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 综合实践教案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活动一:人与环境类---春天变奏曲一、主题的提出:天气渐渐转暖,春天不知不觉来到了我们身边。
刚刚开学,嫩绿的枝桠、盛放的鲜花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
学生对“春天”很感兴趣,准备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对春天的植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4、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三、时间安排:三课时四、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研究大季节与人类关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整理、分析、使用资料的全过程。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表格、图片、笔、资料、录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导观看录像:青的草,绿的叶,可爱的燕子,鲜艳的花朵……2、思考: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二、读一读1、读背景资料中的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
2、揭示活动主题:找寻春天三、做一做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找寻春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推选“新闻发言人”,在班级内“发布”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3、比一比,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
4、环保知识竞赛。
第二课时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研究季节与人类关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整理、分析、使用资料的全过程。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写一写把你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二、议一议1、四人小组,春天的特点2、汇报结果3、做一做:(1)观察春天气温的变化(2)调查研究春季的多发病(3)记录植物的开花过程4、环保小论坛:自由发表见解。
四年级下综合实践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界的生命多样性,掌握基本的生态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自然界的生命多样性。
2. 生态知识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的能力。
2. 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自然风光图片、生态知识资料、观察记录表、环保宣传册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观察记录表、环保宣传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生命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主题活动一:观察自然,认识生命1. 教师讲解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动物等生命。
2.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3. 各组分享观察心得,教师点评。
三、主题活动二:探索生态,了解生命1. 教师讲解生态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3.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主题活动三:实践操作,体验生命1. 教师讲解环保手工制作方法,如制作环保袋、环保笔等。
2. 学生分组进行环保手工制作,体验制作过程。
3. 各组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五、主题活动四:环保宣传,倡导生命1. 教师讲解环保宣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宣传。
2. 学生分组进行环保宣传,如制作宣传海报、撰写环保倡议书等。
3. 各组展示宣传成果,教师点评。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表:检查学生观察、记录自然现象的能力。
2. 环保宣传册:检查学生环保宣传的效果。
3. 学生总结与反思: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深入了解生态保护。
四年级下册辽师大版新版综合实践教案

四年级下册辽师大版新版综合实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辽师大版新版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主要围绕“环保在我心”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我们的地球”,第二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详细内容为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环保知识,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环保宣传册、垃圾分类箱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环境受到污染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关注环保问题。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环保在我心”,讲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塑料袋使用等实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并学会运用到生活中。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环保行为,并进行互评。
5. 动手实践(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环保宣传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2. 环保知识3. 环保行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制作一份环保手抄报。
答案:学生需完成一份包括环境污染原因、危害、环保知识及行为的环保手抄报。
2. 作业题目:调查自己家庭的环保行为,并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学生需写出调查过程、家庭环保行为现状及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辽师大版新版综合实践教案

四年级下册辽师大版新版综合实践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辽师大版新版综合实践教案,主要围绕“环保行动”这一主题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并能够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和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环保行动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环保宣传册、垃圾分类模拟箱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真实的环保案例,引发学生对环保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利用PPT和环保宣传册,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让他们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环保实践操作,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4.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分享环保行动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环保行动的重要性、我们的责任、实践操作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海报。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个有关环保的宣传海报,要求内容丰富、创意新颖。
