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汇总(上册)[]

合集下载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分类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介绍信息技术的分类,如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

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分析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

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1.3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探讨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如5G、物联网、等。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如CPU、内存、硬盘等。

讲解各硬件组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2 计算机的软件组成讲解计算机的软件分类,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介绍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Linux等。

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三章:网络与互联网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如局域网、广域网等。

介绍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3.2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结构讲解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介绍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如物理网络、协议层、应用层等。

3.3 互联网的使用讲解如何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在线交流、文件等。

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

第四章:文字处理与演示制作4.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介绍文字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操作。

4.2 演示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演示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介绍演示文稿的制作、编辑、动画设置等操作。

4.3 实践项目:制作一份个人介绍演示文稿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制作一份包含个人介绍的演示文稿。

指导学生运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展示个人特点和才能。

第五章: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5.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2020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精编版

2020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精编版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共51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八单元动画制作动画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学会从网上下载计算机动画的常用方法。

(3)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会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4)理解动画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

2.过程与方法借助动画软件将动画分解成一组彼此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学生亲手用动画软件制作一幅动画,感受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优越性,同时获得动画制作中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动画的原理和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动画的艺术性;通过下载动画素材,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欣赏动画的素养;通过了解动画制作软件并尝试制作动画,培养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

教学方法:演示讲授、实验学习。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画原理的理解。

2.难点:GIF动画的制作。

教学过程:1.导入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民间的走马灯和皮影戏,就是动画的一种古老表现形式。

国产动画片《大闹天空》中的“孙悟空”形象闻名世界,“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也深受大众的喜爱。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网上的生日贺卡、搞笑短片、MTV、网页广告、益智游戏等极大地丰富了网页的内容与形式,电视上也经常能看到动画形式的广告、趣味小品和宣传短片。

2.讲授新课(1)演示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并介绍动画的分类。

①播放国产传统动画的视频片段,介绍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动画艺术大师对世界动画文化艺术的贡献。

中国动画电影开始与1920年。

动画先驱者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和国外的卡通中得到启发,试制动画广告片。

1926年完成了他们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1935年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在技术上有了较大进步。

苏教版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苏教版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苏教版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介绍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企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1.3 信息技术的未来展望让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引导学生探讨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挑战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介绍计算机的软件分类和作用(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2.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介绍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2.3 计算机的维护和保养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介绍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清理垃圾文件等技巧第三章:网络基础与应用3.1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影响3.2 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使用让学生掌握浏览器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提高搜索效率3.3 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介绍如何发送、接收邮件,以及如何使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交流第四章:计算机软件与程序设计4.1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介绍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常见软件的特点和用途4.2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编程语言、算法等)介绍简单的编程思想和方法4.3 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软件让学生了解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软件介绍如何使用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第五章:信息处理与演示制作5.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介绍如何编辑、排版文档,插入图片、表格等元素5.2 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了解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介绍如何使用表格处理软件进行数据整理、计算等操作5.3 演示制作软件的使用让学生掌握演示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介绍如何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包括选择模板、添加动画、插入多媒体等技巧第六章:数据库基础与应用6.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定义、作用和基本组成介绍关系型数据库和SQL语言的基本概念6.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介绍如何创建数据库、表,以及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6.3 数据库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介绍数据库在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案例第七章:多媒体技术基础7.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7.2 多媒体软件的使用让学生掌握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介绍如何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音频、视频编辑,以及动画制作等7.3 网络多媒体资源的利用让学生了解网络多媒体资源的种类和特点介绍如何在网上获取、和应用多媒体资源第八章:计算机安全与隐私保护8.1 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介绍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安全问题的基本概念8.2 计算机安全防护措施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介绍如何安装和使用杀毒软件,以及进行系统安全设置等8.3 隐私保护与网络素养让学生了解个人隐私的重要性介绍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以及提高网络素养的方法和技巧第九章: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9.1 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介绍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9.2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介绍信息化教学资源、在线教育平台等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9.3 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介绍如何培养信息素养,以及如何进行终身学习第十章:信息技术项目实践10.1 项目实践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了解项目实践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重要性介绍项目实践的目标和任务10.2 项目实践的流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项目实践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介绍如何进行项目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等环节10.3 项目实践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典型的信息技术项目实践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补充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计算机科学到互联网,再到大数据和,这些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社会结构。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一、教案主题: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工具。

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互联网、移动终端等。

2. 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办公软件、网络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3. 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处理和交流。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熟练度。

3. 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2. 运用任务驱动法,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工具。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工具。

2. 案例素材: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3. 实践任务单:布置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八、教学步骤:1. 第一步: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2. 第二步:讲解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办公软件、网络浏览器等。

3. 第三步:开展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第四步:布置课后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工具。

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分类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介绍信息技术的分类,如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

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分析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如教育、医疗、金融等。

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

讲解计算机、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对信息技术的影响。

1.4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探讨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如5G、、物联网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提升自身素质。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2.1 计算机概述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如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

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2.2 计算机操作系统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如Windows、macOS、Linux等。

引导学生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2.3 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软件等。

讲解如何获取、安装和使用这些软件。

2.4 计算机网络基础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如局域网、广域网等。

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第三章:计算机操作基础3.1 键盘和鼠标操作讲解键盘和鼠标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指法练习。

引导学生熟悉键盘快捷键的使用。

3.2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移动等。

引导学生掌握文件管理的技巧。

3.3 系统设置与优化讲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设置,如显示、声音、网络等。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优化计算机性能。

