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风流韵事
四大风流韵事

韩寿偷香、相如窃玉、张敞画眉、沈约瘦腰韩寿偷香故事发生在西晋国都洛阳。
故事主角韩寿相貌堂堂,颇具才学,投身于贾充门下做幕僚。
贾充是西晋的开国元勋。
他有两个女儿,长女贾南风,相貌丑陋,次女贾午,长得俊美无比。
贾午喜欢上了韩寿,韩寿常半夜跳墙入闺阁和贾午偷情。
此乃"窃玉"。
韩寿闻到贾午身上有股奇香,便询问缘由。
贾午称这是西域进贡的奇香。
后来贾午从父亲的房间偷出这种奇香送给情郎。
此乃"偷香"。
贾充眼看女儿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他只好准了韩寿与贾午的婚事,但要韩寿入赘贾家。
所以,韩寿与贾午的儿子贾谧姓贾。
这段风流韵事,被后人津津乐道,"韩寿偷香"成为男女私会的代名词,与"相如窃玉"、"张敞画眉"、"沈约瘦腰"并称为中国古代风流四事。
韩寿偷香【解释】:比喻男女暗中通情。
【出处】:《晋书·贾谧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弱》载:晋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为司空掾。
充少女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家中莫知,并盗西域异香赠寿。
充僚属闻寿有奇香,告于充。
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
充秘其事,遂以女妻寿。
【示例】:不但偷铃,~,方法也是我教他的。
◎明·沈鲸《双珠记·遇淫持正》晋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为司空掾。
充少女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家中莫知,并盗西域异香赠寿。
充僚属闻寿有奇香,告于充。
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
充秘其事,遂以女妻寿。
见《晋书·贾谧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
后因以“韩寿偷香”为男女暗中通情的典故。
相如窃玉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四川南充蓬安人,汉代文学家。
司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为“绿绮”,是传说中最优秀的琴之一。
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但这并非其初衷,故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
古代四大风流韵事:韩寿偷香、相如窃玉,沈约瘦腰、张敞画眉。一

古代四大风流韵事:韩寿偷香、相如窃玉,沈约瘦腰、张敞画眉。
一说起“风流”二字,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无非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一些不可描述的奇闻轶事。
但是,这只是现代人对这个词的看法,如果我们把“风流”这个词放到古代,那么我们的认知可能会出现一点偏差。
在古代,“风流”二字可能不单单只代表男人的光辉事迹,它还可能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潮流的行为,或者是一些人与众不同样子,以至令人十分向往。
比如说古代流传下来的四大风流韵事,其中沈约瘦腰,它记录的就不是男人沾花惹草,而是记录沈约的外貌比较瘦,期间他也没有和女人沾边。
但沈约瘦腰这件事在古人看来,就是风流。
一、沈约瘦腰。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梁朝人,老家在浙江,出身于当时的门阀士族家庭。
这个背景,在当时可了不得。
众所周知,汉代以来,选拔官员,最初都是察举制。
察举制的意思就是,推荐做官。
比如一个人想当官,他就必须要被当地的人推举为孝廉。
而能拥有推举权的,大多都是当地乡绅,贵族,或者朝廷的官员。
而关于人性,都是趋利的。
所以大家在推举人才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人品、能力或者品德高尚的人,而是先推举自己的亲人,朋友。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官员的关系网,就形成了一个家族为单位的士族门阀势力。
到后来三国时期,各路军阀打来打去,看似是一群豪强在争地盘,其实本质上就是各个门阀势力在做斗争。
如当时的袁绍、孙权、刘表、曹操,他们背后都有一群士族门阀在支持。
特殊的是,曹操代表的不单单是士族门阀,因为曹操用人讲求能力为重,所以他还代表了寒门子弟走向成功的希望。
他让寒门子弟看到,只要自己有能力,那就可以一展才华。
但是后来曹丕继位,曹操的愿望破灭了,寒门子弟的愿望也破灭了。
因为曹丕实行了“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是把人按照好几个等级划分,下等人永远是下等人,上等人永远是上等人。
所以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保护了士族门阀的地位不受侵害。
