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藻的培养

合集下载

一种海水小球藻的培养方法

一种海水小球藻的培养方法

一种海水小球藻的培养方法海水小球藻的培养方法海水中的小球藻是一种珍稀的海洋生物,也是水族爱好者的最爱。

小球藻的培养要求比较高,以下是它的培养方法:一、准备条件1、选择容器:首先,我们要根据鱼缸中养殖小球藻的容量来选择工作容器。

一般来说,如果容量不大,可以选择一个40厘米长、30厘米宽的塑料缸,如果容量很大,可以选择一个60厘米长、40厘米宽的塑料缸;2、购买海水和小球藻:除了在鱼店购买鱼缸海水,我们最好从购买小球藻开始,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新鲜。

一般来说,在市场上可以买到一些小球藻,但也可以到一些天然环境中收集小球藻;3、添加补充营养: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适当添加补充营养,为小球藻提供维生素、钙等营养,以保证它们良好的生长环境;4、安装照明灯和风扇:此外,在鱼缸的顶部安装照明灯和风扇,以保证鱼缸水的新鲜和通风,有助于小球藻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二、小球藻的收集和分级1、小球藻的收集:收集好的小球藻要彻底清洗,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环境清洁,然后放在一个袋子里,用手轻轻搅拌;2、小球藻的分级:在搅拌完之后,我们可以把小球藻分级,用尺子或量筒来测量它们的大小,将它们分级,以保证它们生存和繁殖的稳定性;3、合适的存放方式:小球藻分级完成之后,可以把大的小球藻和小的小球藻分别存放在两个袋子里,以便以后更好地照料它们。

三、把小球藻添加到沉床里1、沉床的准备:在准备小球藻放进沉床之前,首先要准备沉床,沉床一般都是用混凝土砌成,底部要压实;2、加入小球藻:把小球藻一级一级放入沉床中,注意需要均匀分布,尽量不要把大的小球藻放置在一起;3、加入补充营养:随后,在小球藻的表层上加入适量的补充营养,确保它们健康的生长;4、观察生长情况:最后,要定期观察小球藻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小球藻死亡的情况,要及时处理;5、更换水:定期更换沉床水,以免小球藻受到水质污染,影响其正常生长。

以上就是关于海水小球藻的培养方法,只要按照步骤操作,就可以照料、培养小球藻,并使小球藻健康地生长。

小球藻的培养方法

小球藻的培养方法

小球藻的培养方法
小球藻的培养方法如下:
1.准备培养基:小球藻可以在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中生长,其中常用的液体培养基有BG11、BG11_0、BG11_1等。

固体培养基可采用琼脂或agar等凝胶。

2.接种:将小球藻接种到培养基中,一般采用无菌技术进行,可以选择胶体主要培养的种类,浓度建议经实验考察后选择。

3.光照和温度控制:小球藻是一种光合作用的蓝藻,需要光照进行生长。

一般采用连续或间歇白天亮度4000~5000 lx,晚上黑暗或亮度不超过200 lx,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

4.培养后期处理:小球藻的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适宜,可以选择定期更换培养基。

另外,为避免细菌,真菌等细胞污染,必须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

5.采集:小球藻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2-3周内就可以采集得到。

采集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对于液态的小球藻培养基,可以采用离心等处理方式将小球藻和培养基分离,加工自己需要的样品。

小球藻的培养和保存技术-新

小球藻的培养和保存技术-新

小球藻的培养和保存技术如何培养和保存小球藻,是繁殖小丑鱼的另一个关键。

小球藻可以买成品的,也不贵。

也可以自己培养,但比较麻烦。

下面是用小球藻培育和保存的经验。

一、小球藻种的获得小球藻种可以从活体小球藻种液获得。

初次可以从渔友那取得种液,也可从淘宝商家购买,一般一套(小球藻、小球藻、营养液)100元左右。

二、小球藻的有关知识小球藻属于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卵囊藻科,小球藻属,繁殖时,每个细胞形成2、4、8或16个似亲孢子,似亲孢子经母细胞壁破裂释放。

小球藻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光合作用非常强,是其他植物的几十倍。

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核酸及叶绿素等,特别是含有令人注目的生物活性物质糖蛋白、多糖体以及高达13%的核酸等物质。