3.4 常用硬件设备的使用介绍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连接和配置这些设备。

第四章:文字处理与表格制作4.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字体设置、段落排版等。

引导学生学会编辑和打印文档。

4.2 表格制作软件的使用讲解表格制作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单元格设置、公式计算等。

苏教版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苏教版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苏教版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理解信息技术的分类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掌握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案例1.3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了解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信息技术的可能性与挑战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概述了解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和功能2.2 计算机操作系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文件管理等第三章:网络与通信3.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掌握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和作用3.2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了解互联网的历史和发展掌握浏览网页、搜索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基本操作3.3 网络通信安全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防范网络病毒、保护个人隐私等安全知识第四章:文字处理4.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如输入、编辑、排版等掌握文本的基本操作和技巧4.2 制作文档学习制作文档的方法和技巧,如插入图片、表格、公式等4.3 文档的打印与输出了解打印机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掌握文档打印和输出的技巧第五章:电子表格5.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如创建、编辑、格式化等掌握单元格的基本操作和技巧5.2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习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如排序、筛选、公式计算等掌握电子表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5.3 制作图表学习制作图表的方法和技巧,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第六章:演示文稿制作6.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方法,如创建、编辑、添加幻灯片等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布局和设计原则6.2 添加和编辑幻灯片内容学习在幻灯片中添加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的方法掌握幻灯片内容的排版和格式设置6.3 动画和多媒体效果了解动画和多媒体在演示文稿中的应用学习添加动画效果和多媒体文件的方法第七章:数据库基础7.1 数据库概述了解数据库的定义、功能和应用领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和术语7.2 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7.3 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学习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的方法掌握在数据库中添加、查询和删除数据的基本操作第八章:程序设计基础8.1 程序设计概述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和过程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8.2 算法与逻辑思维学习算法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8.3 简单的编程实践学习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掌握调试和运行程序的方法第九章:与9.1 概述了解的定义、发展和应用领域掌握的基本技术和方法9.2 基础知识学习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掌握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9.3 与的实际应用了解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案例探讨与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章:信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10.1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改变10.2 信息技术与个人信息安全学习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防范网络病毒、保护个人隐私等安全知识10.3 信息技术与伦理道德了解信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补充和说明:在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时,可以通过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如教育、医疗、金融、制造业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天气预报。)
教师总结:信息来源多种多样,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信息需求和物质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
以上我们通过两个实践活动,了解了信息的含义,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什么是信息。
学生:……
教师:信息是事物及其运动所具有的一种普遍属性,具有许多特征,下面让我们做一个游戏,体会并总结信息的主要特征。
实践学习一: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根据液体发出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填表。
教师: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根据颜色、气味等各种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事物,如何获取信息呢?
教师:当传输范围扩大到全球后,可能采用的信息传输方式将变为广播、电视、电话、E-mail、QQ、MSN、邮局邮寄信件等,相应的传输条件、速度、结果又将发生改变,同时还会带来费用问题,我们要根据情况选择经济适用的途径来传输信息。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实验,尝试归纳信息的主要特征。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三个实践活动,分别从事物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三个角度,进行了探究和讨论,归纳出信息的含义和5个主要特征,它们分别是普遍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和失真性,其实信息的特征远不止这5种,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
主要由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组成。
其中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2、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观看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的视频。
讨论学习:
请举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事例,分类填写到下表中:
类别
实际应用
科学计算
导弹核武器、原子能潜艇、超音速轰炸机、神州六号
辅助教学
远程网络实验课堂、虚拟生物实验
实践学习二:将班级成员平均分成四组,每组指定一名同学做裁判,记录活动完成时间,防止违规现象。然后展示游戏规则,分发纸条,注意纸条上的号码各不相同。
四组学生同时按规则开始游戏,各组裁判记录游戏过程,比较传输结果和原始电话号码是否相同。
讨论: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了纸条的内容?
教师:总结存储性(纸条、磁盘文件)、传递性
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
教师: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摄像机、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使人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正因为如此,信息的来源很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很多,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探究活动,体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如何科学地选择获取途径。
信息技术与信息的编码
教学目的:
(1)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3)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难点:信息的编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现在上的是什么课?课程表上写的是什么课?
二、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4.创新与行为
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学方法: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
学生:请网虫组同学打开各自的文件,发现共享的信息没有丢失。
教师:总结共享性。
讨论:哪几组所传的电话号码准确无误?哪几组所传的电话号码误差很大?为什么?
教师:总结信息的失真性。
讨论:假如我有一个好消息想告诉远方的朋友,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假如传递信息的范围扩大到全球,那么传输方式及传输效果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辅助设计
photoshop、3dmax,AUTOCAD
人工智能
机器人、网络围棋
自动控制
无人控制自动生产线,自动售票机
电子商务
电子商情、电子合同、电子贸易、在线付款
3、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1)发展
语言的产生
文字的出现
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
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2)展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寻找替代硅晶制造芯片的新材料。
例如:模糊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以蛋白质分子作芯片的生物计算机。
让计算机具有处理模糊概念的本领。
虚拟现实
计算机功能强大,是不是比人更聪明?
电子计算机的智能是人类智慧给予的,所以绝对不会超过人类。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
2.新课讲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探究学习:假如我们想知道室外的气温,有多少种途径呢?它们各自的操作步骤又是什么?所获取的气温精确度如何?
学生完善教材P4页的表格。
教师:早晨起床,我想知道今天的气温,以便增减衣服,需要上网查询吗?你会选择哪种方法?
学生:(直接到室外感觉以下即可。)
教师:我准备外出旅游,需要了解目的地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