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皇权对士族门阀势力的妥协。
并且,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隋朝科举制的建立,士族门阀的权利才开始逐渐被分割。
四大古代爱情故事_历史故事

四大古代爱情故事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哪个阶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记忆中,故事都是传承历史的重要媒介,是陈述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大古代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四大古代爱情故事篇一:梁祝化蝶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
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是让令爱出门的好。
"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
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
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
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
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
梁祝分手,依依不舍。
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
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
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
美满姻缘,已成沧影。
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
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
遗命葬鄮城九龙墟。
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四大古代爱情故事篇二:.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
揭秘中国古代奇葩诗人狎妓的风流韵事

揭秘中国古代奇葩诗⼈狎妓的风流韵事中国的盛唐两宋时期,政治、经济和⽂化都很发达,⽽青楼妓院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也达到了⼀个相当⿍盛的⽔平。
这样就使上⾄王公⼤⾂,下⾄⽂⼈⼠⼦纵情声⾊,寻欢作乐。
尤其是那些出了名的诗⼈们更加风流潇洒地⾛进秦楼楚馆,拜倒在⽯榴裙下,沉醉于温柔之乡。
⽽⼀些在官场不得志的诗⼈,便想在情场上寻找到⼼灵的慰藉。
对酒当歌,⼈⽣⼏何?于是,及时⾏乐,纵情声⾊,便成了他们的⽣活。
所谓“⼗年⼀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正是这种纵情声⾊⽣活的真实⽣动的写照。
因此,那些流连青楼妓院,玩妓⼥玩到极致的奇葩诗⼈便应运⽽⽣。
⼀、李⽩放浪形骸玩“双飞”李⽩虽然诗名满天下,⼈称“诗仙”,但是⼀⽣却郁郁不得志,做了⼏天的翰林供奉,就下了岗。
从此,这位⼤诗⼈浪迹天涯,四处漂泊。
李⽩在⼤唐⽂坛是⼀个写诗⾼⼿,更是烟花柳巷的嫖妓⾼⼿。
纵观《全唐诗》,李⽩写⾃⼰携妓⽽游的诗⽂颇多。
尽管描写⼗分⾚裸露⾻,但是那时携妓⽽游是被社会所接受的,⽆需忌讳。
譬如《江上吟》:“⽊兰之楫沙棠⾈,⽟箫⾦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再如《襄阳歌》:“千⾦骏马换⼩妾,笑坐雕鞍歌落梅。
”⼜如《代别情⼈》:“桃花弄⽔⾊,波荡摇春光,我悦⼩颜艳,⼦倾我⽂章。
”还如《长相思》:“⽇⾊已尽花含烟,⽉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横波⽬,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美⼈在时花满堂,美⼈去后空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今三载犹闻⾹。
⾹亦竟不灭,⼈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露点青苔。
”⾄于李⽩的“玳瑁筵中怀⾥醉,芙蓉帐底奈君何”、“朝共琅玕之绮⾷,暮宿鸳鸯之锦衾”、“秋草秋蝶飞,相思愁落晖。
何由⼀相见,灭烛解罗⾐”等极致⾊情的诗句,只可意会⽽不可⾔传也!唐朝学者魏颢在《李翰林集序》就说李⽩“间携昭阳、⾦陵之妓,迹类谢康乐,世号为李东⼭。
骏马美妾,所适⼆千⽯郊迎,饮数⽃,醉则奴丹砂舞青海波”。
古代四大爱情故事

古代四大爱情故事
古代,是一个充满传奇和浪漫色彩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里,也发生了许许多
