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垭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成都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促进办法

成都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促进办法

成都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促进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7.11•【字号】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225号•【施行日期】2024.09.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成都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促进办法(2024年07月1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225号公布自2024年09月0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促进成都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发挥农业科技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中的创新驱动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四川成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产业发展、开放合作、服务保障等活动。

前款所称四川成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指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调指导小组等机构批准建设,位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

第三条(基本原则)园区建设发展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通过科技赋能集聚科教资源,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第四条(发展理念)园区属地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融合发展理念融入园区建设发展全过程,优化城乡空间和功能布局,激活城乡要素资源,提升园区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第五条(政府职责)市和园区属地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园区发展的领导,建立促进园区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研究解决园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推动改革举措在园区内先行先试。

园区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相关公共服务和属地管理工作。

第六条(部门职责)市和园区属地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园区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转化应用。

市和园区属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园区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划、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发改、经信、教育、财政、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运输、水务、公园城市、商务、投促、文广旅、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按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7.01•【文号】农办议〔2024〕74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农办议〔2024〕74号楼向平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拓展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精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收悉。

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

在《“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对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进行了部署安排,重点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农业建设规划》,明确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的重点任务和建设内容。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

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80%。

不断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累计建设益农信息社46.8万个,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超过10.8亿次。

三是推动数据互联互通。

以“全农码”为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农户、承包地块、宅基地宗地等对象赋码。

建设国家农业遥感应用与研究中心,绘制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开发可供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使用的大数据公共平台基座。

目前,粮、棉、油、糖、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全产业链大数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政策体系,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和“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明确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的具体任务安排。

包村帮扶半年工作总结(通用7篇)

包村帮扶半年工作总结(通用7篇)

包村帮扶半年工作总结(通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包村帮扶半年工作总结(通用7篇)包村帮扶半年工作总结第1篇一、基本情况村位于城西南4公里,属丘陵地型。

谷城县概况

谷城县概况

谷城县概况谷城县素有“银谷城”之称。

200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46.65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8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8元。

谷城辖城关、石花、冷集、五山、紫金、盛康、南河、庙滩、茨河9个镇和赵湾乡,有3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58个村民委员会。

谷城县总人口55.2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42.33万人,非农业人口12.87万人;男性28.51万人,女性26.69万人;乡村劳动力15.74万人;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口2.47万人;人口密度为216人/平方公里。

1. 城关镇镇政府驻小南门街,人口153694人,面积131.3平方千米。

辖11个居委会、31个村委会:泰山庙街、城内街、顺城街、皮家洼街、筑阳街、三里桥街、龙家湾街、老街、大古桥街、西兴街、过山口街、太平坊、韩家卡、肖家营、谢家营、石龙沟、朱家洲、洪胜、茶庵、老军山、格垒嘴、柜门关、胡家井、锅底湖、洞山寺、白果树、曾家营、安家岗、吴家营、赵家康、邱家楼、黄(土康)、聂家滩、龚家河、三岔路、莫家河、彭家山、白龙岗、江家洲、苏家盘、红石亮、蒋家冲。

2. 石花镇镇政府驻东门街,人口96957人,面积264.3平方千米。

辖8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东门街、苍苔街、西河街、石溪街、大峪桥街、老君台、民营经济区、后畈街、红马庙、界牌垭、裴家桥、黄家营、巩家湾、苍峪、岩湾、五家洲、殷畈、彭家岭、凉水井、将军山、陈家楼、龙家沟、翠花铺、小坦山、杨家湖、铜山、平川、铁庙沟、杨溪湾、龙湾、白家堰、水星台、陡坡店、高家冲、鲍家湾、下新店、周家湾、蔡家营、彭家湾、邵家楼、大峪、彪家庙、土桥沟、同北庙、席家垭、施家湾。

3. 盛康镇镇政府驻竹园街,人口64102人,面积301平方千米。

辖2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竹园街、前后街、傅湾、双堰、周湾、张棚、庙子头、江家梁、柳家铺、黄岗、土地岭、后营、王家井、简车、小沟、陈湾、凉水泉、贾庙、艾家畈、当铺、刘家畈、三官庙、大王庙、莲花石、蒋家岭、甘坪沟、绿洼、凤凰。

重庆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重庆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重庆乡村振兴十大案例1.万州龙洞村。

万州龙洞村是重庆市重点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村庄历经4年的建设,被打造成为以石头文化和龙洞传说为特色的风情古镇,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2.涪陵区寿安镇。

涪陵区寿安镇通过挖掘乡村资源,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打造寿安农业产业园,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实现了乡村振兴。

3.合川区鸡冠石村。

合川区鸡冠石村通过把独特的地质石头资源与农业产业相结合,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石头文化旅游村”,为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垫江县大安乡。

