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导论(1)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一章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一章

我国铁路通道分布示意图
二、公路交通运输系统
我国公路按其重要性及其行政管理等级分为:国 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 公路线路按其技术状况分为:高速、一级、二级、 三级和四级五个等级,有些低于四级标准的公路 称为等外路。 高速和一级公路所占的比例很小,仅为4.11%;四 级和等外公路占了大部分,达65.27%。
(4)在东西两侧分别有浦东和虹桥两个国际机场; (5)沿江和沿海设有国际航运中心、吴淞客运中心、芦潮 港码头等水路客运码头,在黄浦江下游、长江口(外高桥) 和大洋山、小洋山布设了货运码头; (6)在市区内分别设置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西站和虹 桥站4个铁路客运站,并设置了上海客运总站等25个长途汽 车客运站。
二、市域内交通运输
定义:指城市范围内的交通运输。 特点: (1)交通运输的对象以城市居民为主; (2)出行的距离较短,与城市的规模及形态有关; (3)市内的货物运输主要为城市本身的生产、生活和建设 需要服务; (4)道路网密度远大于公路网或铁路网的密度; (5)各个城市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其交通类型、网络布 局和结构、设施规模等各不相同,受城市影响很大; (6)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和土地开发利 用是相互作用、不断强化的正反馈关系。
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示意图
我国公路在运输能力、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方面都还不能满 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公路里程偏少、路网密度较低 ② 公路技术状况较差 ③ 汽车保有量尚低、性能较差 ④ 交通事故多
⑤ 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较低
三、水路交通运输系统
水路交通运输系统分内河、沿海和远洋。 承担长距离的大宗、散装货物和进出口货物的运 输;旅客运输所占的比重很小,且限于短距离。 主要的通航航道为“三江两河”:长江水系、珠江 水系、黑龙江水系、淮河水系、京杭运河 沿海航线分为以上海和大连为中心的北方航线和以 广州为中心的南方航线。

大工19秋《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大工19秋《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大工19秋《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在线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滑行道两侧设置道肩,并在滑行道外设置安全地带,叫做()。

A.飞行道
B.飞行带
C.滑行道
D.滑行带
答案:D
2.高速磁浮列车运行速度一般在()以上。

A.600km/h
B.500km/h
C.400km/h
D.300km/h
答案:D
3.交通运输项目经济评价的分析(计算)期一般采用()。

A.40年以上
B.20~40年
C.1~10年
D.10~20年
答案:B
4.1988年,我国大陆诞生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

A.营口-盘锦
B.北京-石家庄
C.丹东-大连
D.上海-嘉定
答案:D
5.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常用的行车调度控制方式主要有()。

A.高度集中管理和行车指挥自动化
B.高度集中管理和应急调度
C.行车指挥自动化和应急调度
D.实时调试和应急调度
答案:A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6.跑道布置的构成可以归纳为:()。

A.开口V形跑道
B.多条平行跑道
C.单条跑道
D.交叉跑道。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绪论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绪论
数学建模
运用数学方法建立交通运输系统的模 型,通过模拟和分析来研究其内在规 律和优化方法。
实验研究
通过实地观测、实验和数据分析,探 究交通运输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工程实践
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通过实践来检验 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多学科交叉
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 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 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复杂问题。
03
交通信息共享
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整合,为驾驶员
和出行者提供更加准确和及时的交通信息,提高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绿色交通的推广
公共交通优先
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优化公共 交通线路和站点布局,提高公共 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降低私
家车的使用频率。
低碳排放技术
推广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等,减少传统燃油 车的排放量。同时,研发和应用 低碳排放技术,降低交通运输过
由机场、飞机等组成,具有高速、便捷的 运输特点,是远程和国际旅客运输的主要 方式。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道路运输
灵活性强,可实现门到门的运 输服务,适应性强,但运输成
本较高。
铁路运输
大容量、高速度、低成本,但 灵活性较差,受轨道限制。
水运运输
成本低、容量大,但速度慢, 受航道和天气影响较大。
航空运输
高速、便捷,但成本高,受天 气和机场限制较大。
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实现更加高效、安全和便捷的运输服务。 例如,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交通运输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统一。例如,在交通运输工程中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因素。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021052适用专业:交通运输总学时:46学时(42+4)一、编写说明1.修订的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依据交通运输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修改编定的。

