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军事理论复习重点】1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重点概念1.军事科学: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3.军事学术:军事学术是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队运筹学、军制学、战争动员学、军事教育训练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队后勤学,以及军事历史学、军事地理学等学科。

(窃以为后面这些XX学的应该不用背)简答出题1.军事科学的任务: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负责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星级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史诗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战争的性质主要指它的社会政治性质,此外,战争还有它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武器装备、作战方法等方面的性质。

战争规律是战争的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敌对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战争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

战争闺女,包括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都是客观存在并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而实现的,是可以认识的。

2.军事科学的功能(1)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

(4)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5)军事科学的许多重要原理原则对社会其他领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3.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

(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军事理论课期末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课期末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课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2.国防的四个要素:主体要素(国家),对象要素(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目的要素(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手段要素(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3.国防的基本类型: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的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扩张型、联盟型、中立型、自卫型)4.现代国防特征:①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②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势的综合角逐③国防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行为④聚集综合国力,捍卫国家核心利益5.中国古代国防内容:①建立了不同的军制②进行了以传统防御工程体系为标志的边海防及③发展了军事技术④加强了军事理论研究,并产生了许多不朽的军事著作6.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7.国防法规体系: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8.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9.我国实行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地行使领导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国防领导在组织上具有最高层次性,在意志上具有最高权威性,在内容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在活动方式上具有严密的整体性等特征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行使11.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即为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12.国防建设成就:①捍卫和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②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强大军队③创立了国防科技和工业体系④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13.新时期中国国防政策:积极防御14.武装力量: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军事理论重点(最终版)

军事理论重点(最终版)

军事理论重点(最终版)军事理论重点1.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军用卫星包括哪几类?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测地卫星等。

4.传统伪装措施有哪些?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幕伪装、假目标伪装、灯光与音响伪装。

5.隐身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并简单阐述主要有以下几种:(1)新材料技术:a.多频谱隐身材料、b.纳米材料、c.智能型隐身材料;(2)等离子体技术;(3)应用仿生技术。

6.谈谈你对人民战争基本属性的认识?(1)正义性战争的政治目的是符合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根本利益的,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的,战争有了正义性才会有群众性,失去了正义性就不会有真正的群众性。

(2)群众性人民战争对人民群众的组织动员更广泛,更深入,由于人民战争的领导者们在思想上是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因而能够形成比一般战争的声势要大得多的,群众自觉投入战争活动的动人场面,群众会表现出较高的参军,参战,支前等热情。

7.我国和印度存在了12.55万平方公里的争议面积,印度侵占9.2万平方公里,占争议面积74%8.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2500米深度是切断大陆架的标准。

9. 我国宪法第8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有权“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10. 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后发制人。

11. 现代伪装技术包括电子伪装和信息伪装。

12. 人民防空动员是指我国为了战争的需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减少空袭损失,消除空袭后果所进行的活动13. 国家地缘环境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以及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国家关系等因素。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重点整理).doc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重点整理).doc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主体:国家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手段:以军事为主要手段对象:侵略与武装颠覆基木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吋状态转入战吋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1、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木特征?答(1)现代国防的概念内涵更加丰富(与传统国防相比有三点明显不同)首先是国防行为的主体是国家,不仅仅是某些国防职能部门的事情•其次国防事业涉及国家的广泛领域既包括军事设施,武器装备等硬件建设,也包括国防教育,动员机制等软件建设•第三是国防斗争贯穿与社会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战争吋期,临战准备和和平吋期.(2)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主要有暴力对抗,威慑手段,谈判方式和运用影响力量. 非暴力手段客观上居于国防的重要地位.(3)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现代国防理论强调是以经济与科技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凭借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新理论.(4)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密切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国家武器准备发展的总水平和国防力量的总规模.另一方面:强大的国防能够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并充分发展国防系统的社会经济功能,多方面支援和促进经济的发展.3、我国国防历史有哪些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复习资料第一课中国武装力量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现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预备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和兵种预备役部队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内卫部队由公安部门管理:边防部队,消防部队,警卫部队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武警共同领导黄金部队,水电部队,交通部队,森林部队三、陆军的战略任务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四、陆海空军的兵种组成陆: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海: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空: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五、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各自的使命海:防御外敌海上入侵,收复敌占岛屿,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空:组织国土防空,夺取制空权,协同陆、海军作战,保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二炮:一是威慑,即平时遏制敌国可能对我国发动核战争和局部入侵,打破敌核讹诈,为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服务;战时遏制常规战争升级为核战争。

二是实战,即在我国遭受核突袭时,根据需要,对敌实施坚决、及时、有效的核反击,打击敌国战略目标;发挥战役战术常规导弹的突击作用,赢得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胜利。

第二课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一、为什么说缓和是我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1.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4.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周边国家:国家安全的屏障经济发展的市场政治稳定的依托二、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有哪些?1.日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制造“中国威胁论”军事部署由北向西转移干涉台湾事务加强对我情报搜集2.日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3.右翼倾向严重,军国主义根基雄厚政界右翼势力大国民右翼情绪重社会右翼组织活动猖獗:崇皇思想极端军国主义、民族主义5.加强对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三、我国周边工作的方向&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什么周边外交方针方向:营造一个和平、和谐、合作的周边环境方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四、试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状况一大隐患: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称霸四大条件:军事、经济、文化、金融)两大结症:中印边界,黄海海域划界争议三难选择:谈不拢,打不成,拖不起一个重点:中美关系一个热点:朝核问题一个难点:台湾问题五、我国边境线两万两千公里海岸线一万八千公里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国土总面积960+300=1260第三课国际战略环境一、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和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二、什么是世界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三、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总体情况和其原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必背).doc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必背).doc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1、什么是国防?其基本要素是什么? ( P10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一、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国防的对象是侵略与武装颠覆; 三、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夕卜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回顾我国的国防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P15 )(1 )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3、新中国第一部《兵役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什么样的兵役制度?( P19 )1955年7月3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兵役法》»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4、根据《兵役法》和国家、军队的有关规定,应届大学毕业生入伍有几种形式?(P20 )通常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第二种,按军官待遇入伍;第三种,作为士官入伍。