多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
这些故事或是悲壮,或是感人至深,无一不让人为之动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古代四大爱情故事。
第一则是《梁祝》,这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中最为著名的一则。
故事中的
梁山伯和祝英台,一个是书生,一个是名门闺秀,两人一见钟情,却因家族成见和宿命的安排无法在一起。
最终,他们化为蝴蝶,飞舞在一起,成为了古代爱情的传奇。
第二则是《牛郎织女》,这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故事中的牛郎和
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因为违反了天规而被贬下凡间。
两人相爱,却被王母娘娘强行分开。
最终,由于他们的真挚爱情感动了天上的众神,被允许每年七月七日鹊桥相会一次。
第三则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古代四
大爱情故事之一。
故事中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是两个家族的子女,因为家族之间的仇恨而无法在一起。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是如此的坚定和纯粹,最终以双双殉情的方式画上了伤痕累累的爱情句点。
第四则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越剧《梁祝》的原著,也是中国古代四大
爱情故事之一。
故事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同样是因为家族成见无法在一起,最终两人化为蝴蝶,飞舞在一起,成为了古代爱情的传奇。
这四大古代爱情故事,或许是因为他们的悲壮、感人至深,或许是因为他们的
坚贞不渝、纯洁无瑕,无一不让人为之动容。
他们的爱情或许并不完美,但却是那样的真挚和动人。
让我们珍惜每一段爱情,因为爱情的本身就是一段美丽的传奇。
一口气读懂冷门典故沈腰潘鬓:西晋和南北朝时期那些风流的人与事

⼀⼝⽓读懂冷门典故沈腰潘鬓:西晋和南北朝时期那些风流的⼈与事典故:沈腰潘鬓*含义:形容男⼦姿态、容貌美好。
引申含义为年纪轻轻,⾝体却过早的衰⽼了,有淡淡的哀愁意味。
*典故⼈物:沈约、潘安*前话:南唐后主李煜在其所写的《破阵⼦·四⼗年来家国》⼀词中,⽤“⼀旦归为⾂虏,沈腰潘鬓消磨。
”形容⾃⼰投降宋朝后,因为整⽇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使得腰肢如沈约般⽇渐减瘦、鬓发如潘安般早⽣斑⽩。
⽽让李煜作⽐的沈腰沈约、潘鬓潘安这两位⼈物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美男⼦,他们因⼈⽣的各种不顺遂导致腰围清减,银丝暗藏,但却凭借相貌不凡,⼀表⼈才,使得这种病态情状反倒成了后⼈眼中的风流倜傥,⽟表碧姿。
就像西施捧⼼迷倒众⽣⼀般,因此⼀向⾃诩颜值不低的李煜将他们⼆⼈拿来⾃⽐,从⽽留下了沈腰潘鬓这⼀成语典故。
*掷果盈车鉴于潘安⽣活在西晋,⽐南朝沈约要早⼀百多年,按照时间顺序,不才就先从“古代第⼀美男⼦”潘安讲起吧!话说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经历了烽⽕连年不休的三国后,曹魏灭刘蜀,及司马⽒代魏,司马炎开晋国,吴⼜并⼊晋,终三国归晋,天下⼀统。
所以,⼈才辈出,精彩绝伦,超级⽜掰的曹刘孙三家张⽛舞⽖、咋咋呼呼了⼏⼗年却最终为他⼈作了嫁⾐裳,将花花江⼭全部打包送给了司马⽒⼀家。
司马炎建国那⼀年,18岁的潘安已经因为美貌⽽⼈尽皆知了。
因为每当潘安离家外出游玩时,城中的⼤姑娘、⼩媳妇、⽼阿姨们便尾随在他的车后,将⼿中的鲜花,⾹甜的⽔果狂热的丢进他的车中以⽰倾慕之情。
如果恰巧这天潘安⼼情不错,玩弹⼸玩的开⼼,莫名⼜不以为然的朝着围观群众笑了笑的话,那就更加不得了,疯狂痴迷的妇⼥们会得⼨进尺,不顾⼀切⼿牵⼿的将其围起来流着⿐⾎,躺着哈喇⼦看个够。
由此可见,那时的妇⼥不⽐现在追星的迷妹花痴们弱到哪⾥去,颜值的⼒量,从古⾄今都巨⼤⽽⽆法让⼈抗拒。
潘安的好友左思很是羡慕嫉妒其受到的众星拱⽉,掷果盈车般的浪漫待遇,于是有样学样拿着弹⼸坐着车,邀约潘安⼀同出游也想感受⼀下被⼥⼈们争相献媚的美妙感觉。
中国历史上文人才子的四大风流韵事,最后一起看不出风流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文人才子的四大风流韵事,最后一起看不出风流在哪里?“风流”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解释方式。
你大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风采出众,也可以理解为男女间欲说还休的情事,或者理解为某种风俗教化。
古人心中自有对“风流”的独特理解,因此而延伸出“四大风流韵事”,足以令人叹为观止!一、韩寿偷香韩寿是西晋初期的人,他受晋惠帝的老丈人即那个对八王之乱具有莫大贡献的奇葩女人贾南风的老爹贾充征召,成了贾府内的一名雇员。
韩寿长得非常帅,正宗小鲜肉一枚,贾充的女儿贾午每当老爹召集手下们聚会议事时,便会偷偷地从楼里窗户往外张望,正好看见韩寿,就动了春心,之后心里常常想着韩寿,嘴里面也是念叨个不停。