小球藻的直径只有3〜8微米,必须用600倍以上的显微镜才能看见,且形状呈圆球形,所以被称为小球藻(绿藻)。

小球藻可以生息在淡海水中,它借助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以每隔20 小时分裂出4个细胞的旺盛繁殖能力,不停地将太阳能量转化生成蕴涵多种营养成分的藻体,并在增值中释放出大量的氧气。

它的光合能力高于其他植物10倍以上,繁殖能力比陆地上的高等植物强100倍以上。

小球藻生于热带、温带淡水和海水中,以细胞分裂进行无性繁殖,并可产生配子进行有性繁殖。

适宜温度为20-23 C ,温度过低会影响小球藻的繁殖。

海水小球藻适宜盐度20- 30%o。

适宜光照5000-10000LX,太弱会抑制光合作用,影响生长和繁殖。

适宜水质为pH=8氮磷钾、二氧化碳含量高的海水。

含量太低会抑制生长和繁殖。

三、轮虫繁殖用活体小球藻的培育条件温度与繁殖缸相近即可,我用室温8-26 C。

盐度与繁殖缸一样,我用30%。

,比重1.02。

合适的光线,我用自然光,必要时加照明。

合适的营养液,可购买或自己配制(方法后面介绍)四、准备一容器做培养缸,可以是玻璃或透明塑料的,容积可根据要繁殖的轮虫的数量确定,我是用食用油瓶改制培养缸,我繁殖轮虫只用5 升的就够了。

小球藻培养方法

小球藻培养方法

小球藻培养方法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广泛存在于淡水和海水中。

它们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快速生长速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小球藻的培养方法。

1. 培养基的配制小球藻的培养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制,一般包含以下主要成分:无机盐、有机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其中,无机盐包括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有机碳源可以选择葡萄糖、乳糖等;氮源可以选择硝酸盐、铵盐等;磷源可以选择磷酸盐等;微量元素可以选择铁、锰、锌、铜等;维生素可以选择硫胺素、核黄素等。

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可以对培养基的成分进行调整。

2. 培养条件的控制小球藻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温度通常控制在20-30摄氏度之间,光照强度通常控制在4000-6000勒克斯。

此外,pH值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般控制在7.5-9.5之间。

为了保持培养液的通气性,可以通过搅拌或通气装置来提供氧气。

3. 培养容器的选择小球藻的培养可以选择不同的容器,如培养瓶、培养槽等。

培养瓶通常用于小规模培养,而培养槽适用于大规模培养。

无论选择何种容器,都需要保证容器的密封性和光透性。

4. 培养种源的选择小球藻的种源可以选择已经纯化的培养物或者采集自自然环境中的藻细胞。

如果选择采集自自然环境的藻细胞,需要进行预处理,如过滤、清洗等,以去除杂质。

纯化的培养物可以通过分离培养和筛选获得。

5. 培养过程的操作将培养基倒入培养容器中,加入合适浓度的培养物,然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培养液中的生长状况,如细胞密度、生长速率等。

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数量,并根据需要进行采样和分析。

6. 培养物的保持和传代为了保持小球藻的纯度和活力,需要定期进行传代。

传代时,可以选择将培养物移植到新的培养基中,或者分离出单个细胞进行单细胞培养。

传代后的培养物需要进行适当的保存,可以冷冻保存或制备培养物冻干粉。

小球藻的培养方法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和操作步骤。

小球藻培育的简单方法

小球藻培育的简单方法

小球藻培育的简单方法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和教学实验中。

它具有高生长速度、易于培育和操作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培养实验。

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培养小球藻。

材料准备:1. 小球藻培养液:小球藻培养液是一种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购买或自制。

2. 培养容器:可以使用玻璃烧杯、培养皿或培养瓶等透明容器,容器的大小取决于培养的规模。

步骤:1. 准备培养容器:将培养容器清洗干净,并用70%乙醇消毒,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2. 加入培养液:将培养液倒入培养容器中,约占容器的1/3至1/2。

3. 转接小球藻:从已培养好的小球藻培养液中取出适量的小球藻,倒入培养容器中。

注意避免将杂质一同转接进去。

4. 光照条件:将培养容器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如实验室植物培养箱或阳光充足的窗台。

小球藻对光照要求较高,光照不足会影响其生长。

5. 培养温度:小球藻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摄氏度,因此要保持培养环境的温度稳定。

6. 培养液的更替:每隔一段时间(通常为1-2周)需更换培养液,以保持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充足。

