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

合集下载

蔬菜采收与采后处理技术

蔬菜采收与采后处理技术

蔬菜采收与采后处理技术商品蔬菜,就是指蔬菜达到了采收标准,并经过采后处理、检验,适合上市销售的蔬菜。

蔬菜采收是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产量,降低储运损耗,保持和改进产品品质,防治感病腐烂有直接的影响。

蔬菜产品采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采收标准、采收时期和采收方法的确定,具体采收操作时间也影响采后储运。

同时,对商品蔬菜进行采后处理和包装,不仅便于蔬菜产品的运输,延长产品质量和寿命,适于净菜上市和超市销售的要求,方便消费,还增加了蔬菜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无公害程度和品牌效应,利于推动蔬菜产业化。

1、蔬菜产品的采收时期采收时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成熟度、市场情况和生产目的、市场需求。

采收技术因蔬菜种类不同而异。

一般来讲,采后就直接打算上市的成熟度可以高一些。

反之,成熟度就要低一些。

2、蔬菜产品的采收标准(1)硬度标准经常用的成熟度标准是根据产品器官的硬度变化来确定的。

由于蔬菜食用的部位不同,性质差异很大,成熟度的要求也不一致。

硬度采收标准有不同的含义:一是表示蔬菜产品没有过熟过软,能耐储藏、耐运输、耐装卸,如番茄、辣椒等采收时要求有一定的硬度,成熟度太低食用品质就会不佳。

二是表示蔬菜发育良好,充分成熟,达到采收的质量标准。

三是硬度过高表示食用品质下降,莴笋、芥菜采收应在叶变硬之前,豌豆、四季豆和甜玉米都应在幼嫩时采收,硬度过高食用品质反而会下降。

(2)地上部生长情况标准地上部生长情况、种子色泽、产品外表色泽、形态等也可以作为判定蔬菜成熟度、确定采收时期的标准。

如马铃薯,当地上部分开始枯黄时,说明地下产品已经充分成熟,此时采收最为适合;番茄红熟初期即可采收催熟,远销时应该在绿熟期或者变色期采收。

罐藏或者制酱的番茄宜在充分成熟期采收。

(3)其他标准如马铃薯块茎皮易脱落,是成熟的象征;甜玉米在籽粒上有乳汁,穗丝变褐色时采收;以采收干种子为目的的菜豆,宜在荚壁变干但尚未裂开时采收;绿叶菜类如散叶莴笋,以植株有一定大小时陆续采收为宜。

果蔬贮藏与加工——果蔬的采收、包装和运输

果蔬贮藏与加工——果蔬的采收、包装和运输

第四章果蔬的采收、包装和运输本章教学重点:主要讲述从生产终了进行采收到进入正式贮藏或上市之前所要做的工作。

这些环节对保持果蔬品质、贮藏效果很重要,但人们常常忽视、看轻这些工作,实践证明稍微疏忽都将造成很大的损失,无法挽救。

那么做好此项工作的总原则是:及时、无损或少损。

这是关键,但实际工作中很难掌握。

(略讲)第一节果实采收和采后处理一、采收:根据不同用途确定采收时间:鲜食的采收要晚些,以接近食用最佳期,完全成熟再采;若需要运输、长期贮藏的果实,采收就要在不能完全成熟时进行。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宁夏西瓜(92.9.25)在7——8成熟的时候都采摘下来了。

还有作果酱的要晚些采,此时含糖量高;作罐头的要早采,要求果实在硬的时候就采,如桃。

总之,采收时品质和产量都要兼顾,品质在最适合你的用途时采。

采收方法:因为果实本身鲜嫩,成熟期不同故现在都是人工采收,而机械采收省工省力,但多用于蔬菜采收。

如油菜、土豆、胡萝卜等的采收。

用于加工的果品可机械采收(∵所造成的机械伤害较重可以马上就加工,不至于造成伤害的延续)。

采收工具:目前工具都用筐盛果实,但很不科学(∵树枝编的筐,其突起可损伤果蔬),现在更多提倡采果袋(用帆布做成,外套塑料)。

使用说明:采收时将帆布袋下面的挂钩挂住塑料筒上的环,等装满塑料筒后,将布袋打开,果实流入盛器内。

类似爆米花的袋子。

(一)采收成熟度:果蔬成熟特征,按不同用途分为三种:⑴采收成熟度:果实到这个时期基本上完成了生长和物质的积累过程,母株不再向果实输送养分,果实体积停止增长,种子已经发育成熟,达到可采收的程度,此外果实风味还未发展到顶点,需要一段时间的贮藏,内含物经转化,风味才呈现出来。