垫江县大安乡通过实施“龙头牌”项目,建立全省首个乡村手工艺“龙头牌”认证体系,推动了当地手工艺产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铜梁区红狮镇。

铜梁区红狮镇通过积极开发当地的首批农家乐、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民宿等产业,成功打造了具有创意与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6.永川区黄桷桠。

永川区黄桷桠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打造了融合农业、文化、休闲、生态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

7.綦江区龙华镇。

綦江区龙华镇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设施,建设了现代化的生态鱼塘,同时开展旅游农业业务,实现了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

8.梁平区鸠江镇。

梁平区鸠江镇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水林田湖”旅游品牌,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推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9.开县大垭乡。

开县大垭乡通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优质色拉牛养殖基地、脐橙种植基地、家禽养殖基地等项目,实现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0.城口县玉溪镇。

城口县玉溪镇通过整合当地农村环境资源,开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务,确保了当地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为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乡村振兴的生态振兴案例

乡村振兴的生态振兴案例

乡村振兴的生态振兴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振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以中国湖南省岳阳市杨柳村为例,介绍了他们在生态振兴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杨柳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大洲岭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农村。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的农业实践,杨柳村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土地沙化,水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杨柳村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振兴措施。

首先,杨柳村成立了生态保护协会,由村民自愿加入,以保护杨柳村的生态环境为任务。

协会成员定期组织村民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清理垃圾,修复生态系统,种植植物等。

此举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带动了村民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杨柳村的经济发展。

其次,杨柳村采取了多样化的农业经营方式,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他们引进了有机农业技术,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此外,杨柳村还发展了农家乐和生态旅游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和休闲。

这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来源,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另外,为了保护水资源,杨柳村修建了生态水利工程。

他们清理了河道,修复了湿地,增加了水体的储存容量。

同时,村民还种植了大量的湿地植物,以过滤水质和保持水源的稳定。

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杨柳村的水资源,也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灌溉和饮用水。

此外,杨柳村还注重推动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他们开展了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

同时,杨柳村还引进了现代教育理念,改善了村内的教育设施,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

这些措施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凝聚力。

通过这些生态振兴的努力,杨柳村成功地恢复了他们的生态环境。

土地沙化得到了有效治理,水质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恢复。

此外,杨柳村的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村民的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剑阁乡村振兴1233战略

剑阁乡村振兴1233战略

剑阁乡村振兴1233战略剑阁乡村振兴1233战略是指剑阁县制定的乡村振兴规划,这个规划的目的是在未来十年内,通过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环境、加强乡村建设、提升村民生活水平等措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这个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乡村振兴战略剑阁乡村振兴1233战略中的第一个1233是指:扶持123个村庄、培育3个乡村产业、推进3个人才计划、实施3个河流治理工程。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在乡村推动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水平、改善自然环境、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扶持123个村庄包括改善村庄基础设施、美化村庄环境、支持村庄自主发展等方面。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村庄更加美丽、更加舒适、更加有温度。

培育3个乡村产业是为了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乡村经济增长点。

这些产业包括“山珍海味”、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方面。

推进3个人才计划是为了提高乡村的管理水平、促进村庄发展。

这些计划包括村级干部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产学研合作等方面。

实施3个河流治理工程是为了改善乡村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这些工程包括治理河道、治理河岸、防治水土流失等方面。

2.乡村振兴理念除了乡村振兴战略外,剑阁乡村振兴1233战略还包括乡村振兴理念的提出。

这些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县村联动,实现共赢剑阁县提出,要实现县村联动,发挥县级资源优势,充分与村庄合作,通过深化产业合作、加强人才流动等方面,促进全县乡村振兴的共同发展。

2)生态优先,打造美丽乡村剑阁县提出,要优先保护好生态环境,通过加强保护湿地、森林等自然资源,打造生态保护区,建设美丽乡村。

3)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剑阁县提出,要加强政府引导,实现政府与村民的共治,促进群众参与,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共同发展。

总之,剑阁乡村振兴1233战略是基于剑阁县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的一项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计划,它既注重实践性又融入了新发展理念,旨在把剑阁县打造成为一个富有活力和生机的美丽乡村。

驻村产业发展规划三篇

驻村产业发展规划三篇

驻村产业开展规划三篇在拓展乡村特色产业方面,规划明确提出,推进聚集开展,打造一县一业多县一带,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

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的驻村产业开展规划,供大家参考。

驻村产业开展规划庙街乡胡沟村2022年村产业开展规划为加快推进胡沟村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同步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根据《舞钢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共舞钢市委员会舞钢市人民政府关于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结合本村实际,特编制该规划。