更替时,可以将培养液倒出一部分,再加入新的培养液。

7. 观察和记录:定期观察培养容器中的小球藻生长情况,如颜色、密度等,并记录下来。

这些记录有助于了解小球藻的生长特性和培养条件的调整。

小球藻的培养过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但整体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通过掌握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可以轻松地进行小球藻的培养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培养过程中要避免污染。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使用消毒好的器具,并避免与外界空气接触时间过长。

小球藻的培养液的配方也是影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研究目的可能需要不同的培养液配方,可以根据具体实验的要求进行调整。

通过以上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成功地培养小球藻,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实验材料。

希望本文对于小球藻的培养方法有所帮助。

小球藻的生产过程

小球藻的生产过程

小球藻的生产过程①藻种培养将优良的小球藻藻种接种到活性培养基,通过适量控制的人工光照,并在最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繁殖母种。

②无菌室内培养从活性培养基里取出繁殖后的小球藻母种转移到烧瓶里,给予它人工光照,并用含二氧化碳的空气进行培养。

小球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会进一步分裂繁殖。

每当液体培养基中的小球藻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就转移到更大的烧瓶中继续培养。

③半露天母种培养经过在无菌室成长后的小球藻,此时还有如小宝宝一般经不起直接阳光照射,因此将其移至半露天户外培养池,以训练幼少的小球藻开始接受室外阳光,给予新的营养素,并且持续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分裂。

从半露天培养直至收成的每个培养阶段,技术人员不分日夜,每60分钟会采取每个培养池的小球藻样本作分析,以控制各种细微的变化,也确保品质的稳定性。

④自然阳光培养池母种的培养结束,小球藻被转移至更大的主培养池。

主培养池从直径18公尺至46公尺共计数十个。

搅拌器在培养基不断的搅动,确保所有小球藻都能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以前达到小球藻该有的运动量。

主培养池的培养需要根据每天的气候变化来调整小球藻所需要的营养素等条件。

小球藻培养池是选在适度接近赤道,空气以及水质优良的地区,以保证小球藻各方面皆达到健康卫生的品质。

⑤过滤,脱水,洗涤和浓缩主培养池里生长的小球藻达到预定的浓度后就可以收获了。

首先,用筛检程式分离出培养过程中进入培养池里的杂质,然后反复进行洗涤和离心机脱水过程。

接着,小球藻再次被过滤,经过技术分析小球藻达到高纯净度以及营养素达到标准后,便将小球藻浓缩。

⑥细胞破壁处理虽然小球藻强壮的生命活力促使小球藻生成了人体所需的各种丰富营养素,但其强壮的生命活力也时同造成了其细胞壁坚韧而难以消化。

因此,小球藻的细胞壁需要经过破壁处理,利用压力的原理,不透过任何化学药剂也不破坏小球藻成分,成功确保破壁率达到95%以上。

⑦杀菌和叶绿素酶的去活化小球藻含有一种叶绿素酶,此类酶会产生一种导致光过的物质:脱镁叶绿钾酯-酸。

小球藻培养的三个流程及比例

小球藻培养的三个流程及比例

小球藻培养的三个流程及比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流程一,培养基的制备。

1. 配方:小球藻培养基的配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以下是一种常用的配方:硝酸钠(NaNO3),1.5g/L.磷酸二氢钾(KH2PO4),0.04g/L.硫酸镁(MgSO4·7H2O),0.075g/L.氯化钙(CaCl2·2H2O),0.025g/L.碳酸钠(Na2CO3),0.02g/L.柠檬酸铁铵(FeC6H5O7·NH4OH),0.005g/L.微量元素溶液,1ml/L.2. 微量元素溶液配方:硼酸(H3BO3),2.86g/L.氯化锰(MnCl2·4H2O),1.81g/L.硫酸锌(ZnSO4·7H2O),0.22g/L.硫酸铜(CuSO4·5H2O),0.08g/L.钼酸钠(Na2MoO4·2H2O),0.02g/L.3. 制备方法:将硝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氯化钙、碳酸钠、柠檬酸铁铵等试剂分别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小球藻养殖方法

小球藻养殖方法

小球藻养殖方法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又称为球藻、球形藻或球状藻,属于原生生物界。

小球藻在光合作用中能够产生丰富的氧气,对水质净化和环境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养殖小球藻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氧气资源,还可以作为生物饵料、鱼类养殖的饵料以及水产养殖的防病剂等用途。

