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作业四

合集下载

2013宏观经济学第三、四章作业

2013宏观经济学第三、四章作业

第三、四章宏观经济学作业一、选择题1. 当消费函数为C=Ca+CyY,a>0,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应( )。

A.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B. 大干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能2.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B.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C. 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D. 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3.凯思斯的“基本心理法则”指出( )。

A. 消费和收入总是总量增加B. 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总是会被储蓄起来C. 随着消费增加,收入也会增加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 )。

A. 边际储蓄倾向较小B. 边际储蓄倾向较大C. 边际消费倾向较小D. 边际消费倾向较大5.如果增加100万美元使国民收入增加1000万美元,则边际消费倾向应是( )。

A. 10%B. 100%C. 90%D. 1%6. 某个经济的国民收入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其数额为2000亿美元。

假设再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通货膨胀缺口为( )。

A. 大于100亿美元B. 100亿美元C.小于100亿美元D.无法确定7. 已知某个经济实际的国民收入是5000亿美元,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6000亿美元,投资乘数是4。

由此可以断定,这个经济的( )。

A. 通货膨胀缺口等于1000亿美元B. 通货膨胀缺口等于250亿美元C. 通货紧缩缺口等于1000亿美元D. 通货紧缩缺口等于250亿美元8. 假设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MPC为8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 )。

A.1000亿美元B.500亿美元C.100亿美元D. 以上答案都不对9.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是( )。

A.大于1的正数B.小于l的正数C.零D.等于110.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宏观经济学习题(必作)第⼀章:1.如何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宏观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3.试说明宏观经济学是怎样运⽤总量分析⽅法的。

4.古典经济学家有哪些主要的宏观经济观点?5.新古典经济学形成了哪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思想?6.凯恩斯⾰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逐步完善主要体现在哪些⽅⾯?8.宏观经济学进⼀步发展呈现出哪些重要趋势?第⼆章1.名词解释:流量存量 GDP GNP NDP PDI PI 国民收⼊⽀出法收⼊法GDP缩减指数真实GDP 名义GDP 价格指数失业⾃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潜在GDP 奥肯定律2.国民收⼊核算指标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纠正?3.分别绘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循环图并加以说明。

4.物价和就业⽔平的衡量有哪些主要指标?应如何加以运⽤?5.已知某国有如下统计资料(单位:亿元)资本消耗补偿356.4,雇员酬⾦1 866.6,企业利息⽀付264.9,间接税266.3,个⼈租⾦收⼊34.1,公司利润164.8,⾮公司业主收⼊120.8,红利66.4,社会保险税253.9,个⼈所得税402.1,消费者⽀付的利息64.4,政府⽀付的利息105.1,政府和企业的转移⽀付374.5,个⼈消费⽀出1 991.9。

分别计算国民收⼊、国内⽣产净值、国内⽣产总值、个⼈收⼊、个⼈可⽀配收⼊和个⼈储蓄。

6.假定国内⽣产总值是5 000,个⼈可⽀配收⼊是4 100,政府预算⾚字是200,消费是3 800,贸易⾚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出7.设⼀经济社会⽣产五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所⽰。

产品 1990年的产量 1990年的价格 1992年产量 1992年价格(美元) (美元)A 25 1.50 30 1.60B 50 7.50 60 8.00C 40 6.00 50 7.00D 30 5.00 35 5.50E 60 2.00 70 2.50试计算:(1)1990年和1992年的名义国内⽣产总值;(2)如果以1990年以基年,则1992年的实际国内⽣产总值;(3)计算1990~1992年的国内⽣产总值缩减指数。

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B;3.B ;4. C;5. D ;6. B ;7. D;8. B;9. A ;10.C;11. A;12. C ;13. D ;14. B;15. C ;16. D;17. A;18. C。

三、简答题4、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四、分析与计算题1.解:支出法=16720+3950+5340+3390-3165=26235收入法=15963+1790+1260+1820+310+2870+2123+105-6=262352.解:(1)GDP=2060+590+590+40=3280(2)NDP=3280-210=3070(3)NI=3070-250=2820(4)PI =2820-130-220-80+200+30=2620(5)DPI=2620-290=23303. 解:⑴ 1990=652.5; 1995=878;⑵如果以1990年作为基年,则1995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795⑶计算1990-199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90年=652.5/612.5=1,95年=878/795=1.114. 解:(1)S=DPI-C=4000-3500=500(2)用I代表投资,S P、S g、S F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 S g =T–g =BS,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 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 g =T–g=BS=-200。

宏观经济学 (4)

