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四课曹冲称象知识点及讲义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及教案

欢迎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改写。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教案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1。
【精选】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4《曹冲称象》知识点+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4《曹冲称象》知识点+课文讲解一、我会写称chēng(称象、称一称、自称)柱zhù(柱子、石柱、支柱)底dǐ(底层、到底、底下)杆gǎn(笔杆、枪杆、杆子)秤chèng(秤杆、大秤、称秤)做zuò(做工、做事、做衣服)岁suì(岁月、几岁、周岁)站zhàn(站起、站立、站队)船chuán(轮船、大船、船只)然rán(然后、忽然、当然)二、我会认曹cáo(曹操、曹冲)员yuán(员外、队员、人员)根gēn(树根、根本、根治)议yì(议论、商议、提议)论lùn(言论、论文、论述)重zhòng(重量、重力、举重)砍kǎn(砍伐、砍柴、砍树)线xiàn(画线、线条、直线)止zhǐ(停止、阻止、截止)量liàng(力量、重量、数量)三、多音字杆gǎn (一杆秤)gān(旗杆)称chēng(称呼)chèn(称心)四、近义词高兴——开心议论——讨论办法——方法微笑——浅笑果然——果真五、反义词高兴——难过下沉——上浮六、理解词语官员: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船舷:船两侧的边儿。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七、句子解析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有的……有的……,说明官员们想出了很多的办法。
2.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这句话中的“才”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
他小小年纪却能想到称出大象重量的办法,说明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思考。
3.曹操点头微笑。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事实证明曹冲提出的果然是个好办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话《贪玩的小老鼠》(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
教学内容图片内容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角色和事件。
故事情节构建: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发挥想象,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语言表达训练: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图片细节,构建合理的故事情节。
难点: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表达,使故事内容连贯、生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贪玩的小老鼠》、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纸。
教学过程1. 图片导入:展示图片《贪玩的小老鼠》,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 情节构建: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图片内容构建故事情节。
3. 语言表达:学生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故事内容,教师给予指导。
4. 成果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图片《贪玩的小老鼠》故事情节关键词语言表达要点作业设计课后练习:学生回家后,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关于《贪玩的小老鼠》的故事。
家长参与: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鼓励孩子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表达。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故事内容讲解:讲解《曹冲称象》的故事情节,分析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语言表达训练: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式。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曹冲称象》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曹冲称象》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称chēng(称象、称一称、自称)柱zhù(柱子、石柱、支柱)底dǐ(底层、到底、底下)杆gǎn(笔杆、枪杆、杆子)秤chèng(秤杆、大秤、称秤)做zuò(做工、做事、做衣服)岁suì(岁月、几岁、周岁)站zhàn(站起、站立、站队)船chuán(轮船、大船、船只)然rán(然后、忽然、当然)二、我会认曹cáo(曹操、曹冲)员yuán(员外、队员、人员)根gēn(树根、根本、根治)议yì(议论、商议、提议)论lùn(言论、论文、论述)重zhòng(重量、重力、举重)砍kǎn(砍伐、砍柴、砍树)线xiàn(画线、线条、直线)止zhǐ(停止、阻止、截止)量liàng(力量、重量、数量)三、多音字杆gǎn (一杆秤)gān(旗杆)称chēng(称呼)chèn(称心)四、近义词高兴——开心议论——讨论办法——方法微笑——浅笑果然——果真五、反义词高兴——难过下沉——上浮六、理解词语官员: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船舷:船两侧的边儿。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七、句子解析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有的……有的……,说明官员们想出了很多的办法。