2.课程简介本书以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为对象,主要介绍现代社会运输的性质和作用,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以及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阐述各类载运工具的特点和与交通运输工程设计有关的特性;扼要介绍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择要阐明轨道、道路、港口和机场工程的主要组成、功能要求和设计要点;简略介绍各种载运工具在交通运输设施运行时进行交通控制和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3.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运输的性质和作用,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以及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各类载运工具的特点和与交通运输工程设计有关的特性;轨道、道路、港口和机场工程的主要组成、功能要求和设计要点。

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各种载运工具在交通运输设施运行时进行交通控制和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4.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学、交通管理工程学、汽车运用工程学、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运输监理组织学、交通安全工程学等学科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二、大纲内容绪论(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2.使学生了解运输的性质和作用及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

(二)教学内容1.运输对经济发展、对社会、对政治、环境的影响。

2.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性能,各类运输系统的特点,综合运输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3.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交通运输系统和管道运输系统。

4.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组成。

(三)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性能,各类运输系统的特点,综合运输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交通运输系统和管道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工程概论

交通运输工程概论

交通运输工程概论(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一章运输和交通系统1.运输、交通的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运输是指借助交通网络及其设施和载运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和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构成运输的四个基本要素:运输网络及设施,载运工具,组织管理系统和运输对象(人和物)。

交通被定义为: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载运工具在交通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交通的三个要素:公共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载运工具和组织管理系统.运输和交通的关系①同一过程(载运工具在交通网上的流动)中的两个方面a. 交通关注载运工具的流动情况,包括流量大小和拥挤程度等;b.运输关注载运工具上所载运的人和物的多少和输送的距离等。

②习惯上将"交通"和"运输"二词合并使用,合并起来可以理解为:载运工具在交通网上流动和载运工具载运人和物在两地之间位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总称。

区别见上,要素不同!2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及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和适用性组成:载运工具、站场、线路、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设施管理系统(五个)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①装载能力递减:水运>铁路>航空>公路②线路上通过能力水运最大③成本递增:管道<海运<内河<铁路<公路<航空除了与运量有关的固定费用以外,还与运输距离和运载工具的载运能力有关。

④能源消耗水运最低,铁路,公路,航空依次递增⑤占地水运最少,航空,铁路(30亩/KM),公路(60亩/KM)⑥环境污染水运最小,公路最严重⑦技术速度水运最低,空运最高⑧运输经常性和机动性管道<水运<铁路<航空<公路3水路运输系统的分类及沿海港口群的分布水路运输系统分为内河、沿海、远洋三部分。

沿海港口群的分布:①环渤海(大连、天津、青岛等)②长三角(上海、宁波-舟山等)③珠三角(广州、深圳港口群)④东南沿海⑤西南沿海港口群第二章载运工具的运行特性1.轨道载运工具的应用类型及其区别类型包括:有轨电车、轻轨列车、地铁列车、市郊铁路列车、普通铁路列车、高速铁路列车、高速磁浮列车。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20303Z10
课程名称(中/英文):交通运输工程导论/Introd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教材:交通运输工程学讲义(自编教材)
教学参考书: 1. 交通运输工程学, 沈志云,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是土木工程与铁道工程专业设立的拓展知识体系的学科基础课,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这门课程,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了解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方向,为从事土木工程及相关行业的研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应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交通运输业的特点,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主要设施、运输流程。

能力:从人类同环境和能源关系的角度去考察问题,具有提出符合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要求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同时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交通运输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能力。

素质:建立交通-能源-环境一体的概念,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辩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建立从全局考虑问题的思维模式,提升有预见地、有计划地进行综合考虑,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关系的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无实践内容。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大工14秋《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在线测试1满分答案

大工14秋《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在线测试1满分答案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A
2.城市对外交通运输不属于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A
3.水路运输中的货运呈减少趋势。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A
4.飞机在中途加两次油的情况下能飞行的距离,称为行程。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A
5.交通运输工程的任务,是探讨如何为交通运输系统提供和改善各项工程设施,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A
12.交通密度是某瞬间单位线路长度上的车辆数。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B
13.运输的成本将直接影响到商品的成本和价格。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B
14. 1988年,我国大陆诞生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为上海-嘉定。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B
15.交通量的变化方式,对于确定交通运输设施的容量没有影响。
C.县道
D.乡道
?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轨道运载工具的优点包括()。
A.初期投资低
B.通达性不受限制
C.使用性能好
D.运营费用低
?
正确答案:CD
2.黑龙江水系由()组成。
A.黑龙江
B.松花江
C.乌苏里江
D.长江
?
正确答案:ABC
3.与港口和航道的规划、设计有关的船舶主要尺寸和吨位特性有()。
A.船长
大工14秋《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在线测试1
一,单选题
1.按载运工具和运输方式的不同,交通运输系统可分为()种基本类型。

