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与代数——数的运算(4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与代数——数的运算(4课时)
93
加、减法的 计算法则
整数: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小数点对齐 分数:统一分数单位后再计算
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小数乘除法先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小数除 法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后,也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 不同点:小数乘除法还要在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举例说明估算的应用,你知道哪些估算
策略(?2)1 3 比1大吗?
25
(2)由 1 1 1 ,而 3>1 ,所以 1 3
22
52
25
大于1。
练与学
估一估,在○里填上“>”或“<”。
5.9×9.9 < 60
32÷1.2 < 32
57×0.8 < 57
10.1×37 > 370
8 7 > 9
339.7÷43= 7.9
33970÷79= 430
3397÷7.9= 430
2. 已知x 11 y 9 z 7 ,那么x、y、z
12
10
8
的大小关系是( x )<( y )<( z )。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 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数的运算(2)
R·六年级下册
对比练习
4 2 4 5 77
4
6
8
=6+20-21
=5
2.5 5 7 84
587 254
=7
8 9
3 4
( 7 16
1 4

= 8 (3 1 7 ) 9 4 4 16
=8 9 9 16
=1 2
12.5×8÷12.5×8
=100÷12.5×8 =8×8 =64
2. 用计算器计算左边一列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数的运算第一课时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数的运算第一课时ppt教学课件

转换法:即在估算时把一种问题转换为另一种问
题来思考。
例如估算602+597+589,把加法的问题转换为乘 法问题“600乘3是1800”,答案大约是1800。
补偿法:即在进行取近似值或转换时,进行了一些调
125×8=1000 1000÷125=8 1000÷8=125
2.5×4=10 10÷2.5=4 10÷4=2.5
四则运算的顺序
说说这两道计算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5400-2940÷28×27
8 9


3 4
( 7 16

1 4

Hale Waihona Puke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 (2)×,÷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请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3083 +602 9103
30.83 + 6.2 30.45
111 23 5
相同位数没有对齐,小数点没有对齐,没有通分。
例2.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法则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2.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对照下面两道题,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142 × 23
426 284 3266
34 123 4182
369 492 492 0
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 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和哪一位 对齐,然后把每次所乘得的积相加。(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 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 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 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 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人教版(共15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人教版(共15张PPT)

4.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 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95 18.2 63
课本P79练习十五第1、2题。
370 77.2
9
720 0.25
10
0.59
0.2
4.2
根据43 ×79 =3397,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3 ×0.79 =0.43 ×7.9 = 430 ×79 = 4.3 ×790 =
33.97 3.397 33970 3397
33.97 ÷0.79 =
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把各个分数的分子乘起来作为分子,各个分数的分母相乘起来作为 分母,(即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再约分。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分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0和1在运算中的特性。 (1)任何数与0相乘都为0; (2)0不能作为被除数; (3)任何数加减0都为原来的数; (4)任何数乘以1都为原来的数; (5)任何数除以1都为原来的数。
数学六年级 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
一、情境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有什么 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复 习数的运算。
数的运算(1)
二、回顾整理
1.四则运算的意义。
(1)加、减法运算的意义。
①议一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吗?
②加、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互为逆运算

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课件

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课件
a×b=b×a a×b×c= a×(b×c) (a+b)×c=a×c +b×c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这几种运算定律有什么特点呢?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综合运用于连加运算,加数经过交换、结 合,运算符号不变,还是连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也类似。只 有乘法分配律涉及乘加或乘减两种运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前面我们复习了数的运算的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主要手 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运用所学的 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例 :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
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
1 4
,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
38+16+14= 38+(16+14)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用字母表示 a+b=b+a a+b+c= a+(b+c)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名称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举例
6×7=7×6 13×4×5= 13×(4×5) (100+2)×6= 100×6+2×6
用字母表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3)妈妈带100元去书店买书,她买了两本文学书,每本20.6 元;又花39.6元买了一本汉语词典;之后,妈妈还想买一本家 庭菜谱,有两本菜谱可供选择:薄本的13.7元,厚本的23.8元。 请帮妈妈估算一下,这时她的钱够买哪一本?
20.6×2+39.6≈20×2+40=80(元) 100-80=20(元) 所以她的钱够买薄本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课 数的运算()-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课 数的运算()-课件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 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知识梳理
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相同点
加减法
乘除法
都是把相同计数 小数乘除法把除数转化成 整数再计算。分数除法要
单位的数相加减。 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
知识梳理
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不同点
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 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 352(米)
求剩下多少米没修。
答:还剩352米没修。
8.8 -6.75+9.2-0.25 =(8.8+9.2)-(6.75+0.25)
=18-7 =11
典题训练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 5
+8×
3 5
=8
×
(52
+
3 5