2.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这句话中的“才”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
他小小年纪却能想到称出大象重量的办法,说明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思考。
3.曹操点头微笑。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事实证明曹冲提出的果然是个好办法。
八、问题归纳1.曹操和大臣们看到的大象什么样?官员们提出了什么问题?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知识全解

《曹冲称象》知识全解我会写的字我会认的字我会多音字(gǎn )秤杆 笔杆 (liàng )重量 大量杆 量 (gān )杆塔 旗杆 (liáng )量杯 测量【串句记忆】这个量(liáng )杯只能盛少量(liàng )的水。
课文结构课文中心课文通过描写一个七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们更好的称象的办法,从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的故事,告诉我们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1.朗读课文。
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点拨】朗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分角色朗读,注意每个角色的身份和语气。
曹操说话的时候气势强;其他人提出称象的办法的时候,语气应该是恭敬的;曹冲的语气是稚嫩且活泼的,要体现出小孩子善于思考且敢于表达的样子。
【参考答案】曹冲的办法好是因为他提出的称象的办法既能通过人力做到,又能知道大象的重量。
2.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赶象上船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在船舷上做记号称石头的重量【参考答案】①赶象上船②在船舷上做记号③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④称石头的重量过程: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再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然后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一直装到水达到画线的位置;最后称船上的石头。
3.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再用加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大象有多重呢?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参考答案】“才”“到底”在句子中都有强调的作用。
他才上四年级就获得了全国作文大赛的特等奖。
这次的夏令营,你到底参不参加?。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必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4 曹冲称象必备知识点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是一篇经典的课文,讲述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在幼年时期,运用智慧和巧妙的方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
以下是该课文的必备知识点:一、生字词1. 需要掌握的生字:称、柱、底、杆、秤、做、岁、站、船、然、曹、员、根、议、论、重、砍、线、止、量等。
2. 相关词语:官员、议论、办法、微笑、果然、船舷、力量、重量等。
3. 多音字:杆(gǎn/gān),称(chēng/chèn)。
二、课文内容理解1. 故事背景:古时候,曹操得到了一头大象,想知道它的重量,但官员们都没有办法。
2. 曹冲的智慧:年仅七岁的曹冲提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即将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然后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接着将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最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3. 故事结果:曹操叫人按照曹冲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三、课文结构与特点1. 结构:课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大象的来历;第二自然段形象地描述了大象的体型,以及官员们对大象重量的议论;第三自然段讲有官员想出造大秤的方法,但根本行不通;第四自然段讲曹冲提出了称象的方法,并详细描述了方法的步骤;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曹冲的方法果然可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2. 特点:课文语言生动,故事性强,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展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四、重点句子与理解1.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这句话通过官员们的议论,暗示了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有一定难度。
2.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这句话中的“才”字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但他的聪明才智却令人惊叹。