[答案][大连理工大学]2021春《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在线作业1

[答案][大连理工大学]2021春《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在线作业1

1.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常用的行车调度控制方式主要有()。

A.实时调试和应急调度B.高度集中管理和行车指挥自动化C.高度集中管理和应急调度D.行车指挥自动化和应急调度答案:B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输送旅客的速度以及承载的容量主要取决于载运工具的()。

A.容量和速度B.容量和服务水平C.速度和服务水平D.速度和能耗答案:A3.按载运对象的不同,船舶可分为货船、客船和()。

A.散装船B.载驳船C.内河货船D.客货船答案:D4.我国高速公路的设计年限为()。

A.8年B.10年C.15年D.20年答案:D5.交通运输工程规划采用的方法是()。

A.系统集成B.系统分析C.综合分析D.综合集成答案:B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公路运输的比重逐年下降,航空旅客运输迅速增长B.铁路运输目前在我国仍占主导地位C.我国铁路运输的比重逐年下降D.80年代后,我国管道运输所占比重变化不大答案:BCD7.我国公路交通系统按其重要性和行政管理等级分为()。

A.国道和省道B.高速路和城市道路C.县道和乡道D.专用公路答案:ACD8.陆侧为地面和空中交通工具的转换部,它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A.旅客航站楼B.货运航站楼C.栈道设施D.出入机场交通设施答案:ABD9.轨道载运工具的缺点包括()。

A.初期投资高B.通达性受一定的限制C.维护工作多D.耐久性差答案:AB10.公路线路按其技术状况分为()。

A.快速B.高速C.一级、二级D.三级、四级答案:BCD11.轨道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是货物或旅客的装载容量很小,且其平均运行速度较低。

()A.错误B.正确答案:A12.按载运对象的不同,船舶可分为货船和客货船两大类。

()A.错误B.正确答案:A13.我国大陆诞生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京石高速(北京-石家庄)”。

()A.错误B.正确答案:A14.轨道载运工具依靠车辆外部的轨道行驶,轨道起着驱动、支承和导向的作用,而驾驶员的作用仅是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10*1 单选:10*1 多选:10*2 名词解释:4*4 简答:4*6 计算:1*10 材料:1*101、运输活动:使用各种运载工具(如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使运输对象(货物或旅客)实现地理位置上(空间)的位移。

2、现代运输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及时、准确、安全、经济。

3、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能:①普遍性②机动性③效率和效益④服务对象和服务水平。

4、我国铁路分为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三种,国家铁路占绝对主导地位。

5、1949年,我国共有铁路营运里程21810km,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占40%)和东部沿海地区。

6、铁路系统所承运的货物主要是煤,占总货运量的46.37%,总货物周转量的32.95%。

7、我国公路按其重要性及其行政管理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道路。

8、水路交通运输系统按距离分类为:内河、沿海、远洋,按运营分类为:班轮、租船。

9、除台湾外,全国仅23个省市自治区有内河航道,其中江苏最多。

10、长江水系—有大小通航支流3600多条,通航里程7万多公里。

11、管道可分为油品管道(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液态烃管道等)、气体管道(天然气管道、二氧化碳气体管道等)、及固体浆管道(煤浆管道等)。

12、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包括市域内交通运输和城市对外交通运输。

13、对外交通系统组成部分:❶线路❷站场❸与市内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网络衔接。

14、市域内交通运输特点:❶交通运输对象以城市居民为主❷出行的距离比较短,从几百米、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与城市的规模及形态有关❸市内的货物运输主要为城市本身的生产、生活和建设需要服务❹道路网是城市交通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网络密度远大于公路网或铁路网的密度❺各个城市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其交通类型、网络布局和结构、设施规模等各不相同,随各城市的性质、规模、结构形态、地域面积及形态、人口和工作岗位的规模及分布因素而变化❻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是相互作用、不断强化的正反馈关系。

15、市域内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❶城市道路系统❷城市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实施系统❸公共交通系统❹货运系统16、城市规模(万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大城市(>200)0.4-0.5 0.8-1.2 1.2-1.4 3-4大城市(《200) 1.3-0.4 0.8-1.2 1.2-1.4 3-4 中等城市/ 1.0-1.2 1.2-1.4 3-417、高速铁路列车:一般指最高运行速度超过200km/h的轮轨接触式客运列车。