=8 × 1
=8
9 7
-
4 9
-
5 9

1 6
-
1 8

×48
=
9 7
-
(94
+
5 9

=
1 6Leabharlann ×48-1 8×48
首先要理解题意, 弄清楚问题和已有
的信息。
分析数量关 系很重要。
解答之后还要检验 结果,反思解决问 题的过程。
知识梳理 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
综合法:从已知信息入手,利用已知信
1 息看能解决什么问题,直到求出未知数。
2
分析法:从问题出发,找出解答问题所 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直到问题解决。
典题训练
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 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 多交 1 。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的运算》人教版PPT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的运算》人教版PPT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的运算》人 教版P P T 课件
谢谢观赏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的运算》人 教版P P T 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的运算》人 教版P P T 课件
1 .由 当 事人 谈这件 事发生 后的心 理感受 。
2 .学 生 自由 谈对这 件事的 看法和 建议。 3 .宽 容 带来 和谐、 友善; 不宽容 影响友 谊,影 响健康 ,生活 不愉快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的运算》人 教版P P T 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的运算》人 教版P P T 课件
相同点: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也 按整数除法法则计算。 不同点: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果上 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的运算》人 教版P P T 课件
a×b=b×a
四则混合运算,有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
乘法使计结算合更加(简3×便8。)×125=3×(8 (a×b)×c=a×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的运算》人 教版P P T 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的运算》人 教版P P T 课件
举例说明估算的应用,你知道哪 些估算策略?
(1)7.99×9.99与80比,哪个大?
(2)12
+
3 5
比1大吗?
(3)妈妈带100元去书店买书,她买了两本文学 书,每本20.6元;又花39.6元买了一本汉语词典; 之后,妈妈还想买一本家庭菜谱,有两本菜谱可 供选择:薄本的13.7元,厚本的23.8元。请帮妈 妈估算一下,这时她的钱够买哪一本?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的运算》人 教版P P T 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的运算》人 教版P P T 课件
小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课时2 数的运算人教版 (共28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课时2 数的运算人教版 (共28张PPT)
答:第二季度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10%。
2.学生夏令营组织远 足,原计划3小时走完 11.25 km。实际2.5小 时就走完了原定路程。 实际比原计划每小时 多走多少千米?
11.25÷2.5-11.25÷3=4.5-3.75=0.75(km)
答:实际比原计划每小时多走0.75千米。
二、知识应用
a×b×c×d=(a×c)×(b×d)
乘法分配律 4.6×32.7+5.4×32.7=(4.6+5.4)×32.7
a×c+b×c=(a+b)×c
四则混合运算,有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更 加简便。
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
4× 2 +4×5 =4×( 2 + 5 )=4×1=4
7
7
77
9 - 4 - 5 = 9 -( 4 + 5 )= 9 -1= 2
做一做:
六年级有5个班,1至5班的人数依次为:43、 40、41、44、42,学校小礼堂有200个座位, 如果召开六年级毕业典礼,需要加椅子吗?
43+40+41+44+42>40×5=200,所以需要加 椅子。
9. 通过计算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解决实 际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
10.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课时2 数的运算人教版 (共28张PPT)
6
整理和复习
课时2 数的运算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课时2 数的运算人教版 (共28张PPT)
一、复习内容
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含义。
加法: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运算。 例如:小红有4朵花,小丽有3多花,两人一共 有几朵花? 4+3=7(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的运算(3)精品课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的运算(3)精品课件
<1
3.7- 5 ○> 2.7 6 <1
7 12
×
39 7
○>370
=39
12
4 9
÷
10 19
○<1
=38
45
利用估算就能大 致判断一个算式 的结果范围。
数的特点和运算性质
4.辩一辩。 110×41=410
4992÷24=28

