更加纯净,保留了谷物的营养价值和天然味道。

通过石磨磨制的面粉制品也更易于消化吸收,对于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其次,石磨可以保持食物的原始口感。

石磨以自然的力量将谷物磨制成粉末,没有使用高温加工或化学物质。

这使得石磨能保留食物的纤维质、味道和香气。

相比之下,工业加工过的面粉往往会失去一部分营养和味道。

因此,使用石磨磨制的食物,比如石磨面包,常常被认为味道更加香甜可口。

此外,石磨还可以研磨香料和调味品,保持其原始风味。

另外,石磨可以促进人们对食物的认知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乡村地区,许多家庭仍然使用石磨磨制食物。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亲手操作石磨来了解食物的来源和加工过程。

他们可以感受到食物的劳作价值和自然之美。

此外,石磨还是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使用石磨,人们可以传承繁育和生产食物的传统方式,增强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

最后,石磨还具有环保的特点。

相比于工业粉磨机,石磨没有额外的能源消耗或废弃物产生。

使用石磨可以节约能源,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石磨是由天然材料制成,如石头和木材,不会产生有毒的化学物质。

因此,使用石磨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石磨在许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磨制谷物,制作健康的食物。

石磨还可以保持食物的原始口感,使其更加美味。

此外,石磨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和增进环境意识。

使用石磨是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健康的关爱的体现。

小学生寓言故事及意义《石磨》

小学生寓言故事及意义《石磨》

小学生寓言故事及意义《石磨》石磨老是埋怨自己的生活:啊,真是忙得我透不过气来了,每天不停地转了又转,没有给我一个休息的机会。

这样的生活,又乏味,又单调,真会压死人的,我再也不愿过下去了。

石磨嘟着嘴,仿佛对谁都生着很大的气。

推磨的驴听见,走过来说:石磨老兄,你不过替人们做了。

一点点工作,就这样叫苦叫忙了,好意思吗?来,开始工作吧!
石磨说:什么?你这个折磨鬼,又来逼我工作吗?我连休息还没有休息呢!
驴推着石磨走动了。

石磨大叫:别推!别推!
驴说:有什么办法呢?你是不是推不动的呀?。

古代石磨的介绍

古代石磨的介绍

古代石磨的介绍【古代石磨的介绍】古代石磨是一种传统的加工工具,用于磨碎各种粮食和其他物质。

它采用手动操作,通过石磨将物质细磨成粉末或糊状。

这种古老而简单的工具在古代被广泛使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1. 起源和发展古代石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起初,人们可能只是利用天然的石头表面进行磨碎食物,以获取更易于食用的形态。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类学问的进步,石磨的设计和用途不断改进。

在古代,石磨主要由一块平坦的石头底座和一个上面旋转的圆形石盘组成。

使用者需要手动转动操纵杆,通过操纵杆带动石盘旋转,从而实现食物的研磨。

2. 工作原理古代石磨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使用者将待磨碎的物质放置在石盘上,然后通过手动转动操纵杆,带动石盘旋转。

石盘的表面有凹槽和凸起,当碎料经过凹槽和凸起时,物质会在两者之间被磨碎。

由于石盘的旋转速度较慢,磨碎的过程相对较长,这有助于保持食物的品质和口感。

石磨的传动系统通常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使得操纵简单而可靠。

3. 应用和影响古代石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它主要用于磨碎谷物、豆类和坚果,将其转化为粉末或糊状物,用于制作面粉、酱料等食物。

古代石磨还广泛用于制作调味品、颜料和药材,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艺需求。

古代石磨对人类饮食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供了一种相对简便而有效的加工工具,满足了食品加工的基本需求。

石磨研磨过程较为缓慢,不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味道,使得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另外,古代石磨的使用也促进了农村社区的发展和交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工作场所。

4. 石磨的演进和现代运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古代石磨逐渐被机械化和电动化的磨粉设备所取代。

现代的磨粉设备通常采用钢制磨盘和电动驱动,磨粉效率更高且更易于操作。

然而,一些地区的农村社区仍在使用传统的石磨,延续着古老的制造方法和文化传统。

古代石磨的介绍到此结束。

通过了解古代石磨的起源、工作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食物加工工具的发展历程和人类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石磨的原理

石磨的原理

石磨的原理
石磨是一种颇为古老的磨粉工具,使用石头进行磨碎物质的过程。

其原理基于石头的硬度和加工过程中的摩擦力。

首先,石磨通常由一个大型的石头制成,也可以是一块凹凸不平的石板。

待磨碎的物质(如谷物、坚果等)被放置在石磨的中央。

其次,石磨的操作者通常使用另一块小石头或棍子来抓住,然后在石磨的表面上来回推动。

这个过程中,摩擦力使得物质被磨碎成粉末状。

石磨的摩擦力较大,物质被较为彻底地磨碎,同时也因此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

此外,石磨的石头表面经长时间的使用,会逐渐变得光滑而平整,这是由于石磨中的颗粒相互磨擦的结果。

这样的状态对于磨碎物质来说可能不再有效,因此需要定期更换石头。

总结来说,石磨的原理是基于石头的硬度和摩擦力,通过来回推动石头或棍子在石磨上进行操纵,将物质磨碎成粉末状。

由于石磨的摩擦力较大,磨碎的效果较为彻底,并且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

如何在野外制作简易石磨?