宏观经济学 (4)

一.单选题(共16题,44.8分)1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 )• A不变• B増加• C减少• D不确定正确答案: B2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3• D边际储蓄倾向为0.1正确答案: D3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 )亿元• A10• B30• C50• D500正确答案: C4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GNP增加( )。

•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正确答案: D5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 A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 B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变小• C支出乘数増大,税收乘数变小• D支出乘数变小,税收乘数増大正确答案: B6IS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经济含义是( )。

•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 B产出不变利息率提高• C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 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正确答案: A7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示( )•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 B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 C产出不变利息率提高• 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正确答案: D8水平的LM曲线表示( )。

• A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提高• B产出増加使利息率微小下降:• C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増加• D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减少正确答案: A9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 A100%• B90%• C50%• D10正确答案: B10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増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 )• A増加• B不变• C减少• D不确定正确答案: C11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A増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増加政府支出• D増加转移支付正确答案: A12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 A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 B増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金• D提高贴现率正确答案: D13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増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正确答案: C14对利率最敏感的是( )• A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的谨慎需求• C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三种需求反应相同正确答案: C15双松政策民收入( )• A増加较多• B増加较少• C减少较多• D减少较少正确答案: A16松货币紧财政使利息率( )• A提高很多• B提高很少• C下降很多• D下降很少正确答案: C二.判断题(共13题,36.4分)1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时,増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宏观经济学习题四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四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四一、单选题1、失业率的计算是用(C )。

A、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工人数量B、劳动力总量除以失业工人数量C、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D、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2、当大学生完成学业开始找工作时,在他们找到工作之前的这段短期失业阶段被称为:( E )A、季节性失业B、自愿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3、如果消费者价格指数在1992年是125,在1996年是150,那么从1992年到1996年价格上升的幅度等于:( B )A、20%B、25%C、50%D、125%4、当价格以不同比率变化时要测量通货膨胀,经济学家一般观察:( D )A、相对价格B、机会成本C、、生产可能性D、价格指数5、假定名义利率是12%,通货膨胀为8%,实际利率是( A )A、4%B、20%C、8%D、-4%6、通货膨胀是(A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得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量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7、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影响是指(A )。

A、造成收入结构的变化B、使收入普遍上升C、使债权人收入上升D、使收入普遍下降8、菲利普斯曲线说明(C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9、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 A )。

A. 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B. 再分配效应和进出口效应C. 进出口效应和产出效应D. 产出效应和实际资产效应10、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 A )。

A. 高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B. 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C. 高于潜在GDP0.5个百分点D. 低于潜在GDP0.5个百分点。

11、中国当前的失业类型主要属于(C )A.摩擦性失业B.周期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自愿性失业12、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工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是(B)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 混合性通货膨胀13、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 )A.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B.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C.经济主体存在货币幻觉D.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14、一国在一段时期内GNP的增长率在不断降低,但是总量却在不断提高,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该国处于(C)阶段。

宏观经济学M4

宏观经济学M4
③购买商品劳务(货币) ④提供商品劳务
厂 商
①提供生产要素
居 民 户
②支付要素报酬(货币)
7

存在注入与漏出时的模型
• •
注入J是来自外部的一定量的收入加入收入循环
模型,使其收入流量增加。
漏出W是循环系统内有一部分收入流出,使其收
入流量减少。
③购买商品劳务(货币) ④提供商品劳务
厂 商
投资
J
金融机构 ①提供生产要素
14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购买产品劳务 征税 政府 转移支付 征税
购买产品劳务(货币)
厂 商
投资
J
金融机构
储蓄 W
居 民 户
15
支付要素报酬(货币)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3.三部门经济的构成及均衡条件 三部门经济的构成同样从总供给AS和总需 求AD来考察:
28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 • • 有关通货紧缩的讨论 三要素论认为P、M、G都持续下降; 两要素论认为P和M持续下降; 单要素论认为P普遍、持续下降。 注:P为价格水平,M为货币供给量,G为经济增长率
29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是通货紧缩,它发生 于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中。 ——萨谬尔森
26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1.通货紧缩缺口
AD Ef E AD=AS ADf AD
K
0
H
Hf
Y

注:H为均衡的国民收入,Hf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 入,Ef-K为通货紧缩缺口。
27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宏观经济学习题4

宏观经济学习题4

习题一、基本概念:价值形式货币商品拜物教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信用二、填空:(1)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2)货币是固定充当()的特殊商品。

(3)货币有五种基本的职能,其中()和()是货币的两种基本的职能。

(4)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价值成()比,与货币的价值成()比。

(5)一定时间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与待售商品总量和和商品价格成()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比。