最高随度可达250-350km/h(2007年的最高纪录为574.8km/h)。

18、高速磁浮列车:采用磁力驱动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一般在300km/h以上。

19、机车按动力装置的不同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

20、电动机车以外部供应的电力作为动力,它通过两种机构获得电流:骑在第三轨上的集电靴或者在架空电线下滑行的受电弓或触轮。

21、组合货车(拖挂车):由牵引车或整车同一个或多个挂车组合而成。

牵引车和挂车通过衔接方式连接,彼此可以相对转动,因而也可称为衔接车。

22、挂车有两种:❶前后各有一个或多个轴的全挂式,由整车或带半挂式的牵引车拖带,但不把重力转给前面❷后端有一个或多个轴但前端无轴的半挂式,其前端放在牵引车或前面拖车的后端上,并把一部分重力转给前面。

23、功率:发动机功率是衡量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车辆具有的最大加速率和在坡道上行驶能维持的最大速度。

(P=0.003656Rv, P 所需的可利用功率,R 运动阻力总和,v 车辆行驶速度)24、表征稳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要素:速度、交通量、交通密度。

25、时间平均速速略大于空间平均速度,约在5%以内。

26、交通量q:单位时段内通过线路或通道上某断面的车辆数(q=n/T=1/h,T-时段,n-车辆数,h-平均车头时距)27、交通密度k(或称交通集度)是某瞬间单位线路长度L上的车辆数n。

(k=n/L=1/s,s-平均车头间距)28、交通量-速度-交通密度(q-v-k)的关系:q=kL/T=kv29、通行能力:在一定速度要求下的最大交通量。

30、P52:示例3、示例431、对于不间断的交通流来说,度量服务水平的常用指标是运行速度,它综合反映了行驶速度、行程时间、停车频率、运行费用和交通密度等方面的影响。

32、对于间断的交通流来说,则采用总的(或平均的)延误时间来度量服务水平,它综合反映了交通运输效率、经济损失和舒适性等方面的影响。

33、平均速度随着交通量的减少而增加。

34、设计行车速度是列车在某种设计特征(主要是轨道线路几何特征)的路段上行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行车速度。

35、系统类型和等级普通铁路ⅠⅡⅢⅣ设计行车速度140(80)120(80)100(80)80(80)(km/h)36、设计运量是指线路设计年度的预测客货运量,它是确定线路设计能力的重要参数。

轨道交通设计年度分为初期、近期、远期。

37、我国生产的标准钢轨有:75kg/m,60kg/m,50kg/m,43kg/m。

标准长度为25m和12.5m两种。

38、两节钢轨之间接头的形式,按其相对于轨枕的位置,可分为悬空式和承垫式(单枕承垫式和双枕承垫式)两种。

按接头在两股轨线上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对接式和错接式,其差别在于两条钢轨的接头是否在同意横断面上。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悬接而又对接的形式。

39、两条钢轨间的标准轨距为1435mm。

40、道岔是铁路线路和线路间连接和交叉设备的总称,其作用是使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向另一条线路,或者越过与其相交的另一条线路。

道岔大都设在车站区。

41、站场包括各种铁路车站和作业场。

42、车站按运输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货运站、客运站和客货运站;按技术作业特性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

43、中间站设在单线或双线铁路线路上,其主要作业有:❶列车的接发、通过、会让和越行❷旅客的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收发和保管❸货物的承运、交付、装卸和保管❹零担、摘挂列车向货场甩挂车辆的调车作业。

44、中间站按到发线的相互位置可分为横列式和纵列式两类。

(1)、横列式—其特点是到发线横向排列。

这类布置具有有站坪长度短、工程投资省、便于车站值班员管理、到发线适用灵活和站场布置紧凑等优点。

(2)、纵列式—其特点是到发线纵向排列,并向逆运转方向错移一个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

这类布置的优点是有利于组织列车不停车会车,从而提高区间通过能力;但所需站坪长度较长,且摘挂列车的调车作业不便。

45、区段站是路网上各牵引区段的分界点,其主要作业有:❶旅客运转业务❷货物运转业务❸机车业务❹车辆业务46、道路分级:❶高速道路(满足车辆长距离、快速行驶要求的主干线道路,其出入口完全受到控制,同其他道路无平面交叉,对向行车道之间设置分隔带,在各类道路中具有最高服务水平和安全性)❷干线道路❸集散道路❹地方道路47、设计交通量及其分布特性是设计的基本控制因素之一。