需长期贮存和长途运输几果脯类产品的原料宜在采收成熟度时采收,采收成熟度以前收的果实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也不可能达到应有的风味。

⑵食用成熟度:在这是充分表现出本品种特有的外形、色泽、风味和芳香,在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上也达到最高点。

第八章果品采收与采后处理

第八章果品采收与采后处理

制 品果

果酱 果泥
类 果冻
果丹皮
糖制后晾干或烘干的制品,如果脯、凉果等。
糖制后保存于糖液中,如带汁蜜饯
酱中可有碎果块
经筛滤后的果肉酱液,无碎果块
果汁和食糖浓缩的凝胶品
果泥脱去部分水分的柔软薄皮
•第八章果品采收与采后处理
第八章 果品采收、采后处理及营销
2、加工方式 ▪ 果汁:天然汁、浓缩汁、加糖汁等。
2、预贮
▪ 利用冷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把 新鲜果品散放开,使其自然降温降湿。
•第八章果品采收与采后处理
第八章 果品采收、采后处理及营销
3、预冷
▪ 通过预冷降温除去果品的田间热、减慢果实呼吸、 减少微生物传染、防止水分损失。
4、果实药剂、涂料处理
▪ 药剂保鲜防腐:杀菌抑制剂类:多菌灵等。 ▪ 涂料处理:果蜡、松香、虫胶等。
•第八章果品采收与采后处理
2、脱青皮 ▪ 堆积:成熟度高的用木板拍打即可脱去青皮。若成熟度
稍差时,选阴凉处,堆高30~50cm,上盖杂草或草席, 促进青皮离壳,10天左右,扒开堆,用木板拍打即可取出 种实,堆积期间要注意翻动。
▪ 土埋:核桃采收后,埋入土中10天左右,扒出用木板拍
打。
▪ 使用乙烯利:适期采收的果实在乙烯利溶液中浸蘸30秒
▪ 果酒:酒精含量8-18%。
▪ 发酵酒,葡萄酒等 ▪ 蒸馏酒,白兰地 ▪ 配制酒,用人工方法,模拟果实营养成分、
色泽及风味,用果酒或蒸馏酒、果汁、蔗糖、 有机酸、色素、香精、冷开水调配而成。
•第八章果品采收与采后处理
第八章 果品采收、采后处理及营销
五、运输 ▪ 陆、海、空
•第八章果品采收与采后处理
•第八章果品采收与采后处理

第二章果品蔬菜的采收与采后处理

第二章果品蔬菜的采收与采后处理

内部颜色和结构 番茄类凝胶物的颜色、某些果肉颜色
果蔬成熟度指标
采收成熟度要求很难一致,不便作出统一 的标准
2017/8/29
37
三、如何判定采收成熟度示例
2017/8/29
38
1、苹果
检查果实横切面淀粉的分布情况
碘反应液:先溶解碘化钾5克于100毫升蒸馏水 中,再加上1克碘备用 取样:从检测硬度后的果样中随机取果实10个 检测方法:将果实对半横切,用适于毛笔蘸上 碘反应液涂于横切面上,观察淡色部分的比例, 按下列编号进行判断
2017/8/29
34
9、果梗脱离的难易度
有些种类的果实,在成熟时果柄与果枝间 常产生离层,稍一震动就可脱落.
2017/8/29
35
果蔬成熟度指标
指标 实例 测定方法
盛花期到收获期 苹果、梨、香蕉(红星苹果130-140天) 计算 天数
发育期间平均热 梨、甜玉米、苹果、豌豆 量(积温) 据气候数据计算
2017/8/29
42
4、猕猴桃成熟度指标
成熟指标 熟度低限
硬度 可溶性固形 物% 淀粉含量% 种子颜色 (1-4) 8.7 5.8-6.2 91 2.5 乙烯处理后 提早上市
适熟
7.7 7.5 85 3.5 出口或长期 贮藏
熟度高限
7.1 9.5 70 4.0 短期贮藏
过熟
7.0 >10.0 45 4.0 即销
2017/8/29 gong hongju 5
果品蔬菜的采收
采收
采收是果蔬生产上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 是果蔬贮藏加工开始的第一个环节
2017/8/29
7
m
过早采收
营养累积不足,风味不佳,且影响产量