一、根本情况2022年,继续稳固脱贫成效,密切关心因个别特殊情况导致生活窘迫贫困户的现状,实现全村无一户因病、因学、因失地返贫、增贫的情况。

1、产业扶贫。

为加快培育和提升我村支柱产业,拓宽村集体的稳定增收渠道,进一步调整、完善、细化村产业开展规划方案。

产业扶贫总目标是:到2022年,全村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体系根本形成,有效覆盖所有贫困户和低保户,覆盖率80%以上,形成以村农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工艺品、中草药加工和花鸟鱼虫、奇石、根雕、瓷器批发为主导的产业市场,确保我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舞钢市其他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増长水平。

镇上成立了一村一品开展领导小组,负责全镇一村一品开展的组织管理、综合协调和检查考核。

实行科级领导联系帮扶村支部制度,按照每个示范村和推进村由一个工作队驻村包抓,开展一个环境无污染、产品无公害、生产有规模的主导产业,构成一个有商标品牌的主导产品的总体要求,成立15个工作队,由副科级包片领导带队,把一村一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年终考核,严格奖惩兑现。

2、因地制宜,制订规划。

镇上抽调骨干深入全镇15个村实地调查,根据当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产业现状、工作根底、开展潜力等实际情景,在摸清底子的根底上,把开展一村一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与扶贫开发结合,与根底设施建设结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选择有开展潜力、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制订贴合实际的产业开展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家垭村农业产业发展规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李家垭村产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村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我村产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规划为龙头,以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主体,实行因地制宜,突出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本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把我村建设为经济繁荣、村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美好乡村。

二、产业概况
坚持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绿色高效生态农业。

大力推广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鼓励、支持村民发展、壮大以木瓜、火龙果等种植业;以土鸡、生猪、山羊、娃娃鱼等养殖业。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从本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我村产业建设。

2、坚持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

要根据客观情况,因势利导,抓好示范带动,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3、坚持突出产业,全面发展的原则,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规模太小,以点带面带动村民创业的范围有局限。

2、创业资金缺乏。

目前投入产业的资金主要来自农民自身收入,生产性支出非常有限,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和规模壮大。

3、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缺乏,产品竞争力不强,缺乏对科学技术的了解意愿和渠道。

4、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比重大,在家务农群体整体素质提高仍需努力,村民居住分散,均衡发展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5、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原有的联产承包政策与个别村民意识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五、多方筹措资金,切实加强投入
我村在资金筹措方面,将采取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业务部门扶持,发挥龙头企业合作,信用社贷款支持,群众自筹等多方渠道加大对我村产业的投入。

六、产业定位
(一)木瓜套种中药材产业
1、发展现状:木瓜套种中药材产业到 2015年底,全村共推广种植木瓜 500多亩,目前所种木瓜长势良好,待采收后将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木瓜地套种中药材,最大限度的实现土地增值。

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对推动我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2、发展目标: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基地建设,建设200亩标准化中药材种苗示范基地,重点培植中药材种植专业户,到“十三五”末,全村木瓜套种中药材面积达到 2000 亩以上,产值 1000 万以上。

3、优势区域:以万祥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为重点,通过企业试种示范,发挥基地规模效应,带动农户种植。

4、主要任务:一是优化区域布局,充分发挥我村适宜种植的优势,按照海拔不同进行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实现土地林地增值,在适宜地区开展林下间作种植中药材,形成以短养长的双赢格局。

以重点种植喜荫凉、湿润、生长周期长、经济价值高的中药材,初步确定发展种植的药材有:白术、黄精、桔梗、七叶一枝花、茯苓、牛蒡子、射干等品种。

二是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基本形成以“企业+基地+农户”为主的运作模式,采取市场带动型、主导产业型、农科组织带动型等适应市场要求、灵活多样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推动中药材订单生产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建立健全农民和企业等产业化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连结机制。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宣传作用,注册网站,完善产销信息传输系统。

全方位宣传我村木瓜优质各项指标和四季无公害管理,力争2017年建成储量200吨冷库。

根据全县木瓜发展现状,引进企业进行发展精深加工,加大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业层次。

举办木瓜文化相关活动,催生旅游产业,开办农家乐,到十三五末全村建立观光示范园2000亩。

(二)火龙果产业
1、发展现状:2015 年我村试点引种种植火龙果1亩,已获得成功。

2、发展目标: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我村将引导农户种植,力争到 2016 年种植面积达10 亩,产值30万元。

(三)畜牧产业
1、发展现状:2015年我村现有规模化养殖场两个,养殖土鸡5000多只、猪300多头,羊200多只。

2、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初步实现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3、优势区域:以洲宝养殖合作社为重点,发展土鸡、生猪养殖,在全村辖区内发动群众开展林下养殖土鸡;新建一个养殖土鸡10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

4、主要任务:一是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调整养殖模式,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小区,抓好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基础工作,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状况,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养殖方式上逐步实现由个体散养向养殖小区转变。

抓好现有的规模养殖合作社的跟踪指导服务工作,引导、帮助规模养殖户开发和引
进新品种、新技术、使其做大做强,在全村范围内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