小球藻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一、选取合适的培养基小球藻的培养基一般为复合营养盐培养基,可以使用硝酸铵、磷酸二氢钠、硫酸镁、氯化钾等化学试剂配制而成。

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各种营养盐的浓度和比例,以使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小球藻的生长需求。

二、选择适宜的光照条件小球藻是一种光合生物,对光照有着较高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小球藻的光照强度应在5000-10000勒克斯之间,光照时间应为12-16小时。

光照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小球藻的生长,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控制好温度和pH值小球藻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在20-30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同时,小球藻对pH值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7-9之间为宜。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及时监测和调整水温和pH值,以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采用适当的培养方式小球藻的培养方式主要有静态培养和搅拌培养两种。

静态培养适用于小规模的养殖,可以采用培养皿或培养罐等容器进行培养。

搅拌培养适用于大规模的养殖,可以采用搅拌桶或搅拌池等设备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搅拌或通气操作,以保持培养液的均匀性和氧气供应。

五、进行适当的养殖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和调整培养液的营养物质浓度、pH值和温度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止外界污染物的进入和病害的发生。

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以保证小球藻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通过以上步骤的合理操作和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小球藻,提高其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养殖小球藻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氧气资源,还可以作为生物饵料和水产养殖的防病剂等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球藻的培养一、小球藻小球藻是单细胞植物,种类较多,多数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生活在海洋里。

按植物学分类,小球藻属于小球藻纲绿藻目原球藻科生物,其体型小,直径一般为3~5μm,在显微镜下,需要放大400~600倍才能看到,我们肉眼看到的只不过是含有小球藻的绿色的水。

小球藻所含的营养成分很高,其蛋白质含量达到50%~60%(相当于花生米的2倍、鸡蛋的5倍),含脂肪10%~30%,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小球藻的生物活性物质糖蛋白和多糖体的含量也相当高,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癌、降血压、抑制血糖上升、排除体内毒素和迅速恢复机体损伤等功能。

因此,小球藻的培养前景广阔。

作为培养原料的小球藻,可以到较清洁的池塘、水坑中采集绿色的水,在显微镜下鉴定,然后再用。

也可以向培养它的人索取。

1 容器的准备小规模的培养可用瓶、缸等,大规模的培养可用水泥池。

首先,要对所使用的容器进行消毒,一般用100mg/L的漂白粉水溶液浸泡,再用水冲刷数次。

(100mg/L的漂白粉水溶液的配制:①天平称量5g2%漂白粉澄清液;②定量转移至容量瓶中;③加水至1L;④混匀。

2%漂白粉上清液的配制法:取漂白粉2克,加少量水搅匀,再加水至100毫升,充分调匀后,待澄清后取上清液使用。

)2 培养液的准备(1)BG11液体培养基配方:Stock1 定容100mL 柠檬酸0.3g 柠檬酸铁胺0.3g EDTANa2 0.05gStock2 定容1000mL NaNO3 30g K2HPO4 0.78g MgSO4·7H2O 1.5gStock3 定容100mL CaCl2·2H2O 1.9g Stock4 定容100mL Na2CO3 2gStock5 定容1000mL H3BO3 2.86g MnCl2·4H2O 1.81g ZnSO4·7H2O 0.222gNa2MnO4·2H2O 0.391g CuSO4·5H2O 0.079g Co(NO3)2·6H2O 0.049gStock1 取用2mL Stock2 取用20mL Stock3 取用2mL Stock4 取用1mL Stock5 取用1mL 总定容1000mL(2)购买2000元/套,九种原液各200ml(稀释1000倍),10瓶。

培养基各取1ml。

联系电话:153********3 藻种购买:淘宝轮虫小球藻套装。

40元/一套4 接种选取生活力强、生长旺盛的藻种,在天气晴朗的上午接种。

一般情况下,作为第1级培养,可按藻液与培养液1∶2的比例进行接种。

接种的量大,可使藻种迅速成为培养液中的优势种,利用生物间的拮抗作用,减少了污染机会,缩短了小球藻的培养时间。

待扩大培养时,可按藻液与培养液1∶4的比例进行接种。

5 管理5.1 搅拌由于小球藻不能游动,只能浮在水中生活,所以必须对培养液进行搅拌,让藻体不断变换位置,使光照、养料和水温均衡,这样有利于藻体的迅速生长和繁殖。

常用的搅拌工具有玻璃棒、竹棒,每天搅拌3次,每次1分钟。

5.2 光照小球藻的培养要有充分的光照,阴雨天光线不足时,可在培养室内用人工光源进行补充,通常用冷白荧光灯,光照强度为2000~3000Lx;但在光线强烈的夏天,要用遮阳网等进行适当避光。