果蔬贮藏加工学果蔬的采收采后处理和运输

果蔬贮藏加工学果蔬的采收采后处理和运输

第三章果蔬的采收、采后处理和运输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1.了解果蔬的采收、分级、包装及运输的基本方式方法。

2.掌握果蔬预冷及涂料处理的作用及技术要求。

教学方法课堂教授教学内容提要和时间分配本章是教材的第二章内容,又增加了第三节果蔬的运输与冷链流通的内容,这一节大家了解就行。

本章打算用4学时讲解。

1.果蔬的采收。

2.果蔬的采后处理。

3.果蔬的运输。

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是果蔬的耐藏性、品质与采收和采后处理的关系。

2.教学难点是果蔬采收和采后进行分级、清洗、包装、催熟、预冷、晾晒等处理的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第一节果蔬的采收果蔬采收的原则是“及时、无损、保质、保量、减小损耗”。

首先,考虑果蔬的采后用途(鲜食还是加工)、贮藏时间的长短(贮藏一个月销售还是半年后销售)、贮藏方法(常温贮藏还是低温贮藏)、运输距离的远近(就地销售还是远距离销售)和产品的类型(跃变型还是非跃变型)等。

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们才能确定果蔬的采收成熟度、采收时间和采收方法。

一、采收成熟度(一)表面色泽的变化标题1.第一张图是未成熟的苹果,第二张图是成熟的苹果。

我们可以看出苹果由绿色变成红色。

下面是柑橘未成熟和成熟的示意图,成熟的柑橘变成了黄色。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表面的色泽,判断果蔬是否成熟。

(二)果梗脱离的难易度许多种类的果实如苹果、梨、桃、杏、山楂等在成熟时果柄与果枝间产生离层,稍一振动或用手托拉就可脱落。

此类果实离层形成时为品质最好的成熟度,如不及时采收就会造成大量落果。

第2页,所展示的图是山楂的成熟期。

圈起来的部分,就是果柄与果枝间产生离层。

(三)硬度和质地例如,可以测定水果的硬度。

一般末成熟的果实硬度较大,达到一定成熟度时变得柔软多汁,硬度也随之下降。

蔬菜不测它的硬度,而是有紧实度表示其发育状况。

同学们看一下第3页的所展示的两张图。

未成熟的甘蓝,它的叶球松散,而成熟的甘蓝,叶球坚实度大,发育良好,这时已达到采收的质量标准。

(四)化学物质含量果品和蔬菜中的主要化学物质有淀粉、糖、有机酸等。

果实采收与后期处理技术

果实采收与后期处理技术

果实采收与后期处理技术果实采收与后期处理技术在果树种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收是果实生产链条的最后一环,直接关系到果实的品质和商业价值,而后期处理技术则能有效延长果实的保鲜期和增加附加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果实采收和后期处理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果实采收技术果实采收是决定果实品质的关键环节。

正确的采收时间和方法能够确保果实的成熟程度和品质,避免果实的损伤和营养流失。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果实采收技术:1. 采收时间的确定:不同果树的采收时间有所不同,一般是在果实成熟或接近成熟时进行采摘。

