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地理必修2《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word学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

完整版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课方案( 2 课时)一、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剖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色。

学习目标1、能记着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能说出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等工业部门的主要特色及其区位选择原则;3、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根源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经过学习,初步懂得工业区位合理性的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一致。

学习要点、难点正确判断某一种类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各种工业的合理布局。

二、知识准备1、工业是指。

按产品的性质分:重工业、轻工业按投入因素的多少分: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2、工业的分类按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

按形成的时间:传统工业、新兴工业3、工业有对于农业来说,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大,在区位选择大将更加灵巧,也更加复杂。

三、知识构成(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思虑】假如你中彩票得了500 万,要建一个工厂并要使工厂能正常运行,你要考虑哪些因素?工厂理想的区位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理想的工业区位【说一说】工厂的区位为何要选择在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2、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议论】在现实生活中极罕有这样理想的场所,也就是说,某一个地方的区位因素不能够能面面俱到,它可能在某一方面存在优势。

那么,在这类状况下,作为决策者你该如何安排呢?[ 学生看书] 阅读教材,概括五种导向型工业的特色及相关部门,完成下表。

主要区位因工业特色有代表性的工业厂址选大纲求素部门原料导向型工原料不便于运输(为何?)凑近产业地或运输原料的较高(什么情况?)市场导向型工不便于长距离运输(为什凑近业么?)或运输成本较高(什么情况?)动力导向型工需要耗费大量凑近厂业和站劳动力导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凑近的工业地方技术导向型工要求高凑近业和发达地区要想使某种工业合理布局,就得正确判断某种工业的主导的区位因素,而正确判断某种工业的主导的区位因素的前提就是认识这类工业种类的特色。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2《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案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2《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案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案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委因素。

2、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收集案例,并氏着分析案例中工业区位选择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懂得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是不可分割的。

人类在工业生产中要保护环境,建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通过对当地工业发展区位优势的分析和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2、分析说明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联系实际,分析说明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教具、资料:课本插图、课件、补充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与农业相比,工业生产除场地和水源外,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不大,这使工业生产在区位选择上既灵活也复杂。

一个工厂企业到底布局在哪里才是最优区位呢?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节的内容。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课件显示:工厂里的工人在生产工业产品的过程:(即工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略讲引导:请学生看“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课件显示:原料动力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策等。

提问: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让你选一个地方建厂,你要考虑哪些因素?才能获取最高利润呢?学生讨论:请几个学生谈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导归纳:课件显示: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廉价的地租;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教师总结: 以上,我们从厂商所考虑的区位因素可以看出,他的目的就是为获得最高的利润。

但能否找到完全符合他要求的地方呢?引导: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可初步划分为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

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那么,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导向型工业。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本章规划本章是在学习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和农业是姐妹篇。

通过本章的学习,首先认识到农业和工业都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工业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

与农业相比,工业生产除了场地和水源外,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大,这就使得工业生产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因此工业生产在区位选择上也更为复杂。

工农业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人地关系的发展,是不同地域之间人类联系的发展。

可以说,本章内容是第三章内容的延续,又是后面学习人类活动地域联系及人地关系的基础,本章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章在教学中,应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即人类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区位选择一主要地域类型一案例分析,紧扣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主题。

这就充分体现了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问题探究的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工业地域的形成:从工业联系到工业地域的出现,其间存在着前因后果的关系,在学习时要注意其中的联系。

工业集聚有许多明显优势,正是这些优势的存在,才使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可能。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区域分析要运用区位因素分析方法,对工业区域的分布、形成、特点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评价,从中找出规律,以对我国的工业生产有所借鉴。

课时安排共5课时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从容说课本节内容涉及大量时代性很强的素材。

预先可以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工业发展的实例。

上课时让学生谈谈某个城市或地区的工业布局,为什么要这样布局,该考虑哪些因素?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在当今时代,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它们对工业布局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往往同时起作用,所以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看待各个因素,要因时、因地、因工业部门制宜,把各个因素联系起来综合分析。