贾午的一个婢女实在是被主子的痴情感动,也就跑到了韩寿的家里,讲明了贾午的情况,还说贾午非常地漂亮。
(贾南风长得是什么德性史书上是有明确记载的,到了贾午这基因突变了。
)韩寿也是个颜值控,听到贾家姑娘像貌美丽也心动了,就请婢女回去和贾午联系好约炮,不,约会的时间。
到了约定的那天,韩寿欣然而往,不仅仅是长得帅,翻墙技术也不赖,身手敏捷的韩寿,一下子就翻过了贾家的院墙,进入后院,与贾午约会起来。
自此之后,两人来往频繁,因为韩寿功夫过硬,贾家竟然没有人知道,但事情最终败露了。
自打这之后,贾充发现女儿贾午越来越喜欢打扮了,由于“滋润”得多精神面貌也有所改观,跟先前比实在是差别太大了。
在后来的聚会议事中,贾充还闻到韩寿身上往往散发着一种奇异的香气。
具有这种香气的香料,是外国进贡的,一沾到人身上几个月都不会消散。
这种香料,晋武帝只是赏赐给了贾充和陈骞,其他人家里是没有的。
因此,贾充就怀疑韩寿与女儿贾午有了私情,但他又想到自己家里安保措施做得挺不错的,再加上院墙高大,门户重重,又怎么有人能进得来呢?于是,以家里有小偷为名,贾充命人去修检院墙。
修检的人,回来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就是东北角上有爬过的痕迹,只是那里太高了,一般人是爬不上的。
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相关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于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历史课程当中的历史故事,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西厢记《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
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
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小说或故事。
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庭院黄昏春雨霁。
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
青翼蓦然来报喜。
鱼笺微谕相容意。
待月西厢人不寐。
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
花动拂墙红萼坠。
分明疑是情人至。
这是一段令人艳羡的姻缘,纵使经过了千难万阻,最后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看来普救寺是一块遇到绝美爱情的风水宝地!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
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
《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
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孔雀东南飞》节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四大风流韵事张敞画眉西汉张敞(公元前?-公元前48年),字子高,西汉茂陵(陕西兴平)人。
祖父张孺为上谷太守,父张福事汉武帝,官至光禄大夫。
张敞以太中大夫事宣帝,时徙居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官终豫州刺史。
张敞做官处事快捷,赏罚分明,碰到恶人决不姑息,但也经常对犯小过者放给不治。
他做京兆尹时的做法和赵广汉差不多,但广置耳目,惩奸除恶不如广汉。
然而张敞除了用刑罚之外,施政也用儒家之道,经常表彰贤善。
京城人多,且高官也比较多,因此做京兆尹长的不会超过两三年,短的甚至只能做几个月,经常是因罪丢官。
只有赵广汉和张敞两个人做这个官做的时间长。
张敞做京兆尹时,朝廷商议大事时,他引经据典,处理适宜,大臣们都非常佩服他。
但是张敞没有做官的威仪,有时下朝,经过章台街时,让车夫赶马快跑,自己用折扇拍马。
张敞和他的太太感情很好,因为他的太太幼时受伤,眉角有了缺点,所以他每天要替他的太太画眉后,才去上班,长安城中传说张京兆画的眉毛很妩媚。
于是有人把这事告诉汉宣帝。
一次,汉宣帝在朝廷中当着很多大臣对张敞问起这件事。
张敞就说"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
"意思是夫妇之间,在闺房之中,还有比画眉更过头的玩乐事情,你只要问我国家大事做好没有,我替太太画不画眉,你管它干什么?皇帝爱惜他的才能,没有责备他。
但是,张敞最后也没得到重用。
韩寿偷香韩寿(?-300)字德真,西晋时期官员,曹魏司徒韩暨曾孙,西汉初年诸侯王韩王韩信之后,也是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的女婿。
南阳堵阳人,晋书说他"美姿貌,善容止。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玉树临风的大帅哥。
欧阳修填过一首《望江南》的词:"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
长是为花忙。
"西晋的开国元勋贾充征韩寿为司空掾(幕僚)。