48、预测值是标准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它是一年内通过路段某一断面的双向交通量的总和除以一年的天数所得的平均值。

49、城市道路设计采用设计小时交通量来确定所需的车道数。

50、行车视距:(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看见前方障碍物或车辆而采取停车或避绕或超越时,车辆所行驶的道路长度)❶停车视距:驾驶员看到前方障碍物后采取紧急制动所需的距离;❷会车视距:两辆对向行驶的车辆在同一条车道上采取紧急制动所需的距离;❸超车视距:在双车道道路上,车辆超越同一车道上的前车而不同对向车辆相撞所需的行驶距离。

51、城市道路横断面: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其特点※:52、车辆间的冲突可按方式和严重程度依次分为分流(分为不同的流向)、汇合(合为同一个流向)和穿越(与其他流向相交)三种形式。

53、菱形立交:最简单的一种互通式立交。

互通式立体交叉苜缩叶形立交:采用匝道(交织路段)消除所有的穿越冲突点定向形立交:为各个方向的车流都设置直接连通的定向匝道,保证交通的便捷、畅通和安全,是互通式立交最有效的形式。

54、航道——具有一定水域和宽度,可供船队行驶的水道。

船在航道上行驶,容易受到水流和风的影响,其航记很难保持同航道轴线平行,而往往是在航道周线左右摆动的蛇形航线。

摆动范围同风力和水流横向流速大小有关。

次摆动宽度称航迹带宽度,一般2.0~4.5倍船体宽度范围内。

55、码头前水域(港池)组成:防止船舶触底的龙骨下最小富余深度、船舶因配载不均匀而增加的尾吃水深度、备淤深度。

最小富余深度随水底土质软质程度而已,变动在0.3~0.5m(土层坚硬时取最大值)。

56、防波堤(主要用于预防波浪的侵袭,以维持海港港内水域的平稳,保证船舶在港内安全停泊和进行装卸作业)按其布置的平面位置,分为突堤和岛堤。

57、码头平面布置:顺岸式、突堤式、挖入式、离岸式。

58、码头形式按水位变化幅度和岸坡情况,横向可布置:直立式、斜坡式、半斜坡式、半直立式。

59、机场系统包括空域和陆域,陆域:飞行区、航站区、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

60、飞行区:飞机在地面活动的区域,组成: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维修机库和机坪61、陆侧:为地面和空中交通工具的转换部,主要包括三部分:旅客航站楼、货运航站楼、出入机场交通设施。

62、跑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❶空中交通管制因素❷机队组成❸跑道布置和使用方案❹环境因素。

63、跑道的方位应平行于主导风向的布置,使飞机在一年内能有95%以上的时间可在侧风风速低于容许值的情况下使用该跑道。

64、航站区的位置,应布设在从他到跑道起飞端之间的滑行距离最短的地方,并且尽可能使降落飞机的滑行距离也最短。

63.飞机质量:基本质量、商务载重旅客、行李、货物)、航程用燃油、备用燃油重。

飞机的质量决定起飞距离。

起飞长度要求按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来确定,而着陆长度按最大着陆质量确定。

65、按航站楼的功能要求进行平面(布局时,主要考虑并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1)不同类型的旅客办理手续(eg国际和国内航线,不同航空公司)是集中在一个区域顺序进行的,还是分散在不同区域内分别进行;(2)航站楼空侧边飞机停靠所需的门位数和空间,同路侧边出入机场的地面交通所需的路边线或空间之间的矛盾;(3)控制旅客从航站楼一侧进入另一侧离开之间的步行距离,使之在可接受的长度(eg300m)之内66、旅客航站楼平面布局方案图:❶线形—这是最简单一种布局方案❷廊道形—航站楼空侧边向外伸出指形廊道❸卫星形—一座或多座卫星式建筑,通过通道同主楼相连接❹转运形—飞机停放在同航站楼分开的停机坪上。

67、进站信号机—防护车站,指示列车可否由区间进入车站出站信号机—防护区间,指示列车可否由车站进入区间68、联锁——类车的进、出站和站内调车工作是根据防护每一进路的信号显示状态进行的,同时,列车和调车的进路又要靠操纵岔道来排列,因此,在有关的道岔和信号机之间,以及信号机与信号机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互制的关系叫联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