5、"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 P21 )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6、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是什么? ( P24-25 )公民的国防义务有五个方面: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公民享有三个方面的国防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7、我国的国防建设的目标是什么?(P34)具体来讲,国防建设要提高以下?。

四个能力?土:(1 )提高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的能力;(2 )提高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能力;(3 )提高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4 )提高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的能力8、我国现行的国防政策是什么? (35)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⑵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⑶加强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⑷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⑸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⑹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专题⼀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第⼀部分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盾⽃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战略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略”。

军事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是战略思想,即国家(集团)对待军事⽃争特别是战争问题的根本⽴场和态度,指导军事⽃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原则,这是它的理论基础;⼆是军事⼒量,主要是国家(集团)军事⼒量的性质、职能、规模、作战能⼒等,这是它的物质条件,具体内容在国家武装⼒量中介绍;三是战略环境,包括世界战略格局、国际战略形势,尤其是周边安全和国内稳定的基本状况,这是它的客观依据。

(⼆)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与战争全局的客观的情况和条件,是⼀个国家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的客观依据。

国际战略环境是⼀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盾⽃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其核⼼是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

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两个⽅⾯。

(三)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世界⼤战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打不起来,要安全、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民的共同愿望和不懈追求。

另⼀⽅⾯,世界总体和平与局部战争、总体缓和与局部紧张、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相伴相⽣,国际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有增⽆减,传统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临着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局部战争更加频繁;军事安全更加突出;军事变⾰进程加快;国际安全问题多元化⼆、国际战略格局(⼀)定义: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在⼀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

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表现了世界⼒量的分布、组合和对⽐。

(⼆)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的形成⼆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之间很快由同盟转化为对⼿,并于50年代后期形成了两⼤阵营对垒的秩序——雅尔塔体系所塑造的势均⼒敌的两极格局。

军事理论重点!!!!保你过

军事理论重点!!!!保你过

军事理论重点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九、毛泽东军事理论的形成及主要内容形成: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趋于成熟的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并在以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国防与军队建设中进一步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公民国防权利
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
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第三节 国防建设
1、 国防建设的概念: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国防领导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
7、国防建设目标
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
2)制止分裂,实现国家完整统一;
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
4)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事现代化;
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8、国防政策的概念
国防政策,指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
1) 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2)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 国防建设成就:
1) 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合成军队;
2)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
我国在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A.建立国防动员机构;B.积极储备国防后备力量;C.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
人才;D.民防措施不断完善。
3) 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4)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
6、你身边的防空设施有哪些?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920.30392.2c=1÷203m=2÷1202.52=3535=42314)c*5232m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50202.2.0285.4850.13*50+5c8*125*12m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5M÷5)0*3*0(31÷3110**5*+*÷414.m2371e=%7)8n08%.=s8.5=77.93cc60.mc*m4*m13,101w9.9o.k24mc-.cem5nm2csp2665m*9..03-4.50c60*5.pc3m85,9cm0.5g.i50mr0l-.p.s85p/6c50bc.0om7m.yp.cs6pc5m+;c0m..m7.ckm; 1+1k+12+1+k2234=1c+m1++4+4+2
3、 国防领导职权
根据宪法和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行
使。中央军委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4、 中央军委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委之下,设有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
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
中国近代的国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主要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第二节 国防法规
1、国防法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2、 国防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人民防空法》。
3、兵役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来调整公民和组织履行兵役义务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防法律体系中的基
本法和部门法,是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也是开展兵役工作的法律依据;
《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4、根据《兵役法》和国家、军队的有关政策规定,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通常有三种形式:
2、 国防的类型
1)扩张型(如美国) 2)自卫型(如中国) 3)联盟型(如北约、独联体、美日韩)
4)中立型:分为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
3、 国防的功能:立国、卫国、强国
4、 中国古代国防
中国古代国防,从公元前 21 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 1840 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大约经历了 4000 多年的历史。
地铁、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城、隧道等等。
7、公民的国防义务
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公民负有 5 个方面的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公民履行兵役义务 3 种主要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主要义务:开展拥军优属工作、为武装力量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支前线参战。
军事理论复习纲要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节 国防概述
1、 国防的概念、四要素
国防的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主体要素)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对象要素: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
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目的要素)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
动(手段要素)。
3)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4)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武器
5)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9、武装力量建设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
1) 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
2) 按军官待遇入伍
3) 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5、《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 9 月第 3 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日”是 9 月 18 日。
1) B2Ak+22+12=+15+c51mc+=5m=2c111++m+12+21+++2=12=2+1+2+1+2+2+22+32k+1+2
6、自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曾先后经历过六次对外战争,即:
1)抗美援朝战争; 1950 至 1953
2)中印边境反965 至 1975
4)中苏珍宝岛之战; 1969
5)中越(南越)西沙之战; 1974
6)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1979―1989 年中越十年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