贾充的次女贾午,长得俊美无比。
贾充比较看好韩寿,宴请宾僚,常常让其作陪。
席间议论,韩寿总是口若悬河,对贾充的考查也是对答如流。
贾充每次召集手下的官员议事,贾充的小女儿贾午都要从窗户偷看,一眼看到了韩寿,立刻被他的帅气征服了,过后就天天想念韩寿,竟得了相思病,以致于口中不停地吟诵韩寿的名字。
贾午的贴身婢女见小姐病情越来越重,于是冒险为他俩牵线搭桥。
韩寿劲捷过人,夜半三更,就越墙来到贾午的闺房相会。
当时,西域进贡一种奇香,一沾人身就经久不散,皇帝只将它赐给贾充等极少数人用过。
贾午偷得父亲的一些奇香,送给了韩寿。
这样一来,幕府里的人就经常闻到韩寿身上有一股奇香,于是议论纷纷。
贾充被惊动后,怀疑女儿与韩寿有私情,拷问贾午的左右侍者,果然如此。
再问贾午,她态度坚决,非韩寿不嫁。
贾充无奈,只得让韩寿入赘贾家。
相如窃玉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
西汉辞赋家,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汉赋的代表作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
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但这并非其初衷,故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
临邛县有一富豪卓王孙,其女卓文君容貌秀丽,风姿绰约,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丈夫先死,成望门新寡。
司马相如早巳听说卓王孙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儿,他趁一次作客卓家的机会,借琴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他弹琴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
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的终身大事。
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便落落大方地在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只要面子不认亲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
司马相如不得志,卓文君养之;司马相如成名后,欲抛弃糟糠之妻,终究没好意思下手。
但是当初的卓文君毕竟是一块美玉,那么司马相如偷偷与之携手私奔,便无异于"窃玉"之举。
因此后人便把私奔暗指"窃玉",于是,"相如窃玉"就成了千古流传的一句著名典故。
沈约瘦腰沈约(441-513年),字休文,"竟陵八友"之一,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西)人,先后在宋、齐、梁三朝做官,旧史一般称他是梁朝人。
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足见其家族社会地位的显赫。
沈约从少年时代起就很用功读书,白天读的书,夜间一定要温习。
他母亲担心他的身体支持不了这样刻苦的学习,常常减少他的灯油,早早撤去供他取暖的火。
青年时期的沈约,已经"博通群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并且对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从二十几岁的时候起,用了整整二十年时间,终于写成一部晋史。
可惜,这部晋史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沈约是诗文俱佳的大文豪,在当时文声名动天下,身为永明体的创立者之一,他的山水诗、离别诗和悼亡诗以"长于清怨"闻名。
"沈约瘦腰"出自《南史·沈约传》。
据传:沈约想告老辞职,于是借自已病老的事由,一次给徐勉写了封信,说自已年老多病,近百多天来皮带常紧,每月估计腰肢要缩小半分。
常用作咏写身材细长的男子的典实以及为身材细长的男子的借指,含人称美之意,艳情小说、戏曲文中,常用作男女因情思而引起的病瘦。
一份工作没有前途的3个迹象昨天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事情的起因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科研人员张小平被一家民营企业挖走。
离开体制内之前,这个人的职务是任副主任设计师,属于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岗位”。
据爆料,张小平的待遇是12万一年,跳槽后加入了某民营企业,年薪直接达到百万。
文章一出,惹来不少人感叹,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人才,年薪只有12万,而且长期处于公司底层,直到离职了,才被人发现,原来这么重要,真的有点搞笑。
当然昨日深夜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出了回应长文,说事件起因主要由于脱密期离职。
事件背后存在忽视人才的问题其实不仅仅在于国企,而是所有员工和老板都要认真审视的问题。