成熟度可以通过外观、果实大小和颜色等指标来判断,同时也要结合果实的甜度和口感进行综合评估。

2. 采收方法的选择:果实采摘时要注意避免果蒂和枝条的损伤,以免影响果实的品质。

常用的采收方法有:手摘、工具剪刀或刀片剪切、果实熟透后自然掉落等。

不同的果树适合不同的采摘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3. 采收条件的控制:果实采摘后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免果实脱水和变质。

同时,采摘后要尽快进行后期处理,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和口感。

二、果实后期处理技术果实采摘后的后期处理技术是保证果实质量和延长保鲜期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后期处理技术:1. 冷藏技术:冷藏是一种常见的果实保鲜方法。

在低温环境下,果实呼吸代谢减缓,微生物生长受抑制,从而减缓果实的腐败和质量变化。

冷藏温度和湿度要适中,不同果树有不同的要求。

2. 化学处理技术:通过使用果实保鲜剂和抑菌剂可以有效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果实保鲜剂能够减缓果实的褪色和变质速度,抑菌剂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但是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果实产生不良影响。

3. 脱水与干燥技术:有些果实可以通过脱水和干燥的方法进行后期处理。

脱水可以减少果实中的水分含量,从而减少果实腐败的风险。

干燥则可以延长果实的保质期,使果实更加经久耐用。

4. 包装与贮藏技术:果实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机械损伤的影响,因此适当的包装和贮存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四章 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四章 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
5. S.A.K. Thompson Postharvest Technology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U.S.A .Blackwell Science Ltd Editorial Officers 1996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六、预冷 1.预冷的概念
——将新鲜采收的果蔬在运输、贮藏或加工前迅速除 去田间热,将其温度降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预冷的作用
——降低果蔬生理活性,减少营养损失和水分损失, 延长贮藏寿命,改善贮后品质,减少贮藏病害。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3.预冷方式
自然预冷 水冷却 空气冷却(风冷)
—冷库空气冷却 —强制通风冷却
真空预冷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4.影响预冷速度的因素
制冷介质与产品接触的程度 制冷介质和产品间的温差 制冷介质的周转率 制冷介质的种类
思考题
1.结合本地特点,谈谈如何提高本地果实和蔬菜的商品化 程度?
2.果蔬的采收成熟度如何确定?采收成熟度对果蔬有哪些 影响?
3.影响果蔬预冷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常用的预冷方式有哪 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5.分级方法
人工分级、机械分级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三、清洗、防腐、灭虫与打蜡
1.清洗
方式:浸泡、冲洗、喷淋
2.防腐
药剂处理方式:浸泡、喷洒、熏蒸、包果纸(袋)
3.灭虫
方法:熏蒸剂处理、低温处理、高温处理、辐射处 理、降氧处理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4.打蜡
作用: 改善外观,提高商品价值 减少水分损失,保持新鲜度 抑制呼吸作用,延缓后熟和减少养分消耗 抑制微生物入侵,减少腐烂及病害 时间: 一般在贮藏之后上市之前进行
销售 (批发、零售、出口)

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

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

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一、引言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而蔬菜的采后处理对于保持其新鲜度和延长保质期非常重要。

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将蔬菜转化为可以直接供应市场或者加工成其他蔬菜制品的商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标准格式。

二、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标准格式1. 采收与初步处理1.1 采收时机: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周期和成熟度,确定最佳采收时机。

1.2 采收方法:采用手工或者机械采收,确保蔬菜的完整性和无病虫害。

1.3 初步处理:去除蔬菜上的泥土、杂质和不良部份,清洗并消毒。

2. 分类与分级2.1 分类:根据蔬菜的种类、颜色、形状等特征,将蔬菜进行分类。

2.2 分级:根据蔬菜的大小、形状、完整度等指标,将蔬菜进行分级。

3. 质量检测3.1 外观检测:检查蔬菜的颜色、形状、表面是否有病虫害等问题。

3.2 质地检测:通过触摸、揉捏等方式,检测蔬菜的质地是否饱满、柔软。

3.3 品尝检测:品尝蔬菜的口感、滋味,判断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4. 保鲜处理4.1 温度控制:根据蔬菜的种类和特性,控制储存温度,延长蔬菜的保鲜期。