如何在野外制作简易石磨?

如何在野外制作简易石磨?石磨是一种古老的工具,可以用来磨碎谷物、豆类和坚果等食品。

如果你打算在野外制作粮食或需要碾磨一些食品,而又没有现成的工具,那么制作一把简易石磨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如何在野外制作简易石磨。

1. 寻找石头首先,我们需要找到一块石头作为磨盘。

石头的质地要较硬、表面要平整,最好是不带裂纹,并且比手掌大两倍左右。

你可以在附近的河流、山溪、山坡或者田间地头找到这样的石头。

找到石头后,可以用水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 制作磨杵除了石盘,我们还需要一个磨杵。

磨杵需要比石盘粗一些,长度比手臂长。

制作磨杵可以使用木头或竹子,将其削成磨杵的形状。

如果手头没有木头或竹子,可以考虑使用石头或者任何其他坚硬的材料。

3. 搭建石磨架现在,我们需要搭建石磨的支架。

可以使用两块木板或石板,将石盘放置在上面,然后把磨杵竖直地放在石盘中央。

在磨杵的顶部,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绳子或皮带将其绑紧,以保证其与石盘的中央对齐。

4. 开始磨碎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你可以开始将食物放在石盘上,用磨杵不断地碾磨食物。

在磨碎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液体,以保持磨碎过程的稳定性,并且更好的分散食物。