都说打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职场更像是老板和员工的联盟,两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像合伙人。
老板需要人才创造价值,员工需要平台实现价值,从来都是双向选择。
可现在,就在员工们不停地努力提高竞争力的时候,越来越多公司却在丧失竞争力。
就在体制内工作引发一波热潮之后,周围的人又开始聊起,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没有前途。
其实一份工作有没有前途,和体制内外没什么关系,凡是没有前途的工作,总结起来,有这么三点。
不尊重员工的价值一个人的价值,钱最知道。
所以,钱给不到位是一份工作没有前途的首要标志。
今天这个时代,每个职场人都过得很不容易,月薪上万,不敢病不敢买,可物价这么高,薪水却不见长,除了能力不行,还有就是一家公司鉴别能力不行。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职场人觉得心寒。
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是透明的,这个人值多少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明明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你非要让他做一个小兵,工资少到不够顾家,换谁都不会干的。
太低的工资,对员工来说就是最大的不尊重。
马云曾说过员工离职无非是两个原因:钱,没给到位;心,受委屈了。
不用说要给员工超过他本身价值的工资激励他成长,最起码要给他和本人价值等同的工资,他才可能留下。
我有一个朋友在互联网公司上班,她专科毕业,一进公司待遇就非常不错,在市场上属于上等水平。
当然,她看到公司给她这么多的工资,自然想发挥足够多的价值,于是她在刚入职的几个月里,是玩命的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次聚完餐坐车回去的路上,我看见她拿着一本代码书在研究。
大概去公司半年之后,她的部门领导有一次给她提了工资,直接从千破了万,之后她工作更努力了,很快就掌握了部门的核心技能。
她说是领导一直给她涨工资,她不好好干,会觉得良心上过不去。
这才是一种员工和老板之间的良性循环。
史玉柱说:“根据我的经历来看,给员工高工资时,实际成本是最低的,公司是主动的。
在人才面前,若你比其他竞争对手给出的工资高一截,一年之后你回过头来看,你所获得的利润远远高于你所付出的成本。
”企业最高的成本是没有用高工资留住有价值的员工,这种企业固守着狭隘的穷人思维,发展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
缺少必要的淘汰和晋升机制周鸿祎前几个月狠狠批了一下小白兔式的员工,说小白兔会造成一家公司的死海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一家公司不能干的人太多了,会把能干的人都挤走。
最后,就变成一潭死水。
体制内容易出现这种问题,但体制外也有吃大锅饭的情况。
一家公司一旦缺少必要的淘汰机制,就意味着只要你不想走,没人能让你走。
可这种看起来安稳的工作背后常常隐藏着另一个坑,就是无论你干得多好,也升不上去,因为没位子。
我有个大学同学,毕业之后进了一家企业。
他们老板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和稀泥,从来不得罪人。
员工做的怎么样,结果都差不多。
他刚上班那几年,勤勤恳恳,加班加点,做什么事情都认真,可后来发现,没有用。
干得多了,别人习惯把活儿都丢给你。
干得少了,好像也没少拿什么东西。
于是,慢慢地,开始混日子。
直到有一天,实在忍不下去,想出来找工作,才发现自己荒废了这么多年。
后来回想起这段经历,他最大的反思就是,这么多年看着身边优秀的人越来越少,自己就应该有所防范。
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做久了,自己也多半会成为那个没有前途的人。
能力正确比关系正确更重要张小平的这封信里提到,领导的选拔不以业务水平为依据,所以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很普遍。
下属干活,领导拿了功劳,离了干活的下属,领导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就导致了那些技术过硬不会摆弄人际关系的人才永远没有晋升的机会。
其实,不止是国企,任何一份工作都可能有这种问题。
前几天跟一个朋友一起吃饭,他就跟我吐槽过他们老板,任人唯亲,喜欢一些和他亲近熟悉,能力却跟不上的人,总是喜欢拉帮结派地,圈出自己人。
但凡被他划到核心圈以外,基本上就会被变成边缘人。
那些所谓的自己人,水平还相当差,开会经常闹笑话。
久而久之,业务能力强的员工,面对这样的领导经常感觉自己是对牛弹琴,为了更好的发展都离开了。
剩下的就是一些靠嘴吃饭的人。
一家公司,如果能力不是评估机制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么这家公司基本上可以判断,前途堪忧。
在职场,的确有些软实力很重要,有关系你可以用,情商高你可以夸,但核心竞争力必定是能力。
如果能力都不能帮你开疆拓土了,那趁早赶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