2.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环保行动的日记。
答案: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环保行动,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更多的环保活动,如参加环保志愿者、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操作的环节设计:实践操作是综合实践课程的核心,但如何设计有效的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展示与交流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展示与交流,使他们在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的同时,也能够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和成长,是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全套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全套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主题与内容根据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设计以下主题活动:主题1:环保行动内容:了解环保知识,开展校园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主题2:科学探索内容: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探索自然现象,培养科学思维。
主题3:传统文化内容:学习中国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如清明节扫墓、制作剪纸等。
主题4:关爱他人内容:学会关爱他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帮助贫困同学、慰问老人等。
三、活动步骤与方法步骤1:活动准备- 教师介绍活动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目标。
-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活动主题。
步骤2:活动实施- 学生根据选定的主题,进行资料收集、讨论和实践活动。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供帮助。
步骤3:活动总结- 各组学生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活动心得。
- 教师对活动进行评价,总结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步骤4:活动反馈- 学生填写活动反馈表,表达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后续活动安排。
四、活动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1. 学生对活动主题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在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学生对活动成果的展示和分享。
五、活动资源与工具1. 教材和相关书籍。
2. 网络资源,如环保知识网站、科学实验视频等。
3. 活动道具和材料,如实验器材、剪纸工具等。
4.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安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在活动中加强监管。
综合实践教案种菜(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掌握简单的种植方法,学会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
2. 掌握简单的种植方法。
教学难点:1. 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种植场地:选择适宜的空地或花盆。
2. 种植材料:蔬菜种子、泥土、肥料等。
3. 工具:铲子、水壶、喷雾器等。
4. 教学课件或图片:展示蔬菜的生长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吃的蔬菜是从哪里来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蔬菜是通过种植得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种菜。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 学生观看教学课件或图片,加深对蔬菜生长过程的理解。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蔬菜进行种植。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以下操作:a. 挖坑:用铲子在种植场地挖出适当大小的坑。
b. 播种:将蔬菜种子放入坑中,覆盖薄薄一层泥土。
c. 浇水:用喷壶轻轻浇灌种子,保持土壤湿润。
d. 施肥:根据需要施适量肥料。
四、观察记录1. 学生定期观察所种植的蔬菜,记录生长变化。
2.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特点,如叶子颜色、形状、高度等。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种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植蔬菜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反思自己在种植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蔬菜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
二、实践操作1. 学生继续观察所种植的蔬菜,记录生长变化。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以下操作:a.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植物生长。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的全套综合实践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的全套综合实践教案1. 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科版四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内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教案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综合实践内容:2.1 实践活动一:科学实验学生将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液体的体积等。
通过实践,学生将学会观察、记录数据和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2.2 实践活动二:手工制作学生将研究使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制作手工制品,如纸飞机、纸盒等。
通过手工制作,学生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3 实践活动三:社会调查学生将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如调查同学们喜欢的食物、喜欢的运动等。
通过调查,学生将学会提问、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
2.4 实践活动四:环保实践学生将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通过实践,学生将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3.1 探究式研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3.2 合作研究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3 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观察和记录数据,培养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3.4 反思和总结每个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要进行反思和总结,分享自己的研究体会和收获。
4. 教学评估本教案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实践成果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展示手工制品、实验结果、调查报告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