4.2 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湿度,防止蔬菜的水分流失。

4.3 气体控制:控制储存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延缓蔬菜的呼吸作用。

5. 包装与标识5.1 包装材料: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保护蔬菜的完整性和卫生。

5.2 包装方式:根据蔬菜的种类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方便运输和销售。

5.3 标识要求:在包装上标明蔬菜的品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方便消费者选择和追溯。

6. 运输与储存6.1 运输方式:选择适合蔬菜特性和距离的运输方式,保证蔬菜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新鲜度。

6.2 储存条件:根据蔬菜的特性和储存期限,控制储存温度、湿度温和体浓度,延长蔬菜的保鲜期。

7. 销售与加工7.1 销售渠道:选择适合蔬菜特性和市场需求的销售渠道,包括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4、胶筐——龙眼筐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5 发泡箱——打孔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5、发泡箱—保温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6、木箱—焦柑包装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7、 木箱—提子包装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五、催熟和脱涩 1.催熟 果蔬催熟的条件:
1.包装的作用
保护商品 美化商品 宣传商品 方便贮藏运输 保证果蔬卫生质量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2.包装容器的种类及材料
纸箱
发泡箱
塑料箱
集装箱
木箱
编织箱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1、纸箱——立箱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2、纸箱——折叠开口箱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3、纸箱——套箱
信息
包装
运输
销售 (批发、零售、出口)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二、分级
1.分级的涵义 2.分级的目的 3.分级的标准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协会标准、企业标准
4.分级方法
人工分级、机械分级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三、清洗、防腐、灭虫与打蜡
1.清洗
方式:浸泡、冲洗、喷淋
2.防腐
药剂处理方式:浸泡、喷洒、熏蒸、包果纸(袋)
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收期的确定
1. 采收成熟度的标准 贮运成熟度 食用成熟度 加工成熟度 生理成熟度
第一节 果品蔬菜的采收
2.确定采收成熟度的方法
表面色泽的变化 质地或硬度的变化 主要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 果梗脱离的难易程度 果实形态和大小 生长期 成熟特征
有一定成熟度 适宜的高温 适宜的湿度 充足的氧气 酶激活剂 各类果蔬的催熟方法: 香蕉的催熟,柑橘的脱绿,番茄的催熟,菠萝的催熟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2.脱涩
脱涩机理
将可溶性单宁转变为凝固型单宁
脱涩方法
直接作用法:酒精脱涩、石灰水脱涩、乙醛脱涩、冻 结脱涩 间接作用法:温水脱涩、混果脱涩、高CO2脱涩、脱 氧剂脱涩、乙烯及乙烯利脱涩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六、预冷 1.预冷的概念
——将采收的新鲜果蔬在运输、贮藏或加工前迅速 除去田间热,将其温度降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预冷的作用
——降低果蔬生理活性,减少营养损失和水分损失, 延长贮藏寿命,改善贮后品质,减少贮藏病害。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3.预冷方式
自然冷却 水冷却 空气冷却(风冷)
3.灭虫
方法:熏蒸剂处理、低温处理、高温处理、辐射处 理、降氧处理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4.打蜡
作用: 改善外观,提高商品价值 减少水分损失,保持新鲜度 抑制呼吸作用,延缓后熟和减少养分消耗 抑制微生物入侵,减少腐烂及病害 时间:一般在贮藏之后上市之前进行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四、包装
第一节 果品蔬菜的采收
二、采收方法 1.采收的基本要求
适时,无伤
2.人工采收
可实现分期采收,机械损伤小,产量和质量有保证;但劳动 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
3.机械采收
效率高,节约劳动力,成本低;但机械损伤严重,贮藏中腐 烂严重。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一、采后处理系统及意义
采收
预冷
分级
温度 贮藏
—冷库空气冷却 —强制通风冷却
真空预冷
第二节 果品蔬菜的采后处理
4.影响预冷速度的因素
制冷介质与产品接触的程度 制冷介质和产品间的温差 制冷介质的周转率 制冷介质的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