速度要慢而均匀,并且要不断地注意食物的质量和磨杵的位置,以便及时调整。

5. 善后磨碎完毕后,我们可以用布、筛子等工具将食物进行过滤,去掉杂质和碎渣。

最后,注意将石盘、磨杵和石磨架彻底清理干净,并妥善保管,以待下次使用。

总结制作简易石磨虽然工序简单,但需要耐心和技巧。

在野外使用石磨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和好处,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食物的制作和过程。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让你在野外生存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驰城逐堑:奔驰着的城墙追赶着城壕跑。 “城”、“堑”分别影射磨齿和沟槽(这 里采用了夸张的写法)。磨转动时,磨齿 就追赶着沟槽跑了。“势狰狞”:气势凶 险可怕。以一粒粮食的视角,磨齿和沟槽 就是“城”和“堑”,磨就是凶险的怪物 (换位思考,拟人)。粮食从磨眼漏下去 之前是整个的粒儿,从夹缝里流淌出来的 时候已经粉身碎骨了(变成粉面状),所 以说“狰狞”。
现代片式石磨
• 现代片式石磨保留了传统石磨的研磨部分即两片 圆柱形岩石,改变了传统的动力产生装置,由原 来的驴产生研磨小麦的动力给变为由电动机产生 研磨小麦的动力,同时增加了输送装置和清理装 置。现代片式石磨相比传统片式石磨节省了劳动 力,减轻了劳动量,提高了石磨的产量。
• 输送装置包括大料斗、风机、闭风器、沙克龙和 管道等主要部件组成。清理装置包括筛绢、毛刷 和圆罗等主要部件组成。
驴子赶到磨道里 —— 不转也得转 驴子拉磨 —— 跑不出这个圈 兜圈子——走的老道儿
驴拉磨牛耕田 —— 各干各的活,各 走各的路
盲驴拉磨 —— 瞎转圈 老驴啃石磨 —— 嘴硬
• 磨道驴断了套 —— 空转一圈 拉磨的驴 —— 瞎转 懒驴拉磨 —— 打一鞭子走一步 黄鼠狼进磨房 —— 硬充大尾巴驴 磨道的驴 —— 听喝(自嘲服从领导。磨道: 在磨台周围拉磨走的道。喝:吆喝)。
石磨和驴
• 曹雪芹《红楼梦》五十回末黛玉的谜语: “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 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谜底是:
小毛驴儿拉磨。
• 1、騄(lù又 lǜ)駬(ěr):周穆王的八骏之一, 又写作“绿耳”。用谐音法猜,“绿耳” 与“驴儿”谐音。“騄駬”是马,用会意 法猜,驴与马的体形、个头、生活习性、 使役用途等都很相近。劳:干活。紫绳: 紫色的马缰绳。清代,只有皇帝的近支和 有功劳的官员骑的马才允许栓紫色缰绳, 叫“赏用紫缰”。“缚紫绳”是“受赞赏” 的意思。首句释义为:驴儿干什么活最受 赞赏?
• 磨有用人力的、畜力的和水力的。用水力作为动 力的磨,大约在晋代就发明了。水磨的动力部分 是一个卧式水轮,在轮的立轴上安装磨的上扇, 流水冲动水轮带动磨转动,这种磨适合于安装在 水的冲动力比较大的地方。假如水的冲动力比较 小,但是水量比较大,可以安装另外一种形式的 水磨:动力机械是一个立轮,在轮轴上安装一个 齿轮,和磨轴下部平装的一个齿轮相衔接。水轮 的转动是通过齿轮使磨转动的。这两种形式的水 磨,构造比较简单,应用很广。
现代辊式石磨
• 现代辊式石磨采用古老传统的石磨磨粉工 艺,组合现代全风运自动循环的先进设计, 配备筛理提粉装置,实现了全自动操作, 既保留了石磨工艺的低速运转、精研细磨 的传统特色,又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 现代辊式石磨包括大料斗、风机、圆罗、 闭风器、沙克龙、岩石磨辊和管道等主要 部件组成。
• 3、主人:磨倌;拉磨的人。指示:吆喝; 驱赶(牲畜)。“风雷”:风声和雷声。 动:转动。第三句译为:磨倌在小毛驴儿 背上轻轻地拍了一巴掌,喊了一声“驾”, 磨就“呼(风声)隆(雷声)”、“呼隆” 地转起来。
• 4、尾句意思是:象大海龟(鳌)圆盖子那样的东西上摞 着(背)三座“山”,它们都有各自的名字。“山”是 “石头堆”,提示猜者往石头上想。“鳌”影射的是接面 粉的磨盘。磨盘上边不转动的磨扇叫下扇,转动的叫上扇, 还有堆在磨上边正在加工的粮食,共“三山”。从前,百 姓们都很穷,买不起驴。为了加工糊口度命的粮食人工推 碾拉磨,累得腰酸腿痛。作者通过用功劳卓著的“騄駬” 影射驴,又给它拴荣誉象征的“紫绳”的描写,把百姓们 喜欢驴,盼望有驴替人拉磨的心情表达了出来。鳌是动物, 应该用“驮”(三山)来修饰,作者却使用“背”字。 “背”,不单是拟人写法,更是把人工拉磨的沉重感、劳 累感和没粮食吃的苦恼心情都表达了出来,这充分地体现 出了谜语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这些与作者在北京西山著书 时经历过的艰难困苦的生活是分不开的。
老驴拉磨 —— 走不远 由此看出,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驴与磨 结下了不解之缘。
石磨的历史沿革
• 磨,最初叫硙(wei),汉代才叫做磨。 • 我国石磨的发展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 从战国到西汉为早期,这一时期的磨齿以洼坑为
主流,坑的形状有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枣核 形等,且形状多样极不规则;东汉到三国为中期, 这时期是磨齿多样化发展时期,磨齿的形状为辐 射型分区斜线型,有四区、 • 六区、八区型;晚期是从西晋 • 至隋唐(至今),这一时期是石 • 磨发展成熟阶段,磨齿主流为 • 八区斜线型,也有十区斜线型。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 浆的一种机械。开始用人力或畜力,到了晋 代,汉族劳合处都有纹理,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 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
层面时被磨碎, 形成粉末。
石磨起源
• 鲁班是中国古代一位优秀的创造发明家。他生活在春秋 末期,叫公输班,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据说 他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刨子、曲尺等。他还用他的智慧, 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不少问题。在鲁班生活的时代,人们 要吃米粉、麦粉,都是把米麦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棍来捣。 用这种方法很费力,捣出来的粉有粗有细,而且一次捣得 很少。鲁班想找一种用力少收效大的方法。就用两块有一 定厚度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 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 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可以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 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 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 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过罗 筛去麸皮等就得到面粉。许多农村现在还在用石磨磨面。
• 当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巧妙地将 古老技术和现代化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了用电 动机驱动的石磨,包括两种样式的石磨及片式石 磨和辊式石磨。片式石磨的研磨部分分固定和转 动两部分,成卧式结构,固定部分是在一长方形 石头的一个长侧面上开出一个与转动部分相吻合 的二分之一圆柱槽,转动部分制成圆柱体,中间 凿孔穿入传动轴,半圆石槽和转动圆柱相互接触 区表面刻有类似古老石磨的花纹,加上相应的遮 挡传动部分形成了古新结合的产物;辊式石磨的 研磨部分是辊式的圆柱体岩石,形状如同钢磨的 磨辊,表面刻有类似古老石磨的花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