4.2 口头表达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4.3 观察记录教师可以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情况等。
5. 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器材、手工制作材料、调查问卷等。
6. 教学安排本教案的教学安排为每周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持续1-2课时。
7. 教学评价教师将定期评估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创造力、团队合作等方面,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桃树的嫁接(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桃树的嫁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桃树嫁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嫁接的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桃树嫁接的意义和作用2. 嫁接的工具和材料3. 嫁接的方法和步骤4. 嫁接后的管理和养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桃树嫁接的方法和步骤,学会嫁接的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嫁接的原理和作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桃树的特点,提出问题:“如何让桃树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实?”引出桃树嫁接的话题。
2. 讲解嫁接的意义和作用向学生讲解嫁接的定义,解释嫁接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嫁接可以提高桃树的产量和品质。
3. 讲解嫁接的工具和材料向学生介绍嫁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嫁接刀、接穗、砧木等,并讲解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4. 讲解嫁接的方法和步骤向学生详细讲解桃树嫁接的方法和步骤,包括选择接穗和砧木、切割接穗和砧木、接合接穗和砧木、绑扎和涂蜡等。
5. 示范操作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嫁接的过程和技巧,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事项。
6. 学生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嫁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嫁接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嫁接经验和心得,总结嫁接的方法和步骤,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8.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观察嫁接后的桃树生长情况,记录并分析嫁接成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嫁接实践和观察记录,评价学生对桃树嫁接方法和步骤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展示桃树的特点和嫁接过程。
2. 嫁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 相关的嫁接教学视频或资料。
七、教学时间本节课共计2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2017—2018学年度下期)活动教案:目标要求:总目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等五自?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具体目标: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探究活动等一些基本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一单元植物王国一、活动指导:我校有一个美丽的后花园,一年四季月月有花开,天天有花香。
在花园里,常常聚集着一批批学生,他们对各种植物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趣问题。
为此, 我定下主题?走进植物王国?,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安排,自己制定计划,分工合作,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植物以及植物对环境的不同作用,使学生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一)情感目标:1﹑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植物带给自己的乐趣,并逐渐形成爱植物、护植物的好习惯。
2﹑通过经历各种研究过程及成果展示会,体验探索式学习方式。
(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在植物王国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初步的研究性学习意识,启动主动探究问题的愿望。
2﹑通过学习设计研究计划及实施研究方案,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及科学的学习习惯。
3﹑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上网、查阅图书报刊、采访询问等方法了解花木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通过小组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配合,逐步培养与人交往的意识,培养他们健康合作意识、良性的竞争意识。
(三)认知目标:1﹑了解植物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2﹑在喜爱植物的基础上学会科学地护理和种养植物。
三、活动重、难点:1、怎样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多视角、多角度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关系。
2、独立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调查研究方法。
课题:各种各样的植物第1 课时课型:讲授教学目标1植物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了解沙漠植物的特点及成因。
教具实验准备学生:收集生长在地球上不同环境中的各种植物的图片、名称及相关资料教学环节设计一、导入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来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
二、了解高山的绿色卫士。
1、多媒体出示图片:雪松、映山红、枫树、杉树、厥等。
2、学生搜集部分高山植物的图片,并标注名称,贴在书上第2页图框里。
(雪莲花、虫草、贝母、格桑花)三、了解草原和田野的美丽衣裙。
1、多媒体出示图片:野花、蒲公英、迎春花等。
2、学生了解并搜集草原或田野春夏秋冬四季的各一种植物,用绘画的形式画在书上第3页图框里。
四、了解都市和居室的美丽使者。
1、多媒体出示图片:牡丹、月季、康乃馨爬山虎、文竹、郁金香等。
2、搜集一些适宜在室内和不宜在室内摆放的花卉把名称填在4页。
(适宜: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不宜:百合花、含羞草、洋绣球花、夜来香)五、了解沙漠中的坚强卫士。
1、出示图片:梭梭、仙人掌、沙棘等5 梭梭树是一种长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名贵中药苁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
苁蓉具有独特的补肾、抗老年痴呆、保肝、通便、肿瘤辅助治疗、抗辐射等10多中药用功梭梭树是一种长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名贵中药苁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
苁蓉具有独特的补第一单元植物王国;一、活动指导:我校有一个美丽的后花园,一年四季月月有花开,天天有花香。
在花园里,常常聚集着一批批学生,他们对各种植物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趣问题。
为此, 我定下主题?走进植物王国?,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安排,自己制定计划,分工合作,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植物以及植物对环境的不同作用,使学生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一)情感目标:1﹑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植物带给自己的乐趣,并逐渐形成爱植物、护植物的好习惯。