5.3 温度及pH 温度保持在25~30℃,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6℃。

pH保持在6~8。

5.4 污染的防治在小球藻的培养过程中,要经常观察藻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有沉淀和附壁现象、液面是否有菌膜等异常情况。

造成藻种污染的多数情况是原生动物及杂藻的生长。

如果显微镜下检查有原生动物生活,可用1mg/L的漂白粉灭杀。

对付其他杂藻最好的办法是严格控温和经常检查培养液的pH。

6 采收当小球藻的培养液变成绿色、用显微镜观察1mL。

培养液中大约有100个小球藻时,就可以采收或扩大再培养了。

采收时,用0.3%~0.5%的明矾粉溶解在培养液里,约1小时后,小球藻沉在了水底,除去上层的水,就能获得小球藻的浓缩液。

二、硅藻1. 储存液:(1) 金属液(每升含)EDTA二钠- 4.360 g氯化铁晶体- 3.150 g五水硫酸铜- 0.010 g七水硫酸锌- 0.022 g六水氯化钴- 0.010 g四水氯化锰- 0.180 g二水钼酸钠- 0.006 g(2) 维生素液(每升含)VB12 - 0.0005 g维生素B5盐酸盐- 0.1 g生物素- 0.0005 g2. 1L培养基配方:硝酸钠- 0.075 g二水合磷酸二氢钠- 0.00565 g金属液 1.00 ml维生素液 1.00 ml硅酸钠50mg加水至1L。

硅藻培养温度在22℃,光照照度在3000lux(不要太阳直射)以上。

大量培养中曾出现过杂藻污染问题,主要是浮游的蓝纤维藻及部分栅藻和小球藻。

我们利用藻类比重、悬浮习性不同来排除杂藻。

发现杂藻时,停止搅拌数小时,使硅藻下沉,蓝纤维藻等悬浮在水中。

然后将上清液倾弃,再将沉淀硅藻用蒸馏水反复清洗几次后,加入新鲜培养基,即可获得纯化。

补充:1.藻种培养设施:藻种的培养要在保种室中进行,保种室要求通风条件好,光线条件好,温度可控性好,保种室要配有空调、冰箱、具有人工光源的培养架等。

培养中常用培养仪器有显微镜、解剖镜等,容器有三角烧瓶、广口玻璃瓶等。

保种室要严格消毒,防止病菌的侵入。

2.容器、工具的消毒:进行单细胞藻类的纯培养,容器、工具、培养基都要进行严格灭菌,但一般生产性的单种培养,则只须达到消毒目的就可以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法和化学药品消毒法。

高温消毒法是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不耐高温的容器如塑料和橡胶制品等不能利用高温法消毒。

a、直接灼烧消毒接种环、镊子等金属小工具,试管口、瓶口等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短暂灼烧消毒。

载玻片、小刀等则最好先蘸酒精,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等器具上的酒精烧完,也就完成了灭菌操作。

b、煮沸消毒把容器、工具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消毒,一般煮沸10-20分钟。

大型锥形瓶消毒,可在瓶口上放一普通的玻璃漏斗,再在漏斗上放一称量瓶盖,在锥形瓶内加少量淡水,置电炉上加热煮沸5-10分钟,可使整个瓶壁消毒。

消毒完毕即用消毒的纸或消毒的纱布包扎瓶口。

此法适合消毒小型的容器工具。

c、烘箱干燥消毒将玻璃容器、金属工具用清水洗干净后,放入烘箱。

关闭烘箱门,打开通气孔,接通电源加热。

当温度上升到120℃时,关闭通气孔,停止加热。

如果进行纯培养,容器必须灭菌,当温度上升到105℃时,关闭通气孔,继续加热至160℃,保持温度,恒温2小时,然后停止加热。

必须要等到温度下降到60℃以下,才能打开烘箱门。

有棉塞和纸包扎的容器、工具灭菌,不能超过180℃,以免烘焦。

化学药品消毒主要用于生产性大量培养中,大型容器、工具、水泥池等常用化学药剂消毒。

a、漂白粉消毒工业用漂白粉一般含有效氯25%~35%,消毒时按万分之1-3的含量配成水溶液,把容器、工具在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再用消毒水冲洗3~4次即可。