三、不定项选择题: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2.在“一只绵羊=2把斧子”的等式中,()。

A.绵羊的价值在斧子的商品体上相对地表现出来B.绵羊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C.绵羊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D.斧子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3.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具有以下特征:()。

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B.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C.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D.复杂劳动成为简单劳动的表现形式4.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中,一般价值形式是()。

A.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惟一的、同一的商品上。

B.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固定地表现在贵金属上。

C.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的使用价值上D.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5.货币的起源是:()。

A.商品交换自发产生的。

B.价值形式和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C.政府强制规定的。

D.贵金属天然具有货币的属性。

6.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与区别是:()。

A.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

B.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

C.商品经过买卖退出流通领域,货币仍然在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D.商品和货币都同时投入流通和退出流通。

7.在下列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A.顾客用19元钱可购买5斤水果B.顾客购买5斤水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用19元钱购买了5斤水果D.顾客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水果8.()是货币用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职能。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补充练习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补充练习

第四章生产论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其平均产量也递减。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均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2.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正确二.填空题1.一个工厂雇佣工人的工作时间从7000小时增加到8000小时,产量从140000个增加到155000个,则额外一小时的边际产量是个。

2.如果规模收益和投入的资本量不变,对于生产函数Q=f(L,K),单位时间里增加10%的劳动投入,产出将(大于、等于、小于) 10%。

3.长期生产函数Q=f(L,K)=KL-0.5L2-0.32K2,则该生产函数属于规模报酬。

4.若生产函数为Q=100 L0.4K0..6,则L对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5.企业在生产中采用了最低的成本生产技术,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0.4,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则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6.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的关系叫。

7.根据生产三阶段论,生产应处于边际产量(大于、等于、小于)0,平均产出递(增、减),总产量继续(增加、不变、减少)的阶段。

8.经济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参考答案:1.152.小于3.递增4.2K/3L5.26.生产函数7.大于、减、增加 8.可否调整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三.选择题1.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厂商要回答的问题是( )。

A.何时生产,如何生产B.如何生产,为什么生产C.生产什么,何时生产D.生产什么,如何生产2.厂商用来生产产品的劳动、原材料和资本商品叫做 ( )。

A.现付要素B.生产要素C.现付成本D.折算要素3.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4.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

A.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B.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C.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5.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 )情况下发生的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连续的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上述都正确6.生产要素最适度组合的选择条件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作业四——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判断题
√.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物价一次性或短期性下降,严格来说,不能算作通货膨胀。

×.货币学派认为,长期看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替代关系,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降低失业率。

×.由于国外原材料价格上升引起本国物价水平上升,此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

√.过快、过多增加工资的企业按工资增加额一定比例征税,也是反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的一部分。

√.开放型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可以由世界通货膨胀率以及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生产增长率差异所造成。

×.“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通货膨胀是日常用品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投资增加会诱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世纪年代和年代,菲利普斯曲线右移,使得在相对比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上降低失业率更为容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工资价格指导或工资价格管制,能使通货膨胀率降低,因此这个政策是成功的。

×.当出现需求推进的通货膨胀时,国家货币当局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抑制它。

√.通货膨胀发生时,退休金领取者和领取工资者都会受到损害。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它是恒定不变的。

×.通货膨胀会对就业和产量产生正效应,而且是无代价的。

√.一般来说,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比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要弱。

二、单项选择题
.由于工会垄断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导致雇主提高商品售价,最终引发整个社会物价水平上涨,这就是()。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是通货膨胀主要原因的是()。

.凯恩斯学派 .货币学派 .哈耶克 .古典学派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消费支出增加 .商品、劳务共给过多
.以下那种现象不伴随通货紧缩发生()。

.有效需求不足 .经济衰退 .失业率下降 .物价下跌
.物价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最直接指标,以下属于物价指数的是()。

.生活费用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货币购买力指数 .实际工资指数
.关于菲利浦斯曲线的形状,货币主义认为()。

.向右下倾斜.一水平线
.一垂直线 .短期内由下倾斜,长期内为一垂直线
.关于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不可以采取()。

.冻结工资水平 .增税
.降低法定准备率 .增加有效供给
.通货膨胀是()。

.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涨
.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以上都不是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可能是( ) .银行贷款的扩张.预算赤字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投资增加
.通货膨胀会( )。

.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使国民收入下降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使国民收入提高或下降主要看产生这种通货膨胀的原因
.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才会促进国民收入增长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引起的价格波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