2﹑通过经历各种研究过程及成果展示会,体验探索式学习方式。
(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在植物王国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初步的研究性学习意识,启动主动探究问题的愿望。
2﹑通过学习设计研究计划及实施研究方案,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及科学的学习习惯。
3﹑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上网、查阅图书报刊、采访询问等方法了解花木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通过小组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配合,逐步培养与人交往的意识,培养他们健康合作意识、良性的竞争意识。
(三)认知目标:1﹑了解植物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2﹑在喜爱植物的基础上学会科学地护理和种养植物。
三、活动重、难点:1、怎样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多视角、多角度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关系。
2、独立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调查研究方法。
课题:各种各样的植物第1 课时课型:讲授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了解祖国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祖国各种各样的植物教学难点了解沙漠植物的特点及成因。
教具实验准备学生:收集生长在地球上不同环境中的各种植物的图片、名称及相关资料老师:相关课件教学环节设计一、导入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来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
二、了解高山的绿色卫士。
1、多媒体出示图片:雪松、映山红、枫树、杉树、厥等。
2、学生搜集部分高山植物的图片,并标注名称,贴在书上第2页图框里。
(雪莲花、虫草、贝母、格桑花)三、了解草原和田野的美丽衣裙。
1、多媒体出示图片:野花、蒲公英、迎春花等。
2、学生了解并搜集草原或田野春夏秋冬四季的各一种植物,用绘画的形式画在书上第3页图框里。
四、了解都市和居室的美丽使者。
1、多媒体出示图片:牡丹、月季、康乃馨爬山虎、文竹、郁金香等。
2、搜集一些适宜在室内和不宜在室内摆放的花卉把名称填在4页。
(适宜: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不宜:百合花、含羞草、洋绣球花、夜来香)五、了解沙漠中的坚强卫士。
1、出示图片:梭梭、仙人掌、沙棘等5 梭梭树是一种长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名贵中药苁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
苁蓉具有独特的补肾、抗老年痴呆、保肝、通便、肿瘤辅助治疗、抗辐射等10多中药用功梭梭树是一种长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名贵中药苁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
苁蓉具有独特的补肾、抗老年痴呆、保肝、通便、肿瘤辅助治疗、抗辐射等10多中药用功能,被誉为?沙漠人参?。
能,被誉为?沙漠人参?。
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实的统称。
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
国内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等地。
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
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鱼业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
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沙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
2、生回答后填在书上第5页: 沙漠中植物的根和枝干有什么特点?有庞大的根茎系统这是因为:以达到地下水,拦住土壤,保存沙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六、小结,布置作业。
1、今天我们认识了高山、草原、田野、居室里的各种植物。
请同学们回家收集赞美荷花的诗文、和我国珍贵的植物。
作业布置:收集赞美荷花的诗文、和我国珍贵的植物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梭梭树是一种长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名贵中药苁蓉名称主题营养柑橘维生素C、糖枇杷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海带含有丰富的钙、碘核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桂花化痰止咳,治口臭、牙痛山茶花能抵御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侵害捕蝇草捕虫蒲公英寻找铜、锌矿等的指示灯冬虫夏草益肺肾、止喘嗽。
主要病后调补身体。
枸杞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神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良药,三、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1、到植物园、野外、田间观察认识植物。
2、了解袁隆平。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观察认识各种植物第1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校园的植物,让学生真正认识各种植物的特性。
2、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植物的特性。
教学难点认识各种植物的特性。
教具实验准备课件、资料教学环节设计一、组织学生到校园进行观察,认识一些植物和他们的特性。
二、汇报:把我们常吃的食物与田间地里的农作物联系起来。
1、多媒体出示多种植物图片,抽学生说出植物的名称。
2、你知道被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谁吗?三、观察与种植仔细观察:1、南瓜花都会结果吗?南瓜花的雌雄有什么区别雌花特点:雄花特点:2、天气变化时,南瓜瓜藤有何反应?瓜藤,预示天气3、小组或自己拟订一个植物专项观察任务,细心观察并填写观察日记观察项目观察时间观察到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得到的结论:4、培育半枝莲(太阳花)师:让我们一起来种植美丽的半枝莲,注意细心观察它的发芽、长叶、开花、结子等过程。
师生一起在教室窗台种植太阳花。
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太阳花的生长情况。
完成书上第20、21页适宜半枝莲生长的温度:半枝莲被虫蛀了怎么办?给半枝莲浇水的规律:把植物放在封闭的房间里行吗?为什么?半枝莲开花时的颜色与每天的时辰和光照有什么关系?半枝莲的种子成熟时有什么特点?通过种植半枝莲我明白了植物需要()、()和()才能茁壮成长。
四、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二单元川剧趣赏一、指导思想1、弘扬民族文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创造,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质。
2、川剧是我国的国粹,外国人都非常欣赏它,但是它博大精深,阻碍了学生的演唱和欣赏,造成了他们对川剧的畏惧和不感兴趣,川剧的了解不够。
二、活动目的1、了解、欣赏川剧的脸谱、词曲、唱腔、服饰,感受川剧的传统文化艺术魅力。
2、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川剧艺术的兴趣,喜欢川剧,愿意探索与景区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初步了解川剧的有关知识。
三、活动要求收集有关川剧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川剧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川剧的演出场所,川剧的故事,艺术家轶事等。
呈现方式,可以是文字,图片,脸谱等多种形式。
课题浅识川剧第1 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欣赏川剧的脸谱、词曲、唱腔、服饰,感受川剧的传统文化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