110≈100,41≈40,100×40=4000,所以 实际结果大约为4000。
2.六年级有5个班,人数依次为:43、40、41、44、42。学
校小礼堂有200个座位,如果召开六年级毕业典礼,需要加椅子
吗?(教材76页做一做)
进一法
把每个班人数看作50, 则六年级共有50×5=250(人), 说明开会的人数比座位数多, 所以需要加椅子。
2.六年级有5个班,人数依次为:43、40、41、44、42。学 校小礼堂有200个座位,如果召开六年级毕业典礼,需要加椅子 吗?(教材76页做一做)
2.小红家客厅的顶灯需要更换一个灯泡。已知灯泡距地面 2.6m,爸爸身高1.80m,小红搬来了一个高0.6m的凳子。这能帮 助爸爸成功更换灯泡吗?(教材79页练习十五第12题)
1.8+0.6=2.4(m)
答:2.4m加上爸爸的手臂长度的一半大于 2.6m,所以爸爸能换成灯泡。
课堂小结
估算
不需要 精确计算
妈妈带180元去超市购物,选的商品有一袋大米36元,一桶油38元,一 台电风扇103元。
(1)营业员把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电脑时。
(2)妈妈考虑带的钱够不够时。 (3)妈妈被告知要付多少钱时。 (4)营业员要找钱给妈妈时。
估算能帮我们快速、 准确地解决一些不需 要精确计算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54÷5=10……4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转化成:10×5+4=54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9
.
提问:请在小组内讨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是什么?可以举例说说。
答: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 减,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 次进行,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的。
乘法
逆运算 逆运算
减法 除法
加法可用减法验算,减法可用加法或减法验算。 乘法可用除法验算,除法可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13
.
做计算题的良好习惯:
①首先要使自己静下来。 ②做题目前不管题目有没有要求简算,都要先看看能不能简算, 第一步不能简算的,下面的步骤也要有意识地看看能否简算。在 做题时合理地简算可以减轻自己的计算负担,提高正确率。 ③每一步都要检查。检查时先看看有没有抄错誊错,再看看有没 有算错。 ④书写速度合理,认真写好每个字,草稿本要像作业本一样讲究 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清秀。 ⑤选用适当的方式检查。
5
3、在四则运算中,如果有0或.1参与运算, 有哪些特殊情况? 答:(1)任何数与0相乘都为0
(2)0不能作为被除数 (3)任何数乘以1 都为原来的数 (4)任何数除以1都为原来的数 (5)任何数加减0都为原来的数
6
二、整理复习旧识
3. 四则运算的关系 提问:观察下列算式,说说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几个相同的数的积。
3
.
2、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 什么不同点? 答:三个的运算相同点:
(1)、都遵循四则运算定律。 (2)、整数和小数的相同点:都是位置 对齐从低位往高位相加过十进位。分数 也能够化成小数 。
4
.
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不同点:
(1)、整数:个位对齐相加减 (2)、小数:小数点对齐相加减,乘法和除 法的运算,则要斟酌小数点的位数。 (3)、分数:通分后相加减,乘法和除法的 话,则是分母相乘除,份子相乘除,如果 份子和分母有公约数的,约到最简为止。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 数,可以用这个数减 去这两个数的和。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 数,可以用这个数除 以这两个数的积。
21
.
1、课本P77 8(1)、(2)、(3)
2、课本P77 做一做
举例说明估算的应用,你知道哪些估算策略?
答:如果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比如:42×29,一个 因数向上估,则另一个因数向下估,最接近答案。 但713×9时最好713估成700,700×9=6300,如果 把9估10,不止多1,而是多了713。
乘法结合律
=100000
1.25×(8+10)
=1.25 ×8+1.25 ×10
乘法分配律
=10+12.5
=22.5
20
.
计算,并说说是怎样简便的?
17.15-8.47-1.53
=17.15—(8.47+1.53) =17.15—10 =7.15
4000÷125÷8
=4000÷(125×8) =4000÷1000 =4
10
.
四则运算中要注意的特殊情况:
(以下算式中的a 作除数时不等于0)
加法: a+a = 2a
a+0= a
减法: a-a= 0 乘法: a×a = a2 除法: a÷a= 1
a-0= a a×0= 0 0÷a= 0
a×1= a
a÷1= a
1 1÷a= a
11
. 12
.
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加法 简 便 运 算
26+32=58 1.6+2.7=4.3 125×8=1000
2.5×4=10
58-26=32 58-32=26
4.3-1.6=2.7 4.3-2.7=1.6
1000÷125=8 1000÷8=125
10÷2.5=4 10÷4=2.5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二、整理复习旧识
提问: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完成下列等式。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关系吗?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
和。
17
.
提问:昨天复习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答: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 减,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 次进行,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的。
四则混合运算时,有时可以运用 运算定律使计算更加简便。
18
(课本P77做一做)
2 4× 7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乘数×乘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 减数+差, 减数= 被减数-差。
一个乘数= 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 除数×商,
除数= 被除数÷商。
加法可用减法或加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 乘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
小学数学总复习
数的运算
1
.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种运算 的含义。
答: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方法。 四种运算方法。
2
.
四则运算的意义: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是 多少。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是多少。
22
举例说明估算的应用,你知道哪些估. 算策略? (1)7.99×9.99与80比,哪个大? (2)1/2+3/5比1大吗? (3)妈妈带100元去书店买书,她买了两本文 学书,每本20.6元;又花39.6元买了一本汉语词 典;之后,妈妈还想买一本家庭菜谱,有两本菜 谱可供选择:薄本的13.7元,厚本的23.8元。请 你帮妈妈估算一下,这时她的钱够买哪一本?
+ 4× 5 7
= =
4× 4×
2
( 1
7

5 7
)
=4
34 × 0.25 × 4
= 34 × ( 0.25 × 4 )
= 34 × 1 = 34
乘法分配律 乘法结合律
.
用简便方法计算,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
25×125×4×8 =25×4×125 × 8
乘法交换律
=(25×4)×(125 × 8) =100 ×1000
14
.
讲评练习P79 1、2、3、4Fra bibliotek15.
家庭作业:
1、完成课本P77 2、优化设计P42 3、全科王P35 4、口算题卡P47-48
16
.
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a+b=b+a (a+b)+c=a+(b+c) a×b=b×a (a×b)×c=a×( b×c)
(a+b) ×c=ac+bc
a-b-c=a-(b+c) a-b-c=a-c-b a÷b÷c=a÷(b×c) a÷b÷c=a÷c÷b
15+28=28+15 (46+37)+23=46+(37+23) 5×6=6×5 37×25×4=37×( 25×4)
24×36+76×36=(24+76)×36
72-9-21=72-(9+21) 75-39-25=75-25-39 210÷6÷5=210÷ (6×5) 210÷15÷7=210÷7÷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