同时,又要抓住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3.了解我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及演变过程,掌握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地理信息工具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思考现实问题的习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工业区位选择: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因,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3.我国工业布局特点及演变:介绍我国工业布局的历史演变、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4.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探讨如何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工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计练习题: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理解程度。
2.学生作答: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解答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工业区位因素、区位选择、我国工业布局特点及演变等内容。
5.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内涵,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案例。
难点: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独立分析工业布局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图片展示我国几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如上海、深圳、沈阳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城市工业发展的特点。

高中地理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5.6 工业的区位选择一、学习目标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区位因素)。

2、掌握不同指向型工业的特点。

3、理解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二、重点难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2、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三、学习过程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角色扮演、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让你在全国选一个地方建厂,请问:(1)工厂进行区位选择的目的是什么?(2)你觉得工厂理想的区位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2)那么在现实中有这样的地方吗?那么工厂在现实中区位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总结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角色扮演(1)如果你要建一个制糖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2)如果你要建一个家具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3)如果你要建一个炼铝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4)如果你要建一个电子装配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5)如果你要建一个飞机制造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根据以上回答概括五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及相关部门并完成下表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表现有哪些?3、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A、请分析一下面的材料说出是什么原因导致工业区位的变化材料1:“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

它的生产基地在四川绵阳,深居内地,原来是军工企业。

50年代初应国防需要而建立的。

材料2: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安排许多工业部门在西部落户,目的是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

材料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在并不生产棉花的鞍山、包头等重工业区布局一些棉纺织厂。

材料4: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侨乡经济迅猛发展,得益于当地外籍华人、华侨投资的结果材料5: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将工厂设在并不盈利的区位。

材料6:某些工厂由于搬迁费用太高、或政府的影响、或处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虽然明显区位不合理,但仍留在那里。

人教版必修2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2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3.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调查中感受工业区位因素的作用,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创设情境教学,以现实生活中的工业布局为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教学评价方面,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提醒学生注重团队合作、沟通与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选择一个身边的工业区位案例,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并撰写一篇分析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包括:案例背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以及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的改进建议。
2.设计一道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地区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并提出优化方案。
3.实践操作的技巧和方法:学生在使用GIS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实证研究时,可能面临操作技巧和方法的困扰。
(三)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人教版必修2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基本概念,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市场因素、政策环境等。
2.学会运用SWOT分析法对工业区位选择进行分析,能够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工业区位进行综合评价。
3.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学生进行工业区位因素实证研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人教版必修2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2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课程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②第四单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一节,是该单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图,是学习该单元各主要内容的基础。

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学生对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教材内容学生较易理解和掌握,但因涉及到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涉及到的地理背景知识较多,因此难度也较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结合实际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分析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2.通过结合家乡的实例分析,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树立热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信念。

【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某个工厂(或某类企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与归纳法有机结合,采取活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与活动中获得新知,完善知识的归纳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用具】地图册P21-24;多媒体课件的 选 择2.多媒体演示“工业区位的选择”益。

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热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意识。

案例分析结合家乡的实例,运用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

通过对家乡实例的讨论,理解工业的区位选择,并进而了解到家乡的区位优势。

课堂小结通过知识框架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体系。

回顾、反思与总结。

记录框架图。

有疑问者提问。

巩固、复习布置作业《练习册》P58—61复习巩固板书结构工业区位选自然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经济效益不同的工业部门 主导区位因素不同基本原则1.规模小,无污染企业——城区2.规模大,轻度污染企业——城郊3.严重污染的大企业——远郊土地、水源等 主要区位因素原料、动力、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土地租金等发展变化不同污染类型的企业区位不同1.水污染: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2.大气污染: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3.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政策、企业决策者的个人理念和心理原料导向性工业 市场导向性工业 动力导向性工业 劳动力导向性工业 技术导向性工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学案-最新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学案-最新教育文档

课题:工业区位的因素一、目标引领1.通过信件(案例)分析知道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学会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角度评价工业区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通过阅读材料、图表资料,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针对性。