3.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这句话中的“果然”一词,验证了曹冲的办法是可行的,也体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得到了验证。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
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根据《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改写。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教案1 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重难点,关键: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
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4 曹冲称象》(生字讲解课件)

要注意仔细观看笔画顺序哦!
称柱底杆秤 做岁站船然
点击汉字跳转学习!
称柱 底杆 秤做 岁站 船然
翘舌音 后鼻音
chèn
称心
chēnɡ 部首:禾 结构:左右
组词:称呼 称赞
形近字:秤
造句:书信的开头要写称呼。
左窄右宽。
笔顺:
称柱 底杆 秤做 岁站 船然
笔顺:
翘舌音
zhù 部首:木 结构:左右
笔顺:
称柱 底杆 秤做 岁站 船然
笔顺:
翘舌音
zhàn 部首:立 结构:左右
组词:站队 站台
形近字:环
造句:即使是寒冷的冬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写
得稍大一些。
战士们仍然在站岗。
称柱 底杆 秤做 岁站 船然
翘舌音
chuán 部首:舟 结构:左右
组词:小船 船长
形近字:般
造句:湖中的小船像浮萍
舟字旁的提要写得
组词:枪杆 笔杆
形近字:竿
“干”首横比木 造句:弟弟的肩上扛着一杆
字旁的横略高。
木头枪,可神气了。
笔顺:
翘舌音 后鼻音
称 柱 chènɡ 部首:禾 结构:左右
底杆
组词:秤杆 秤盘
秤做
形近字:秆
岁 站 “平”的长横写在横中造句:他买了一台电子秤。
船 然 线上,长竖比禾木旁的
竖收笔低。
笔顺:
平舌音
称柱
短,右边不出头。
一样到处漂着。
笔顺:
称柱
rán 部首:灬 结构:上下
底杆
组词:然而 然后
秤做
形近字:燃
岁站 船然
“灬”的四点拉开适当造句:他虽然失败了很多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四课《曹冲称象》
一、会认字。
曹称员根柱议论重杆秤砍线止量
二、会写字。
称(名称)(称号) 柱(石柱)(柱子) 底(到底)(水底) 杆(笔杆)(枪杆) 秤(秤盘)(秤杆) 做(做工)(做事) 岁(岁月)(年岁) 站(站立)(车站) 船(小船)(船长) 然(然后)(果然)
三、重点字的笔顺。
(红色加粗的字,为书写易错字。
)
称:
柱:
底:
杆:
秤:
做:
岁:
站:
船:
然:
四、形近字。
称(称呼)(名称)柱(柱子)(石柱)底(水底)(到底)
你(你们)(迷你)住(住房)(居住)低(低头)(低下)
五、多音字。
称chēng(称谓)(称赞)chèn(匀称)(称职)chèng(称锤)(四称)量liàng(音量)(容量)liáng(测量)(丈量)
▲练习:在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1.海明威常用第一人称.()写作。
2.母水牛是非常称.()职的母亲。
3.自从他离开家乡,就称.()锤落井没有任何消息。
4.野外测量()要量()力而行。
5.经测量(),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六、近义词。
高兴——开心议论——讨论果然——果真
七、反义词。
高兴——难过下沉——上升
八、词语搭配。
一头大象一堵墙四根柱子一杆大秤一艘大船一条线
九、重点句。
1.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这句话中的“才”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
他小小年纪却能想到称出大象重量的办法,说明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思考。
)
2.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官员们一边
..议论。
..看一边
▲练习: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解释,并用加点字造句。
曹操听了直.摇头。
() A.直线 B.不停地
造句:。
十、课文结构。
曹冲称象:1.官员们:造大秤
2.曹冲:(1)赶象上船→画线;(2)赶象上岸→装石头;
(3)称石头→得出象的重量。
→曹冲爱动脑筋,观察仔细。
十一、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叙述七岁的曹冲想到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体现了他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的优秀品质。
▲同步阅读。
曹冲斗鸡
曹操得到一只名贵的山鸡。
那山鸡足有两尺多高,羽毛艳丽,冠大如扇,神态威武,曹操很喜欢。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这只山鸡却不吃食,不喝水,也不起舞。
曹操着急了,说:“如果有谁能让它起舞,重赏!”
军师荀攸拿过一根枝条,捅捅山鸡来逗弄它,山鸡不予理睬。
别人也用尽了办法,但也不能使山鸡兴奋。
曹操十分扫兴。
曹操最小的儿子曹冲正好也在场,他说:“我有办法。
”曹操很惊讶,就问有什么办法。
曹冲要求曹操派人抬一面铜镜放在山鸡的面前。
曹操立刻令人照办。
那山鸡在铜镜前看到自己美丽的形体,仿佛置身于明净的湖面,居然连连欢叫、翩翩起舞。
曹操很高兴,其他人也都对曹冲的聪明赞不绝口。
1.曹操得到的山鸡长什么样子?用“”画出来。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到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
(2)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
3.曹操着急是因为。
4.他们都用了什么办法,谁成功了?连一连,填一填。
荀攸在山鸡面前立一面铜镜
曹冲用枝条逗弄山鸡
最终, 的办法成功了。
5.山鸡为什么舞起来?请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6.为什么人们都夸曹冲?打“√”。
(1)曹冲了解山鸡习性,善于观察、思考,想出好办法。
()
(2)曹冲是曹操的儿子。
()
▲看图写话。
仔细看图,想一想,小兔在种什么?怎么种的?都做了哪些工作?最后它的辛勤劳动有没有得到回报?用几句通顺的话写一写。