b、酒精消毒酒精消毒常用于中小形容器和工具,方法是用纱布蘸70%酒精在容器、工具的表面涂抹即可。

c、高锰酸钾消毒以百分之五的比例配成溶液把要消毒的容器、工具浸泡5分钟,然后取出用消毒水冲洗2~3次,便可达到消毒目的。

如果是对玻璃钢水槽、水泥池等消毒,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拨在池壁上,拨洒几遍后刷洗池底,10分钟后再用消毒水冲洗干净。

d 石炭酸石炭酸消毒按3%~5%的比例配成消毒液,把要消毒的容器和工具放在其中浸泡半小时,再用消毒水冲洗2~3次。

微藻的培养液是在消毒的海水或淡水中加入各种营养盐配制而成。

培养液的配制,首先按配方先后称量各种营养物质,可逐一溶解,也可以同时溶解。

遇到难溶的含金属的物质可以加热或与NaEDTA一起溶解,配方中的维生素一般等水温降至60℃后再加。

生产上为了方便可以将营养盐配方浓缩1000-2000倍配成母液,使用时可以根据培养水体多少量取母液的体积即可。

3.培养液的制备和消毒:保种培养液的消毒一般采用加热消毒法,经沉淀、过滤的海水,一般加温至90℃左右维持5分钟或达到沸腾即可。

由于海水中的一些对藻类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有机物在高温时易遭破坏,所以加温时间不宜太长。

4.接种:接种就是把作为藻种的藻液接入新配好的培养液中,进行丰富培养。

选择无污染、生长旺盛、颜色正常、藻液中无沉淀、细胞无附壁的藻种进行接种。

一般来说藻种液和新培养液的比例为1:2。

接种的时间最好在上午的8~10时,这个时间是藻类细胞代谢最旺盛的时候。

培养条件:保种的条件最好保证在藻种的最适生长条件,要保证藻种不受污染。

5.藻种培养:温度保持在25 ~30 ℃。

pH 保持在6~8 。

6.日常培养管理:1)注意保种室的卫生,定时打扫,谢绝无关人员的进入等;2)外观检查。

检查藻液颜色是否不再浅变浓,或是出现浑浊或沉降等反映藻体生长不正常,处于老化时期受到病虫侵染的现象。

3)镜检检查是否发生污染,是否老化,以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4)控制温度。

通过暖气控温装置控制温度,使试验藻细胞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

5)摇瓶。

在培养过程中每天摇瓶1-3次,使藻均匀分布。

6) 调节光强。

保持合适的光强,白天避免阳光直射。

7.藻种保藏方法:存藻种时可以根据保种目的和保种条件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保种方法。

1)固体培养基保存法。

保种用的固体培养基的营养浓度应比正常的液体培养液的高,一般增加一倍。

琼脂量为1-1.5%。

固体培养基分装灭菌后,冷却待用。

将无污染的藻种用喷雾法或划线法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常用固体培养基保种方法有两种,一种通常把藻种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弱光低温条件下慢慢培养保存,接种一次可以保存半年到一年。

另一种方法,接种后首先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防止直射光照射),使藻类细胞较快速地繁殖起来,直到培养基上出现颜色,即可放入冰箱或冷库中,一般在5℃左右的低温下保存。

每天给藻种几个小时的弱光照。

此法保存的时间可长达2至3年。

2)液体培养基保存法。

低温、弱光下培养。

一般两个月更换一次培养液。

淡水小球藻在国内的培养有几十年的历史,因为培养方式简单,生长速度快,被誉为罐装的太阳,一度被大力推广。

小球藻是培育淡水轮虫的有效饵料之一。

淡水小球藻的培养,无非几个要素,光照、适宜的温度、营养液。

首先说一下光照,一般是大于4500lx,温度以25℃为最佳,在25-30度间都能够很好的生长,每20个小时就能分裂成4个细胞。

那么第三个要素是营养液,而营养液无非就是氮源、磷源、碳源及一些微量元素,目前使用较多的营养液配方有BG-11、F/2、SE 培养基等,同时强调一点,实验表明,适当补充尿素是促进小球藻生长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同时小球藻可以异养,适当添加葡萄糖可以缩短培养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