二、教材引领聚焦重点: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破解难点:学会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角度综合评价工业区位,形成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学法引领读图分析、总结归纳等四、学程引领学程之一:信——太钢第一份信:爷爷写给战友1958年10月亲爱的战友:我来到太原钢铁厂已经快十年了,这个钢铁厂位于太原北部汾河东岸,占地面积很大。

始建于1932年,当时阎锡山政府提出“造产救国”,由政府协助筹建。

是国家重点工程之一,这里临近西山煤矿,古交煤矿,离娄烦尖山铁矿,忻州峨口铁矿也不远。

亲爱的战友,你的生活现在可好?很是怀念我们奋战的日子,期盼着哪天再相聚。

1958年10月第二份信:爸爸写给妻子2019年10月我的妻子,我的爱人:很遗憾,在我们结婚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却不在你的身边。

儿子快十岁了,可你我也两地分居十年。

我在太钢挺好的。

太钢现有职工3万多人,总厂占地12平方公里,号称“十里钢城”,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与改造,太钢已成为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品种最全、竞争力最强的不锈钢生产企业,产品远销国内外,地处省会,交通十分便利,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随着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都市圈的建立,必将为太钢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太钢附近有很多重型工业,如机床厂,机车厂,机器厂,机械厂等等。

这些企业和你现在从事的职业都有关系,所以我想你还是来太原工作吧。

第三份信:儿子发给同学的email 2019年5月我的哥们儿:收到你的email我特别高兴。

四年的留学生涯,有你相伴,如亲兄弟一般。

你建议我留在美国,但是兄弟,我一定要回到我的祖国,回到太钢。

太钢坚持以新制胜,20多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30多个品种成功替代进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 工业的区位选择
科组:高一地理组主备人:许玲时间:3月1日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区位因素)。

2、掌握不同指向型工业的特点。

3、理解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
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二、重点难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
2、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三、学习过程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角色扮演、
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让你在全国选一个地方建厂,请问:
(1)工厂进行区位选择的目的是什么?
(2)你觉得工厂理想的区位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
(2)那么在现实中有这样的地方吗?那么工厂在现实中区位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总结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角色扮演
(1)如果你要建一个制糖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
(2)如果你要建一个家具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
(3)如果你要建一个炼铝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
(4)如果你要建一个电子装配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
(5)如果你要建一个飞机制造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
根据以上回答概括五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及相关部门并完成下表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表现有哪些?
3、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A、请分析一下面的材料说出是什么原因导致工业区位的变化
材料1:“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

它的生产基地在四川绵阳,深居内地,原来是军工企业。

50年代初应国防需要而建立的。

材料2: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安排许多工业部门在西部落户,目的是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

材料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在并不生产棉花的鞍山、包头等重工业区布局一些棉纺织厂。

材料4: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侨乡经济迅猛发展,得益于当地外籍华人、华侨投资的结果
材料5: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将工厂设在并不盈利的区位。

材料6:某些工厂由于搬迁费用太高、或政府的影响、或处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虽然明显区位不合理,但仍留在那里。

总结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思考:作为一个现代厂长,对工业的布局是不是只单单的考虑经济效益就可以了呢?
以下有污染工业分别如何布局:
有水污染:
有大气污染:
有固体废弃物污染:
四、课堂小结
五、练一练
20XX年2月首钢集团宣布在大规模压缩减少北京厂区钢产量的同时,将在河北迁安投资建设一座产量200万吨的炼钢厂,据此回答1—2题。

1.首钢集团压缩减少北京厂区的钢产量,对北京环境的好处是()
A.压缩企业用地规模,平抑北京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
B.降低生产耗水,彻底解决北京地区用水紧张的矛盾
C.减少有污染大气的排放,推动北京地区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D.减少生产中的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首钢集团将新厂建在河北迁安的原因是()
A.更加方便钢材进口B.进一步降低劳动力费用
C.新厂区环境优美洁净D.接近原料产地
3.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图4-1-4),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

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4.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仍是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削弱
5.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6.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制糖厂B.造船厂C.瓶装饮料厂D.高级时装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